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除去氮和磷的废水处理方法和所用的设备

用于除去氮和磷的废水处理方法和所用的设备

摘要

本发明提供废水处理设备和所采用的方法。该设备可通过结合至少两组内澄清器型的氧化槽、外澄清器型氧化槽或者活化污泥方法来改变流路和间隔曝气运行。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20319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1998-12-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韩相培;

    申请/专利号CN98102537.4

  • 发明设计人 韩相培;

    申请日1998-06-23

  • 分类号C02F3/30;

  • 代理机构11219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王达佐

  • 地址 韩国汉城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3:21:2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8-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2F3/30 授权公告日:20021016 终止日期:20150623 申请日:1998062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02-17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00108 申请日:1998062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 2002-10-16

    授权

    授权

  • 1998-12-30

    公开

    公开

  • 1998-12-09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废水处理设备中除去氮和磷的方法和所采用的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过结合至少两组单元部件系统来除去氮和磷的方法和设备,所说的单元部件系统是通过将澄清器装配到氧化槽中并采用间歇曝气和流路改变的方法来操作单元部件系统来构成的。

为了在废水处理设备中用生物法除去氮和磷,可进行其中不通入游离氧的缺氧法,厌氧法和在其中通入氧的需氧法。在需氧反应槽中,有机氮和氨性氮被氧化成硝酸盐。在缺氧反应槽中,进行其中硝酸盐被还原成其后被释放到空气中的氮气的脱氮法。在厌氧反应槽中,从活性污泥中进行磷的释放。在需氧反应槽中微生物吸收大量释放的磷组分。完成大量吸收的微生物通过废污泥除去,从而最终除去了氮和磷。

在用于除去氮和磷的常规方法中,厌氧槽、缺氧槽和需氧槽是以恒定的容量分别安装的。因此,不能够灵活地应付进流质和量的变化。而且,该设备中必须注入甲醇作为用于脱氮作用的电子给体,或者必须将在硝酸化反应槽中的水循环到前面的阶段,即脱氮反应槽中,以利用废水中所含的生物体。为了注入甲醇,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试剂,并且为了利用生物体,需要安装泵、电力、维修和管理的费用,这是因为循环流是进流的约4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建议间歇曝气和改变流路的方法。作为应用间歇曝气和流路改变的常规方法,有所谓的Bio Denipho方法或者PhasedIsolation Ditch(PID)方法。

图7表示用于除去氮和磷的常规PID方法,图示在用于相应的阶段A到D的曝气或不曝气状态下进流和出流方向的改变,即流路改变。

按照下面进程的顺序描述用于PID法的设备的整体结构。从流体的进程来看,该设备由初级脱氮反应槽201a、分离槽201b、厌氧槽201c、至少两组每个配有曝气器和混合器的氧化槽202和203以及有污泥收集器206的澄清器204构成。还装配用于从澄清器204将污泥返回到初级脱氮反应槽201的污泥返回泵205和污泥返回管道208。

厌氧槽201c的作用是将进来的原料废水与从澄清器204通过污泥返回泵205返回的污泥混合,并从污泥中释放磷,同时保持厌氧状态。如果存在化学结合的氧,如硝酸盐(NO3)或者亚硝酸盐(NO2),就很难发生从污泥中释放磷。因此,在厌氧槽201c的前面的阶段中,首先要从初级脱氮反应槽201a和分离槽201b中除去原料废水或返回污泥中所含的游离氧或者硝酸盐。否则,厌氧槽201c应该由至少两组结合起来的槽构成,用来防止短循环,并在每个反应槽中安装混合器301。

澄清器204是独立安装在氧化槽202和203外部的外澄清器,而其中另外安装了污泥收集器206、污泥返回泵205和返回管道208。这里污泥的返回必须多于进流的总量。

如上所述,从设备、维修和管理方面来看,由于要构建初级脱氮反应槽201a、分离槽201b、厌氧槽201c和澄清器204,PID方法需要安装费用、电力和设备操作费用。

