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被杂环化合物取代的丙醇胺衍生物、它们的制备方法、含有所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被杂环化合物取代的丙醇胺衍生物、它们的制备方法、含有所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摘要

本发明涉及取代的丙醇胺衍生物和它们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功能衍生物。本发明描述了式(Ⅰ)化合物,其中各基团具有所定义的含义,以及它们的生理学上可接受的盐、生理学上的功能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例如适合作为降血脂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32115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1-11-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阿文蒂斯药物德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99811635.1

  • 申请日1999-09-18

  • 分类号C07D401/12;C07D417/12;C07D401/14;C07D417/14;C07D413/14;C07D409/14;C07D409/12;A61K31/4427;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吴亦华

  • 地址 德国法兰克福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4:02: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8-11-19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6-10-18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19990918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04-05-19

    授权

    授权

  • 2001-1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1-11-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取代的丙醇胺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耐受的盐和生理学上的功能衍生物。

有几类活性化合物已被描述可用于肥胖症和脂质代谢障碍的治疗:

-聚合吸附剂,例如考来烯胺(Cholestyramin)

-苯并硫氮杂(WO 93/16055)

-胆汁酸二聚物和轭合物(EP 0489423)

-4-氨基-2-脲基嘧啶-5-羧酰胺(EP 0557879)

为了提供更进一步的显示治疗学上有价值的降血脂作用的化合物,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因此涉及式Ⅰ化合物

其中

C是苯基、吡啶基、噻吩基、呋喃基、嘧啶基、吲哚基、噻唑基、咪唑基、香豆素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基、喹啉基、哌嗪基、四唑基、三唑基、噁唑基、异噁唑基、异噻唑基或它们的噻吩并-、吡啶并-或苯并-稠合衍生物,其中芳族或杂芳族基团有可能被下列基团一至二取代:氟、氯、溴、碘、OH、CF3、-NO2、CN、(C1-C8)-烷氧基、(C1-C8)-烷基、NH2、-NH-R9、-N(R9)R10、CHO、-COOH、-COOR11、-(C=O)-R12、(C1-C6)-烷基-OH、(C1-C6)-烷基(-OH)-苯基、(C1-C6)-烷基-CF3、(C1-C6)-烷基-NO2、(C1-C6)-烷基-CN、(C1-C6)-烷基-NH2、(C1-C6)-烷基-NH-R9、(C1-C6)-烷基-N(R9)R10、(C1-C6)-烷基-CHO、(C1-C6)-烷基-COOH、(C1-C6)-烷基-COOR11、(C1-C6)-烷基-(C=O)-R12、-O-(C1-C6)-烷基-OH、-O-(C1-C6)-烷基-CF3、-O-(C1-C6)-烷基-NO2、-O-(C1-C6)-烷基-CN、-O-(C1-C6)-烷基-NH2、-O-(C1-C6)-烷基-NH-R9、-O-(C1-C6)-烷基-N(R9)R10、-O-(C1-C6)-烷基-CHO、-O-(C1-C6)-烷基-COOH、-O-(C1-C6)-烷基-COOR11、-O-(C1-C6)-烷基-(C=O)-R12、-N-SO3H、-SO2-CH3或-O-(C1-C6)-烷基-O-(C1-C6)-烷基苯基,其中烷基基团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可以被氟取代;

D是苯基、吡啶基、噻吩基、呋喃基、嘧啶基、吲哚基、噻唑基、咪唑基、香豆素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基、喹啉基、哌嗪基、四唑基、三唑基、噁唑基、异噁唑基、异噻唑基或4,5,6,7-四氢苯并异噁唑或其噻吩并-、吡啶并-或苯并-稠合衍生物,其中芳族或杂芳族基团有可能被下列基团一至二取代:氟、氯、溴、碘、OH、CF3、-NO2、CN、(C1-C8)-烷氧基、(C1-C8)-烷基、NH2、-NH-R9、-N(R9)R10、CHO、-COOH、-COOR11、-(C=O)-R12、(C1-C6)-烷基-OH、(C1-C6)-烷基(-OH)-苯基、(C1-C6)-烷基-CF3、(C1-C6)-烷基-NO2、(C1-C6)-烷基-CN、(C1-C6)-烷基-NH2、(C1-C6)-烷基-NH-R9、(C1-C6)-烷基-N(R9)R10、(C1-C6)-烷基-CHO、(C1-C6)-烷基-COOH、(C1-C6)-烷基-COOR11、(C1-C6)-烷基-(C=O)-R12、-O-(C1-C6)-烷基-OH、-O-(C1-C6)-烷基-CF3、-O-(C1-C6)-烷基-NO2、-O-(C1-C6)-烷基-CN、-O-(C1-C6)-烷基-NH2、-O-(C1-C6)-烷基-NH-R9、-O-(C1-C6)-烷基-N(R9)R10、-O-(C1-C6)-烷基-CHO、-O-(C1-C6)-烷基-COOH、-O-(C1-C6)-烷基-COOR11、-O-(C1-C6)-烷基-(C=O)-R12、-N-SO3H、-SO2-CH3、-(C0-C6)-烷基-吡啶基、-O-(C1-C6)-烷基-O-(C1-C6)-烷基苯基或-(C0-C6)-烷基苯基,其中苯基基团可以被F、Cl、CF3、OCF3、(C1-C6)-烷基或-O-(C1-C6)-烷基取代至多两次,其中烷基基团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可以被氟取代;

