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工业及民用建筑搬迁方法

工业及民用建筑搬迁方法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工业与民用建筑搬迁方法,属建筑搬迁领域。本发明是把待搬迁的建筑的旧基座更换成新基座,在新基座下灌注一道滑道,并把该滑道延伸到新设定位置,在滑道上还需设置润滑层,完成上述准备工程后,在建筑搬迁的另一方打钢板桩,然后安上千斤顶,启动千斤顶把建筑逐步顶迁到新设计的位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690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1992-12-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刘祖荣;

    申请/专利号CN91106695.0

  • 发明设计人 刘祖荣;

    申请日1991-05-10

  • 分类号E04G23/06;

  • 代理机构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周纯钊

  • 地址 410001 湖南省长沙市解放东路1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2:23: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2-07-10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 1995-09-13

    授权

    授权

  • 1994-07-27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实质审查请求的生效

  • 1992-12-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一种工业与民用建筑搬迁方法,本发明属建筑搬迁领域。

本发明所述的建筑系指固定建筑物,特别指工业与民用房屋,一般临时性建筑,活动房屋不在本发明范围以内。固定建筑物通常是不需要搬迁的,一般来说也难于搬迁,在科技不发达的过去,事实上也不可能搬迁。到了近几十年,都市开始现代化,在某些古老的城市现代化过程中,为了各种原因要折除一些旧有的固定建筑,当要折除的旧建筑恰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时,人们为了既要保持建筑的原貌,又要把原址让出来另作别用,加以现代技术提供了房屋搬迁的可能性,于是出现了少数搬迁建筑的工程。早在五十年代,莫斯科市曾为了拓展道路把一座古建筑移动几十米,另外在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也出现过旧建筑搬迁工程。但是这些工程是特殊设计,工程大,耗资多,非一般通用的方法,不具有普遍意义。

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而迅速现代化,并且经常由于规划不周或发展过快,刚修建不久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不到几年就要折除,造成极大的浪费,耽误都市改造速度。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搬迁的通用方法,它可以把固定建筑位移一定距离,减少建筑的折除与重建工程。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现代工业用的大型千斤顶把经过基础处理的建筑沿滑道迁至所需的新位置。上述基础处理的方法是把建筑的旧基座逐次分块地挖除并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新基座及滑道,然后再用千斤顶把整座建筑移至需要位置。

本发明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叙述如下,其中:

图1、建筑搬迁立面示意图;

图2、建筑搬迁平面示意图;

图3、建筑墙基新旧基座更换示意图;

图4、基座施工逐次分块图;

图5、润滑层构造放大示意图;

图6、加垫块时施工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建筑(5)按设计要求水平移动一段距离,因此首先要逐次分块做好新旧基座更换的施工工程。为了保证原建筑的稳定,新旧基座的施工必须有计划分块施工,例如首先施工图4中所标有1的基座,然后依次施工标有2、3、4、5等部分的基座。施工时可同时开挖标有相同次序的基座部分的土壤,然后如图3所示,先打掉标有斜线的旧基座(1),然后夯实表土,灌注混凝土滑道(2)。在滑道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在滑道表面找平,设置润滑层(3)。润滑层(3)的构造可如图5所示,先涂一层石蜡(11),然后再洒上一层滑石粉(12)再盖一层塑料薄膜(10)。如果条件许可且建筑自重较大时,也可以用滚筒轴承或其它合适的设备作为润滑层。

在设置润滑层后,按设计在墙脚(13)附近扎筋立模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新基座(4)。由于新基座施工环境差,较难保证钢筋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在混凝土的入口处用斜口模板(14)并采用膨胀混凝土(15)以保证所基座(4)与墙体(13)紧密结合成一整体。上述滑道(2)的厚度与工程标准以及新基座(4)的外形及质量标准应根据具体条件(建筑自重、天然地基强度,搬迁的距离等)作出不同的设计。

处理好建筑的全部新旧基座的更换后,再从新基座(4)下的滑道(2)处继续向建筑搬迁方向修筑滑道直至建筑的新位置。然后在建筑前打一排钢板椿(6),按每堵墙脚的位置安置好千斤顶(7)。为了加强用千斤顶顶迁建筑的稳定性,可如图(1)所示,在钢板椿(6)与滑道(2)前进方向间扎一根钢筋(8)。上述钢筋(8)也可以用带有拉紧装置的钢丝索代替。作好以上所述的施工准备后,启动千斤顶(7),使建筑(5)在滑道上向设定的位置前进。当千斤顶的行程结束后,收回千斤顶的工作臂,如图6所示加上执块(9),再次启动千斤顶,继续向前顶迁建筑,直至建筑到达新设定的位置,上述垫块(9)可以用型钢也可用混凝土制件。

本发明的搬迁方法,可以保证把一座完整的建筑搬迁一定距离,由于这样一种首创性的且可规范化普及的施工方法,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由于扩建新的市政建设或完成新的市政工程(例如,开辟或扩建道路,桥梁以及修筑大型公共建筑物如体育馆,博物馆等)时必须折除旧建筑并易地重建新建筑的工程。举例来说,当有几座尚有使用价值的民用建筑恰好处于新的市政工程边缘地区时,可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把这几座建筑搬迁到新工程的区域外,从而减少大量的折迁工程以及由此带来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户的折迁事务。

本发明提供的搬迁方法,在经济上也有极大的优点,根据估算,用搬迁的方法代替折迁一栋二层楼房可以节约投资20%,三层楼房可节约投资25%,总之楼层越高,节约率越大,如果是10层高的楼房,估算可节约投资达60%。此外,还可节约大量建筑材料。估算每搬迁1000m2的建筑面积可节约钢材10-30吨,木材50m3,水泥100-200吨,红砖15-25万块。此外,一座建筑的搬迁工程通常可以在2-3个月内完工,与折建工程相比可节约工期1年左右,因此还可大大加快市政工程的进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