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汉语的方块拼音字的电脑输入方法

汉语的方块拼音字的电脑输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文字发音输入的计算机文字输入方法,是一种文字或准文字形式的无编码输入法。其拼音字母采用独立设计的方块拼音字,包括18个子音符、20个母音符、3组共12个辅音四声符、3个声调符和1个儿音符,55个符号分配在键盘的英文字母键位上。单字输入按子音加母音加四声或辅音的顺序输入,字、词输入不需切分。既可实现计算机文字输入的想打、快打,又有替代英语作为计算机程序文字和智能机汉语声控标音文字的前途。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7572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1998-03-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金太星;

    申请/专利号CN97116384.7

  • 发明设计人 金太星;

    申请日1997-08-20

  • 分类号G06F3/023;

  • 代理机构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韩飘扬

  • 地址 134300 吉林省广播电视大学白山分校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3:04:5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3-10-08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0-09-13

    授权

    授权

  • 1998-03-11

    公开

    公开

  • 1998-02-25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汉语的电脑输入方法,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采用方块拼音字拼音输入汉字的电脑输入方法。

目前,国内虽然出现了一些优秀的计算机汉字输入形码及声形码,较大地提高了汉字的输入速度,但学习复杂、输入速度有限,其最大的缺点是需要见字拆字且输入的汉字量有限,输入是相对机械而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不能解决随心想打、听打、盲打的难题,难以使计算机从专业的变相打字机里解放出来,成为人们手里真正的创作工具和助手,尤其是输入编码对思维的干扰,降低了写作思考的效率,这也是汉字编码在记者、编辑、作家、干部和科技上作者(所谓想打者)用户中极少被采用的原因。

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拼音输入方法,采用线型字(汉语拼音字母),由于没能真正的研究汉语的语音规律、不能准确的标音,忽视了汉语的显著特点—四声变化,因而重码大量出现,输入速度较慢。而实际上线型字形本身,也不适合于汉语、汉字的发音,难以推广运用。

实际使用表明,现有的汉语拼音方案存在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汉语拼音方案音符上的不全、不准和烦琐问题。

(1)韵母不全;汉语中如“知、吃、诗”等音的注音,需要声母zh、ch、sh与韵母i相拼,并硬性规定zhi、chi、shi的发音为“知、吃、诗”,其实这几个拼音应读为“鸡、奇、希”,所以拼音是错误的。而且z、c、s在发音习惯上是不能和韵母i相拼音的,因它们发不出清晰而顿挫的字音来。因此zi、ci、si(自、次、斯)只是硬性的命音而已,拼音也是错误的。

另外,在拼写hm()、hug(哼)、m(呒)、ng(嗯)等音字时,由于没有“俄日”的韵母,在拼写时,不得不在缺少韵母的情况下,硬在声母后边直接加上辅音,或直接用辅音来表示,这在汉语拼音上是不允许和不可能的(应说也是不科学的),因为只有声母和辅音,音节是发不出和发不准音的。这是由于汉语拼音的音素中,韵母是属于声带发生振动的音符,声母是属于声带不振动而只规定口形和出气的音符,辅音是附着音,不可独用。汉语的任何一个音,必需要有韵母存在,才会发出声带能震动的相应的字音来。虽然现在声母表中的字母都可以发音,如b、p、m、f,这是由于已让声母b、p、m、f与韵母e相拼,并给以命音的缘故。但在实际拼音中,它们只起声母b、p、m、f的作用。综上所述,汉语的实际发音是需要韵母“俄日”音的,但由于汉语拼音方案没有设立相应韵母符号,因而造成了很多不便和错误,同时也不利于外来语的准确标音和汉语音的发展。

(2)韵母符号“o”音符,在汉语里实际上没有其准确的音,是不必要的;

经过数十年的探讨发现,汉语的实际发音中,没有用“o”规定的发音,它实际上是个极不易找准的音。相似的准确肯定的发音只有ao、ou、uo、e音。为“o”音符号所单独注音的文字在汉语词典里仅仅只有四个,如“喔、哦、噢”等字,它们都是叹字(噢同喔),并且这些叹词还有ao、ou、e的其它发音,一般极少发所谓的“o”音。在语音上“哦、喔”等字的发音完全可由e、ao、ou、uo等音来代替,不但满足需要,而且语音更加清晰肯定。而实际上“o”音符的设立是为组成复合韵母服务的,为使拼音的音节书写缩短,便于发音顿挫肯定,应当对复合韵母ao、ou、uo用单音韵母形式表现更为合适。另外复合鼻韵母ong音在拼音上还有些不准,如拼写“轰、工、中”等音字时,应当改用ung的鼻韵母拼音。这在原国音字母注音中,本来就是用(ung)拼写的,应当改正。

