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葡萄球菌菌苗注射液及制备方法

葡萄球菌菌苗注射液及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葡萄球菌菌苗注射液及制备方法论,它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液、表皮葡萄球菌混合液组成,两种液体的比例为1∶1。它的制备步骤是:金黄色葡萄球菌a、b和表皮葡萄球菌a、b经纯培养后用无菌生理盐水洗下,离心弃去上清液,分别稀释成每毫升9—12亿的菌液;将配制好的菌液在60℃的温度下水浴杀菌1小时后分装,每安瓶2毫升;对瓶内药液进行检验,合格后即为成品。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对痤疮、毛囊炎治疗效果显著。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29774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1-06-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昝文华;

    申请/专利号CN99125131.8

  • 发明设计人 昝文华;孙建华;徐泊文;李艳红;

    申请日1999-11-26

  • 分类号A61K35/74;A61P17/10;

  • 代理机构唐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王永红

  • 地址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卫生学校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3:58:3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7-01-24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3-02-12

    授权

    授权

  • 2001-06-06

    公开

    公开

  • 2000-06-14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葡萄球菌菌苗注射液及制备方法,特别是治疗痤疮、毛囊炎的葡萄球菌菌苗注射液,属于治疗痤疮、毛囊炎的制剂。

目前治疗痤疮、毛囊炎的方法有:1、服用中西药物或敷药。2、美容治疗。其不足之处是:反复发作,不能治愈。经检索1989年1月至1999年9月的国内外500万文献尚未见有与本发明相同的文献报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优势菌株,将两种菌液混合制成一种能够彻底根制痤疮、毛囊炎的葡萄球菌菌苗注射液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液、表皮葡萄球菌混合液组成,两种液体的比例为1∶1。其制作方法是:它包括下列步骤:A、金黄色葡萄球菌a、b和表皮葡萄球菌a、b经纯培养后用无菌生理盐水洗下,离心弃去上清液,分别稀释成每毫升9-12亿的菌液;B、将配制好的菌液在60℃的温度下水浴杀菌1小时后分装,每安瓶2毫升;C、对瓶内药液进行检验,合格后即为成品。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液由蕈糖发酵阳性、甘露醇发酵阳性,蕈糖发酵阴性、甘露醇发酵阴性组成,蕈糖发酵阳性、甘露醇发酵阳性与蕈糖发酵阴性、甘露醇发酵阴性之比为3∶1。表皮葡萄球菌混合液由乳糖发酵阳性、松二糖发酵阴性,乳糖发酵阳性、松二糖发酵阳性组成,乳糖发酵阳性、松二糖发酵阴性与乳糖发酵阳性、松二糖发酵阳性之比为3∶2。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是:

1、注射本发明可增强机体对葡萄球菌的免疫力,抑制葡萄球菌在痤疮、毛囊炎致病中的作用。

2、对痤疮的治疗显效率为85.7%,有效率为94.90%。

3、对毛囊炎的治疗显效率为100%。

4、治愈彻底,不复发。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菌种的来源及优势菌株的选定:

采集痤疮患者粉刺和浓汁标本,接种高盐琼脂培养基,取可疑菌落经触酶试验、革兰氏染色镜检确定为葡萄球菌。共采集标本300份,有葡萄球菌生长222份。经血浆凝固酶、硝酸盐还原、精氨酸利用、DNA酶试验及有氧条件下对麦芽糖、蔗糖、蕈糖、乳糖、半乳糖、甘露醇、甘露糖、木糖、松二糖、果糖、核糖、木糖醇发酵等生化反应,鉴定葡萄球菌类,按葡萄球菌检索程序确定其种类。经鉴定,222份葡萄球菌能定种的7种,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孔氏葡萄球菌和中间葡萄球菌,另有14种葡萄球菌不能定种。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重要比例,故将它们确定为痤疮病损中的优势菌株,又根据糖发酵反应的结果,进一步确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优势菌株。反应结果如下:

