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高电压半导体开关以及用于切换高电压的方法

高电压半导体开关以及用于切换高电压的方法

摘要

提供一种高电压半导体开关以及用于切换高电压的方法。一种高电压半导体开关,包括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其具有源极、漏极和栅极,并且适于以额定高电压水平切换电压,该第一场效应晶体管是常关断型增强模式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其有源极、漏极和栅极,其与该第一场效应晶体管串联连接,该第二场效应晶体管是常导通型耗尽模式晶体管;以及控制单元,其连接至该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和该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并且可操作用于在跨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源极电压超过额定高电压水平的情况下阻断该第二场效应晶体管。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34761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英飞凌科技奥地利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389868.5

  • 发明设计人 J·韦耶斯;F·希尔勒;A·毛德;

    申请日2014-08-08

  • 分类号H01L27/02(20060101);H03K17/567(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56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王茂华

  • 地址 奥地利菲拉赫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4:27:3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9-08

    授权

    授权

  • 2015-03-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L27/02 申请日:201408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2-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涉及高电压半导体开关。此外,本文所描 述的实施例涉及用于切换高电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开关模式电源(SMPS)被广泛用于向诸如计算机、电视机或具 有市电电压以外的适当电压水平的任意其它电器供应电负载,上述 市电电压处于通常为例如90V至240V rms的范围之中。如果针对大 多数AC市电的50Hz至60Hz的频率范围以上的较高频率进行设计, 在许多情况下将负载从市电电流地去耦合并且在次级侧提供适当电 压水平的变压器占用较少的空间并且更为经济。例如高电压 MOSFET或IGBT的电子开关通常被用于为变压器的初级侧提供直 流(DC)链路之外的适当高频电压和电流波形,其能够通过对市电 电压进行整流而生成。这里注意到的是,这样的电子开关的使用并 不被局限于以上所提到的应用。

在连接至变压器初级侧的电子开关中,当利用高电压、高频率 和高电流信号对变压器的初级侧进行驱动时,出现欧姆损耗和开关 损耗两者。这些损耗在导通电子开关时且尤其在关断电子开关时出 现。为了减少开关损耗并同时提高整体效率,已经建立了用于驱动 变压器的多种配置和方法。这些方法包括谐振槽的操作,其中电子 开关主要在电压过零处或接近于过零处被导通和/或关断。因此,开 关损耗能够有所减少。这样的方法通常被称作电子开关的软切换。 在正常操作中,在软切换期间施加于负载端子的最大电压是DC链 路的电压。然而,例如在SMPS启动、负载跳跃等的期间可能出现 没有达到软切换条件的情形。在这些情况下,电子开关无法必然在 接近于零电压或零电流处进行关断,而是在电子开关的端子处的电 流和/或电压显著时关断。在这些情况下,会出现超过DC链路电压 的显著电压过冲。

因此,常规使用的电子开关提供了超过DC链路的电压的阻断能 力。然而,存储在高电压电子开关的负载端子之间的电荷随着器件 阻断要求的提高而增加。这能够对高电压电子开关的开关损耗和 SMPS的控制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具有给定芯片面积的高电压电子开关的导通状态损耗能够随着 阻断要求的提高而明显增加。一方面,根据一阶近似,维持跨负载 端子的电压的漂移区的宽度将随着阻断能力线性增加。此外,能够 提供漂移区的净掺杂的减少以便提高阻断能力。结果,高电压电子 开关的导通状态损耗能够随着阻断能力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例如高 电压电子开关的导通状态损耗能够与阻断能力的增加不成比例地高 度增加。

