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由连接器相互接合在一起的异型杆材组成的可拆式支架

由连接器相互接合在一起的异型杆材组成的可拆式支架

摘要

一种用于支架接合的连接器,其成型板件在偏心销的作用下可以纵向运动,位于板件外端的钩子可移到另一根异型杆材槽壁的后部。为了使改进的接合具有较高的夹紧力和可靠地进行按钮式装配,壳体上设有一条连续长缝从偏心盘的支承面一直延伸到外端,该长缝在壳体内形成两个叠在一起的板舌。两板舌的一端具有弯向相反的钩子,另一端具有相对设置的斜面,而接触面则位于壳体中对置的两个侧壁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940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1991-02-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格德及宾德菲勒公司;

    申请/专利号CN90106975.2

  • 发明设计人 格德·菲勒;

    申请日1990-08-11

  • 分类号F16B7/22;F16B12/42;

  •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恩泰

  • 地址 联邦德国伊瑟隆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2:10:3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2-04-24

    其他有关事项 其他有关事项:1992年12月31日以前的发明专利申请,授予专利权且现仍有效的,其保护期限从15年延长到20年。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第80号公告的规定,下述发明专利权的期限由从申请日起十五年延长为二十年。在专利权的有效期内,所有的专利事务手续按照现行专利法和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办理。 申请日:19900811

    其他有关事项

  • 1994-05-18

    授权

    授权

  • 1992-09-23

    实质审查请求已生效的专利申请

    实质审查请求已生效的专利申请

  • 1991-02-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是一种可拆式支架。该支架由连接器相互接合在一起的异型杆材组成的。至少有若干根异形杆材上开有后部相交的沟槽,其他的杆材上则具有可在端部容纳连接器的空腔。连接器由一个插在空腔内的壳体,壳体内的一个可以在顶出和顶入位置之间做纵向移动的成型板件以及一个横穿板件的偏心销组成。其中,板件在其自异型杆材伸出的外端上有一个钩子,还有一个靠在壳体内的接触面上的斜面,该斜面在板件顶入时可以使钩子横向移动到另一根异型杆材槽壁的后部,最后,在板件的内端有一个由定位凸起所限定的支承面,用以支承偏心销上的偏心盘,使板件做纵向移动。在异型杆材的横向上受到弹力作用的偏心销其用于转动操作的销头自壳体伸出,压在异型杆材上的一个横置孔中。换句话说,连接器是一个由若干零件预先装配而成的通用部件,其偏心销通常在一个板件的弹力的作用下,使其支承面压在偏心盘上。但这个销头可以像按钮那样克服弹力的作用沿轴向压入到壳体内,以使连接器能够与其异型杆材的空腔装配在一起或相互拆开。异型杆材的异型壁上因设有一个适配的横置孔,在装配状态下,销头由于板件弹力的作用就扣入该孔之中。连接器自异型杆材上的拆卸与上述过程类似,但方向相反。所以,偏心销在此结构中的另一个作用是,实现成品连接器与其异型杆材之间简便而迅速的“按钮式装配”。装配好的连接器的销头穿过异型杆材上的横置孔,因而可从端面接触并对偏心销进行转动操作,便成型板件通过偏心盘的作用,在一个脱离接合的顶出位置和一个进入接合的顶入位置之间移动。

公知的具有这种类型连接器的支架(见联邦德国专利说明书DE-PS  3153232)虽然可以使用,但在实践中还有待于改进与异型杆材的接合以及提高组装后的连接器在异型杆材上定位的可靠性。这种公知的连接器仅具有一块带钩的成型板件,虽然它由于其偏心销的结构而具有上述按钮式装配的明显优点,但是其钩头在板件顶入位置上只能钩在沟槽的两个槽壁中的一个上。所以在两个异型杆材之间仅能实现单侧接合。板件的弹力是由一根整体弯制的钢带产生的,但却作用在外部板件端头处,便可导致钩头随后横向移动的板件斜面始终与壳体内的接触面保持压紧状态。因此,位于另一头的板件内端头通过其支承面作用在偏心销上的弹力只是其中一个分力,这就导致在装配情况下,异型杆材横置孔中销头的扣入位置不能令人满意。

