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在计算机中实现通话后收发传真的方法

在计算机中实现通话后收发传真的方法

摘要

一种在计算机中实现通话后收发传真的方法,首先应答来电,与呼叫方建立连接,在连接状态下,监听并判断传真呼叫信号,如果监听到传真信号,则发出传真应答信号转换到传真接收模式,接收传真,接收成功后,存储传真,同时,在连接状态下,也可以向对方发送传真,本发明可在语音内容结束后,双方未断开连接的情况下,直接收发传真,而无需再次拨号。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51832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4-08-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03100801.1

  • 发明设计人 刘文涵;宋建福;王福利;

    申请日2003-01-17

  • 分类号H04M11/06;H04M3/42;H04M1/64;H04Q3/52;

  • 代理机构72003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楼仙英;陈红

  • 地址 台湾省台北市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5:30:3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03-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M11/06 授权公告日:20080206 终止日期:20110117 申请日:20030117

    专利权的终止

  • 2008-02-06

    授权

    授权

  • 2004-10-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4-08-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通讯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在计算机中实现通话后收发传真的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在IT行业里最热门的话题应该是“电子商务”,这个热门话题的特点是依赖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的收集、交换、加工处理、存储电子一体化。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传统模式收发传真的方法是,首先起草传真文稿,然后打印传真文稿,再通过传真机发送,到对方传真机接收。整个过程都是靠人工进行的。在传统模式中存在若干弊端,一是打印传真文稿环节(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必要的)会带来打印资源的浪费;二是需要手工发送传真费时费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能够收发传真的软硬件,在发传真时只要发件人起草文稿后选择接收传真的人,然后点按“发送”按钮,传真就会自动地发送出去,在接收一方如果也配置了该软件则可以实现传真的自动分发。目前几乎所有的Modem都有传真功能,即可以通过自己的PC向其它的传真机发送和接受传真了,有的还具有语音功能,即可以作为录音机使用,一般是用语音软件,可以自动应答打进来的电话和记录下留言。在应用过程中,用户通常习惯于首先进行通话,然后通过传真发送资料。单一的通过语音功能或单一传真功能有时并不能满足需要。公知的通过Modem及电话网络进行计算机通话及收发传真的方法,都是单一的语音通讯或单一的传真通讯。收发传真的软件中,都不能实现与对方先通话再发送/接收传真的功能,通常需要在通话结束后,重新拨号才能发送传真。这样增加了一次拨号动作,对于那些与外界交流频繁的企业来说,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出错的机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计算机中实现通话后收发传真的方法,其应用在计算机系统,可首先进行语音连接,在语音结束后可直接与通话方收/发传真,而无需再次拨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计算机中实现通话后接收传真的方法,首先应答来电,与呼叫方建立连接,在连接状态下,监听并判断传真呼叫信号,如果监听到传真呼叫信号,则发出传真应答信号转换到传真接收模式,接收传真,接收成功后,存储传真。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计算机中实现通话后发送传真的方法,首先,应答来电,双方进入通话状态,在通话状态下,用户选择需要传真的资料,发出发送传真指令,终止通话方式,发出传真呼叫信号,等待传真应答信号,接到传真应答信号,则进行“握手”后,转换到连机方式开始传真发送过程,发送该传真,发送成功后,自动断开与对方的连接。

本发明所提供的在计算机中实现通话后收发传真的方法,既不需要发件人打印传真,也不需要发件人手动发送传真,并且有多个人要发传真时,本发明会自动建立外出传真队列依次发送,不需要人为等待。实现了双方对话后直接发送传真,无需再次拨号,这样就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模式收发传真的弊端,真正实现了收发传真的自动化,降低了资源损耗,节约了时间,减少了因重复拨号而产生的错误机率,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通过电话网络实现计算机通讯方法的通话后接收传真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用户操作接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在通话后收/发传真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中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通过电话网络实现计算机通讯方法的通话后发送传真流程图;及

图6是本发明中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步骤111--应答来电,与呼叫方建立连接;步骤112--在连接状态下,监听并判断传真呼叫信号;步骤113--如果监听到传真呼叫信号,则发出传真应答信号转换到传真接收模式,接收该传真;步骤114--接收成功后,存储该传真;210--信息显示区;220--功能选择区;230--拨号区;步骤311--应答来电,与呼叫方建立连接,进入通话方式;步骤312--在通话方式下,分析语音资料流判断传真呼叫信号,同时接收用户发送传真指令;步骤313--监听到传真呼叫信号,终止通话方式,发出传真应答信号;步骤314--进入通讯“握手”过程;步骤315--“握手”成功,转换到连机方式开始传真接收过程;步骤316--接收成功,以TIF格式存储该传真;步骤317--接收到用户发送传真指令,终止通话方式,发出传真呼叫信号,等待传真应答信号;步骤318--接收到传真应答信号,进入通讯“握手”过程;步骤319--“握手”成功,转换到连机方式开始传真发送过程;步骤320--挂断电话,回到挂机方式;步骤411--人工应答来电,双方进入通话状态;步骤412--在通话状态下,监听并判断传真呼叫信号;步骤413--监听到传真呼叫信号,进行“握手”后转换到连机方式开始传真接收过程,接收该传真;步骤414--接收成功后,存储该传真,断开与对方的连接;步骤511--人工应答来电,双方进入通话状态;步骤512--在通话状态下,用户选择需要传真的资料,发出发送传真指令;步骤513--终止通话方式,发出传真呼叫信号,等待传真应答信号;步骤514--接到传真应答信号,则进行“握手”后,转换到连机方式开始传真发送过程,发送该传真;步骤515--发送成功后,自动断开与对方的连接;步骤611--自动应答来电,与呼叫方建立语音连接,同时激活语音提示,提示呼叫方输入语音留言;步骤612--接收呼叫方的留言,同时将其存储;步骤613--在语音提示和呼叫方留言的过程中,监听并判断传真呼叫信号;步骤614--如果监听到传真呼叫信号,则进行“握手”后转换到连机方式,开始传真接收过程,接收该传真;步骤615--接收成功后,存储该传真,断开与对方的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通过单个计算机及调制解调器(Modem)进行通话以及发送/接收传真。应用PSTN(普通公共电话网)进行声音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相互转换和传输。将计算机通过Modem与电话网络相连,Modem通常有三种工作方式:挂机方式,通话方式,连机方式。电话未接通时是挂机方式;双方通过电话通话是通话方式;Modem接通后进行数据传输是连机方式。Modem通电后,一般先进入挂机方式,通过电话拨通线路后进入通话方式,最后通过“握手”过程进入连机方式。本发明充分开发了语音Modem的潜在功能,能够自动应答来电,对来电呼叫的种类进行自动识别。自动接收“语音”和“传真”资料并以档案的形式储存于计算机中。

