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轮胎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轮胎胎冠加固件的装置

轮胎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轮胎胎冠加固件的装置

摘要

线的线段的放置是由放置管予以保证的,该放置管在将其入口对准线分配器时接收线,其刀正好在放置管的上游切割线,在放置管的端部设置了一个放置头,该放置头沿支持件横向移动,在该支持件上制作加固件。通过对放置头横向移动速度与支持件旋转速度合理配合可调节线的放置角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298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1994-03-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塞德普鲁公司;

    申请/专利号CN93109321.X

  • 发明设计人 达尼埃尔·洛朗;

    申请日1993-08-05

  • 分类号B29D30/50;

  • 代理机构72002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何培硕

  • 地址 法国巴黎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2:27: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0-10-0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29D30/50 授权公告日:19980722 申请日:19930805

    专利权的终止

  • 2006-10-04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060901 申请日:19930805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

  • 1998-07-22

    授权

    授权

  • 1995-08-23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 1994-03-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轮胎的制造,更确切地,本发明涉及在轮箍轮胎及在子午线帘布胎体轮胎中胎冠加强筋的制造。

通过专利US4952295知道,该技术近来试图加工不再是称之“帘布”的平板半成品状的这类加强件,这种加强件是在轮胎装配时将其放入的;而是在制造过程中是由单个线筒将其直接放置到轮胎上的。这个建议基于投放一根线以便形成线索带,能扫过所述胎冠帘布通过的角度,并且能制造出子午线帘布胎体的增强件。然而它很难达到很小的角度,尤其是,它很难允许投放制造特大型轮胎用的很长的线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由线筒实施制作整个胎冠加强筋的加工方法,这就是说,不管该加固件的线与轮胎旋转轴垂直中线构成什么样的角度,它均能被放置在轮胎胎面上。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很精确地控制线所形成的严格角度的加工方法,这时不管线的轴向位置被考虑在轮胎胎冠的何处,也即,对于位于胎冠加固中心及位于其边缘的线都能同样地被精确控制。

特别地,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能布螺纹线,也就是说,如果将轮胎胎冠看作圆柱面时,按照严格不变的角度布线。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能根据不同的角度布线,例如在边缘的角度大于在胎冠加强中心的角度,该角度通常是相对于轮胎的赤道平面(垂直于旋转轴的平面)测量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在一个绕轴旋转配置的支持件上逐步构造轮胎的方法,根据所述轮胎结构要求的顺序和部位安放各个不同轮胎组件,采用该方法,至少有一个胎冠加固件是由至少一个放置管供给的线构成的,在该放置管上游剪断其线以得到许多线段,其线穿过所述的放置管以便连到一个放置头处,该放置头横向移动正好到支持件上,这些线段与支持件都具有自粘接性能。

“制造轮胎”在这里理解为轮胎的整个制造或部分制造,例如这种制造包括胎冠块件的制作,而且其中至少加固件是根据将来描述的方法制造的。

“线”这个词在广义上理解为,它可包括单股线,多股线,缆绳或粘合线或等效组合线,不管构成该线是何种材料,或它受到过如何处理,例如有利于支持件上自胶粘或与橡胶紧密粘接的表面处理。

当人们专门谈及线段时,较明确的是指从胎冠加固件的一个边到另一个边的区段线。这涉及由单根线制造加固件,那么可以想象连续地使用如由线筒提供的线的方法,并且该方法制成的加固件有许多个线段件(在常用术语中称为层),而不是如将被绕制(trancane)的连续线。

问题在于支持件可以是一个确定轮胎内部空腔表面形状的可拆卸的刚性金属芯。但它也可以是可充气的金属增强膜,如同在生产轮胎的鼓筒中所见到的那样。它也可以是在其上制造胎冠块件的旋转形状。为了将线粘放在支持件上,例如只要使线覆盖一层橡胶就足够了。当使用金属芯作支持件时,最好将轮胎硫化在芯上,以便很容易从轮胎中拨出芯。

