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椭圆形建筑物的设计方法及其建筑物

椭圆形建筑物的设计方法及其建筑物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结合圆弧近似地获得椭圆形建筑物的设计方法,所述椭圆形建筑物的设计方法特征为,对于对称、在整个外周为椭圆形外形曲线的椭圆形建筑物外形线的设定,在椭圆形建筑物的外侧确定第一定点,以其为中心,从第一定点通过原点,以和预定长度的直线具有相同长度的第一直线作为半径,从第一定点以任意角度设定第一圆弧,在第一直线上设定第二定点,从第二定点起以任意角度设定连接第一圆弧的第二圆弧,以第(n-1)定点的第(n-1)直线与长轴的交点作为最终点,以其为中心,设定到达长轴的第n圆弧,形成一部分的外形线,同样地设定在第II~第IV象限的一部分外形线、设定整体外形线,以及利用这种方法获得的椭圆形建筑物。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50095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4-06-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神崎隆洋;

    申请/专利号CN200310113897.0

  • 发明设计人 神崎隆洋;

    申请日2003-11-18

  • 分类号E04H1/00;

  • 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黄剑锋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5:18:0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1-0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04H1/00 授权公告日:20070905 终止日期:20181118 申请日:20031118

    专利权的终止

  • 2007-09-05

    授权

    授权

  • 2006-01-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4-06-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设计椭圆形建筑物的设计方法及其建筑物。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建筑用建筑物,一般典型地为方形、矩形或者圆筒形,也会看到将各种曲线形成的壁面作为外壁等来使用的例子,但将截面构成椭圆形的圆筒状的建筑物却很少见。即使有的结构在其外壁的一部分上采用椭圆曲线的形状,但整体上截面构成椭圆形的筒体的建筑物,即作为整个外周构成椭圆形的建筑物是极为稀少的。这里,由截面为椭圆形的筒体构成的建筑物,其外形非常优美,并且具有很高的强度,所以,作为今后的建筑用建筑物,作为在过去没有见过的带来崭新感和美观的建筑物,人们极其期待它的出现和普及。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建筑椭圆形建筑物时,有助于对其进行设计、制图、土地测量、制作、施工的高效率且经济的方案。椭圆曲线,具有其曲线上的坐标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恒定的性质,是一种具有两个焦点的二次曲线。同时,在将该椭圆曲线作图时,将应当位于该椭圆曲线上的两个坐标点进行连接的方法,是方便地用一个直线连接或者更正确地用折线连接。但是,当想要用折线连接时,必须将两个点的坐标之间的距离划分得很细,描绘微小的折线成分,并相互连接。从而,为了用这样的折线连接获得近似的椭圆曲线,需要复杂的计算和操作。同时,在进行椭圆形建筑物的建筑时,利用这样获得的椭圆曲线,当然在设计时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制图,此外在建筑现场进行椭圆形建筑物的土地测量、进而在制作这种建筑物的构件时,都不是高效率的、很经济的,也是不实际的。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通过将圆弧结合求出近似的椭圆曲线,来解决这些问题。圆的轨迹由中心和半径所决定,求圆弧是比较容易的,通过将该圆弧结合求出椭圆曲线,可以大幅度提高椭圆形建筑物的设计、制图的效率,成为一种对于椭圆形建筑物的施工的实际性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在获得椭圆形建筑物的椭圆形状时,通过将圆弧结合近似地获得该椭圆形状。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通过将圆弧结合近似地获得椭圆形建筑物的椭圆形状,获得一种高效率的、经济且实际的椭圆形建筑物的设计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通过将圆弧结合近似地获得椭圆形建筑物的椭圆形状,获得一种被高效率、经济地、实际地设计、施工的椭圆形建筑物。

这些目的通过本发明来达到,下面,通过附图和发明的详细说明来描述其具体的实施例。此外,对其细节的修改和变形包括在后面所述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如后面的附图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以下的[1]、[2]、[3]三项技术方案。

[1]、一种椭圆形建筑物的设计方法,在设计长轴、短轴上对称的、具有椭圆形外形曲线的外形线的椭圆形建筑物的前述外形线时,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a)在椭圆形建筑物的外侧,确定第一定点,以该点为中心,描绘通过短轴与长轴的交点的原点、至短轴的最端点的预定的一定长度的直线,以与其相同长度的第一直线为半径,从第一定点设定任意的角度,从前述短轴的最端点起设定第一圆弧的工序,

b)接着,在前述第一直线上设定第二定点,从该第二定点设定任意的角度,利用成为始于第二定点的半径的第二直线,与前述第一圆弧连接从而设定第二圆弧的工序,

c)接着,在前述第二直线上设定第三定点,从该第三定点设定任意角度,利用始于第三定点的成为半径的第三直线,与前述第二圆弧连接从而设定第三圆弧的工序,

d)依次根据需要继续重复该手法的工序,

e)最终以从第(n-1)定点开始的第(n-1)直线与长轴的交点为中心,以从第(n-1)直线线段与长轴的交点起到第(n-1)圆弧的终点的第(n-1)直线线段的一部分为半径,设定到达长轴的第n圆弧的工序,

