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疝气网眼补片固定用的系固件

疝气网眼补片固定用的系固件

摘要

一种将修复件附着于身体组织的外科用系固件,是由大体平坦连续体部件件所构成。该本体有近端和远端及其间的纵轴线。本体最好以超弹性镍钛合金制作。该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最好两个弹性倒钩,倒钩近侧地并轴向地远离远端延伸、且最好是以不同方向远离。该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最好两个弹性腿,弹性腿近侧地并轴向地远离近端延伸、且最好是以不同方向远离。该倒钩及腿也最好以超弹性镍钛合金制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38004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2-11-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伊西康内外科公司;

    申请/专利号CN01143198.9

  • 申请日2001-10-19

  • 分类号A61B17/00;A61B17/03;

  •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章社杲

  • 地址 美国俄亥俄州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4:27:5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6-07-05

    授权

    授权

  • 2004-01-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2-11-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发明领域

本发明总的来说涉及一种外科手术用的系固件,具体而言,是用于诸如腹股沟疝的组织缺陷修复术中附着修复件用的一种手术用系固件。

发明的技术背景

腹股沟疝是指发生于患者下腹部肌肉壁或腹股沟内的一处缺陷、或称薄弱处,于该处会挤出一小圈肠段的情况。这种情况于人群中常有发生,特别是男性。此类疝可以是患者与生俱来的一种先天缺陷,也可以是因抬重物或损伤所致。已知负重会在腹壁上造成大的压力并可形成该腹肌薄弱点处的撕裂而形成缺陷或开口。一旦造成不觉察的于该缺陷处的肠组织膨胀,患者会有痛感,负重能力下降,并在某些情况下、若该突出组织的血流被切断,则会有肠嵌塞,或可能出现其他的并发症。

解决该难题的一般办法是手术。于外科手术中,或通过一个敞开的切口以内窥镜方式,或是以诸如套针插入探口,进到该缺陷并作仔细的检查。无论哪种情况,都可进行仔细的检查,由于在该典型的缺陷区域内有脉管和神经的网络,则要求外科医师有特别的技艺与小心来施行疝修补。在该区域内可见到例如胃,外骼骨,以及粗的腹上部的各血管结构,和诸如穿过该腹股沟底延伸的脉管输送的生殖脉管。

由于外科医师是熟悉患者的解剖特征的,经由该缺陷处医生可小心地将肠推回至患者的腹腔内。缺陷的修复可包括采用缝合或系固件以闭合该缺陷,但一般是将诸如一种带网眼的补片的手术修复品覆盖开口缺陷,再行通常的缝合术或是用外科系固件将该网眼补片附着到腹股沟底之上。该网眼补片起到屏障的作用以防肠部会从缺陷处逼出。腹股沟网眼补片缝合术比较适合于开腹手术,而对于内窥镜方式则太过费时费力了。随着外科内窥镜术的采用,应用手术系固件的内窥镜手术仪器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然而,当所用的针或者系固件会穿透、诸如耻骨韧带(Cooper’s ligament)组织时,对于作腹股沟底组织手术的外科大夫则面临着特殊的挑战。

目前,外科大夫在施用内窥镜术或剖腹术中可采用各种仪器及系固件将网眼补片附着到腹股沟底上去。最早采用的内窥镜术仪器的类型之一是一种外科用类似钉书机的钉钉机。该外科器械使用一系列加长的“U”型样钉,一次一个地钉进该网眼补片及腹股沟壁上去。这种“U”型钉作成一盒,它在压进组织时定型并牢固地将网眼补片把持在组织上。一系列这种未定型钉一般是按顺序码放进一个钉匣之中,并被一个弹簧机构从该器械中顺序地送进。此类外科系固件可在罗伯特.罗斯福等人的号为US 5,470,010,以及US 5,582,616的美国专利中找到。

尽管外科钉钉机式的器械确可牢固地将网眼补片固定于腹股沟壁,而由于外科医师需求一种可用于内窥镜术的更小尺寸的器械,其使用已不似当初之盛。与一种10毫米直径的钉书机相比,外科医师已经开始使用使腹部有更小可进出切口的一种更小的5毫米装置。诸多螺旋状丝的系固件顺序存放在该5毫米的轴中,并被旋进或拧进组织中去。该器械被激发时,由一个载荷弹簧从远端推压或进给剩下的弹簧。这种类型的器械和系固件可见于里伯杜克等人的号为US 5,582,616;US 5,810,882;以及杰佛瑞等人的号为US 5,830,221的美国专利之中。

例如象便于作单个激发插入式使用的矛样用品的系固件,以及也是插入式用品的“H”型服装拴系用类型的系固件之类的其它的手术用系固件和外科用器械已被试用。该矛式系固件具有带把持倒钩的尖端及在另一端的一个大盘。该系固件按记述是以聚丙烯,不锈钢作成或polydioxanone缝合。使用时,外科大夫将尖部插进网眼补片和组织。该倒刺将尖部留在组织内而大盘将网眼补片抵靠于该腹股沟底部。为使有多次对系固件激发,采用了一个旋转式进给仓。现有技术中也描述了“H”型服装签系固件。“H”的主垂直腿装进一个施力器的针部而使“H”的水平杠部及余下的副垂直腿伸出。该针被插进网眼补片及组织,而该主垂直腿随即张开以锁进组织并让该副腿与网眼补片接触。该“H”系固件也以聚丙烯,不锈钢及polydioxanone缝合制作。此类系固件和外科器械都可以在均为爱德华飞利浦的号为US 5,203,864和US5,290,297的美国专利中找到。这些器械尚未为外科协会的接受,可能是因为其单发性以及该旋转仓的尺寸太大。

