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号码可移植性以及利用号码范围所有者信息的业务

号码可移植性以及利用号码范围所有者信息的业务

摘要

号码可移植性是其中用户可在可移植性群集范围内保持其旧电话号码从而保持易接触性的业务。由于号码可移植性,被叫地址,即B号码不再是指预约网络/号码可移植性,并且旧规则“被叫方号码范围揭示资费水平”不再有效。为了克服所述缺陷,将所有类智能网络业务调用请求经由执行号码可移植性功能的网络节点路由(3-2)至控制所述业务的网络节点。执行号码可移植性功能的节点执行(3-3)B号码的映射,并中继指示预约网络/号码范围所有者的所述业务调用请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48329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4-03-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诺基亚公司;

    申请/专利号CN01821453.3

  • 发明设计人 劳诺·拉蒂莱宁;帕尔·克珀什迪;

    申请日2001-12-21

  • 分类号H04Q3/00;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董莘

  • 地址 芬兰埃斯波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5:09: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2-1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Q3/00 授权公告日:20061115 终止日期:20171221 申请日:2001122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2-10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Q3/00 登记生效日:20160121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1122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06-11-15

    授权

    授权

  • 2004-05-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4-03-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施号码可移植性,尤其涉及如何确保利用被叫方地址的类智能网业务可以依赖被叫方地址指示正确的预约网络/号码范围所有者。

背景技术

号码可移植性NP是这样一种业务,其中用户可在可移植性群集范围内保持其旧号码,因而保持易接触性。在固定网络内,号码可移植性意味着用户可以改变其位置甚至是其运营商,但仍具有相同的电话号码。在移动网络内,号码可移植性意味着移动用户可以改变其预约网络,而无需改变其电话号码而终止业务。NP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它不会对所提供业务产生影响。换言之,不论用户的号码是否被移植,提供给用户的业务都应当是相同的。移植号码表示已经历了位置、运营商或预约网络之间的移植过程(即转移)的号码。

在无线网络内,号码可移植性通常是借助移动号码可移植性信令中继功能(MNP-SRF)来实施和/或由核心INAP接口实施为基于IN的技术方案。在固定网络内,号码可移植性通常被实施为基于IN的技术方案。在移动号码可移植性中,MNP-SRF对于与非呼叫相关的信令而言是强制性的。智能网IN是附加至基本网络(例如固定或移动网)的网络体系结构,其能够更快、更简单、更灵活地实施和控制业务。这是通过将业务控制从交换中心移至智能网内的独立功能单元来实现的。

当呼叫用户的IN业务利用B号码,即被叫电话号码的号码范围来确定诸如资费水平的业务参数时会产生问题。由于号码可移植性,B号码不再是指预约网络/号码范围所有者,而且旧规则“被叫方的号码范围揭示资费水平”不再有效。利用预约网络/号码范围所有者的IN业务的实例是预付预约。所述预付预约并不涉及延期计费,而是在呼叫期间内对所述预付预约的账户实时计费。在基于智能网的技术方案中,预付预约被同相计费,并且通常至少有两个网络节点参与计费。在控制所述业务的被称为业务控制点(SCP)的网络节点内监控账户余额。例如,SCP确定预备的存款,所述存款是所述余额中为某一时段的呼叫所预备的钱数。所预备的存款额取决于门限以及所述呼叫的一个时间单位的价格,所述门限值是通常以时间表示的网络参数。所述价格通常是基于B号码范围所有者/B号码的预约网络而确定的。SCP将所述门限发送至业务交换点(SSP)。所述业务交换点是诸如移动交换中心的呼叫监控网络节点。例如在所述门限所指示的时间过去之时,SSP将此报告给SCP并同时请求另一门限。但是,上述的门限确定无法与号码可移植性一起使用,因为B号码并非必然揭示用户网络/用户范围所有者,因而它无法用于确定时间。

