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含有苯乙烯、肉桂基或马来酰亚胺官能团的环脂族环氧化合物

含有苯乙烯、肉桂基或马来酰亚胺官能团的环脂族环氧化合物

摘要

一种可固化组合物含有一种化合物,它的每个分子有至少一个环氧基团和至少一个马来酰亚胺、苯乙烯或肉桂基团。一种代表性化合物具有结构右视,其中Z和Z’是任何的单体、低聚物或聚合物有机部分;X是直接的键或一种官能团;以及R和R’是氢、具有1-12碳原子的烷基,或在环结构中有3-10个碳原子的芳族环或杂芳族环或稠合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48863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4-04-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国家淀粉及化学投资控股公司;

    申请/专利号CN03158021.1

  • 发明设计人 O·M·穆萨;

    申请日2003-07-22

  • 分类号C07D491/02;

  • 代理机构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元忠;孟凡宏

  • 地址 美国特拉华州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5:13:5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06-08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C07D491/0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30722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1-06-08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7D491/02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10427 申请日:2003072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08-11-05

    授权

    授权

  • 2005-09-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4-04-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环脂族环氧部分和苯乙烯、肉桂基或马来酰亚胺部分的可固化化合物。

技术背景

可自由基固化组合物用于粘合剂组合物中,例如用于半导体部件和微电子器件的制造和组件中。在工业中使用了大量电子给予体/电子受体粘合剂系统,但并非所有这些材料都具有所有用途所需要的全部性能。还有一些粘合剂系统既含有可自由基固化部分,也含有环氧官能团。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化合物添加到半导体制造业中使用的特性材料系列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含有环脂族环氧部分和电子受体部分或电子给予体部分的化合物。优选的电子受体是马来酰亚胺部分。优选的电子给予体是与芳环相连并与环中不饱和部分共轭的双键。优选的电子给予体部分是苯乙烯或肉桂基部分。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是一种可固化组合物,如含有这样化合物的粘合剂组合物、涂料或封铸剂组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化合物可用下式表示(在该式中,以波形线代表的键表示化合物的顺式或反式异构体或外消旋混合物):

式中:

m和n独自地是1-500,优选地是1-100,更优选地1-25,最优选地1或2,

q和v独自地是0或1;

代表环脂族环氧部分,其中环氧基与一环、双环或三环结构相连,这个结构可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N、O或S);优选地,环脂族环氧部分选自取代和未取代的五和六元环;取代和未取代的六、七和八元双环;取代和未取代的九、十和十一元三环,其中环上的取代基是任何有机部分,并且优选地是低级烷基;

R、R’、R”独自地是氢、具有1-12碳原子的烷基,优选地是H或1-4碳原子的烷基,或在该环结构中有3-10个碳原子的芳族环或杂芳族环或稠合环,其中杂原子是N、O或S;

G是-OR、-SR或-N(R)(R’),其中R和R’如上所述;或G是有1-12碳原子的烷基;或G是在环结构中有3-10碳原子的芳族环或杂芳族环或稠合环,其中杂原子可以是N、O或S;

Z和Z’是任何的单体、低聚物或聚合物有机部分(例如烷基、环烷基、芳基烷基、烯基、环烯基、芳基烯基或芳族的,以及例如聚(丁二烯)、聚醚、聚酯、聚氨酯、聚丙烯酸、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砜);和

X是直接的键或选自以下基团的官能团:

-O-,

只要当环状环氧基(cyclic epoxy)是环氧环己烷并且其他官能团是苯乙烯部分时,X不是氧。

这种化合物带有环状环氧部分的代表性结构,其中E代表苯乙烯、肉桂基或马来酰亚胺部分;X、Z和Z’如上所述,R和R’是氢或低级烷基,q和v独自地是0或1,包括: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是可固化组合物,如粘合剂、涂料或封铸剂之类,含有带环脂族环氧部分和苯乙烯、肉桂基或马来酰亚胺官能团的化合物。该组合物可以是通过混合或研磨制备而成的糊剂,或者可以是采用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的标准制膜技术制备的薄膜。可固化组合物任选地包括固化剂,以及任选地有填料。

