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薄窗正比管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薄窗正比管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摘要

薄窗正比管探测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将聚丙烯薄膜用热顶伸法延伸,成为厚度1μm左右的超薄薄膜;在超薄薄膜上喷镀超薄金属层;用热溶胶将超薄薄膜紧密地粘接在正比计数管的窗口上;在窗口上设置双层薄膜支撑网;将超薄聚丙烯膜上的金属层接地。超薄金属膜的厚度为100-150A。本方法制作的探测器窗口材料达到1μm的极薄,并具有很大面积、良好的强度和气密性,为射电天文学观察γ暴提供了理想的观测仪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29715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1-05-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申请/专利号CN00135430.2

  • 申请日2000-12-22

  • 分类号G01T1/18;H01J47/06;

  • 代理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栗仲平

  • 地址 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3:54:2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6-02-22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3-10-15

    授权

    授权

  • 2001-05-30

    公开

    公开

  • 2001-05-02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电天文学探测仪器的制作方法,特别是一种探测宇宙γ射线的薄窗正比管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在射电天文学中,对宇宙中γ射线能段的辐射观察十分重要,观察γ暴0.2-2keV超软X射线能段的辐射,通过星际吸收,探测γ暴能段小于2keV之后的反转,可以作为探测γ暴起源于银河系以内还是银河系以外的重要工具。二十多年来,世界各国对γ暴的观察研究还未涉及这一能段。因为观察这一能段对探测仪器的要求极高:1、探测器的窗口材料要求极薄;2、要求探测器窗口具有很大面积;3、要求探测器窗口能承受一定的气体压力而不漏气,其漏气率要求≤5×10升乇/秒。4、窗口薄膜上不能发生离子堆积现象。在窗口的制作技术上,这四点要求之间是互相矛盾的。例如目前使用的聚丙烯膜窗口,要拉伸成1μm薄的大面积薄膜,并保持良好的气密性和强度,其难度是很大的。所以目前现有技术中尚没有制作这种窗口的技术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给射电天文学的γ暴观察提供一种理想的观测仪器,本发明将提供一种薄窗正比管探测器的制作方法,该方法所制作出的探测器窗口应能满足探测仪器的极高要求:窗口材料达到极薄并具有很大面积,同时能承受一定的气体压力而不漏气,其漏气率要求≤5×10升乇/秒。并且该窗口薄膜上不应发生离子堆积。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为:薄窗正比管探测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1、将聚丙烯薄膜用热顶伸法延伸,使其厚度均匀地拉薄到1μm左右,成为超薄薄膜;

2、在超薄薄膜上喷镀超薄金属层;

3、用热溶胶将超薄薄膜紧密地粘接在正比计数管的窗口上;

4、在正比计数管窗口上设置薄膜支撑网;

5、将超薄聚丙烯膜上的金属层接地。

在优化方案中,设置的“薄膜支撑网”设置成双层网,其中一个网的线宽为1-0.6mm,每8-12mm设一线;另一个网的线宽为50-70μm,每0.8-1.2mm设一线。支撑网把薄膜分成了若干小块,可提高其强度。所说的超薄金属层,厚度为100-150A。

本发明提供的薄窗正比管探测器制作方法,所制作的探测器满足了探测仪器的极高要求:该探测器的窗口材料达到1μm的极薄,并因设置了支撑网可以具有很大面积和强度,同时其气密性良好,漏气率≤5×10升乇/秒。该窗口薄膜上的金属层设有接地,不会发生离子堆积。利用本方法可以制作出射电天文学观察γ暴的理想观测仪器。经过145db噪声实验、随机振动实验、冲击实验、+50℃~-10℃高低温实验,以及真空浸泡等实验,达到了宇航天文仪器的性能要求,已经安装在神州1号宇宙飞船上,等待发射升空。

现结合附图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参照图1:薄窗正比管探测器,设有正比计数管1及窗口2,在窗口上设置有厚度为1μm的超薄聚丙烯薄膜3,超薄聚丙烯膜利用光胶原理,用热溶性胶6紧密地粘接在窗口上,并设有双层薄膜支撑网4、5,其中网4的线宽为0.8mm,每10mm设一线;网5的线宽为60μm,每1mm设一线。支撑网把薄膜分成了若干小块,可提高其强度。薄膜上喷镀有厚度为100-150A的超薄金属层,金属膜层地。图中7为计数管的阳极丝。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