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无线基地系统、发送时限控制方法及发送时限控制程序

无线基地系统、发送时限控制方法及发送时限控制程序

摘要

无线基地系统将向新用户的发送时限由通常的发送时限移动并直接分配到新用户移动终端装置欲进行连接的时隙内最合适的发送时限位置。因此没有必要事先将向该时隙内先连接着的用户的发送时限变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42526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3-06-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01808277.7

  • 发明设计人 中尾正悟;宫田健雄;

    申请日2001-12-21

  • 分类号H04Q7/38;

  • 代理机构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马铁良;王忠忠

  • 地址 日本大阪府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4:44: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2-0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Q7/38 授权公告日:20050608 终止日期:20151221 申请日:2001122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9-17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Q7/38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40825 申请日:2001122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05-06-08

    授权

    授权

  • 2003-09-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3-06-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基地系统、发送时限控制方法及发送时限控制程序,更确切地说涉及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多个移动终端装置能够路径复用连接的无线基地系统、及用于在此类无线基地系统中将来自移动终端装置的接收时限合适化的同时,在移动终端装置将来自无线基地系统的接收时限合适化的发送时限控制方法及发送时限控制程序。

现有技术

近年来,急速发展的移动通信系统(例如,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以下称PHS),为提高电波的频率利用率,提出了可通过将同一频率的同一时隙进行空间分割,使多个用户移动终端装置路径复用连接到无线基地系统的PDMA(Path DivisonMultiple Access)方式。在这种PDMA方式下,将来自各用户移动终端装置的信号由周知的自适应阵列处理分离抽出。

在这样依据PDMA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来自各移动终端装置发送的信号到无线基站的接收时限(亦称同步位置),会因终端装置的移动引起终端装置—基站距离的变化,以及电波传输特性的变动等种种原因引起变动。

PDMA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同一时隙内多个用户移动终端装置以路径复用连接时,来自各个移动终端装置的接收信号的接收时限会因上述理由变动而互相接近,有时会有时间的前后关系交叉。

接收时限过于接近时,来自多个移动终端装置的接收信号之间的相关值升高,由自适应阵列处理的各用户的信号抽出精度恶化。因之,对各用户的通话特性也恶化。

另外,在PHS中,来自各移动终端装置的接收信号各帧中含有所有用户共通的由已知位列构成的参照信号区间,若来自多个用户移动终端装置的接收信号的接收时限一致时,接收信号的参照信号区间就重叠,不能识别分离不同用户,引起用户间的混信(所谓的SWAP)。

因此,就需要控制这些移动终端装置的接收时限,使同一时隙内路径复用连接的多个用户移动终端装置的接收时限不接近或交叉。

作为控制来自移动终端装置的接收时限的方法,控制由无线基地系统向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是有效的。

对控制按每个用户的发送时限就可以控制每个用户的接收时限的理由进行说明。

在如PHS移动通信系统中,关于无线基地系统与移动终端装置间信号的收发时限,已由规格规定移动终端装置接收来自无线基地系统的信号在规时限间后,向无线基地系统发送信号。

就是说,在无线基地系统按各用户将信号发送的时限错开的话,相应的移动终端装置的信号接收时限也就错开了。因此,各移动终端装置向无线基地系统发送信号的时限也就按移动终端装置错开。

结果,在无线基地系统中来自各移动终端装置的信号接收时限就按各移动终端装置错开。

这样,在无线基地系统按各移动终端装置控制信号发送的时限,就可以间接地在无线基地系统控制来自各移动终端装置的接收时限,进而也可以控制接收时限而使各接收时限之间分离开。

然而,在PDMA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各时隙内多路复用连接的用户数,即路径复用度增大,则各时隙内发送时限间隔必然变窄,其结果,会引起接收时限的接近或交叉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会发生所述那样通话特性的恶化,或用户间的混信的可能性。

为此,考虑例如在路径复用度高的时隙禁止新用户连接,而在路径复用度较低的时隙,为了使新用户的连接成为可能,确保向新用户的发送时限的分配位置。

即,对一般在各时隙前头位置设定发送时限的新用户,为确保在该时隙内前头的发送时限位置,就有必要将向连接着的用户的发送时限移动,而考虑到移动终端装置的跟随能力,向已连接用户的发送时限的移动不能很快进行。