1、金黄色葡萄球菌:

a、蕈糖发酵阳性、甘露醇发酵阳性的占71.64%;

b、蕈糖发酵阴性、甘露醇发酵阴性的占21.10%;

c、蕈糖发酵阳性、甘露醇发酵阴性的占5.12%;

d、蕈糖发酵阴性、甘露醇发酵阳性的占2.14%。

确定a、b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优势菌株。

2、表皮葡萄球菌:

c、乳糖发酵阳性、松二糖发酵阴性的占52.27%;

d、乳糖发酵阳性、松二糖发酵阳性的占38.63%;

e、乳糖发酵阴性、松二糖发酵阳性的占4.90%;

f、乳糖发酵阴性、松二糖发酵阴性的占4.28%。

确定c、d为表皮葡萄球菌优势菌株。

葡萄球菌菌苗的制备:

1、金黄色葡萄球菌a、b即蕈糖发酵阳性、甘露醇发酵阳性(占71.64%);蕈糖发酵阴性、甘露醇发酵阴性(占21.10%)和表皮葡萄球菌c、d即乳糖发酵阳性、松二糖发酵阴性(占52.27%);乳糖发酵阳性、松二糖发酵阳性(占38.63%)经纯培养后用无菌生理盐水洗下,离心弃去上清液,分别将它们稀释成每毫升9-12亿的菌液。

2、按比例配制葡萄球菌混合液:

A、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液由a:蕈糖发酵阳性、甘露醇发酵阳性(占71.64%);b:蕈糖发酵阴性、甘露醇发酵阴性(占21.10%)组成,a∶b=3∶1。

B、表皮葡萄球菌混合液由c:即乳糖发酵阳性、松二糖发酵阴性(占52.27%);d:乳糖发酵阳性、松二糖发酵阳性(占38.63%)组成,c∶d=3∶2。

3、葡萄球菌菌苗注射液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液、表皮葡萄球菌混合液组成,两者之比即A∶B=1∶1。

4、将配制好的菌液在此60℃的温度下水浴杀菌1小时后进行分装入瓶,每安瓶2毫升。

5、对瓶内的药液进行检验,确定无菌后封装,即为成品。

本发明的治疗方法:

三角肌皮下注射,第一次注射0.5毫升,每次递增0.1毫升,至1毫升为一个疗程,每5-7天注射一次。

本发明的作用原理:依据免疫学原理,注射本发明可增强肌体对葡萄球菌的免疫力,从而抑制葡萄球菌在蹉痤疮和毛囊炎致病中的作用。

本发明的动物实验:取小白鼠40只将其分成两组,每组20只,一组为实验组,腹腔注射本发明,每次0.5毫升,每5天注射一次,共5次。另一组为对照组,同样方法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经血清抗体水平测定,实验组抗体效价在1∶80以上,对照组抗体效价在1∶10以下。

典型病例:

1、王磊,男,19岁,面部痤疮5年,曾口服和外敷药物治疗,但反复发作,经注射本发明两个疗程后痊愈,两年内未复发。

2、王大钊,男,19岁,面部痤疮3年,药物治疗后,反复发作,用本发明注射一个疗程痊愈,两年内未见复发。

3、安颖奇,女,24岁,医生,面部痤疮7年,经药物和美容治疗反复发作,用本发明注射两个疗程痊愈,一年内未见复发。

4、纪振华,男,22岁,面部痤疮4年,多种药物治疗无效,用本发明注射两个疗程痊愈,一年内未见复发。

5、董颜彬,男,21岁,头部及背部患多发性毛囊炎,经药物治疗半年未见效,用本发明注射一个疗程痊愈,一年内未见复发。

本发明的治疗效果:

1、寻常痤疮的治疗:共治疗寻常痤疮患者195例,显效率为85.72%,有效率为94.90%。

2、毛囊炎的治疗:共治疗11例,显效率为100%。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