其前提条件是C和D不同时具有下列含义:

C=苯基且D=苯基,C=苯基且D=吡啶基,

C=吡啶基且D=苯基,C=吡啶基且D=吡啶基;

R1、R2、R3、R4彼此独立地是氢、氟、氯、溴、碘、OH、CF3、-NO2、CN、(C1-C8)-烷氧基、(C1-C8)-烷基、NH2、-NH-R9、-N(R9)R10、CHO、-COOH、-COOR11、-(C=O)-R12、(C1-C6)-烷基-OH、(C1-C6)-烷基(-OH)-苯基、(C1-C6)-烷基-CF3、(C1-C6)-烷基-NO2、(C1-C6)-烷基-CN、(C1-C6)-烷基-NH2、(C1-C6)-烷基-NH-R9、(C1-C6)-烷基-N(R9)R10、(C1-C6)-烷基-CHO、(C1-C6)-烷基-COOH、(C1-C6)-烷基-COOR11、(C1-C6)-烷基-(C=O)-R12、-O-(C1-C6)-烷基-OH、-O-(C1-C6)-烷基-CF3、-O-(C1-C6)-烷基-NO2、-O-(C1-C6)-烷基-CN、-O-(C1-C6)-烷基-NH2、-O-(C1-C6)-烷基-NH-R9、-O-(C1-C6)-烷基-N(R9)R10、-O-(C1-C6)-烷基-CHO、-O-(C1-C6)-烷基-COOH、-O-(C1-C6)-烷基-COOR11、-O-(C1-C6)-烷基-(C=O)-R12、-N-SO3H、-SO2-CH3或-O-(C1-C6)-烷基-O-(C1-C6)-烷基苯基,其中烷基基团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可以被氟取代;

R9至R12彼此独立地是氢或(C1-C8)-烷基;

及其药学上可耐受的盐和生理学上的功能衍生物。

优选的式Ⅰ化合物是其中一个或多个基团具有下列含义的那些:

C是苯基、吡啶基、噻吩基、呋喃基、嘧啶基、吲哚基、噻唑基、咪唑基、香豆素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基、喹啉基、哌嗪基、四唑基、三唑基、噁唑基、异噁唑基、异噻唑基或其苯并-稠合衍生物,其中芳族或杂芳族基团有可能被下列基团一至二取代:氟、氯、溴、碘、OH、CF3、-NO2、CN、(C1-C8)-烷氧基、(C1-C8)-烷基、(C3-C6)环烷基、NH2、CHO、-COOH或OCF3

D是苯基、吡啶基、噻吩基、呋喃基、嘧啶基、吲哚基、噻唑基、咪唑基、香豆素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基、喹啉基、哌嗪基、四唑基、三唑基、噁唑基、异噁唑基、异噻唑基或其苯并-稠合衍生物,其中芳族或杂芳族基团有可能被下列基团一至二取代:氟、氯、溴、碘、OH、CF3、-NO2、CN、(C1-C8)-烷氧基、(C1-C8)-烷基、(C3-C6)-环烷基、NH2、CHO、-COOH或OCF3

其前提条件是C和D不同时具有下列含义:

C=苯基且D=苯基,C=苯基且D=吡啶基,

C=吡啶基且D=苯基,C=吡啶基且D=吡啶基;

R1、R2、R3、R4彼此独立地是氢、氟、氯、溴、碘、OH、CF3、OCF3、NO2、CN、(C1-C8)-烷氧基、(C1-C8)-烷基、(C3-C6)-环烷基、NH2、-NH-R9、-N(R9)R10、CHO、-COOH、-COOR11或-(C=O)-R12,其中烷基基团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可以被氟取代;

R9至R12彼此独立地是氢、(C1-C8)-烷基;

及其药学上可耐受的盐和生理学上的功能衍生物。

特别优选的式Ⅰ化合物是其中一个或多个基团具有下列含义的那些:

C是苯基、吡啶基、噻吩基、嘧啶基、吲哚基、噻唑基、喹啉基、噁唑基或异噁唑基,其中芳族或杂芳族基团有可能被下列基团一至二取代:氟、氯、溴或(C1-C8)-烷基;

D是苯基、吡啶基、噻吩基、嘧啶基、吲哚基、噻唑基、喹啉基、咪唑基、三唑基、噁唑基或异噁唑基,其中芳族或杂芳族基团有可能被下列基团一至二取代:氟、氯、溴或(C1-C8)-烷基;

