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防油墨泄漏结构的蜡纸油印印刷机

具有防油墨泄漏结构的蜡纸油印印刷机

摘要

为了防止油墨从油印印刷滚筒的钻孔部分泄漏到其未钻孔的蜡纸前端安装部分上,使印刷滚筒与反转压辊或传递辊配合工作使印刷滚筒的横向杆部分容纳在反转压辊或传递辊内的横向槽内,在这样的结构中,印刷滚筒钻孔部分和反转压辊或传递辊的横向槽的圆周长度与它们间的相对转动的相位要确定得使钻孔部分与横向槽不相互覆盖。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1206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1995-11-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理想科学工业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94117854.4

  • 发明设计人 高桥靖宏;滝田纳言;

    申请日1994-11-11

  • 分类号B41L13/04;B41L13/18;

  • 代理机构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张民华

  • 地址 日本东京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2:35:4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01-1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41L13/06 授权公告日:19980401 终止日期:20091211 申请日:19941111

    专利权的终止

  • 1998-04-01

    授权

    授权

  • 1997-01-08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 1995-11-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蜡纸油印印刷机,更具体说是关于一种用于防止油墨从蜡纸油印印刷机的印刷滚筒上泄漏出的结构。

蜡纸油印印刷机包括一个印刷滚筒,该印刷滚筒除沿其外圆两轴向相对两端延伸的两环边部分外其圆周部分上具有钻孔结构,同时沿着所述外圆面延伸在两个环边部分之间设有带状的油印蜡纸前端安装部,并有一反转压辊,该反转压辊具有在沿其一母面延伸的外周部分上的一个横向槽,所述的印刷滚筒和所述的反转压辊相互靠近并相互平行地加以布置,以便它们同步地以相对的方向进行转动,从而使油印蜡纸前端安装部与所述横向槽对准,这样,环绕在印刷滚筒上的一张油印蜡纸利用通过上述印刷滚筒钻孔部分供给的油墨就对印刷滚筒和反转压辊之间递进的一张印纸进行印刷,这样的一种印刷滚筒和反转压辊已揭示在日本专利申请63-28553(公布号1-204781)、日本专利申请1-47029(公布号2-225078)、日本专利申请2-223550(公布号4-105984)及其它的专利申请中。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具有上述的基本结构的蜡纸油印印刷机,用通过印刷滚筒的钻孔部分供给的油墨由环绕在印刷滚筒上的一张蜡纸进行蜡纸油印而可靠地阻止油墨从印刷滚筒泄漏。

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这样一种方式制作具有上述基本结构的蜡纸油印印刷机而实现的:印刷滚筒所述钻孔部分和反转的压辊的所述横向槽的各个圆周长度以及所述钻孔部和所述横向槽间的相对的转动相位要确定得使所述钻孔部分与所述横向槽部分不彼此复盖。此外,就一种蜡纸油印印刷机来说,其中的一个传递辊是设在印刷滚筒和反转压辊间以便用通过滚筒的钻孔部供给的油墨通过环绕在印刷滚筒上的油印蜡纸使一种印刷图象涂印在传递辊上,随后使印在传递辊上的油墨图象转印到传递辊与反转压辊之间递进的一张印纸上,其中,印刷滚筒的穿孔部分是位于除沿其外圆的轴向相对两端延伸的两个环边部分外的一个圆周部分,同时在沿该外圆面的两环边之间延伸着一个带状油印蜡纸的前端安装部分,印刷滚筒和传递辊适合于同步地以相对的方向进行转动。并要求滚筒的所述油印蜡纸前端安装部分对准传递辊的横向槽。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以这样的方式制造蜡纸油印印刷机而实现的:印刷滚筒的钻孔部分和传递辊的横向槽的各个圆周长度以及钻孔部分和横向槽间的相对转动相位要确定得使钻孔部分与横向槽不相互复盖。