另一种公知类型的连接器(见联邦德国专利说明书DE-PS2239370)在壳体内设置了两个并列的板件,并通过一个共有的偏心销同时让两个板件在顶入位置和顶出位置之间移动。虽然两个板件的外端头是相互接触的,但由于叠置在一起的钩头与斜面的缘故造成了较大的结构宽度。两个板件的钩子虽然相对设置,在顶入板件时可以同时钩在沟槽的槽壁上,但是既没有也不可能通过其偏心销实现连接器的按钮式装配。在具有上述连接器的支架上增加按钮式装配的功能看来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呈双钩形的两个板件的外端头所需要的弹力方向相反,只有这样才能使它们压在一起并与位于其两个斜面之间作为共用接触面的轴销相接触。

本发明的任务是,开发一种上述类型的支架,其改进了的异型杆材接合具有较高的夹紧力,能够通过其连接器的偏心销实现可靠的按钮式装配,并且连接器结构紧凑,可以快速组装。

上述任务可以通过本发明所述的下列措施获得解决,即在板件上开了一道自支承面一直延伸到外端的长缝,从而在壳体内形成两个相叠在一起的板舌,这两个板舌一方面有朝向相反的钩子以及另一方面有相互交叉的斜面,该斜面位于壳体内的两个对置的侧壁的接触面上。

板件在其支承面之前的部分被一条长缝分成两个板舌,这两个板舌可以起到两个板件的作用。两个板舌相对弯曲并各自具有朝外的钩子,这两个钩子可以像双板件连接器那样在顶入位置上钩在另一根异型杆材上的沟槽的两个槽壁上。这样就能在两根异型杆材之间实现具有较大夹紧力和较高承载力的对称式接合。此外,连接器的结构宽度很小,因为从沟槽走向上看,两个板舌是重叠在一起的,所以只在壳体内部留出一个能够让板件做横向移动的空间即可。该结构的要点是,在偏心盘的支承区,两个板舌共用一个支承面,该支承面在销头的抬起方向上受到弹力的作用。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在本发明双钩型连接器上做到按钮式装配,因为在支承面处是一种单钩型连接器的功能。两个板舌的顶入与顶出的定位移动不会影响到按钮式装配的功能,因为相互不同的横向移动只发生在板舌之间,而按钮功能则在共有的支承面上完成,在该支承面处同时还通过偏心盘的定位凸起向两侧产生两个钩子的纵向移动。本发明所述的双钩型连接器的组装也很简单,因为尽管有两个钩子但只操作一块共用板件。

因为两个板舌之间在其对置的斜面处的对中导向件而出现的安装问题,可以通过在壳体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设置两个相分离的接触面加以避免。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可以在两个壳体侧壁上的接触面由两个相对设置的楔面构成,板舌的两个斜面靠在该楔面上,即用对置的楔面作为接触面来支承两个斜面。此处的一个板舌与其弯曲的外端头一起在按钮装配时,靠在处于偏心销头压入方向上的壳体支承面上,当压入销头时,可产生一个弹性退让运动。由于板件材料的弹性使这个板舌能为偏心盘上的支承面提供附加的弹力,从而促使销头自壳体向外弹出,加强了销头在异型杆材横置孔中扣合的可靠性。

由于两个板舌的外端是相互镜像对称地弯曲的,使两个板舌方向相反的工作方式可以很简单地通过其端头的镜像对称式弯曲来实现,由于两个外端的弯曲部分相对于壳体的纵向中间平面是相互镜像对称地弯成同样形状的,在板件的顶出位置上,外端在相互交叉的斜面段处的两个间隔开来的钩柄的宽度大致与槽口宽度相等,并且外端还具有从沟槽走向上看基本重叠在一起的钩头。即该端头要做成尽可能地对称于壳体的纵向中间平面。由于该端头当板件处于顶出位置时要发生交叉,所以尽管两个钩头的弯曲方向相反,其板件顶出位置上的结构还是很窄的,因为两个重叠在一起的板舌的钩头,钩柄和斜面段在沟槽走向上基本重合在一起。在理想的情况下,两个钩子只具有一个结构宽度,与单个钩子的尺寸相同;这样,本发明所述的连接器虽然具有两个弯向相反的钩子,但其结构宽度却与单钩型连接器的一样。如果采用的结构其两个楔面从沟槽走向上看是部分地重叠在一起的,则还可以得到类似的窄尺寸壳体。如果使两个板舌具有与其相互交叉的斜面段相连的纵直段,该纵直段沿着板件的位移方向延伸,板舌与各自的钩柄呈镜像对称布置,并且在其钩头处相互侧向交错。板舌可以通过另一次内舌端部的弯折过渡到装有偏心盘的共有支承面上。即将所述的纵直段设置在相互交叉的斜面段后面,则可做到节省壳体内部的空间,尽管存在着两个板舌。从沟槽走向上看去,两个板舌相互重叠成为镜像对称的S形曲线,在共用的安装偏心盘的支承面部分之前,其断面因相交而构成了一个狭长的“8”字。一种有利的结构是,使两个楔面在重叠区处具有平顶,该平顶大致平行于板件的位移方向,并且根据板件的顶入或顶出位置的不同,该平顶可用于支承所对应的板舌的纵直段和/或钩柄。这样,两个纵直段可以通过在两个壳体侧面楔面上的顶导向,并且通过钩柄的移位最终用作两个板舌的顶入位置的保证。