与预付业务类似的具有类似问题的另一项业务是具有受限账单的后付业务,即带有指示允许计帐最大额的限值的后付预约。它与预付预约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允许接入可计费连接或业务直至账单达到所述的限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以及一种实施该方法的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由一种方法、一种系统及网络节点来实现,其特征在独立权利要求内陈述。在从属权利要求内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本发明基于这样的构思,即经由执行号码可移植性功能的网络节点路由所有类智能网业务调用请求至控制所述业务的网络节点。执行号码可移植性功能的节点执行B号码的映射,并借助指示地址范围的B号码中继业务调用请求。在此语境中,术语地址范围’是指预约网络、号码范围所有者、用户的域和位置。本发明的优点是,不必修改利用关于预约网络/号码范围所有者信息的业务而在网络号码可移植性内考虑号码可移植性。因此,不必修改控制所述业务的节点,即可从执行号码可移植性的节点请求预约网络/号码范围所有者。另一优点是,与所述控制业务的节点执行的请求相比,网络内的信令负载降低,且不必改进控制业务的节点内的业务逻辑;它们可以保持其在号码可移植性之前的状态。本发明的又一优点是,其还可以和利用与非呼叫相关信令的业务一起使用,例如短消息业务,因为它们使用相同的业务调用机制。

附图说明

以下将借助优选实施例,并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描述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电信系统若干网络节点的方框图。

图2是描述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业务路由寄存器的功能流程图;以及

图3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信令。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被应用于任何支持号码可移植性的通信网络。所述系统包括诸如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所谓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诸如泛欧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所谓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诸如DSC 1800(数字蜂窝系统1800MHZ)和PCS(个人通信系统)的对应通信系统、诸如GSM2+系统的基于上述系统的系统以及诸如PSTN(公众交换电话网)的固定系统。本发明还可在借助不同于此处公开的平台实施实际号码可移植性的环境中实施,所述不同于此处公开的平台例如是MNP-SRF或CSF。

提供类智能网控制的业务既是指常规智能网所提供的业务,也是指利用智能网控制原理的业务。而智能网控制原理是指其中处理呼叫的事件检查功能接触业务控制功能的解决方案,所述业务控制功能可能为所述事件检查功能提供影响呼叫处理的指令。所述接触可能是通知或请求。当所述接触是请求时,事件检查功中断呼叫处理并等待指令,或是继续呼叫处理并随后接收指令。事件检查功能基于其内的待处理事件数据接触业务控制功能。在呼叫建立过程期间内,甚至在起动呼叫建立过程之前,可在外部业务的请求内增加和/或删除待处理事件数据。所述呼叫可被描述为控制功能可见的状态模型,所述状态模型是根据相位以及与相位相关的检测点形成的。检测点是指所述的待处理事件,即所述呼叫阶段以及相互作用点,如果存在的话,其中业务控制功能可能会影响呼叫和/或接收与呼叫相关的信息。将被控制实体也可能会独自在外部脉冲上操作,所述外部脉冲产生触发和/或其它待处理事件,在这种情况下无需所述状态模型。触发是指在某些条件得到满足时触发业务的待处理事件,即所述触发激活业务。控制与操作也可能是指向呼叫对象以及与所述呼叫对象相关的事件通知的方法。使用类智能网呼叫控制的协议实例包括增值API(应用协议接口)、OSA(开放系统体系结构)、SIP(会话启动协议)、诸如WIN(无线智能网)和CAMEL(移动网高级逻辑客户化应用程序)应用协议CAP的不同智能网协议。

此处,术语“呼叫”不仅是指常规呼叫,还涵盖其它的可能虚拟连接状态,其中诸如数据会话或分组数据的用户数据被传送。所述虚拟连接状态的实例包括分组无线电会话(例如GPRS会话)、VoIP会话(IP话音)以及根据H.323的多媒体会话。所述用户数据可能包括不同的成分,例如话音、视频以及数据。术语呼叫”还包括传送用户数据流所需的信令以及类呼叫业务,所述的类呼叫业务可能是单向业务、寻址到一组(或多组)的业务或是特定范围内的通用广播。

以下将使用标准ETSI 300 374-1的核心INAP术语来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特定智能网协议。

