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囊实性包块穿刺活检套针刀

一种囊实性包块穿刺活检套针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囊实性包块穿刺活检套针刀,由穿刺活检针外鞘和内芯套针刀两部分组成;其内芯套针刀穿行于穿刺活检针外鞘内,并通过将针座卡扣与针座卡槽相卡合固定内芯套针刀与穿刺活检针外鞘的相对位置;内芯套针刀的端头弧形刀片紧贴外鞘中空针杆的内壁,当与外鞘侧面针孔端头的端头侧面针孔的内侧壁交会时,形成“铡刀”效应,逐渐将凸入端头侧面针孔的微小组织块断切下来,并封闭端头侧面针孔;本发明既可以吸取组织间液体,又能取得满足病理学诊断需要的少量实体组织,在避免了传统穿刺针吸活检弊端的基础上,达到“一针多用途”,简便快速,创伤微小,有望成为临床实体包块类疾病较为理想的诊断方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66588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尹格平;

    申请/专利号CN201510144689.X

  • 发明设计人 尹格平;尹相远;

    申请日2015-03-31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师范路46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4:44:3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3-1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B10/02 授权公告日:20170616 终止日期:20180331 申请日:2015033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06-16

    授权

    授权

  • 2015-07-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10/02 申请日:201503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6-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囊实性包块穿刺活检套针刀。

背景技术

机体出现实体或囊实性包块是常见的疾患。迄今为止,在临床医疗中,除超声血检查、断层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等辅助诊断外,最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微小创伤手段取得少量包块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是对其进行彻底治疗前最重要的检查手段,常称作:最终诊断。目前已有针吸穿刺法,是将穿刺针穿刺入包块后,利用注射器负压吸取的原理,力求取得少许包块组织或组织间液体进行诊断,但由于包块活体组织具有组织韧性,往往因难以吸出组织,或取得的组织间液体不能进行病理学诊断,使对于实体包块进行穿刺取得组织的问题一直没能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囊实性包块穿刺活检套针刀,以克服传统穿刺针器具的弊端或不足。其既可以吸取组织间液体,又能取得满足病理学诊断需要的少量实体组织,在避免了传统穿刺针吸活检弊端的基础上,达到“一针多用途”,简便快速,创伤微小,有望成为临床实体包块类疾病较为理想的诊断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囊实性包块穿刺活检套针刀,由穿刺活检针外鞘和内芯套针刀两部分组成;所述穿刺活检针外鞘由依次呈直线连接的外鞘卡槽针座、外鞘中空针杆和外鞘侧面针孔端头三部分组成;所述内芯套针刀由依次呈直线连接的内芯卡扣针座、内芯中空针杆和内芯切离针刀端头三部分组成;所述内芯中空针杆的外径小于外鞘中空针杆的内径,且内芯中空针杆紧贴外鞘中空针杆的内壁;所述外鞘侧面针孔端头包括端头实心针尖,以及位于端头实心针尖上方的端头侧面针孔;所述内芯切离针刀端头包括端头弧形刀片,以及与端头弧形刀片相连的端头中心针孔,所述端头弧形刀片的外径小于外鞘中空针杆的内径,且端头弧形刀片紧贴外鞘中空针杆的内壁,形成“铡刀”效应,用于将凸入端头侧面针孔的组织块断切下来,并封闭端头侧面针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鞘卡槽针座的针孔内径与内芯卡扣针座的外径相套入式吻合;所述外鞘卡槽针座的上端开有针座卡槽,内芯卡扣针座的下端外壁设有针座卡扣,且针座卡槽与针座卡扣相卡入式对应;所述针座卡扣与针座卡槽的卡合,用于固定穿刺活检针外鞘和内芯套针刀的相对位置;所述端头弧形刀片的刀尖至针座卡扣上端的长度=穿刺活检针外鞘的总长度-端头实心针尖的长度,使端头弧形刀片接触端头实心针尖时,针座卡扣与针座卡槽衔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端头侧面针孔与针座卡槽相对应,端头弧形刀片与针座卡扣相对应,且所述针座卡槽和针座卡扣上均设有相应的方位标识。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针座卡槽采用双卡槽结构,针座卡扣对应采用双卡扣结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穿刺活检针外鞘和内芯套针刀均采用钛钢材料制成;或者所述外鞘卡槽针座和内芯卡扣针座采用硬质塑料制成,外鞘中空针杆和外鞘侧面针孔端头,以及内芯中空针杆和内芯切离针刀端头采用钛钢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鞘卡槽针座和内芯卡扣针座均能直接与注射器相衔接,且其长度均为15mm±5m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鞘中空针杆表面设有用于指示长度的刻度线,其外径2.5~3.0mm,内径为2.0~2.5mm,长度为50~200mm;所述内芯中空针杆的内径为1.0~1.5mm,长度为60~210mm。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位于端头中心针孔处的内芯切离针刀端头的外径与内芯中空针杆的外径相等;位于端头侧面针孔处的外鞘侧面针孔端头的内外径与外鞘中空针杆的内外径均相等。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端头实心针尖与端头侧面针孔之间的距离为2mm±0.5mm;所述端头实心针尖为尖锐针状结构,其长度为2mm±0.5mm;所述端头侧面针孔的长度为2mm±0.5mm,宽度为外鞘中空针杆内径的0.25-0.40;所述端头弧形刀片的为尖锐弧形结构,其长度为4mm±0.5mm,且其中间位置的外周长为内芯中空针杆外周长的0.5-0.7。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端头侧面针孔为宽度为外鞘中空针杆内径的1/3;所述端头弧形刀片中间位置的外周长为内芯中空针杆外周长的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使用时,内芯套针刀穿行于穿刺活检针外鞘内,端头弧形刀片紧贴外鞘中空针杆的内壁,当与外鞘侧面针孔端头的端头侧面针孔的内侧壁交会时,形成“铡刀”效应,逐渐将凸入端头侧面针孔的微小组织块断切下来,并封闭端头侧面针孔;最后通过将针座卡扣与针座卡槽相卡合固定内芯套针刀与穿刺活检针外鞘的相对位置;本发明既可以吸取组织间液体,又能取得满足病理学诊断需要的少量实体组织,在避免了传统穿刺针吸活检弊端的基础上,达到“一针多用途”,简便快速,创伤微小,有望成为临床实体包块类疾病较为理想的诊断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囊实性包块穿刺活检套针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穿刺活检针外鞘的主视图。

