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测量CO2从水相向油相扩散过程中扩散系数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一种测量CO2从水相向油相扩散过程中扩散系数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CO2从水相向油相扩散过程中扩散系数的装置,包括依次垂直并排连接在管道上的CO2气源、蒸馏水源、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原油源,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内垂直设有钢体隔板,钢体隔板将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内分隔成底部相通的左侧空间及右侧空间,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内底部设有测温点、测压点、下出口,装置还包括压力采集系统、回压气罐、加热器、温度控制系统,本发明原理可靠,操作简便,克服了油气水密度差异造成的影响,将测定气液两相扩散系数的压降法应用到气体在水相、油相间扩散系数测定中,无需测定CO2浓度变化和实验平衡压力即可求出CO2从水相向油相的扩散系数。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50223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申请/专利号CN201410778874.X

  • 申请日2014-12-15

  • 分类号G01N1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7219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吕利敏

  • 地址 266580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西路6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8 11:59:5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1-11

    授权

    授权

  • 2015-05-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13/00 申请日:201412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4-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CO2从水相向油相扩散过程中扩散系数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属于石 油化工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CO2-水交替注入驱油技术是国内外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CO2驱油技术。该技术在提高原油 采收率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同时,CO2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约占温室气体总量的三分 之二以上,CO2驱油技术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上述技术以其驱油效率 高、适用范围大、降低温室效应等优势,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

地层温度、压力下,CO2以一定比例溶于水相和油相,其中CO2在原油中的溶解导致原油 粘度降低、原油体积膨胀、油水界面张力降低甚至与原油达成混相,极大地提高了CO2驱油效 率。驱替过程中,由于密度差与粘度差影响,CO2优先从油层上方、高渗带以及连通孔道通过, 并容易产生气窜,未波及区域的原油不能与CO2直接接触,因此CO2只能通过水相向油相扩散。 此时研究CO2从水相向油相的扩散系数,分析CO2在油水相间的传质扩散规律,对于指导CO2驱提高油气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专利文献CN102706779A公开了一种测量CO2在岩石中扩散系数的方法。与常规方法 中通过测量CO2的浓度来测量CO2的扩散系数不同,该发明是通过测定CO2气体压力的变化获 取CO2在岩石中扩散系数:通过校正的CO2气体状态方程换算出其浓度的变化,进而测定出CO2气体在岩石中的扩散系数。本专利的缺陷如下:该专利中测量CO2在岩石中扩散系数的方法是 针对气液两相间的分子扩散系数而言,目前,对于CO2在不互溶的油水两相间的传质研究,特 别是CO2从水相向油相运移过程中扩散系数的测定,国内外还未见相关报道,同时也没有用于 测量CO2从水相向油相运移扩散系数的相关装置。

国内外常用的扩散系数测定方法有定容PVT直筒压降法、定压PVT直筒压降法、动态垂 滴形状分析法和玻璃毛细管接触法等。这些方法和装置都只能测定CO2-原油体系或CO2-水体 系的扩散系数,目前还没有研究CO2从水相向油相扩散系数的装置,并且由于油气水密度差的 存在,原理上直筒PVT法无法测定CO2从水相向油相扩散过程中扩散系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CO2从水相向油相扩散过程中扩散系数的装 置;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装置的工作方法;

本发明中的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分隔油、气两相,气相CO2先溶解在U型高温 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内一端和底部的水相中,再通过水相扩散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 15另一端上部的油相中,在保持水相饱和CO2前提下,通过测量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 15中CO2向油相中溶解扩散造成的压力变化,结合Fick定律和质量守恒方程,最终得到CO2从水相向油相扩散过程中扩散系数。

术语解释

水相、油相:相是指体系中具有相同成分、相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均匀物质部分,相与相 之间有明显的界面,一个相中可以含有多种组分;由于水和原油之间不互溶,存在明显的油 水界面,并且各自均可包含多种组分,因此油田上为更好区别原油和水,将水称为水相,将 原油称为油相。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测量CO2从水相向油相扩散过程中扩散系数的装置,包括依次垂直并排连接在管道上 的CO2气源、蒸馏水源、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原油源,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 装置15内垂直设有钢体隔板41,所述钢体隔板41将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内 分隔成底部相通的左侧空间35及右侧空间40,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内底部设 有测温点42、测压点43、下出口46,所述CO2气源、所述蒸馏水源分别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左 侧空间35,所述原油源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右侧空间40,所述装置还包括压力采集系统 20、回压气罐18、第一加热器13、第二加热器23、温度控制系统44,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 视扩散装置15连接所述压力采集系统20,所述下出口46通过回压阀17连接所述回压气罐 18,所述第一加热器13内设置有所述CO2气源及所述蒸馏水源,所述第二加热器23内设置有 所述原油源,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底部设有温度控制系统44。

