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清毒保肾灌肠粉

清毒保肾灌肠粉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毒保肾灌肠粉,属于一种以中草药制成的治疗肾功能衰竭的药物,它是以大黄粉、牡蛎粉、蒲公英粉、丹参粉、土茯苓粉为原料,按配比制成的,灌肠粉,采用中药药物制成,制造成本低,因此治疗费用低廉,用于病人的灌肠,可提高药物的用量,避免了大剂量口服时引起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以及小剂量口服时药效低的缺点,重复性好,可以每日多次应用,根据病情灵活选用剂量和灌肠次数,不需要精密的仪器设备和复杂的操作技术,病人可在家中治疗,以进一步降低治疗费用,治疗效果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56548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5-01-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张世岭;

    申请/专利号CN03112543.3

  • 发明设计人 张世岭;王铁英;

    申请日2003-06-14

  • 分类号A61K35/78;A61P13/12;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56600 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七路515号市人民医院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5:47: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0-09-0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896 授权公告日:20081015 申请日:20030614

    专利权的终止

  • 2008-10-15

    授权

    授权

  • 2005-06-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5-01-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肾功能衰竭的药物,尤其是一种以中草药制成的药物。

                     背景技术

肾功能衰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世界上多采用透析疗法(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及肾移植来治疗该病。前者需要昂贵的医疗设备和复杂的技术,医疗费用高,致使大多数患者难以承受,而且也仅是部分替代了肾脏的排泄功能。后者最重要的是供肾源难以寻找,且术后为了长期维持对病人排异反应的防治及监测,费用也大得惊人。这样,就连欧美等发达国家对肾功能衰竭的治疗费用也感到头痛。人们一直在研究价格低廉、药效明显的药物,但未获成功,成为医学界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毒保肾灌肠粉,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成本。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清毒保肾灌肠粉,所述的灌肠粉的配比为,

      大黄粉       30~50重量份

      牡蛎粉       20~30重量份

      蒲公英粉     20~35重量份

      丹参粉       26~32重量份

      土茯苓粉     30~45重量份。

这种清毒保肾灌肠粉,采用中药药物制成,制造成本低,因此治疗费用低廉。用于病人的灌肠,可提高药物的用量,避免了大剂量口服时引起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以及小剂量口服时药效低的缺点,重复性好,可以每日多次应用,根据病情灵活选用剂量和灌肠次数,不需要精密的仪器设备和复杂的操作技术,病人可在家中治疗,以进一步降低治疗费用。治疗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所述的大黄粉、牡蛎粉、蒲公英粉、丹参粉、土茯苓粉是将大黄、牡蛎、蒲公英、丹参、土茯苓粉碎后,过120目筛而得到的。

按配比,以克为重量单位组成一剂药物。混合后,在该剂药物中加入500毫升沸水,待温度降至39~40℃时可缓慢进行灌肠,1小时以后将其排出体外,灌肠的操作方法与一般保留灌肠方法相同。根据病情,每日可灌2~4次。

由于肾功能患者体内的代谢废物如尿毒素等不能充分经尿排出,血液中的尿毒素浓度即逐渐升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向各个脏器组织弥散(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弥散,物理学上称之为布朗运动),受侵害的组织就会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胃肠也不例外。由此可引起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出血。本发明之灌肠粉中的大黄有泻泄作用,可清除消化道的尿毒素,同时,它还会使体内的非蛋白氮(NPN)与必需氨基酸结合成蛋白,有变废为宝的功效。由于蛋白合成过程中需要钾离子的参与,所以又能降低高血K+,高血K+会导致该病患者因心脏骤停而死亡。牡蛎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可与消化道的磷络合成不溶于水的物质排出体外,纠正了该病的低钙血症,而钙磷代谢紊乱是尿毒症迁延不愈的六大机制之一。蒲公英有杀菌抑菌功能,故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由于尿毒症患者病情重,抵抗力降低,易发生细菌感染,细菌会加速消化道中蛋白质的分解产生的非蛋白氮增多,肾脏负担加重而使病情恶化。蒲公英具有的杀菌抑菌功能正好可以防止这一问题的发生。古人曰久病必瘀,现代科学认为,肾功能衰竭病人必然出现高凝血症,故抗凝治疗对抑制肾功能的恶化,促进肾功能的恢复大有好处,丹参就是一种公认的抗凝良药。土茯苓有利尿作用。

以下是本发明之灌肠粉的临床观察资料。

为验证本发明之灌肠粉的治疗效果,对103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并选择病史、病情、年龄、性别相当的6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的病例均符合《内科学》(叶任高主编,2001年1月,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确定的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即肾小球滤过率(GFR)低至正常的10%~20%,患者血肌酐显著升高(约为450~707umol/L),贫血较明显,夜尿增多及水电解质失调,并有轻度胃肠道、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症状。治疗组103例患者中,男60例,女48例,年龄平均42.5岁,血肌酐平均521±8umol/l,原发病:慢性肾炎71例,慢性肾盂肾炎20例,肾结石7例,肾结核5例。对照组67例患者中,男40例,女27例,平均年龄41.8岁,血肌酐平均518±7umol/l。原发病:慢性肾炎42例,慢性肾盂肾炎15例,肾结石7例,复囊肾1例,肾结核2例。对照组给予低蛋白饮食、必需氨基酸、α-酮酸(德国费森尤斯卡比卡比有限公司生产)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毒保肾灌肠粉灌肠治疗,每日灌肠2~4次。灌肠治疗方法同上述。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1987年全国肾衰保守疗法专题会议拟定的标准,即显效:A,症状减轻或消失;B,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30%;C,血肌酐降低≥30%。以上A项必备,B、C具备1项即可判定。有效:A,症状减轻或消失;B,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20%;C,血肌酐降低≥20%;D,治疗前后以血肌酐的对数或倒数,用直线回归方程分析其斜率有显著意义者。以上A项必备,B、C、D具备一项即可判定。无效:不符合显效和有效条件者。

结果:治疗组显效46例,有效4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5.4%,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25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61.2%。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实施例

取大黄粉40g、牡蛎粉25g、蒲公英粉25g、丹参粉29g、土茯苓粉35g组成一剂清毒保肾灌肠粉。大黄粉、牡蛎粉、蒲公英粉、丹参粉、土茯苓粉是将大黄、牡蛎、蒲公英、丹参、土茯苓粉碎后,过120目筛而得到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