一种极为有利的结构是,使两个钩子由弯向相反的U形回弯板舌段构成,它们具有U形的两个侧边以及一个边宽,该边宽小于或者等于槽口宽度,钩子的自由U形侧边从板件顶出位置上看各与另一个板舌的U形侧边所构成的钩柄相重合。但是过渡到板件顶入位置时,两个自由U形侧边可以朝着相反的方向移动,直到其端面移到构成槽口的两个槽壁的后面,并由于偏心销的转动操作而在此压紧。即将两个钩头弯成U形,由于该U形在板件纵向移动方向上的两个侧边的端面的压紧作用,采用较薄和廉价的板件材料也能在两个待连接的异型杆材之间传递很高的压紧力。由于在板件顶出位置上,两个板舌的钩子重叠位于一对固接在壳体上的凸耳之间,凸耳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槽口宽度,这样所述的凸耳可以使接合过程易于进行,而用于支承斜面的相互对置的楔面以其楔尖自壳体中伸出,此时从沟槽走向上看,楔尖位于两个与壳体固接的凸耳之间,并与其重合,则可进一步改善接合状况。

要是使支承面的弹力由一个弹簧片产生,弹簧片与弹性材料制成的板件构成一体并呈一定角度伸出,其自由端滑动地顶在壳体侧壁之一的内表面上,即就用板件料以一定角度压出一个弹簧片来形成共用支承段的弹力,则可省掉一个通常需要的单独弹性元件。连接器的结构很简单,因为它只有三个零件,即一个壳体,一个整体式板件,其上面制出一个弹簧片和两个板舌,以及一个偏心销。由于要操作的零件很少,所以能迅速地将连接器组装在一起。为了加强销头在其异型杆材的横置孔中嵌接的可靠性,建议与板件连为一体的弹簧片结构布置是,使板件的长缝在朝支承面的内侧加宽,用来容纳弹簧片。即,使其位于长缝的底部,并且其位置方向是自板件的长缝底部伸出并朝着板件顶出方向延伸。在弹簧片所处的位置上还有一个外部定位凸起,当分段的板件进行顶出移动时,偏心盘即与该弹簧片共同作用。在偏心盘对面一侧的内部定位凸起部分有时会产生功能上的问题,所以下面所述的措施就有某种特别的独立发明意义。

当转动偏心销至板件顶入位置时,将相当高的夹紧力由偏心盘传递到后部定位凸起上,使此处发生变形,造成偏心盘跳开。如果存在材料缺陷或因持续载荷而出现材料疲劳,后部定位凸起甚至会发生断裂。因此,这种情况会危及锁紧功能的可靠性,并会在极端情况下造成连接器报废。一种有利的结构是,板件的内端向回弯成一个板环,并形成一个与板件相垂直的板环侧缘,该侧缘用作偏心盘的后部定位凸起,并将板件的支承面隔开。这种结构可大大加强后部定位凸起,同时基本上不增加材料消耗,也不需要采用复杂的制造方法。经过多次弯曲而制成的板环侧缘可以承受很高的夹紧力,因为此处产生的夹紧力可以使板环做卷紧运动。