请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通过电话网络实现计算机通讯方法的通话后接收传真流程图。首先,应答来电,与呼叫方建立连接(步骤111),在连接状态下,监听并判断传真呼叫信号(步骤112),如果监听到传真呼叫信号,则发出传真应答信号转换到传真接收模式,接收该传真(步骤113),接收成功后,存储该传真(步骤114)。

接下来,请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中用户操作接口示意图。其中用户操作接口包括有信息显示区210,功能选择区220,以及拨号区230。其中信息显示区210用来显示来电号码等。功能选择区220进一步包含有选择文件按钮,用于选择所要发送的传真文件、发送传真按钮、通话按钮、以及挂机按钮。

请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中通话后收/发传真流程图。首先,应答来电,与呼叫方建立连接并进入通话方式(步骤311),呼叫双方可以进行语音通话。在通话方式下,本发明对通话双方的语音数据流进行译码识别,分离出通讯控制资料,判断是否存在传真呼叫信号,同时本发明可接收用户发出的发送传真指令(步骤312)。如果监听到传真呼叫信号,则终止通话方式,发出传真应答信号(步骤313),进入通讯“握手”过程(步骤314)。成功“握手”后转换到连机方式,开始传真接收过程,接收该传真(步骤315)接收成功后,以TIF格式存储该传真(步骤316)。挂断电话,回到挂机方式(步骤320)。在通话方式下,本发明如果接收到用户发出的发送传真指令,则终止通话方式,向对方发出传真呼叫信号,并等待接收传真应答信号(步骤317),接收到传真应答信号后,进入通讯“握手”过程(步骤318),成功“握手”后,转换到连机方式,开始传真发送过程(步骤319),发送成功后,挂断电话,回到挂机方式(步骤320)。

请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首先,人工应答来电,双方进入通话状态(步骤411),在通话状态下,监听并判断传真呼叫信号(步骤412),如果监听到传真呼叫信号,则进行“握手”后转换到连机方式开始传真接收过程,接收该传真(步骤413),接收成功后,存储该传真,并自动断开与对方的连接(步骤414)。

本发明所提供的在计算机中实现通话后收发传真的方法,应用在计算机系统中。当外线呼入时,本地监测到外线呼入信号后响铃,这时荧屏上弹出如图2所示的窗口,用户只须点击功能选择区220的“通话”按钮就可以与呼叫方连接通话了。在通话过程中,本地系统一直处于监听状态,监听对方是否发送传真信号,如果监听到对方的传真信号,则转入到接收模式,接收该传真,并将接收到的传真以标签图像文件格式(TIF)存储。接收完毕后,本发明自动断开与对方的连接。

在上述进行通话的过程中,用户也可向对方发送传真。请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通过电话网络实现计算机通讯方法的通话后发送传真流程图。用户首先应答来电,进入通话状态(步骤511),用户与对方的通话内容结束后,在不挂断电话的情况下,用户首先点击功能选择区220中的“选择文件”按钮,找到需要传真的资料,然后点击“发送传真”按钮(步骤512),本发明接收到“发送传真”指令后,终止通话方式,发出传真呼叫信号,等待传真应答信号(步骤513),接到对方传真接收系统响应的传真应答信号后,则进入通讯“握手”过程,成功“握手”后转换到连机方式开始传真发送过程,将该资料直接发送给对方(步骤514),发送完毕后本发明自动断开与对方的连接(步骤515)。

当然,本地系统也可作为主叫方,向外拨打电话,与对方建立连接。当用户希望拨打电话时,可直接在拨号区230中拨打对方的号码,与对方建立连接,进行通话。在连接状态下同样可以直接收发传真。

如果用户不希望人工应答来电,也可以设定为自动应答方式。请参见图6,图6是本发明中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首先,自动应答来电,与呼叫方建立语音连接,同时激活语音提示,语音提示系为用户事先存储的,提示呼叫方输入语音留言(步骤611),接收呼叫方的留言同时将其存储(步骤612),其中该留言是以声音资源文件格式(WAV)存储的。在语音提示提示和呼叫方留言的过程中,监听并判断传真呼叫信号(步骤613),如果监听到传真呼叫信号,则进行“握手”后转换到连机方式,开始传真接收过程,接收该传真(步骤614),接收成功后,存储该传真,并自动断开与对方的连接(步骤615)。

本发明在计算机中实现通话后收发传真的方法,也可与传真机之间进行语音以及数据通讯,即在上述过程中,呼叫方可以通过传真机呼叫,也可以通过可收发传真的计算机呼叫。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但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权利要求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申请保护的权利要求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