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包括用于锯移动机构的刚性支承的竖锯

包括用于锯移动机构的刚性支承的竖锯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竖锯,包括壳体(1)、装在该壳体中的电马达(2)、与锯移动机构连接以便驱动锯片(5)的该电马达(2)的输出轴(6)和该锯移动机构的支承装置,其中,该支承装置包括相对于该壳体(1)刚硬的支承件(15),该刚性支承件(15)由壳体(1)壁横向上的薄壁弯板件构成。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48128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4-03-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斯基尔欧洲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01820805.3

  • 发明设计人 J·P·霍本;C·J·M·范顿;

    申请日2001-10-18

  • 分类号B23D51/16;

  •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蔡民军

  • 地址 荷兰布雷达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5:09: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02-0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23D51/16 授权公告日:20060503 终止日期:20091118 申请日:20011018

    专利权的终止

  • 2006-05-03

    授权

    授权

  • 2004-05-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4-03-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竖锯,包括壳体、装在该壳体中的电马达、与锯移动机构连接以便驱动锯片的电马达输出轴和该锯移动机构的支承装置,其中,该支承装置包括相对于该壳体刚硬的支承件。

这样一种竖锯是公知的。该支承装置在锯片上下运动过程中用来支承和引导该锯移动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竖锯,其锯移动机构的支承结构得到改进。

本发明竖锯的特征在于,该刚性支承件由壳体壁横向上的薄壁弯板件构成。这一薄壁结构与壳体壁一起形成刚性盒状结构,使得壳体壁的刚性可降低。因此该刚性在使用时可确保锯移动机构得到足够支承。

该锯移动机构最好包括驱动杆和把电马达的转动转换成该驱动杆的往复运动的转换装置,驱动杆底端上有用于锯片的夹具,该转换装置包括齿轮传动装置,其中,该齿轮传动装置的齿轮轴安装在该齿轮两侧的该弯板件中。该弯板状刚性支承件使得该齿轮轴相对于壳体定位。

此外,电马达的输出轴最好安装成与弯板件中的齿轮轴隔开一距离,从而确保电马达的输出轴与齿轮轴的相对位置在壳体中固定。

该支承装置最好还包括支承锯片的轮。在锯切过程中与锯切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力作用在锯片上。从而该轮在锯切过程中用来支承锯片。

该轮最好位于在锯切方向的横向上支承锯片的两凸缘之间。

凸缘最好构成可相对于壳体枢转的叉的一部分。这类叉是用来使得锯片的自由端在锯切方向上产生往复运动的公知摆动机构的部件。使用该摆动机构在锯片的锯切行程(向上行程)中在向前锯切方向上在锯片上加压可获得额外的锯切效果。

该板件的底端最好有与锯片的驱动杆接触的弹性件。用薄壁材料制成板件即可获得该弹性支承件。该弹性支承件使得其上有锯片的驱动杆在一侧压靠位于壳体顶部的齿轮,在另一侧压靠位于壳体下方或底部的齿轮。

最后,该弯板件最好用能散发由齿轮轴的轴承产生的热量的金属制成。为了进一步散发热量,可沿弯板件生成气流。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竖锯第一实施例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2示出图1竖锯的另一工作位置的视图;以及

图3为本发明竖锯第二实施例的与图1相对应的立体图。

该竖锯设置壳体1,附图中该壳体部分剖开以示出竖锯的内部。壳体1中装有驱动驱动杆3的电马达2,该驱动杆的底端上有用于锯片5的夹具4。电马达2设置电马达轴6。电马达轴6与用于锯片5的驱动杆3之间布置把电马达2的转动转换成锯片5的往复运动的转换装置7。转换装置7包括由与电马达轴6连接的第一齿轮9和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10构成的齿轮传动装置8和布置在第二齿轮10上的偏心件11。偏心件11与驱动杆3配合把第二齿轮10的转动转换成锯片5的往复运动。

第二齿轮10通过齿轮轴12可转动地支承在壳体1中。齿轮轴12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齿轮10两侧上的轴承13中。齿轮轴12穿过驱动杆3上的孔14。该孔14呈细槽形,从而把驱动杆3支承在齿轮轴12上。

该竖锯还设置由布置在壳体1的壁的横向上的薄壁弯板件构成的刚性支承件15。板件15上设置用于齿轮轴12穿过并位于一直线上的两孔。此外,板件15上包括用于电马达2的轴6穿过的第三孔。在壳体前部板件15连续有与锯片5的驱动杆3接触的弹性支承件16。

该支承装置还包括支承锯片5的轮17。轮17位于两凸缘18之间,这两凸缘是可相对于壳体1枢转的叉19的一部分。叉19形成使得锯片5在锯切方向上产生往复运动的摆动机构的一部分。除了该叉之外,该摆动机构还包括推动件20,该推动件的顶端与齿轮10上的偏心件21接触。推动件20的底端设置可与叉19顶面23接触的两肩部22和可插入叉19顶面23的孔中的突起24。推动件20上最后设置使得电马达轴6不受干扰地穿过的孔25。

在锯切方向上推动件20的顶部夹持在齿轮10与板件15之间,其底部用突起24夹持在叉19顶面23的孔中。由于推动件20与偏心件21连接并且保持在锯切方向上,因此可在其横向上执行振动,因此推动件20每次用其肩部22在叉19的顶面上加压。叉19因此可围绕转动点26枢转,从而叉19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1中。

通过控制件27使摆动机构脱离。在图1所示摆机构脱离位置上,通过控制件27使得叉19的顶面23与推动件20的肩22脱离接触。在图2中推动件20底端上的肩部22压靠在叉19顶面23上,锯片5可作摆动。

图3示出本发明竖锯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用于锯片5摆动的接合和脱离的控制件27由部分从壳体1伸出的控制销27a和滑动地布置在壳体1中的控制块27b构成。图3示出该摆机构处于工作位置。从图3所示位置转动控制销27a使该摆机构脱离,由此向下推动控制块27b。此时控制决27b的底端使得叉19顶面23与推动件20的肩22脱离接触,从而摆机构处于不工作位置。

最后,壳体1中放置引导件28,该引导件在夹具4中没有锯片5时用来引导驱动杆3。由于驱动杆3在与锯片5连接时受到轮17和叉19的凸缘18的支承,驱动杆3其底面在壳体1中不受到支承,因此没有锯片5放置在机器中时必须用引导件28实现这种支承。弹性件16确保其上有锯片5或无锯片5的驱动杆3向后压,从而引导驱动杆3的上下运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