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制剂处方、应用及制剂的制备方法

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制剂处方、应用及制剂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的制剂及其处方、应用以及制剂的制备方法,以薏苡仁、大血藤、败酱草、黄柏、苍术(炒)、菝葜等中药材制成。本发明以上述的原药材配以辅料和矫味剂制成颗粒剂;通过口服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淤之功效。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57947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5-02-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曹明成;

    申请/专利号CN200310106584.2

  • 发明设计人 曹明成;

    申请日2003-12-05

  • 分类号A61K35/78;A61K9/16;A61P15/00;A61P29/00;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西市区屯溪路253号8幢302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5:55:4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9-04-29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31205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07-11-07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070928 申请日:20031205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 2006-02-22

    授权

    授权

  • 2005-04-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5-02-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新药,更具体的讲,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的制剂及其处方、应用以及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盆腔炎系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如子宫、输卵管、卵巢)、宫旁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等处发生慢性炎症者称之。临床以下腹疼痛、带下异常、月经失调、腰骶酸楚、不孕等为主要特征。

本病为本世纪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十大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近年来性传播疾病泛滥导致全世界每年新增3.3亿性病患者,其中10%~20%将发展为盆腔炎,其结果是带来长期慢性盆腔痛,不育不孕或异位妊娠、性交痛、不耐劳累等一系列家庭、社会问题。一些专家或学者称:盆腔炎是本世纪对妇女健康的新挑战。

慢性盆腔炎为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多由急性盆腔炎迁延诊治或治疗不彻底,或患者体质虚弱,病程迁延演变所致。临床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西医治疗盆腔炎尚无效果显著的特效疗法,长期抗生素治疗,不但无效,反易产生耐药及副作用。患者由此情绪低落,抵抗力下降,不能坚持治疗,症状反复,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中医药发挥整体辨证优势,对本病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因此,为适应社会及广大患者之需,尽快研制出更加有效的中药新药,我们立题开发研制了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的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慢性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有较好疗效的中药,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效;通过口服给药,具有服用方便、疗效明确、毒副作用小、用药安全等特点。

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以薏苡仁、大血藤、败酱草、黄柏、苍术(炒)、菝葜等中草药制成。其中薏苡仁为君药;大血藤、败酱草、黄柏为臣药;苍术(炒)、菝葜为佐使药。

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味中草药的重量比例为:

薏苡仁27.4~31.4%  大血藤15.6~19.6%   败酱草15.6~19.6%

黄  柏6.9~10.9%   苍术(炒)6.9~10.9%  菝  葜15.6~19.6%

以上各组分合计为100%。

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以薏苡仁、大血藤、败酱草、黄柏、苍术(炒)、菝葜为原药材配以辅料和矫味剂制成颗粒剂。

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通过口服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效;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

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黄柏醇提,回收乙醇,浓缩,减压干燥成干浸膏,粉碎,备用;败酱草、苍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剩余大血藤等三味合并,加水煎煮2次,减压浓缩成清膏,醇沉,吸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减压干燥成干浸膏,粉碎,备用;将上述二浸膏粉合并,加辅料和矫味剂,制成颗粒;再加入(用饱和水溶液法包合的)挥发油β-CD包合物细粉,混匀,包装,即得成品。

以上六味药材,加辅料和矫味剂适量制成颗粒1000g,每袋装8g,相当于生药约28.3g,一次口服1袋,一日3次,相当于每日服生药85g。

本发明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效,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中医药发挥整体辩证优势,对本病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因此,为适应社会和广大患者之需,方便患者服用,本发明制成颗粒剂,命名为“苡仁六妙颗粒”。

本发明的药物已进行主要药效学、毒理学试验,显示无明显毒副作用,正常服用剂量安全。

本发明的主要药效学试验显示:将苡仁六妙颗粒按7.08、14.17和28.33g生药/kg(按公斤体重计算相当于临床人用量85g的5、10和20倍)分别灌胃口服给药。结果显示如下:

1.对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的治疗试验

1.1 对苯酚致大鼠盆腔炎模型的治疗试验

苡仁六妙颗粒对苯酚胶浆致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有明显治疗作用,能减小两侧子宫的重量差;由子宫组织的病理报告可见炎症子宫的宫腔粘连、上皮细胞坏死及内充血水肿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说明苡仁六妙颗粒对苯酚胶浆致盆腔炎模型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1.2 对大肠杆菌致大鼠盆腔炎模型的治疗作用

苡仁六妙颗粒对大肠杆菌致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有明显治疗作用,炎性子宫重量明显减少,由子宫组织的病理报告可见炎性子宫的粘连、上皮细胞坏死和慢性炎细胞浸润等有明显的改善,说明苡仁六妙颗粒对大肠杆菌致盆腔炎模型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2.抗菌试验

2.1 体外抗菌试验

苡仁六妙颗粒对各种细菌(金葡菌、乙型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加特纳氏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体外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作用最强的是对绿脓杆菌,其MIC50为0.78mg/ml。