如果将板环构成一个封闭环形,并且其侧缘自板件上的开孔中伸出,则可以得到很高的功能可靠性。在夹紧力的作用下,因板环侧缘靠在开孔的孔壁棱边上,从而用较薄的板件材料赢得很高的强度。一种有利的结构是,开孔同时也必须用来使偏心销穿过板件。板环侧缘呈笔直的,应当和偏心销的转动轴线平行并且有一个加长段,同时它也要大致与板件的支承面成直角布置。由于安全的原因应当让板环侧缘和板环相交叉并继续延伸至与支承面相对的板件一侧。由于下述原因,这种结构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考虑到下列情况时。

在板件的顶入位置上或者当过渡到该位置上时,存在着后部定位凸起自偏心盘上跳开的危险。为了防止其出现的措施是,在板件的顶入位置上,板环虽用壳体内的一个固定止挡来定位,并且克服弹力,将偏心销轴向压入到壳体内锁定,然而在板件顶出位置上,板环和止挡是脱开的并允许偏心销做轴向压入。即可以设置一个与壳体固接在一起的止挡,板环在顶入移动中即可受到该止挡的制约,从而排除了偏心销的压入。这种锁定也可以通过加长的板环侧缘实现,此时板环侧缘的端面用于偏心销的锁定,而在板件顶入位置上,则由压力偏心销使该端面顶到止挡上。这时可以使板环侧缘有加长段,并且止挡是由壳体的一个侧壁本身构成的。这样就是用壳体的侧壁承当止挡的功能。

要是用一个旋转工具或类似的工具转动偏心销使板件自顶出位置进入产生接合的顶入位置,这时就存在一种危险,即由于疏忽可能会施加过高的轴向压力,致使销头的整体或者部分自异型杆材的横置孔被压入壳体内部。当板件内端的上述锁定由壳体内的一个凸台完成时,很容易发生这个危险。在上述轴向压力的作用下,板件内端即会顶在凸台上,从而可能会使操作人员误认为偏心销已锁定,尽管此时还没有产生板件顶入位置上的有效接合。这种情况后面隐藏着很大的事故危险。一种有利的结构是,在板件顶出位置上,由压入偏心销使加长的板环侧缘自由地伸到壳体侧壁的一个槽内。但是当采用加长的板环侧缘完成锁定时,就可以通过上述的槽使偏心盘在一个仅约0.1毫米的最小位移情况下可靠地进入板件内端处的预定支承位置。这样便可以在转动开始时彻底地阻止偏心销自板件上跳开,从而排除了因偏心销被疏忽地压入移动,造成连接器自异型杆材上脱落的危险。为此要根据板环侧缘的板厚确定该槽的尺寸,该槽可以是一个简单地设在壳体侧壁上的空隙。板环可以具有扁平的截面,其板环高度不超出壳体的侧壁,使其不致妨碍连接器的安装与拆卸。换句话说,当销头处于全部顶出位置时,板环不得高于所对应的壳体侧壁。但是板环及其环圈在壳体的后端则可以伸出;因为此处是异型杆材的自由空腔。

以下说明及附图给出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措施。本发明包括所有可以从下述说明及附图中得出的新特征或者特征组合,即便其未在权利要求书中明确地表示出来。附图示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

图1是一个纵向剖开的侧视图,其剖视线沿图2的Ⅰ-Ⅰ线将本发明所述支架的一个连接部位剖开,此时两根异型杆材还未接合在一起;

图2A和图2B是沿图1中的剖视线ⅡA和ⅡB将连接部位在脱开状态下剖开的俯视图;

图3和图4分别是放大的侧视图和俯视图,表示出连接器在连接部位所使用的一个主要构件;

图5表示图2A和图2B所示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6表示相当于图2A所示连接器的俯视图,不过其部件处于拆装状态,使得连接器能够在异型杆材上安装或者拆下。

图7是与图2A相应的剖视图,其两根异型杆材在连接部位上处于接合状态;

图8是一个端部横断面的放大图,其中沿图7的剖视线Ⅷ-Ⅷ将连接部位剖开。

本发明所述的支架是由异型杆材10、11经连接器20接合而成的。连接器20自一根异型杆材10的端面13沿插入箭头63的方向插到一个异型空腔12内,直到专门的接合件21、22、22′最后从异型端面13露出为止,插入箭头63还要在下文中对照图6详加说明。如图7所示可知,接合件在接合位置上钩在另一根异型杆材11的异型沟槽14上,该异型杆材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是一根八角形立柱。连接器20是一个预制好的通用部件,它在本例中仅由三个构件组成。这三个构件分别是一个可按图2A和图7所示移动箭头61,61′做纵向运动的壳体23,一个成型板件24和一个支承在壳体23内的偏心销25。板件24是特制的,由图3和图4中的侧视与俯视放大图所示可知。