尽管上述各种系固件利于将修复件附着于体内而用于补疝,但未见有对该系固件是由一种超弹性或准弹性的形状记忆合金制作的披露。这些合金所显示的特性可用以该系固件的改进。现有技术启示在医学装置中使用有形状记忆和/或超弹性特征的诸如镍钛合金,它被设计用于嵌入患者的体内。该形状记忆特征允许该装置受变形以便其镶入体腔或凹窝,并且随后在体内被加热而使该装置恢复其原来的形状。另外,超弹特性一般是允许该金属变形并于变形状态下受约束以便含这种金属的医学装置置入患者的体内,伴随这种变形引起该相变换。一旦体腔内的超弹性件上的约束被去除,其间因减小了该应力就会因其转换回原有的相而能使该超弹性件回复至其原来的非变形形状。具有形状记忆/超弹性特征的合金一般具有两个相。这些相为具有相对低的拉伸强度并且相对低的稳态温度的一种马氏体相,和具有相对高的拉伸强度并且高于马氏体相的稳态温度的一种奥氏体相。

通过将金属的温度加热至高于实现从马氏体相到奥氏体相的变换的一个温度,形状记忆特性就被传达给该合金,也就是高于一个奥氏体是稳定的温度(Af温度)。于此热处理中该金属的形状乃是被记住的形状。该热处理过的金属被冷却至一个马氏体相稳定的温度,引起该奥氏体相转换至马氏体相。马氏体相的该金属而后会被塑性变形,例如有利于其进到患者的体内。随后变形的马氏体相加热至高于马氏体到奥氏体变换温度的一个温度,遂引起该变形的马氏体相变换至奥氏体相,并且在此相变换过程中,若无约束则该金属会逆返至其原来的形状。若受有约束,该金属将保持马氏体直至该约束去除。

将这些合金的形状记忆特性用于医用装置,欲将其置入患者体内的诸多方法遇到操作上的种种困难。例如,遇到具用一个稳态马氏体温度的形状记忆合金低于体温,要让含有这样一种合金的该医用装置的温度保持足以低于体温,这在将该装置正被插入患者体内时防止马氏体相向奥氏体相的转变往往是困难的。遇到具有马氏体-对-奥氏体变换温度正好高于体温的形状记忆特性合金所作成的血管内装置,将该装置引入患者的体内会很少出问题,但必得被加热至该马氏体-对-奥氏体变换温度,而该温度却经常高至足以造成组织损毁和令患者感到非常疼痛的程度。

使诸如镍钛合金、处在高于稳态奥氏体的一个温度(即该温度下完成马氏体相对奥氏体相的变换)下显示有超弹性特性的一个金属样件受力时,该样件会作弹性变形直至一个特别的应力状态,此状态下该合金会经历自奥氏体相对马氏体相变换的一种应力-感生相(stress-induced)。在该相变换过程中,该合金经受应变的显著增加,而在应力方面却没有或很少有相应的增加。这种应变增加而应力基本不变直到完成奥氏体相至马氏体相的变换。此后,应力的进一步增大必会引起进一步的变形。依据施加附加的应力该马氏体金属先是变形,尔后按塑性方式会有永久性的残留变形。

如果在任何永久残留变形发生前撤去样件上的负荷,该马氏体样件会弹性恢复并变换回至奥氏体相。这种应力减小首先引起应变减小。由于应力减小达到的水准乃是在该马氏体相变换回奥氏体相的水准,该样件上的这种应力状态会基本保持不变(但大体小于该不变应力水准,此刻奥氏体变换成马氏体)直至完成变换回至奥氏体相,即是有显著的应变恢复而仅有很小的相应应力减小。在完成了这种变换回奥氏体后,进一步的应力减小造成弹性应变的减小。依施力的负荷,相对不变的应力下发生显著应变以及随着负荷的撤消该变形恢复的这种性能一般被认为是超弹性或准弹性。正是材料的这种性能使其在自膨胀手术系固件的制造方面非常有用。现有技术中已启示使用具有超弹性特性的金属合金于医用装置中,即是要插入、或是说用于患者的体内。例子祥见美国专利US4,665,906(Jervis)和US4,925,445(Sakamoto等人)

瑞斯等人的号为US5,217,486的美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形状记忆合金作的超弹性系固件。瑞斯等人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嵌入骨骼上钻的孔并楔紧于该处的缝合锚。该锚的倒钩样部分是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且作弯曲以使该系固件进入该孔并植入其中以防自该处缩回。所述该缝合锚由于是被作成许多部分并用缝合以附着筋腱或修复件至骨骼上。瑞斯等人并无公开有该系固件用于组织。

一种形状记忆合金作的超弹性系固件还被公开在爱伦等人的号为US6,133,611的美国专利之中。爱伦教导一种存于执行器械内的手术系固件、如一种直的丝状,而当放入组织时它会自动变换成压迫组织的一种形状(螺旋或螺钉状)。然而,爱伦等人的装置一次只送进一个系固件。另外,其使用未提及用于补疝。

现需要的是一种简单、可装进3毫米或更小轴内的并可靠地将修复件或网眼补片附着到组织上去的整件系固件。一系列这样的系固件应是可以序列方式被储存进该轴及器械的本体内,且装入轴中会是可作变形而又可膨胀以附着修复件到组织上。另外,它应是按需求使之可放置的一种系固件,并可保持在耻骨韧带内。

发明概述

一种将修复件附着于身体组织的外科用系固件,是由大体平坦连续体部件件所构成。该本体有近端和远端及其间的纵轴线。本体最好以超弹性镍钛合金制作。该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最好两个弹性倒钩,倒钩近侧地(proximally)并轴向地远离该远端延伸、且最好是以不同方向远离。该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最好两个弹性腿,弹性腿近侧地并轴向地远离近端以延伸、且最好是以不同方向远离。该倒钩及腿也最好以超弹性镍钛合金制作。