而且,从处理效率来看,在PID方法中,由于阶段之间的变化不迅速不明显,可能会降低处理效率。由于通过在厌氧状态释放磷而降低了磷含量的活性污泥被转变成需氧状态,这样便活化了微生物。这些活化的微生物吸收大量的磷。但是,在PID法中,经历在厌氧槽201c中释放磷的污泥在阶段A和C被诱发变成缺氧状态,而不是厌氧状态。因此,微生物可能没有被充分活化,这就降低了磷的吸收效率。

在脱氮处理过程中,为了降低氮的氧化物,需要尽可能多的生物体作为电子给体。但是,在PID法中,从其中脱氮反应在缺氧状态下进行的氧化槽连续排出其中吸收了大量用于脱氮反应所需的生物体的污泥,因此将该污泥加入到氧化槽中,在氧化槽中,进行其中大量加入的生物体产生不利作用的硝酸化处理。因此,硝酸化处理需要更长的时间,并降低了缺氧氧化反应槽的脱氮效率。

在PID方法的阶段A,将与进流量等量的污泥连续从进行脱氮反应的第一氧化槽202排出,接着流入进行硝酸化反应的第二氧化槽203。因此,从第一氧化槽202中洗去吸收在污泥中的生物体,它对脱氮反应是不利的。接着,将生物体引入到进行硝酸化作用的第二氧化槽203中以反作用于硝酸化反应。

这些情况也会在其中改变了流向并在第二氧化槽203中进行的脱氮反应的阶段C中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设备和方法,可降低设备成本、维修和管理费用,并且这种间歇曝气和改变流路的方法可有效地用于除去废水中的氮和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提高了脱氮效率,以便不将游离氧或氮的氧化物从在其中主要进行生物体的分解和硝酸化反应并不洗去生物体的处于需氧状态的氧化槽加入到其中需要缺氧或厌氧状态的氧化槽中。而且,阻止生物体从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的氧化槽的进流进入其中进行硝酸化反应的处于需氧状态的氧化槽,从而提高硝酸化效率。换句话说,在进行不同反应的氧化槽之间不移动污泥。

因此,在本发明用于除去氮和磷的废水处理设备中,从澄清器返回的污泥只流入构成包括从其中抽出返回污泥的澄清器的单元部件系统的氧化槽。换句话说,返回污泥不流入相邻单元部件系统的氧化槽中。根据本发明,还可改变废水的流路,并装配用于控制流路的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优选实施方案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用于除去氮和磷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A是图示说明了本发明用于除去氮和磷设备的第一实施方案;

图2B是沿着图2A的A-A线说明内澄清器实施方案的纵向截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用于除去氮和磷设备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图示说明本发明用于除去氮和磷设备的第二实方案;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用于除去氮和磷的设备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图示说明本发明用于除去氮和磷设备的第三实施方案;以及

图7是表示操作常规除去氮和磷的设备和方法的方法的流程图。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除去氮和磷的方法的流程图,它图解说明采用废水处理装置通过流路改变和间歇曝气除去氮和磷,所说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和2,它们构成其中第一和第二澄清器4和4a安装在配有曝气器和混合器(未示出)的氧化槽3和3a的单元部件系统。<图1所示的阶段A-1>

在图1所示的阶段A-1中,结合进行脱氮、生物体的分解和硝酸化作用。脱氮在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中进行,而硝酸化在第二内澄清器型氧化槽2中进行。从废水的流路来看,将进流引入到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而将从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的出流作为处理水通过第二内澄清器型氧化槽2释放。

这里,在第一氧化槽3中,曝气器的操作是间断的,仅在缺氧状态下操作混合器。脱氮反应由进流中所含的生物体引发,就是说将氮的氧化物还原成氮气,即有机氮。同时,在第二氧化槽3a中,操作曝气器并保持在需氧状态,连同生物体的分解一起进行脱氮反应。