板件是用弹簧钢带弯制而成的。板件24从它的外接合件22,22′起开有一道长缝39,该长缝将板件分为两个板舌30,30′。两个板舌30,30′的弯曲方向相反,这些由图3可清楚地看出,所以在此区间板件24能出现两个相互分开的位置。长缝39一直延伸到一个板段31之前,该段在过渡到端部37之前,始终为单层结构,端部37在下文中还要提及。在图1至图4中,板件24按照下述作用被分成若干段。两个板舌30,30′的外端27,27′相对于图2A和图3中的外壳23的纵向中间平面的点划线呈镜像对称弯曲,并含有弯向相反的钩子22,22′,该钩子各与一段具有斜面的部分28,28′连接。在图2A和图2B所示的原始位置上,板件24处于其未接合状态;它可以朝着顶出箭头61′的方向最大限度地自壳体23中拉出,从而大大超出异型杆材的端面13。板件24的这个位置因而被称为“顶出位置”。在顶出位置上,两个斜面段28,28′在其中部交叉,然后两个板舌30,30′沿两个位移箭头61和61′方向过渡到纵直段74,74′,该纵直段虽然位于所述的纵向中间平面的两侧,但不必呈镜像对称式布局。所以两个板舌的与纵直段相连的弯折段72,72′有着不同的弯折角度,最后板舌又从弯折段过渡到所述的其余主要是平坦的板段31。

两个钩子22,22′是由板舌端部回弯而成的方向相反的U形,该U形的两个侧边70、71和70′、71′在图2A和图3所示的俯视图中准确地重叠在一起,只要是板件处于顶出位置的话。各自的自由U形侧边构成钩头70,70′,并且该边垂直覆盖了由另一个U形侧边所形成的钩柄71′,71。尽管有两个钩子22,22′存在,顶出位置61上的结构宽度75还是仅相当于一个U形钩子的边宽。这一边宽75稍窄于要接合的另一个异型杆材11的沟槽14的槽口宽度67。两个U形钩子22,22′的接合作用面是钩边端面73,73′,该端面还将结合图7详加说明。所述的两个板舌30,30′上的两个纵直段74,74′由于位于其间的斜面段28,28′的缘故,带着各自的自由U形侧边70,70′处在接近平齐的状态,两个板舌30,30′各弯曲成一个S形曲线。这两个S形曲线70,71,28,74,72为一侧和70′,71′,28′,74′,72为另一侧,由于前述镜像对称式弯曲的原因交叉在图3内标有76的交点处,所以在此顶出位置上两个板舌30,30′区内就形成一个“8”字形截面。

安装偏心销时,内部板段31必须沿箭头32的方向脱离弹力的作用,该弹力通过所述的支承面34压在一个位于偏心销25上的偏心盘16上,并且该偏心盘又与壳体23的侧壁36之间保持着压力。这一弹力32可分别由一个弹性元件产生,该元件是一个绕在偏心销25上面的压簧,它支撑在后部壳体侧壁36′与板段31之间。但在本实施例中,是采用板件24的弹簧钢作为弹簧的,即在板件上制出一体化的弹簧片26,它的自由端77滑动地顶在了后部壳体侧壁36′的内表面上,见图2A所示。所述的长缝39在板舌30、30′的两个纵直段74、74′上具有一个加宽的部分79,该部分的中部足够用来成型出位于长缝底部78的弹簧片26。弹簧片26直接设置在单层板段31处,其自由端77伸向两个钩子22,22′。如果不考虑弹簧片26在其根部78处所具有的较大弯折角,该弹簧片与具有钩子的板舌30,30′相比就如同一个“第三板舌”。弹簧片26沿着多次提及的顶出箭头61′方向朝异型端面13延伸。

