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可动心轨辙叉长短心轨错动装置

一种可动心轨辙叉长短心轨错动装置

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动心轨辙叉长短心轨错动装置,包括轨体组件、心轨连接组件和轨枕连接组件,所述轨体组件包括翼轨、长心轨、短心轨、轨头轨底间隙、长圆孔和轨枕;通过设置盖板和长圆孔,使得盖板穿过长心轨长圆孔顶在短心轨的轨腰位置,螺栓紧固时盖板先顶紧短心轨轨腰,同时确保盖板与钢轨垫圈、长心轨与短心轨的轨头和轨底留有一定间隙,对于盖板与钢轨垫圈的间隙可利用调整片调整,确保螺栓紧固力部分传递给长心轨,长心轨和短心轨允许在拼接位置沿纵向相对错动,解决了长心轨和短心轨在拼接位置无法错动对转换阻力影响的问题,降低了长心轨和短心轨转换阻力。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8-18

    授权

    授权

  • 2020-07-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1B7/14 申请日:202005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0-06-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动心轨辙叉长短心轨错动装置。

背景技术

机车车辆由一条线路分支进入或越过另一条线路的连接及交叉设备分支称为道岔。道岔是铁路轨道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铁路运输业务中的列车到发、会让、越行、机车摘挂、车辆调车、编解、机车车辆整备修理、货物装卸作业等,无不借助于道岔方能实现。可动心轨辙叉是道岔的一种辙叉类型,该辙叉具有轨线连续、平顺性好、通过速度高、安全性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国内提速道岔、准高速道岔、高速道岔,以及国外高速道岔都采用了可动心轨辙叉技术。

现有18号及以下可动心轨辙叉均由长心轨、短心轨、叉跟轨及联结零件组成,辙叉心轨为单肢弹性可弯结构即:辙叉直股心轨由一根长心轨组成且为弹性可弯式,为减少心轨转换阻力,长心轨、短心轨在短心轨尖端拼接,其联结结构由螺栓、螺母、平垫圈、钢轨垫圈和垫片组成,通过螺栓紧固长心轨、短心轨,利用钢轨垫圈找平,采用垫片支撑长短心轨、传递螺栓紧固力。现有长短心轨拼接方式保证了联结的可靠性,实现了心轨在斜接头处的纵向伸缩,但因长心轨与短心轨拼接时采用螺栓紧固,受钢轨螺栓孔限制,心轨转换时该位置难以相互错动,从而增大了心轨扳动时的转换阻力,由此带来心轨转换不顺畅、转换不到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动心轨辙叉长短心轨错动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可动心轨辙叉长短心轨拼接处因无法错动而产生的转换力过大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动心轨辙叉长短心轨错动装置,包括轨体组件、心轨连接组件和轨枕连接组件,所述轨体组件包括翼轨、长心轨、短心轨、轨头轨底间隙、长圆孔和轨枕,所述翼轨与所述轨枕固定连接,且所述翼柜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翼轨分别位于所述轨枕的两侧,所述长心轨与所述轨枕转动连接,且所述长心轨位于两个所述翼轨之间,所述短心轨与所述轨枕转动连接,且所述短心轨位于所述长心轨和翼轨之间,所述轨头轨底间隙设置于所述长心轨和所述短心轨之间,所述长圆孔开设于所述长心轨和短心轨连接处的表面,所述长圆孔呈椭圆形结构;

所述心轨连接组件包括螺栓、盖板、调整片、钢轨垫圈、螺母和垫片,所述螺栓与所述短心轨螺纹连接,且贯穿于所述长心轨和短心轨的长圆孔的内腔,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栓螺纹连接,且位于所述短心轨远离所述长心轨的一侧,所述调整片套设于所述螺栓的外侧,所述盖板套设于所述螺栓的外侧,且位于所述螺栓靠近所述长心轨的一侧,所述调整片与所述盖板可拆卸连接,且套设于所述盖板的外侧,所述垫片套设于所述调整片的外侧,且位于所述长心轨和所述短心轨之间;

所述轨枕连接组件包括叉跟轨、扣板、台板、固定螺栓、固定螺母、弹条和铁垫板,所述台板与所述短心轨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短心轨的底端,所述扣板与所述台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台板的顶端,所述扣板与所述短心轨接触,所述铁垫板与所述台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台板的底端,所述叉跟轨与所述铁垫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铁垫板的顶端,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铁垫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叉跟轨远离所述短心轨的一侧,所述弹条套设于所述固定螺栓的外侧,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固定螺栓螺纹连接,且位于所述弹条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心轨连接组件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套设于所述螺栓的外侧,且位于所述钢轨垫圈和所述螺母之间。

优选的,所述弹条呈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轨枕连接组件还包括扣块,所述扣块与所述叉跟轨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固定螺栓和所述叉跟轨之间。

