首页> 中国专利> 气密式铝窗外轨框旧换新干式施工法

气密式铝窗外轨框旧换新干式施工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密式铝窗外轨框旧换新干式施工法,主要利用将旧有的铝窗窗框,除外框料外,其余均予拆除,而仅保留外框以提供本发明的外框料组装,因此,本发明并无须就现有的铝窗外轨框施以破坏性的施工,即可完成新铝窗的安装,同时兼具有美观的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59069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5-03-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王恒男;

    申请/专利号CN03155891.7

  • 发明设计人 王恒男;

    申请日2003-08-26

  • 分类号E06B1/00;

  • 代理机构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吴兰柱

  • 地址 台湾省桃园县杨梅镇瑞坪里文化街351巷5-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6:00: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0-2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06B1/00 授权公告日:20070321 终止日期:20130826 申请日:20030826

    专利权的终止

  • 2007-03-21

    授权

    授权

  • 2005-05-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5-03-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密式铝窗外轨框旧换新干式施工法,其根据现有的铝窗旧框,而在无需另外进行破坏性施工拆除的情况下,即可完成新窗的安装,因此无论在施工上可达迅速、简洁的效果,同时亦可避免墙面的结构破坏,而影响结构体的安全,因此具备了效率与实用的创新优点。

背景技术

旧有的铝窗在需更换时,传统的方式通常需先雇工利用机具将墙壁施予破坏性敲击,藉以将旧有的铝窗外框料予以拆除后,再依尺寸安装以新铝窗的外框料,然后并须再以泥瓦工作业修补因敲击而破坏的墙面;如此,不但造成施工成本及工时的增加,同时破坏性的施工方式亦易使房屋结构体发生损伤或裂缝等情形,造成日后墙壁渗水或变形等问题的困扰;除此之外,较长的施工期间,以及事后的泥瓦工作业施工所造成的环境脏乱,亦使得住屋内无法从事日常活动而影响生活品质或正常作息。因此,以传统的新、旧铝窗更换施工方法而言,并不符合实际的需求,且耗时、费工、不具经济性,而更待进一步的改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密式铝窗外轨框旧换新干式施工法,其主要利用将旧有的铝窗窗框,除外框料外,其余均予拆除,而仅保留外框料以提供本发明新窗的外框料组装,因此,本发明并无须就现有的铝窗外框料施以破坏性的施工,即可完成新铝窗的安装,同时兼具有美观的功能。

至于有关本发明的组装工作,主要包括下列步骤:

1.拆除原旧窗窗扇,保留外框料,并准确测量该旧窗的长、宽尺寸,以作为新窗外框料边框及上、下轨框的裁切尺寸基础。

2.新窗外框料的两边框需依原旧窗框料的宽度,并于其上、下两端冲制凹槽,以便包覆于该旧窗框料之外。

3.在新窗外框料的下框两端槽口内分别嵌入一适当造型的防水块,并依据其设置位置,而沿两侧边框的纵向位置裁切以一适当长度的气密支料。

4.清除原旧有铝窗外框料的边缘,并将裁切完成的新窗外框料依据两侧边框及上、下轨框依序安装包覆于旧铝窗的外框料四周,如此即可完成新窗外框的试装程序。

5.完成新窗四侧外框的试装后,另可将气密支料嵌设于两侧边框的沟槽内,以便顶持着外框的上框,进而维持试装后外框料的位置。

6.将新窗的内框窗扇安装于外框上的窗轨,并扣上窗扇钩扣,以形成一密合稳固定的窗体。

7.向内推挤新窗的外框料,使紧贴于内框的窗扇而形成紧密状态,

其次,并调整量测其垂直、水平位置而予暂时定位,定位后即可在新窗外框四侧适当位置钻设以新、旧窗框的固定孔,而完成其定位工作。

8.完成定位后,拆下新窗的内框窗扇,以及外框的四侧框料,而进行防漏处理,首先,先针对外框料的下框部份两端防水块位置灌入防水发泡剂。

9.另外,则在新窗外框料的两边框及上、下轨框上灌入防水发泡剂,藉保新、窗框料间的水密性,防止渗漏。

10.重复前述第4步骤,将新窗的外框料以及内框窗扇重复安装于旧窗的外框料上,再利用螺丝锁固于先前预留的固定孔,而使新窗固定于旧窗上。

11.另将饰板装置在新窗室内的外框周缘,并在饰板与新窗外框,以及室内、外,新、旧框料间的接缝处施以防水硅胶加以封固即可完成本发明的施工程序。

利用本发明独创的铝窗干式换装工法,其不但无须就原有的旧铝窗施以破坏性施工将旧窗的外框料拆除,同时亦无需利用湿式泥瓦工作业施工法安装新窗的框料,因此,除了不会影响墙面既有的结构外,同时亦可达到组装快速的功能,避免因泥瓦工作业施工所造成的环境脏污,进而影响住屋的正常生活型态等,有效解决了传统破坏性施工法既有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有关本发明的新窗外框料结构分解图。

图2:有关本发明的新窗外框料组装外观图。

图3:有关本发明的旧窗外轨框料外观图。

图4:有关本发明的旧窗下轨框的侧视剖视图。

图5:有关本发明新窗两侧边框组装动作示意图。

图6:有关本发明新窗两侧边框组装完成外观图。

图7:有关本发明新窗上、下轨框组装动作示意图。

图8:有关本发明新窗上、下轨框组装完成外观图。

图9:有关本发明新窗两侧边框安装气密支料的外观图。

图10:有关本发明新密外框料与内框窗扇组装完成的平面图。

图11:有关本发明新窗外框料与内框窗扇组装完成的外观图。

图12:有关本发明新窗组装完成后垂直向的剖视图。

图13:有关本发明新窗组装完成后横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主要关于一种气密式铝窗外轨框旧换新干式施工法,主要利用在旧有的铝窗外框料上嵌覆以经适当裁切的新窗外框料,并藉以特殊的施工工法,而达到快速组装、避免破坏以及维持整洁的多项功效。

请同时配合参看图1至图3所示,该新铝窗的外框料结构与现有铝窗结构类似,而包括由两侧边框1、2,上轨框3,下轨框4,两侧气密支料5及饰板6等所组合而成,其可组装于现有的旧有铝窗拆除内框窗扇(图未示)的外框料7上,而无需另行拆除该旧窗的外框料7。

有关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及步骤,请配合参看图1至图13所示:

1.首先,先拆除原旧窗窗扇(图未示),仅保留外框料7,并准确测量该旧窗的长、宽尺寸,以作为新窗外框料边框1、2及上、下轨框3、4的裁切尺寸基础。

有关该测量的方式如下,并请配合参看图2至图4所示:

a.先以卷尺在原旧窗外框料7内最高点间量取上、中、下三处的宽度(W1,W2,W3),取三组中最小尺寸为原始宽度(W0)。

b.检视原旧窗外框料7顶至RC粉光面顶的最小距离S(如图4)。

1)当距离S大于2.4cmcm时,则以原始宽度W0加上3cmcm为新窗的宽度(W)(如图2),

                     W=W0+3cm

2)当距离S小于2.4cm,但大于1cm时,则以原始宽度W0加上实际距离S的二倍再减1cm为新窗的宽度(W)(如图2),

                     W=W0+2S-1cm

c.以卷尺在原旧窗外框料7内最高点间量取左、右及中间三处的高度(H1,H2,H3),取三组中最小尺寸为原始高度(H0)。

d.检视原旧窗外框料7顶至RC粉光面顶的最小距离T(如图4)。

1)当距离T大于2.4cm时,则以原始高度H0加上3cm为新窗的高度(H)(如图2),

                     H=H0+3cm

2)当距离T小于2.4cm,但大于1cm时,则以原始高度H0加上实际距离T的二倍再减1cm为新窗的高度(H)(如图2),

                     H=H0+2T-1cm

e.最后再以卷尺在旧窗外框料7的RC粉光面顶,分别再量取上、中、下三处的宽度及高度,并取其最小值再减去0.5cm,即为收边饰板6的宽度及高度值。但该饰板6为一选择性配件,可依实际需要而决定是否选用。