由于上述结构可使所述的弹力32直接作用在支承面34上,并且通过与之贴在一起的偏心盘16使得为此位于偏心销轴线44方向的销头15被压出前部壳体侧壁36的界面,如图5所示。板段31上有一个开孔33,偏心销25穿在其中,该开孔基本上是由一个长孔构成的。开孔33的两头具有定位凸起35、38,它们将支承面34夹在中间并高出后者。在这两个定位凸起35、38之间装有偏心盘16。定位凸起35由开孔33的边缘处隆起的凸窝构成,而另一个定位凸起38则在本实例中有特殊的结构形状,因为它是由板件内端37经多次弯曲而形成的一个回弯板环40。在开孔33的后面,板段31先是继续平伸,然后弯成一个环顶42,再向回弯板料,构成一个L形状的角度,最后过渡到大致与支承面34相互垂直的板环侧缘41。板环侧缘41上的区段38自支承面34上伸出,用来作为偏心盘16上的后部定位凸起。

为了将连接器20组装在一起,首先要将偏心销25与其轴销17一起从支承面34通过开孔33穿到板件24上,再将这两个构件穿过图5所示的壳体内端51开孔插到壳体之中,直到圆柱形销头15进入侧壁凹口50的半圆形底部为止。侧壁凹口50在壳体内端51的方向上过渡到加宽部分52,与该部分连在一起的则是板环40。在组装时,圆柱形轴销17进入后部壳体侧壁36′上的一个轴承孔53内,该孔呈半圆形支承着轴销17。轴销17的另一端支承在导向肋片59上,该肋片在后部壳体侧壁36′上制出并在连接器20的装配过程中对偏心销25起到导向作用。为此在偏心销25上的轴销17的端面上开了一个径向槽58,当装配连接器时,该槽可以骑在导向肋片59上滑动。在装配好的状态下,所述的平面接触发生在由支承面34在弹力32作用下,弹性支承的偏心盘16和前部壳体侧壁36的内表面之间。这就是所述的销头15的止挡位置,销头15处于图5明显可见的突出位置上。销头15在其端面上具有一个轴向的工具容纳孔19以及一个标出其最大偏心距的标记18。根据该标记18可以辨认出偏心销25的各个转动位置。完成了所述的组装之后,标记18指向两个钩子22,22′。此时板件24即达到了已多次提到的全顶出位置61′。只有在这个位置上连接器20才能快速和简便地自其异型杆材10上装拆,这些借助于图6详加说明。

为此要朝着箭头62的方向对销头15施加压力以克服弹力32的作用。这时偏心销便像按钮那样被按到壳体内,因为在轴销17的端面后部轴承孔53内还有自由空腔。由图5所示可知,板环侧缘41不但起到所述的偏心盘16的定位凸起38的作用,而且还在本实施例中以侧缘加长部分46的形式延伸到板件的另外一侧。板环侧缘41以其顶部的端面47位于后部壳体侧壁36′的内表面附近。端面47上如图4所示具有一个缺口82,它以一定间隙骑在壳体侧壁36′内表面上的对中导向肋片59上面。为了侧缘加长段46在开孔33中通过加长段做成窄于其余的板宽。在图6所示顶出位置上,有一个做成空隙的槽55位于侧壁36′上,它用于对准侧缘端面47,这也使图6中的偏心销25做压入运动62成为可能。由于销头15在这一压入位置62上不再突出于轴承壳体23的外轮廓,所以连接器20可以在装配到异型杆材10上时沿着图6所示的插入箭头63的方向经异型端面开口13插入,直到销头15对准异型杆材10的侧壁上的横置孔60为止。对准以后弹力32重新将销头15顶回其初始位置,从而使销头自动扣到异型杆材10上的横置孔60之中,如图2A所示。这样连接器20在异型杆材10内就有了确定的装入深度。

壳体20上还有一对呈凸耳21,21形状与壳体固接的接合件。凸耳21在装配状态下以其后部的凸缘面80顶在多次提到的异型端面13之前。凸耳21的宽度做成与所述的仅一个钩子22和22′的结构宽度75相等,所以在图2A所示的俯视图中,该凸耳在沟槽走向65上与图1中的两个钩子22,22′重叠在一起。两个凸耳21在纵向上将两个钩子22,22′夹在中间。在图1和图2A所示的顶出位置上,装有连接器20的异型杆材10穿过槽孔67插到沟槽14内,此时两个凸耳21的棱边靠在两侧的槽壁上,从而排除了异型杆材10相对于立柱11发生歪斜的情况。