(3)声母符号重复;

汉语拼音方案设声母j、q、x,又设了zh、ch、sh,实际上这是声母的重复,j、q、x三个音本是zh、ch、sh与i的拼音,完全可以取消。

(4)辅音不足;

汉语拼音方案里的辅音是以复合鼻韵母的形式设立的,实际上方案里只有两个辅音,即n、ng。普通汉语的发音还经常需要另一个辅音,即m(木的闭唇音),如拼写“呒、嗯”等音字时所需要的辅音,这个辅音是汉语音发展所必需的,从现实和将来讲,都不能给以忽略。

(5)文字的“儿”化应独特;

汉语的“儿”音是一个特殊的发音,汉字的“儿”化又是一个尚没有完全形成的追加辅音。汉字一般在发音上普遍都可以“儿”化,但发“儿”音的文字却只有十几个,即“儿、而、尔、耳、贰”等字,并在书文和正常的标准发音上一般都不做“儿”化音的标记和发“儿”化音。

汉字的“儿”化由于习惯和使用的不同,又有直接“儿”化和拖长“儿”化之分。例如《白毛女》戏中的人名“春儿”和“喜儿”,春字直接“儿”化,发一个春儿音,喜儿却经常发两个音,即喜一儿。尤其在诗歌和唱歌中,文字的“儿”化一般都作拖长“儿”化的发音,例如“马儿、风儿、花儿”等。也就是说文字语言的“儿”化根据情感和节奏,音一拉长便要发出两个音。儿音要单独表示出来。这就提出了汉语“儿”化具有其特殊性问题。

原汉字的“儿”化是用儿字单独表示,读者可以根据情节自己掌握“儿”化,汉语拼音方案采用了直接在儿化文字的后边附加r符号表示,这实际上是拉丁文字颤辅音的表现形式。由于汉语的特点,实际上颤辅音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对其“儿”化的表现形式也要相应的独特为好。

2、汉语的发音范围。

汉语言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化,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汉语的发音从汉语拼音方案的音节上看,韵母可以单独发音,声母和韵母可以拼音,韵母和声、韵母的拼音还可以带鼻辅音n、ng、m的附加音和四声,组成抑扬顿挫、单独清晰的语音来。但在这些拼音过程中,根据汉语音的发音特点,又有其死角和敞角:

(1)韵母ia、ie、iao、i、ü、üe、üai和鼻韵母üan不能和舌前音z、c、s以及翘舌音r相互拼音,另外,韵母ue只有在带鼻辅音n时,可与z、c、s、r发生拼音,其它情况时,也不能和z、c、s、r发生拼音,因为它们不能发出适应汉语习惯的清晰而顿挫的字音来。

(2)韵母ie、ao、iao、ai、ei、ou、üe、üai后边不能带任何鼻辅音,韵母u、iu、uo后边不能带鼻辅音n,其中uo又只有在单用时可以带辅音ng,其他也不准带任何鼻辅音。

(3)韵母uei、ü后边不能带鼻辅音ng。

目前世界上各民族间的文化科技交流频繁,语言的互相渗透影响也在加剧,各民族的语言和发音也在发生较大的变化。比如说在我国文化科技界对外来语的借用和记录越来越多,这势必也要求给以注音和使用,要求语言的标音有新的发展,这将要求过去不能相拼的声、韵母以及和辅音之间要发生新的相拼,辅音也要增加和变化。

3、关于语音的变调问题。

在普通汉语的习惯中,除了独特的四声变调外,还存在一个连音变调问题。也就是不允许一个单词或连续发音的几个音节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三声字音连续排列发音。比如说“管理、纸老虎、领导者”等,它们都是第三声字,但在实际的发音中,一般从最末一个第三声字往前连续变调为第二声字音,或变一个为第二声隔一个再变为第二声的间隔性音调变化,个别时也发生最末一个第三声字音也变为第二声的现象。这种变调现象,主要是因为第三声字音发音曲折,难以连续短时间内发两个第三声字音,而一般把前一个第三声字音简化发音为第二声的字音,以求清晰而抑扬顿挫的效果而自然形成的规律。