阶段A-1与图7中PID法的阶段A相应。在PID方法中,与污泥混合的液体流动,被加入到第二氧化槽203中。但是,在本发明中,由于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的物流是从其中污泥在第一澄清器1中沉降的处理水,从第一澄清器4进入第二氧化槽3a的进流不含有污泥。因此,在本发明中,由于从其中发生脱氮反应的阶段A-1的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中不排出其中吸收了生物体的污泥,从与脱氮槽相应的第一氧化槽3中就不排出生物体。因此,在第一氧化槽3中,就不会洗去作为电子给体的生物体。<在图1所示的阶段A-2>

在图1所示的阶段A-2中,主要进行磷的释放。由于流路和曝气器的操作方法与阶段A-1的相同,阶段A-2好象与阶段A-1没有区别,但是在其实际反应方面是不同的。换句话说,在阶段A-1的第一氧化槽3中,发生脱氮反应,即还原氮的氧化物,并且在阶段A-2的第一氧化槽3中,从污泥中释放磷。为了在阶段A-2的第一氧化槽3中有效地释放磷,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应该完全处于其中不存在以例如氮的氧化物的氧化物形式的结合氧的厌氧状态。氮的氧化物的除去在阶段A-1的第一氧化槽3中完成。

在阶段A-2中,除了进行从污泥中释放磷之外,进流和出流的方向和需氧和厌氧状态的结合与阶段A-1的相同。并且在完全不存在氮的氧化物的厌氧条件下,延长其中在缺氧状态下还原氮的氧化物的阶段A-1的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的操作时间。因此,根据本发明,在常规PID方法中厌氧槽201c的作用可以用与阶段A-1不同的其中延长了操作时间的阶段A-2来代替,而不安装另外的脱磷装置。

在本发明中,第一和第二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和2采用了第一和第二澄清器4和4a,它们整体上分别由第一和第二氧化槽3和3a形成。因此,与其中结合至少两个氧化槽和一系列外澄清器的PID方法不同,由于污泥在其中第一澄清器4安装在第一氧化槽3中的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中循环,含有游离氧和氮的氧化物的污泥不从处于需氧状态的第二内澄清器型氧化槽2进入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中。因此,在本发明中,与图7所示的PID方法相反,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可以保持完全的厌氧状态,而不通过在污泥进流管线上的201c通过需氧槽201a。在其中不从需氧槽,即第二氧化槽3a加入含有游离氧或结合氧的返回污泥的阶段A-1的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中,甚至氮的氧化物也被在处于厌氧状态的原料废水进流中所含的生物体完全消耗掉。

在阶段A-2中,通过存在于处于厌氧状态的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中的污泥中的微生物释放磷。被小量化的磷与废水中所含的亚铁盐或者钙离子结合,再作为不溶性化合物除去。如果需要,可将一些粘合性化学试剂,如亚铁盐加入到处于厌氧状态释放的磷中,以将其固化成不溶物,以便随过量污泥抽出除去。在从在阶段A-2的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的污泥中释放磷的同时,第二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在需氧状态下运行,连续进行生物体的分解和硝酸化。<图1所示的阶段B>

在图1所示的阶段B中,将在阶段A-2的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的厌氧状态转变成需氧状态。同时,由于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是在其中由于流路的改变没有进流流入的无负载状态下运行,只消耗了污泥硝酸化必需的氧,即只消耗了少量的氧。因此,在这个阶段,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的内部很快变成需氧状态。用其在厌氧状态释放磷的污泥吸收比现有状态更多的磷。接着,除去浓缩了磷的污泥,从而最终除去存在于液体中的磷。

如果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在阶段B再次变成需氧状态,构成污泥的微生物会吸收释放的磷。在大量吸收之后,过量的磷通过加入亚铁盐或者铝盐聚结成为不溶物被除去。接着,降低在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中磷的浓度达到缺营养状态,从而达到脱磷目的。过量污泥主要从在该阶段的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中抽出除去。

