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使用公共驱动电路驱动多个显示单元的装置

用于使用公共驱动电路驱动多个显示单元的装置

摘要

在一种用于驱动移动电子装置中的多个显示单元(1,2)的装置中,每一个都包括多条数据线(DA1,DA2,……,DB1,DB2,……)、多条扫描线(SA1,SA2,……,SB1,SB2,……)以及在一条所述数据线和一条所述扫描线处的多个象素,该装置提供了公共数据驱动电路(3,3’)和公共扫描驱动电路(4)中至少之一。公共数据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第一开关组(SW2A,SW2B),每一第一开关组连接至显示单元之一的数据线,用于驱动显示单元之一的数据线。公共扫描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第二开关组(SW3A,SW3B),每一第二开关组连接至显示单元之一的扫描线,用于驱动显示单元之一的扫描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49751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4-05-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恩益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03132706.0

  • 发明设计人 中井大三郎;桥本义春;

    申请日2003-09-29

  • 分类号G09G3/20;G09G3/26;

  • 代理机构11219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穆德骏;陆弋

  • 地址 日本神奈川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5:18:0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1-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9G3/20 授权公告日:20061025 终止日期:20160929 申请日:2003092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12-29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G09G3/2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30929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06-10-25

    授权

    授权

  • 2004-07-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4-05-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驱动移动电子装置中的多个显示单元的一种装置。

背景技术

最近,在诸如移动电话装置这样的移动电子装置中,在枢轴连接到主体的翻盖的内侧和外侧上分别提供了多个显示单元,即主显示单元和副显示单元。下面将详细出解释。

在待机模式,盖闭合,为来话呼叫作准备。在这种情况,副显示单元上显示天线标志、时钟、电池余量标志等。另一方面,在工作模式中,盖是打开的,同时主显示单元工作。

而且,如果在移动电话装置中包含了相机功能,则主显示单元和副显示单元之一用作取景器,这将在下面作出解释。

用于驱动主显示单元和副显示单元的第一种现有驱动装置由用于驱动主显示单元的驱动电路和用于驱动副显示单元的驱动电路构成。这也将在下面详细解释。

然而,在上述第一种现有驱动装置中,由于驱动电路对于主显示单元和副显示单元是分别独立提供的,所以驱动装置在尺寸和成本上都有所增加。

在用于驱动主显示单元和副显示单元的第二种现有驱动装置中,副显示单元的扫描线(行侧线)短接到主显示单元的相应线路,或者副显示单元的数据线(列侧线)短接到主显示单元的相应线路,从而减少驱动电路的数目。这也将在下面详细解释。

然而,在上述的第二种现有驱动装置中,由于扫描线(行侧线)的寄生电容或数据线(列侧线)的寄生电容充分增大,所以能耗增大。

而且,为了驱动增大的寄生电容,将需要大尺寸驱动晶体管,这将增加装置的尺寸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驱动多个显示单元的驱动装置,其无需增加能耗便能够减小尺寸和成本。

根据本发明,在用于驱动移动电子装置中的多个显示单元的装置中至少提供了公共数据驱动电路和公共扫描驱动电路之一,每一个该装置都包括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和多个象素,每一象素都在一条数据线和一条扫描线处提供。公共数据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第一开关组,每一第一开关组连接至一个显示单元的数据线,用于驱动一个显示单元的数据线。公共扫描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第二开关组,每一第二开关组连接至一个显示单元的扫描线,用于驱动一个显示单元的扫描线。于是,驱动电路的数目得到减少。

附图说明

根据下面的说明,与现有技术对比,并参考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附图中:

图1A是侧视图,说明了现有技术的关闭的移动电话装置;

图1B是侧视图,说明了现有技术的打开的移动电话装置;

图1C是图1A和1B的主液晶显示(LCD)单元的内侧的平面图;

图1D是图1A和1B的副LCD单元的外侧的平面图;

图2是说明用于驱动图1A、1B、1C和1D的LCD单元的第一驱动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3是说明用于驱动图1A、1B、1C和1D的LCD单元的第二驱动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驱动多个显示单元的驱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路框图;