4、适应汉语发音的字形问题。

汉语发音的特点要求每个音节单独清晰、抑扬顿挫,并以显著的四声做音调的主要变化。这个发音特点要求记录其语言的文字不能是拖长的边拼音边阅读的拖长的线型文字。申请人认为,适应汉语音的拼音文字既要保持原方块字的基本特点又要具备拼音文字的优点,即拼音文字也应是方块字或单字,易认、易念并相对保持字义的寄托能力,同时该文字可以拼音注音,易学、易记、易用。

另外,目前计算机的程序语言基本都是用英语和缩写英语编入的,这给占人类1/4的中国人学习应用计算机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果能有一种可恰当标音的计算机汉语标音文字,即可实现用汉语语音来声控电子计算机等智能机的理想,并可以此文字来打破计算机程序语言由英语独霸的局面,发展适合于我国与全世界学习并运用智能计算机的程序语言。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汉语的方块拼音字的电脑输入方法,对现有的汉语拼音方案作出改进,采用方块拼音字而形成一种无编码的汉字拼音输入方法,本发明用准确科学的拼音,用适于汉语的拼音文字形式和符号,无编码地准确输入汉字,使每字的输入键次为2至3键,字、词输入不必切分,只按文字的拼音连续输入,作到汉字输入想打、听打、快打、盲打,并以此符号形式作为汉语计算机程序文字、声控标音文字和汉字手写识别笔的转换文字。

本发明的汉语的方块拼音字的电脑输入方法,按汉语发音取拼音字母,将拼音字母排布在电脑键盘各键位上,再按汉字或符号的发音拼音击键输入汉字或符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拼音字母是方块拼音字,包括命音分别为be、pe、me、fe、de、te、ne、le、ge、ke、he、zhi、chi、shi、zi、ci、si、r的子音字符B、のフ、ヲ、ス、,命音分别为a、ia、e、ie、ao、iao、u、iou俄日i、ai、ei、ou、uei、ü、uo、ue、ua、uai、uan的母音字符命音为n的拉长音的辅音四声符,命音为ng的拉长音的辅音四声符O、の、、Q,命音为m的闭唇音的辅音四声符二、三,四声调符和儿音符“儿”;

所述的子音字符、母音字符、辅音字符、声调符及儿音符分配在所述计算机的英文字母键位上,并另设置一个一声调键和一个将文字统一变调为第二声调的变调符

所述的按汉字或符号的发音拼音输入是按子音符键加母音符键加辅音或声调符键的顺序输入,以子音或母音单用字键为输入字的开始键,以四声或辅音符键为输入字的结束键。

所述的英文字母键位与所述子音或儿音符,母音符,辅音、变调或二、三、四声调符的对应分配关系是:

Q:                   F:            Q

W:              T          ロ           G:

E:         H:

R:         J: ス            

T:         K:

Y:                                     L:

U:                                 Z:

I:                                 X:  人           

O:                                 C:

P: の                              V:                              

A:                         O           B:  B           

S:       ノ          の           N:          丨

D:         M:

所述的一声调键和变调键是英文字母V键。

所述的按汉字或符号的发音拼音输入,当输入的是带四声的单子音汉字或符号时,用其发音的方块拼音字子音符键+一声键或二、三、四声调符键两键输入。

所述的按汉字或符号的发音拼音输入,当输入的是带辅音的单子音汉字或符号时,用其发音的方块拼音子音符键+该子音命音中所带的母音符键+辅音符键三键输入。

所述的按汉字或符号的发音拼音输入,当输入的是单母音汉字或符号时,用空音键+其发音的方块拼音字母音符键+辅音四声符键或一声键或二、三、四声调符键三键输入。

所述的按汉字或符号的发音拼音输入,当输入三字词时,可用缩码符键+第一字方块拼音字的首字符键+第二字方块拼音字的首字符键+第三字方块拼音字的首字符键+第三字方块拼音字的收尾一声键或二、三、四声符键或辅音符键五键输入。