当将放置头横向移动到正好在支持件上时,放置头轴向地从支持件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以很小的高度越过支持件,以便该线在整个放置期间都在支持件上。这个移动可使线引导到作为放置起点的正确位置上,并可在支持件上导引其线,以便得到在以后的胎冠加强件中其线所要求的路径。

根据本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支持件的转动本身构成了线放置角度的一个调节参数。应该指出,在该实施例中,放置头沿着基本上与支持件旋转轴平行的轨道横向移动。放置角是通过与放置头横向移动相配合的支持件的旋转进行调节的。重复这种移动(这定义为基本循环),一直到整个加固件被放置到支持件上。当然,在放置两根相邻线的之间,相对于放置头轨道来说,支持件移动了一个相应于所要求放置间距的一个值。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加工轮胎胎冠的加固件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线分配器,将线放到支持件上所需位置的放置线构件,及使支持件绕其旋转对称轴转动的支持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线分配器的出口将线送到在径向上位于在支持件上方空间中固定点的放置构件中;以及其特征还在于该放置构件主要包括:

-至少一个配置在线分配器下游的放置管,所传送的线穿过放置管的入口,而放置管入口基本上对着所述线分配器出口,并与该出口相距很近,该线通入放置管内一直通到与放置管相连接的放置头,及

-能使正好在支持件上方的放置头横向移动的构件。

在为实施本发明的方法使用该装置的情况下,线被带动到它穿过的放置管的上游,并在放置管入口的上游被切断,以便将其截成线段。在上游截断可使其线以恒定的速度传送,保证高精确度和十分平稳。也可以在放置管下游截断,只要能通过机动装置断续地传送线(额定速度、零速度、额定速度…)就行。最好,应该调节放置管中线的初始伸出部分与截断线,以便使每根线段头放置在支持架上所需处。最好,放置管的长度可根据待放置线段的长度进行调节。

本发明的装置还可以用一根连续单线制作加强件(金属线不能被折成180°不在此限):只要不进行切割可得到线段的线,及不进行机械传线以避免线彼此干扰,并利用支持件的转动来带动线就行了。这种情况下,可以用绕线装置(trancanage)来连续地放置导线。

接着,描述了本发明放置线段而不是连续线的一个应用。被放置的线是一种通常用来构成胎冠加固件的任何类型帘线。最好该线上覆盖一层橡胶,以便良好地粘附在支持件上,支持件具有为该线的生橡胶涂层面。

最好,截断线的地点安排在线正好穿进放置管入口的位置。这里线分配器包括一个线的机械组件,该组件使线有可选择的伸出部分,并将线送到截断线装置,以便从中得到线段。

为了使放置头横向移动,例如,使用了一个装在导向环路上的驱动软带,该导向环路的一部分相对于支持件横向配置在其整个宽度上,放置头钩住传动软带。该机器还包括保证驱动软带移动的部件。例如该软带是链条(正如在本发明中所描绘的),或是驱动皮带或无滑动的驱动索。

已经指出,一部分导向环路横向布置,这意味着,当线在具有相对支持件轴向分量的运行方向上展放时,该导向环路部分有效地保证了放置头的导向。

该放置头以有利的方式沿着基本上包括在一子午平面(即包括支持件旋转轴的平面)中的轨道横向移动。这样,放置时对放置头导向距离很短,尤其是需要导向的这个距离是与放置角度无关的,该角度是用以下要说明的方式调节的。

在此情况下,调整所述放置头移动部件的速度,和支持件旋转传动速度时可调节线段放置角度。基本上,线的放置角度这时只依赖以下两种速度的组合:链条横向运动的轴向分量,和由于支持件旋转产生的支持件表面的切向速度。

如果沿着构成的角度比90°小得多的轨道导向,例如在支持件上线的放置角度,则应该使导向轨道作很大的弯曲,以便基本上总是保持在离支承件相同的距离。

以下将通过附图对实施本发明的所有细节作出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种装置基本构件的总体透视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线段放置方法图;

图3说明第一种装置的一种变化实施例;

图4及5是说明相应于上述实施例的线段放置方法图;

图6说明第一种装置的另外一种变化实施例;

图7是主要说明图6实施例的运转图;