为使蜡纸油印的图象从上端直至其下端始终保持均匀一致的深度,就要求印刷滚筒的钻孔部分的供墨能对位于它与具有未钻孔结构的油印蜡纸前端安装部之间的交界处的那些部分上供给充足的油墨。因此,当向所述的那些部分供以足够数量的油墨时,油墨量往往过多,而围绕着滚筒钻孔部分的前后边部分聚集过多的油墨。由于这样情况,当滚筒的钻孔部分的反转压辊或传递辊的横向槽的各个圆周长度以及在所述穿孔部和所述横向槽间的相对转动相位确定得使穿孔部分与横向槽不相互复盖时,滚筒每转动一次与其钻孔部分邻接的未钻孔部分就要受到来自于反转压辊或传递辊一定的挤压,这样就将流向与其钻孔部分邻接的未钻孔部分的外表面之上的油墨彻底的挤压回去,由此避免在这些位置上产生油墨聚集现象。

图1是本发明的具有防止油墨泄漏结构的蜡纸油印印刷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只示出与本发明实质有关的部分;

图2是含有本发明结构的具有多蜡纸油印滚筒的印刷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含有本发明结构的具有多蜡纸油印滚筒的印刷机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含有本发明结构的具有油墨垫式的蜡纸油印印刷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蜡纸油印印刷机在工作状况时的示意图;

图7是含有本发明结构的具有一传递辊的蜡纸油印印刷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这些实施例及其附图来说明本发明。

请参看图1,图中以示意图显示本发明的具有防止油墨泄漏结构的蜡纸油印印刷机的一个实施例,其中仅大约地表示与本发明实质有关的印刷滚筒和反转压辊部分,图号10为一印刷滚筒而14是一反转压辊。所述印刷滚筒10具有由一对环形部分16构成的轴向两相对端,它们与滚筒中心轴线平行地延伸的一横向杆部18彼此相连接,这样构成了印刷滚筒的框架体。围绕一对环形部分16的外周面沿其相对两侧边部分装设有一在展开时为矩形的柔性钻孔板20,所述柔性钻孔板的前端部20a和后端部20b分别装在横向杆部18上。按照示意图所示,虽然在图1所示结构中前端部分20a和后端部分20b只是简单位于横向杆部18的相应部分之上,但在前述的日本专利申请1-47029、日本专利申请5-306028和日本专利申请5-306029中都各显示出将后端部20b安装于横向杆部18的一个具体结构。油印蜡纸19环绕在由一柔性钻孔板20构成的印刷滚筒10的筒形表面上,该柔性钻孔板的前端部由一夹板21安装于横向杆部分18上。

由于柔性钻孔板的所述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装在横向杆部分上的安装结构不直接涉及到本发明实质,因此有关该安装结构的详细图示和说明被省略。

柔性钻孔板20的前端部分20a和后端部分20b都具有未钻孔的结构,而在它们之间的一个中间部分20c则是一个允许油墨通过的钻孔结构。未钻孔结构的前端部分20a和后端部分20b与横向杆部18共同(一致)构成具有一沿滚筒10的一母面在其相对轴向端间延伸的带状未钻孔结构的油印蜡纸前端安装部分10a。

另一方面,所述的反转压辊14有与其中心轴线平行沿其母面形成的一个横向槽22。印刷滚筒10和反转压辊14具有彼此同样的直径并适合于同步地相对方向地转动以使印刷滚筒的油印蜡纸前端安装部分10a与反转压辊的横向槽22在它们彼此相对时能对准。印刷滚筒10按逆时针方向转动,而反转压辊14则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图1中均能看到)。

一上墨辊12设在印刷滚筒10的内部可随着沿其中心轴线的一根轴13而转动,其外周面保持与印刷滚筒10的内周面相接触。图号24是一个凸轮,它适合与装在上墨辊12的轴13上的一个凸轮随动轮23互相配合工作,以便当在印刷滚筒转动过程中横向杆部分18转到上墨辊12的下方时向着滚筒内部的方向径向地对上墨辊12施加偏压,这样就避免了上墨辊12接触横向杆部分18。图号25是一个用于临时将一张印纸的前端固定于反转压辊14上的夹紧件。