所述CO2气源为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提供CO2;所述蒸馏水源为所述U型高 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提供蒸馏水;所述原油源为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提供 原油;所述压力采集系统20用于存储、显示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内压力、温 度数据;所述第一加热器13用于对所述CO2气源及所述蒸馏水源进行加热保温;所述第二加 热器23用于对所述原油源进行加热保温;所述回压气罐18用于为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 散装置15提供回压;所述温度控制系统44用于加热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底部设有底座45,所述底座45 上设有所述温度控制系统44。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两侧设有承压可视玻璃36及不 锈耐蚀钢体29,通过螺栓30将所述承压可视玻璃36嵌入所述不锈耐蚀钢体29中,所述中 间压垫32、O型圈33、上压垫34密封所述承压可视玻璃36与所述不锈耐蚀钢体29之间的 环形间隙;所述不锈耐蚀钢体29耐温为150℃,耐压为32MPa;所述中间压垫32、O型圈33、 上压垫34耐压为25MPa。

此处设计的优势在于,通过所述承压可视玻璃36能够客观真实地观察扩散过程的液面变 化,并读取油相、气相高度。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上部设有旋转压盖31。

此处设计的优势在于,旋转压盖31能够拆卸,方便实验结束后清洗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 视扩散装置15内部空间。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CO2气源包括CO2气罐7及第一平流泵3,所述蒸馏水源包括蒸 馏水罐8及所述第一平流泵3,所述原油源包括原油罐21及第二平流泵24,所述CO2气罐7 内的轴向上设有活塞,所述蒸馏水罐8内的轴向上设有活塞,所述原油罐21内的轴向上设有 活塞,所述CO2气罐7下部连接针阀5,所述蒸馏水罐8下部连接针阀6,所述U型高温高压 可视扩散装置15下部连接针阀16,所述原油罐21下部连接针阀22,所述第一平流泵3通过 三通阀4分别连接所述针阀5、所述针阀6,所述回压气罐18通过所述回压阀17连接所述针 阀16,所述第二平流泵24通过所述针阀22连接所述原油罐21。

所述第一平流泵3用于为所述CO2气罐7内的CO2及所述蒸馏水罐8内的蒸馏水泵入所述 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提供动力;所述第二平流泵24为所述原油罐21内的原油泵入 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提供动力。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真空泵1,所述真空泵1上部连接针阀2,所述CO2气罐7上部连接针阀9,所述蒸馏水罐8上部连接针阀10,所述左侧空间35上部连接针阀 14,所述右侧空间40上部连接针阀19,所述管道上依次连接三通阀11、三通阀12,所述三 通阀11的出气口分别与所述针阀2、所述针阀9、所述三通阀12相连,所述三通阀12的出 气口分别与所述三通阀11、所述针阀10、所述针阀14相连,所述原油罐21通过所述针阀 19连接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

所述真空泵1用于实验前对所述CO2气罐7及所述蒸馏水罐8进行真空处理。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左侧空间35上部设有备用进出口26,所述右侧空间40上部设 有备用进出口27,所述压力采集系统20通过三通阀分别连接所述备用进出口26及所述备用 进出口27。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左侧空间35上部还设有CO2进口25,所述右侧空间40上部还 设有原油进口28,所述针阀14通过所述CO2进口25连接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 所述针阀19通过所述原油进口28连接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

上述装置的工作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1)检验整个装置的气密性;

(2)利用所述真空泵1将所述CO2气罐7、所述蒸馏水罐8及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 散装置15抽真空;

(3)将CO2、蒸馏水和原油分别转入所述CO2气罐7、所述蒸馏水罐8和所述原油罐21 中,利用所述第一加热器13将所述CO2气罐7及所述蒸馏水罐8加温至实验温度T,利用所 述第二加热器23将所述原油罐21加温至实验温度T,所述T的取值范围为25℃-90℃,待用;

(4)利用所述温度控制系统44将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加热至实验温度T;

