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治疗乙型肝炎的清肝排毒药

治疗乙型肝炎的清肝排毒药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清肝排毒药,各组份按重量份配方为:绵茵陈15-90份 大黄5-20份 虎杖10-30份 败酱草15-60份 垂盆草10-50份 田基黄10-90份 车前子10-20份 北柴胡5-20份 灵芝10-30份 赤芍药10-90份 丹参10-30份 田七1-10份 叶下珠10-30份 太子参10-30份 土茯苓10-30份 板蓝根10-30份,本发明的治疗乙型肝炎的清肝排毒药主治: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重症肝炎,亚急性重症肝炎;急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还可治疗胆汁淤积型肝炎,中毒性肝炎。具有清热排毒,利湿退黄,舒肝益气,祛瘀化纤的功效。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42541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3-06-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支金华;

    申请/专利号CN02151729.0

  • 发明设计人 支金华;

    申请日2002-12-27

  • 分类号A61K35/78;A61P1/16;A61P31/12;

  • 代理机构36100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张静

  • 地址 330002 江西省南昌市洛阳东路69号御锦城路8栋51号店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4:44: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8-02-27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6-05-17

    授权

    授权

  • 2003-09-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3-06-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清肝排毒药。

背景技术

我国是肝炎大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据全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人群中有1000多万慢性肝炎患者;每年因肝病死亡约30万人;我国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就高达1.2亿多,占世界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三分一以上。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的四分之一左右迟早会经过肝纤维化发展为肝硬化甚而发展为原发性肝细胞癌。所以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对人们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危害,因此,预防乙肝,早发现、早治疗、及早治愈乙肝,及早截断病情发展、传播,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至今尚无特效疗法。目前,国内对乙肝的治疗多用抗病毒药物,免疫促进药物,降酶药物等,但这些药物治疗乙肝不仅见效慢,费用高,疗程长,而且治标不治本治愈后也易反弹、复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克服现有技术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治疗多种类型的肝炎及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等肝病,且具有见效快、费用低、疗程短的治疗乙型肝炎的清肝排毒药。

本发明的治疗乙型肝炎的清肝排毒药各组份按重量份配方为:绵茵陈15-90份  大黄5-20份  虎杖10-30份  败酱草15-60份  垂盆草10-50份田基黄10-90份  车前子10-20份  北柴胡5-20份  灵芝10-30份  赤芍药10-90份  丹参10-30份  田七1-10份  叶下珠10-30份  太子参10-30份  土茯苓10-30份  板兰根10-30份。    

本发明的治疗乙型肝炎的清肝排毒药中还可配入龙胆草5-30份北豆根10-20份,以便更适用于转氨酶过高患者。

本发明的治疗乙型肝炎的清肝排毒药中还可配入溪黄草10-30份,满天星20-60份白茅根20-60份,以便更适用于黄疸居高不退患者。

本发明的治疗乙型肝炎的清肝排毒药中还可配入,黄芪10-20份党参10-30份,甘草5-15份,以便更适用于气虚啤弱患者。

本发明的治疗乙型肝炎的清肝排毒药中还可配入麦芽10-60份  山楂10-30份,以便更适用于腹胀纳差患者。

本发明的治疗乙型肝炎的清肝排毒药主治: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重症肝炎,亚急性重症肝炎;急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还可治疗胆汁淤积型肝炎,中毒性肝炎。具有清热排毒,利湿退黄,舒肝益气,祛瘀化纤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包括急性、亚急性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乙肝,也适应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早期,除具有退黄排毒,降低酶絮的作用迅速外,尚能明显促进胆汁分泌,使病症病灶快速消除,肝功能迅速复常。另外对防止肝细胞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促进门静脉血液循环,故可迅速截转病情,对急性病毒性乙肝,疗效尤佳。另外,尚能防癌抗纤,促使乙肝病毒迅速排出,在澳抗转阴方面和改善免疫状态方面也有其特有的效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取绵茵陈875克大黄305克虎杖625克败酱草1000克  田基黄1000克白茅根1025克车前子625克  柴胡675克丹参750克  赤芍药750克田七125克太子参625克叶下珠625克板兰根625克甘草125克,除大黄用50%乙醇渗漉,回收乙醇外,其余药用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13000毫升,与渗漉液合并,静置,滤过,浓缩至1000毫升,乘热加入苯甲酸钠30克,搅拌使溶解均匀,即得,灌装,或瓶装或袋装。

实施例2:

取绵茵陈88克生大黄5克虎杖30克龙胆草2克败酱草15克  垂盆草45克  田基黄88克  车前子20克  北柴胡5-20份满天星45克灵芝28  赤芍药65克  丹参22克  田七7克  北豆根15克  白茅根33克  生麦芽45克  太子参19克  土茯苓20克  板兰根10克,按实施例1相同方法制得。

实施例3:

取绵茵陈60克  大黄18克  虎杖25克  败酱草58克  垂盆草45 50克田基黄88克  车前子19克  北柴胡18克  灵芝10-30克  赤芍药78克  丹参23克  田七9克  叶下珠17克  太子参11克  土茯苓27克  板兰根12克  龙胆草27克  北豆根16克,按实施例1相同方法制得。

实施例4:

取绵茵陈87克  大黄15克  虎杖13克  败酱草45克  垂盆草45克  田基黄77克  车前子17克  北柴胡5克  灵芝18克  赤芍药77克  丹参15克田七9克份  叶下珠30克  太子参10克  土茯苓11克  板兰根23克  龙胆草5克  北豆根16克  龙胆草23克  北豆根2克,按实施例1相同方法制得。实施例5:    

绵茵陈90克  大黄20克  虎杖25克  败酱草15克  垂盆草33克  田基黄80克  车前子10克  北柴胡20克  灵芝25克  赤芍药88克  丹参19克  田七1克  叶下珠10克  太子参29克  土茯苓19克板兰根30克  龙胆草5克  北豆根20克,满天星20克  白茅根55克,按实施例1相同方法制得。

实施例6:

绵茵陈90克  大黄18克  虎杖29克  败酱草58克  垂盆草44克  田基黄87克  车前子17克  北柴胡16克  灵芝22克  赤芍药66克  丹参30克田七8克  叶下珠25克  太子参10克  土茯苓28克  板兰根24克  黄芪10克  党参30克  甘草11克,按实施例1相同方法制得。

实施例7:

绵茵陈15克  大黄20克  虎杖10克  败酱草45克  垂盆草43克  田基黄90克  车前子11克  北柴胡17克  灵芝13克  赤芍药10克  丹参29克  田七8克  叶下珠23克  太子参30克  土茯苓14克  板兰根24克  麦芽55克、山楂23克,按实施例1相同方法制得。

病例一:熊美玉,女,45岁,南昌市青山湖区罗家镇黎明村人,初诊:1999年6月25日,神疲乏力,思睡厌油恶心纳呆二周且伴胃中嘈杂。十数年前患过乙肝,据云治愈,现市九医院检查结果如下:肝动TBIL17.4umol余正常,乙肝五项1、4、5阳性,余正常。B超示:(1)肝胆未见异常;(2)胃窦炎诊断:慢性乙肝(肝胃不和,肝胆湿热型)乃处以本发明所述清肝排毒药,内服日一剂分二服,二诊,1999年7月21日,诸症若失、纳可、精神佳,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原来患者服药未及一月,便复查了肝功能及两对半,化验结果如下:GPT47U/L余均正常HBSAg(一)HbeAb(+)Hbca6(一),效不更方,仍处以处以本发明所述清肝排毒药内服。一月后复查,GPT也恢复正常。随访至今身体良好,未见复发。

病例二:于业松,男,27岁,九江市星子县蛟螗镇西庙村人,初诊:2002年1月13日纳差,胸闷厌油,乏力,伴身黄,目黄,溲黄一周,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数,南昌市九医院检验结果为:ALT2701U/L AST1590U/LTBIL49.83Umo1/L    DBIL20.09Umol/L    TP71.09U/L    ALB45.62g/LALP136U/L    GGT82U/L诊断: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疫毒型),院方认为病情危重要求患者住院治疗,患者婉辞,慕名而来我处诊治,乃处以处以本发明所述清肝排毒药,此等重症当中西结合以截转病情,病人康复为重,并辅以甘利欣150mg静滴内服。患者始疑药量强大,而存畏惧之意,乃谓其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得二便畅利乃为取效也,勿讶!”后果如是。2002年2月21日曰肝功能复查ALT40U/L TBIL18.56Umol/L余正常,乙肝六项检查全部阴性且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其伯父亦为主任中医师,见此效亦讶为治肝奇迹。嘱继服(一个月)以巩固疗效,并注意休息慎饮食。服药一月后肝功能也完全正常3个月及6个月后也复查过二次肝动和乙肝五项,均为正常,病情未见复发,现已注射乙肝疫苗。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