2.准确完成旧窗宽度及高度尺寸的测量后,即可进行裁切新窗的框料尺寸,其中,新窗外框料的两边框1、2需依原旧窗外框料7的宽度,并于其上、下两端冲制凹槽11、12、21、22,以便包覆于该旧窗外框料7之外(如图1所示)。

3.在新窗外框料的下轨框4两端空心槽口41内分别嵌入一适当造型的防水块42(如图2),并依据其设置位置,而沿两侧边框的纵向位置裁切以一适当长度的气密支料5。其中,防水块42主要用以提供防水材料灌入位置的定位块,其亦可选择不使用,因此,不具防水块42的设计,亦应纳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4.其次,再清除原旧有铝窗外框料7边缘所可能残留的水泥突起物等,并将裁切完成的新窗外框料依据两侧边框1、2及上、下轨框3、4的依序安装嵌置于旧铝窗的外框料7上;如图5及图6所示,即为本发明在安装两侧边框1、2时的动作示意图(图5),以及完成两侧边框1、2组装的外观图(图6);又如图7及图8所示,即为本发明在完成两侧边框1的安装后,再安装上、下轨框3、4时的动作示意图(图7),以及完成上、下轨框3、4组装的外观图(图8);值得注意的是,该两侧边框1、2及上、下轨框3、4的嵌置必须以倾斜方式轻压至底而包覆于旧外框料7,而应避免强行压入而损坏其衔接面:如此即可完成新窗外框料的试装程序。

5.完成新窗四侧外框料的试装后,另可将气密支料5嵌设于两侧边框1、2的沟槽13、23内,以便顶持着上轨框3,进而维持试装后外框料的位置(如图9)。

6.再者,如图10及图11所示,将新窗的内框窗扇8安装于外框料上的窗轨,并扣上窗扇钩扣81,以形成一密合稳固定的窗体。

7.其次,完成试装的窗体后,再向内推挤新窗的外框料(如图10箭头所示),使紧贴于内框的窗扇8而形成紧密状态,并开始调整量测窗体的水平及垂直度,进而调整外框料与内框窗扇8达到紧密的程度,并具水平、垂直角度时而暂时予以定位,定位后即可在新窗外框料四侧适当位置钻设以新、旧窗框的固定孔9,而完成其定位工作。

8.完成新、旧窗定位后,即可拆下新窗的内框窗扇8,以及外框料的四侧框料,而于外框料进行防漏处理,首先,先针对外框料的下轨框4部份两端空心槽口41内灌入PU发泡剂43(如图2及图12),其中,在该槽口41内可设以一防水块41以做为发泡剂43灌入深度定位之用,至于发泡剂43膨胀出空心槽口41的端面则须予以切除。

9.另外,请再参看图2、图12及图13所示,在新窗外框料的两边框1、2及上、下轨框3、4上的外缘槽14、24、31、44内面中央灌入防水发泡剂43,使其外缘槽14、24、31、44内能充满膨胀的发泡剂43,藉保新、窗框料间的水密性,防止渗漏,但需注意发泡剂43不可过量,以免影响新窗框料无法安装。

10.重复前述第4步骤,将新窗的外框料以及内框窗扇8重复安装于旧窗的外轨框料7上,再利用螺丝91锁固于先前预留的固定孔9,而使新窗固定于旧窗上。

11.另将饰板6装置在新窗室内的外框料周缘,并在饰板6与新窗外框料,以及室内、外,新、旧框料间,以及与水泥墙间的接缝处,施以防水硅胶61加以封固(如图13所示)即可完成本发明的施工程序。

通过以上的施工步骤说明,其除了无须利用破坏方式破坏铝窗墙面而达到新旧铝窗更换的目的外,同时,亦无须利用湿式水泥补修作业而重新装设铝窗,因此无论在组装效率上或组装经济性上均达到进步的效果,此外,亦可避免墙面结构性的损坏以及影响日常生活,因此较传统方法确具有实质性的功效增进。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