(5)打开所述针阀6、所述针阀10及所述针阀14,利用所述第一平流泵3将所述蒸馏 水罐8中的蒸馏水泵入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中,使蒸馏水充满所述U型高温高 压可视扩散装置15,并加压到预定压力P1,所述P1的取值范围为0.1MPa-25MPa;

(6)调整所述回压气罐18内的压力至P2,所述P2为(P1-0.1)MPa;

(7)关闭所述针阀6及所述针阀10,打开所述针阀5、所述针阀9及所述针阀16,接 通回压,在恒压条件下,利用所述第一平流泵3将所述CO2气罐7中的CO2送至所述U型高温 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的所述左侧空间35中,并且CO2没有到达所述右侧空间40,关闭第一 平流泵3;

由于回压P2的存在,步骤(7)中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内压力保持不变, 所述回压阀17出口处有蒸馏水排出,排出的蒸馏水与步骤(7)进入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 扩散装置15中的CO2等体积;

(8)关闭所述针阀5、所述针阀9及所述针阀16,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 封闭,利用所述压力采集系统20观察所述测压点测定的压力变化,直至30min内压力下降幅 度不超过1KPa为止,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中的流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水中 的CO2达到饱和,形成饱和碳酸水,测得此时所述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中的压力即为实 验初始压力P3;

(9)调整所述回压气罐18内的压力至P4,所述P4为(P3-0.1)MP;

(10)打开所述针阀16、所述针阀19及所述针阀22,接通回压,在恒压条件下,利用 第二平流泵24将所述原油罐21中的原油送至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的所述右侧 空间40中,并且原油没有到达所述左侧空间35,关闭第二平流泵24,通过所述承压可视玻 璃36观察并记录所述右侧空间40中的原油高度z0

由于回压P4的存在,步骤(10)中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内压力保持不变, 所述回压阀17出口处有蒸馏水排出,排出的蒸馏水与步骤(10)送到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 扩散装置15中的原油等体积;

(11)关闭所述针阀16、所述针阀19及所述针阀22,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 15封闭,利用所述压力采集系统20观察不同时刻t所述测压点测定的压力P(t)变化,记录 压力P(t)-时间t关系数据,直至30min内压力下降幅度不超过1KPa为止,测得此时所述U 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中的压力即为实验最终平衡压力Peq

(12)把步骤(11)所述压力采集系统20记录的压力P(t)-时间t关系数据按照下式进 行非线性拟合:

P(t)=m1e(-tk1)+m2e(-tk2)+Peq---(I)

式(Ⅰ)中,P(t)为测得t时刻的压力值,单位为Pa;Peq'为非线性回归获得的理论平 衡压力值,单位为Pa;m1,m2,k1,k2为基于对实验数据非线性回归获得的参数;t为扩散时间, 单位为s;

式(Ⅰ)中的压力P(t)和时间t已知,通过非线性拟合得出m1,m2,k1,k2和Peq'的理论值;

(13)根据下式:

Dab=4zo2k1π2---(II)

式(Ⅱ)中,Dab为CO2从水相向油相的扩散系数,单位为m2/s;zo为步骤(10)测得的 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内原油高度,单位为m;

将步骤(12)求得的参数k1代入式Ⅱ中,即得CO2从水相向油相运移扩散系数Dab

所述式(Ⅰ)与所述式(Ⅱ)见Zhang等建立的改进压降法测气体在稠油中的扩散系数模 型,具体推导过程如下:

根据菲克定律,气体在液相中的扩散通量如下所示:

dx1dt+v*dx1dz=Dabd2x1dz2---(III)

式(Ⅲ)中,x1为气体的摩尔浓度,单位为mol/L;v*为摩尔平均速率;z为沿扩散筒 的位置变化,单位为m;

在压力最后下降达到平衡的阶段,压力只随时间改变,与位置无关,因此:

dpdz=0---(IV)

在式(Ⅲ)中,油相在扩散过程保持恒定,摩尔平均速率v*为0,因此,扩散过程简化 为一维非稳态扩散方程:

dx1dt=Dabd2x1dz2---(V)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为:

z=z0,t>0,x1=x1,eq           (Ⅵ)

z=0,dx1dz=0---(VII)

0≤z≤z0,t=0,x1=0        (Ⅷ)

式(Ⅵ)中,x1,eq为某一特定时间气液界面间的气相摩尔浓度;