其前提条件是C和D不同时具有下列含义:

C=苯基且D=苯基,C=苯基且D=吡啶基,

C=吡啶基且D=苯基,C=吡啶基且D=吡啶基;

R1、R2、R3、R4彼此独立地是氢、氟、氯、溴、碘、OH、CF3、OCF3、NO2、CN、(C1-C8)-烷氧基、(C1-C8)-烷基、(C3-C6)环烷基、NH2、-NH-R9、-N(R9)R10、CHO、-COOH、-COOR11或-(C=O)-R12,其中烷基基团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可以被氟取代;

R9至R12彼此独立地是氢、(C1-C8)-烷基;

及其药学上可耐受的盐和生理学上的功能衍生物。

术语烷基被理解为直链或支链烃。

本发明进而涉及式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反应流程:

方法A

流程1

使邻、间或对位取代的亚胺Ⅱ与酮Ⅲ反应,得到化合物Ⅳ。该反应例如可以这样进行,在20℃至150℃的温度下,在没有溶剂的情况下,或者在适合的溶剂中,例如乙醇、四氢呋喃(THF)、甲苯、二甘醇二甲醚或十四烷,混合这两种化合物,然后加热混合物。

在适合的溶剂中,例如甲醇、THF或THF/水,在-30℃与+40℃之间的温度下,用NaBH4或另一种适合的还原剂使酮化合物Ⅳ还原为羟基化合物Ⅴ。在还原过程中,作为反应产物得到至多四种异构体混合物(外消旋物)。各种外消旋物可以通过分步结晶法或硅胶色谱法彼此分离。

所得外消旋化合物Ⅴ可以进一步分离为它们的对映体。可以通过手性柱色谱法或采用旋光活性助剂的文献已知方法,使外消旋物Ⅴ分离为对映体Ⅶ(参见《有机化学杂志》(J.Org.Chem.)44,1979,4891)。

由于水溶性比原始或基本化合物更高,药学上可耐受的盐特别适合于药用。这些盐必须具有药学上可耐受的阴离子或阳离子。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的适合的药学上可耐受的酸加成盐是无机酸的盐,酸例如盐酸、氢溴酸、磷酸、偏磷酸、硝酸、磺酸和硫酸,和有机酸的盐,酸例如乙酸、苯磺酸、苯甲酸、柠檬酸、乙磺酸、富马酸、葡糖酸、乙醇酸、羟乙磺酸、乳酸、乳糖酸、马来酸、苹果酸、甲磺酸、琥珀酸、对甲苯磺酸、酒石酸和三氟乙酸。出于药用目的,特别优选地使用氯化物盐。适合的药学上可耐受的碱式盐是铵盐、碱金属盐(例如钠和钾盐)和碱土金属盐(例如镁和钙盐)。

与非药学上可耐受的阴离子所形成的盐同样包括在本发明范围内,因为它们是可用于药学上可耐受的盐的制备或纯化的中间产物,和/或用在非治疗的、例如体外应用中的有用中间产物。

这里所用的术语“生理学上的功能衍生物”指代根据本发明的式Ⅰ化合物的任意生理学上可耐受的衍生物,例如酯,它们一旦对哺乳动物、例如人给药后,能够(直接或间接)生成式Ⅰ化合物或其活性代谢产物。

生理学上的功能衍生物也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前体药物。这类前体药物能够在体内代谢成为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这些前体药物本身可以是活性或无活性的。

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也可以以各种多晶型形式存在,例如无定形和结晶的多晶型形式。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全部多晶型形式都包括在本发明范围内,是本发明的进一步内容。

下文中,全部关于“根据式(Ⅰ)的化合物”的称谓都涉及如上所述的式(Ⅰ)化合物和如本文所述的它们的盐、溶剂化物和生理学上的功能衍生物。

为了达到所需生物学作用而必需的根据式(Ⅰ)的化合物的量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所选择的具体化合物、预期用途、给药方式和患者的临床状况。一般来说,每日剂量在0.3mg至100mg(通常从3mg至50mg)每天每千克体重的范围内,例如3-10mg/kg/天。静脉内剂量例如可以在0.3mg至1.0mg/kg范围内,可以适合以输液方式给药,给药速率为10ng至100ng每千克每分钟。适合于这些目的的输注溶液例如可以包含0.1ng至10mg、通常从1ng至10mg每毫升。单一剂量例如可以包含1mg至10g活性化合物。注射用安瓿例如可以含有1mg至100mg,可口服给药的单一剂量制剂例如片剂或胶囊剂,例如可以包含1.0至1000mg,通常从10至600mg。在药学上可耐受的盐的情况下,上述重量的详细数据涉及从该盐衍生的苯并硫氮杂(Benzothiazepin)离子的重量。关于上述疾病的预防或治疗,可以使用根据式(Ⅰ)的化合物的化合物本身,但是它们优选地以与可耐受的赋形剂所形成的药物组合物的形式存在。该赋形剂当然必须是可耐受的,也就是说它与组合物的其它成分是相容的,并且对患者的健康无害。赋形剂可以是固体或液体,或二者皆是,优选地与化合物配制成单一剂量,例如包含0.05至95重量%活性化合物的片剂。同样还可以存在其它的药学上的活性物质,包括其它的根据式(Ⅰ)的化合物。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通过已知的药学方法之一加以制备,制备方法的本质在于将各成分与药学上可耐受的赋形剂和/或助剂混合。