在阶段B中,改变了阶段A-1和A-2的流路,以便使原料废水进流直接流进第二内澄清器型氧化槽2,即进入第二氧化槽3a,而不通过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并通过第二澄清器4a然后作为处理水流出。在第二氧化槽3a连续保持需氧状态的同时,分解生物体并连续进行硝酸化。图1所示的阶段C-1

在图1所示的其中进行脱氮反应和硝酸化的阶段C-1与阶段A-1具有相同的反应类型,只是第一和第二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和2的功能和流向发生互换。换句话说,在阶段C-1中,改变流向以便使原料废水流进第二内澄清器型氧化槽2,该槽持续聚集氮的氧化物,并在阶段A-1、A-2和B在需氧状态下运行。随着曝气器停止运行,在缺氧状态下运行第二内澄清器型氧化槽2,进行脱氮反应。同时,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通过起动曝气器转变成需氧状态,以便连续进行生物体的分解和硝酸化反应。

如图1所示,阶段A-1的进程依次如下:

原料废水进流-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第一氧化槽3-第一澄清器4)-第二内澄清器型氧化槽2(第二氧化槽3a-第二澄清器4a)-处理水的出流。

在阶段C-1,如下改变阶段A-1的流路:原料废水的进流-第二内澄清器型氧化槽2-(第二氧化槽3a-第二澄清器4a)-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第一氧化槽3-第一澄清器4)-处理水的出流。

换句话说,进行改变是为了在阶段A-1的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中发生的脱氮反应在阶段C-1的第二内澄清器型氧化槽2中进行,而在阶段A-1的第二内澄清器型氧化槽2发生的硝酸化反应在阶段C-1的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发生。在阶段C-1发生的反应类型与阶段A-1相同。<图1所示的阶段C-2>

其中发生从污泥中释放磷的厌氧反应、进行硝酸化和生物体的分解反应的阶段C—2在流路和需氧状态和厌氧状态的结合方面与阶段C-1相同,在其中所发生的反应类型方面与阶段A-2相同。换句话说,在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中持续进行生物体分解和硝酸化的同时,在阶段C-2中,第二内澄清器型氧化槽2转变成其中不存在氮的氧化物的完全的厌氧状态,从而导致从污泥中释放磷。阶段C-2与阶段A-2在处理步骤上相同,只是进流和出流的流路和第一和第二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和2的功能进行了互换。

换句话说,阶段C-2的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的反应类型与阶段A-2的第二内澄清器型氧化槽2的相同,并且阶段C-2的第二内澄清器型氧化槽2的反应类型与阶段A-2的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的相同。在该阶段,进行可以代替在常规PID方法中厌氧槽的功能的方法。<图1所示的阶段D>

阶段D也与阶段B在反应类型方面相同,除了第一和第二氧化槽3和3a的流路和反应类型互换之外。换句话说,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在需氧状态进行,允许有进流和出流,而第二内澄清器型氧化槽2在没有任何流体和生物体的无负载情况下运行。

如图1所示,与其中物流进程如下的阶段B相反:原料废水进流—第二内澄清器型氧化槽2(第二氧化槽3a-第二澄清器4a)-处理水的出流,在阶段D流路变为:原料废水进流-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第一氧化槽3-第一澄清器4)-处理水的出流。阶段D的反应与阶段B的相同,除了第一和第二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和2的反应类型随着阶段B而改变之外。

在阶段A-1到D中,需氧、缺氧和厌氧状态或者硝酸化和脱氮反应的进程的程度是通过在第一和第二氧化槽3和3a中安装感应器来测定氧化/还原电位(ORP)、氢离子浓度(pH)、溶解的氧浓度(DO)或者经过的反应时间来评价。因此,用于转换阶段或者曝气器所必须的闸门和阀门通过采用定时装置、ORP控制器、pH控制器或者DO控制器来操作,从而自动转换阶段,并操作处理装置。