弹力32不仅作用在偏心销25上,还作用在板舌30上。在图2A所示的顶出位置上,由于弹力的作用可以使斜面28始终保持压在壳体23的呈楔面29形状的接触面上。楔面29与一个平顶81相连,该平顶大致和所述的板舌30的纵直段47相平行。这样就能使钩子22在板件顶出位置61′上的准确定位得到保证。所述的接合件21、22如图2A所示处于重叠位置,它们具有狭窄的结构宽度75,见图3所示的边宽75。如图2B所示,另一个板舌30′也具有相应的定位位置。

在该处的相应的斜面28′也压在壳体23的呈楔面29′形状的接触面上,该楔面同样与一个平顶81′相连,该平顶大致和相应的纵直段74′平行。这样就能够使钩子22′在板件顶出位置61′上占有对准多次提到的两个凸耳21之间的垂直位置。对于该斜面28′和楔面29′,板舌30′由于其板件材料的弹性还在弹力32上作用着一个附加的分力,它增加了图2B所示的弹簧片26的弹力。这样就能极为可靠地使销头15保持压在异型杆材的横置孔60之中。因此部件20、10的装配状态可以保证做到非常可靠。

为了将装有连接器20的异型杆材10连接到另一根异型杆材11上,要如图2A所示使得处在顶出位置61′上的两个钩子22,22′以及两个凸耳21经槽口67并插入到槽内。销头15与其工具容纳孔19一起均暴露在异型杆材10的横置孔60中。将一个旋转工具,例如套筒扳手装上并朝着图1所示的转动箭头83方向旋转。此时偏心盘16开始通过后部定位凸起38使板件朝着图7所示的顶入箭头61的方向内移。经过一段极小的位移,例如仅为0.1毫米,就可使板环侧缘41的端面47不再对准壳体槽55,而是稍稍移向相邻的壁台66。壳体槽55在位移方向61上仅具有一个槽宽,该槽宽与图5所示的板厚56相等。只要发生了很小的位移,板段31在壳体23中的位置便可以可靠地定位。偏心盘16不会从作为后部定位凸起38的板环侧缘41上跳开。在偏心盘16和板件24的支承面34之间始终存在着表面接触。图6所示的偏心销25的压入移动62也不会因疏忽而发生。因此可以防止连接器20自异型杆材10上脱落。

偏心销25在其做转动83时要旋转180°的转角。为此图1所示的壳体23的上壁具有一个间隙,以使偏心盘能以最大的偏心距从前部定位凸起35转动到后部定位凸起38。偏心销25上的偏心盘16的内侧有一个挡台84,如图5所示。该挡台可以穿过开孔33内的单侧缺口85,如图4所示。当偏心销转动83时,两个钩子22、22′不仅朝着顶入箭头61所示方向轴向移动,而且还向侧面移动,因为两个板舌30,30′的斜面28、28′在所对应的与壳体固接的接触面29、29′上升起。由于相互镜像对称的斜向移动造成了两个钩子22,22′朝着相反的方向的侧移。此时两个钩头70、70′呈现出方向相反的侧向偏移69、69′,造成钩头不断移向两个槽壁68的内表面,直到如图7所示最终使其两个端面73、73′压到沟槽的内表面上,同时也使槽壁压到其中表面上支撑异型杆材10的端面13上。两个接合钩子22、22′和异型杆材端面13在此处起到了两个夹紧钳的作用,将两个槽壁夹持在中间。在图7所示的夹紧位置上,板件24被最大限度地顶入,因此该位置应称为板件24的“顶入位置”。该位置可由销头15端面上的标记18表示,因为该标记如图1所示可以移到径向上相反的位置上,即指向板环40。在该顶入位置上,所述的挡台84移到了板件开孔33的棱边86之前,从而能制止偏心销25的继续转动83。

一旦板环侧缘41在板件开孔33的范围内贴靠在后部棱边45上,板环40便像一个固定的止挡一样作用在顶入方向61上的夹紧移动中。在某些使用情况中,建议如图4所示在孔壁棱边45和板环侧缘41之间设置一道间隙54。这样就可以由于顶入移动61形成的作用力使板环侧缘41产生一个弹性弯曲应力。这个弹性弯曲应力就决定作用在接合钩子22,22′上的最大夹紧力,该力可以通过结构的尺寸设计来决定。这样决定的夹紧力可以避免过高的载荷出现,否则的话要导致杆材10,11的损坏,如果异型杆材是由较软的材料,例如铝制成的话。

