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助力器中防止密封件脱离的装置

助力器中防止密封件脱离的装置

摘要

一种装设在汽车制动器中使用的助力器,具体为一种对密封装置的改进,该密封是用于在外壳后部上成型的阶梯管状部与由此延伸出的阀体的管状终端之间而设。根据发明,将一环形密封件和一轴承从前部顺序装到外壳的阶梯管状部分内部并且它们的内圆周部分装配成与阀体的管状终端呈滑动接触。密封件或者轴承的端面上成型多个凸起结构,这些凸起结构绕其外圆周与密封件或轴承彼此相对。这种凸起结构有效防止了密封件向后脱离阶梯管状部分的台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1572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1996-01-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自动车机器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95101455.2

  • 发明设计人 渡边诚;

    申请日1995-01-26

  • 分类号B60T13/57;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王申

  • 地址 日本东京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2:39:5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6-03-29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2004-03-3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19950126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01-12-19

    授权

    授权

  • 1996-01-31

    公开

    公开

  • 1996-01-10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制动器中使用的助力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防止介于阀体的管状终端与外壳的阶梯式管状部之间的密封件不至脱离的装置。

如众所周知,该技术领域中,助力器包括一个外壳,该外壳包括一由外壳后端轴向向后延伸并成形为阶梯的台阶管状部分,该管状部分在台阶的前方其直径较大,外壳内以可往复的方式装配一个阀体,而且该阀体包括一个轴向向后伸出外壳的阶梯管状部分的管状终端,一个装在外壳部分内的轴承,它有大直径用以滑动地支承阀体的管状终端,以及一个装在外壳部分内的环形密封件,它具有大直径并固定夹在台阶与轴承之间用于密封在阶梯管状部和阀体之间的管状终端。

密封件包括一个壁厚度增加的环形部分,该环形部分装配在具有大直径的外壳部分的内部,以及一个向后延伸并从环形部分的前侧以倾斜方式径向向内延伸的环形唇部,密封件的横截面大体呈V形。该密封件的前端面,或对着轴承的端面被加工成大体正交于轴向的一个平面。

组装这种密封件过程中,先将密封件装配在一部分有大直径的阶梯管状部的内侧,随后将轴承装入同一部分,由此将该轴承推过一给定行程而进入有大直径的管状部,从而使得该密封件固定夹持在轴承与阶梯管状部分的台阶之间。在此条件下,壁厚度增加的外环形部被夹持在台阶与轴承之间从而在环形部分的外圆周而与阶梯管状部的内圆周面之间提供了密封。唇部配置成与阀体的管状终端的外圆周面呈滑动接触以密封该阀体。

由上述密封件的组装过程中看出,对着轴承的密封件的端面被推促与轴承接触,由于制造公差的存在,密封件的前端面会围绕轴承的内圆周被压入而与其相接触。结果,密封件的内圆周与轴承相接触,该轴承径向配置在密封件环形部分的端面内,该密封件环形部分接触阶梯管状部的台阶的量,相当于其唇部的厚度,该环形部被强迫推入环形密封件内部其方式好像被折回到其自身之上,由于密封件被向内推挤在绕阶梯管部的台阶上,转动时同时产生变形,因而造成密封件脱离台阶或者产生密封性能会降低的可能性。

鉴于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助力器中防止密封件脱离的装置,该装置在组装密封件过程中确实防止了密封件的内圆周面与轴承接触,从而避免了密封性能的降低和密封件向后脱离台阶的可能性。

具体地讲,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以上述公知的构造的助力器中作的改进,这种改进包括:一个设置在密封件的端面的一个外圆周面上的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面对密封件并向另一侧伸出。

用此方案,在组装密封件过程中通过设置在每一密封件外圆周面上的凸起结构使得密封件与轴承彼此接触,由此,密封件被以环绕关系装配而夹持在其外圆周面上的凸起结构与阶梯管状部的台阶之间。因此,密封件的内圆周面不再受任何作用力迫使该部分推入环形密封件内部从而造成其变形。因而,防止了密封件的脱离并确保可靠的密封作用。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可通过参阅附图对以下几个实施例的说明明显看出。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一横断面图,以放大尺寸表示出所装配的密封件10;

图3是表示进行装配密封件10的放大的横断面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部分横断面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横断面图。

参阅图1,一个前外壳1和一个后外壳2一起限定出一个封闭的容器,其内中心配置的一块中板3将容器内部分成一对前室4和后室5。一个大体管状的阀体6可滑动地通过中板3的轴线部分延伸并且由一环形密封件7对其气密密封。阀体6的管状终端6a向一个阶梯管状部分2A的后方轴向伸出,而该阶梯管状部又是从后外壳2的后端面径向向后延伸而成。密封件10设置在管状终端6a和阶梯管状部分2A之间以便在其之间提供密封。分别装在前、后室4,5中的前动力活塞11和后动力活塞12连接到阀体6,动力活塞11,12的后表面分别贴上前、后膜片13,14,这样,横过前膜片13限定出一个等压力腔A和一个可变压力腔B,而横过后膜片14限定出一个等压力腔C和一个可变压力腔D。