图5是其上安装了图4的驱动装置的盖的图;

图6是图5的半导体集成设备的布局图;

图7是图4的数据驱动电路的详细电路框图;

图8是图7的等级电压发生电路的详细电路图;

图9是图7的输出电路和选择电路的详细电路框图;

图10是图9的电压跟随器的详细电路图;

图11是图7的数据驱动电路的改型的电路框图;

图12是图4的扫描驱动电路的电路框图;

图13是图12的输出电路和选择电路的详细电路图;

图14是图13的选择电路的改型的详细电路图;

图15至19是用于解释图4的数据驱动电路和扫描驱动电路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20是包含在图4的显示控制电路中的时钟发生电路的电路框图;

图2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驱动多个显示单元的驱动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框图;

图22A和22B是图21的扫描驱动电路的电路框图;

图23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驱动多个显示单元的驱动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电路框图;和

图24A和24B是图23的数据驱动电路的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描述优选实施例之前,参考图1A、1B、1C、1D、2和3解释现有技术的移动电话装置。

图1A是说明关闭的现有技术的移动电话装置的侧视图,图1B是说明打开的图1A的移动电话装置的侧视图。在图1A和1 B中,数字101代表主体,其通过蝶形铰链部分103与盖102转动连接。另外,用于传输和接收的天线104滑动安装在盖102中。

而且,图1C是图1A和1B的盖102的内侧的平面图,如图1C所示,在盖102的内侧上提供了主LCD单元104和扬声器105。

进一步,图1D是图1A和1B的盖102的外侧的平面图,如图1D所示,在图1A和1B的盖102的外侧上提供了相机106和光源107。

在待机模式中,盖102闭合,如图1A所示,为来话呼叫做准备。在这种情况,副LCD单元105上显示天线标志、时钟和电池余量标志。另一方面,在工作模式中,盖102是打开的,如图1B所示,同时主LCD单元104工作。

接下来解释图1A、1B、1C和1D的移动电话装置的相机操作。

例如,当对象是除移动电话装置的使用者之外的人时,移动电话装置打开,如图1B所示,使得主LCD单元104用作取景器,而相机106面向该人。另一方面,当对象是移动电话装置的使用者时,移动电话装置闭合,如图1A所示,使得副LCD单元105用作取景器,而相机106面向使用者。根据环境情况,光源107闪光。

图2是用于驱动图1A、1B、1C和1D的LCD单元104和105的第一驱动装置的电路框图,在图2中,主LCD单元104是昂贵的144×176象素的高质量薄膜晶体管(TFT)类型,副LCD单元105是廉价的64×96象素的低质量超扭曲向列(STN)类型LCD单元。主LCD单元101由数据驱动电路201和扫描驱动电路202驱动,而副LCD单元102由列驱动电路203和行驱动电路204驱动。数据驱动电路201、扫描驱动电路202、列驱动电路203和行驱动电路204由显示控制电路205控制,显示控制电路205由中央处理单元(CPU)206控制。显示控制电路205控制电源控制电路207,电源控制电路207向主LCD单元101的公共电极CE1、副LCD单元102的公共电极CE2、数据驱动电路201、扫描驱动电路202、列驱动电路203和行驱动电路204提供电源电压。

在图2中,如果需要副LCD单元105具有高质量,则副LCD单元105也可以是TFT型LCD单元。在这种情况,列驱动电路203和行驱动电路204分别替换为另一数据驱动电路和另一扫描驱动电路。

然而,在图2的驱动装置中,由于为主LCD单元104和副LCD单元105的每一个都提供了两个驱动电路,所以图2的驱动装置在尺寸和成本上都有所增加。

图3是图1A、1B、1C和1D的第二驱动装置的电路框图,在图3中,主LCD单元104和副LCD单元105都是TFT型。在这种情况中,副LCD单元105的扫描线短接至主LCD单元104的相应扫描线,使得省略了图2的扫描驱动电路204。注意,如果副LCD单元105的数据线短接至主LCD单元104的相应的数据线,则可以省略图2的数据驱动电路203。