这些化合物可以是可固化组合物中的主要组分,或可以作为增粘剂添加到一种或多种其他可固化树脂中。当用作增粘剂时,其在可固化组合物中的使用量应是有效提高附着性的量,并且通常地,有效量应是该配方的0.005-20.0重量%。

在可固化组合物中用作主要组分的其他可固化树脂实例包括环氧树脂、乙烯基醚、thiolene、由肉桂基和苯乙烯起始化合物衍生的化合物、富马酸酯、马来酸酯、丙烯酸酯和马来酰亚胺。

合适的固化剂是有固化该组合物有效量的热引发剂和光引发剂。通常,这些量是以组合物中总有机材料(即不包括任何无机填料)计0.1-30重量%,优选地1-20重量%。优选的热引发剂包括过氧化物,例如过辛酸丁酯和二枯基过氧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例如2,2’-偶氮双(2-甲基-丙腈)和2,2’-偶氮双(2-甲基-丁腈)。优选的光引发剂系列是由Ciba Specialty Chemicals以商标Irgacure或Rhodorsil 2074出售的产品。在某些配方中,热引发剂和光引发剂都是需要的:固化过程可以先采用辐照,接着加热的方式引发,也可以先采用加热,接着采用辐照的方式引发。

通常,在60-250℃温度范围内固化可固化的组合物,并且在三秒至三小时范围内实施固化。实际固化曲线将随着组分的不同而改变,并且实施者未经过度试验便可以确定。

可固化组合物还可以含有非导体填料或导热或导电的填料。合适的导体填料是炭黑、石墨、金、银、铜、铂、钯、镍、铝、碳化硅、氮化硼、金钢石和氧化铝。合适的非导体填料是蛭石、云母、硅灰石、碳酸钙、二氧化钛、砂、玻璃、熔融二氧化硅、硫酸钡颗粒,和卤化乙烯聚合物,如四氟乙烯、三氟乙烯、偏二氟乙烯、氟乙烯、偏二氯乙烯和氯乙烯。如果有这些填料,其量通常是配方的20-90重量%。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是一种可固化的组合物,它含有环脂族环氧部分和苯乙烯、肉桂基或马来酰亚胺部分的化合物,和脂族或芳族环氧树脂。在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中,环氧树脂具有以下结构:

以下步骤和实施例公开了代表性化合物,它们的每个分子含有至少一个环脂族环氧部分和一个苯乙烯、肉桂基或马来酰亚胺部分,并公开了制备这些化合物的合成步骤。还公开了可固化组合物样品的性能。

步骤1:异氰酸酯与醇的反应。在带有机械搅拌器、加料漏斗和氮入口/出口的三颈烧瓶中,1摩尔当量异氰酸酯在甲苯中进行溶剂化。该反应在氮气氛中进行,当溶液加热到60℃时,边搅拌边加入催化剂量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加料漏斗装满1摩尔当量溶于甲苯的醇。在10分钟内将该溶液加到异氰酸酯溶液中,得到的混合物在60℃再加热三小时。反应冷却到室温后,真空蒸去溶剂得到产物。

步骤2:醇与酰基氯反应。在0℃,1摩尔当量醇和三乙胺在无水二氯甲烷中进行混合。小心加入1摩尔当量溶于无水二氯甲烷中的酰基氯。让其混合物反应四小时。蒸去溶剂,该粗制产物再通过柱色谱纯化,用己烷/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得到该产物。

步骤3:烷基卤与醇反应。1摩尔当量醇、过量50%NaOH、催化量的四丁基硫酸氢铵和1摩尔当量烷基卤在甲苯中在53℃搅拌5小时,然后在75℃搅拌5小时。反应冷却到室温,然后提取有机层,并用盐水洗涤三次。然后,分离的有机层在MgSO4上干燥,过滤,真空蒸去溶剂得到产物。

步骤4:二硅氧烷与乙烯基环氧树脂(vinyl epoxy)反应。圆底烧瓶装满1摩尔当量二硅氧烷和1摩尔当量乙烯基环氧树脂。反应烧瓶装有磁力搅拌器和回流冷凝器。向该混合物添加催化量的三(三苯膦)氯化铑(I),该反应混合物加热到80-85℃达6小时。反应后接着用气相色谱监测起始物质消失和观察产物出现。反应完成后,通过真空分馏获得纯产物。