换言之,不能在新用户一有连接请求就立刻将向已连接用户的发送时限移动来确保向新用户发送时限位置,而需要从新用户的连接请求到来之前,就有必要预先将向已连接用户的发送时限移动(变窄)来确保发送时限位置。

这种情况,实际上新用户何时有连接请求是不明确的,而且即使有连接请求到那时也可能要很长时间。

这样,在新用户何时有连接请求不清楚的状态下,持续将向已连接用户的发送时限变窄的状态,从特性恶化的观点是不希望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不用事先将对同一时隙内已连接着的用户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间隔变窄,而通过将向新用户的发送时限移动并直接分配到现状最合适的发送时限来抑制通话特性的恶化或用户间混信的无线基地系统、发送时限控制方法及发送时限控制程序。

发明内容

依据本发明,多个移动终端装置可以路径复用、在与多个移动终端装置之间以多个时隙单位进行信号收发的无线基地系统,包括计测单元和发送时限控制单元。计测单元在多个时隙中计测新移动终端装置欲进行连接的时隙内先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数量和向在时隙内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发送时限控制单元依据计测单元的计测结果,当时隙内没有其他移动终端装置连接时,将向新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分配到时隙内的前头时限位置,而当时隙内已连接着其他移动终端装置时,不用移动向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而将向新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向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

理想的是,发送时限控制单元当离向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有多个存在时,将向新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前头时限位置最近的发送时限位置。

更理想的是,在多个时隙连接着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总数满足规定的条件时,如果在时隙内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数量若是第1规定数,发送时限控制单元为确保用于分配向新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的时限位置而预先移动向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在不满足规定条件不确保用于分配向新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的时限位置的状态下,禁止新移动终端装置连接。

更理想的是,发送时限控制单元在时隙内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数量若是第2规定数时,则禁止新移动终端装置的连接。

更理想的是,发送时限控制单元,在时隙内连接着的任一移动终端装置的连接切断时,控制向剩余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以使向连接着的剩余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移动到规定的发送时限位置。

更理想的是,发送时限控制单元与新移动终端装置之间,在通话信道处理时通过移动发送同步脉冲的发送时限,进行新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的移动。

依据本发明的其它局面,多个移动终端装置可以路径复用、与多个移动终端装置之间以多个时隙单位进行信号收发的无线基地系统,包括第1计测单元、第2计测单元和发送时限控制单元。第1计测单元计测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在切换前连接过的时隙内的发送时限位置。第2计测单元在多个时隙中计测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欲连接的切换目标的时隙内先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数量和向在时隙内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发送时限控制单元依据第2计测单元的计测结果,当时隙内没有其他移动终端装置连接时,将向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第1计测单元计测的切换前连接过的时隙内的发送时限位置对应的时隙内的发送时限位置,当时隙内已连接着其他移动终端装置时,不用移动向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而将向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向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

理想的是,发送时限控制单元当离向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有多个存在时,将向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切换前连接过的时隙内发送时限位置近的发送时限位置。

更理想的是,当多个时隙内连接着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总数满足规定的条件时,如果在时隙内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数量是第1规定数,则发送时限控制单元为确保用于分配向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的时限位置,预先移动向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在不满足规定条件不确保用于分配向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的时限位置的状态下,禁止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连接。

更理想的是,若时隙内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数量是第2规定数,则发送时限控制单元禁止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连接。

更理想的是,发送时限控制单元在时隙内连接着的任一移动终端装置的连接切断时,控制向剩余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以使向连接着的剩余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移动到规定的发送时限位置。

更理想的是,发送时限控制单元,与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之间,在通话信道处理时通过移动发送同步脉冲的发送时限,进行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的移动。