在图3的驱动装置中,由于减少了驱动电路数,所以图3的驱动装置可能在尺寸和成本上得以减少。然而,由于扫描线的寄生电容或数据线的寄生电容由上述短接而充分增加,所以能耗增大。而且,为了驱动增大的寄生电容,需要大尺寸的驱动晶体管,这增加了驱动装置的尺寸和成本。

图4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用于驱动多个显示单元的驱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在图4中,TFT型主LCD单元1由连接至144条数据线和176条扫描线的144×176象素构成,TFT型副LCD单元2由连接至64条数据线和96条扫描线的64×96象素构成。

注意,如果LCD单元1和2是彩色型的,则主LCD单元1的144条数据线被替换为432(=144×3)条数据线,且副LCD单元2的64条数据线被替换为192(=64×3)条数据线。注意,因子“3”代表色彩数,即,红(R)、蓝(B)和绿(G)。

数据驱动电路3驱动主LCD单元1的144条数据线以及副LCD单元2的64条数据线。另一方面,扫描驱动电路3驱动主LCD单元1的176条扫描线以及副LCD单元2的96条扫描线。

数据驱动电路3和扫描驱动电路4由显示控制电路5控制,显示控制电路5由CPU6控制。

显示控制电路5控制电源控制电路7,电源控制电路7向主LCD单元1的公共电极CE1、副LCD单元2的公共电极CE2、数据驱动电路3和扫描驱动电路4提供电源电压。

图4的驱动装置中除了CPU 6以外都安装在图1A、1B、1C和1D的盖102上,如图5所示。即,主LCD单元1形成于玻璃衬底501上,而副LCD单元2形成于玻璃衬底502上,玻璃衬底502由弹性衬底503连接至玻璃衬底503。而且,如图6所示而在其中形成了数据驱动电路3、扫描驱动电路4和显示控制电路5的集成电路设备504形成于玻璃衬底501之上。连接器505安装在弹性衬底503上,并且连接至安装在图1A、1B、1C和1D的主体101上的CPU6。

在图6中,DA1至DA144代表对于主LCD单元1的144条数据线的焊盘,DB1至DB64代表对于副LCD单元2的64条数据线的焊盘。而且,SA1至SA176代表主LCD单元1的176条扫描线的焊盘,SB1至SB96代表对于副LCD单元2的96条扫描线的焊盘。而且,T1、T2、……代表电源电路7的电源控制焊盘。于是,由于焊盘DA1至DA144以及焊盘SA1至SA176互相毗邻并且位于集成电路设备504的同一侧上,而且焊盘DB1至DB64以及焊盘SB1至SB96互相毗邻并且位于集成电路设备504的相对侧上,所以焊盘DA1至DA144和SA1至SA176与主LCD单元1之间的连接永远不会与焊盘DB1至DB64和SB1至SB96与副LCD单元2之间的连接交叉。而且,这些连接可以尽可能的短,从而减小它们的电阻,特别地,当这些连接是由电阻大于Al或Cu的电阻的Cr制成的时,能够由上述结构而补偿的这些连接的电阻很大。

注意,集成电路设备504能够形成在玻璃衬底502或弹性衬底503上。而且,数据驱动电路3、扫描驱动电路4和显示控制电路5以及电源控制电路7可以分别单独形成在一个半导体电路设备上。

接下来参考图7、8、9、10和11解释数据驱动电路3。

在图7中,用于存储主LCD单元1的视频信号的主帧存储器301A和用于存储副LCD单元2的视频信号的副帧存储器301B形成了帧存储器301。主帧存储器301A和副帧存储器301B由显示控制电路5控制。即,当读/写信号RW指示写模式时,使用地址控制信号ADC(XY坐标系)将数据D0至Dn写入主帧存储器301A或副帧存储器301B。另一方面,当读/写信号RW指示读模式时,使用地址控制信号ADC从主帧存储器301A或副帧存储器301B读出数据。

