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能减少插入损失与反射损失的分波多工器封装方法

能减少插入损失与反射损失的分波多工器封装方法

摘要

一种能减少插入损失与反射损失的分波多工器(WDM)封装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骤:将一第一折射率渐变透镜(Grin-lens)与一滤光片(filter)的一端面接合;将一第二第一折射率渐变透镜与该滤光片的另一端面接合;于二内金属管内分别设置一玻璃管;于该二玻璃管内分别套置一单光纤导管与一双光纤导管;将双光纤导管的一光纤接上一测试光源,且将双光纤导管的另一光纤及单光纤导管的光纤接上一功率测量器;调整该双光纤导管至最佳值并固定;调整该单光纤导管至最佳值并固定;利用一外金属管包覆上述二内金属管并予固定;由此,可产生易于封装及减少插入、反射损失的功效。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45554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3-11-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02118896.3

  • 发明设计人 赖以仁;简碧尧;王锦祥;李佑庭;

    申请日2002-04-30

  • 分类号H04J14/02;H04B10/12;G02B6/26;

  • 代理机构11021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汤保平

  • 地址 台湾省台中县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5:01: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07-0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J14/02 授权公告日:20050713 终止日期:20110430 申请日:20020430

    专利权的终止

  • 2005-07-13

    授权

    授权

  • 2003-11-12

    公开

    公开

  • 2002-09-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光学技术有关,更详细地说,是指一种能减少插入损失与反射损失的分波多工器(WDM)封装方法。

背景技术

按,公知的分波多工器,如图1所示的美国专利第6,185,347号分波多工器,其主要是将已黏上滤光片的玻璃柱、双光纤导管、另一玻璃柱、单光纤导管套黏于管体,  再将其依序黏合完成组合封装;但,在步骤C.、F.中均为光学准直器(Collimator)(即玻璃柱、光纤导管的组合)的成形步骤,在成形之前均需经过精准的调整,在制造上较为麻烦。

另外,由于光学准直器在制作封装时易产生光讯号插入、反射损失,因此使用愈多的光学准直器即会产生愈大的插入、反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少插入损失与反射损失的分波多工器(WDM)封装方法,可简化WDM的封装制程,进而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少插入损失与反射损失的分波多工器(WDM)封装方法,其可减少光讯号的插入、反射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减少插入损失与反射损失的分波多工器(WDM)其封装方法,包含有下列步骤:

将一第一折射率渐变透镜与一滤光片由一胶体接合,其中胶体未阻挡光路;

将一第二折射率渐变透镜与该滤光片由上述胶体接合,其中胶体未阻挡光路;

于一第一内金属管内设置一第一玻璃管,且于一第二内金属管内设置一第二玻璃管,其中该第一玻璃管外壁与该第一内金属管内壁间设有上述胶体;

于该第一玻璃管内分别套置一单光纤导管并以胶体固定,且于该第二玻璃管内套置一双光纤导管并以胶体固定;

将双光纤导管的一光纤接上一测试光源,另一光纤接上一功率测量器,其中该测试光源提供标准供测试的光源,该功率测量器则用来测量光源的光谱及强度;

将前述第二折射率渐变透镜设置于该第二玻璃管内,并依该功率测量器的读数调整至最佳值后利用上述胶体将其固定;

将前述第一折射率渐变透镜设置于该第一玻璃管内,并将该单光纤接上该功率测量器,依该功率测量器的读数调整至最佳值后利用上述胶体予以固化。

所述胶体设置于该滤光片端面与该第一折射率渐变透镜的外围间。

所述胶体设置于该滤光片的另一端面与该第二折射率准变透镜的外围间。

该胶体为热固胶或UV胶。

还包括:将一外金属管包覆上述第一与第二内金属管。

该外金属管与该第一、第二内金属管由热固胶或焊锡固定。

本发明还包含有下列步骤:

于一第一内金属管内设置一第一玻璃管,且于一第二内金属管内设置一第二玻璃管,其中该第一玻璃管外壁与该第一内金属管内壁间设有上述胶体;

于该第一玻璃管内分别套置一单光纤导管并以胶体固定,且于该第二玻璃管内套置一双光纤导管并以胶体固定;

将一第一折射率渐变透镜与一滤光片由一胶体接合,其中胶体未阻挡光路;

将一第二折射率渐变透镜与该滤光片由上述胶体接合,其中胶体未阻挡光路;

将双光纤导管的一光纤接上一测试光源,另一光纤接上一功率测量器,其中该测试光源是提供标准供测试的光源,该功率测量器则用来测量光源的光谱及强度;