依据本发明另外的其它局面,多个移动终端装置可以路径复用、与多个移动终端装置之间以多个时隙单位进行信号收发的无线基地系统的发送时限控制方法,包括在多个时隙中计测,新移动终端装置欲进行连接的时隙内先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数量和向在时隙内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的步骤;依据计测步骤的计测结果,当时隙内没有其他移动终端装置连接时,将向新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分配到时隙内的前头时限位置,当时隙内已连接着其他移动终端装置时,不用移动向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而将向新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向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的步骤。

理想的是,控制发送时限的步骤,当离向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有多个存在时,将向新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前头时限位置最近的发送时限位置。

更理想的是,当多个时隙内连接着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总数满足规定的条件时,控制发送时限的步骤,若时隙内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数量是第1规定数,则为确保用于分配向新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的时限位置而预先移动向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在不满足规定条件不确保用于分配向新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的时限位置的状态下,禁止新移动终端装置连接。

更理想的是,若时隙内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数量是第2规定数,则控制发送时限的步骤禁止新移动终端装置连接。

更理想的是,控制发送时限的步骤在时隙内连接着的任一移动终端装置的连接切断时,控制向剩余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以使向连接着的剩余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移动到规定的发送时限位置。

更理想的是,控制发送时限的步骤与新移动终端装置之间,在通话信道处理时通过移动发送同步脉冲的发送时限,进行新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的移动。

依据本发明另外的其它局面,多个移动终端装置可以路径复用、与多个移动终端装置之间以多个时隙单位进行信号收发的无线基地系统的发送时限控制方法,包括计测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在切换前连接过的时隙内的发送时限位置的步骤;在多个时隙中计测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欲连接的切换目标的时隙内先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数量和向在时隙内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的步骤;依据计测结果,当时隙内没有其他移动终端装置连接时,将向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分配到被计测的所述切换前连接过的时隙内的发送时限位置对应的时隙内的发送时限位置,当时隙内已连接着其他移动终端装置时,不用移动向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而将向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向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的步骤。

理想的是,控制发送时限的步骤当离向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有多个存在时,将向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切换前连接过的时隙内发送时限位置近的发送时限位置。

更理想的是,当多个时隙内连接着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总数满足规定的条件时,控制发送时限的步骤,若时隙内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数量是第1规定数,则为确保用于分配向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的时限位置,预先移动向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在不满足规定条件不确保用于分配向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的时限位置的状态下,禁止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连接。

更理想的是,若时隙内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数量是第2规定数,则控制发送时限的步骤禁止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连接。

更理想的是,控制发送时限的步骤,在时隙内连接着的任一移动终端装置的连接切断时,控制向剩余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以使向连接着的剩余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移动到规定的发送时限位置。

更理想的是,控制发送时限的步骤,与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之间,在通话信道处理时通过移动发送同步脉冲的发送时限,进行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的移动。

依据本发明另外的其它局面,多个移动终端装置可以路径复用、与多个移动终端装置之间以多个时隙单位进行信号收发的无线基地系统的发送时限控制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在多个时隙中计测新移动终端装置欲进行连接的时隙内先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数量和向在时隙内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的步骤;依据计测步骤的计测结果,当时隙内没有其他移动终端装置连接时,将向新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分配到时隙内的前头时限位置,当时隙内已连接着其他移动终端装置时,不用移动向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而将向新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向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的步骤。

理想的是,控制发送时限的步骤,当离向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有多个存在时,将向新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前头时限位置最近的发送时限位置。

更理想的是,当多个时隙内连接着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总数满足规定的条件时,控制发送时限的步骤,若时隙内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数量是第1规定数,则为确保用于分配向新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的时限位置而预先移动向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在不满足规定条件不确保用于分配向新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的时限位置的状态下,禁止新移动终端装置连接。

更理想的是,若时隙内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数量是第2规定数,则控制发送时限的步骤禁止新移动终端装置连接。

更理想的是,控制发送时限的步骤在时隙内连接着的任一移动终端装置的连接切断时,控制向剩余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以使向连接着的剩余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移动到规定的发送时限位置。

更理想的是,控制发送时限的步骤与新移动终端装置之间,在通话信道处理时通过移动发送同步脉冲的发送时限,进行新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的移动。