附图说明

本发明新的特征是利用附加的权利要求来特别限定的。但是,结合附图,参看下面的描述可对发明本身即操作的组织和方法及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目的进行最好的理解,其中:

图1所示为一种外科器械的立体图,其中,图中移去了左半手柄以显示其中的组件及处于开启位置的扳机;

图2所示为图1中的外科器械的立体图,其中,扳机从图1中所示的开启位置移动至图中所示的闭合位置,并且,一个端部执行器从外科器械中延伸出来;

图2B所示为图1中的外科器械的一些内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其中,为清楚显示的目的而省去了一些组件;

图3所示为图1中所示的外科器械的第一侧的侧面剖视图,其左半手柄被移去,其中,图中显示了组装的全部内部组件且扳机处于开启位置;

图4所示为图3中所示的外科器械的第二侧的侧视图,其左半手柄处于其位置而右半手柄被移去,图中显示了所有的内部组件且扳机处于开启位置;

图5所示为图3中的外科器械的第一侧的侧视图,其中,扳机移动至部分闭合的位置而使端部执行器从外科器械中延伸出来;

图6所示为图5中的外科器械的第二侧的侧视图,其中,扳机移动至部分闭合的位置而使端部执行器从外科器械中延伸出来;

图7所示为图5中的外科器械的第一侧的侧视图,其中,扳机移动至完全闭合位置而使端部执行器的第一部分回缩入外科器械中,并暴露出位于端部执行器处的系固件的一部分;

图8所示为图7中的外科器械的第二侧的视图,其中,扳机移动至完全闭合状态而使端部执行器的上部分回缩入外科器械中,并暴露出位于端部执行器处的系固件的一部分;

图9所示为本发明优选的系固件的立体图,其中,本发明优选的系固件具有一对远端倒钩和一对较长的近端臂,图中显示的本发明系固件处于未受迫的状态;

图10所示为图9中的系固件的侧视图,其中,本发明优选的系固件处于未受迫的状态;

图11所示为图9中的系固件的立体图,其中,图中所显示的本发明的优选系固件处于受迫的状态,即如在图1中的外科器械中看到的一种受迫状态;

图12所示为图11中所示的系固件的侧视图,其中,图中所显示的本发明优选系固件处于一种受迫状态;

图13所示为图12中所示的系固件的仰视图,其中,图中所显示的本发明的优选系固件处于一种受迫状态;

图14所示为本发明的外科器械的一根筒杆的远端的剖面侧视图,端部执行器通常回缩在该筒杆中,且在该筒杆中容纳有多个本发明的优选手术系固件;

图15所示为对图9中的端部执行器和筒杆的10-10线所作的剖视图,图中显示了一个通道及容纳在其中的一个本发明优选系固件;

图16所示为将一块网眼补片放置到下腹部的腹股沟底中的损伤处或疝气之上所用的外科夹持器的部分透视图,图中特别地显示了左腹股沟的解剖情况;

图17所示为图16中所示的下腹部的腹股沟底的剖面侧视图,图中显示了根据本发明而在准备修补损伤处的过程中将网眼补片放置到组织之上的情况;

图18所示为下腹部的腹股沟底的剖面侧视图,其中,图14中所示的筒杆的远端将网眼补片向下推到腹股沟底上,而端部执行器带着包含在筒杆中的一个系固件在筒杆中向下移动;

图19所示为腹股沟底和图18中所示的器械的剖面侧视图,其中,本发明的端部执行器从筒杆延伸入腹股沟底,端部执行器中包含有本发明优选的一个系固件;

图20所示为腹股沟底和图19中所示的器械的剖面侧视图,其中,端部执行器的第一部分部分回缩入筒杆中而展开包含在其中的本发明优选系固件的一个第一倒钩,并将第一倒钩与腹股沟底相配合;

图21所示为图20中所示的结构的剖面侧视图,其中,本发明的端部执行器的第一部分完全回缩入筒杆中,该全部的回缩将本发明优选的系固件的臂释放入筒杆中由端部执行器的第一部分原来占据的部分;

图22所示为图21中所示的结构的剖面侧视图,其中,本发明的端部执行器的第二部分完全回缩入筒杆中,该完全的回缩使本发明优选的系固件的第二倒钩与腹股沟底相配合且两根臂与筒杆相配合;

图23所示为图22中的结构的剖面侧视图,其中,图22中的外科器械的筒杆已向上移动以释放本发明优选的系固件的臂,被释放的臂将手术网眼补片附加到腹股沟底上;

图24所示为图1中的本发明的扳机锁定机构的部分侧视图,其中,一个锁定臂固定附加到可枢转的扳机上而可操作性地与一个棘轮相配合;

图25所示为本发明的锁定机构的部分剖视图,图中显示了处于初始位置的棘轮及与轮爪相配合的情况,其中,锁定臂向上移动而从起始位置(虚线所示)移动至与棘轮相邻的第二位置(截面形式);

图26所示为图25中的结构的部分剖视图,图中显示了向上移动的锁定臂与棘轮的第一齿相配合,其中的结合使棘轮逆时针转动一个齿,而锁定臂准备回复至初始位置(虚线所示);

图27所示为图26中的结构的部分剖视图,图中显示了向上移动的锁定臂与棘轮的最后齿相配合,其中,扳机的反复击发使棘轮转动至最后齿,一个锁定突起恰好位于向上移动的锁定臂之下(截面形式);

图28所示为图27中的结构的部分剖视图,图中显示了向上移动的锁定臂进一步与棘轮的最后齿相配合,其中,棘轮逆时针转动而将锁定突起定位在锁定臂之下;