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是适合于口服、直肠、局部、经口(例如舌下)和肠胃外(例如皮下、肌内、真皮内或静脉内)给药的那些,不过在每种具体情况下,最适合的给药方式取决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与严重性和所用根据式(Ⅰ)的特定化合物的性质。包衣制剂和包衣缓释制剂也属于本发明范围。耐酸和耐受胃液的制剂是优选的。适合的耐受胃液的包衣包括乙酸邻苯二甲酸纤维素、聚乙酸邻苯二甲酸乙烯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邻苯二甲酸酯和异丁烯酸与异丁烯酸甲酯的阴离子聚合物。

适合于口服给药的药物化合物可以存在于独立的单元内,例如是胶囊剂、扁囊剂、口含片或片剂,它们均包含一定量根据(Ⅰ)的化合物;例如是粉末或颗粒;例如是在水性或非水性液体中的溶液或悬浮液;或者例如是水包油或油包水型乳剂。已如上述,这些制剂可以通过任意适合的药学方法加以制备,制备方法包括使活性化合物与赋形剂(它可以包含一种或多种另外的成分)接触的步骤。一般来说,组合物是这样制备的,将活性化合物与液体和/或细分的固体赋形剂均匀一致地混合,然后如果必要的话,使产物成型。因此片剂例如可以是这样制备的,压制化合物粉末或颗粒与任选的一种或多种另外的成分,或者使其成型。压制片可以这样制备,在适合的机械中,将自由流动形式、例如粉末或颗粒形式的化合物压片,化合物是已任选与粘合剂、润滑剂、惰性稀释剂和/或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分散剂混合过的。成型片可以这样制备,在适合的机械中,使粉状化合物成型,化合物是已用惰性液体稀释剂湿润的。

适合于经口(舌下)给药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口含片,其中包含根据式(Ⅰ)的化合物与矫味剂、通常是蔗糖和阿拉伯胶或黄芪胶,以及软锭剂,其中在惰性基质内包含该化合物,惰性基质例如是明胶和甘油或蔗糖和阿拉伯胶。

适合于肠胃外给药的药物组合物优选地包括根据式(Ⅰ)的化合物的无菌水性制剂,该制剂优选与预期接受者的血液是等渗的。这些制剂优选是静脉内给药的,不过给药也可以采取皮下、肌内或真皮内注射剂的形式。这些制剂优选可以这样制备,将化合物与水混合,赋予所得溶液无菌和与血液等渗。根据本发明的可注射组合物一般包含0.1至5重量%的活性化合物。

适合于直肠给药的药物组合物优选地以单一剂量的栓剂形式存在。它们可以这样制备,将根据式(Ⅰ)的化合物与一种或多种常规的固体赋形剂混合,例如可可脂,然后使所形成的混合物成型。

适合于对皮肤局部用药的药物组合物优选地以软膏剂、霜剂、洗剂、糊剂、喷雾剂、气雾剂或油剂的形式存在。可以使用凡士林、羊毛脂、聚乙二醇、醇和两种或多种这些物质的组合作为赋形剂。活性化合物的浓度一般是组合物重量的0.1至15%,例如0.5至2%。

透皮给药也是可能的。适合于透皮用药的药物组合物可以以单一贴剂的形式存在,贴剂适合于长期与患者表皮紧密接触。这样的贴剂适宜包含任选被缓冲的水溶液中的化合物,化合物是溶解和/或分散在粘合剂中或者分散在聚合物中的。适合的活性化合物浓度约为1%至35%,优选约为3%至15%。特别可能的是,活性化合物可以通过电转运作用或离子电渗疗法加以释放,例如《药学研究》(PharmaceuticalResearch)2(6):318(1986)所述。

本发明涉及式Ⅰ化合物的外消旋物、外消旋混合物和纯对映体的形式,还涉及它们的非对映体和混合物。

取代基R1、R1’、R2、R3和R4中的烷基、烯基和炔基基团可以是直链或支链的。

式Ⅰ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耐受的盐和生理学上的功能衍生物的显著特征在于其对脂质代谢的有利作用。可以采用化合物本身,或者将其与另外的具有降低脂质活性的化合物结合。化合物适合于预防、特别是治疗脂质代谢障碍,特别是高脂血症。式Ⅰ化合物也适合于影响血清胆固醇水平,适合于动脉硬化症状的预防和治疗。