依据本发明另外的其它局面,多个移动终端装置可以路径复用、与多个移动终端装置之间以多个时隙单位进行信号收发的无线基地系统的发送时限控制程序,使计算机执行计测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在切换前连接过的时隙内的发送时限位置的步骤;在多个时隙中计测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欲连接的切换目标的时隙内先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数量和向在时隙内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的步骤;依据计测结果,当时隙内没有其他移动终端装置连接时,将向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分配到被计测的切换前连接过的时隙内的发送时限位置对应的时隙内的发送时限位置,当时隙内已连接着其他移动终端装置时,不用移动向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而将向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向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的步骤。

理想的是,控制发送时限的步骤当离向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有多个存在时,将向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切换前连接过的时隙内发送时限位置近的发送时限位置。

更理想的是,当多个时隙内连接着的移动终端装置的总数满足规定的条件时,控制发送时限的步骤,若时隙内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数量是第1规定数,则为确保用于分配向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的时限位置,预先移动向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位置,在不满足规定条件不确保用于分配向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的时限位置的状态下,禁止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连接。

更理想的是,若时隙内连接着的其它移动终端装置的数量是第2规定数,则控制发送时限的步骤禁止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连接。

更理想的是,控制发送时限的步骤,在时隙内连接着的任一移动终端装置的连接切断时,控制向剩余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以使向连接着的剩余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移动到规定的发送时限位置。

更理想的是,控制发送时限的步骤,与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之间,在通话信道处理时通过移动发送同步脉冲的发送时限,进行欲切换通话信道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发送时限的移动。

因此,依据本发明,通过将向新用户的发送时限由通常的时限变更并直接分配到新用户欲进行连接的时隙的最合适的发送时限位置,就没有必要事先将向同一时隙内已连接着的用户的发送时限间隔变窄,可以抑制通话特性的恶化或用户间的混信。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的无线基地系统整体配置的功能示意框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向新用户的发送时限的分配过程示意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发送时限控制方法的基本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4是图3的步骤S2中所述的参照表的一例示意图。

图5是在3多路复用状态进行4多路复用准备过程的模式示意图。

图6是用户数减少时的通常发送时限配置的模式示意图。

图7是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发送时限控制方法的基本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8是图7的步骤S13中所述的参照表的一例示意图。

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图中相同或相当部分付以相同符号不重复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的无线基地系统整体配置的功能示意框图。

参照图1,无线基地系统的多个例如4个天线1,2,3,4接收的来自多个用户移动终端装置的信号,在对应的收发回路5,6,7,8的各RF回路5a,6a,7a,8a接收处理,进而在A/D及D/A变换器9,10,11,12变换成数字信号。

变换成数字信号的来自各天线4个系统的接收信号,经循环器13送数字信号处理器(DSP)14。点线14所示DSP内部,用功能框图表示由DSP用软件实行的处理。

经循环器13送DSP14的4系统的接收信号送接收处理部15的同步处理部15a。同步处理部15a用周知的同步位置推定法,将该无线基地系统路径复用连接的多个用户(此例为用户1及用户2)的各接收信号的接收时限高精度地推定。

发送时限控制部15b,基于推定的各用户的接收时限,产生各用户的发送时限控制信号,实行依据本发明的发送时限控制。关于依据本发明的发送时限控制在后边详细说明。

其次,对接收信号由自适应阵列处理部15c作周知的自适应阵列处理,用算出的用户1及2用的加权值分离抽出用户1及2的接收信号。

分离抽出的各用户信号经检波部15d解调,作为用户1及2的解调数据由DSP14输出。

另方面,用户1及2要发送的数据(声音数据等),都送到DSP14的发送处理部16的调制处理部16a。在调制处理部16a调制的用户1及2的数据分别送乘法器16b,16c的一输入端。

另外,乘法器16b,16c的另一输入端由自适应阵列处理部15c算出的用户1及2用的加权值送来,决定了用户1及2的数据的发送指向性。

乘法器16b,16c分别输出到发送时限调整处理部16d。发送时限调整处理部16d,如后述,基于发送时限控制部15b送来的用户1及2的发送时限的控制信号,调整用户1及2的数据发送的时限。