图1示出了简化的网络体系结构,它仅描述了说明本发明所需的单元和功能。图1所示的网络节点是逻辑单元,其实施方式可能与所描述的有所不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系统1显然还可能包括其它功能和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负责智能网接口的网络节点被称为业务交换点SSP,且所述网络节点至少包括业务交换功能SSF和呼叫控制功能CCF,它们的组合是事件检查功能的一个实例。所述呼叫控制功能CCF并非与智能网相关的功能,而是包括诸如建立和释放传输链路的中心的高电平呼叫处理功能的标准交换中心功能。所述业务交换功能SSF提供呼叫控制功能CCF与业务控制点SCP之间的接口。包括业务交换功能SSF的网络节点例如检测呼叫建立事件,即检测可能触发智能网业务的触发。在某些预定条件得到满足时触发智能网业务。如借助图3所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SSP被配置为经由SRR(业务路由寄存器)路由业务调用请求。SSP是通常负责连接建立的网络节点,例如基本网络或移动通信系统内的交换中心。因此,SSP可以是移动交换中心MSC或固定交换中心FSC,或是包括呼叫状态控制功能CSCF的网络节点。此处,业务交换点SSP相当于CCF和SSF所形成的功能实体,因而以下将使用术语SSP。

包括业务控制功能SCF的网络单元被称为业务控制点SCP。所述业务控制功能是智能网内的中心权限,其还包括业务逻辑程序的执行环境。此处,SCF和SCP是等值的,以下将使用术语SCP。业务逻辑程序和类IN业务一起被在业务控制点SCP处调用,所述程序的操作确定SCP在每个呼叫步骤发送至SSP的指令。图1的业务控制点SCP示出了最简化的业务控制点。术语“业务控制点”此处涵盖了根据类智能网原理来控制业务的不同平台和应用服务器。

用于号码可移植性的业务控制功能SCF_NP包括提供号码可移植性业务所需的控制功能。SCF_NP还可被称为业务中继功能(SRF)或用于业务调用请求的信令中继功能(SRF-S)。包括SCF_NP的业务控制点被称为SRR(业务路由寄存器)。号码可移植性业务还需要数据库NP_DB(号码可移植性数据库)。在图1所示的实例中,数据库NP_DB是内部数据库,但它也可能是外部数据库甚至是分散数据库。SRR可能仅包括号码可移植性功能,或是还具有用于其它目的的性能。

实施本发明功能的系统以及所述系统的网络节点不仅包括现有技术装置,还包括用于实施借助图2和3详细描述的功能的装置。更明确地说,所述系统和所述网络节点至少包括用于经由SRR路由业务调用请求至SCP的装置,以及用于执行至少将号码移植性映射到所述业务调用请求内的B号码的装置。现有网络节点包括可用于本发明功能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使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或诸如EPLD、FPGA的可编程电路将实施本发明所需的所有改变实现为增加或更新的软件例行程序。假设现有技术装置支持号码可移植性,即SSP、SRR、HLR以及SCP被配置为支持号码可移植性并确认路由号码。

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SRR的功能,其中系统是至少支持CAP以及诸如核心INAP的INAP(智能网应用协议)的移动通信系统。为了清晰起见,术语‘消息’此处还涵盖术语‘业务请求’和‘操作’,在智能网内一般使用术语“业务请求”和“操作”而非术语“消息”。在图2所示的实例中,为了清晰起见,假设只有SRR内的业务逻辑是用于号码可移植性的业务逻辑。换言之,在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与号码可移植性相关的请求仅是假设由SRR应答的请求。为了清晰起见,还假设至少可移植性群集内的所有移植号码或地址包括在号码可移植性数据库内,即直接路由被用作路由惯例。在本发明应用于计费并使用直接路由时,号码可移植性数据库至少应在可移植性群集内包括所有影响计费的移植号码或地址。

在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确定两个因数。SRR在确定所接收消息是SRR应响应的消息还是将被中继的消息时使用所述因数。

第一因数确定用于中继SRR应响应的消息的协议。所述协议的实例是INAP。并不被基于IN的标准化技术方案用来执行号码可移植性请求的其它协议消息被解释为将被中继的消息,所述的其它协议例如是CAP。换言之,在第一优选实施例中,借助所述第一因数可将协议划分为用于号码可移植性询问的协议与并非用于号码可移植性询问的协议。

所述第二因数在协议内确定SRR应响应的消息所使用的业务密钥值,所述业务密钥值指示将在SRR内执行的业务逻辑。在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业务密钥值NP指示用于号码可移植性的业务逻辑应当使用,以及具有另一业务密钥值的消息是将被中继的消息。换言之,业务密钥值被用于确定SRR应响应于所述消息还是所述消息为将被中继的消息。在SRR支持若干协议时,可能为每个协议单独地确定业务密钥值。