图29所示为图28中的结构的片断剖视图,图中显示了向上移动爪臂阻止棘轮进一步的转动,锁定臂附加到卡在一个齿和棘轮的锁定臂之间的扳机上。

发明详述

本发明涉及在患者的组织缺陷修复术中用的一种新式外科系固件。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诸多手术场合、采用顺序送进方式的新式手术用系固件。

结合腹股沟疝的修补并通过例子而对本发明进行了显示和描述。但是应该知道,本发明可适用于需要对组织缺陷进行修复的其它不同的手术过程。

手术器械

如图1和图2所清楚显示的那样,本发明的一系列手术系固件105是装进该手持式手术器械35中的,该手术器械通常用于将修复件附加到组织上或作为组织标记。本发明的手术系固件105是由超弹性镍钛合金制成的且以受迫或被压扁状态储存在外科器械中,当将其从外科器械中释放时,该系固件就扩展至一种未受迫的状态。该器械的动作在从其远端释放本发明的一个系固件105的同时还引导器械中的多个系固件105。

本发明的外科器械35具有一个手柄40、从手柄40向远处延伸的一根伸长筒杆92和从手柄40向下延伸的扳机85。手柄40具有右半部41和左半部42,右半部41和左半部42通常互为镜像式对称,在图1和图2中省略了左半部42。伸长的筒杆92固定安装到手柄40上,它是由较硬的中空材料如不锈钢管形成的。把柄43固定安装到手柄40上且与扳机85相邻,把柄43从手柄40的近端向下延伸。扳机85可转动地安装在手柄40中且可从图1中所示的开启位置运动至图2中所示的与把柄43相邻的位置。扳机85向闭合位置的运动使端部执行器95从筒杆92的远端伸出(参见图2)以释放系固件。

图2B所示为在外科器械35中看到的主要组件的立体分解视图。该分解视图可使读者熟悉包含在其中的关键组件及形成外科器械35所用的组装方法。为清楚显示起见,图中移去了多个组件如左半手柄42。图2B中的一些组件形状复杂,在下面参考的内容中为辨识或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建议读者再行参见该图。外科器械35的组件均包含在右半手柄41和左半手柄42中,手柄可由工程热塑材料如苯乙烯、聚碳酸酯或其它多种适合的材料之一来制成。轴槽44位于左半手柄42和右半手柄41的上部分的远端,该槽用于接收筒杆92并将其保持于其中。

栓槽45大体上位于右半手柄41中的轴槽44之下。栓槽45为直角形以将栓55装纳于其中。栓55的远端具有一个较硬的栓杆57及从栓杆57向远处延伸的一个直角杆56。杆56是由弹性材料如不锈钢制成的。杆56的远端陷于并保持在栓槽45中,从栓槽45中伸出的杆56的大部分呈悬臂状态。当杆56偏转时,杆56的悬臂部分可使栓杆57上下自由移动。栓55的重要性将在下文中进行描述。

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是相对的两个部件,它们通常通过外科器械35的筒杆92和手柄40向近端和远端延伸而形成用于驱动系固件105的一个送进机构。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可相对于外科器械35向近端和远端运动并分别独立相对运动,它们分别被滑动性地限制在左半手柄42和右半手柄41中的一对导槽46中。在图2B中,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具有一个近端和一个远端,在组装前它们之间相间隔,多个系固件105就储存在它们之间。系固件105沿着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的整个长度延伸。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具有远端的第一和第二输送部件61、71,第一和第二输送部件滑动性地安装在筒杆92中,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还具有较大的近端第一和第二后续件62、72,该后续件滑动性地安装在左半手柄42和右半手柄41中。第一和第二输送部件61、71截面为半圆形且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外表面64、74。一对第一和第二钉栓64a、74a分别从第一和第二外表面64、74的远端向外延伸。第一和第二接触表面63、73分别完成了第一和第二输送部件61、71的半圆形截面。第一和第二接触表面63、73沿着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的整个长度相互面对且具有在其中延伸的第一和第二系固件通道65、75。在已组装的情况下,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沿着第一和第二接触表面63、73的整个长度进行滑动接触,而第一和第二系固件通道65、75形成一个中空的矩形通道以用于保持系固件105并将它们在通道中顺序输送(参见图15)。

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的系固件通道65、75为“U”形以将系固件105容纳在其中,它们还具有一对相对的内表面或通道底板以与系固件105配合。内表面具有多个凸起或在其上用于驱动系固件的特征空间以与系固件105结合。如在放大的图14中清楚显示的那样,这些凸起或锯齿120沿着第一和第二系固件通道65、75的底板的整个长度从近端向远端延伸且以纵向的距离“D”等长度相间隔。所述的距离“D”在8英寸及0.005英寸之间。本发明中的间隔“D”为0.475英寸。该间隔“D”将系固件相互分离,这样,当系固件在外科器械35中输送时,它们就不会相互结合或接触。如图所示,每个锯齿120均具有近端的倾斜表面122和远端的台阶121。在下面的内容中将对锯齿120在系固件105的输送中的作用进行详细描述。

在第一和第二系固件通道65、75的远端分别为第一和第二系固件导轨66、76,它们倾斜进入系固件通道65、75的近端以协助将系固件105放置于其中。这些系固件导轨66、76通常相互为镜像式对称。在图2B中隐藏了第一系固件导轨66。

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的较大近端部分为第一和第二后续件62、72,它们控制着系固件输送机构的计时和排序以从器械的远端释放一个系固件并在器械内向远端引导或输送多个系固件。第一后续件62具有从其两侧横向向外延伸的一对引导翼68及在远端处向上延伸的一个第一弹簧挡块67。引导翼68安装在手柄左右半部42、41的导槽46中,引导翼68可滑动性地将组装的滑动架60、70保持在手柄40中。一对“C”形导槽69位于后续件62的下面且沿着第一后续件62的近端半部纵向延伸。第二后续件72具有第二弹簧挡块77,该挡块77位于第二后续件72的近端,而叉形的挡块78在第二后续件72的远端向上延伸。凸轮板79从第二后续件72的较远的一侧朝着右半手柄41延伸。一对滑动架翼肋83沿着第二后续件72的近端半部分横向向外延伸。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可由工程热塑材料如液晶聚合物、聚碳酸酯、尼龙、苯乙烯或类似物来作成一个整体。

