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高性能带式输送机高效运行关键装置及方法

一种高性能带式输送机高效运行关键装置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性能带式输送机高效运行关键装置及方法;包括机架和输送带;机架上设置有拆卸装置;输送带通过工控装置进行工控减速;运行检测:通过输送机上设置的激光器,激光器在两侧机架形成点阵,CCD相机对输送带的断裂处进行拍摄;追踪定位;工控减速:通过工控装置对运行的输送机进行工控减速,便于更换箱体对断裂的输送带进行更换作用;运行更换:拆卸装置带动更换箱运行到输送机的端部,当断裂的输送带进入更换箱内后,上推板对断裂的输送带进行拆卸,更换机构对新的输送带进行安装;能够实现拆旧带、换新带及卷带同步连续进行的安全换带作业,大大提高了换带效率与人员操作安全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064194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910917859.1

  • 申请日2019-09-26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杨明辉

  • 地址 232000 安徽省淮南市泰丰大街168号安徽理工大学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5:43:5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5-12

    授权

    授权

  • 2020-02-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G43/02 申请日:201909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0-01-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性能带式输送机高效运行关键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在煤矿运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满足生产的需求,输送带正朝着长距离大倾角方向发展,其具有强度高、重量大等特点。但胶带在运输过程中不断与托辊和物料发生摩擦,这将导致胶带发生磨损甚至损坏,为了保证煤矿生产需要,输送机胶带需要不定期进行更换。一般来讲,钢丝绳芯胶带根据使用情况平均在三年左右需要更换一次。对于大倾角、长距离的输送机换带难度大,易发生溜带、断带等事故。