借助所述两个不同因数解决了与业务密钥相关的问题。所述业务调用请求包括指示与所述调用相关的业务逻辑的业务密钥或对应参数。所述业务密钥由SSP增加。但是,号码可移植性业务的业务密钥值并非标准化的,且所述业务密钥值的分配并不在不同网络(运营商)之间协调。在诸如CAP的某些协议中,为了向漫游用户提供原籍网络的智能业务,业务密钥由预约网络,即原籍运营商管理。在诸如INAP的某些协议中,所述业务密钥由受访网络内的网络单元管理。因此,原籍网络内给出的指示呼叫禁止的CAP业务调用请求的业务密钥值可以与受访网络内给出的号码可移植性请求的业务密钥值相同。这种可能的混淆由所述第一因数来克服。

参照图2,SRR在步骤201中接收消息,并在步骤202中确定所述消息是否为根据INAP的消息,即是否为INAP消息。协议的所述确定可以基于检查所述消息的应用语境。所述应用语境包括关于所使用协议的信息。所述信息在不同的类智能网协议内是唯一的,因而无歧义地指示所述消息所使用的协议。

如果所述消息是INAP消息(步骤202),则SRR在步骤203种检查所述消息内的业务密钥值是否为NP,即所述业务密钥是否指示号码可移植性的业务逻辑应当使用。

如果所述业务密钥不是NP,则SRR将被叫方地址映射至号码可移植性数据库。换言之,SRR在步骤204中检查被叫方地址B#是否在号码可移植性数据库NP_DB内。

如果被叫方地址B#在号码可移植性数据库NP_DB内,则被叫方地址是被移植的地址,且SRR在步骤205中将指示预约网络HPLMN的指示,即指示B#的预约网络/号码范围所有者的指示加入步骤201内所接收的消息。优选的是,所述的指示是被叫方地址之前的前缀并直接指示HPLMN。所述前缀优选的是用户B的路由号码。所述的路由号码取决于网络的配置,其可能是任何号码。所述的路由号码例如可能包括国家码。也可能会使用诸如参数的其它类型的指示,或是用指示正确预约网络/号码范围所有者的号码替代被叫方地址B#。在增加所述的指示(步骤205)之后,SRR在步骤206内将消息中继至其目的地地址,即中继至调用业务的网络节点,也就是中继至包括所述业务逻辑的SCP。

如果被叫方地址B#并不在号码可移植性数据库NP_DB内(步骤204),则被叫方地址并非被移植的地址,且它指示正确的预约网络/号码范围所有者。那么不必改变所述消息,SRR因而继续步骤206以将所述消息中继至其目的地地址。

如果所述业务密钥是NP(步骤203),则SRR在步骤207中执行所述号码可移植性过程,即当前预约网络移植状态检查。

如果所述消息并非INAP消息(步骤202),其在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为CAP消息,则SRR继续上述过程,执行步骤204以检查B#是否在NP_DB内。

当间接路由被用作路由惯例时,所有HPLMN自身的移植号码(移出与移入)在NP_DB内,并且其它号码不在所述NP_DB内。在这种情况下,被叫方地址将正确的预约网络/号码范围所有者指示给HPLMN自身的用户。但是,来访用户的被叫方地址并非必然指示正确的预约网络/号码范围,因为其它预约网络(PLMN)的所有移植号码并不在NP_DB内,所述移植号码属于具有HPLMN的相同可移植性群集。因此,在使用间接路由时,本发明可应用于“网外”和“网内”计费。