发送信号合成处理部16e合成用户1及2的发送信号,变换成图中一根箭头所示4系统的发送信号,经循环器13分配到A/D及D/A变换器9,10,11,12。由A/D及D/A变换器9,10,11,12变换成模拟信号的4系统发送信号在对应的收发回路5,6,7,8的各RF回路5a,6a,7a,8a进行发送处理,经对应的天线1,2,3,4向移动终端装置发出。

图2是依据本发明向新用户的发送时限的分配过程示意图。例如在PDMA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上行(移动终端装置→无线基地系统)线路,及下行(无线基地系统→移动终端装置)线路分别按时系列交互地以4时隙单位发送数据,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都有相同格式。

即,在前头时隙1,分配控制信道(Control Channel:以下称CCH)信号。后续的3个时隙2~4分配信息(通话)信道(Traffic Channel:以下称TCH)信号。控制信道CCH是为启动信息信道TCH确立信息(通话)信道用的。

来自新用户移动终端装置的连接请求,在控制信道CCH的处理阶段,由移动终端装置(Personal Station:PS)对无线基地系统(CellStation:CS)请求分配链接信道(Link Channel:LCH)开始。

CS一般在各种信道都有对PS的信号收发时限的绝对基准。

接收到这个LCH分配请求的CS算出LCH分配请求接收的实际时限与其绝对基准时限的时间差,用从LCH分配指示的绝对基准时限偏移上述算出的时间差的发送时限向PS发送LCH分配指示。这样,基于CS绝对基准决定的向PS的发送时限称作为“通常发送时限”。

之后,由控制信道CCH移到通话(信息)信道TCH,PS对CS发送终端发送同步脉冲。收到这个的CS不用上述基于绝对基准时限的通常发送时限,而以从那里任意偏移的任意的时限,向PS发送基站发送同步脉冲。

像这样由于在CS的发送时限的变更,在以后的PS接收及发送的时限也就偏移了。具体地说,PS就以从通常时限偏移的时限向CS发送终端发送空载脉冲,接受了这个的CS维持着上述偏移的时限向PS发送基站发送空载脉冲。

现有的发送时限控制方法,对新欲连接的PS,在CS一方常以通常发送时限进行控制信道及通话信道的处理。从CS向PS的发送时限一般也固定(在各时隙的前头区间),因此,有必要与该时限一起事先控制向该时隙内已连接用户的发送时限。

对此,图2所示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中,因在CS一方任意地偏移向PS的发送时限,所以就可能将向新用户的PS的发送时限直接分配到时隙内最合适的发送时限位置,也就没有必要事先控制向该时隙内已连接用户的发送时限。能够像这样在CS一方任意变更向PS的发送时限,是由于PS性能的提高,对CS的跟随性的改善。

实施方式1

图3是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发送时限控制方法的基本处理流程示意图。在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1中,在新用户向时隙提出连接请求时,不用事先移动向该时隙内已连接用户的发送时限,用图2所示控制过程,采取了将向新用户的发送时限从通常的发送时限变更并分配到现状最合适的发送时限位置,即在有连接着的用户存在时,从其中最近的用户的发送时限偏移并直接分配到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的构成。

参照图3对实施方式1的发送时限控制方法的基本动作进行说明。在图3中,由无线基地系统的DSP(图1的发送时限控制部15b)实行以下步骤S1及S2的处理。

首先在步骤S1,计测在新用户欲进行连接的时隙内已连接用户的数量及表示已连接用户的发送时限位置的时限值。

其次,在步骤S2,基于步骤S1计测的该时隙的已连接用户数及其发送时限值,分配向新用户的发送时限到后述参照表规定的最合适的发送时限位置。即决定了新用户的发送时限值。

图4是图3的步骤S2中所述参照表的一例示意图。此图4是列举了在1个时隙内存在已连接用户状况的一览表,横向为时间轴,数字1~5分别表示向PS分配发送时限的可能位置。