现有的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在使用时,输送带容易发生纵向断裂或撕裂,而现有的检测装置对输送带进行纵向撕裂检测时,检测装置容易受到粉尘的干扰,导致检测装置发生误判或错判的现象;同时因输送机换带过程风险大,大多输送带在换带期间井下作业都是被迫停产,因此,换带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着煤矿的生产与经济效益,缩短换带时间,对提升煤碳行业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性能带式输送机高效运行关键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而现有的检测装置对输送带进行纵向撕裂检测时,检测装置容易受到粉尘的干扰,导致检测装置发生误判或错判的现象;因输送机换带过程风险大,大多输送带在换带期间井下作业都是被迫停产的现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带式输送机高效运行关键装置,包括机架和输送带;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拆卸装置;所述输送带通过工控装置进行工控减速;所述拆卸装置包括转动丝杆、滚珠螺母套、更换箱、电动伸缩杆、推动板、导向推杆、限位推杆、滚动柱和限位弹簧;所述转动丝杆安装在机架上开设的滑动槽内,且转动丝杆的端部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丝杆上套接有滚珠螺母套,且滚珠螺母套滑动安装在滑动槽内;所述滚珠螺母套底端连接有跟换箱,且更换箱位于机架的下方,且更换箱内穿插有输送带;所述更换箱内部上方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安装有推动板;其中所述电动伸缩杆底端设置有导向推杆,且导向推杆上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所述导向推杆的倾斜角度与安装孔对齐,且导向推杆的长度大于安装孔的深度;所述推动板底端安装有限位推杆,且限位推杆的底端转动安装有滚动柱,且滚动柱与输送带转动接触;所述限位弹簧安装在限位推杆内;所述更换箱内设置有更换机构,更换机构用于对拆卸的输送带进行更换作业;工作时,当工控装置控制输送机降速时,驱动输送机上的控制器将转动电机转动,转动电机带动转动丝杆转动,转动丝杆会通过滚珠螺母套带动更换箱移动到输送机的端部,此时更换箱移动的速度大于输送带转动速度,更换箱会比输送带率先运动到输送机的端部;当断裂的输送带进入到跟换箱内时,红外线接收器会接收到红外线传感器发出的信号,进而更换箱内设置的导向推杆与安装孔对齐,此时,控制器控制转动电机带动转动丝杆与输送带同步同向运行,同时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伸出,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会带动导向推杆向安装孔内移动,随着导向推杆不断的向安装孔内移动,导向推杆的推力会将安装孔内插接的连接铆钉推出安装孔,同时限位推杆在限位弹簧的挤压力下,会将滚动柱转动接触断裂的柔性输送板与相邻的柔性输送板进行挤压脱离,进而便于对断裂的输送带进行更换作用,不仅提高了对断裂的输送带的更换,同时在工控装置的柔性降速配合提高了输送带的运行跟换时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是由多块柔性输送板通过柔性连接板槽装配组成;所述柔性输送板上倾斜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且柔性输送板的两端开设有安装凹槽;所述柔性连接板槽上开设有沉头孔,且沉头孔内插接有连接铆钉;所述柔性连接板槽通过连接铆钉安装在安装凹槽内;工作时,通过冲压成型的方式在多块柔性输送板上冲压多个安装孔,且一次成型,将柔性连接板槽安装在相邻两块柔性输送板的安装凹槽内,并且将连接铆钉通过挤压的方式插入在安装孔内,进而通过柔性连接板槽可以将相邻的两块柔性输送板进行装配,重复上述步骤,便可以将多块柔性输送板通过柔性连接板槽形成输送带安装在输送机上,通过装配式的输送带减小当输送带局部发生纵向撕裂时,可以将局部断裂的输送带通过拆卸装置和更换机构的配合进行更换,有效降低了输送带在更换时出现浪费或更换速度降低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更换机构包括输送更换带、导向滑筒、导向柱、电磁夹紧爪、电动推杆和支撑吸盘;所述输送更换带转动安装在更换箱的内,且输送跟换带位于输送带的底端面;所述输送更换带上安装有导向滑筒;所述导向柱通过电动推杆滑动安装在导向滑筒内;相邻所述导向滑筒之间的最小距离等于相邻两块柔性输送板上开设安装孔之间的距离;相邻所述导向滑筒之间的最大距离等于同一块柔性输送板上开设安装孔之间的距离;所述导向柱的顶端安装有电磁夹紧爪,且电磁夹紧爪与连接铆钉的头部对齐;位于所述输送更换带中间的导向柱上安装有支撑吸盘,且支撑吸盘与柔性输送板挤压贴合;工作时,当导向推杆不断的插入到安装孔内时,导向电动推杆会带动导向柱在导向滑筒内向上滑动,同时导向柱会带动电磁夹紧爪向上运动,当导向推杆将连接铆钉推出安装孔内后,电磁夹紧爪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将连接铆钉进行夹紧作业,同时导向柱带动支撑吸盘对撕裂的柔性输送板进行吸附作业,当电磁夹紧爪和支撑吸盘对撕裂的柔性输送板夹紧完成后,电动推杆带动导向柱向下运动,导向推杆在电动伸缩杆的带动下向上运动;同时,当电磁夹爪和支撑吸盘将断裂的柔性输送板进行夹紧拆卸时,输送更换带底端设置的电磁夹爪和支撑吸盘将对新的柔性输送带进行夹取固定;输送更换带将带动拆卸后的柔性输送板转动到更换箱的下端,同时将新的柔性输送带运动到拆卸后的更换缺口处,电动推杆伸出将带动新更换的柔性输送板插入到相邻两个柔性输送板之间,随着导向柱不断的向上运动,导向柱的推力会将连接铆钉推入到安装孔内,同时柔性连接板槽将卡入到安装凹槽内;导向柱不断向上运动的推力与滚动柱的挤压力的配合,会增大对新更换的柔性输送板的夹紧安装效果,进而将新更换的柔性输送板安装到拆卸后的柔性输送板的位置处,进而对输送带的断裂处进行跟换作业。