液相中气相的初始摩尔浓度为0,x1,eq随着压力和温度变化而变化,由于实验为恒温条件, 所以x1,eq只随压力变化,式Ⅴ看作摩尔浓度是时间和位置的函数(Crank,1995);

x1=x1,eq-4x1,eqπΣn=0(-1)n2n+1×cos((2n+1)πz2z0)×exp(-(2n+1)2π2Dab4z02t)---(IX)

除此之外,气相中减少的气体摩尔数应等于经过气液界面处的气体摩尔数,因此,得到 以下物料平衡方程:

VZgRTdP(t)dt=-DabA(dx1dz)z=z0---(X)

式(Ⅹ)中,V为气相体积,单位为m3;R为气体常数,R=8.314m3·Pa·K-1·mol-1;T为 温度,单位为K;Zg为二氧化碳压缩因子;

因为气体体积和截面积保持不变,式(Ⅹ)简化为:

dP(t)dt=-ZgRThDab(dx1dz)z=z0---(XI)

由于扩散过程压力变化不大,因此压缩系数Zg在扩散过程中视为常数;

式(Ⅺ)对时间从t到无穷大积分,得到:

P(t)PeqdP(t)=-BDabt(dx1dz)z=z0dt---(XII)

这里是一个常数,h为气相高度,单位为m;

式(Ⅸ)中对z进行微分,得到z=z0时:

(dx1dz)z=z0=2x1,eqzoΣn=0(-(2n+1)2π2Dab4z02t)---(XIII)

将式(XIII)代入式(Ⅻ)并积分,得到:

P(t)-Peq=8Bzox1,eqπ2Σn=01(2n+1)2×exp(-(2n+1)2π2Dab4z02t)---(XIV)

式(XIV)中,P(t)为t时刻所测试验压力,单位为Pa;Peq为达到平衡时的实验平衡压 力,单位为Pa;

对式(XIV)进行整理,略去后边项,保留第一项,并取对数,最终得到压力与时间之间 的关系:

Ln(P(t)-Peq)=Ln(8Bzox1,eqπ2)-π2Dab4zo2t---(XV)

式(XV)看出压差对数与时间成线性关系,斜率为

求取扩散系数Dab的另外一种方式是数值拟合解析式,这种方法与式XIV的求解是一致的; 式(XIV)写成:

P(t)=Σi=1nm1e(-tk1)+Peq---(XVI)

式(XVI)取前两项展开,即可得到前面所述的式(Ⅰ)。

将式(Ⅰ)和式(XV)进行对比,可得:

-π2Dab4zo2t=-tk1---(XVII)

化简式(XVII),最终可得所述CO2从水相向油相运移扩散系数计算式(Ⅱ):

Dab=4zo2k1π2.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分隔油相、气相,气相中的CO2先溶解在所述U型高 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底部水相中,再通过水相扩散到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 另一端油相中,假定扩散过程底部碳酸水始终饱和CO2,通过测定CO2向饱和碳酸水中扩散造 成的压力变化,从而间接求出CO2从水相向油相扩散过程中的扩散系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克服了油气水密度差异造成的影响,将测定气液两相扩散系数的压降法应用到气 体在水相、油相间扩散系数测定中,无需测定CO2浓度变化和实验平衡压力即可求出CO2从水 相向油相的扩散系数;通过所述承压可视玻璃能够客观真实地观察扩散过程的液面变化,并 读取油相、气相高度;加热器实现高温高压下扩散系数的测定。因此,所求CO2从水相向油相 扩散过程中的扩散系数能较为准确地反映CO2从水相向油相的扩散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根据所述压力P(t)-时间t关系数据得到的压力-时间关系及拟合结果图;