优选的,所述扣块呈“L”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可动心轨辙叉长短心轨错动装置,通过设置盖板和长圆孔,使得盖板穿过长心轨长圆孔顶在短心轨的轨腰位置,螺栓紧固时盖板先顶紧短心轨轨腰,同时确保盖板与钢轨垫圈、长心轨与短心轨的轨头和轨底留有一定间隙,对于盖板与钢轨垫圈的间隙可利用调整片调整,确保螺栓紧固力部分传递给长心轨,长心轨和短心轨允许在拼接位置沿纵向相对错动,解决了长心轨和短心轨在拼接位置无法错动对转换阻力影响的问题,降低了长心轨和短心轨转换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A-A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B-B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长圆孔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盖板结构剖视图。

图中:1-轨体组件、11-翼轨、12-长心轨、13-短心轨、14-轨头轨底间隙、15-长圆孔、16-轨枕、2-心轨连接组件、21-螺栓、22-盖板、23-调整片、24-钢轨垫圈、25-螺母、26-平垫圈、27-垫片、3-轨枕连接组件、31-叉跟轨、32-扣板、33-台板、34-固定螺栓、35-固定螺母、36-弹条、37-铁垫板、38-扣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动心轨辙叉长短心轨错动装置,包括轨体组件1、心轨连接组件2和轨枕连接组件3,轨体组件1包括翼轨11、长心轨12、短心轨13、轨头轨底间隙14、长圆孔15和轨枕16,翼轨11与轨枕16固定连接,且翼轨11设有两个,且两个翼轨11分别位于轨枕16的两侧,长心轨12与轨枕16转动连接,且长心轨12位于两个翼轨11之间,短心轨13与轨枕16转动连接,且短心轨13位于所述长心轨12和翼轨11之间,轨头轨底间隙14设置于长心轨12和短心轨13之间,长圆孔15开设于长心轨12和短心轨13连接处的表面,长圆孔15呈椭圆形结构;

心轨连接组件2包括螺栓21、盖板22、调整片23、钢轨垫圈24、螺母25和垫片27,螺栓21与短心轨13螺纹连接,且贯穿于长心轨12和短心轨13的长圆孔15的内腔,螺母25与螺栓21螺纹连接,且位于短心轨13远离长心轨12的一侧,调整片23套设于螺栓21的外侧,盖板22套设于螺栓21的外侧,且位于螺栓21靠近长心轨12的一侧,调整片23与盖板22可拆卸连接,且套设于盖板22的外侧,垫片27套设于调整片23的外侧,且位于长心轨12和短心轨13之间;

轨枕连接组件3包括叉跟轨31、扣板32、台板33、固定螺栓34、固定螺母35、弹条36和铁垫板37,台板33与短心轨13固定连接,且位于短心轨13的底端,扣板32与台板33固定连接,且位于台板33的顶端,扣板32与短心轨13接触,铁垫板37与台板33固定连接,且位于台板33的底端,叉跟轨31与铁垫板37固定连接,且位于铁垫板37的顶端,固定螺栓34与铁垫板37固定连接,且位于叉跟轨31远离短心轨13的一侧,弹条36套设于固定螺栓34的外侧,固定螺母35与固定螺栓34螺纹连接,且位于弹条36的顶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盖板22和长圆孔15,使得盖板22穿过长心轨12长圆孔15顶在短心轨13的轨腰位置,螺栓21紧固时盖板22先顶紧短心轨13轨腰,同时确保盖板22与钢轨垫圈24、长心轨12与短心轨13的轨头和轨底留有一定间隙,对于盖板22与钢轨垫圈24的间隙可利用调整片23调整,确保螺栓21紧固力部分传递给长心轨12,长心轨12和短心轨13允许在拼接位置沿纵向相对错动,解决了长心轨12和短心轨13在拼接位置无法错动对转换阻力影响的问题,降低了长心轨12和短心轨13转换阻力。

进一步的,心轨连接组件2还包括垫圈26,垫圈26套设于螺栓21的外侧,且位于钢轨垫圈24和螺母25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垫圈26,可以避免螺母25和钢轨垫圈24之间的摩擦。

进一步的,弹条36呈弧形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弹条36设置成弧形结构,使得拧动固定螺母35时,弧形结构的弹条36可以将叉跟轨31压紧固定。

进一步的,轨枕连接组件3还包括扣块38,扣块38与叉跟轨31滑动连接,且位于固定螺栓34和叉跟轨31之间,扣块38呈“L”形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得固定螺母35带动弹条36可以对扣块38下压,从而对的叉跟轨31进行限位。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发明安装好过后,在21的外侧增设盖板22,长心轨12上的钻圆孔改为长圆孔15,同时在长心轨12和短心轨13之间增设轨头轨底间隙14,长圆孔15穿过长心轨12的长圆孔15顶在短心轨13轨腰位置,螺栓21紧固时盖板22应先顶紧短心轨13轨腰,同时确保盖板22与钢轨垫圈24、长心轨12与短心轨13的轨头和轨底留有一定间隙,对于盖板22与钢轨垫圈24的间隙可利用调整片23调整,确保盖板22紧固力部分传递给长心轨1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