图8是表示第二种装置的基本构件总体透视图;

图9表示供线细节;

图10表示放置管的出口;

图11说明第二种装置的一种变化实施例。

在图1中,可以看到构成在其上制作胎冠加固件的该表面上布放线段,构成加固件可以是各种形式或形状,例如可充气增强膜,或是在制作具有纯粹圆柱形或横切凸肚形的顶块的装置中所使用的直径可调节的充气增强膜类的形状。在放入顶部加固件前,芯体1已经涂了应该涂的所有组分。该芯体1沿箭头Ω所指方向驱动旋转。

线分配器包括一个机械送线组件和一个切线装置。线4从线筒(未示出)上出来,被两上导轮80,81传送。导轮81由电机82驱动。这些导轮80,81均覆盖有一层防滑面层,例如硫化橡胶层。由于这个机械送线系统,有可能使得线4非常精确地前进,以致于根据电机82的转数与装置的传动比可以连续不断地了解所选用线4的精确长度。不管是何种类型的线4,均可以这种方式机械传送与测量。

在导轮80,81的出口处,将线4引入软管83中,套管84构成软管83的增强端,用于当线4被旋转刀85切断时支撑线4。在旋转刀85切割线4时,线4在极短暂的时间里处于不动。因此软管83能够伸长,足以暂时容纳由导轮80,81连续所送的线4量。

在线分配器组件的下游是线的放置构件。套管84构成线分配器的出口。线的放置构件主要包括一个放置管30,该管的入口31即其固定点与套管84相对。放置管入口31与芯体1相垂直配置,并差不多位于所述芯体1的中间平面中。放置管的出口直接地与一个放置头32相连接,该放置头可在芯体1的长度方向上横向地移动。放置管30应由一种柔性材料制成,因为它将空间的一个固定点(入口31)及空间的一个动点(放置头32)连接起来。

该放置头32钩挂在安装于两个轮51,52上的链条5上,这两个轮彼此布置在芯体1的两侧。该链条就实现了放置头的导向环路。轮51与52相隔一段距离,该距离比制作加固件最大宽度还宽一点。轮51,52垂直于传动链条5所通过的芯体径向线,并也和芯体1的转动轴相垂直。

很明显,专门这样配置以便总是以相同的方向驱动放置头。放置头沿支持件的长度方向从左到右行走,用以放置按“向右”呈螺旋倾斜的线段,然后不用倒转切线速度便回到其起始点。但是也可以很容易制作一台放置头作往复运动的装置:放置时横向移动,然后沿着相同轨道作不放置线的返回运动。这种跨在轮上的链条系统也可以这种方式使用。

将轮52固定在轴53上,轴53本身由轴54通过伞形齿轮59驱动旋转。轴54则由电动机57驱动旋转。蜗杆55滑动装配在轴54上。齿轮56与在蜗杆55的传动齿相啮合,并将移动传递给套管式轴86上。该套管式轴86借助于皮带再将运动传送给旋转刀85。

最好该装置包括一台使放置到芯体1上的线4粘结得更好的转动装置。至少应该规定,当线刚被切断时,支持件转动带动线段且对放置精确度没有偶然不利的滑动,使线粘结在支持件上应该足够牢固。在这里这种转动装置是由压在芯体1整个宽度上的一排压轮6组成的,这些压轮与在线4与芯体1刚好接触的这点的传动链条5平行配置。以这种方式,该转动装置与放置头的导向环路平行。

重要的是应注意到,其切割应使线4暂停非常短的时间。在切割之后,线段不再受到设置在上游的机械传送机构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调整操作程序:即为了在线4尚未切断之前,线4端应连接到芯体1上。在切割后,线4的移动是由粘结其上的芯体1移动所引起的。

还应该指出,如果线4的速度大于芯体1的圆周速度时,合适的作法是当线4刚夹在压轮60与芯体1之间,且在入口31与套管84之间线长度量稍微增加后,进行切割。相反地,当线4的速度低于芯体1的圆周速度时,在线刚要夹在压轮60与芯体1间之前,切割线4是合适的。这时要将该排压轮6定位,以便当由放置头32将线4送到该排压轮60前面时,该第一压轮60即夹住线4。