另外,1~5发送时限位置的间隔实际上不是均一的,由位置1到位置2的间隔和,由位置2到位置4的间隔和,由位置4到位置5的间隔设定得相等。就是说,由位置2到位置3的间隔和,由位置3到位置4的间隔比由位置1到位置2的间隔和,由位置4到位置5的间隔要短。因此,位置2,3及4中相邻分配的用户之间的发送时限间隔就特短。

另外,上下方向的各行,表示该时隙内连接着的用户数。各行发送时限位置里的圈符号表示存在已连接用户,横线表示不存在已连接用户。另外,位置2,3及4涂黑部分表示如果分配到那里就与相邻的发送时限位置的间隔过短,从最初就禁止连接的时限。另方面,背景浓的部分表示可能分配给新用户的发送时限。

更具体地说,第1行表示时隙内不存在已连接用户的情况(0多路复用状态),由第2行到第6行表示时隙内已连接用户1人的情况(1多路复用状态),由第7行到第14行表示时隙内已连接用户2人的情况(2多路复用状态),由第15行到第19行表示时隙内已连接用户3人的情况(3多路复用状态),第20行表示时隙内已连接用户4人的情况(4多路复用状态)。

在图4所示各种情况中,对新用户连接请求时的处理进行说明。

首先,第1行的0多路复用状态是0多路复用通常状态,向新连接请求用户的发送时限,以通常时限的原样分配到时隙前头的发送时限位置1。

在第2行的1多路复用状态,将向新连接请求用户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分配在时隙前头发送时限位置1的已连接用户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5。

在第3行的1多路复用状态,将向新连接请求用户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分配在时隙中间发送时限位置2的已连接用户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5。

在第4行的1多路复用状态,将向新连接请求用户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分配在时隙中间发送时限位置3的已连接用户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1及5中,通常发送时限位置的发送时限位置1。

在第5行的1多路复用状态,将向新连接请求用户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分配在时隙中间发送时限位置4的已连接用户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1。

在第6行的1多路复用状态,将向新连接请求用户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分配在时隙最后发送时限位置5的已连接用户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1。从将新用户以通常时限的原样分配到时隙前头的发送时限位置1的意义上,这个多路复用状态就是1多路复用通常状态。

在第7行的2多路复用状态,将向新连接请求用户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分配在时隙中间发送时限位置2的已连接用户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5。

在第8行的2多路复用状态,将向新连接请求用户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分配在时隙中间发送时限位置3的已连接用户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5。

在第9行的2多路复用状态,将向新连接请求用户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分配在时隙中间发送时限位置4的已连接用户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5。

在第10行的2多路复用状态,将向新连接请求用户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分配在时隙前头及最后的发送时限位置1及5的已连接用户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3。从已连接用户间的间隔预先最大限度地空开的意义上,这个多路复用状态就是2多路复用通常状态。

在第11行的2多路复用状态,将向新连接请求用户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分配在时隙中间发送时限位置2及4的已连接用户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1及5中,通常发送时限位置1的发送时限位置1。

在第12行的2多路复用状态,将向新连接请求用户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分配在时隙中间

发送时限位置2的已连接用户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1。

在第13行的2多路复用状态,将向新连接请求用户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分配在时隙中间

发送时限位置3的已连接用户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1。

在第14行的2多路复用状态,将向新连接请求用户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分配在时隙中间

发送时限位置4的已连接用户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1。

在第15行的3多路复用状态,将向新连接请求用户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分配在时隙中间发送时限位置4的已连接用户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5。

在第16行的3多路复用状态,将向新连接请求用户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分配在时隙最后发送时限位置5的已连接用户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4。

在第17行的3多路复用状态,将向新连接请求用户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分配在时隙前头发送时限位置1的已连接用户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2。这个第17行的3多路复用状态,特别称之为,如后述,在规定条件下,规定状态下作了4多路复用准备的3多路复用通常状态。

在第18行的3多路复用状态,将向新连接请求用户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离分配在时隙中间发送时限位置2的已连接用户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1。