连接至主帧存储器301A的144个开关SW1A和连接至副帧存储器301B的64个开关SW1B构成选择电路302。开关SW1A和SW1B由来自显示控制电路5的控制信号MS控制。例如,如果盖102被打开,则控制信号MS为“0”(低),使得打开开关SW1A并关闭开关SW1B。结果,主帧存储器301A的一条线路的输出数据与锁存信号LAT1同步地锁存在线路存储器303中。另一方面,如果盖102闭合,则控制信号MS为“1”(高),使得关闭开关SW1A并打开开关SW1B。结果,主帧存储器301B的一条线路的输出数据与锁存信号LAT1同步地锁存在线路存储器303中。

然后,线路存储器303的一条线路的数据与来自显示控制电路5的锁存信号LAT2同步地锁存在线路存储器304中。在这种情况中,线路存储器303的数据的一条线路的极性与极性信号POL相一致地反向,极性信号POL在每一水平同步周期或垂直同步周期都反向。

电平移位电路305对线路存储器304的一条线路的数据执行电平移位操作,并将经过电平移位的一条线路的数据传输至解码电路306。注意,帧存储器301和线路存储器303及304通常是在3V的电源电压下操作的,而解码电路306、等级电压发生电路307和输出电路308是在4至5V的电源电压下操作的。于是,需要电压移位。然而,如果所有电路都是在同一电源电压下操作的,则不需要电平移位电路。

对于电平移位电路305的每一数据,解码电路306由预定数目的模拟开关构成,假如如图8所示,从等级电压发生电路307生成64个等级电压,则解码电路306由64个模拟开关构成。

在图8中,提供了四个分压器3071、3072、3073和3074,每一个分压器都有一系列电阻。在这种情况中,分压器3071和3072用于正极性操作(POL=“0”),而分压器3073和3074用于负操作(POL=“1”)。而且,分压器3071和3073用于显示主LCD单元1(MC=“0”),而分压器3072和3074用于显示副LCD单元2(MC=“1”)。注意,控制信号MC与控制信号MS同步,并且延迟了垂直时钟信号VCLK的一个脉冲。

再看图7,由解码电路306选择的等级电压提供给输出电路308,然后通过选择电路309提供给主LCD单元1和副LCD单元2。

图9描述了图7的输出电路308和选择电路309,在图9中,输出电路308由用于驱动主LCD单元1的数据线DA1、DA2、……、DA64和副LCD单元2的数据线DB1、DB2、……、DB64的64个输出电路3081、用于驱动主LCD单元1的数据线DA65、DA66、……、DA144的80个输出电路3082以及恒定电流控制电路3083构成。

恒定电流控制电路3083接收来自显示控制电路5的控制信号MC和垂直时钟信号VCLK,以控制输出电路3081和3082的恒定电流。

而且,在选择电路309中,当控制信号MC为“0”(低)时,打开开关SW2A并关闭开关SW2B,从而主LCD单元1工作。另一方面,当控制信号MC为“1”(高)时,关闭开关SW2A并打开开关SW2B,从而副LCD单元2工作。

图10说明了图9的输出电路3081(3082),在图10中,输出电路3081(3082)由电压跟随器1001、开关1002、开关1003和N沟道MOS晶体管1004构成,电压跟随器1001的电流源由恒定电流控制电路3083打开及关闭,开关1002由垂直时钟信号VCLK的高电平控制,开关1003由垂直时钟信号VCLK的低电平控制,N沟道MOS晶体管1004由白信号WH控制。即,当垂直时钟信号VCLK高时,电压跟随器1001的电流源被打开,以放大选择的等级电压,并且同时分别打开开关1002和关闭开关1003。然后,在电压跟随器1001的操作稳定后,当垂直时钟信号VCLK为低时,关闭电压跟随器1001的电流源,并且同时分别关闭开关1002和打开开关1003,以使解码电路306的输出信号流经开关1003而无需流经电压跟随器1001。于是,降低了能耗(见JP-A-2002-215108的图14)。