上述所有的部件被设置成两个组件:一个供线组件2和一个放置组件3。放置组件3包括放置头32及它的驱动与导向机构。该放置组件3通过径向滑动可以远离或靠近芯体1的旋转轴,以便调节线4的放置半径。供线组件主要包括供线部分及切割线部分。放置管30连接着供线组件2与放置组件3。为了下面将要说明的调整问题,放置管30包括两个彼此紧配合的两个部分30A,30B。部分30A构成供线组件2的部分,而部分30B构成放置组件3的部分。

该装置的主要调整用箭头A1,A2及A3表示在图中。调整A1是供线组件2相对于放置组件3滑动。这个移动的目的在于改变放置管30的有效长度,以便使它适合于被放置线4的线段40的长度。旋转刀85在线4的端部刚连接到芯体1时截取该线4的线段40。因此放置管30应该能够存放被放置线段40的任何长度。为了能改变放置管30的有效长度,将部分30B紧插在部分30A内,并可通过调整A1调节插入的深度。这两个部分30A和30B可以彼此相对转动,以便当驱动链条5移动时,由于放置头32在那里受到力从而使放置头本身整体地转动。

调整A2可使顶部加固件的边缘定位在芯体1上。第一次手动调节将线4一直调到放置管30的头32,以便调节顶部加固件边缘所需的位置。在此位置附近微少变化都需将旋转刀片85相对于驱动链条5移动而进行调整,这种移动是通过蜗杆55沿轴54滑动来实现的。例如,当从第一顶帘布层(应用常规术语)到第二层时调整A2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通常它们的宽度不相同,并且其边缘也不会正好在径向上重叠。

调整A3在于改变伞形齿轮59的齿轮,以便使链条5移动方向反向,而不改变刀85的旋转方向,因为刀85的形状只能按同一方向使用(见下文)。调整A1,A2及A3可以非常容易实现自动化。

图2表示出在其上放置了加固件线段的表面的一个展开平面。为了简化起见,假定在其上构造加固件的这个表面是圆柱面。该加固件宽度W放在图中横座标上,而其展开长度D放置在纵座标上。在纵座标上标出的角度标记有利于理解加固件线的放置原则。

保证放置头移动的链条5在该图横座标上以展开的方式用线段L表示。链条5的长度L正比于放置角α的正切。还注意到:线段L的长度是胎冠加固件宽度W的两倍以上。这就使得放置头32能在顶部加固件整个宽度上严格导向,并且滑轮51及52在这个导向区域稍稍往外配置。当头32在芯体1前面走过一圈时,在展开的图中,这相应于沿线段L自左至右通过。放置头32轨迹L中的点X相当于胎冠加固件的一边。而该轨迹L上的点Y相应于胎冠加固件的另一边。该平面图仅仅一部分表示出胎冠的加固件:它涉及在相应于-180°及+180°的水平线及由X及Y点以上的垂直线之间所包括的表面。再重复一下,为了所放置线段40的头总是与胎冠加固件的边缘相对应,必须使链条5与旋转刀85的移动同步,正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

如果使芯体1正好转一圈,以使链条5同样转一整圈,则所得到的螺线角度将为α(见图2)。一个完整的加固件包括大量的线段40,相邻线段以放置间距ε隔开。为连续地制作加固件,控制其移动,以使链条5转完整一圈时,芯体1转360°加上相当于放置间距ε的360°之分数。极为严格地说,这稍微地改变螺线角α,因为这个角度是用下述矩形的对角线表示的,该矩形的宽度对应于链条展开线,长度相应于芯体1与放置头32之间的相对圆周运动的距离。相对于放置间距的角度是很小的,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可以想像到,造成该螺线角的变化相对于α角来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为了实施胎冠加固件,如果希望按角度α放置时,则按1/1的比例调节芯体1及链条5的转动,并且使它们转动的圈数与胎冠加固件中的线段40数目相同。