在第19行的3多路复用状态,只空有发送时限位置2及4,分配到哪里都与发送时限位置3连接的用户之间的间隔过短,所以禁止向新连接请求的用户分配发送时限。这个第19行的3多路复用状态,特别称之为,如后述,在规定条件下,规定状态下没作4多路复用准备的3多路复用通常状态。

在第20行的4多路复用状态,只空有发送时限位置3,若分配到那里与发送时限位置2及4连接的用户之间的间隔过短,所以禁止向新连接请求的用户分配发送时限。

其次,如上述第17行相关的说明,对在3多路复用状态准备了规定的4多路复用状态的情况,参照图5进行说明。

通常从路径复用度低的时隙分配向新用户的发送时限,所以向3多路复用状态分配新用户的可能性是较低的,但是若通话信道TCH的3时隙总体连接用户数增大,满足某条件,则在3多值状态也不得不容许向新用户的发送时限的分配。

这里,如图4的第19行所示,没作4多路复用准备禁止新用户连接的3多路复用状态,不得不作容许新用户连接的4多路复用准备。

在图5,表示某时隙(例如时隙1)的长方形框,上下方向是时间轴,从上到下表示发送时限位置1~5。

首先,如图4的第19行所示,位置1,3及5存在已连接用户(图5左侧的时隙),因新用户的连接被禁止,所以将位置3用户的发送时限移到位置4(图5中间的时隙)。结果,就实现了图4的第17行所示的作了4多路复用准备的3多路复用通常状态,向位置2分配新用户就成为可能(图5右侧的时隙)。

另方面,若TCH的3时隙总体连接用户数减少,不满足某条件,则在上述3多路复用状态的4多路复用准备就被解除。

另外,新用户连接后,由于干涉启动或异常切断等原因,在特定的时隙内,会有路径复用连接的用户数减少的情况。在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时隙内用户数减少时,为实现图6所示与用户数对应的通常状态,移动向剩余的已连接用户的发送时限。

即,图6的第1行,相当于上述1多路复用通常状态(图4的第6行),将向连接着的1用户的发送时限拿到最后位置5。图6的第2行,相当于上述2多路复用通常状态(图4的第10行),将向连接着的2用户的发送时限拿到前头位置1及最后位置5。图6的第3行,相当于上述3多路复用通常状态(图4的第19行)没作4多路复用准备的状态,将向连接着的3用户的发送时限拿到前头位置1,中间位置3及最后位置5。图6的第4行,相当于上述3多路复用通常状态(图4的第17行)作了4多路复用准备的状态,将向连接着的3用户的发送时限拿到前头位置1,中间位置4及最后位置5。

另外,作为已连接用户的移动顺序是,首先将向第1个用户的发送时限移到最后位置5,将向第2个用户的发送时限移到前头位置1,最后将向第3个用户的发送时限移到中间位置3或4。这些已连接用户向通常时限移动以每帧按规时限间宽度逐个稳妥进行即可。

在这样减少了用户的时隙内,将向剩余的已连接用户的发送时限的间隔最大限度地拉开,可以防止通信特性的恶化。

如上所述,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1,采取了不用事先移动向新用户欲进行连接的时隙内已连接用户的发送时限,而将新用户直接分配到现状时隙内最合适的发送时限的构成,所以没有必要将已连接用户的发送时限的间隔不必要地变窄,可以防止通话特性的恶化或用户间的混信。

另外,在时隙内连接用户数减少时,采取了将剩余的已连接用户的发送时限间隔最大限度地拉开的构成,所以在等待新用户连接请求的期间,也可以防止通话特性的恶化或用户间的混信。

实施方式2

接在某时隙通话信道TCH通话中的用户,通话中由于某种原因,有时会产生需要将连接切换到另外时隙的通话信道TCH。一般称这个为TCH切换。

即,所谓切换通话信道,从切换目标的时隙来看,等于是进行对新用户分配发送时限位置的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对由TCH切换欲连接该时隙的用户,采取了如图2所示控制过程那样,将基站发送同步脉冲的发送时限,从切换前时隙的发送时限偏移,不用事先将向该时隙内已连接用户的发送时限移动,而将该时隙内现状最合适的时限位置直接分配的构成。