鉴于上述内容,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电压半导体开关。该高电压半 导体开关包括第一场效应晶体管,其具有源极、漏极和栅极,并被 适配为以额定高电压水平切换电压,该第一场效应晶体管是常关断 型的增强模式晶体管;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其有源极、漏极和栅极, 其与该第一场效应晶体管串联连接,其中该第二场效应晶体管是常 导通型的耗尽模式晶体管;以及控制单元,其连接至该第一场效应 晶体管的漏极和该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并且可操作用于在跨 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源极电压超过额定高电压水平时阻断该第 二场效应晶体管。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电压半导体开关。该高电压半 导体开关包括集成半导体器件,其具有单元区、外缘以及布置在该 外缘和单元区之间的边缘终止区,该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场效应晶 体管,其具有源极、漏极和栅极,并且被适配为以额定高电压水平 切换电压;以及串联连接在该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和源极之间 的齐纳二极管和电阻器,其中该齐纳二极管和电阻器单片集成在该 集成半导体器件的边缘终止区中;以及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其有源 极、漏极和栅极,其中该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利用其源极连接至第一 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并且其中该齐纳二极管和电阻器的连接端子 连接至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对过电压保护高电压增强模式 开关晶体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包括源极、漏极和栅极的增强 模式场效应晶体管与包括源极、漏极和栅极的耗尽模式场效应晶体 管的串联连接,其中该耗尽模式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连接至增强模 式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在该耗尽模式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和增强 模式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之间供应高电压,通过向增强模式场效应 晶体管的栅极应用开关信号而在正常操作模式中切换该高电压;并 且如果在该增强模式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处检测到过电压,则通过 关断该耗尽模式场效应晶体管而从正常操作模式切换至保护模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以下详细描述时以及观看附图时将会认 识到另外的特征和优势。

附图说明

附图中的组件并非必然依照比例,而是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 进行图示。此外,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对应的部分。

图1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包括连接至控制单元的第一场效 应晶体管和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共源共栅电路。

图2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半导体器件的截面图。

图3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半导体器件的电压电位分布 图。

图4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半导体器件的另一个电压电 位分布图。

图5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示出高电压半导体开关处的压降 的压降示图。

图6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高电压半导体开关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对附图进行参考,该附图形成这里的一部分 并且其中通过图示而示出了能够在其中实践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就此而言,诸如“顶部”、“底部”、“前方”、“后方”、“之 前”、“之后”、横向、垂直等的方向性术语参考所描述的(多个) 附图的方位而使用。由于实施例的组件能够以多种不同方位进行定 位,所以方向性术语是出于说明的目的被使用而绝非进行限制。所 要理解的是,能够利用其它实施例并且能够进行结构或逻辑的变化 而并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以下详细描述并不以限制的含义 进行理解,并且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所描述的实 施例使用了具体的语言,这并不应当被理解为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 围加以限制。

现在将详细参考各个实施例,其一个或多个实例在附图中进行 了图示。每个示例通过解释来提供,而并非意在作为本发明的限制。 例如,作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进行图示或描述的特征能够在其它 实施例上使用或者结合其它实施例使用而产生又另外的实施例。本 发明意在包括这样的修改和变化。使用具体语言对示例进行描述, 其并不应当被理解为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进行限制。附图并非依 照比例并且仅是处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清楚,如果没有以其它方式 指出,则同样的部件或制造步骤已经在不同附图中被指定以相同的 附图标记。

在图中,横向方向由附图标记x表示。此外,在图中,垂直方 向由附图标记y表示。

在该说明书中,半导体衬底的第二表面被认为由较低或背面的 表面所形成,而第一表面则被认为由半导体衬底的较高、前方或主 要的表面所形成。因此,考虑到该方位,如该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 语“高于”和“低于”描述了一个结构特征与另一结构特征的相对 位置。

在该说明书的上下文中,术语“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应当被理解为包括更为一般化的术语“MIS”(金属绝缘体半导体)。 例如,术语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应当被理 解为包括具有并非氧化物的栅极绝缘体的FET,即术语MOSFET分 别在IGFET(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和MISFET(金属绝缘体半导体 场效应晶体管)的更为一般的术语含义中使用。用于MOSFET的栅 极材料的术语“金属”应当被理解为包括导电材料,其诸如但并不 局限于金属、合金、掺杂多晶半导体以及诸如金属硅化物的金属半 导体化合物。

诸如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或绝缘栅双极 晶体管(IGBT)的场效应控制的开关器件已经被用于各种应用,应 用包括在电源和功率转换器、电动汽车、空调甚至立体声系统中的 使用。尤其关于能够切换大电流和/或以较高电压进行操作的功率器 件而言,经常期望导通状态中的低电阻。这例如意味着,针对所要 切换的给定电流,期望跨导通的FET的压降即源极-漏极电压很低。 另一方面,在FET的关断和换向期间出现的损耗经常也被保持为很 小以使得整体损耗最小化。

