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磁带驱动机构的旋转传动转换装置

磁带驱动机构的旋转传动转换装置

摘要

一种磁带驱动机构的旋转传动转换装置,马达经由摩擦传动机构传送到缺齿齿轮,随着马达旋转方向的转换,该缺齿齿轮与中间齿轮及驱动齿轮相啮合,同时经由驱动齿轮、缺齿齿轮、中间齿轮把马达的旋转力传送到圆弧齿条。当转动部件脱离与中间齿轮及缺齿齿轮的啮合时,由翻转弹簧把它保持在转动位置上。依靠往返移动部件的移动克服翻转弹簧的弹力而把转动部件保持在转动中间位置。该装置的转动部件随着马达旋转方向的转换可以左右转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9122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1994-08-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德利信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93101248.1

  • 发明设计人 吉村利夫;

    申请日1993-02-15

  • 分类号G11B15/44;

  • 代理机构72002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寿宁

  • 地址 日本东京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2:27: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8-04-23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1999-02-10

    授权

    授权

  • 1996-03-27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 1994-08-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磁带驱动机构的旋转传动转换装置,随着马达旋转方向的转换可以可靠地进行由马达至左右带盘的旋转传动路径的转换。

普通的VTR、自动翻转式磁带录音机等的磁带驱动机构中,随着马达旋转方向的转换,使支撑传动齿轮的转动部件向左侧或右侧转动,从而变换从马达到左右带盘的旋转传动路径。

例如:日本公报中公开的专利1992年6654号中旋转传动转换装置中,同轴设置由马达驱动常转的驱动齿轮171a和转动部件171,传动齿轮171b枢支在该转动部件上,并使这两个齿轮相啮合,经过驱动齿轮和传动齿轮把马达2的旋转力有选择地传送到左右带盘22、23。

另外,经传动齿轮以外的齿轮进行带盘旋转传送时,必须先把经前述传动齿轮至左右带盘的一对旋转传送路径都切断,这时,如上述公开专利的图1(c)所示,把磁头安装板移动到特定的位置上,并由该磁头安装板把转动部件保持在转动中间位置上,使传动齿轮与左右带盘都不啮合。

在上述旋转传动转换装置中,马达方向变换时,只不过是通过转动部件和传动齿轮之间的接触摩擦以及转动部件和支撑它的支撑轴之间的接触摩擦来得到转动部件的转动力,所以,如果有大的负荷阻力作用在转动部件上,转动部件就确实不能转动,旋转路径的转换有可能进行不了。

作为这个问题的对策,日本实用新型公报中公开的1986年-55231号中揭示了一种技术,即同轴设置驱动齿轮19与转动部件9,传动齿轮20始终啮合在驱动齿轮上,而且沿传动齿轮的公转轨道装置有圆弧形齿条21,只要转动部件稍稍转动,传动齿轮就直接啮合在这个圆弧齿条上,强制转动部件转动。

但是,使用这种结构,只要马达正在旋转,转动部件就不能停止转动。因此,把转动部件保持在转动中间位置上而又必须把从马达到左右带盘转动传送路径都切断的磁带驱动机构中就不能采用这种结构。另外,要使传动齿轮始终啮合在驱动齿轮上,就必须把转动部件与驱动齿轮同轴地装配,这在设计方面也受到约束。

鉴于这些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设计方面自由度大的磁带驱动机构的旋转传动转换装置,在马达旋转方向转换时,能使转动部件可靠地转动,而且可以把传动齿轮保持在与马达到左右带盘旋转传送路径都离开的位置上。

在磁带驱动机构的旋转传动转换装置中,正反转马达使驱动齿轮和具有飞轮和主动旋转体的左、右主导轴旋转,根据马达的旋转方向把支撑旋转传动体的转动部件定位于左右任一转动位置上,在左侧转动位置上,旋转传动体与左侧带盘及左侧主动旋转体相啮合,而在右侧转动位置上,旋转传动体啮合在右侧带盘及右侧主动旋转体上。另外,可以自由往返移动的往返移动部件把前述转动部件保持在转动中间位置上,从而把从所述马达至左右带盘的旋转传动路径都切断。本发明的磁带驱动机构的旋转传动转换装置设置有把转动部件有选择地弹性保持在左右转动位置上的翻转弹簧,并在转动部件的一部分上设置圆弧形齿条。