在下面的表1中总结上述相应的阶段。表1在每个阶段的反应和流路的形成(图1)

 阶段            反应的种类   流路的    形成 PID方法  中的相  应阶段  第一内澄清器型      氧化槽1 第二内澄清器型     氧化槽2 A—1—原料废水的进流—缺氧状态—脱氮反应—污泥的循环—处理水的出流—生物体的分解(硝酸化)—污泥的循环原料废水的进流6第一氧化槽36第一澄清器46第二氧化槽3a6第二澄清器4a6处理水的出流 阶段A A—2—原料废水的进流—厌氧状态—磷的释放—污泥的循环—处理水的出流—需氧状态—生物体的分解(硝酸化)—污泥的循环与阶段A—1相同 能够代 替厌氧 状态和 PID的装 置 B—无负载(没有进流和出流)—需氧状态—磷的大量吸收—污泥的循环—原料水的进流和处理水的出流—生物体的分解(硝酸化)—污泥的循环原料水的进流6第二氧化槽 (3a)6第二澄清器 (4a)6处理水的出流 阶段B C—1—处理水的出流—需氧状态—生物体的分解反应(硝酸化)—污泥的循环—与阶段A—1的第二内澄清器型氧化槽2的反应相同的反应—原料水的进流—缺氧状态—脱氮反应—污泥的循环—与阶段A—1的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相同的反应原料水的进流6第二氧化槽 (3)6第二澄清器 (4a)6第一氧化槽 (3)6第一澄清器 (4)6处理水的出流 阶段C
 C—2—处理水的出流—需氧状态—生物体的分解反应(硝酸化)—污泥的循环—与阶段A—2的第二内澄清器型氧化槽2的反应相同的反应—原料水的进流—厌氧状态—磷的释放—污泥的循环—与阶段A—2的第一澄清器(1)的内部氧化槽相同的反应与C—1相同能够代替厌氧状态和PID的装置 D—处理水的出流—需氧状态—生物体的分解反应(硝酸化)—污泥的循环—与阶段B的第二内澄清器型氧化槽2的反应相同的反应—原料水的进流—厌氧状态—磷的大量吸收—污泥的循环—与阶段B的第—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相同的反应原料废水6的进流第一氧化槽36第一澄清器46处理水的出流阶段D

图2A图示说明一个实施方案,它用于满足通过基本上构成图1所示每个阶段所需的流路来形成流路的所需的条件。更具体地说,包括通过流路53、53a,54和54a以及阀门41到45相连的原料废水进流路51、处理水出流路52、氧化槽3和3a以及澄清器4和4a的单元部件用作改变流路的装置。

形成流路以便使原料废水通过原料废水进流路51流进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的第一氧化槽3或者第二内澄清器型氧化槽2的第二氧化槽3a,并且原料废水进流路调节阀41和41a安装在相应的流路上。

单元部件之间的流路的构成要使第一氧化槽3和第二氧化槽3a相连,并且第一澄清器4和第二澄清器4a相连。流路调节阀42、42a、43和43a安装在相应的流路上。用于连接第一和第二氧化槽3和3a的管线和用于连接第一和第二澄清器4、4a的其它管线相互连接形成单元部件之间的流路55。

在每个从第一和第二澄清器4和4a分支的流路上形成带有处理水的出流调节阀45和45a的处理水的出流路52。为了降低设备成本,将处理水的出流路52与一个处理水的调节阀45和45a的后续步骤的管线一体化是有利的。

图2B是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内澄清器的截面图,其中部分出口44a安装在第一澄清器4的下部,处理水出口44b安装在第一澄清器4一侧的上部。

图3图示说明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流路改变方法。<图3所示的阶段A-1和A-2>

这些阶段在反应类型、方法和流路顺序方面与其中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在缺氧或者厌氧状态下运行的图1所示的阶段A-1和阶段A-2相同。