下列发现证实了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的药理学活性。

通过测定对兔回肠刷状缘膜囊(Buerstensaummembranvesikeln)中[3H]-牛磺胆酸盐摄取的抑制作用,进行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的生物学测试。如下进行抑制作用试验:

1、从兔回肠制备刷状缘膜囊

通过所谓的Mg2+沉淀法,从小肠细胞制备刷状缘膜囊。通过静脉内注射0.5ml T61处死雄性新西兰兔(体重2至2.5kg),T61是2.5mg丁卡因HCl、100mg乙甲丁酰胺和25mg碘环三甲铵的水溶液。摘除小肠,用冰冷却的生理盐水冲洗。小肠的末端7/10(按口-直肠方向测量,即末端回肠,含有活性Na+-依赖性胆汁酸转运系统)用于刷状缘膜囊的制备。在-80℃氮下,将小肠在塑料袋内冷冻。为了制备膜囊,将冷冻后的小肠在30℃水浴中融化。剥去粘膜,将其悬浮在60ml冰冷却的12mM Tris-HCl缓冲液(pH7.1)/300mM甘露糖醇、5mM EGTA/10mg/l苯甲基磺酰氟/1mg/l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32U/mg)/0.5mg/l牛肺胰蛋白酶抑制剂(193U/mg)/5mg/l杆菌肽中。用冰冷却的蒸馏水稀释至300ml后,混合物用Ultraturrax(18-杆,IKA Werk Staufen,Germany)在75%最大功率下匀化3分钟,同时用冰冷却。加入3ml 1MMgCl2溶液后(最终浓度10mM),混合物在0℃下放置1分钟整。Mg2+的加入使细胞膜聚集,并沉淀,而刷状缘膜除外。在3000xg(5000rpm,SS-34转子)下离心15分钟,弃去沉淀,将含有刷状缘膜的上清液在48000xg(20000rpm,SS-34转子)下离心30分钟。弃去上清液,沉淀再用Potter Elvejhem匀化器(Braun,Melsungen,900rpm,10-冲程)在60ml 12mM Tris/HCl缓冲液(pH7.1)/60mM甘露糖醇、5mMEGTA中匀化。加入0.1ml 1M MgCl2溶液,在0℃下培养15分钟后,混合物再在3000xg下离心15分钟。上清液然后再在48000xg(20000rpm,SS-34转子)下离心30分钟。将沉淀溶于30ml 10mMTris/Hepes缓冲液(pH7.4)/300mM甘露糖醇,在1000rpm下用20冲程Potter Elvejhem匀化器再悬浮。在48000xg(20000rpm,SS-34转子)下离心30分钟后,将沉淀溶于0.5至2ml Tris/Hepes缓冲液(pH 7.4)/280mM甘露糖醇(最终浓度20mg/ml),借助于27-量针结核菌素注射器再悬浮。膜囊在制备后直接用于转运研究,或者每份4mg贮存在-196℃液氮中。

2、对回肠刷状缘膜囊中Na+-依赖性[3H]-牛磺胆酸盐摄取的抑制作用

凭借所谓的膜过滤技术,测定上述刷状缘膜囊对底物的摄取作用。将10μl膜囊悬浮液滴(100μg蛋白质)吸移到聚苯乙烯培养管(11×70mm)壁上,培养管含有培养基和相应的配体(90μl)。培养基包含0.75μl=0.75μCi[3H(G)]牛磺胆酸盐(比活度:2.1Ci/mMol)/0.5μl10mM牛磺胆酸盐/8.75μl钠转运缓冲液(10mM Tris/Hepes,(pH7.4)/100mM甘露糖醇/100mM NaCl)(Na-T-P)或8.75μl钾转运缓冲液(10mM Tris/Hepes,(pH 7.4)/100mM甘露糖醇/100mM KCl)(K-T-P)和80μl所研究抑制剂在Na-T缓冲液或K-T缓冲液中的溶液,这因实验而异。将培养基通过聚偏二氟乙烯膜滤器(SYHV LO 4NS,0.45μm,4mmΦ,Millipore,Eschborn,Germany)过滤。将膜囊与培养基混合,开始测量转运作用。每批培养的牛磺胆酸盐浓度为50μM。经过所需的培养时间(通常为1分钟)后,加入1ml冰冷却的终止溶液(10mMTris/Hepes,(pH7.4)/150mM KCl)以终止转运。立即在25至35毫巴真空下,通过硝酸纤维素膜滤器(ME 25,0.45μm,直径25mm,Schleicher&Schuell,Dassell,Germany)吸取所形成的混合物。滤器用5ml冰冷却的终止溶液清洗。