所述的按汉字或符号的发音拼音输入,当输入四字及四字以上词时,可用缩码键+第一字方块拼音字的首字符键+第二字方块拼音字的首字符键+第三字方块拼音字的首字符键+最末一字方块拼音字的首字符键+最末一字方块拼音字的收尾一声键或二、三、四声符键或辅音符健六键输入。

所述的母音单用字键即为空音键是英文字母A键。

所述的缩码符键是英文字母I键。

本发明的方块拼音字是一种独立的带调文字或准文字,在计算机输入程序支持下,仅用25个英文键(留出一备用键Y),可以与汉字或符号互相转换,输入无需编码,只要按文字的新拼音输入即可,并同时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所输入的汉字和在提示行表现方块拼音字及应选汉字,既可解决汉字计算机输入的想打、听打、盲打、快打问题并适应汉语音的无限发展和标记,又可以解决专业学习之难,只要掌握55个符号及其分布键位,就可掌握计算机输入,同时该方块拼音字还可作为电脑文字及智能计算机声控标音文字使用和作为汉字手写识别笔输入的转换文字。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输入方法。

图1、本发明方块拼音字的键盘图。

本发明的方块拼音字是一种可以与汉字互相转换的独立的文字,包括18个子音(声母)、20个母音(韵母)、15个辅音、四声,1个儿音文字或儿化符号和一个变调符号共55个。其中18个子音符号(字)及其读音列于下表1中,20个母音符号(字)及其读音列于下表2中,15个辅音、四声符号(字)及其读音列于下表3中。

表1表2

表3儿音文字或儿化符号采用汉字“儿”,保留其在汉字中的儿化作用,单用时为第一声,不与其他字母相拼,但可以带四声,变调符号采用“”,在需要改变某文字声调时,加于变调文字的右上角,并统一将该文字读为第二声。

本发明的方块拼音字,取消了汉语拼音方案里的声母j(鸡)、q(奇)、x(希)的音和符号;取消了韵母o(噢)的音及符号,增加了“俄日”的音及符号;为辅音n、ng、m分别设计了四声符号和为四声中的二、三、四声设计了相应符号,从而形成了一个更准确、完整、简洁的拼音体系。

本发明的55个符号尽可能有强化的形声感,根据语音关系、语音轻重和逻辑顺序原则形象设计,并易于标音、显调和记忆。母音符号中凡收笔不正、左拐或右拐的符号都不带辅音(根据汉语的语音规律)如ノ(ao)、(iao)、(ai)、(ei)、(ou)、(üe)、(uai)、(üan)。其中(üan、怨)本身已是带辅音的符号,因而更不能重带辅音。

本发明为适应现有的计算机键盘,将55个方块拼音字符安排在标准计算机键盘上,图1所示的键位分布比较实用,方块拼音字中的子音符、母音符、四声、辅音符、儿音符及变音符按下表4安排在25个英文字母键位上(保留Y键)。由于本发明是一种带调方块拼音字或准文字形式与汉字间的转换方法,输入汉字时无需编码,只按字的拼音盲打即可。为了确保方块拼音字之间不混淆,本发明增设了一个一声键v和确定了一个母音单用字键(空音键),一声键用于一声字的收尾,向计算机表示组字完了的信号,方块拼音字不做表示。此外为了缩略输入汉字三字词及三字以上的词,本发明还分别设置了缩码键I。本发明所有符号只要根据方块拼音字的组字方法及应有的位置,在计算机里设置程序,按需要随音盲打,在屏幕上出现所输入的相应汉字,并可在提示行显示方块拼音字及应选的汉字,但母音单用字空音键、一声键、缩码键的键符不显示,只供计算机程序判断用。

表4

本发明的子音、母音可以单独组字,也可以组合相拼组字,在组字书写时,子音在左、母音在右,辅音或四声在下,子、母音单字按命音(指定的发音)发音,相拼字按拼音发音。例如:

汉语是           智能语言            方块拼音汉字               也         必将         成为

世界        未来          计算机的      智能程序          文字

方块拼音字           易学       易用     易电算化        并可以         寄托       字义

用方块拼音字输入汉字时一般以汉字的子音或母音单用字键开始,以四声或辅音符键结束,计算机也是以此判断一个汉字输入的开始和结束,因此字间区分清晰,字间不必切分,其中一声不显示,例如:

          汉       字       输       入       法方块拼音字:实际输入键: HFL      ZO       XCV       RCO      FFI

用本发明的方法输入汉字,其组字规则主要包括:

1、汉字单字输入时,若输入的汉字为带四声的单子音(声母)汉字,用其发音的方块拼音子音符键加四声符键输入(二键输入),但一声键不显示,例如:

         知     识             公       司方块拼音字:ス     实际输入键:JV     XO             GCA       SV

2、汉字单字输入时,若输入的汉字为带辅音的单子音(声母)汉字,用其发音的方块拼音子音符键加原命音时所带的母音符键加辅音符键输入(三键输入),即子音B、のフ、ヲ、在原命音时所带的母音是e(音俄),子音ス、、人、、在原命音时所带的母音是T(音俄日)。目前子音ス、人、带辅音的汉字还没有,但可用于未来字、符号等的输入,但母音不显示,例如:

             鹏       程       万       里

方块拼音字:

实际输入键:PMS       QMS      AGL      LNI

3、汉字单字输入时,若输入的汉字为单母音(韵母)发音的字,用母音单用字键(A)加其发音的方块拼音母音符键再加四声符键或辅音符键输入(三键输入),其中一声键及母音单用字键不显示,供程序处理用,例如:

             往       来          万       里       无       云

方块拼音字:

实际输入键 :AGD      LPU         AGL      LNI      ACU      ALJ

4、汉字单字输入时,若输入的汉字为子、母音(声、韵母)相拼发音的字,用其发音的子音符键加母音符键加四声符键或辅音符键输入(三键输入)。根据对现有汉语发音规律的研究,凡不带辅音的母音均对其符号预先作了处理,即笔划的收尾不正,为左拐或右拐,如,ノ、,凡不能与舌前子音相拼的母音,其符号预先处理成有重笔划,如,此种符号处理对掌握输入规律大有益处,但一声键仍然只输入不显示,供程序处理用,例如:

              计       算       机       程       序       语       言

方块拼音字:

实际输入键:  INO      SGL      JNV      QMS      XLO      ALI      AJJ

在键入单字后,程序可首先显示字库中第一个高频字,打入下一字后,程序将其与前一字编码组合进行判断,如果判断是词则修改前一字,以词进行整体判断显示;若输入的单字不是复音词,并且不是字库中第一个高频字,则在提示行选字(如人名)。

5、输入两字词及两字以上词时,可按单字输入的规则输入。

6、输入的三字词时,可以采用缩略方式,用“三声”键(缩码键I)加第一字的方块拼音字首字符键加第二字的方块拼音字首字符键加第三字的方块拼音字首字符键加第三字的收尾四声符键或辅音符键(五键)输入,例如:

              专      利      局

方块拼音字:

缩写符号:スス

实际输入键:Ijlju

7、输入四字及四字以上词时,也可以采用缩码方式,用“三声”键(缩码键I)加第一字的方块拼音字首字符键加第二字的方块拼音字首字符键加第三字的方块拼音字首字符键加最末一字方块拼音字首字符键加最末一字的收尾四声符键或辅音符键(六键)输入,(简称为前三末一加声尾),例如: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方块拼音字:

缩写符号:ス

实际输入键:IjHRGI

本发明的单字输入与现行的各种声码输入方案基本相同,但四声、辅音的区分更为细致、科学,同音单字按使用频度排列,可免去过多的选字,第一位不必选,只要是有发音的字及符号均可以输入,因而单字输入是无限的,便于古汉语、历史专家应用计算机。两字三字、四字的复音词采用全符号输入,少数单音词可以采用智能化选字,并形成词库,便于计算机整体辩认,可最大限度减少重码,相应提高了输入速度。三字及三字以上的复音词、成语等组可以联想缩写输入,充分利用现有的有关联想、缩写、模糊输入方面的计算机软件,以提高输入速度和输入的准确性。

本发明输入方法的优点是:

由于子音、母音、声调及辅音等采用方块拼音字,既保持了原方块汉字的外型又赋予了拼音的内涵,因而同时具有了方块汉字可寄托字义、随意组词、便于扫读及承载大信息量的功能,又有了拼音字易学、易用、可随意想打、听打、盲打、快打及便于编制、输入计算机程序语言的优点。