步骤5:硅氢化作用。1摩尔当量烯烃溶解于甲苯中,再置于双颈圆底烧瓶中。向该烧瓶添加1摩尔当量环氧硅氧烷加合物,该反应产物加热到60℃。加入一滴Karstedt’s催化剂,红外光谱中在2117cm-1的Si-H带消失,达到硅氢化作用。约2-3小时后反应完成。冷却后,边搅拌边将反应混合物倒入甲醇中,使接枝聚(丁二烯)聚合物沉淀。用甲醇洗涤沉淀产物,并在60℃真空中干燥8小时。

步骤6:醇与羧酸反应。在四颈烧瓶中放入1摩尔当量(0.4739摩尔)羧酸。还放入1摩尔当量(0.2256摩尔)醇和催化剂量的硫酸。甲苯用于使反应混合物溶剂化。在这点,该烧瓶装有迪安-斯达克装置、水银温度计、机械搅拌器和氮气套。该反应混合物升温回流(110℃)。保持回流约4小时,这时排空冷凝槽,去除收集的水,然后再充满新蒸馏液。等量的新的溶剂装入烧瓶,以便保持稳定的溶剂水平。接着再回流30分钟,再次排空冷凝槽并再次装满;再一次装入新溶剂来代替排掉的蒸馏液。这一过程再重复四次,使最大量的水排出系统。接着回流最后30分钟,移走油浴,停止反应。蒸去溶剂,粗产物用柱色谱纯化,使用己烷/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得到产物。

步骤7:胺与酰基氯反应。在0℃,1当量胺与1当量三乙胺在无水二氯甲烷中进行混合。小心加入1当量溶解于无水二氯甲烷中的酰基氯。该混合物反应4小时。蒸去溶剂,粗产物用柱色谱纯化,使用己烷/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得到产物。

步骤8:醇官能团转化成氯化物官能团。根据E.W Collington和A.I.Meyers,J.Org.Chem.36,3044(1971)进行该合成步骤。1当量氯化锂溶于最少量的无水二甲基甲酰胺中,在氮气氛下,使用该溶液处理1摩尔当量醇与1.1摩尔当量s-三甲基吡啶的搅拌混合物。在冷却到0℃时,生成悬浮液,该悬浮液采用滴加方式用1.1摩尔当量甲基磺酰氯处理。在0℃继续搅拌1-1.5小时,之后把浅黄色反应混合物倒在冰水上。用冷的醚-戊烷(1∶1)萃取水层,合并的提取物相继用饱和硝酸铜溶液洗涤。这一过程持续到蓝色铜溶液不再进一步加强,表明完全去除了s-三甲基吡啶。有机提取物干燥(Na2SO4),在室温下浓缩,得到产物残留物。

步骤9:烷基卤与胺反应。在一个带有机械搅拌器和加料漏斗的三颈烧瓶中,1摩尔当量烷基卤在THF中进行溶剂化。加料漏斗装入1摩尔当量胺的THF溶液。该溶液在0℃在10分钟加到烷基卤溶液中,得到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真空蒸去溶剂,向得到的混合物加入醚和水。提取有机层,并在MgSO4上干燥。真空蒸去溶剂得到产物。

步骤10:羧酸与异氰酸酯反应。根据T.Nishikubo、E.Takehara和A.Kameyama,Polymer Journal.25,421(1993)进行该合成步骤。在带有机械搅拌器和氮出口/入口的三颈烧瓶中,1摩尔当量异氰酸酯和1摩尔当量羧酸的搅拌混合物在甲苯中进行溶剂化。该混合物在80℃加热2小时。反应冷却到室温后,真空蒸去溶剂得到产物。

步骤11:醇与乙烯基硅烷反应。在0℃,1摩尔当量醇与三乙胺在无水甲苯中进行混合。小心加入1摩尔当量溶于甲苯中的乙烯基硅烷。该混合物在室温下反应4小时。蒸去溶剂得到产物。