图7是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发送时限控制方法的基本处理流程示意图。

参照图7,对实施方式2的发送时限控制方法的基本动作进行说明。图7中,由无线基地系统的DSP(图1的发送时限控制部15b)实行以下步骤S11,S12及S13的处理。

首先,在步骤S11,计测欲作TCH切换用户的切换前时隙内的发送时限。

其次,在步骤S12,计测TCH切换用户欲连接的切换目标候补的时隙内已连接用户数,及表示已连接用户发送时限的时限值。

再次,在步骤S13,基于步骤12计测的切换目标时隙的已连接用户数及其发送时限值,将向TCH切换用户的发送时限分配到后述参照表内规定的最合适的发送时限位置。

图8是图7的步骤S13中所述参照表的一例示意图。这个图8与所述的图4一样,列举了在1个时隙内已连接用户的状况。

因TCH切换向另外时隙的连接,从该另外时隙来看就是新用户的连接,因此基于图8表的图7的步骤S13的处理,基本上同基于图4表的图3的步骤S2的处理相同,下面仅就不同点作一说明。

即,在图4的实施方式1中,第1行的已连接用户不存在时,将向新用户的发送时限以新用户的通常时限原样分配到时隙前头的发送时限位置1,但在图8的实施方式2中,第1行的已连接用户不存在时,维持图7的步骤S11计测的TCH切换前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相当的发送时限位置。

另外,在图4的实施方式1中,第4行及11行的离已连接用户最远的发送时限位置有2个(位置1及5)时,将向新用户的发送时限以新用户的通常时限原样分配到时隙前头的发送时限位置1,但在图8的实施方式2中,第4行及第11行的情况,选择靠近图7的步骤S11计测的TCH切换前的发送时限,分配到相当的发送时限位置。

除以上几点说明,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基本上进行同样的处理,因此对实施方式2的其他处理的说明在此不再重复。

如上所述,依据本发明实施方式2,采取了不用事先移动向TCH切换用户欲进行连接的时隙内已连接用户的发送时限,而将TCH切换用户直接分配到现状时隙内最合适的发送时限的构成,所以没有必要将已连接用户的发送时限的间隔不必要地变窄,可以防止通话特性的恶化或用户间的混信。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1及2都以1个时隙内最大有4个用户的多路复用连接可能的4多路复用系统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非限定于这样的4多路复用系统,例如3多路复用系统,2多路复用系统也同样适用。

4多路复用系统时,如前所述发送时限位置1~5的间隔不是均一的,让由位置1到位置2的间隔和,由位置2到位置4的间隔和,由位置4到位置5的间隔相等,即发送时限位置设定得如将1个时隙内的发送时限的移动可能区间3等分那样。

对此,例如在3多路复用系统,对应于4多路复用系统的发送时限位置1,3及5,时隙内的3点发送时限位置上可以多路复用连接,由位置1到位置3的间隔和,由位置3到位置5的间隔设定得相等。即,在3多路复用系统,1个时隙内的发送时限的移动可能区间被2等分。

在像这样的3多路复用系统里例如2人的用户已连接时,将各自的发送时限分别移动到时隙的前头和最后,就可以将已连接用户的发送时限的间隔最大限度地拉开,在等待新用户连接期间能防止通话特性的恶化或用户间的混信。

而对新连接请求的用户,分配到时隙中间的发送时限位置。这样,在可以将新用户的发送时限移动并直接分配到新用户欲进行连接的时隙内最合适的发送时限这一点上,3多路复用系统的情况下也同所述实施方式1及2的4多路复用系统的情况没有任何差异。

如上所述,依据本发明,通过将向新用户或TCH切换用户的发送时限从通常的时限或TCH切换前的时限变更并直接分配到新用户或TCH切换用户欲进行连接的时隙的最合适的发送时限位置,就没有必要事先将向同一时隙内已连接用户的发送时限间隔变窄,可以抑制通话特性的恶化或用户间的混信。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依据本发明,使新用户的连接不引起通话特性的恶化或用户间的混信成为可能,因此在多个用户可以路径复用连接的无线基地系统中是有效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