而且,当N沟道MOS晶体管被白信号WH打开时,对每一数据线的电荷进行放电,这稳定了LCD单元1和2的操作。

图11描述了图7的数据驱动电路的改型,在图11中,数据驱动电路3’由移位寄存器电路310和缓冲器311构成,而不是图7的帧存储器301和选择电路302。移位寄存器电路310与从显示控制电路5’生成的水平时钟信号HCLK同步地移位启动信号STH。而且,来自显示控制电路5’的视频信号D0至Dn与水平时钟信号HCLK同步地暂时存储在缓冲器311中,然后锁存在由移位寄存器电路310编址的线路存储器303中。

在使用图11的数据驱动电路3’的驱动装置中,由于没有提供帧存储器301,所以将增加CPU6的负担。

接下来参考图12解释扫描驱动电路4。

在图12中,移位寄存器电路401与从显示控制电路5生成的垂直时钟信号VCLK同步地移位启动信号STV。而且,来自显示控制电路5的复位信号RST复位移位寄存器电路401。

逻辑电路402接收来自显示控制电路5的输出使能信号OE1和OE2,以对移位寄存器电路401的输出信号进行整波,使得输出信号肯定不会相互叠加。

电平移位电路403对于逻辑电路402的输出信号执行电平移位操作,并将经过电平移位的输出信号数据传输至输出电路404。注意,移位寄存器电路401和逻辑电路402通常在3V的电源电压下操作,而输出电路404在4至5V的电源电压下操作。然而,如果所有电路都在相同的电源电压操作,则不需要电平移位电路403。

电平移位电路403得到的逻辑电路402的经过电平移位的输出信号提供至输出电路404,然后通过选择电路405提供至主LCD单元1和副LCD单元2。

图13描述了图12的输出电路404和选择电路405,在图13中,输出电路404由用于驱动主LCD单元1的扫描线SA1、SA2、……、SA176和副LCD单元2的扫描线SB1、SB2、……、SB96的176个反相器构成。

而且,在选择电路309中,当控制信号MC为“0”(低)时,打开开关SW3A并且关闭开关SW3B,从而主LCD单元1工作。另一方面,当控制信号MC为“1”(高)时,关闭开关SW3A并且打开开关SW3B,从而副LCD单元2工作。

图14描述了图13的选择电路405的改型,在图14中,开关SW3C与图13的开关SW3A并联连接,以使扫描线SA1、SA2、……、SA176处于关电平电压VGOFF,并且开关SW3D与图13的开关SW3B并列连接,以使扫描线SB1、SB2、……、SB96处于关电平电压VGOFF。注意,关电平电压VGOFF是从显示控制电路5生成的,并且足够低,以关闭连接到相应扫描线的薄膜晶体管。

例如,当主LCD单元1工作时,打开开关SW3D和开关SE3A,并且关闭开关SW3C和开关SW3B。结果,保证使副LCD单元2的扫描线SB1至SB96处于关电平电压VGOFF,从而副LCD单元2不会由噪声操作。另一方面,当副LCD单元2工作时,打开开关SW3C和开关SE3B,并且关闭开关SW3D和开关SW3A。结果,保证使主LCD单元1的扫描线SA1至SA176处于关电平电压VGOFF,从而主LCD单元1不会由噪声操作。

接下来参考图15、16、17、18和19解释图14的数据驱动电路3和扫描驱动电路4的操作。

图15是只有主LCD单元1工作时的时序图,在图15中,在显示控制单元5内由CPU6生成单/双信号SD,用于指示是只有LCD单元1和2中的一个在工作还是LCD单元1和2的两个都在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信号SD为“0”(低),并且信号MS和MC都为“0”(低)。而且,信号RST、WH和OE2为“0”(低)。于是,打开开关SW1A和SW2A并且关闭开关SW1B和SW2B,使得数据线DB1至DB64处于高阻状态。另一方面,打开开关SW3A并且关闭开关SW3B,使得扫描线SB1至SB16处于非操作状态。在这种情况中,主LCD单元1的公共电极CE1处于操作模式,而副LCD单元2的公共电极CE2处于非操作模式。于是,只有数据线DA1至DA144和扫描线SA1至SA176处于操作模式以驱动主LCD单元1。