2.2 体内抗菌试验

2.2.1 对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

苡仁六妙颗粒对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使死亡率下降,其中大剂量组作用最为明显。

2.1.2 对大肠杆菌感染小鼠体内的保护作用

苡仁六妙颗粒灌胃给药后,对大肠杆菌所引起的感染小鼠存活率明显提高,说明其对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有一定的对抗作用。

3.镇痛试验

3.1 热板法

苡仁六妙颗粒对热板刺激引起的疼痛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大剂量组从20min就有明显作用,可维持到120min,与给药前比痛阈值明显提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3.2 扭体法

苡仁六妙颗粒对醋酸刺激所致的疼痛有明显抑制作用,与蒸馏水组比,小、大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

4.抗炎试验

4.1 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

苡仁六妙颗粒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蒸馏水组比有显著性差异。

4.2 对蛋清致大鼠足肿胀的抑制作用

苡仁六妙颗粒对蛋清致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中、大剂量组作用明显,其抑制作用一直保持到4h,与蒸馏水组有显著性差异。

4.3 对棉球法致大鼠肉芽增生的抑制作用

苡仁六妙颗粒可明显抑制棉球致肉芽增生,使肉芽湿重和干重都明显减少,其中中、大剂量组与蒸馏水组比,有非常显著差异。

5.苡仁六妙颗粒对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黏度明显增加,而应用苡仁六妙颗粒后,血液流变性明显改善,黏度降低,说明苡仁六妙颗粒明显改善慢性盆腔炎大鼠的血液流变性。

6.苡仁六妙颗粒对在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苡仁六妙颗粒通过十二指肠给药可降低大鼠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频率和幅度,使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活力明显降低。与给药前比,有显著性差异。

7.苡仁六妙颗粒对离体子宫的影响

苡仁六妙颗粒对离体子宫平滑肌有一定的影响,使子宫的收缩幅度和活力明显降低,与用药前比中量组和大量组有显著性差异。

8.结论

上述试验结果显示:①苡仁六妙颗粒对由苯酚胶浆和大肠杆菌慢性盆腔炎动物模型有治疗作用,使炎症减轻、血液流变学各样指标等明显改善;②抗菌试验显示,显著抑制常见致病菌、真菌、厌氧菌生长繁殖以及提高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③提高小鼠的痛阈值,对热板法和扭体法致小鼠的疼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④对二甲苯致炎、蛋清致炎和棉球致炎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⑤对大鼠的离体和在体子宫有明显的松弛作用。总之,苡仁六妙颗粒对慢性盆腔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本发明的毒理学试验显示:

1、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苡仁六妙颗粒浸膏口服最大给药量为640g生药/kg,按公斤体重计算,相当于成人日用量85g的451倍,按体表面积计算,相当于57倍。说明苡仁六妙颗粒口服毒性低,临床应用较安全。

2、大鼠长期毒性试验

苡仁六妙颗粒大鼠每天按78.00、156.00和312.00g生药/kg(按公斤体重计算,相当于临床成人日用量85g的55、110和220倍;按体表面积计算,相当于临床成人日用量的10、20和40倍),给大鼠连续用药6个月,分别于用药3个月、6月及停药2周取血,进行有关项目检查,结果显示:大鼠的行动、毛发、体重、食量、血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及脏器系数等与对照组比,均无明显差别。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心、肝、脾、肺、肾等亦无明显改变,说明苡仁六妙颗粒对大鼠长期应用毒性较低,应用较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例:

苡仁六妙颗粒制备方法

(1)各味中草药的重量比例为:

薏苡仁27.4~31.4%  大血藤15.6~19.6%   败酱草15.6~19.6%

黄  柏6.9~10.9%   苍术(炒)6.9~10.9%  菝  葜15.6~19.6%

(2)制备方法

1、黄柏加8倍量60%乙醇浸泡1h,回流提取1.5h,滤过,药渣再加6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减压干燥成干浸膏,粉碎,过100目筛。

2、败酱草、苍术加10倍量水浸泡1~2h,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5h,滤过,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剩余大血藤等三味合并,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入8倍量水,煎煮1.5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55~60℃测)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搅匀,静置24h,吸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55~60℃测)的稠膏,减压干燥成干浸膏,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

3、取上述二浸膏粉,加适量糊精与1%阿司帕坦,混匀,用75~80%乙醇制粒,干燥(50-60℃),备用。

4、收集的挥发油采用β-CD水饱和法包合。取β-CD,加水适量(挥发油∶β-CD∶水为0.8ml∶5g∶135ml),加热使溶解,降至40℃。挥发油按1∶3(油∶无水乙醇)用无水乙醇稀释,缓缓注入40℃的β-CD溶液中,恒温搅拌2h,放冷,置冰箱(10℃以下)冷藏24h,取出,抽滤,收集滤渣,滤渣低温(40℃以下)真空干燥,过筛(100目)。

5、将β-CD包合物加入至上述颗粒中,混匀,制成1000g,按8g/袋包装,即得。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