优选的,所述工控装置包括外壳体、驱动电机、输入轴、活塞缸体、转动轴、主动盘、永磁体和从动盘;所述外壳体安装在机架上,且外壳体的通过固定板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活塞缸体,且活塞缸体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外壳体内;所述缸体上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端部安装有主动盘,且主动盘上安装有永磁体;所述输入轴的一端与输送机的转动辊连接,且输入轴的另一端安装有从动盘,且从动盘上安装有金属导体;工作时,所述活塞缸体的动力机构是由油路组件驱动完成,且油路组件通过工控机控制油路组件内的三位四通阀进行换向动作;转动轴受到动力源的转矩带动附有永磁体的主动盘进行转动,初始状态为静止的从动盘即随之做相对的切割磁场的运动,由于磁感涡流作用,从动盘开始做与主动盘相同的同步转动,从而实现两者间的力矩软传递功能;由于上述两者为磁感涡流驱动,因此,从动盘做与主动盘的小范围间隙改变即会影响从动盘所获得的转矩大小;进而便于控制输送机在承载重物运行时的软传递降速的功能;本发明根据预先输入工控机的控制信号,通过工控机计算处理,发出指令连续调节液压系统中三位四通阀阀口的左右开度方向,三位四通阀动作相应的带动转动轴产生沿其轴向的移动动作,进而达到精确改变从动盘与永磁体之间的中心间隙的目的,以此来获取所需的工况驱动转矩及实现多电机功率的平衡;本发明的以磁感涡流原理实现的磁、金属配合方式,可在小间距范围内即可具备精确的可调力矩传递功能,实现了正常供电工况下的能量自动回收;其具有启制动、无级调速、多驱动平衡、过载自我保护等多种功能,解决了突然停电工况下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冲击问题,并有效地防止了重载运行过程中的“误制动”和“拒制动”。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挤压凸起球,且相邻两个挤压凸起球之间的距离依次减小;所述挤压凸起球与连接铆钉挤压接触;设置的挤压凸起球与连接铆钉的挤压配合,防止装配的输送带在转动时,通过柔性连接板槽连接的柔性输送板的连接处发生断裂的现象,进而影响输送带的安全运行;同时挤压凸起球与连接铆钉的挤压接触,便于连接铆钉在导向推杆的推力下从安装孔内快速脱离的效果。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高性能带式输送机高效运行关键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运行检测:通过输送机上设置的激光器,激光器在两侧机架形成点阵,每个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可以装配的输送带上形成一条直线;若激光器检测到该处输送带上出现纵向撕裂的现象,则控制器控制机架上安装的CCD相机对输送带的断裂处进行拍摄;若激光器检测到该处输送带未出现断裂,则输送机继续工作;通过激光线点阵定位和CCD相机的捕捉技术,可有效防止粉尘干扰的胶带纵向撕裂无接触检测设备,检测精度为输送带横向最小像元0.33mm,纵向最大测量频率60次/秒,每帧图像识别时间0.2ms;

S2:追踪定位:通过装配式的输送带上安装的红外线传感器将S1步骤中检测到断裂输送带在输送机运行过程中进行追踪定位;工作时,将红外线传感器安装在柔性输送板的安装孔内;当某一块柔性输送板发生纵向撕裂时,该柔性输送板上设置的红外线传感器将会通过控制器控制进行工作,进而红外线传感器将对撕裂的输送带进行定位。

S3:工控减速:通过工控装置对运行的输送机进行工控减速,便于更换箱体对断裂的输送带进行更换作用;通过工控装置不仅可以对运行的输送机起到柔性减速的作用,防止输送机在承载重物运行过程中对断裂处的输送带进行更换时,导致高速运行的输送机发生“误制动”和“拒制动”的现象。

S4:运行更换:当输送机通过S3步骤减速后,拆卸装置带动更换箱运行到输送机的端部,当断裂的输送带进入更换箱内后,更换箱与输送带同步同向运行,同时上推板对断裂的输送带进行拆卸,更换机构对新的输送带进行安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激光线点阵定位和CCD相机的捕捉技术,可有效防止粉尘干扰的胶带纵向撕裂无接触检测设备,检测精度为输送带横向最小像元0.33mm,纵向最大测量频率60次/秒,每帧图像识别时间0.2ms。

2.本发明的以磁感涡流原理实现的磁、金属配合方式,可在小间距范围内即可具备精确的可调力矩传递功能,实现了正常供电工况下的能量自动回收;其具有启制动、无级调速、多驱动平衡、过载自我保护等多种功能,解决了突然停电工况下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冲击问题,并有效地防止了重载运行过程中的“误制动”和“拒制动”。

3.本发明通过拆卸装置和跟换装置的配合,不仅能够实现输送带在运行时,对输送带纵向撕裂处进行安全拆卸作业,同时可以对撕裂后的输送带进行重新安装更新;能够实现拆旧带、换新带及卷带同步连续进行的安全换带作业,换带速度可达5.76m/min,大大提高了换带效率与人员操作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输送机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工控装置和输送机装配图;

图3是本发明主动轮上永磁体的分布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更换箱和输送带装配图;