实施例I:

化合物I用中间产物甲基环己烷甲醇环氧化物制备得到,它具有以下结构:

甲基环己烷甲醇环氧化物制备如下:6-甲基-3-环己烯-1-甲醇(50克,0.396摩尔)、5%碳酸氢钠水溶液(63毫升)和二氯甲烷(94毫升)装入1升4颈圆底烧瓶中,这个烧瓶带有一个机械搅拌器、pH/温度计和2个250毫升慢速加料漏斗,各带有一个侧臂(side-arm)。40%氢氧化钾水溶液(250毫升)加到#1漏斗,溶于过乙酸(32重量%,总重235.4克)的乙酸钠溶液(10.42克)加到#2漏斗。

边强烈搅拌边用冰浴冷却反应烧瓶,同时在3小时内加入过乙酸溶液,保持反应温度5-10℃。为了使反应pH保持在6-7之间,在需要时加入氢氧化钾溶液(#1漏斗)。在加完全部过乙酸溶液后,反应温度在5-10℃保持2小时,之后移去冰浴。

当反应达到室温时,用另外的氢氧化钾溶液将pH增加到6.5-6.6。在这一合成中,往该反应添加氢氧化钾的总量是195毫升。然后该反应在室温下搅拌16小时。

用分液漏斗将有机和水部分分开。两次用二氯甲烷(每次40毫升)从水相萃取出产物,有机相合并,过滤去除固体。往有机部分慢慢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5重量%,50毫升),混合直到停止冒泡。得到的白色乳状液放在分液漏斗中,收集有机相。然后用二氯甲烷(25毫升)从水相中萃取出产物,有机相合并,过滤。

接下来,5%亚硫酸钠水溶液(190克)与5%碳酸氢钠水溶液(10克)混合;用该混合物以连续多份(每份20毫升)洗涤有机部分。持续洗涤直到指示剂条测量到洗液中的过氧化物为0ppm。有机相用无水碳酸钠(50克)干燥,然后过滤。真空蒸去溶剂得到中间产物甲基环己烷甲醇环氧化物,产率60%。

甲基环己烷甲醇环氧化物(中间产物)(20.00克,0.1163摩尔)、甲苯(50毫升)、四丁基硫酸氢铵(8.70克,0.0256摩尔)和50%氢氧化钠溶液(150毫升)在一个500毫升4颈圆底烧瓶中混合,这个烧瓶带有冷凝器、机械搅拌器和油浴。搅拌该混合物,油浴加热到90℃,在这一温度下,这些固体完全溶解。

在大约20分钟内加入肉桂酰氯。该反应在90℃加热,并再混合1小时,然后冷却到室温。用分液漏斗分离有机相,再用20%氯化钠溶液洗涤三次(每次200毫升)。结果,洗涤的pH由12降到6。最后用蒸馏水洗涤(200毫升),得到一种乳状液,让其分离一夜。

乳状液分离后,收集到清澈明亮的金黄色有机部分,然后真空蒸去甲苯。得到的暗橙色的浆(约28克)溶于己烷和乙酸乙酯的溶液(100毫升,己烷/乙酸乙酯=2/1,以体积计)中。往该溶液加入硅胶,在滤去固体之前搅拌该混合物30分钟。真空蒸去该溶液的溶剂,得到一种化合物I,呈淡橙色液体状,产率54%。

实施例II:

甲基环己烷环氧化物甲醇(实施例I的中间产物)(25克,0.1760摩尔)、3-异丙烯基-α,α-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m-TMI)(35.50克,0.1760摩尔)和甲苯(30毫升),在一个250毫升四颈圆底烧瓶中混合,这个烧瓶带有一个冷凝器、机械搅拌器、氮净化器和油浴。反应在氮气下进行,边搅拌,边加入两滴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同时将油浴加热到80℃。反应溶液加热和搅拌持续24小时,得到清澈金黄色溶液。真空蒸去溶剂,得到产物化合物II,呈浓稠金色液体状,定量产率。

实施例III:

化合物III由中间产物6-马来酰亚胺基己酸和甲基环己烷马来酰亚胺制备得到。

6-马来酰亚胺基己酸具有如下结构:

它制备如下:1摩尔当量马来酸酐的乙腈溶液加到1摩尔当量6-氨基己酸的乙酸溶液中。让该混合物在室温下反应3小时。过滤掉生成的白色晶体,用冷乙腈洗涤并干燥,得到酰胺酸加合物。

酰胺酸加合物与三乙胺在甲苯中混合。该混合物加热2小时达到130℃,水收集在迪安-斯达克榻分水器中。蒸去有机溶剂,加入2M HCl,pH达到2。用乙酸乙酯提取,用MgSO4干燥,接着蒸去溶剂,得到中间产物6-马来酰亚胺基己酸(MCA)。

中间产物甲基环己烯马来酰亚胺具有以下结构:

其制备如下:在1升四颈圆底烧瓶中加入6-马来酰亚胺基己酸(140.00克,0.6635摩尔)、6-甲基-3-环己烯-1-甲醇(69.80克,0.5529摩尔)和甲苯(600毫升)。该烧瓶装有高架混合器和温度计。烧瓶上安装一个迪安-斯达克榻分水器,带一个回流冷凝器和氮净化器。起动混合器和氮净化器,油浴加热到设定点140℃。

当反应温度达到80℃时固体溶解,反应混合物呈现清澈的紫铜色溶液。这时加入硫酸(2.70克,0.0276摩尔)。当油浴达到约140℃时进行回流。回流持续6小时,在此期间,在迪安-斯达克榻分水器中收集到理论量的水(9.95毫升)。倒空分水器,通过加料漏斗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无水甲苯(25毫升)。用无水甲苯代替蒸馏的甲苯/残余水混合物,重复三次。将反应冷却到20-25℃并过滤。

加入三乙胺(69.92克,0.6910摩尔),搅拌该混合物1小时。接下来,真空除去反应溶液中的甲苯和过量三乙胺。得到的琥珀色浆液溶于二氯甲烷(1000毫升)中,该液体再用20%氯化钠溶液(800毫升)洗涤。分离成两相后,收集呈金色乳状液的有机相。往该有机相加硅胶(85.00克),并搅拌该混合物30分钟。接着,过滤硅胶,反应溶液用硫酸镁干燥。这时,反应物是清澈的深棕色溶液。真空去除二氯甲烷,得到清澈深琥珀色浆状的中间产物甲基环己烯马来酰亚胺,产率90%。

甲基环己烯马来酰亚胺(70.00克,0.2295摩尔)和二氯甲烷(132克)装入一个1升4颈圆底烧瓶中,这个烧瓶带有一个机械搅拌器、pH/温度计和2个250毫升慢速加料漏斗,各有一个侧臂。#1漏斗装40%氢氧化钾水溶液(250毫升),#2漏斗装溶于过乙酸(32重量%,总重137.0克)的乙酸钠(6.03克)溶液。

在冰浴中冷却反应烧瓶,同时用力搅拌,并加入5%冷碳酸氢钠水溶液(90毫升)。在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之后立即加入过乙酸溶液,同时反应温度保持在5-10℃。为了使反应pH保持在6-7之间,需要时加入氢氧化钾溶液(#1漏斗)。在加入过乙酸溶液1-1.5小时后,反应温度保持在5-10℃达2小时,之后移去冰浴。

当反应达到室温时,用另外40%氢氧化钾溶液将pH提高到6.5-6.6。然后该反应物在室温下混合16小时,之后再重复一次,用40%氢氧化钾溶液将pH提高到6.4-6.5。在这个实施例中,在整个反应中加入的40%氢氧化钾溶液总量是137毫升。

用分液漏斗分离有机部分。然后用二氯甲烷(各20毫升)两次从水相中提取产物。有机部分合并,再在分液漏斗中用饱和氯化钠溶液(100毫升)洗涤。往混浊的金黄色有机部分加入三乙胺(63.9克,0.6312摩尔),颜色立即变成深橙色。混合1小时之后,有机部分过滤后,再用200毫升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去除残留的过氧化物。继续洗涤,直到指示剂条测到洗涤液中的过氧化物为0ppm。