图3为穿刺活检针外鞘的左视图。

图4为内芯套针刀的主视图。

图5为内芯套针刀的左视图。

图中:1-穿刺活检针外鞘、11-外鞘卡槽针座、111-针座卡槽、12-外鞘中空针杆、13-外鞘侧面针孔端头、131-端头侧面针孔、132-端头实心针尖、2-内芯套针刀、21-内芯卡扣针座、211-针座卡扣、22-内芯中空针杆、23-内芯切离针刀端头、231-端头弧形刀片、232-端头中心针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囊实性包块穿刺活检套针刀,由穿刺活检针外鞘1和内芯套针刀2两部分组成。

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穿刺活检针外鞘1由依次呈直线连接的外鞘卡槽针座11、外鞘中空针杆12和外鞘侧面针孔端头13三部分组成。

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内芯套针刀2由依次呈直线连接的内芯卡扣针座21、内芯中空针杆22和内芯切离针刀端头23三部分组成。

本发明中,所述穿刺活检针外鞘1和内芯套针刀2均采用钛钢材料制成,不怕消毒液浸泡或高温灭菌消毒,可以反复使用;或者所述外鞘卡槽针座11和内芯卡扣针座21采用硬质塑料制成,外鞘中空针杆12和外鞘侧面针孔端头13,以及内芯中空针杆22和内芯切离针刀端头23采用钛钢材料制成,这样穿刺活检针外鞘1和内芯套针刀2均为一次性耗材,可以避免交叉污染。