打开安装的流路上向着第一氧化槽3的原料废水进流路调节阀41,关闭安装在流路上向着第二氧化槽3a的原料废水进流路调节阀41a,使原料废水只进入第一氧化槽3。

接着,调节单元部件之间的流路调节阀,使第一澄清器4的出流进入第二氧化槽3a。换句话说,打开两个单元部件之间的流路调节阀42a和43,关闭其它单元部件之间的流路调节阀42a和43。关闭安装在第一澄清器4上的处理水出流路调节阀45,使处理水不从第一澄清器4流出,打开安装在第二澄清器4a的处理水出流路调节阀45a,使处理水从第二澄清器4a流出。<图3的阶段B>

在图3所示的阶段B中,关闭在前面的阶段A-1和A-2打开的进入第一氧化槽3的流路53的原料废水进流路调节阀41,打开第二氧化槽3a的原料废水进流调节阀41a,使原料废水进流进入第二氧化槽2。

用于连接第一和第二氧化槽3和3a的单元部件之间的流路调节阀42、42a、43和43a全部关闭,以便在没有原料废水进流的无负载状态下运行第一氧化槽3。

在处于需氧状态的第二氧化槽3a处理的处理水通过处理水出流路52流出。同时,关闭在第一澄清器4一侧的处理水出流路调节阀45,并打开在第二澄清器4a一侧的处理水出流路调节阀45a。在阶段B中,第一和第二澄清器3和3a均在需氧状态下运行。因此,与前面的阶段一样,开始运行第一氧化槽3的曝气器62,连续运行第二氧化槽3a的曝气器62a。<图3所示的阶段C-1和C-2>

这些阶段在反应类型、方法和流路顺序方面与图1所示的其中第二氧化槽3a在缺氧状态或厌氧状态运行的阶段C-1和C-2是相同的。打开向着第二氧化槽3a的流路53a的原料废水进流路调节阀41a,使原料废水进入。关闭安装在向着第一氧化槽3的流路53上的原料废水进流路调节阀41。两个单元部件间的流路调节阀门42和43a打开使第二澄清器4a的出流流入到第一氧化槽3中,而剩余单元部件之间的阀门42a和43则被关闭。同时,安装在第二澄清器4a中的处理水出流路调节阀门45a关闭,使第二澄清器4a的处理水流出,而安装在第一澄清器4中的处理水流出路调节阀门45则打开以使处理水流出。

在阶段C-1和C-2,曝气器62如前阶段连续运行,使第一氧化槽3保持在需氧状态,而曝气器62a停止运行,以使第二氧化槽3a在缺氧或厌氧状态下运行。<图3所示的阶段3>

在图3所示的阶段D中,关闭在前面的阶段C-1和C-2打开的进入第二氧化槽3a的流路53a的原料废水进流调节阀41a,打开第一氧化槽3的原料废水进流调节阀41,使原料废水进流进入第一氧化槽3。

用于连接第一和第二氧化槽3和3a的单元部件之间的流路调节阀42、42a、43和43a全部关闭,以便在没有原料废水进流的无负载状态下运行第二氧化槽3a。

打开安装在第二澄清器4a一侧的处理水出流路调节阀45a和安装在第一澄清器4的处理水出流路调节阀45,使在处于需氧状态的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中处理的处理水通过处理水出流路52流出。

在阶段D,由于第一和第二澄清器3和3a必须在需氧状态下运行,第二氧化槽3a的曝气器62a开始运行,并且如前面的阶段一样连续运行第一氧化槽3a的曝气器62。

在下面的表2中总结了如图3所示的调节用于在阶段A-1到D的方法进行流路转换所需的阀门的方法。

在该实施方案中,流路可以通过管线和阀门或者各种类型的开放管路和闸门组成,这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表2:用于组成图3的各个阶段流路的阀门调节