现在让我们研究一下用所述装置提供的线4放置角度的调节可能性。为了能以快节奏运行,最好所有的驱动电机均以恒速转动,尤其是芯体1的驱动电机更是如此。在此情况下,放置管30的放置头32的轨迹在图中总是由一条斜线来表示,例如图2中的斜线。链条5额定速度的变化有两个后果:首先螺线角度的变化,这是要研究的后果,其次还有线段在芯体1上放置频率的变化,例如将链带5的速度提高一倍,则芯体转一圈时就放置两根线段40(还应根据最后的所需的放置间距再加一圈的一分数值)。

如果以非整数倍提高链带的速度,除了上述的两个后果以外,还会发现不总能在所希望的同一轴向位置上放置每根线段。线段的头不再在圆周上对齐,这样就走入绝境。因此应该规定一个所谓的“帘布边缘”条件,它规定允许相应于图2中所画α角的链条速度的整倍数或整分倍数。

最后,放置间距也是一个必须掌握的参数,因为它是由待制造的轮胎结构决定的。放置的间距导致芯体速度稍微改变,这不会对线段40的头产生任何影响。芯体速度同样根据所需螺线角度,放置频率,及放置间距来选择。

使用这种装置,放置角度α应该遵循以下条件:

tgα=K(L/D),其中K=…,1/3,1/2,1,2,3,4…作为一个例子,如果将链条5的速度增加一倍而将芯体1的转速保持不变,则获得角度β(见图2)。

在另一个变形实施例中,该装置有多个放置管,它们与所有放置头相连接,并且都具有穿线的入口。该装置有一个机构,为了引入线,该机构能连续地将每个入口置于切割机构处。该机构运动与传动带的运动同步。

假定该装置有五个管50(参见图3),它们等距离地连在链条5上,每个管30的入口都固定在构成所推荐机构的筒形件50的孔35上。筒形件50的安装使得每个孔35能连续地通到机构传送及线切割组件处,以便使线通入其中每一个孔中。筒形件50的运动与驱动链条5的运动同步。

芯体1与传动链条5的速度按照1∶1的速度比例时,则发现放置角度α与上述实施例的相同。由于五个放置头,制作胎冠加固件将在芯体圆周上以72°角度相隔的五个位置开始。整个加固件全部制作好要比上述实施例快五倍。

但是该实施例的最大优点却实际上是它能更精细地调整线的放置角度。假设使链条5的速度放慢1/5,正如图4平面图所表明的,相对于第一个放置头轨迹的运行线展开成弧为360°+90°=450°,因为在芯体转一圈时仅四个管子回到分配器下。该运行线在图4中用字母A表示。得到一个如tgγ=4/5tgα的角度γ。

如果再降低链条的速度,例如降低2/5,那么得到的轨线如图5所示,其中放置角度δ为:tgδ=3/5tgα。人们注意到其调节精度高得多了。

因此,可以看到有可能实施一种制造装置,该装置能严格依据一个恒定的角度放置胎冠加固件的线,并且能以足够小的增量调节这个角度,以便符合轮胎设计者所期望的结构。重要的是指出,所有这些调整是仅通过对两种速度比的影响获得的,并且这些速度本身可以是恒定不变的。为了这一点,人们就可以使用在链条5上等距离配置的大量放置管。在这些放置管中,人们通过支持件的转动而将任意数目(整数)的放置管置于分配器下。当然这里只能放置线段,因为线在放置管的上游应被切断。

调节放置角度α的另一种方式是改变链条本身的长度。再参照图2,已知L为链条5的长度,人们清楚地看到,当L增加而D保持不变时,则角α的值就增大。如果改变链条的链节数目并将控制速度调到链带5转一圈芯体1也转一圈时,则实际上可获得任何放置角度。

刚才是说明本发明的装置能根据严格恒定的角度放置胎冠加固件的线段。然而,轮胎设计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希望这个角度是可变的,例如当其接近胎冠加固件的边缘时,希望该角度增大。达到角度增加的办法是调节链条5的速度,以便允许该链条的速度可变,同时保持支持件1的转速恒定不变。