从图1可看到,印筒10的钻孔部分20c和反转压辊14的横向槽22的各个圆周长度P和G(假定其外周长被定为沿着印刷滚筒或反转压辊的圆筒形轮廓的整个长度),而且在钻孔部分20c和横向槽22不互相复盖,这样,外周部分30处在反转压辊外周表面上对应于柔性穿孔板20的钻孔部分20c和未钻孔的前端部分20a间的交界点(实际是一条直线)26的一点(实际上是一条直线)28与横向槽22之间,而外周部分26是处在反转压辊外周表面上对应于柔性穿孔板20的穿孔部分20c和后端部分20b间的交界点(实际上是一条直线)32的一点(实际为一直线)34和横向槽22之间。由于在反转压辊14上存在这些外周部分30和36,当交界点26或32通过与上墨辊12接触的一个位置,以致由上墨辊12施加于此位置上的挤压作用通过钻孔部分把油墨推到油印蜡纸前端安装部分的未钻孔外周部分上时,油墨被反转压辊14的硬的圆筒形外周表面挤压回去,由此可保证地防止油墨超出交界点26或32之外而泄漏到未钻孔前端部分20a或后端部分20b上面。

在由本专利申请同一受让人申请的那一日本专利5-306033中已说明了如何使用印刷滚筒10和反转压辊14之间的相对转动位置在圆周方向上由如图所示的一个标准位置上进行移位,在此标准位置上横向杆部分18和横向槽22刚好互相对准移位的目的是相对印纸的纵向位置调整印刷图象。当印刷机上具有这样一个印刷图象的纵向位置调整机构时,对应于在前端部分20a与柔性钻孔板20的钻孔部分之间的交界点26的反转压辊14上的点28和对应于后端部20b与柔性穿孔板20的穿孔部分之间的交界点32的反转压辊上的点34就分别在偏置范围38和40内移动。因此,当按照所示实施例所考虑设有这样一个印刷图象纵向位置调整装置的情况通过利用对应于滚筒10和反转压辊14间的相对转动相位的变化的偏离范围38和40来确定外周部分30和36的移位幅度时,在反转压辊14通过接触上墨辊12的一个位置时,就向交界点26或32施加反向挤压作用而不管由于印刷图象纵向位置的调整所引起的在滚筒10和反转压辊14间的相对转动相位的改变,这样就始终保证能防止油墨超出交界点26或32之外而泄漏到未钻孔的前端部分20a或后端部分20b上。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简化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已被结合进用于由本发明的相同代理人(申请人)的日本专利申请2-223550(公开号4-105984)提出的一种复式印刷的一个印刷机中,其中,每台机器都具有如图1所示同样结构的三个印刷滚筒与具有如图1所示的同样结构的一个反转压辊相组合,以便几乎在同时实现三层蜡纸油印印刷。当这些印刷滚筒的每一个的钻孔部分圆周长度P和共用的反转压辊的横向槽的圆周长度G和在它们之间的相对转动相位按照图1所作说明相同的方式确定时,油墨在钻孔部分与未钻孔部分之间的交界处泄漏出而到达各个滚筒内的未钻孔部分的情况就可被有效地防止。

在图2中,相应于如图1中所示的各部分都用图1中的同样图号标出,而由于所述的相应部分基本上起同样的作用。因此有关图2中所示实施例的重复说明将被省略。

虽然在图2中所示的这种复式蜡纸油印机是制作成三个印刷滚筒与一个其直径与印刷滚筒相同的共用的反转压辊配合工作,但是一个类似型式的复式蜡纸油印机可以制成三个印刷滚筒与一个其直径为印刷滚筒直径的整数倍,例如为两倍、三倍等的共用的反转压辊相配合工作。在这样一个实施例中,就每个印刷滚筒的钻孔部分的外周长和反转压辊的横向槽的外周长而言只要上述条件得到满足时,则从各个印刷滚筒中的钻孔部分和未钻孔部分泄漏出油墨的情况就可有效地防止发生。图3是类似于图2的一个示意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反转压辊的直径是各个印刷液滚筒的直径的两倍。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反转压辊具有在直径相对部分上的两个横向槽和两个夹紧件以便通过该反转压辊的每一转可实现两张纸的印刷。在此实施例中,在反转压辊14的两个横向槽间的外周长度要大于每个印刷滚筒10的钻孔部分的长度。