其中,1、真空泵;2、针阀;3、第一平流泵;4、三通阀;5、针阀;6、针阀;7、CO2气罐;8、蒸馏水罐;9、针阀;10、针阀;11、三通阀;12、三通阀;13、第一加热器;14、 针阀;15、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6、针阀;17、回压阀;18、回压气罐;19、针阀; 20、压力采集系统;21、原油罐;22、针阀;23、第二加热器;24、第二平流泵;25、CO2进口;26、备用进出口;27、备用进出口;28、原油进口;29、不锈耐蚀钢体;30、螺栓; 31、旋转压盖;32、中间压垫;33、O型圈;34、上压垫;35、左侧空间;36、承压可视玻 璃;37、底部空间;38、气水界面;39、油水界面;40、右侧空间;41、钢体隔层;42、测 温点;43、测压点;44、温度控制系统;45、底座;46、下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测量CO2从水相向油相扩散过程中扩散系数的装置,包括依次垂直并排连接在管道上 的CO2气源、蒸馏水源、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原油源,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 装置15内垂直设有钢体隔板41,所述钢体隔板41将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内 分隔成底部相通的左侧空间35及右侧空间40,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内底部设 有测温点42、测压点43、下出口46,所述CO2气源、所述蒸馏水源分别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左 侧空间35,所述原油源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所述右侧空间40,所述装置还包括压力采集系统 20、回压气罐18、第一加热器13、第二加热器23、温度控制系统44,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 视扩散装置15连接所述压力采集系统20,所述下出口46通过回压阀17连接所述回压气罐 18,所述第一加热器13内设置有所述CO2气源及所述蒸馏水源,所述第二加热器23内设置有 所述原油源,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底部设有温度控制系统44。

所述CO2气源为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提供CO2;所述蒸馏水源为所述U型高 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提供蒸馏水;所述原油源为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提供 原油;所述压力采集系统20用于存储、显示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内压力、温 度数据;所述第一加热器13用于对所述CO2气源及所述蒸馏水源进行加热保温;所述第二加 热器23用于对所述原油源进行加热保温;所述回压气罐18用于为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 散装置15提供回压;所述温度控制系统44用于加热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装置,其区别在于,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底部设有底座 45,所述底座45上设有所述温度控制系统44。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装置,其区别在于,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两侧设有 承压可视玻璃36及不锈耐蚀钢体29,通过螺栓30将所述承压可视玻璃36嵌入所述不锈耐 蚀钢体29中,所述中间压垫32、O型圈33、上压垫34密封所述承压可视玻璃36与所述不 锈耐蚀钢体29之间的环形间隙;所述不锈耐蚀钢体29耐温为150℃,耐压为32MPa;所述中 间压垫32、O型圈33、上压垫34耐压为25MPa。

此处设计的优势在于,通过所述承压可视玻璃36能够客观真实地观察扩散过程的液面变 化,并读取油相、气相高度。

实施例4

根据实施例3所述装置,其区别在于,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上部设有旋转 压盖31。

此处设计的优势在于,旋转压盖31能够拆卸,方便实验结束后清洗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 视扩散装置15内部空间。

实施例5

根据实施例4所述装置,其区别在于,所述CO2气源包括CO2气罐7及第一平流泵3,所 述蒸馏水源包括蒸馏水罐8及第一平流泵3,所述原油源包括原油罐21及第二平流泵24,所 述CO2气罐7内的轴向上设有活塞,所述蒸馏水罐8内的轴向上设有活塞,所述原油罐21内 的轴向上设有活塞,所述CO2气罐7下部连接针阀5,所述蒸馏水罐8下部连接针阀6,所述 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下部连接针阀16,所述原油罐21下部连接针阀22,所述第一 平流泵3通过三通阀4分别连接所述针阀5、所述针阀6,所述回压气罐18通过所述回压阀 17连接所述针阀16,所述第二平流泵24通过所述针阀22连接所述原油罐21。

所述第一平流泵3用于为所述CO2气罐7内的CO2及所述蒸馏水罐8内的蒸馏水泵入所述 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提供动力;所述第二平流泵24为所述原油罐21内的原油泵入 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提供动力。

实施例6

根据实施例5所述装置,其区别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真空泵1,所述真空泵1上部连 接针阀2,所述CO2气罐7上部连接针阀9,所述蒸馏水罐8上部连接针阀10,所述左侧空间 35上部连接针阀14,所述右侧空间40上部连接针阀19,所述管道上依次连接三通阀11、三 通阀12,所述三通阀11的出气口分别与所述针阀2、所述针阀9、所述三通阀12相连,所 述三通阀12的出气口分别与所述三通阀11、所述针阀10、所述针阀14相连,所述原油罐 21通过所述针阀19连接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

所述真空泵1用于实验前对所述CO2气罐7及所述蒸馏水罐8进行真空处理。

实施例7

根据实施例6所述装置,其区别在于,所述左侧空间35上部设有备用进出口26,所述 右侧空间40上部设有备用进出口27,所述压力采集系统20通过三通阀分别连接所述备用进 出口26及所述备用进出口27。