图5是本发明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中:机架1、输送带2、柔性输送板21、安装孔22、安装凹槽23、柔性连接板槽24、激光器3、工控装置4、外壳体41、驱动电机42、输入轴43、活塞缸体44、转动轴45、主动盘46、永磁体47、从动盘48、拆卸装置5、转动丝杆51、滚珠螺母套52、更换箱53、电动伸缩杆54、推动板55、导向推杆56、限位推杆57、滚动柱58、限位弹簧59、更换机构6、输送更换带61、导向滑筒62、导向柱63、电磁夹紧爪64、电动推杆65、支撑吸盘66、连接铆钉7、挤压凸起球8。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6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高性能带式输送机高效运行关键装置及方法进行如下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带式输送机高效运行关键装置,包括机架1和输送带2;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拆卸装置5;所述输送带2通过工控装置4进行工控减速;所述拆卸装置5包括转动丝杆51、滚珠螺母套52、更换箱53、电动伸缩杆54、推动板55、导向推杆56、限位推杆57、滚动柱58和限位弹簧59;所述转动丝杆51安装在机架1上开设的滑动槽内,且转动丝杆51的端部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丝杆51上套接有滚珠螺母套52,且滚珠螺母套52滑动安装在滑动槽内;所述滚珠螺母套52底端连接有跟换箱,且更换箱53位于机架1的下方,且更换箱53内穿插有输送带2;所述更换箱53内部上方安装有电动伸缩杆54,且电动伸缩杆54的底端安装有推动板55;其中所述电动伸缩杆54的底端设置有导向推杆56,且导向推杆56上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所述导向推杆56的倾斜角度与安装孔22对齐,且导向推杆56的长度大于安装孔22的深度;所述推动板55底端安装有限位推杆57,且限位推杆57的底端转动安装有滚动柱58,且滚动柱58与输送带2转动接触;所述限位弹簧59安装在限位推杆57内;所述更换箱53内设置有更换机构6,更换机构6用于对拆卸的输送带2进行更换作业;工作时,当工控装置4控制输送机降速时,驱动输送机上的控制器将转动电机转动,转动电机带动转动丝杆51转动,转动丝杆51会通过滚珠螺母套52带动更换箱53移动到输送机的端部,此时更换箱53移动的速度大于输送带2转动速度,更换箱53会比输送带2率先运动到输送机的端部;当断裂的输送带2进入到跟换箱内时,红外线接收器会接收到红外线传感器发出的信号,进而更换箱53内设置的导向推杆56与安装孔22对齐,此时,控制器控制转动电机带动转动丝杆51与输送带2同步同向运行,同时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54伸出,电动伸缩杆54的伸缩端会带动导向推杆56向安装孔22内移动,随着导向推杆56不断的向安装孔22内移动,导向推杆56的推力会将安装孔22内插接的连接铆钉7推出安装孔22,同时限位推杆57在限位弹簧59的挤压力下,会将滚动柱58转动接触断裂的柔性输送板21与相邻的柔性输送板21进行挤压脱离,进而便于对断裂的输送带2进行更换作用,不仅提高了对断裂的输送带2的更换,同时在工控装置4的柔性降速配合提高了输送带2的运行跟换时的安全性。