通过将位于第二后续件72上的滑动架翼肋83对插入第一后续件62的导槽69对中可将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滑动性地锁定在一起。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通过其上附加的穿透部件或第一和第二刺板片96、97而制作的很锋利。通过将第一和第二刺板片96、97放置到第一和第二钉栓64a、74a之上而将第一和第二刺板片96、97附加到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上,然后将组合的刺板片96、97和第一及第二滑动架60、70放入中空的筒杆92中以形成筒杆附属组件。图4中清楚地显示了这种保持刺板片的方法。刺板片96、97在将系固件105放入组织的过程中用于穿透组织,刺板片可用较硬的材料如不锈钢制成。

下一步,将筒杆附属组件放入系固件输送位置(图中未显示),一次将一个系固件105送入第一和第二系固件导轨66、76中,并将其送入由系固件通道65、75形成的中空通道。将系固件105插入直至其与输送机构相配合,该内容将在下文中进行描述。系固件105一旦处于其位置,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就相对而向近端和远端进行相对运动而将系固件105进一步引导或输送入筒杆附属机构中。该过程对于每个新系固件105来说是重复进行的、直至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完全按顺序承纳多个系固件105。多个系固件105沿着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的整个长度等间距布置。然后将筒杆附属组件包含的系固件105放入右半手柄41中。筒杆92被接收入轴槽44中,第一滑动架60的引导翼68被滑动性地放入导槽46中。下一步,将棘轮100放入轮座48中,该轮座48位于右半手柄41中接近枢转孔47的位置处。

通过将扳机盘87和锁定臂88放置到在扳机85的两侧横向延伸的销轴86上且利用一对销子89将其固定安装到扳机85上就构成了一个扳机组件。驱动臂90从扳机盘87向上延伸,而弹簧栓91从扳机盘87的较远侧向右半手柄41延伸。扳机弹簧104(参见图3)的一端放置到弹簧栓91之上。然后通过将较远侧的销子86(图中未显示)放入销孔47中而将扳机组件放入右半手柄41中。图中显示的扳机85、扳机盘87和锁定臂88是分离的组件,但它们也可由工程热塑材料如聚碳酸酯、苯乙烯或类似物构成单个部件。

图3显示了手柄40完全装配在一起的组件。在图3中显示的视图之前,扳机弹簧104的自由端伸展而被安装到把柄43的弹簧销49上。扳机弹簧104的自由端的附加到弹簧销上将扳机弹簧104张紧,并将扳机85偏移至图中所示的开启位置。下一步,压缩第一回位弹簧115并将其放入在第一滑动架60的第一弹簧挡块67和手柄左右半部41、42的第一弹簧肋50之间形成的第一弹簧空腔中。另外,压缩第二回位弹簧116并将其放入在第二滑动架70的第二弹簧挡块77和第二弹簧肋51之间形成的第二弹簧空腔中。最后,将左半手柄42安装到右半手柄41上而完成外科器械35的组装。为清楚显示起见而移去了左半手柄42。

致动机构

图3-8显示了用于控制外科器械35中的元件的计时和运动的致动器或排序机构的操作。致动机构由扳机85的动作来结合并将送进机构或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移入至少三个顺序的位置中。扳机85的动作同时将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向远端而从第一近端位置移动入第二远端位置,然后将第一滑动架60回复至近端位置,最后将第二滑动架70回复至近端位置。该运动的顺序将多个系固件105向远处推进,并在两个步骤中将系固件的远端配合到组织中。该致动机构包括栓55、上述的扳机组件、第一和第二回位弹簧115、116及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

图3显示了图1中的外科器械的第一或左侧视图,其左半手柄41处于其位置,为清楚显示的目的而移去了左半手柄42,扳机85处于初始开启位置。第一和第二回位弹簧115、116在手柄41和42中偏压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扳机组件的扳机85处于完全开启的位置,而驱动臂90与第一后续件62的引导翼68的近端进行操纵性配合。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处于第一近端位置。

图4显示了图中的外科器械的第二或右侧视图,左半手柄42处于其位置而移去了右半手柄。在该图中可看到栓55,栓55的栓杆57与位于第一后续件62的远端上的第一斜坡69a操纵性配合。为清楚显示起见,图中以截面的形式显示了第一和第二弹簧肋50、51及右半手柄41的栓槽45的一部分。

图5和图6分别显示了组装在外科器械35的左侧视图和右侧视图,图中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从图3-4中所示的第一位置通过扳机85的作用而向远端传动或移动至第二位置。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向远端的移动使端部执行器95从筒杆92的远端处延伸。扳机85处于第一部分闭合位置且准备从扳机组件的驱动臂90处释放第一滑动架60。

在图5中,当扳机85逆时针朝向把柄43转动时,驱动臂90转动入与导引翼68进行操作配合且将第一滑动架60向远端移动。当第一滑动架60向远端移动时,它与第二滑动架70的叉形挡块78相接触而向远端推动第二滑动架70。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向远端的移动压缩如图所示的第一和第二回位弹簧115、116。扳机组件的锁定臂88向上移动而使棘轮100进行转动。

在图6中,当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向远端运动时,它们使栓55的栓杆57向下偏斜而沿着第一滑动架60的第一斜坡69a和第二滑动架70的第二斜坡80进行滑动。栓55的栓杆57穿过第二斜坡80而向上偏斜以锁靠第二滑动架70的第三斜坡81和第一后续件62的底表面62a。在栓55处于该位置的情况下,第二滑动架70被锁定在远端的位置而不能向近端移动。

