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平顶屋面防渗漏技术及其施工方法

平顶屋面防渗漏技术及其施工方法

摘要

一种平顶屋面防渗漏技术及其施工方法,它采用了“自、挡、点、蓄、排”的五字技术,利用混凝土的自防水,在预制多孔板上抹光做挡水上翻边,做好排水通道,并利用上翻边蓄水隔热,在雨水大时可经设计的排水路线排走,起到了屋面防渗漏的作用。本技术不增加建筑造价,是目前高层平顶屋面防渗漏的一种好方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86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1996-05-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杨开国;

    申请/专利号CN94111407.4

  • 发明设计人 杨开国;

    申请日1994-07-27

  • 分类号E04D13/00;

  • 代理机构淮阴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谢观素

  • 地址 223001 江苏省淮阴市淮海西路22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2:39:5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8-09-24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5-06-08

    授权

    授权

  • 1996-07-31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 1996-05-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设计领域,特别适用于平顶屋面的防渗漏。

目前,公知的平顶屋面防水层的做法有多种,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或整体浇灌方式,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即:刚性防水层和柔性防水层,刚性防水层以整体钢筋混凝土浇灌为代表,它不适合气温剧烈变化的地区以及建筑基础有不均匀沉降的建筑,其原因是整体浇灌混凝土屋面面积过大,在温度剧烈变化时易开裂且随建筑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也会造成屋面的裂缝产生渗漏。柔性防水层以油毡为代表其缺点是寿命短、耐久性差、维修费用高。这两种方法都不能彻底解决平顶屋面的渗漏问题,1994年6月13日《报刊文摘》刊登一篇报道“我国部分城市房漏已成公害”该文章公布的资料表明,我国城市平均每年竣工各类房屋1亿多平方米,其中近30%的屋面当年就出现渗漏,建筑部门抽样调查表明,全国22个城市新建屋面渗漏率达60%,用于屋面防水维修费用达12亿人民币之多。

出现屋面渗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建筑设计上的不合理,二是施工质量差,三是防水材料不过关,而设计的不合理则是屋面渗漏的主要原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面存在的三个渗漏因素,对症下药,提出一种新的屋面防渗漏设计方案及其施工方法,有效的解决目前屋面渗漏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是屋面防渗漏的“自、挡、点、蓄、排”法也称屋面五字防渗法。

自—就是构件自防水。现在钢筋混凝土平顶屋面有两种,即予应力混凝土多孔板屋面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予应力混凝土多孔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为C30或C40属于密实性混凝土,具有不透水性,制作时,在多孔板的表面用干撒1∶1水泥砂或干撒水泥,随捣随抹光,越光越好这样就可以达到自防水的目的了。发明人在27年前的宿舍工程中做过3400×4000×100(板厚)钢筋混凝土多孔板屋面,采用200号混凝土,表面用干撒1∶1水泥砂,随捣随抹光。使用到现在未发现有渗漏现象。证明多孔板自防水性能是很好的。用于自防水的屋面板可以是各地普遍采用的小块予应力钢筋混凝土多孔板,仅制作时在板的四周边上加做上翻挡水边和表面抹光即可。由于该板的宽度较小,拼缝较多,为减少拼缝,可将板做成三边支承或四边支承的宽度较大的双向板,其它做法同前。现浇钢筋混凝士屋面,以每个房间为一个单元。当房间面积较小,可以由几个小房间组成一个矩形,此矩形可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四周做上翻挡水边,而成一个小水池。单元之间留一条60—80mm宽的空隙,以后按混凝土后浇带要求用混凝土填实。

挡—就是在屋面板的周边上做上翻挡水边,挡住雨水乱流,水只能按照设计规定的排水路线方向流向排水口。

点—就是将一般的整个屋面满铺防水层的做法,改变为只对几个排水口处的防水处理就行了。一般挡水边上的排水口为100×80mm对整个屋面而言,它只相当于一个点。点比面要小得多,点防水处理比面防水处理简单而又容易得多,两者所用的防水材料和资金更是不可比。

蓄—就是当降雨量不太大时,将雨水储存在屋面板上由挡水边围成的“小水池”内,让它自然蒸发掉。同时蓄水还可以起到保温隔热的效果。经阳光洒热后,也可以通过管路用来洗热水澡。有条件时还可将屋面蓄水与地下水连成循环系统,作调节室温之用。

排—当降雨量很大,屋面积水深度超过设计规定的蓄水深度时,水就自动的按设计的排水路线流向排水口排出。排水路线由水落管和挡水边上的排水口位置所决定的。水落管位置及数量根据屋面大小和降雨量来决定。而排水口则又是根据水落管位置确定其位置和数量。排水路线可以沿着屋面纵向或横向布置。可以是直线也可以的折线形式。排水口的位置可以设在多孔板的纵向挡水边上,也可以设在板的横向边上,根据排水路线决定。通过排水口将各个“小池”连通起来。排水口底标高,应满足1—2%排水坡度要求。

运用本技术的工程实例:

1976年本人设计并当年建成的2幢宿舍楼。屋面采用3400×4000×100(板厚)双向三边支承钢筋混凝土多孔板,200号混凝土,φ6钢筋。防水方法仅使用“自、挡、排”三个字,经过27年的使用考验,从未发生任何渗漏现象,用户相当满意。到目前为止,屋面从未修理过,仍然完好无损。

由于本防水技术及施工方法,不靠各种防水材料完全靠构件自防水和科学的防水方法。在防水方法上不花钱,所以经济效果相当显著,每平方米可降低造价25—40元,并且是一劳永逸的防水方法。房屋建成后,不需要防漏维修,不要花防漏维修费、住户相当满意,永无后患之忧。屋面蓄水还可以综合利用,为用户造福。

采用本技术各地可以不要再建许多的各种用于屋面的防水材料厂。可以节约大量的资金与人力。且本技术不污染环境(有些防水材料还会污染空气和环境,对环保有一定的影响)。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