如图3-图5所示,所述输送带2是由多块柔性输送板21通过柔性连接板槽24装配组成;所述柔性输送板21上倾斜开设有多个安装孔22,且柔性输送板21的两端开设有安装凹槽23;所述柔性连接板槽24上开设有沉头孔,且沉头孔内插接有连接铆钉7;所述柔性连接板槽24通过连接铆钉7安装在安装凹槽23内;工作时,通过冲压成型的方式在多块柔性输送板21上冲压多个安装孔22,且一次成型,将柔性连接板槽24安装在相邻两块柔性输送板21的安装凹槽23内,并且将连接铆钉7通过挤压的方式插入在安装孔22内,进而通过柔性连接板槽24可以将相邻的两块柔性输送板21进行装配,重复上述步骤,便可以将多块柔性输送板21通过柔性连接板槽24形成输送带2安装在输送机上,通过装配式的输送带2减小当输送带2局部发生纵向撕裂时,可以将局部断裂的输送带2通过拆卸装置5和更换机构6的配合进行更换,有效降低了输送带2在更换时出现浪费或更换速度降低的现象。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更换机构6包括输送更换带61、导向滑筒62、导向柱63、电磁夹紧爪64、电动推杆65和支撑吸盘66;所述输送更换带61转动安装在更换箱53的内,且输送跟换带位于输送带2的底端面;所述输送更换带61上安装有导向滑筒62;所述导向柱63通过电动推杆65滑动安装在导向滑筒62内;相邻所述导向滑筒62之间的最小距离等于相邻两块柔性输送板21上开设安装孔22之间的距离;相邻所述导向滑筒62之间的最大距离等于同一块柔性输送板21上开设安装孔22之间的距离;所述导向柱63的顶端安装有电磁夹紧爪64,且电磁夹紧爪64与连接铆钉7的头部对齐;位于所述输送更换带61中间的导向柱63上安装有支撑吸盘66,且支撑吸盘66与柔性输送板21挤压贴合;工作时,当导向推杆56不断的插入到安装孔22内时,导向电动推杆65会带动导向柱63在导向滑筒62内向上滑动,同时导向柱63会带动电磁夹紧爪64向上运动,当导向推杆56将连接铆钉7推出安装孔22内后,电磁夹紧爪64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将连接铆钉7进行夹紧作业,同时导向柱63带动支撑吸盘66对撕裂的柔性输送板21进行吸附作业,当电磁夹紧爪64和支撑吸盘66对撕裂的柔性输送板21夹紧完成后,电动推杆65带动导向柱63向下运动,导向推杆56在电动伸缩杆54的带动下向上运动;同时,当电磁夹爪和支撑吸盘66将断裂的柔性输送板21进行夹紧拆卸时,输送更换带61底端设置的电磁夹爪和支撑吸盘66将对新的柔性输送带2进行夹取固定;输送更换带61将带动拆卸后的柔性输送板21转动到更换箱53的下端,同时将新的柔性输送带2运动到拆卸后的更换缺口处,电动推杆65伸出将带动新更换的柔性输送板21插入到相邻两个柔性输送板21之间,随着导向柱63不断的向上运动,导向柱63的推力会将连接铆钉7推入到安装孔22内,同时柔性连接板槽24将卡入到安装凹槽23内,进而将新跟换的柔性输送板21安装到拆卸后的柔性输送板21的位置处,进而对输送带2的断裂处进行跟换作业。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工控装置4包括外壳体41、驱动电机42、输入轴43、活塞缸体44、转动轴45、主动盘46、永磁体47和从动盘48;所述外壳体41安装在机架1上,且外壳体41的通过固定板安装有驱动电机42;所述驱动电机42的输出端连接有活塞缸体44,且活塞缸体44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外壳体41内;所述缸体上连接有转动轴45,且转动轴45的端部安装有主动盘46,且主动盘46上安装有永磁体47;所述输入轴43的一端与输送机的转动辊连接,且输入轴43的另一端安装有从动盘48,且从动盘48上安装有金属导体;工作时,所述活塞缸体44的动力机构是由油路组件驱动完成,且油路组件通过工控机控制油路组件内的三位四通阀进行换向动作;转动轴45受到动力源的转矩带动附有永磁体47的主动盘46进行转动,初始状态为静止的从动盘48即随之做相对的切割磁场的运动,由于磁感涡流作用,从动盘48开始做与主动盘46相同的同步转动,从而实现两者间的力矩软传递功能;由于上述两者为磁感涡流驱动,因此,从动盘48做与主动盘46的小范围间隙改变即会影响从动盘48所获得的转矩大小;进而便于控制输送机在承载重物运行时的软传递降速的功能;本发明根据预先输入工控机的控制信号,通过工控机计算处理,发出指令连续调节液压系统中三位四通阀阀口的左右开度方向,三位四通阀动作相应的带动转动轴45产生沿其轴向的移动动作,进而达到精确改变从动盘48与永磁体47之间的中心间隙的目的,以此来获取所需的工况驱动转矩及实现多电机功率的平衡;本发明的以磁感涡流原理实现的磁、金属配合方式,可在小间距范围内即可具备精确的可调力矩传递功能,实现了正常供电工况下的能量自动回收;其具有启制动、无级调速、多驱动平衡、过载自我保护等多种功能,解决了突然停电工况下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冲击问题,并有效地防止了重载运行过程中的“误制动”和“拒制动”。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安装孔22内设置有挤压凸起球8,且相邻两个挤压凸起球8之间的距离依次减小;所述挤压凸起球8与连接铆钉7挤压接触;设置的挤压凸起球8与连接铆钉7的挤压配合,防止装配的输送带2在转动时,通过柔性连接板槽24连接的柔性输送板21的连接处发生断裂的现象,进而影响输送带2的安全运行;同时挤压凸起球8与连接铆钉7的挤压接触,便于连接铆钉7在导向推杆56的推力下从安装孔22内快速脱离的效果。