f)利用这些方法在各个其它象限中,设定形成外形线的一部分的外形线,并设定整体外形线的工序。

[2]、一种椭圆形建筑物的设计方法,在设计长轴、短轴上对称的、整个外周具有椭圆形外形曲线的外形线的椭圆形建筑物的前述外形线时,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a)在该椭圆形建筑物的外侧,确定第一定点,以该点为中心,描绘通过短轴与长轴的交点的中心的、至短轴的最端点的预定的一定长度的直线,以与其相同长度的第一直线为半径,从第一定点起设定任意的角度,从前述短轴的最端点起设定第一圆弧的工序,

b)接着,在前述第一直线上设定第二定点,从该第二定点起设定任意的角度,利用半径为从第二定点起的第二直线,设定与第一圆弧连接的第二圆弧的工序,

c)以前述第二直线与长轴的交点作为最终点的第三定点,以其为中心,设定到达长轴的与第二圆弧连接的第三圆弧的工序,

d)利用这些方法在各个其它象限,设定形成外形线的一部分外形线、并设定整体外形线的工序。

[3]、一种椭圆形建筑物,所述椭圆形建筑物是利用上述[1]、或[2]的任一个所述的设计方法所设计的建筑材料来进行施工的、整个外周是由具有椭圆形外形曲线的外形线构成的。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椭圆形建筑物的总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椭圆形建筑物的椭圆曲线的制图的一个例子的图示。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椭圆形建筑物的设计方法的实施例的图示。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椭圆形建筑物的设计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图示。

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所建筑的椭圆形建筑物A的全景的图示。同时,图2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整个外周呈椭圆形的椭圆状建筑物A的外形的椭圆形状利用手工作业或者计算机等的方式作为数学计算的椭圆形形状的图示,在坐标轴x,y(成为中心线)上具有长轴M和短轴N,将第一象限I、第二象限II、第三象限III、第四象限IV的各一部分外形线b1、b2、b3、b4合起来,构成具有椭圆形的外形曲线的整体外形线B,相对于长轴M和短轴N上下、左右对称。

在本发明中,在获得椭圆形建筑物A的椭圆形状时,通过将圆弧结合起来而形成。

如图3所示,通过圆弧的结合求出近似于前述外形线B的外形线B1并对其加以利用。这时,设定外形线B1的长轴M和短轴N、即坐标轴x、y,在该坐标轴y上确定第一定点C1。在从该第一定点C1起至长轴M的长度,即到达作为长轴M与短轴N的交点的原点o的长度上,加上预定的短轴N的长度的二分之一的长度,通过划定长度与上述长度相等的直线线段L0求出应该存在于外形线B1上的点P0。然后,在前述第一定点C1处设定角α1,以该第一定点C1为中心,以设定成与直线L0相同的长度第一直线L1为半径,由点P0划定第一圆弧d1,至点P1。顺便提及,该点P1是在第一圆弧d1的终点上的第一切线线段k1与第一直线L1构成直角的点,是在点P1处角度γ1成90°的点。首先,该第一圆弧d1构成前述一部分外形线b1的最初的圆弧。

其次,在第一直线L1上,将从第一定点C1起隔开任意长度l1的点设定为第二定点C2,设定角α2,设定到达点P2的第二直线L2,以该第二定点C2为中心,以该第二直线L2为半径,在前面的第一圆弧d1上接着设定第二圆弧d2,到达点P2。该第二圆弧d2的起点是在第二圆弧d2的开始端的第二切线k′1与第一直线L1成直角的点,即,是在P1处角γ′1成90°的点。这里角γ1+角γ′1=180°,在点P1处,第一圆弧d1的第一切线k1和第二圆弧d2的开始端的第二切线k′1构成直线,前面设定的第一圆弧d1和后面设定的第二圆弧d2之间的接缝不会中间变细地重合,它们具有以顺滑的曲线连接的特色。

接着,在第二直线L2上,以任意长度l2的点作为第三定点C3,设定角α3,设定到达点P3的第三直线L3,以该第三定点C3为中心,以该第三直线L3为半径,在前面的第二圆弧d2上接着设定第三圆弧d3,到达点P3。该第三圆弧d3的起点是在第二圆弧d2的终端的第三切线k2与第三圆弧d3的开始端的第四切线k′2与第二直线L2成直角的点,即,是在P2处角γ2,γ′2成90°的点。这里角γ2+角γ′2=180°,在点P2处,第二圆弧d2的第三切线k2和第三圆弧d3的第四切线k′2构成直线,前面设定的第二圆弧d2和后面设定的第三圆弧d3之间的接缝不会中间变细地重合,它们被顺滑曲线地连接。