另外,设置有与前述圆弧齿条始终啮合的中间齿轮,同时设置有旋转角度受限制而且与所述驱动齿轮及中间齿轮相啮合的缺齿齿轮。该缺齿齿轮有同时与驱动齿轮、中间齿轮都不啮合的一对缺齿部分,还设置有接受马达的旋转力而对所述缺齿齿轮施加一定旋转力的摩擦传动机构。

转动部件处于左右任一转动位置上时,马达的旋转力经由主动旋转体和旋转传动体传送到带盘上,这时,缺齿齿轮达到左右任一极限位置上而停止转动状态,各缺齿部正对着驱动齿轮和中间齿轮,一旦马达的旋转方向被转换,马达的反向旋转力就经过摩擦机构传送到缺齿齿轮上,缺齿齿轮的有齿部分与驱动齿轮及中间齿轮相啮合,马达的旋转力就强制转动部件转动。

转动部件刚刚要终止转动之前,缺齿齿轮的各缺齿部分再次正对驱动齿轮及中间齿轮,从而切断从马达到圆弧齿条的旋转传动路径,而在转动部件的转动途中,翻转弹簧翻转,在由马达到圆弧齿轮的旋转传动路径被切断之后,翻转弹簧的弹力使转动部件转动,从而把马达的旋转力经由旋转传动体传送到另一侧的带盘。

另外,往返移动部件把转动部件保持在转动中间位置上,这样就把从马达到左右带盘的旋转传动路径都切断了。

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表示磁带录音机的旋转传动转换装置的平面图。

图2是该装置的后视图。

图3是从上侧看的该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4至图8是表示设置在该装置的齿轮另件的装配关系的平面图。

图9是表示设置在该装置中的齿轮的部分斜视图。

图1~图9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磁带录音机的旋转传动转换装置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表示磁带录音机机构的平面图,图2是其后视图。在基板1上面装着可以沿箭头A1,A2方向往返自由移动的装有磁头2的磁头安装板3(往返移动部件)。

在磁头安装板3上,设置有穿过开在基板1上的长孔4而向基板下侧突出的控制销5。

在基板1上,自由旋转地支撑有由正反转马达6的旋转力带动旋转的一对主导轴7a、7b,压带轮8a、8b分别可选择地压在各主导轴7a、7b上。

图中9a、9b是左右一对带盘轴,它们被旋转自如地支撑在设于基板1下面的副基板11(参照图2)的支轴12上,而向基板1的上面突出来。在各带盘轴9a、9b的下部,分别重叠地枢支有同直径的低速齿轮13a、13b以及高速齿轮(带盘)14a、14b(参照图9)。另外,在图1上,切去了低速齿轮13a、13b的一部分,以便看到下面的高速齿轮14a、14b。

在各带盘轴9a、9b和各低速齿轮13a、13b之间,以及各带盘轴9a、9b和各高速齿轮14a、14b之间插入有把不同的旋转力分别施加于各带盘轴9a、9b上的摩擦传动机构(图中未示出)。

如图2所示,在基板1的后侧,设置有固定在前述马达6的转轴上的马达皮带轮15、固定在左右一对主导轴7a、7b上的飞轮16a、16b以及张力轮17,它们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且皮带18挂在这些轮子上,使左右一对主导轴7a、7b与马达6同向旋转,飞轮16a、16b分别和大直径的主动齿轮(主动旋转体)19a、19b设置为一体,而一侧飞轮16a上还一体形成有小直径的驱动齿轮20。

图4~图8是表示高速齿轮14a、14b及主动齿轮(主动旋转体)19a、19b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这些图所示,在基板1的后侧在左、右飞轮16a、16b之间的位置上,通过支轴23装有旋转自如地支撑传动齿轮(旋转传动体)21上支撑的转动板(转动部件)22。另外,图3中的符号22a是与支轴23嵌合的中心孔。

当转动板22按图4~图8上反时针方向转动时,传动齿轮21与左侧的主动齿轮(主动旋转体)19a及高速齿轮14a相啮合,把飞轮16a的旋转力传送到带盘轴9a,而当转动板22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则与右侧的大直径齿轮(主动旋转体)19b及高速齿轮14b相啮合,把飞轮16b的旋转力传送到带盘轴9b上。