 阶段  用于调节原料  废水的进流路  的阀门     用于调节单元部件之间的     流路的阀门  用于调节处理  水的出流路的  阀门    41  41a  42 42a  43 43a  45  45a A—1和 A—2    —   H   H  —  —   H   H   — B    H   —   H  —  —   H   H   — C—1和 C—2    H   —   —  —  —  —  —    H D    —   H   H   H  H  H  —    H

(-:打开阀门,H:关闭阀门)

图4是图示说明用于满足运行本发明废水处理方法的相应阶段的流路的第二实施方案。详细地说,在包括进流和出流路的单元部件之间的流路改变装置、澄清器4和4a以及氧化槽3和3a是通过两个4路流路21和22形成的,并且闸门31和32分别安装在4路流路21和22上。

第一4路流路21的一个支路与原料废水进流路51相连,通过它使原料废水进入,并且两个在废水进流路51的每一侧彼此相向的支路与第一和第二氧化槽进流路53和53a相连,所说进流路分别是第一和第二氧化槽3和3a的进口。剩余的支路与第二4路流路21相连形成单元部件之间的流路55。

第二在单元部件之间与第一4路流路21相连的流路55的每一侧彼此相向的4路流路22的两个支路与第一和第二澄清器4和4a的出口分别相连,形成第一和第二澄清器出流路54和54a。第二4路流路22的剩余支路与处理水出流路52相连,通过它处理水流出。可转动闸门31和32安装在第一和第二4路流路21和22的中间,以改变流路,同时通过90E旋转。

图5表示在图4所示采用4路流路的废水处理设备中,在相应流路中流路的闸门的打开/关闭状态。<图5所示的阶段A-1和A-2>

这些阶段从反应类型、方法和流路的顺序方面与图1所示的其中第一内澄清器型氧化槽1在缺氧状态或者厌氧状态运行的阶段A-1和A-2是相同的。第一4路流路21的闸门31沿aa’方向调节,使出流可通过原料废水进流路51、第一4路流路21和第一氧化槽进流路53进入第一氧化槽3。

同时,第二4路流路22的闸门32也可沿着aa’的方向调整,使第一澄清器4的出流通过第一澄清器出流路54、第二4路流路22、单元部件之间的流路55、第一4路流路21和第二氧化槽进流路53a进入第二氧化槽3a。

由于第二4路流路22的闸门32沿aa’的方向调节,这样第二澄清器4a的处理水无需操作闸门分别通过第二澄清器出流路54a、第二4路流路22和处理水出流路52流出。

如在第一实施方案所示的,在第二实施方案的阶段A-1和A-2中,曝气器62停止运行,使第一氧化槽3的内部在缺氧状态或者厌氧状态运行,并且持续运行曝气器62a,以使第二氧化槽3a保持在需氧状态。<图5的阶段B>

在没有进流和出流的无负载状态下需氧运行第一氧化槽3。进流和出流仅在第二氧化槽3a中进行。为了转换反应类型和它们进入图1所示阶段B的进程,将闸门从aa’位置向bb’位置旋转90°。

原料废水可沿着原料废水进流路51通过第一4路流路21和第二氧化槽进流路53a到达第二氧化槽3a。

第二闸门32与前面的阶段A-1和A-2不同,不单独在方向aa’上调节。

在没有进流和出流的无负载情况下以第一氧化槽进流路53和第一澄清器出流路54通过第一和第二闸门31和32关闭的状态下运行第一氧化槽3。

在该阶段,由于第一和第二氧化槽3和3a均必需进行需氧运行,第一氧化槽3的曝气器62开始运行,而第二氧化槽3a的曝气器62a如前面的阶段一样持续运行。<图5所示的阶段C-1和C-2>

这些阶段与图1所示的其中第二氧化槽3a在缺氧或者厌氧状态下运行的阶段C-1和C-2从反应类型和流路顺序方面是相同的。第一4路流路21的闸门31沿着bb’方向调节,使原料废水通过原料废水进流路51、第一4路流路21和第二氧化槽进流路53进入第二氧化槽3a。