在图6中,表示出对图1的装置适于实施的改进,以便能制出可变角度的这种放置。人们考虑到,从给出加固件线的平均放置角度α的链条5的平均速度出发,其原则在于增加或扣除一点链条5的运动速度。调节链条5速度的部件是由直接正比于芯体1速度的速度驱动原动轴54构成的。至此,它相对于图1中所示的基本装置来说并无区别。

但是这回,原动轴53A不是直接地传动滑轮52,而是带动差速器65的原动行星齿轮。从动轴53B由差速器65的从动行星齿轮带动,差速器驱动滑轮52,由滑轮52驱动链条5。差速器65的行星齿轮架齿圈与一个杆66相连接,该杆上固定一个滚轮67,该滚轮67与以正比于原动轴53A角速度的角速度所驱动的旋转凸轮相配合。在这里使用差速器是为了给输入轴的旋转速度增加或减少一些,即在对该差速器的第三轴施加影响下,在其输出轴上获得可变化的速度。

将凸轮68的形状设计成传递给链条5两次加速及两次减速。将凸轮68固定在轴86上,以便第一次加速发生在和胎冠加固件的侧端相比放置头32到达之前。然后减速头32。当放置头32到达胎冠加固件的另一边时再次加速,最后当返回移动时使链条5减速以结束该周期。

在图7中,可以看到以实线形式表示的相应于图6中实施例的一个展开平面图。可以看出以C1及C2标出的部分偏离对角线,这些偏移是由凸轮68引起的。

同一图7用粗点划线C表明如何能够利用凸轮调节放置角度α。上面已经说明,改变链条长度时可获得任何的放置角度。也可以从给定链条长度(例如为L1)出发,同时采用一个凸轮,对其进行调节,凸轮在X及Y表示的垂线之间的放置区域中给出所要求的放置角α,并且该凸轮能重复对角线端点E及S,该对角线是在不使用凸轮时,用长度为L1的链条获得的。在工业装置中,改变一个凸轮比改变一个链带更加容易操作。这样赋予机器具有多种功能的可能性。

还应指出,放置的角度愈大,合适的链条长度就愈增长。但同时被放置线的长度则减小,以保持帘布宽度W不变。因此应该减少管30的长度,这会使得其运动很紧张。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总是选择将链条的长度缩小一半。因此在芯体转一圈时,链带通过两次。对于放置速度加倍,人们可从中得到好处,其条件是如果使用一个凸轮的话只须有一个合适的凸轮。

前面已经发现构造具有多个放置管的装置的好处。这些放置管完全沿链条钩住并均匀地相间隔,并能在支持件1的前部抽出放置管的线。图8中示出这样一种装置。例如使用了50个放置管7时,有可能通过角度增量约为20分而获得α角度的调节。在图中未示出钩在离芯体最远的链条5部分上的放置管,以便不使图8过于拥挤,以及不使离芯体1邻近处的链条5部分上所钩住的放置管受到遮盖。

在这样一种装置中,放置管7的入口钩在第二个驱动链带5S上,后者安装在基本上与放置管出口32导向环路平行的第二导向环路上。这两个驱动链条的移动是同步的。第二链条5S安装在轮51S及52S上。轮51S利用套筒轴A1与轮51相连接,以便这两个链条5与5S之间进行机械传动。所有的放置管7都由彼此可以滑动的两部分7a及7b制成。

箭头A1示意调节置于支持件1上线段的长度。这种调整A1与上面详细描述过的完全相似。线的机构构件(导轮80,81及电动机82)及割线机构(旋转刀85)都配置在供线组件2上,该组件可以根据箭头A1所示的运动方向由上向下移动。这种移动能够调整放在放置管7中线的长度。

电动机57还应能驱动位于放置组件3上的构件(链带5)及位于供线组件2上的构件(旋转刀85)。这时,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反,电动机57装在供线组件2上。它被安装在一块板20上,该板可以在与芯体1轴平行的导杆21上水平移动。导轮80,81及其电动机82也安装在这块板20上。