在转动板22的中心孔22a的旁侧位置上,形成有圆弧形齿条22b。

在前述副基板11上,左右高速齿轮14a、14b之间的位置上,设有一个如图9的斜视图所示的导向部分24,传动齿轮21的一部分嵌合在导向槽24a之内,以限制该齿轮21轴向移动,这是为了使传动齿轮21保持可靠地与主动齿轮19a、19b及高速齿轮14a、14b的啮合状态。

在基板1的下面,经过支轴26转动自如地支撑着一个如图3(由上面看的分解斜视图)所示的缺齿齿轮25,为说明方便,图3上把缺齿齿轮25分切成上下两半来表示。这个缺齿齿轮25的轴对称的位置上有一对缺齿部分25a、25b,任一侧缺齿部分正对所述驱动齿轮20时,另一侧的缺齿部分正对基板1下侧装在支轴27上的中间齿轮28。另外,当两个缺齿部分25a、25b之间的一侧有齿部分25c啮合在驱动齿轮20上时,另一侧有齿部分25d就与中间齿轮28相啮合。

在缺齿齿轮25对着基板1下面的面上形成一个圆弧形槽25e,在该圆弧形槽25e内插入突设在基板1下面的止挡销29,把缺齿齿轮25的旋转范围限制在180度的范围内。

大直径齿轮30在缺齿齿轮25上一体形成,该大直径齿轮与旋转自如地嵌合于主导轴7a的小直径的摩擦传动齿轮31相啮合。

如图3所示,摩擦传动齿轮31嵌合在主导轴7a上,而嵌合部分做成为分成两体的圆筒体,该圆筒体的内圆周面31a弹性地压接在主导轴7a的外圆周面7c上,相互压接的内圆周面31a和外圆周面7c构成摩擦传动机构32。

前述转动板22的一端支撑着前述传动齿轮21,相对于中心孔22a的反向侧的另一端上有一个与磁头安装板3的控制销5相配合的配合孔33。另外,转动板22的一部分和基板1之间挂着一个“U”型翻转弹簧34,由该弹簧34的作用对转动板22施加向左或向右的转动弹力。图3中的符号1a和22c是分别设置在基板1和转动部件22上的翻转弹簧34的安装孔。

前述配合孔33作成如图3所示的左右对称形,距中心孔22a最近部位是左右各一对第一槽孔33a,与之相邻接的部位是左右各一对第二槽孔33b,离中心孔22a最远的部位是左右各一对第三槽孔33c。

当磁头安装板3向前移动到录、放位置时,控制销5配合在任一个第一槽孔33a中,转动板22被保持在使传动齿轮21稍微离开高速齿轮14a(或14b)及大直径齿轮(主动旋转体)19a(或19b)的位置上。

磁头安装板3从前进位置稍微向后移动位置时,控制销5配合在任一个第2槽孔33b中,转动板22保持在使传动齿轮21正好啮合高速齿轮14a(或14b)及大直径齿轮(主动旋转体)19a(或19b)的位置上。磁头安装板3在停止的位置时,控制销5配合在任一个第3槽孔32c中,转动板22保持在使传动齿轮21稍微离开高速齿轮14a(或14b)及大直径齿轮(主动旋转体)19a(或19b)的位置上。

下面说明机构的动作。

图4表示磁头安装板3处于停止位置,而控制销5配合在设于转动板22的配合孔33的左侧第三槽孔33c的状态,此时,马达6是停止的,而且翻转弹簧34对转动板22施以向反时针方向转动的弹力,由控制销5限制转动板22的转动量,转动板22把传动齿轮21保持在离开左侧主动齿轮(主动旋转体)19a及高速齿轮14a的位置。

另外,缺齿齿轮25的两个缺齿部分25a、25b分别正对驱动齿轮20和中间齿轮28。

从这种状态开始,如果为使右侧带盘轴9b高速旋转而进行操作,使磁头安装板3向前移动,这样,首先是控制销5如图5所示,从第三槽孔33c中脱出,同时,马达6开始反时针旋转。由此,两个主导轴7a、7b向同方向旋转,由于摩擦传动齿轮31也随主导轴7a向同一方向旋转,所以,缺齿齿轮25啮合在驱动齿轮20以及中间齿轮28上,从而,经由驱动齿轮20、缺齿齿轮25、中间齿轮28及圆弧齿条22b把主导轴7a的旋转力传送到转动板22上。