从汉语标音上讲,它准确、完整,并能满足汉语语音的发展和记录外来语的需要;从组字上讲,它既有完整的逻辑性,又非常丰富灵活,字型玲珑优美,并保留了一个原汉字(儿),适合于汉语抑扬顿挫、单独清晰的发音,和适合做汉语的声控标音文字;从符号上看它比较简练,在准确研究了汉语语音规律的基础上确定出55个方案符号(目前汉字输入仅用50个符号),比五笔字型节省三倍,输入键数节省25%以上;只要是有发音的字或符号都可输入,如甲骨文、篆文等。

本输入方案采用拼音字,因而可实现无编码的汉字输入;组字上有较强的逻辑性,不需复杂的计算机逻辑程序就可完成汉字转换,因而是一种智能化的拼音输入码。

本输入法是极易学习的,55个符号有极强的形声感和逻辑感,极易记忆和运用,一般人只要几十分钟,掌握拼音便会作计算机录入。

实验表明,本发明极大地减少了重码,重码率约2.5%,如果增加词库量,做好汉语单词如助词、量词、单音副词、个别单音动词(约100字左右)的组词智能化处理,重码率可望降低到1%以下,这是因有声调的复音词的重码率不足0.4%的必然结果,且处理极为简单,基本不影响输入速度,而在作为计算机文字和声控语言文字时,就没有重码方面的顾虑了。

本发明方块拼音汉字的字形\便于计算机模式识别,手写速度要比原汉字快3倍,又可以做为汉字手写识别笔输入计算机的转换文字。以上,可以解决汉语汉字输入计算机的落后局面,使华人社会广泛推广应用计算机。

关于将本发明的方案应用于计算机声控、计算机程序语言方面,是有其独到之处的,具体说明如下:

1、方块拼音字作为电脑汉字的必然性:由于汉语是智慧的语言,汉语字音单独清晰、抑扬顿挫,便于计算机声控的接受;汉语语法的简洁和逻辑性(主要靠语序)便于计算机逻辑处理;平面汉字的信息量大并便于认读扫描,汉语汉字在末来智能计算机上广泛运用将是历史的必然。本方块拼音字方案因具备原汉字的优点,并又具备了拼音字的优点,替代智能计算机的智能码也是完全可能的。尤其其内涵是拼音文字,具备英语的无编码随意输入功能,并且字型更简洁集中,代替英语做程序语言文字更是轻易的事情。如果能这样,这将对12亿中国人学习计算机有重大意义。

作为拼音文字,为了词义反映的快捷,适应人、机对程序文字的扫读和一些语法逻辑的反映,它需要象其他使用拼音文字(如英语)的民族一样,以词进行顿写。(词与词间留有空格)。这也是一个打破数千年传统汉字连写的改革,并且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实际上顿写问题成为方块拼音电脑汉字在应用上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2、方块拼音电脑汉字的顿写

(1)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人称、疑问、指示)、能愿动词、连词、介词、叹词等要顿写;其中人名不许把姓和名子分开顿写。这些词一般可以带辅助成份,如前边带单音的副词等冠词,词后连写助词、量词、方位词、趋向动词、判断词“是”等尾词;称呼之类的词要和前词连写。

(2)词语结构,如主谓结构、偏正、联合、动宾结构等,一般临时组成的要按组成结构的词分开顿写;大量成语和专用名词等,要按结构顿写,并可带辅助成份。

(3)凡是两个字以上的副词、方位词等要顿写。因它们已是比较复杂的复合词,音节也长,再与其他词连写,就显得音义复杂,改顿写合适。单音的副词要和动词、形容词连写、但也不是绝对的,有时根据情况也可以顿写。

(4)助词、量词、必需和前边的词连写。因为它们不能单独运用、表示具体的意思,个别的助词如“第、所”等要位于词前处,助词量词的后边一般不能再连写了。不过量词后边可以带助词,助词后边也可以带量词,特殊的助词都要连写。

(5)作为判断词的“是”,一般应和前词连写,“是”前有助词、量词标点符号等时,可以顿写;表示特殊的肯定和加重语气时,可以顿写。

(6)各种词的重迭,如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各种重迭等,都要连写。

(7)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以及它们本身之间合成新的名词、动词、形容词,要连写,不过组词之间不准许有辅助成份。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