图2中的步骤并非绝对的时序排列。例如,某些上述步骤可能会同时发生,或是以另外一种顺序发生。某些步骤可能会被省略,例如在其中SSP与SRR之间使用一种协议而SSP与SCP之间使用另一种协议的实施例中,即在其中所使用的协议始终指示SRR是否应做出响应的实施例中,可能会省略检查业务密钥值的步骤。在其中SSP、SRR和SCP之间使用相同协议的实施例中,可能会省略确定所使用协议的步骤,因为它并不揭示消息是否为将被忽略的消息。相应地,图2内并未显示的其它步骤可能会在上述步骤之间发生,例如在SRR内检查将被执行的其它业务的其它密钥值。SRR内的其它业务逻辑的实例是主叫用户地址(即A号码)验证以及触发信息。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信令。SSP在点3-1处遭遇触发,即检测业务调用。在图3的实例中,假设所检测的业务调用(即遭遇的触发)与预付业务有关,且SSP将指示点3-1内的预付业务的业务密钥SK加入业务调用请求。SSP将SCP的地址加入业务调用请求以及业务触发所需的所有信息。然后,根据本发明的SSP将业务调用请求在消息3-2内发送至SRR。

SRR接收消息3-2,发现消息3-2并不是与号码可移植性NP相关的消息,并在点3-3中执行B号码到所述号码可移植性数据库的映射(如以上借助图2所描述的),如果需要的话还修改B号码来指示预约网络/用户范围所有者,如以上借助图2所描述的。然后,SRR将业务调用请求在消息3-4内中继至SCP。

SCP在图3所示的实例中确认消息3-4与预付业务相关,并在消息3-4内通知关于来自B号码的资费的正确指示,因为B号码指示预约网络/号码范围所有者。因此,可在系统内借助基于所接收的被叫方地址或带有前缀的被叫方地址的正确资费水平产生计费。在确定预付业务的门限值之后,SCP将所述门限值(或其它一些指示)直接在消息3-5内发送至SSP。

在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SSP使用SCCP(信令连接控制部分)协议的寻址,从而使得指示‘在GT(全局名)上路由’引起所述消息被路由至SRR。SRR随后根据SCCP执行GT翻译,其结果指示SCP的地址。另一种可能性是用户信息或与业务调用相关的信息包括至SRR的直接地址,且所述地址被用于将所述请求路由至SRR,所述SRR随后执行GT翻译。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SSP被配置为仅将具有B号码的业务调用请求经由SRR发送至SCP,而将其它业务调用请求直接发送至SCP。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SSP被配置为仅将具有预定B号码的业务调用请求经由SRR发送至SCP,而将其它业务调用请求直接发送至SCP。所述预定B号码可能包括原籍用户的号码或是可移植性群集内的号码,例如包括某个国家代码的号码,所述国家代码例如是芬兰+358。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SSP被配置为仅将具有B号码的业务调用请求经由SRR发送至SCP,而将其它业务调用请求直接发送至SCP,与诸如VPN号码(虚拟专用号码)的某些短号码相关的业务调用请求被直接路由至SCP,而其它业务调用请求被经由SRR路由至SCP。直接意味着透明地经由SRR或是经由SSP与SCP之间的直接连接。

尽管以上已借助被叫方地址描述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如何基于主叫用户的号码范围,即呼叫地址A的号码范围将本发明应用于业务是显而易见的。所述业务的一个实例是基于用户电话号码(MSISDN)的国家码的禁用。

尽管以上已借助移动电信系统描述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如何在固定系统内实施本发明是显而易见的,在所述固定系统内本发明还可用于确定正确位置。

尽管以上对本发明的描述是通过假设至少所使用协议或是指示业务逻辑的业务密钥被用于确定消息是将被中继的消息还是SRR应响应的消息,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它们显然只是用于将消息分开的因数的实例。SRR也可以借助替代上述因数或是除上述因数之外的其它因数来确认消息是将被中继的消息还是将被响应的消息。例如,包括SCP的地址的消息可能是将被中继的消息,而并未包括SCP的地址的消息是将被响应的消息。

尽管以上借助CAP和INAP描述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也可以借助其它协议实施本发明,所述协议包括申请本发明时仍未知的用于启动业务的未来协议。

尽管以上借助号码可移植性描述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可以借助对应业务来实施本发明,例如IP多媒体业务的逻辑号码可移植性,在需要用于从逻辑号码映射正确资费水平的改进功能时,甚至可使用逻辑名称的映射而非可移植性业务来实施本发明。此处,术语“号码可移植性”还涵盖了这种映射。诸如用户@域或是URL(统一资源定位器)地址的逻辑名称隐藏了实际IP地址。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随着技术进步,显然可以各种方式实施本发明的原理。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不仅限于上述实例,而是可能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有所改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