图7和图8分别显示了组装的外科器械35的作用视图,图中所示为在第一滑动架60往复运动或回复至图3和图4所示的第一近端位置而从端部执行器95处部分释放一个系固件105之后的情况。

如图7所示,在从驱动臂90释放引导翼68之后,第一滑动架60向远端运动而从图5和图6所示的第二远端位置运动至第一近端位置。通过第一回位弹簧115的作用而使滑动架60回复至近端位置。第一滑动架60向近端的运动使第一刺板片96向近端回缩入筒杆92中,并释放如图所示的系固件105的远端。锁定臂88从其位置向上移动而与棘轮100脱离配合。

在图8中,当第一后续件62向近端移动时,第一后续件62的底表面62a从栓杆57处向远端移动而使栓55向上偏移至图3中所示的未偏移位置。该运动不锁定第二后续件72。在第二后续件72没被锁定的情况下,被压缩的第二回位弹簧116将使第二滑动架70回复至图3中的初始近端位置。当第二滑动架70回复至第一近端位置时,栓杆57在凸轮板79的第三斜坡81的作用下向上偏移而移动过向远端运动的凸轮板79的顶部表面82,并回复至图3中所示的位置。在该点处,如果没有启动器械的锁定动作,扳机85就被释放而使器械的元件回复至图3中所示的位置。

系固件

图9-13所示为本发明的新式外科锚件、系固件105的放大视图。本发明的多个系固件105顺次包含在外科器械35中(参见图2B),该系固件被用于将一个修补件如一个手术网眼修补垫片系固或缝合到组织上。本发明的系固件105具有弹性,图9和图10中显示了该系固件处于其初始的未受迫状态。当系固件105变形或受迫时,在被释放的情况下它就会回复至其初始形状。系固件105可由准弹性或超弹性的镍钛合金片形成或模压成以利用其准弹性或超弹性的性能,或该系固件105也可由具有弹性的钢、不锈钢、铜或其他钛合金来制成。

系固件105最好是由所含的Ni占约50.5%(此处的百分比是指原子百分比)至约60%的一种合金来制成,而优选的情况为,Ni约占55%,而合金的其余部分为Ti。另一种优选的方式为,系固件在体温下是超弹性的,它具有的Af在从约24℃至约37℃的范围内。系固件105的超弹性设计可使它从受挤压的情况下恢复,这样就可在直径较小的筒杆92中储存大量系固件105。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优选系固件105是由一种超弹性合金制成的,最优选的情况为:制作该系固件的合金材料中含有的镍大于50.5%(原子百分率)及余额(balance)的钛。镍的原子百分率大于50.5%可使合金在从马氏体相完全转化为奥氏体相时的温度(Af温度)低于人的体温而最好为约24℃至37℃,这样奥氏体在体温下是唯一稳定的金相组织。

图9和图10所示的未受迫系固件105具有一个通常平坦的连续体部件109,该体部件109具有第一(远)端和第二(近)端。至少一个倒钩从远端延伸出来,而至少两个倒钩从近端延伸出来。该连续的体部件109具有一个远端末梢106,由于系固件105不必穿透组织,因此,该末梢106是圆的或钝的。另一种方式为如果需要的话,系固件105的远端末梢可以制作的很锋利或尖的。第一和第二倒钩107、108近侧地并轴向地远离远端末梢106延伸,并与体部件109远离延伸。第一和第二倒钩107、108可被弯曲,体部件109的远端具有一对倒钩或第一和第二腿110、111,所述腿110、111从体部件109远侧地延伸并在不同的方向上相互远离,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腿110、111与第一和第二部件60、70的内表面相配合,它们也可被从体部件109向外弯曲而形成图9和图10中所示的外翻结构。第一和第二倒钩107、108及第一和第二腿110、111的端部可以是较钝的。

图11-13显示了本发明的系固件105的立体图、侧视图和仰视图,其中图中所示的系固件105处于受迫状态即假定系固件105被储存在外科器械35中(参见图1)。当将系固件105从外科器械35中释放时,它就会回复至图9和图10所示的未受迫形状。

送进机构

图14和15所示为图3中的筒杆92的远端的部分放大剖视图,图中显示了处于第一或未启动位置的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或可移动杆,其中,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缩入筒杆92中而将系固件105包含于其间。在第一远端位置,外科器械35的扳机85处于完全开启位置(见图3),第一滑动架60的锯齿120整齐排列且与第二滑动架70中的锯齿120直接相对。图15显示了第一和第二系固件通道65、75如何形成用于接受系固件105的通道。

该送进机构是新的,因为它将系固件105本身作为送进机构的一部分。如图14所示,送进机构59具有三种明显的元件:即第一滑动架60、第二滑动架70及以序列方式储存于其间的一系列系固件105。系固件105保存在锯齿120之间,其倒钩107、108向外偏移而使系固件105集中在锯齿120之间。系固件105的第一和第二腿110、111向外偏置,与锯齿120的表面相接触。该第一、二腿110,111的末端位于台阶121与斜面122接合处的袋状槽内,并以可操纵方式与该台阶122咬合及与斜面122作滑动接触。正是这种与台阶121的系固件105的确实接触或咬合以及与斜面122的滑动接触,在第一、二滑动架间的往复运动中推动或送进这一系列的系固件105并将系固件105放进组织之中。

对于本领域的一些技术人员来说:上述送进机构的给定元件、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向远端的运动可使系固件105与滑动架60、70的台阶121进行操纵性地配合。该操纵性地配合及滑动架60、70向远端的移动使系固件105向远端移动。如果滑动架之一如第一滑动架60向远端移动而另一个保持静止,系固件105就操纵性地与移动的滑动架60相配合而运动,而与静止的滑动架70进行滑动配合。如果滑动架之一如滑动架60向近端移动而另一个保持静止,系固件105就与静止的滑动架70进行操纵性地配合而保持静止,并与移动的滑动架60进行滑动配合。