正如图8所示,该板在左方位置处,以便向右放置螺旋线段。事实上,线4应被穿入到垂直于芯体1左边缘处的管7中。该板向右移动以便向左放置线段。由移动进行定位,这种移动是该装置的一个调整阶段。当该装置处于定位时,线总是由线分配器引入到放置管中,这时该分配器的出口(分别为套管841或842)被定位在该空间中的一个固定点上。

我们还看到在帘布边缘上所述调整A2:在轴54上滑动装配蜗杆55。

套筒式放置管7组件构成了一个帘,它总是在芯体前面抽出线。线的机械系统将线引入到每个放置管7的入口71。

由图9,可以看到,每个放置管7的入口71呈沿放置管7移动方向的一个漏斗口710。移位器711使线定向,以便借助偏导器712使线穿入漏斗口710里,线在套管841对面的漏斗前方。在将线4的线段40引入放置管7内所需的时间中,所述放置管7的入口71侧向地移动一个基本上相当于两个相邻放置管7之间的距离。

入口71的漏斗口710的形状能适应于这种横向的移动。漏斗口是对称形状的,以便在两个方向上(该胎冠帘布通常是对角)具有这种适应性。当线处在套管841与漏斗口710底之间最短路径上时,进行割线,在此时刻,线4的线段在出口处正好被压在压轮60与芯体1之间。

此外,该旋转刀851在其运动方向的后侧有一个后刀角850,它能尽可能快地松开套管出口。事实上,在割线4时,线连续地被传送,故应该防止在软管83中积聚大量的线。

刀851由轴54旋转驱动。然而该轴也控制链条5和5S的运动。我们知道它能使其运动反向,以便能时而向左放置螺线状线段,时而向右放置螺线状线段,这是由该装置中的电动机57旋转方向反向实现的。

然而,诸如刀851这样的刀不能反向,因为它有一个后刀角850。因此在那里设置了用于向左放置螺线状线段的第二个刀852。刀851相对于连接在板20上的套管841转动。刀852相对于也是连接在板20上的套管842转动。刀851及852与套管841及842同时地移动。当板20将适合的刀定位在所需位置上时,软管83出口830是通过一个未示出的机构对着相应的套管移动的。

在图10上,可以看到链条5被嵌放在一个链条导向件58上,该导向件尽可能地贴合芯体1的外形。所有的放置管7的管出口72都连接到链条5上。由该装置可看到一排压轮60,这些压轮的作用在于完善地将每条线段40固定在芯体1上,正如前面所述的那样。

最好,将每个放置头72进行定向,以便使从其中出来的线4相对芯体1按照与所需螺线角相同的角度放置。要从一层胎冠帘布到另一层胎冠帘布层则应使这种取向反向。为此目的,使用了一个反向链条5i,它装在轮52i上(图8)。

一种控制器(未示出)可以改变轮52i相对于轮52的角度位置。每个放置管7通过小杆与反向链条5i相连接,该小杆使得按照适合的方向将转动传递到每个放置管7上。

图11能够说明怎样才能够稍微改变每个放置头72的速度。这个实施例的目的与前面所说明的相同,即按照不同的角度放置所有的线段40。因此单独地将每个放置头72先减速然后加速是适合的。

每个放置头72借助于一个包括一个转轴91和两根杆的翻转器93与驱动链条5连接。在这两个杆中有一根杆的端部安装有一个滚轮90。放置头72安装在另一根杆的端部。滚轮90与链条5的导向环路平行取向的凸轮9相配合。对于驱动链条5的速度不变,该凸轮的外形可以单独地改变各个放置头72的横向速度。当然管7应该有足够的柔性。

人们应理解链条5的作用在于导向及驱动翻转器93的转轴91。每个放置管7的放置头72连接在翻转器93的端部94上。该端部94利用轨道95侧面导向。

在本说明的指引下,本专业人员能很容易地实施这些实施例和使用各种改型而没有超出本发明的范围。例如可期望放置织物线,所有这些没有任何抗压特性的线应迫使崩紧。也可在必要时使用在专利US3894906中标号56所表示的那种气动推动装置。可将这种推动装置用于管30或7中,也可用于软管83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