同时,第二4路流路22的闸门32也可沿着bb’方向调节,使第二澄清器4a的出流通过第二澄清器出流路54a、第二4路流路22、单元部件之间的流路55、第一4路流路21和第二氧化槽进流路53a进入第一氧化槽3。由于第二4路流路22的闸门32沿bb’方向调节,这样第一澄清器4的处理水通过第一澄清器出流路54和处理水出流路52作为处理水流出。

如前面的阶段一样,连续运行曝气器62,以便第一氧化槽3的内部在需氧状态下运行,停止运行曝气器62a,以便使第二氧化槽3a保持在缺氧或缺氧状态。<图5的阶段D>

在该阶段,在没有进流和出流的无负载情况下需氧运行第一氧化槽3a。进流和出流仅在第一氧化槽3中进行。将闸门31从bb’位置向aa’位置旋转90°。

原料废水可通过第一4路流路21和第一氧化槽进流路53a通过原料废水进流路51进入第一氧化槽3。

第二闸门32不单独在方向bb’上调节。第一澄清器4的出流通过第一澄清器出流路54、第二4路流路22和处理水出流路52作为处理水流出。在没有进流和出流的情况下,如曝气器62a开始运行一样,在第二氧化槽进流路53a和第二澄清器出流路54a的状态下有氧运行第二氧化槽3a。第一氧化槽的曝气器62如前阶段一样连续运行。

调节闸门的方法是阶段A-1到D所需的流路改变所必需的。

表3:在图5的每个阶段中形成流路的闸门的调整

阶段在第一4路流路21的第一闸门31的位置在第二4路流路22的第二闸门32的位置A-1和A2aa’aa’Bbb’aa’C-1和C-2bb’bb’Daa’bb’

在该实施方案中,流路可以通过开放流路和闸门或者各种类型的管线和阀门形成,这也被本发明的范围所覆盖。

图6是图示说明本发明用于通过流路改变和间隙曝气来除去氮和磷的第三个实施方案,它与图4除了澄清器的类型改变成外澄清器7和7a之外在设备结构方面是相同的,并且与图5在运行方法和反应种类方面是相同的。

图6图示说明通过将外澄清器型氧化槽11和12与4路流路21和22采用构成该设备的单元部件系统和流路改变结合起来构成的设备的第三个实施方案。用于流路改变和间隙曝气的设备另外安装在常规外澄清器型氧化槽11和12,或者用于除去生物体的活化污泥方法,因此,得到用于容易除去氮和磷的设备。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用于除去氮和磷的的废水处理设备和方法中,氮和磷的除去效率得以提高并保持在稳定的水平。而且,可以减少日益严重的河流和湖泊的海藻污染问题。当与图7所示的常规PID进行比较时,用于除去氮和磷的系统具有如下的优点。

第一,去除营养物的效率优良并且稳定。

第二,用于硝酸化和脱氮反应的阶段转换、磷的释放或大量吸收很快并且缩短了时间。

第三,由于不需要初级脱氮反应槽201a、选择槽201b和厌氧反应槽201c,氧化槽和澄清器可装在内部,提高了空间使用效率并降低了结构成本。

第四,由于不需要安装在初级脱氮槽的混合器301、澄清器的污泥收集器206和返回污泥泵205,从电力安装工作和机械作业的安装费用来看,该系统是非常经济的。

第五,由于方法简单,减小了包括运行动力和人工的连同维修和管路的维修和管路费用。

第六,由于采用了内澄清器型氧化槽,比PID减小了水头损失,因此,降低了进流泵的泵压。

第七,由于采用了内澄清器型氧化槽,在氧化槽保持在需氧状态的同时,澄清器也保持在在需氧状态。因此,由于污泥浮在澄清器中,降低了处理水的量,或者避免了磷的释放。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