在将上述运动和反应结合的情况下,滑动架60、70具有三种可能的不同运动顺序,从而向远端驱动系固件105而使其穿过外科器械35(见图3)。本发明的外科器械35选择应用了这些运动顺序之一,该顺序最适于将系固件105放置到组织中。该驱动顺序以步进的方式,利用本发明的送进机构59从图14所示的启动位置开始而以图18至22中所示的情况结束。另外两个驱动顺序将在下文中描述。

本发明的后续机构首先将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从第一近端位置(图14)向远端(图18、19)移动至第二远端位置(图19)。该运动使系固件105与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进行主动配合而将其从第一位置移动至远端的第二位置。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图14)从第一近端位置运动至第二远端位置使全部系固件105在外科器械35中向远端移动。也就是说,每个系固件105(最远端的系固件除外)现在均占据前一个系固件105的位置。

下一步,如图20、21所示,第一滑动架60从第二远端位置向近端移动或运动回复至第一近端位置而使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的锯齿相对排列。如图所示,系固件105可操纵性地与静止的第二滑动架70相配合而在筒杆92中保持静止。

最后,如图22所示,将第二滑动架70从第二远端位置向近端运动或移动回复至第一近端位置而使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中的锯齿120重新对准。系固件105与静止的第一滑动架60进行操纵性地接触而保持静止且与向远端移动的第二滑动架70进行滑动接触。如图22所示,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已将最远端系固件105放置到组织中且向远端移动至第一位置。从而,作好将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中的一个如图所示的新系固件105放置入组织中的准备。

如上所述,上面描述了本发明的两个附加实施例,其中,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采取了不同的运动顺序。这些不同的运动顺序也可将系固件105向远端驱动而穿过外科器械35(参见图3)。

在下一个或第二实施例中,在运动顺序中将第一或第二滑动架之一如滑动架60固定而使另一个滑动架70从第一位置向远端移动至第二位置并回复至第一位置。在第三个实施例中改变了运动的顺序,其中,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在相反的方向上同时往复运动。

解剖分析

参考图16,本发明的外科器械的一种典型应用是对损伤如对位于腹股沟组织如腹股沟底126中的腹股沟疝气125进行修补。图中显示了病人的左腹股沟进行解剖的解剖结构以指出本发明的用途。

通常,通过骼骨肌肉127可进入腹股沟疝125。很明显,在典型的腹股沟疝125的区域中存在一个脉管和神经的网络,这就要求外科医生应以高超的技术和万分的谨慎来进行疝修补。例如,在横腹肌腱膜128中,内环129允许胃血管130和输送脉管131延伸过腹股沟韧带132的边缘。股动脉血管133位于耻骨韧带134附近并包含外骼骨脉管135和下方的腹上部动脉血管136。

在许多情况下,腹股沟韧带132和趾骨韧带134的边缘用作解剖的明显标志及支撑结构以支撑如前面所述的手术系固件。所述包含外骼骨动脉血管135和输送脉管131的区域对外科医生来说通常称为“危险三角区”。因此,外科医生应避免损伤上述的这些血管,且在该区域中进行解剖、缝合或紧固时必须小心。

在图16和17中,作为腹股沟疝125修补的第一步,利用一个手术夹持器械145将一个修复件或网眼补片140放置到腹股沟疝125上。网眼补片140可由任何所需要的构造、结构或材料构成。但是,网眼补片140最好是PROLENETM(由纤维制造的一种公知聚合物)制成且最好作成网状。对于外科医生来说,使用PROLENETM网眼补片140是训练的科目并且应是得心应手的,这是因为网眼补片140容易定尺寸,例如,可在网眼补片140中提供一个侧槽141以容纳胃血管130和输送脉管131。

如上所述,可将网眼补片140放置到腹股沟疝125之上以对腹腔中的内脏(未显示)形成足够的屏障,所述的内脏可凸伸出腹股沟疝125而给病人带来严重的疼痛和不适。图17显示了被放置到腹股沟底中126上的网眼补片140的侧视图。网眼补片140可附加到腹股沟底126上。

方法

图18至23也显示了外科器械35的使用方法。筒杆92的远端的这些剖面侧视图显示了利用外科器械35将本发明的新颖系固件105放置到腹股沟底126中以附加网眼补片140所涉及的步骤。

图18所示为下腹部的腹股沟底126的剖面侧视图,其中,外科医生已将筒杆92的远端放置入病人腹股沟疝125附近的区域中。外科医生以选择了一个附加点或手术位置并利用外科器械35的远端将网眼补片140向下推到腹股沟底126上。小心地将筒杆92的远端布置到网眼补片140中的一个开口142上以将系固件105放置其中。剖视的筒杆92中的端部执行器95的位置显示出外科医生已部分启动了扳机85。扳机85的部分移动或启动使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从图14所示的初速位置向远端(在图14中为向下)传送或移动。

如图19所示,外科医生继续致动或移动已移动至第一位置(参见图2、5、6)的扳机85,这样使端部执行器95的第一和第二滑动架60、70完全从筒杆92中延伸或传送出来。延伸的端部执行器95穿过网眼补片140中的开口142进入腹股沟底126。端部执行器95虽受到相接触的组织的阻挡,但它将最远端系固件105的第一和第二倒钩107、108放置到腹股沟底126的组织中。

外科医生继续致动扳机85而使扳机85从图5和图6所示的第一部分闭合位置移动至图7和图8所示的第二完全闭合位置。在该位置中,启动本发明优选的外科器械35的引导机构,这样,自动的动作顺序就随着第一滑动架60向由图20中的箭头所示的近端的运动或移动的开始而进行。