因此,转动板22克服翻转弹簧34的弹力顺时针方向转动,而且,一旦超过图5所示的正中位置,翻转弹簧34就翻转,该弹簧34也对转动板22施以趋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力,如图6的配合孔33的右侧边缘接触控制销5,使其转动受到限制。但是,如果磁头安装板3进一步向前移动达到高速模式的位置时,控制销5就如图7所示与配合孔33右侧的第二槽孔33b配合,转动部件22就被保持在使传动齿轮21正好啮合在右侧主动齿轮19b(主动旋转体)及高速齿轮14b的位置。

由此,经由传动齿轮21把马达6的旋转力传送到右侧带盘轴9b上,高速地旋转,卷绕磁带。

一方面,缺齿齿轮25旋转了180度,圆弧槽25e的终端与止挡销29接触,使上述的旋转终止,因而摩擦传动齿轮31也被中断旋转。但是,由于主导轴7a继续旋转,依靠主导轴7a的外圆周面7c与摩擦传动齿轮31的两半圆筒体内圆周面31a之间的接触摩擦而使圆弧槽25e的终端持续顶押止挡销29,把缺齿齿轮25稳定地保持在一定的位置上。

另外,这时缺齿齿轮25和中间齿轮28之间的啮合状态也被解除,翻转弹簧34把转动板22稳定地保持在一定的位置上。

从图4的状态看,左方的带盘轴9a进行高速旋转操作时,马达6顺时针方向转动,缺齿齿轮使圆弧槽25e的终端和止挡销29接触,转动停止。转动板22停留在图4的位置上。

一方面随着磁头安装板3的前进,控制销5从左方的第3槽孔33c脱开,进入第2槽孔33b,由于翻转弹簧34的弹性力,使转动板22向左方转动,保持使传动齿轮21正好啮合左方的主动齿轮19a及高速齿轮14a的位置上。

如果从图4的状态进行录音或放音操作时,磁头安装板3大幅度向前移动到录音、放音位置,为了使控制销5配合于图8所示配合孔33的第一槽孔33a,转动板22的转动量受到限制,传动齿轮21被保持在稍微离开主动齿轮(主动旋转体)19b及高速齿轮14b的位置。

此时,形成了由马达6到低速齿轮13b的别的旋转传送路径,而且右侧压带轮8b接触在同一侧的主导轴7b上,开始录音或放音动作。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实施例。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在转动部件的圆弧齿条和缺齿齿轮之间设有中间齿轮,但也可以省略中间齿轮,直接把圆弧齿条与缺齿齿轮相啮合。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把主动旋转体、旋转传动体和带盘分别作为主动齿轮(主动旋转体)19a、19b传动齿轮21和高速齿轮14a、14b,但不一定非用齿轮,也可以用摩擦轮来替换。

根据本发明的磁带驱动装置的旋转传动转换机构,随着马达旋转方向的变换而使支撑旋转传动体的转动部件转动的驱动力不是单由转动部件和旋转传动体间的接触摩擦、转动部件和支撑它的支持轴之间的接触摩擦来得到的,而马达的旋转力是经由驱动齿轮及缺齿齿轮等构成的旋转传送路径传送到转动部件上的,所以即使有大的负荷阻抗作用于转动部件时,该转动部件也能可靠地转动,而随着马达旋转方向的变换可以可靠地进行自马达至左右带盘的旋转传动路径的转换。

而且,此处所用的摩擦传动机构仅仅把不产生特别负荷作用的缺齿齿轮引导到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位置上,所以无需担心发生不可靠的转换动作。

另外,当旋转传动体与左右主动旋转体及左右带盘都不啮合时,旋转传动体是自由的,所以,保持这种都不啮合的状态可以把自马达至左右带盘的旋转传送路径都切断,这就可以提供在设计方面有大的自由度的磁带驱动机构的旋转传动转换装置。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