接着,在第三直线L3上,以任意的长度l3的点作为第四定点C4,设定角α4,设定到达点P4的第四直线L4,这时,长轴M与该第四直线L4相交,将该点作为最终点的第五定点C5,在第四圆弧d4继续设定到达长轴M的第五圆弧d5,成为点P5。借此,现实地确定长轴M的一端。此外,在点P3、点P4处的第三直线L3、第四直线L4的交角同样地为90°+90°=180°。这样,依次地在外形线B1的第一象限I形成一部分外形线b1

这样,当给出角α1、α2、α3、α4,长度l1,l2,l3时,可以通过计算求出图中所示的长度l4、l5(后面将描述),同时,如可以很容易地从下面的图4(但该图4是说明另外一个实施例的图示)推测出来的那样,对于该外形线B1的第二象限II,在第一定点C1的左侧用同样的方法设定一部分外形线b2,对于第三象限III、第四象限IV,设定和第一定点C1对称的定点C′1,用同样的方法设定一部分外形线b3、b4。这里,利用这些一部分外形线b1、b2、b3、b4,可以形成前面所述的作为整体的外形线B1。通过前述角度进一步细分为角α1、角α2、角α3、角α4、角α5…,并且设定第一直线L1、第二直线L2、第三直线L3、第四直线L4,…第n直线Ln,可以将构成外形线B1的椭圆形曲线的精度进一步精细化。

在图3中,直线L0的长度等于第一定点C1与点P0的距离,第一直线L1=第一定点C1与点P1的距离,第二直线L2=第二定点C2与点P2的距离,第三直线L3=第三定点C3与点P3的距离,第四直线L4=第四定点C4与点P4的距离,另外,其关系虽然在图中没有示出,但为第n直线Ln=第n定点Cn与点Pn的距离,长轴M与第n-1直线Ln-1的交点,成为最终的第n定点Cn

进而,在图3中,长度l1=第一定点C1与第二定点C2的距离,长度l2=第二定点C2与第三定点C3的距离,长度l3=第三定点C3与第四定点C4的距离,长度l4=第四定点C4与第五定点C5的距离,这里,第五直线L5=长度l5,第五直线L5=第五定点C5与点P5的距离,第五直线L5=第四直线L4-长度l4。这里,第五定点C5是前述最终点,它是从第四定点C4划定的第四直线L4与长轴M的交点。以该第五定点C5为中心,从点P4连接到第四圆弧d4上的第五圆弧d5设定得一直到达长轴M,成为前述点P5。借此,如前面所述,完成第一象限的一部分的外形线b1。同时,从第四定点C4向x轴方向描绘与y轴平行的直线s时形成的角θ,为角θ=角α1+角α2+角α3+角α4

进而,在这里,对通过任意设定第一定点C1、点P0间的距离,第一定点C1、原点o之间的距离,短轴N的二分之一(N/2),长度l1、长度l2、长度l3,角α1、角α2、角α3、角α4,而求出长度l4、长度l5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图3中,将从第二定点C2起与x轴平行、与y轴相交的直线的交点作为E1,令第一定点C1与E1间的距离作为l′1,下面同样地,从第三定点C3起与x轴平行、与y轴相交的直线的交点作为E2,E1、E2间的距离为l′2,从第四定点C4起与x轴平行、与y轴相交的直线的交点作为E3,E2、E3间的距离为l′3。即,l′2=E1、E2间的距离,l′3=E2、E3间的距离,l′4=E3与原点o之间的距离。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说明。

>>>>cos>α>>1>>=>>>>l>'>>1>>>l>1>>>>

>>>l>1>>=>>>>l>'>>1>>>>cos>α>>1>>>->->->->->>>l>'>>1>>=>>l>1>>cos>>α>1>>.>.>.>.>.>.>.>.>.>.>.>.>>(>1>)>>>

>>>l>2>>=>>>>l>'>>2>>>cos>>(>>α>1>>+>>α>2>>)>>>>->->->->->->>>l>'>>2>>=>>l>2>>cos>>(>>α>1>>+>>α>2>>)>>.>.>.>.>.>.>.>.>.>.>>(>2>)>>>

>>>l>3>>=>>>>l>'>>3>>>cos>>(>>α>1>>+>>α>2>>+>>α>3>>)>>>>->->->->>>l>'>>3>>=>>l>3>>cos>>(>>α>1>>+>>α>2>>+>>α>3>>)>>.>.>.>.>.>>(>3>)>>>

(如果C1,o为C1、o间的距离,P0,C1为P0、C1间距离的话)