本发明中,所述外鞘卡槽针座11的针孔内径与内芯卡扣针座21的外径相套入式吻合;所述外鞘卡槽针座11的上端开有针座卡槽111,内芯卡扣针座21的下端外壁设有针座卡扣211,且针座卡槽111与针座卡扣211相卡入式对应;所述针座卡扣211与针座卡槽111的卡合,用于固定穿刺活检针外鞘1和内芯套针刀2的相对位置;另外,所述外鞘卡槽针座11和内芯卡扣针座21均能直接与常规注射器相衔接,且其长度均为15mm±5mm;所述针座卡槽111和针座卡扣211上均设有相应的方位标识;所述针座卡槽111采用双卡槽结构,针座卡扣211对应采用双卡扣结构。

本发明中,所述外鞘中空针杆12表面设有用于指示长度的刻度线,其外径2.5~3.0mm,内径为2.0~2.5mm,长度为50~200mm,可分成大、中、小以及特种长度等多种型号,以利深度不同部位包块的穿刺取检;所述内芯中空针杆22的外径小于外鞘中空针杆12的内径,且内芯中空针杆22紧贴外鞘中空针杆12的内壁,便于内芯中空针杆22在内芯中空针杆22内穿行;所述内芯中空针杆22的内径为1.0~1.5mm,长度为60~210mm,也可分成大、中、小以及特种长度等多种型号,以利深度不同部位包块的穿刺取检。

本发明中,所述外鞘侧面针孔端头13包括端头实心针尖132,以及位于端头实心针尖132上方2mm±0.5mm处的端头侧面针孔131,位于端头侧面针孔131处的外鞘侧面针孔端头13的内外径与外鞘中空针杆12的内外径均相等;所述端头实心针尖132为尖锐针状结构,其长度为2mm±0.5mm;所述端头侧面针孔131的长度为2mm±0.5mm,宽度为外鞘中空针杆12内径的0.25-0.40,优选为1/3;因此本发明中外鞘侧面针孔端头13即可以得到满足病理学检查的小组织块,同时不致取出过多组织引发难以控制的内出血,也可以保证端头侧面针孔131处的坚实程度。

本发明中,所述内芯切离针刀端头23包括端头弧形刀片231,以及与端头弧形刀片231其相连的端头中心针孔232,位于端头中心针孔232处的内芯切离针刀端头23的外径与内芯中空针杆22的外径相等;所述端头弧形刀片231的为尖锐弧形结构,其长度为4mm±0.5mm,且其中间位置的外周长为内芯中空针杆22外周长的0.5-0.7,优选为2/3;所述端头弧形刀片231的外径小于外鞘中空针杆12的内径,且端头弧形刀片231紧贴外鞘中空针杆12的内壁;因此,本发明便于端头弧形刀片231在内芯中空针杆22内穿行,且当端头弧形刀片231到达外鞘侧面针孔端头13,并与端头侧面针孔131的内侧壁交会时,可以形成“铡刀”效应,将凸入端头侧面针孔131的微小组织块断切下来(体积约2×2×1.5mm3),并封闭端头侧面针孔131。

本发明中,所述端头弧形刀片231的刀尖至针座卡扣211上端的长度=穿刺活检针外鞘1的总长度-端头实心针尖132的长度;以便使下方的端头弧形刀片231完全到达端头实心针尖132处,上方的针座卡扣211准确与针座卡槽111衔接,依此达到切割组织和闭合端头侧面针孔131的目的。

本发明中,所述端头侧面针孔131与针座卡槽111相对应,端头弧形刀片231与针座卡扣211相对应,便于标示方位,进而判断端头弧形刀片231与端头侧面针孔131的相对位置(是否可以进行断切微小组织块,或者是否封闭端头侧面针孔131)。

本发明使用时,内芯套针刀2穿行于穿刺活检针外鞘1内,端头弧形刀片231紧贴外鞘中空针杆的内壁,当与外鞘侧面针孔端头13的端头侧面针孔131的内侧壁交会时,形成“铡刀”效应,逐渐将凸入端头侧面针孔131的微小组织块断切下来,并封闭端头侧面针孔131;最后通过将针座卡扣211与针座卡槽111相卡合固定内芯套针刀2与穿刺活检针外鞘1的相对位置;本发明既可以吸取组织间液体,又能取得满足病理学诊断需要的少量实体组织,在避免了传统穿刺针吸活检弊端的基础上,达到“一针多用途”,简便快速,创伤微小,有望成为临床实体包块类疾病较为理想的诊断方法。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