其次,用甲苯(400毫升)从复合洗涤液中提取产物。真空除去有机部分中的二氯甲烷,得到的不透明琥珀浆液溶解在更多的甲苯中。甲苯部分合并,然后用更多的饱和氯化钠溶液(300毫升)洗涤。用硫酸镁干燥有机层,过滤,真空去除甲苯和残留三乙胺,得到呈浑浊琥珀色浆状的化合物III,产率76%。

实施例IV:

根据实施例I的步骤,5-降冰片烯-2-醇与过乙酸(32重量%)反应,接着根据步骤1与m-TMI反应。

实施例V:

根据步骤6,5-降冰片烯-2-醇与6-马来酰亚胺基己酸(实施例III的中间产物)反应,接着根据实施例III的步骤与过乙酸(32重量%)反应。

实施例VI:

根据实施例I的步骤,5-降冰片烯-2-醇与过乙酸(32重量%)反应,接着根据步骤3与肉桂酰氯反应。

实施例VII:

根据实施例I的步骤,5-降冰片烯-2-甲醇与过乙酸(32重量%)反应,接着根据步骤1与m-TMI反应。

实施例VIII:

根据步骤6,5-降冰片烯-2-甲醇与6-马来酰亚胺基己酸(实施例III的中间产物)反应,接着根据实施例III的步骤与过乙酸(32重量%)反应。

实施例IX:

根据实施例I的步骤,5-降冰片烯-2-甲醇与过乙酸(32重量%)反应,接着根据步骤3与肉桂酰氯反应。

实施例X:

根据实施例I的步骤,3-环己烯-1,1-二甲醇与过乙酸(32重量%)反应,接着根据步骤1与m-TMI反应。

实施例XI:

根据步骤6,3-环己烯-1,1-二甲醇与6-马来酰亚胺基己酸(实施例III的中间产物)反应,接着根据实施例III的步骤与过乙酸(32重量%)反应。

实施例XII:

根据实施例I的步骤,3-环己烯-1,1-二甲醇与过乙酸(32重量%)反应,接着根据步骤3与肉桂酰氯反应。

实施例XIII:

根据实施例I的步骤,5-降冰片烯-2,2-二甲醇与过乙酸(32重量%)反应,接着根据步骤3与肉桂酰氯反应。

实施例XIV:

根据步骤6,(2-内;3-外)-双环[2,2,2]-辛-5-烯-2,3-二甲醇与6-马来酰亚胺基己酸(实施例III的中间产物)反应,接着根据实施例III的步骤与过乙酸(32重量%)反应。

实施例XV:

根据步骤4,3-乙烯基-7-氧杂双环[4.1.0]-庚烷与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反应,得到1-[2-(3[7-氧杂双环[4.1.0]庚基]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进一步根据步骤5与实施例III的甲基环己烯马来酰亚胺反应。

实施例XVI:

根据步骤6,5-降冰片烯-2-甲酸与N-羟甲基马来酰亚胺(根据J.Bartus、W.L.Simonsick和O.Vogl,J.M.S-Pure Appl.Chem.,A36(3),355,1999制备)反应,接下来根据实施例III的步骤与过乙酸(32重量%)反应。

实施例XVII:

根据步骤6,顺-5-降冰片烯-桥-2,3-二甲酸与N-甲基马来酰亚胺(根据J.Bartus、W.L.Simonsick和O.Vogl,J.M.S-Pure Appl.Chem.,A36(3),355,1999制备)反应,接下来根据实施例III的步骤与过乙酸(32重量%)反应。

实施例XVIII:

根据实施例I的步骤,5-降冰片烯-2-酰基氯与过乙酸(32重量%)反应,接下来根据步骤7与肉桂基胺反应。

实施例XIX:

根据实施例I的步骤,5-降冰片烯-2-酰基氯与过乙酸(32重量%)反应,接下来根据步骤2与肉桂醇反应。

实施例XX:

根据步骤8,甲基环己烷环氧化物甲醇(实施例I的中间产物)转化成甲基-环己烷环氧化物甲基氯,接下来根据步骤9与肉桂胺反应。

实施例XXI:

根据实施例I的步骤,5-降冰片烯-2-甲酸与过乙酸(32重量%)反应,接下来根据步骤10与m-TMI反应。

实施例XXII:

其中n和m约为11,分子量约为17,000

根据步骤8,甲基环己烷环氧化物甲醇(实施例I的中间产物)转化成甲基环己烷环氧化物甲基氯,接下来根据步骤3与苯乙烯丙烯酸聚合物(JohnsonPolymer的Jonoryl 587)反应,接着根据步骤1与m-TMI反应。

实施例XXIII:

根据步骤6,3-环己烯-1-甲醇与6-马来酰亚胺基己酸(实施例III的中间产物)反应,接着根据实施例3的步骤与过乙酸(32重量%)反应。

实施例XXIV:

根据实施例I的步骤,3-环己烯-1-甲醇与过乙酸(32重量%)反应,接着根据步骤1与m-TMI反应。

实施例XXV:

根据实施例I的步骤,3-环己烯-1-甲醇与过乙酸(32重量%)反应,接着根据步骤3与肉桂酰氯反应。

实施例XXVI:

1摩尔当量顺-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的乙腈溶液添加到1摩尔当量丙醇胺中。该混合物在室温下反应3小时。生成的白色结晶过滤后,用冷乙腈洗涤并干燥,形成酰胺酸加合物。酰胺酸与三乙胺在甲苯中混合。该混合物加热到130℃达2小时,在迪安-斯达克榻分水器中收集水。蒸发有机溶剂,加入2MHCl,使pH达到2。用乙酸乙酯提取,用MgSO4干燥,接着蒸去溶剂,得到羟基丙基四氢苯邻二甲酰亚胺。根据实施例I的步骤,羟基丙基四氢苯邻二甲酰亚胺与过乙酸(32重量%)反应,接着根据步骤1与m-TMI反应。

实施例XXVII:

1摩尔当量顺-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的乙腈溶液添加到1摩尔当量丙醇胺中。该混合物在室温下反应3小时。过滤生成的白色结晶,用冷乙腈洗涤,干燥得到酰胺酸加合物。酰胺酸与三乙胺在甲苯中混合。该混合物加热到130℃达2小时,水收集在迪安-斯达克榻分水器中。蒸去有机溶剂,加入2M HCl,使pH达到2。用乙酸乙酯提取,在MgSO4上干燥,接着蒸去溶剂,得到羟基丙基四氢苯邻二甲酰亚胺。根据步骤2,羟基丙基四氢苯邻二甲酰亚胺与6-马来酰亚胺基己酸(实施例III的中间产物)反应,接着根据实施例III的步骤与过乙酸(32重量%)反应。

实施例XXVIII:

1摩尔当量顺-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的乙腈溶液添加到1摩尔当量丙醇胺中。该混合物在室温下反应3小时。过滤生成的白色结晶,用冷乙腈洗涤并干燥,形成酰胺酸加合物。酰胺酸与三乙胺在甲苯中混合。该混合物加热到130℃达2小时,水收集在迪安-斯达克榻分水器中。蒸去有机溶剂,加入2M HCl,使pH达到2。用乙酸乙酯提取,用MgSO4干燥,接着蒸去溶剂,得到羟基丙基四氢苯邻二甲酰亚胺。根据实施例I的步骤,羟基丙基四氢苯邻二甲酰亚胺与过乙酸(32重量%)反应,接着根据步骤3与肉桂酰氯反应。

实施例XXIX:

粘合剂配方的性能。制备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它含有20重量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5重量份丙烯酸酯树脂,3重量份实施例II的化合物,0.15重量份光引发剂,0.4重量份自由基引发剂和48.5重量份二氧化硅填料。用该配方使3×3毫米硅模(silicon die)附着于涂银的铜引线框架。通过在175℃加热10秒使粘合剂固化。在室温下用Dage 2400-PC模剪切强度检验器(Die Shear Tester)测定模剪切强度(Die shear strength)。试验了十个样品,平均力是17Kg。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