C1,o=P0,C1-N/2是已知数,这里,l′1、l′2、l′3可以从前面的公式(1)、(2)、(3)中计算出来,求出

l′4=C1,o-l′1-l′2-l′3

同时,由>>cos>θ>=>>>>l>'>>4>>>l>4>>>>求出>>>l>4>>=>>>>l>'>>4>>>cos>θ>>>.>>

这里θ=α1234

其次,L4的长度=L0-l1-l2-l3

l5=L4的长度-l4,这样长度l5可以通过计算求出。

此外,作为第n直线的一般式,

Ln=Ln-1-ln-1,其中,n≥2

这里,>>>l>>n>->1>>>=>>>>l>'>>>n>->1>>>>cos>>(>>α>1>>+>>α>2>>+>·>·>·>·>·>·>>>+>α>>>n>->1>>>)>>>>>

图4表示另外一个实施例,这里,为了求出近似于前述外形线B的外形线B2,设定椭圆形建筑物A的外形线B2的长轴M和短轴N,即,坐标轴x、y,在y轴上确定第一定点C1,通过设定在从图中所示的第一定点C1起到长轴M的长度,即,直到长轴M和短轴N的交点的中心点o的长度上,加上预定的短轴N的长度的二分之一的长度的直线L0,借此,决定存在于所定的外形线B2上的点P0,由前述第一定点C1设定角α1,以该第一定点C1为中心,以与直线L0长度相同的第一直线L10为半径,从点P0起设定第一圆弧d10,获得点P10。它是在点P10角γ1=90°的点,即,在第一圆弧d10的终点的第一切线k10上,与第一直线L10成直角的点。

接着,在第一直线L10上,作为第二定点C20来设定距离第一定点C1为任意长度l10的点,设定角度α2,设定到达点P20的第二直线L20,以该第二定点C20为中心,以该第二直线L20为半径,设定与前面的第一圆弧d10连接的第二圆弧d20并到达点P20。该第二圆弧d20的开始点是在第二圆弧d20的开始端的第二切线k′10上与第一直线L10成直角的点,即,在点P10处的角γ′1成90°的点。这里,角γ1+角γ′1=180°,在点P10处,第一圆弧d10的第一切线k10与第二圆弧d20的第二切线k′10成一直线,借此,前面设定的第一圆弧d10和后面设定的第二圆弧d20之间的接缝相互不会中间变细地重合,它们圆滑地呈曲线连接。

在点P20处,图示的角γ2,角γ′2也成90°,角γ2+角γ′2=180°,在点P20处,第二圆弧d20的终端的第三切线k20与后面描述的第三圆弧d30的开始端的第四切线k′20成一直线,前面设定的第二圆弧d20和后面设定的第三圆弧d30之间的接缝相互不会中间变细地重合,它们圆滑地呈曲线连接。

并且这时,长轴M与该第二直线L20以角度α3相交,角α1+角α2+角α3=90°。以该交点作为第三定点C30(最终点),将连接到第二圆弧d20上的第三圆弧d30设定地到达长轴M。借此,确定长轴M的一端的点P30的位置。这样,形成外形线B2的第一象限I的一部分外形线b1

在该图4中,直线L0=第一定点C1与点P0的距离,第一直线L10=第一定点C1与点P10的距离,第二直线L20=第二定点C20与点P20的距离。从而,当给出角α1、角α2以及长度l10时,确定第二直线L20,可以通过计算求出长度l20和l30。即,由于通过确定第三定点C30可以知道长度l20,所以长度l=第二直线L20-度l20。这样,在图4的例子中,也可以通过结合圆弧来形成椭圆形建筑物A的椭圆形状。同时,如图4所示,对于外形线B2的第二象限II,在第一定点C1的左侧,用相同的方法,设定一部分外形线b2,对于第三象限III、第四象限IV,设定与第一定点C1对称的对称点C′1,用相同的方法,设定一部分外形线b3、b4。这里,用这些部分外形线b1、b2、b3、b4,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形成前述外形线B2

同时,在本发明中,分别设计制作由图3、图4所示的根据第一圆弧d1~第五圆弧d5、第一圆弧d10~第三圆弧d30的构件,将它们结合起来,构成各个象限的建筑材料,进一步将它们组合,作为椭圆形建筑物A的各层,进而将它们构筑为整个椭圆形建筑物A。

本发明,在预定的建设场地内构筑椭圆形建筑物时,能够提供有助于它的设计、制图、土地测量、制作、施工的高效率、经济的方法。其是通过圆弧结合,可以形成椭圆形建筑物的外形线,这时,通过圆滑地形成各圆弧结合部、设定各圆弧的半径和必要的角度,能够进行相关地计算,借此,可以高效率地进行椭圆形建筑物的施工。这种椭圆形建筑物在结构上强度高、牢固,并且,还起着防止“高楼风”等的作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