为了测量对放射性标记的牛磺胆酸盐的摄取作用,将膜滤器用4ml闪烁体Quickszint 361(Zinsser Analytik GmbH,Frankfurt,Germany)溶解,通过液体闪烁测量法,在TriCarb 2500测量装置(Canberra Packard GmbH,Frankfurt,Germany)中测量放射性。所得测量值以dpm(每分钟的分解量)表示,装置预先借助于标准样本进行校准,并预先校正任何可能存在的化学荧光。

分别在Na-T-P和K-T-P中测定对照值。由Na-T-P和K-T-P之间摄取作用的差异得出Na+-依赖性转运份额。IC50Na+表示基于对照水平,抑制50%Na+-依赖性转运份额的抑制剂浓度。

药理学数据来自一系列试验结果,试验研究了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与末端小肠的肠内胆汁酸转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总结在表1中。

表1显示对兔回肠刷状缘膜囊中[3H]-牛磺胆酸盐摄取的抑制作用测量值(生物学试验)。列出了参照物质、即牛磺脱氧胆酸(TCDC)和特定供试物质的IC50Na值的商。

下列实施例用于更详细地阐述本发明,但发明并不限于实施例中所述的产物和实施方式。

表1

实施 例 R1 R2 R3 R4CD  异构体 经验式 (分子量)MS  熔点  (℃)生物学试验 1 H H H H喹啉-2-基苯基    Ⅱ C29H25N3O (431,5)432,1 M+H+  187 2 H H H H喹啉-2-基苯基    Ⅰ C29H25N3O (431,5)432,1 M+H+<100 0,83 3 H H H H苯基噻唑-2-基    Ⅰ C23H21N3OS (387,5)388,2 M+H+  204 4 H H H H苯基噻唑-2-基    Ⅱ C23H21N3OS (387,5)388,2 M+H+<100 0,1
 5 H H H H苯基噻唑-2-基    Ⅲ C23H21N3OS (387,5)388,2 M+H+204 6 H H H H喹喔啉-2-基苯基    Ⅰ C28H24N4O (432,5)433,2 M+H+ - 0,57 7 H H H H喹喔啉-2-基苯基    Ⅱ C28H24N4O (432,5)433,2 M+H+150 0,22 8 H H H H喹啉-3-基苯基    Ⅰ C29H25N3O (431,5)432,2 M+H+210 9 H H H H喹啉-3-基苯基    Ⅱ C29H25N3O (431,5)432,2 M+H+ 0,35 10 H H H H苯基苯并噻唑-2-基    Ⅰ C27H23N3OS (437,6)438,2 M+H+183 11 H H H H吡啶-2-基1,4-嘧啶-2-基    Ⅰ C23H21N5O (383,5)384,2 M+H+ 0,24 12 H H H H吡啶-2-基1,4-嘧啶-2-基    Ⅱ C23H21N5O (383,5)384,2 M+H+<100 0,24 13 H H H H吡啶-2-基5-甲基-1,4-嘧啶-2-基    Ⅰ C24H23N5O (397,5)398,2 M+H+140 14 H H H H吡啶-2-基2,4-二甲基-噻唑-5-基    Ⅰ C24H24N4OS (416,6)417,2 M+H+154 0,66 15 H H H H吡啶-2-基2,4-二甲基-噻唑-5-基    Ⅱ C24H24N4OS (416,6)417,2 M+H+184 16 H H H H吡啶-2-基2,4-二甲基-噻唑-5-基    Ⅲ C24H24N4OS (416,6)417,2 M+H+191 17 H H H H吡啶-2-基4,5,6,7-四氢苯并异噁唑-3-基    Ⅰ C26H26N4O2 (426,5)427,3 M+H+207 18 H H H H吡啶-2-基喹啉-3-基    Ⅰ C28H24N4O (432,5)433,3 M+H+164 0,37
 19 H H H H吡啶-2-基喹啉-3-基    Ⅱ C28H24N4O (432,5)433,3 M+H+    199 0,42 20 H H H H吡啶-2-基喹啉-3-基    Ⅲ C28H24N4O (432,5)433,3 M+H+    146 0,23 21 H H H H吡啶-2-基噻吩-2-基    Ⅰ C23H21N3OS (387,5)388,3 M+H+    156 1,16 22 H H H H吡啶-2-基噻吩-2-基    Ⅱ C23H21N3OS (387,5)388,2 M+H+    166 0,19 23 H H H H吡啶-2-基噻吩-2-基    Ⅲ C23H21N3OS (387,5)388,2 M+H+    171 0,23 24 H H H H吡啶-2-基噻吩-2-基    Ⅳ C23H21N3OS (387,5)388,2 M+H+    123 0,22 25 H H H H吡啶-2-基2,5-二甲基噁唑-4-基    Ⅰ C24H24N4O2 (400,5)401,3 M+H+    161 0,46 26 HH H H吡啶-2-基5-氯噻吩-2-基    Ⅰ C23H20CIN3OS (422,0)422,2 M+H+    136 0,26 27 H H H H吡啶-2-基5-甲基噻吩-2-基    Ⅰ C24H23N3OS (401,5)402,2 M+H    115 1,02 28 H H H H吡啶-2-基5-甲基噻吩-2-基    Ⅱ C24H23N3OS (401,5)402,2 M+H    134 29 H H H H吡啶-2-基5-甲基噻吩-2-基    Ⅲ C24H23N3OS (401,5)402,2 M+H+    183 30 H H H H吡啶-2-基5-甲基噻吩-2-基    Ⅳ C24H23N3OS (401,5)402,2 M+H+    169 31 H H H H吡啶-2-基3,5-二甲基异噁唑-4-基    Ⅰ C24H24N4O4 (400,5)401,3 M+H+    153 0,37 32 H H H H吡啶-2-基2-乙基-4-甲基噁唑-5-基    Ⅰ C25H26N4O2 (414,5)415,3 M+H+    98