图16是时序图,其中只有副LCD单元2工作,在图16中,信号SD为“0”(低),并且信号MS和MC都为“1”(高)。而且,信号RST、WH和OE2为“0”(低)。于是,关闭开关SW1A和SW2A,并且打开开关SW1B和SW2B,使得数据线DA1至DA144处于高阻状态。另一方面,关闭开关SW3A并且打开开关SW3B,使得扫描线SA1至SA176处于非工作模式。在这种情况中,副LCD单元2的公共电极CE2处于工作模式,而主LCD单元1的公共电极CE1处于非工作模式。于是,只有数据线DB1至DB64和扫描线SB1至SB96处于工作模式,以驱动副LCD单元2。

图17是时序图,其中主LCD单元1的操作被切换至副LCD单元2的操作,在图17中,在SD为(0)(低)的条件下,信号MS从“0”(低)切换至“1”(高),而令信号RST、WH和OE2为“1”(高)并保持一段预定的时间周期(=1/2 VCLK)。结果,主LCD单元1的所有数据线DA1至DA144被信号WH接地,并且同时信号OE2令主LCD单元1的扫描线SA1至SA176为“1“(高),以打开主LCD单元1的所有薄膜晶体管,使得放掉主LCD单元1的所有电荷。于是,假如主LCD单元1是正常白类型,则主LCD单元1处于白电平。

此后,信号MC从“0”(低)切换至“1”(高),以打开开关SW2B和SW3B,于是启动副LCD单元2的工作。

图18是时序图,其中副LCD单元2的操作被切换至主LCD单元1的操作,在图18中,在SD为“0”(的)的条件下,信号MS从“1”(高)切换至“0”(低),而令信号RST、WH和OE2为“1”(高)并保持一段预定时间周期(=1/2VCLK)。结果,副LCD单元2的所有数据线DB1至DB64被信号WH接地,并且同时信号OE2令副LCD单元2的扫描线SB1至SB96为“1“(高),以打开副LCD单元2的所有薄膜晶体管,使得放掉副LCD单元2的所有电荷。于是,假如副LCD单元2是正常白类型,则副LCD单元2处于白电平。此后,信号MC从“1”(高)切换至“0”(低),以打开开关SW2A和SW3A,于是启动主LCD单元1的工作。

于是,如图17和18所示,当主LCD单元1的操作切换至副LCD单元2的操作或反过来时,假如主LCD单元1和副LCD单元2中先前工作的那个是正常白类型,则它处于白电平,使得可以完全除去其残余图像,这对于反射型LCD单元或半反射型LCD单元是很有好处的。

图19是时序图,其中主LCD单元1和副LCD单元2都被操作,在图19中,信号SD为“1”(高)。在这种情况下,信号RST、WH和OE2为“0”(低),信号MS和MC在一个帧周期期间被切换两次。结果,主LCD单元1和副LCD单元2在一个帧周期期间被重复驱动。

如图15至19所示,即使主LCD单元1的象素数目与副LCD单元2的象素数目不同,主LCD单元1的帧频率也与副LCD单元2的相同。另外,即使主LCD单元1和副LCD单元2都被操作,其帧频率也与上述帧频率相同。为了实现这一点,将如图20所示的时钟发生电路合并入显示控制电路5。换言之,数据驱动电路3的水平时钟信号HCLK的频率和扫描驱动电路4的垂直时钟信号HCLK的频率被改变,使得帧频率接近一定值,如60Hz。

在图20中,振荡器2001生成频率为f1的信号并将其传输至分频器2002、2003、2004、2005、2006和2007。分频器2002、2003和2004具有对应于数据线数目的分频率N2、N3和N4,满足以下关系:

f1/N2=60Hz×177×144500kHz

f1/N3=60Hz×97×64372kHz

f1/N4=60Hz×(177+97)×(144+64)3420kHz

由于同时驱动每三条数据线,所以这些公式即使在LCD单元1和2是彩色类型时也是正确的。另一方面,分频器2005、2006和2007具有对应于扫描线数目的分频率N5、N6和N7,满足以下关系:

f1/N5=60Hz×17710.6kHz

f1/N6=60Hz×975.8kHz

f1/N7=60Hz×(177+97)16.4kHz

假如分频率N2、N3、N4、N5、N6和N7是正整数,预先确定满足上述六个公式的频率f1和分频率N2、N3、N4、N5、N6和N7。然而,频率f1实际上非常大,以完全满足上述六个公式。于是,为了充分减小频率f1,将1500kHz、372kHz、3420kHz、10.6kHz、5.8kHz和16.4kHz分别近似为1500kHz、400kHz、3400kHz、10kHz、5kHz和20kHz,使得上述六个公式被替换为

f1/N2=1500kHz

f1/N3=500kHz

f1/N4=3000kHz

f1/N5=10kHz

f1/N6=5kHz

f1/N7=20kHz

在这种情况下,满足以下等式:

N2=2

N3=6

N4=1

N5=300

N6=600

N7=150

f1=3000kHz

结果,分频器2002、2003和2004生成频率分别为1500kHz、500kHz和3000kHz的信号。另一方面,分频器2005、2006和2007生成频率分别为10kHz、5kHz和20kHz的信号。

分频器2002、2003、2004、2005和2007分别连接器开关SW4A、SW4B、SW4C、SW5B和SW5C。开关SW4A、SW4B、SW4C、SW5A、SW5B和SW5C由接收单/双信号SD和信号MC的频率控制电路2008控制。即,当SD=“0”(低)且MC= “0”(低)时,打开开关SW4A和SW5A,使得水平时钟信号HCLK和垂直时钟信号VCLK分别具有1500kHz和10kHz的频率,于是仅驱动主LCD单元1。而且,当SD=“0”(低)且MC=“1”(高)时,打开开关SW4B和SW5B,使得水平时钟信号HCLK和垂直时钟信号VCLK分别具有500kHz和5kHz的频率,于是仅驱动副LCD单元2。进一步,当SD=“1”(高)时,打开开关SW4C和SW5C,使得水平时钟信号HCLK和垂直时钟信号VCLK分别具有3000kHz和20kHz的频率,于是同时驱动主LCD单元1和副LCD单元2。

于是,在驱动图4的装置中,由于对于主LCD单元1和副LCD单元2提供了共有的数据驱动电路3和扫描驱动电路4,所以无需增加能耗便能够减小装置的尺寸和成本。

图21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驱动多个显示单元的驱动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在图21中,尽管对于主LCD单元1和副LCD单元2提供了共有的数据驱动电路3,但是扫描驱动电路4-A和4-B是分别单独提供给主LCD单元1和副LCD单元2的。在这种情况下,图22A和22B中分别说明了扫描驱动电路4-A和4-B。

即使在图21的驱动装置中,由于数据驱动电路3是对于主LCD单元1和副LCD单元2公共提供的,所以无需增加能耗便可以减小装置的尺寸和成本。

图23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驱动多个显示单元的驱动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在图23中,尽管对于主LCD单元1和副LCD单元2提供了共有的扫描驱动电路4,但是数据驱动电路3-A和3-B是分别单独提供给主LCD单元1和副LCD单元2的。在这种情况下,图24A和24B中分别说明了数据驱动电路3-A和3-B。在这种情况中,等级电压发生电路301A或301B只有一个对于LCD单元1和2之一的等级电压发生单元。而且,在图24A和24B中,帧存储器301A和301B可以由如图11所示的移位寄存器电路替代。

即使在图23的驱动装置中,由于扫描驱动电路4是对于主LCD单元1和副LCD单元2公共提供的,所以无需增加能耗便可以减小装置的尺寸和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中,尽管在移动电话装置中仅提供了两个LCD单元,但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用于驱动移动电话装置中的三个或更多LCD单元的驱动装置。而且,除TFT型LCD单元以外,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诸如STN型LCD单元以及场致发光(EL)显示单元的显示单元。进一步,除移动电话装置以外,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移动电子装置。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由于至少将数据驱动电路和扫描驱动电路之一公共地提供给多个显示单元,所以无需增加能耗便可以减小装置的尺寸和成本。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