如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带式输送机高效运行关键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运行检测:通过输送机上设置的激光器3,激光器3在两侧机架1形成点阵,每个激光器3发出的激光可以装配的输送带2上形成一条直线;若激光器3检测到该处输送带2上出现纵向撕裂的现象,则控制器控制机架1上安装的CCD相机对输送带2的断裂处进行拍摄;若激光器3检测到该处输送带2未出现断裂,则输送机继续工作;通过激光线点阵定位和CCD相机的捕捉技术,可有效防止粉尘干扰的胶带纵向撕裂无接触检测设备,检测精度为输送带2横向最小像元0.33mm,纵向最大测量频率60次/秒,每帧图像识别时间0.2ms;

S2:追踪定位:通过装配式的输送带2上安装的红外线传感器将S1步骤中检测到断裂输送带2在输送机运行过程中进行追踪定位;工作时,将红外线传感器安装在柔性输送板21的安装孔22内;当某一块柔性输送板21发生纵向撕裂时,该柔性输送板21上设置的红外线传感器将会通过控制器控制进行工作,进而红外线传感器将对撕裂的输送带2进行定位

S3:工控减速:通过工控装置4对运行的输送机进行工控减速,便于更换箱53体对断裂的输送带2进行更换作用;通过工控装置4不仅可以对运行的输送机起到柔性减速的作用,防止输送机在承载重物运行过程中对断裂处的输送带2进行更换时,导致高速运行的输送机发生“误制动”和“拒制动”的现象。

S4:运行更换:当输送机通过S3步骤减速后,拆卸装置5带动更换箱53运行到输送机的端部,当断裂的输送带2进入更换箱53内后,更换箱53与输送带2同步同向运行,同时上推板对断裂的输送带2进行拆卸,更换机构6对新的输送带2进行安装。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工作时,当工控装置4控制输送机降速时,驱动输送机上的控制器将转动电机转动,转动电机带动转动丝杆51转动,转动丝杆51会通过滚珠螺母套52带动更换箱53移动到输送机的端部,此时更换箱53移动的速度大于输送带2转动速度,更换箱53会比输送带2率先运动到输送机的端部;当断裂的输送带2进入到跟换箱内时,红外线接收器会接收到红外线传感器发出的信号,进而更换箱53内设置的导向推杆56与安装孔22对齐,当导向推杆56不断的插入到安装孔22内时,导向推杆56的推力会将安装孔22内插接的连接铆钉7推出安装孔22,同时电动推杆65会带动导向柱63在导向滑筒62内向上滑动,同时导向柱63会带动电磁夹紧爪64向上运动,当导向推杆56将连接铆钉7推出安装孔22内后,电磁夹紧爪64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将连接铆钉7进行夹紧作业,同时导向柱63带动支撑吸盘66对撕裂的柔性输送板21进行吸附作业,当电磁夹紧爪64和支撑吸盘66对撕裂的柔性输送板21夹紧完成后,电动推杆65带动导向柱63向下运动,导向推杆56在电动伸缩杆54的带动下向上运动;同时,当电磁夹爪和支撑吸盘66将断裂的柔性输送板21进行夹紧拆卸时,输送更换带61底端设置的电磁夹爪和支撑吸盘66将对新的柔性输送带2进行夹取固定;输送更换带61将带动拆卸后的柔性输送板21转动到更换箱53的下端,同时将新的柔性输送带2运动到拆卸后的更换缺口处,电动推杆65伸出将带动新更换的柔性输送板21插入到相邻两个柔性输送板21之间,进而对输送带2的断裂处进行跟换作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虽然本发明是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替代。另外,针对特定情形或材料,可以对本发明做各种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式。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