 33 H H H H吡啶-2-基4,5-二甲基噻唑-2-基   Ⅰ C24H24N4OS (416,6)417,3 M+H+135 0,24 34 H H 2-NO2 H吡啶-2-基2,4-二甲基噻唑-5-基   Ⅰ C24H23N5O3S (461,6)462,1 M+H+182 35 H H H H吡啶-2-基噁唑-4-基   Ⅰ C22H20N4O2 (372,4)373,1 M+H+159 36 H H H H吡啶-2-基3-甲基-5-苯基异噁唑-4-基   Ⅰ C29H26N4O2 (462,6)463,3 M+H+178 37 H H H H吡啶-2-基3-甲氧基噻吩-2-基   Ⅰ C24H23N3O2S (417,5)418,3 M+H+120 0,53 38 H H 2-NO2 H吡啶-2-基2,4-二甲基噻唑-5-基   Ⅰ C24H23N5O3S (461,6)462,2 M+H+174 39 H H 2-NH2 H吡啶-2-基2,4-二甲基噻唑-5-基   Ⅰ C24H25N5OS (431,6)432,2 M+H+127 0,65 40 H H H H吡啶-2-基5-戊基异噁唑-3-基   Ⅰ C27H30N4O2 (442,6)443,3 M+H+120 41 H H H H吡啶-2-基5-苯基异噁唑-3-基   Ⅰ C28H24N4O2 (448,5)449,3 M+H+195 0,60 42 H H H H吡啶-2-基1-甲基-1,3-咪唑-2-基   Ⅰ C23H23N5O (385,5)386,2 M+H+218 0,87 43 H H 2-NO2 H吡啶-2-基3,5-二甲基异噁唑-4-基   Ⅰ C24H23N5O4 (445,5)446,3 M+H+ 95 0,23 44 H H 2-NH2 H吡啶-2-基3,5-二甲基异噁唑-4-基   Ⅰ C24H25N5O2 (415,5)416,4 M+H+130 0,74 45 H H H H吡啶-2-基5-甲基异噁唑-3-基   Ⅰ C23H22N4O2 (386,5)387,2 M+H+ - 46 H H H H吡啶-2-基吲哚-2-基   Ⅰ C27H24N4O (420,5)421,2 M+H+209 0,22
 47 H H H H吡啶-2-基1-甲基-1,2,4-三唑-5-基    Ⅰ C22H22N6O (386,5)387,2 M+H+210 0,35 48 H H 2-NH2 H吡啶-2-基2,5-二甲基噁唑-4-基    Ⅰ C24H25N5O2 (415,5)416,3 M+H+112 0,80 49 H H 2-NH2 H吡啶-2-基5-甲基异噁唑-3-基    Ⅰ C23H23N5O2 (401,5)402,3 M+H+泡沫 0,77 50 H H H H吡啶-2-基4-甲基-2-吡啶-4-基噻唑-5-基    Ⅰ C28H25N5OS (479,6)480,2 M+H+146 0,79 51 H H H H吡啶-2-基4-甲基-2-吡啶-4-基噻唑-5-基    Ⅱ C28H25N5OS (479,6)480,2 M+H+186 0,52 52 H H H H吡啶-2-基4-甲基-2-吡啶-4-基噻唑-5-基    Ⅲ C25H25N5OS (479,6)480,2 M+H+泡沫 0,40 53 H H H H吡啶-2-基异噁唑-3-基    Ⅰ C22H20N4O2 (372,4)373,2 M+H+87 54 H H H H吡啶-2-基5-甲基-3(3-三氟甲基苯基)-异噁唑-4-基    Ⅰ C30H25F3N4O2 (530,6)531,2 M+H+ 55 H H 2-NH2 H吡啶-2-基异噁唑-3-基    Ⅰ C22H21N5O2 (387,4)388,2 M+H+156 0,31 56 H H 2-NH2 H吡啶-2-基3-(3-氯苯基)-5-甲基异噁唑-4-基    Ⅰ C29H26CIN5O2 (512,0)512,2 M+H+ 57 H H 2-NH2 H吡啶-2-基4-甲基-2-吡啶-4-基-噻唑-5-基    Ⅰ C28H26N6OS (494,6)497,2 M+H+135 58 H H H 2- NO 2苯并噻唑-2-基苯基    Ⅰ C27H22N4O3S (482.14)483.2(M+H+)178
 59 H H H 2- NO 2苯并噻唑-2-基苯基    Ⅱ C27H22N4O3S (482.14)483.2(M+H+)153 60 H H H H5-甲基-噻吩-2-基苯基    Ⅰ C25H24N2OS (400.16)401.2(M+H+)165 61 H H H H5-甲基-噻吩-2-基苯基    Ⅱ C25H24N2OS (400.16)401.2(M+H+)155 62 H H H H苯并噻唑-2-基苯基    Ⅰ C27H23N3OS (437.16)438.2(M+H+)80 63 H H H H5-甲基-噻唑-2-基苯基    Ⅰ C24H23N3OS (401.16)402.2(M+H+)142 64 H H H H5-甲基-噻唑-2-基苯基    Ⅱ C24H23N3OS (401.16)402.2(M+H+) - 65 H H H H2-硝基-3-噻吩基苯基    Ⅰ C24H21N3O3S (431.13)432.1(M+H+)215