实施例8

根据实施例7所述装置,其区别在于,所述左侧空间35上部还设有CO2进口25,所述右 侧空间40上部还设有原油进口28,所述针阀14通过所述CO2进口25连接所述U型高温高压 可视扩散装置15,所述针阀19通过所述原油进口28连接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

实施例9

根据实施例6所述装置的工作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1)检验整个装置的气密性;

(2)利用所述真空泵1将所述CO2气罐7、所述蒸馏水罐8及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 散装置15抽真空;

(3)将CO2、蒸馏水和原油分别转入所述CO2气罐7、所述蒸馏水罐8和所述原油罐21 中,利用所述第一加热器13将所述CO2气罐7及所述蒸馏水罐8加温至实验温度40℃,利用 所述第二加热器23对所述原油罐21加温至实验温度40℃,待用;

(4)利用所述温度控制系统44将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加热至实验温度 40℃;

(5)打开所述针阀6、所述针阀10及所述针阀14,利用所述第一平流泵3将所述蒸馏 水罐8中的蒸馏水泵入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中,使蒸馏水充满所述U型高温高 压可视扩散装置,并加压到预定压力P1,所述P1的取值为12MPa;

(6)调整所述回压气罐18内的压力至P2,所述P2为11.9MPa;

(7)关闭所述针阀6及所述针阀10,打开所述针阀5、所述针阀9及所述针阀16,接 通回压,在恒压条件下,利用所述第一平流泵3将所述CO2气罐7中的CO2送至所述U型高温 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的所述左侧空间35中,并且CO2没有到达所述右侧空间40,关闭第一 平流泵3;

由于回压P2的存在,步骤(7)中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内压力保持不变, 所述回压阀17出口处有蒸馏水排出,排出的蒸馏水与步骤(7)进入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 扩散装置15中的CO2等体积;

(8)关闭所述针阀5、所述针阀9及所述针阀16,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 封闭,利用所述压力采集系统20观察所述测压点测定的压力变化,直至30min内压力下降幅 度不超过1KPa为止,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中的流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水中 的CO2达到饱和,形成饱和碳酸水,测得此时所述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中的压力9.86MPa 即为实验初始压力P3;

(9)调整所述回压气罐18内的压力至P4,所述P4为9.76MPa;

(10)打开所述针阀16、所述针阀19及所述针阀22,接通回压,在恒压条件下,利用 第二平流泵24将所述原油罐21中的原油以10mL/min的速度送至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 装置15的所述右侧空间40中,并且原油没有到达所述左侧空间35,关闭第二平流泵24,通 过所述承压可视玻璃36观察并记录所述右侧空间40中的原油高度为0.04m;

由于回压P4的存在,步骤(10)中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内压力保持不变, 所述回压阀17出口处有蒸馏水排出,排出的蒸馏水与步骤(10)送到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 扩散装置15中的原油等体积;

(11)关闭所述针阀16、所述针阀19及所述针阀22,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 15封闭,利用所述压力采集系统20观察不同时刻t所述测压点测定的压力P(t)变化,记录 压力P(t)-时间t关系数据,直至30min内压力下降幅度不超过1KPa为止,测得此时所述U 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中的压力9.658MPa即为实验最终平衡压力Peq

(12)把步骤(11)所述压力采集系统20记录的压力P(t)-时间t关系数据按照下式进 行非线性拟合:

P(t)=m1e(-tk1)+m2e(-tk2)+Peq---(I)

式(Ⅰ)中,P(t)为测得t时刻的压力值,单位为Pa;Peq'为非线性回归获得的理论平 衡压力值,单位为Pa;m1,m2,k1,k2为基于对实验数据非线性回归获得的参数;t为扩散时间, 单位为s;

式(Ⅰ)中的压力P(t)和时间t已知,通过非线性拟合得出m1,m2,k1,k2和Peq'的理论值 如图4所示,求得k1=32190;

(13)根据下式:

Dab=4zo2k1π2---(II)

式(Ⅱ)中,Dab为CO2从水相向油相的扩散系数,单位为m2/s;zo为步骤(10)测得的 所述U型高温高压可视扩散装置15内油相的高度,可知zo=0.04m;

将步骤(12)求得的参数k1代入式Ⅱ中,即得CO2从水相向油相扩散过程中的扩散系数:

Dab=4zo2k1π2=4×0.04×0.0432190×3.14×3.14=2.02×10-8m2/s.

表1为根据压力P(t)-时间t关系数据得到的压力-时间关系表,如下所示:

表1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