将前述第二折射率渐变透镜设置于该第二玻璃管内,并依该功率测量器的读数调整至最佳值后利用上述胶体将其固定;

将前述第一折射率渐变透镜设置于该第一玻璃管内,并将该单光纤接上该功率测量器,依该功率测量器的读数调整至最佳值后利用上述胶体予以固化。

附图说明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结构,特征及功效,以下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公知分波多工器的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初步组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组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三组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第四组装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五组装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配合连接于测试仪器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第六组装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七组装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第八组装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在穿透时的插入损失实验数据图;

图1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在反射时的插入损失实验数据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至图9,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能减少插入损失与反射损失的分波多工器(WDM)的封装方法,主要包含下列步骤:

a.将一折射率渐变透镜(21)与一滤光片(11)接合:如图2所示,备置一折射率渐变透镜(Grin-lens)(21)以及一滤光片(filter)(11),将该透镜(21)与该滤光片(11)的一端面透过胶体(19)胶合,其中胶体设置于该滤光片(11)端面与该透镜(21)的外围间,而未阻挡光路,图中图号所标注者,为胶体(19)在接合过程中被挤压至边缘所形成;

b.将另一折射率渐变透镜(26)与该滤光片(11)接合:如图3所示,备置另一折射率渐变透镜(26),并与该滤光片(11)的另一端面利用胶体(19)胶合,其中胶体(19)设置于该滤光片(11)端面与该透镜(26)的外围间,而未阻挡光路;

c.于二内金属管(31)、(36)内分别设置一玻璃管(33)(38):如图4所示,备置二内金属管(31)、(36),于管内分别套置一玻璃管(33)、(38),其中每一该玻璃管(33)、(38)分别与其内金属管(31)、(36)间设有胶体(19)用以固定;

d,于该二玻璃管(33)(38)内分别套置一光纤导管(41)、(46):如图5所示,于一玻璃管(33)与内金属管(31)的组合物内套置一单光纤导管(41)并以胶体(19)固定,如图6所示,于另一玻璃管(38)与内金属管(36)的组合物内套置一双光纤导管(46)并以胶体(19)固定;

e.连接测试仪器:如图7所示,将双光纤导管(46)的一光纤(50)接上一测试光源(48),另一光纤(51)接上一功率测量器(49),其中该测试光源(48)为提供标准供测试的光源,该功率测量器(49)则用来测量光源的光谱及强度;

f.调整该双光纤导管(46)至最佳值并固定:如图8所示,将前述的折射率渐变透镜(26)推入该双光纤导管(46)所在的玻璃管(38)内并依该功率测量器(49)的读数调整至最佳值复利用胶体(19)将其固定;

g.调整该单光纤导管(41)至最佳值并固定:如图9所示,将前述折射率渐变透镜(21)推入至该单光纤导管(41)所在的玻璃管内,并将该光纤(52)接上该功率测量器(49),依该功率测量器(49)的读数调整至最佳值后利用胶体(19)予以固化;

h.如图10所示,将前述步骤g的组合物套入一外金属管(39)中并予固定。

于本发明中,可由热固胶或焊锡将外金属管(39)与二内金属管(31)、(36)固定。

至此,即完成分波多工器(WDM)的封装制造。

于上述各步骤中的胶体(19)为UV胶或热固胶。

由本发明所提供的前述步骤可知,本发明利用将二透镜黏合于滤光片(11)的两面后,再直接黏接上已接上光源的步骤d的组合物(即该双光纤导管(46)与单光纤导管(41))中,直接调整至最少损失状态,图11至图12即分别显示穿透及反射的插入损失实验数据,由前述步骤可知,本发明制程极为简单、组装亦极为快速。

本发明步骤a,b可与步骤c,d调换,亦即,可先步骤a,b之后再步骤c,d,亦可先步骤c,d后再步骤a,b,同样均可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及功效。

经由上述的步骤,本发明可产生如下优点:

一、封装简化:相较于公知技术而言,本发明节省了制作光学准直器的数量,进而简化了分波多工器元件的封装制程。

二、插入、反射损失减少:由于公知技术均是先制作二光学准直器再将其连接于一滤光片(11)上,因此各个光学准直器本身的插入、反射损失在接合于滤光片(11)时即会相加,而形成较大的插入、反射损失;本发明比公知技术优越的重点在于:是先将滤光片(11)的两面直接黏合透镜,然后再调整单纤、双光纤导管(46)的距离与角度,调整至最佳值后予以封装,由此即可减少插入、反射损失。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