表1所示化合物是外消旋物形式的非对映体。在“异构体”栏,列出了相应非对映体的相对极性,数字越大相当于Rf值越小。

从表中可以看出,式Ⅰ化合物显示出良好的降低脂质的作用。

下面详细描述某些实施例的制备,从相应的起始化合物类似地得到其它式Ⅰ化合物(见表1):

实施例A

a.

在-60℃下,将38ml 15%正丁基锂的正己烷溶液滴加到5.6g(0.06mol)甲基吡啶的50ml无水四氢呋喃溶液中。混合物加热至室温,再次冷却至-60℃。缓慢滴加8.5g 5-甲基噻吩-2-羧酸(0.05mol)的15ml四氢呋喃溶液,混合物然后加热至室温,再搅拌一小时。加入300ml水,并用20%柠檬酸水溶液中和后,混合物用100ml二氯甲烷萃取(3x),有机相用Na2SO4干燥,在减压下蒸发。经过硅胶色谱法纯化,用正庚烷/乙酸乙酯作为移动相,得到2.6g(理论收率249%)反应产物,为淡黄色油。

C12H11NOS(217,3)MS 218,2 M+H+

b.

将51ml(0.5mol)苯甲醛、47g(0.5mol)2-氨基吡啶和1g对甲苯磺酸溶于400ml甲苯,溶液用水分离器在回流下加热3小时。溶液冷却,有机相用饱和NaHCO3水溶液洗涤两次,再用水洗涤两次,每次100ml。然后用Na2SO4干燥,在减压下浓缩。所得粗产物呈油状,在真空油泵下蒸馏。

产量:           73.8g(理论收率81%)产物

沸点0.2:        125℃

C12H12N2(182,2)   MS 183,3 M+H+

c.

(两种非对映体的混合物)

将2.6g(12mmol)来自实施例1a的酮和2.2g(12mmol)来自实施例1b的亚胺溶于50ml乙醇。几分钟后,有无色固体开始沉淀出来。为了使反应完全,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48小时。冷却后,用吸滤法滤出沉淀,从乙醇中重结晶。

产量:    3.45g(理论收率72%)产物

熔点:    160℃

d.

(四种可能的非对映体的制备,见表1中的实施例27至30)

将3.4g(8.5mmol)来自实施例1c的酮化合物溶于350ml二氯甲烷、25ml甲醇与8ml水的混合物,加入2.4g硼氢化钠,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溶液然后用150ml水萃取两次,有机相用Na2SO4干燥,蒸发。残余物经过硅胶色谱法纯化(正庚烷/乙酸乙酯1∶1)。得到四种化合物,均是外消旋的,为无色结晶状产物:

第1部分:    1.1g(32%)高度非极性外消旋物(实施例27)

             Rf(乙酸乙酯/正庚烷=1/1):0.37

             熔点:115℃

             C24H23N3OS(401,5)    MS(FAB)402,2 M+H+

第2部分:    0.32g(9%)非极性外消旋物(实施例28)

             Rf(乙酸乙酯/正庚烷=1/1):0.30

             熔点:134℃

             C24H23N3OS(401,5)    MS(FAB)402,2 M+H+

第3部分:    0.54g(16%)中等极性外消旋物(实施例29)

             Rf(乙酸乙酯/正庚烷=1/1):0.22

             熔点:183℃

             C24H23N3OS(401,5)  MS(FAB)402,2 M+H+

第4部分:    0.38g(11%)极性外消旋物(实施例30)

             Rf(乙酸乙酯/正庚烷=1/1):0.16

             熔点:169℃

             C24H23N3OS(401,5)  MS(FAB)402,2 M+H+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