如该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半导体功率开关”意在描述单个 芯片上具有高电压和/或高电流切换能力的半导体器件。换句话说, 功率半导体器件意在用于通常在安培范围内的高电流。在该说明书 中,术语“半导体功率开关”、“固态开关器件”和“功率半导体 器件”作为同义词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反向沟道能够在其中形成和/或被场效 应所控制的半导体区域也被称作主体区。

如该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场效应”意在描述“反向沟道” 以电场为媒介的形成和/或反向沟道在半导体区域中的传导性的控制 和/或形状。沟道区域的传导类型通常发生变化即反向,用于在与沟 道区域相邻的两个反向传导类型的半导体区域之间形成单极电流路 径。

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术语“场效应结构”意在描述在半导 体衬底或半导体器件中所形成并且具有至少通过电介质区域或电介 质层而与主体区绝缘的栅极电极的结构。用于在栅极电极和主体区 之间形成电介质区域或电介质层的电介质材料的示例包括而并不局 限于二氧化硅(SiO2)、氮化硅(Si3N4)、氮氧化硅(SiOxNy)、 二氧化锆(ZrO2)、氧化钽(Ta2O5)、二氧化钛(TiO2)和二氧化铪 (HfO2)。

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术语“栅极电极”意在描述位于主体区旁 并与主体区绝缘而且被配置为通过该主体区形成和/或控制沟道区域的 电极。术语“电连接”和“电连接的”描述了两个部件之间的欧姆连接。

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术语“齐纳二极管”意在描述通过经由雪 崩倍增或隧道生成电流而对跨其阳极和阴极电极的阻断电压进行限制 的二极管。因此,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齐纳二极管”被用作例如“雪 崩二极管”或“隧道二极管”等的同义词。根据以上定义,本文中的“齐 纳电压”意在描述被齐纳二极管所限制的电压或者齐纳二极管的击穿电 压。

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电压限制元件”意在描述能够将跨其两个 端子所施加的电压限制到指定的电压水平的电子组件。这样的电压限制 元件的示例是这里以上所描述的齐纳二极管。

在该说明书中,n掺杂被称作第一传导类型而p掺杂则被称作第 二传导类型。可替换地,半导体器件可以利用相反的掺杂关系而形 成,使得第一传导类型可以是p掺杂而第二传导类型可以是n掺杂。 此外,一些附图通过在掺杂类型旁指示“-”或“+”而图示了相对 掺杂浓度。例如,“n-”表示小于“n”掺杂区的掺杂浓度的掺杂浓 度,而“n+”掺杂区域具有大于“n”掺杂区的掺杂浓度的掺杂浓度。 然而,除非另外指出,否则指示相对掺杂浓度并非意味着相同的相 对掺杂浓度的掺杂区必须具有相同的绝对掺杂浓度。例如,两个不 同的n+掺杂区能够具有不同的绝对掺杂浓度。这同样应用于例如n+掺杂和p+掺杂区。

术语“电连接”和“所电连接的”描述了两个部件之间的欧姆连接。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共源共栅电路”意在表示如下电路配 置,其中两个晶体管串联连接,并且其中两个晶体管之一的栅极端 子能够用作用于通过这两个晶体管的串联连接所表示的传导路径进 行切换的控制端子。

具有电荷补偿结构的补偿电路元件以输出电荷的高数值进行操 作,该电荷补偿结构在诸如具有超结结构的增强模式场效应晶体管 (SJ FET)的漂移区具有交替的n列和p列。这是因为携带晶体管 的负载电流的n区的高度掺杂、以及在n和p掺杂原子的数量分别 在漂移区进行整合时基本上与n区的掺杂相匹配并且在器件导通时 基本上不携带电流的p区的高度掺杂。高n掺杂导致较低的电荷载 子迁移率。较低的电荷载子迁移率能够由在器件关断时被去除的更 大量的电荷载子进行补偿。在关断期间,存储在器件中的电荷栽子 被去除而使得器件进入阻断状态。因此,能够获得非导通的空间电 荷区域。为了关断器件而被去除的电荷栽子的数量导致这里被表示 为Qoss的输出电荷。输出电荷Qoss表现出对芯片面积基本上线性 的依赖性。