两个斜面段28,28′的上升移动不需要在与壳体固接的楔面29,29′范围内结束;而确切地说是在板件完全顶入61时,两个钩柄71,71′在与壳体固接的平顶81,81′上面上升。这样就可以保证使两个钩头70,70′的侧向偏移69,69′完全处于夹紧位置。两个楔面29,29′此时基本上置于前面使其两个楔尖87,87′如图2A和图2B所示嵌接到两个与壳体固接的凸耳21的范围内。上述两个楔尖在此处的作用也是和凸耳21一样,有助于在接合状态下侧向支撑在槽口67的棱边面上。

当然,在顶入位置61上,偏心销25的压入移动62还是受阻的,如同板段31和偏心盘16之间还保证有按规定的表面接触一样。在顶出位置61′上自然也能够排除偏心盘16自其板环40上的后部定位凸起38上跳开的现象发生。板环侧缘41的端面47总是位于壁台66之前,此时该壁台起到了止挡的作用。为了能使连接器20自异型杆材10上拆下,首先要重新恢复到图1和图2A所示的顶出位置61′上,使得板环侧缘41与壳体槽55重新对准。然后再沿图6中箭头62的方向压入销头15。销头15完成了压入移动62后,连接器20即可沿箭头64的方向自重新脱开的异型杆材10经端面13从异型空腔12中抽出。

连接器20的窄型结构体现在壳体方面,最好是两个壳体接触面29,29′与其楔面和平顶81,81′一起如图7所示均处于重叠48状态。通过板环40的回弯形成一个封闭环,它的环圈呈扁平截面,因而环高57较小。环高57的尺寸不应使原始位置上的板环40超出壳体侧壁36的界面。但是环顶42却可以超出壳体内端51的界面。所以尽管有板环40,壳体23也不需要加长。

斜面28,28′可以不必做成一维斜坡面,而是制成二维的螺旋面形状。它所对应的与壳体固接的接触面29,29′也可以相应地制成导缝或类似的形状。还可以用两个钩头70,70′的扭转运动来代替其如图7中的箭头69,69′所示的外摆运动。采用什么方式使压力面73,73′在夹紧位置上抵达两个槽壁的内表面68的后面是无关紧要的。

零件标号清单

10  异型杆材

11  异型杆材

12  10的空腔

13  10的端面,端面开口

14  11的沟槽

15  25的销头

16  偏心盘

17  25的轴销

18  15上的标记

19  15中的工具容纳孔

20  连接器

21  接合件,凸耳

22,22′  接合件,U形钩子

23  壳体

24  成型板件

25  偏心销

26  弹簧片

27,27′  板件外端

28,28′  24的斜面

29,29′  23的接触面,楔面

30,30′  板舌

31  其余的板段

32  弹力箭头

33  板件开孔

34  16在24上的支承面

35  前部定位凸起,凸窝

36,36′  壳体侧壁

37  板件内端

38  后部定位凸起

39  24上的长缝

40  板环

41  板环侧缘

42  环顶

43  23的纵向中间平面

44  25的转动轴线

45  33的孔壁棱边

46  41的侧缘加长段

47  41的端面

48  29,29′的重叠区

50  36的侧壁凹口

51  壳体内端

52  50的加宽部分

53  轴承孔

54  45,41之间的间隙

55  槽,壳体槽口

56  板厚

57  40的板环高度

58  17中的径向槽

59  30上的导向肋片

60  10上的横置孔

61  顶入箭头,顶入位置

61′  顶出箭头,顶出位置

62  15的压入箭头

63  20、10的插入箭头

64  20自10中拔出的箭头

65  11上的沟槽走向

66  壁台,止挡

67  槽口,槽口宽度

68  槽壁内表面

69,69′  22,22′的侧向交错,横向运动

70,70′  钩头,自由U形侧边

71,71′  钩柄,固定U形侧边

72,72′  弯折

73,73′  70,70′的端面

74,74′  30,30′的纵直段

75  钩子的结构宽度,边宽

76  28,28′的交叉点

77  26的弹簧片自由端

78  长缝底部

79  74,74′长缝加宽部分

80  21的凸缘面

81,81′  29,29′的顶

82  47上的缺口,用于59

83  25的转向

84  25的挡台

85  33上的凹口

86  33上的棱边

87,87′  29,29′上的楔尖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