图4是表示本发明装在具有这样一种结构的蜡纸油印印刷机中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印刷滚筒的钻孔部分用一充满油墨的油墨垫片制作以便在进行印刷时,当钻孔部分的外周表面被反转压辊通过一印纸或蜡低挤压时,油墨从该钻孔部分渗透出来。在这种型式的蜡纸油印机中,只要当印刷滚筒10的外周长P与反转压辊4的横向槽的外周长G和在它们之间的相对转动的相位是按参照图1的说明那样确定时,则油墨超出印刷滚筒的钻孔部分和未穿孔部分之间的交界处并从该钻孔部分泄漏出至未钻孔部分之上的情况也可有效地防止发生。

在图4中,相应于图1中所示的那些部分都用同样图号表示,而由于所述的相应部分都基本上起相应的作用,因此关于图4中所示实施例的重复说明就被省略了。

图5为表示本发明已被应用于这样一个蜡纸油印机中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在该蜡纸油印机中,其印刷滚筒直接被供给油墨以致当印刷滚筒静止时油墨形成一沉积层42。在图5中,相应于图1中所示的那些部分都用同样的图号表示,并且这些相应的部分基本上都起相应的作用。

图6是类似图5的一示意图,图中表示图5中的蜡纸油印机处于这样一种工作状态即印刷滚筒10和反转压辊14以相对的方向同步地进行转动。如图6中所示,向滚筒内部供给的油墨在滚筒转动时在离心力作用下均匀地分布在滚筒的整个内圆周表面上。由于离心力加于该环层油墨上使这些油墨受力就通过滚筒的钻孔部分20c被向外推到滚筒的外周表面上在这种蜡纸油印机中其油墨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滚筒的钻孔部分供给的由于涉及滚筒钻孔部分的外圆周长度P和反转压辊的横向槽的外圆周长度G以及在它们之间的相对转动相位是按照图1所作的说明那样确定的,因此也能有效地防止油墨超出印筒的钻孔部分与未钻孔部分之间的交界处而从钻孔部分泄漏到未钻孔部分情况的发生。

图7是一个类似的示意图,图示本发明被应用于具有这样一种结构的蜡纸油印机中的一个实施例:即印刷滚筒10形成的油墨图象先印在一个传递辊44上,而此传递辊上的油墨图象再被转印到传递辊与反转压辊14之间递进的一张印纸S上。这样一种结构中,与印刷滚筒对置对方向同步转动的配对辊为一传递辊,该传递辊具有适合于对齐滚筒上的蜡纸前端安装部分的横向槽。由于涉及滚筒的钻孔部分与传递辊44的横向槽的外圆周长度P与G是按照图1所作的说明那样被确定的,因此也能有效地避免油墨超出在印筒上的钻孔部分和未钻孔部分之间交界处而从穿孔部分泄漏到不穿孔部分之上,因而这种蜡纸油印印刷机能够无泄漏麻烦地进行长时期操作。

在图7中,相应于图1中所示的那些部分采用同样的图号表示,同时,由于这些相应部分基本起同样的作用,因此省略了对它们的重复说明。然而,在这种衔接机构中,如图7所示的这种印刷滚筒一传递辊一反转压辊结构中的反转压辊14不必要具有与传递辊或滚筒同样的直径,但可以具有基本小于传递辊或滚筒的直径。

在图1、2、3和7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滚筒的圆筒周壁的钻孔部分径向地朝外略有膨胀如同由上墨辊产生的那样的小量膨胀。滚筒和反转压辊布置得绕各固定的中心轴线转动,以便当滚筒的钻孔部分不被上墨辊径向地向外推动时,在滚筒的圆筒形周壁的钻孔部分的外周表面和反转压辊或传递辊的外周表面之间留出几毫米的间隙,同时只有在进行印刷时,环绕在滚筒上的蜡纸才能受压贴紧反转压辊在后面支承的一张印纸上或在受上墨辊加压的滚筒钻孔部分向外凸出的部分处受压抵在传递辊的外周面上。然而,本发明还可用于这样一种蜡纸油印机中:其中的印刷滚筒和反转压辊通过使一根或两根支承滚筒和反转压辊的轴的平行移动使滚筒与反转压辊相互压靠。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该印刷滚筒是一个圆筒形体,但滚筒可以是具有两个筒型式结构,其本身可认为是具有平行排列的两个辊和绕设在它们上面的一根环带,该环带除蜡纸安装部分外为穿孔结构。

虽然本发明是就它的上述的几个实施例予以说明的,但很显然,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还可根据所示的实施例作出种种的变动方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