在图20中,第一滑动架60已部分移动或回缩入筒杆92中。该动作将最远端系固件105的第一和第二倒钩107、108从图19中所示的受迫状态中释放出来,并将第一倒钩107与腹股沟底126的组织进行固定配合。在释放时,远端系固件105的倒钩107、108张开至图20中所示的位置而使最远端系固件105弯曲。

该机构一旦被启动,第一滑动架60就继续向远端移动入外科器械35中直至它回复至图21中所示的在筒杆92中的初始启动位置。当滑动架60处于该位置时,第二滑动架70自动被释放按着箭头所示的方向向远端移动或运动入筒杆92中。

如图21所示,滑动架60处于向图10所示的初始启动位置运动的状态而完全释放远端系固件105。第二倒钩108和第二腿111将远端系固件105偏压到筒杆92中的原来由第一滑动架60的第一输送部件61所占据的位置中。这种偏压进一步使远端系固件105的第一倒钩107与腹股沟底126相配合。

在图22中,第二滑动架70自动向近端回缩入筒杆92中的第一启动位置,并完全释放远端系固件105的第二倒钩108而使其与腹股沟底126的组织相配合。远端系固件105的第二腿111也从第二滑动架70中释放出来,第一和第二腿110、111均在筒杆92中向外扩展。

最后,外科医生释放扳机85而使其回复至图1中所示的初始开启位置,并拉回筒杆92的远端而使其远离网眼补片140及配合或附加到腹股沟底126上的远端系固件105。如图23所示,在从筒杆92中释放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系固件105的第一和第二倒钩107、108紧紧地植根于腹股沟底126中,并回复至它们初始的外翻状态(参见图9和图10)。网眼补片140通过系固件105的第一和第二腿110、111而被固定保持在腹股沟底126上。现在,该外科器械准备在另一个位置用于附加网眼补片140。为达到该目的,外科医生仅需要在另一个位置将筒杆92的远端进行重新定位而致动扳机85将另一个系固件105放置或附加到腹股沟底126中即可。该过程继续进行直至网眼补片140被满意地附加到腹股沟底126上。

锁定机构

本发明的外科器械35(见图1)包含多个系固件105。在缝合物的附加过程中,随着外科医生重复击发该器械,储存在器械中的系固件105的数目就逐渐减少。当将最后一个系固件105放置到组织中时,外科医生无法知道器械中何时没有系固件105,并可能对组织击发空置的外科器械35。在外科器械35中布置了一个本发明优选的锁定机构而在外科器械35空置的情况下来锁定扳机。

如上所述,扳机85具有一个固定安装且从该处延伸的锁定臂88。扳机85的启动将锁定臂88从图3中所示的初始位置移动至手柄40中的第一部分闭合位置,且与转动安装在图24中所示的轮座48中的棘轮100相接触。

在图24中,扳机85使锁定臂88逆时针转动而与棘轮100的齿101相配合。锁定突起102恰好位于锁定臂88之上且从棘轮100处向外延伸。锁止爪103安装在右半手柄41上并从其上向外朝着观察者的方向延伸,锁止爪103可与棘轮100进行操纵性地配合。在棘轮100的较低部分中布置有一个较小的切口,该切口朝着锁止爪103的端部延伸。

图25显示沿图24中的25-25方向所做的剖面视图,图中显示了关键元件的必需部分,这样,读者可理解锁定结构的运行。本发明的锁定机构由棘轮100、锁止爪103及从扳机85处延伸的锁定臂88组成。图示的棘轮100与转动轴线相垂直且具有与棘齿101操纵配合的锁止爪103以阻止棘轮100的顺时针转动。通过截面25-25对锁定臂进行剖视,锁定臂88就形成了两个截面部分。第一部分88a是锁定臂处于初始位置的情况下对锁定臂88的远端作出的,第二部分88b是对锁定臂88作出的以显示锁定臂88的实际位置。图中的箭头用于显示锁定臂88的第二部分的运动方向。

本发明的棘轮100在其圆周上具有的齿101的数目与外科器械35中具有的系固件105的数目相同。当扳机85完全致动而将一个系固件105放置入组织中时,锁定臂88就与棘轮100相接触而使棘轮按图26中所示的方向逆时针转动一个齿101。在致动之后释放扳机85时,当锁定臂88回复至初始位置88a时,锁止爪103就阻止棘轮100进行顺时针转动。这样,对扳机85的一次完整致动可使棘轮100转动一个齿101,而使棘轮100转动一圈可击发所有的系固件105。

图27-29显示了在最后一个系固件105被击发的完全致动或闭合位置中锁定突起102是如何锁定锁定臂(扳机85)的。在图27中,棘轮已从图25中的第一位置转动至接近一个完整的周期。这是由锁定突起102的新位置来指示的。图中所示的锁定臂88的第二部分88b向上移动已超过锁定突起102且与最末尾的棘齿101相接触。在图28中,图示的锁定臂88的第二部分88b处于完全致动或闭合位置,锁定突起102已转动至锁定臂88的第二部分88b的下面。当释放扳机85时,锁定臂88的第二部分88b向下移动而与锁定突起102相接触,并使棘轮100顺时针转动以使齿101与锁止爪103配合(参见图29)。齿101与锁止爪103的配合可阻止棘轮100顺时针转动并锁止锁定臂88的第二部分88b。这样,在图29中,锁定臂88(及扳机85)的第二部分88b就由锁止爪103锁定在第一部分闭合位置而阻止外科器械35的扳机的开启。

上面的内容中已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这些只是通过例子来显示的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应是明显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多种变更、变化及替换。因此,本发明的内容只是由附加的权利要求的实质和范围来限定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