阀体6包含一个阀机构15,它包括一个环形的在阀体6上成形的第一阀座16,一个环形的在一阀柱塞17右端上成形的第二阀座18,该阀柱塞可往复地安装在阀体6的第一阀座16径向向内的位置处,以及一个用弹簧19从右向左推紧的阀部件20,如图1中所示,使得该阀部件可坐于阀座16或18上。通过第一阀座16与阀部件20之间的接触所限定出的环形座径向向外设置了一间隙,该间隙通过在阀体6中成形的一个轴向等压力通道22A与等压力腔A联通,而腔室A又经一根用于引入负压的管23与发动机(未示出)进口支管相联通。等压力腔A还经在阀体6上成形的另一轴向的等压力通道22B保持与等压力腔C相通。

另一方面,由第一阀座16与阀部件20之间的接触所限定的环形座径向向内设置的一间隙,该间隙还是处于由第二阀座18与阀部件20之间的接触所限定的环形座径向向外,或者说处于内、外环形座之间的间隙通过一径向的可变压力通道24与可变压力腔D相联通,该可变压力通道24成形在阀体6上,此腔D还通过也在阀体6上成形的另一可变压力通道25与可变压力腔B相通。

最后,处于由第二阀座8与阀部件20之间的接触所限定的内环座径向向内的间隙与压力通道26相通,该通道还与大气相通。

阀柱塞17可滑动地装在阀体6中,其右端连接到一根与制动器踏板(未示出)机械联接的输入轴28,一个柱塞板29和一个反作用盘30顺序装到阀柱塞17的左边。反作用盘30被容纳在推杆31的右端上形成的一个凹槽内,推杆的左端可滑动地延伸通过密封件32以便伸出前外壳1的轴向部分,用以同一个主制动缸(未示出)的活塞连接。阀体6正常保持在由回位弹簧33所示的不起作用的位置上。

如图2中用放大尺寸所示出的,由后外壳2的后轴线部分延伸成形的阶梯管状部分2A包括一个配置在最前面的大直径部分2a,一个从大直径部分2a的后端径向向内弯成的台阶2b,以及从台阶2b向后延伸而成的缩径部分2c。一个防尘盖35,(见图1)其左端围绕缩径部分2c的圆周面安装。

在阀体6的管状终端6a和阶梯管状部分2A之间提供密封的密封件10包括装配在大直径部分2a内侧的加厚的环形部分10a,和一个环形唇部10b,它从环形部分10a的前侧向后并径向地斜着向内延伸从而呈现大体为V一形的横截面。实施例中示出,密封件的前端面被做成斜的以便呈现一个与轴线方向成一角度的平面,使得其内圆周突前于外圆周。另外,在密封件的前端面成形若干个凸起结构(见图3),它们以等间隔按所看到的圆周方向围绕密封件的外圆周面并向前凸起。

轴承36被围绕阶梯管状部分2A的大直径部分2a安装在密封件10的前方以便以可往复的方式支承阀体6的管状终端6a。轴承36一般被推到处于由距离后外壳2的内壁面为给定距离L的位置上,该距离L作为参数,并通过止动器37而固定就位。

在所述方案组装密封件10过程中,先绕阶梯管状部分2A具有大直径部分2a装配上密封件10,如图3所示,然后顺序把轴承36和止动器37装入该部分2a内。通过采用一夹具(未示出),将轴承36和密封件10经止动器37而推向台阶2b,直至轴承36参照后外壳2的内壁壁面位移了给定距离L,使得该轴承36保持就位。

这样的装配过程中,围绕密封件10外圆周上成形的凸起结构10c紧靠在轴承36上,因而使密封件10夹持在这种凸起结构10c和阶梯管状部分2A的台阶2b之间,这样就会防止密封件的内圆周部分在其变形时被径向向内推挤。

为考虑这一点,假定没有装设凸起结构。这种情况下,密封件10的内圆周部分10d会紧靠轴承36。由于紧靠轴承36的内圆周部分10d相对于环形部分10a的右端面而言,位于其径向内侧设置,该环形部分装配成与阶梯管状部2A的台阶2b相接触,其接触量相当于唇部10b的厚度,就会有可能使密封件10受推挤,其内圆周部分10d将绕台阶2b转动从而在环形密封件10内部变形,因此造成该密封件10在向后方向上的脱离台阶2b;或者,如果这种脱离尚未发生,则降低其密封性能。

但是,按照本实施例,这种脱离可以被避免,而且密封件10可被可靠地固定就位,密封件10的环形部分10a夹持在阶梯管状部2A的台阶2b与轴承36之间以便在环形部分10a的外圆周面与阶梯管状部2A的内圆周面之间提供密封。当随后装入阀体6时,密封件10的环形唇部10b将与阀体6的管状终端6a呈滑动接触,因而起密封作用。

图4表示出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其中若干个凸起结构36a成形在轴承36上并以相等的圆周间隔围绕其外圆周成形以便向密封件10凸出,其作用与前述实施例中在密封件10上成形的凸起结构10c所起的作用相似。在其他方面,此方案与前述的实施例相似。相应的零部件以相同的标号与数字标示。显然,本实施例可获得由第一实施例所获得的同样功能和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密封件10上的凸起结构10c或者轴承36上的凸起结构36a为多数个并在圆周上被间隔开,因此通过选择适当大小和数目的凸起结构便于根据气密性能权衡所加的负载。但是,应该理解,若不采用多个凸起结构10c或36a的话,还可用一种在圆周方向上连续的单凸起结构,它也能有效地防止密封件10的脱离(见图5):(在圆周上连续的环形凸起结构未被具体示出,因其图示说明与图4相同)。

本发明已经公开了上述有关的几个实施例,应该理解,根据上述公开内容可以作许多变化变更和替换而不偏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精神与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