在高电压开关器件的设计中,希望提供良好的高电压阻断能力 和低的导通电阻(Ron)。功率半导体器件能够包括布置在主体区和 漏区之间的漂移区。这种高电压半导体开关器件的导通电阻随着通 过漂移区的电流路径的长度增加并且随着漂移区中的掺杂浓度下降 而增大。为了获得低的导通电阻(Ron),SJ FET中的n区能够被 高度掺杂,其中与此同时,n列的宽度能够有所减小。减小漂移区中 n列和p列的宽度使得补偿电路元件的间距有所减小。因此,表示补 偿电路元件的特征值的导通电阻和输出电荷的乘积Ron×Qoss增 大。

另一方面,高电压阻断能力随着漂移区的长度减小和漂移区中 掺杂浓度增加而减小。对于超结结构而言,不仅对于例如单独的n 掺杂如此,而且对于平均整体掺杂也是如此,该平均整体掺杂即漂 移区中通常低于单独的n掺杂的最大或平均掺杂浓度的n掺杂和p 掺杂的数学积分差值。由于平均整体掺杂必须不能超过某个特定限 制并且取决于能够对n掺杂和p掺杂进行调节的准确性,因此在低 的导通电阻和补偿电路元件的高电压阻断能力之间存在权衡。特定 于面积的输出电荷,即与元件面积A(芯片面积)相关的输出电荷 表现出与电路元件的有效厚度基本上线性的依赖性,并且因此与阻 断电压基本上线性的依赖性。作为示例,与提供500V阻断电压能 力的类似尺寸的补偿电路元件相比,提供600V阻断电压能力的补 偿电路元件利用增加20%的输出电荷Qoss进行操作。因此,如果能 够实现阻断电压能力的降低,则能够降低输出电荷。

此外,特定于面积的导通电阻,即与芯片面积A相关的电阻, 根据以下等式而随阻断电压Vb的增大而增大:

Ron~Vb2.5   (1)

因此,降低所允许的阻断电压Vb能够大幅减小导通电阻Ron。 换句话说,例如,如果具有400V阻断电压能力的补偿电路元件#1 与具有600V阻断电压能力的补偿电路元件#2相比,并且如果两个 补偿电路元件都提供相同的导通电阻Ron,则补偿电路元件#2与补 偿电路元件#1相比仅占用36%的芯片面积。此外,补偿电路元件#2 的输出电荷Qoss与补偿电路元件#1相比有所减小。根据等式(1) 的导通电阻的关系是近似的并且对于相同类型的技术也有效,即如 果将两种电压类型的两个超结技术进行比较,则在考虑n和p掺杂 之间的补偿的相同精确度限制的情况下,特定于面积的导通电阻由 等式(1)所支配。

参考图1,对高电压半导体开关100的第一实施例进行描述。图 1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包括连接至控制单元CU的第一场效应晶 体管T1和第二场效应晶体管T2的共源共栅电路。

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包括源极、漏极和栅极,并且被适配为在 额定的高电压水平切换电压401。第二场效应晶体管T2包括源极、 漏极和栅极并且与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串联连接。第二场效应晶体 管T2被适配为针对过电压而对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进行保护。根 据一个实施例,第二场效应晶体管T2所能够切换的额定高电压水平 低于由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所能够切换的额定高电压水平。因此, 第二场效应晶体管T2能够进行针对与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相比较 低的击穿电压而进行尺寸调节。换句话说,第二场效应晶体管T2能 够设有比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更低的阻断电压。

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以使得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的漏极在共 用节点CN处连接至第二场效应晶体管T2的源极的方式串联连接至 第二场效应晶体管T2。晶体管T1处的漏极-源极压降由附图标记402 所表示,其中晶体管T2处的漏极-源极电压由附图标记403所表示。 因此,高电压半导体开关的总漏极-源极压降由附图标记401所表示。 电压401能够施加于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的第一端子即源极S与第 二场效应晶体管T2的第二端子即漏极D之间。

控制单元CU连接至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的漏极,并且因此连 接至共用节点CN,以及第二场效应晶体管T2的栅极。该控制单元 被适配为在跨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的漏极-源极电压402超过额定 高电压水平的情况下阻断第二场效应晶体管T2。

根据一个实施例,图1所示的共源共栅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晶 体管T1的形式的补偿电路元件以及第二场效应晶体管T2的形式的 自传导电路元件。换句话说,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能够被提供为常 关断型增强模式晶体管,其中第二场效应晶体管T2则能够被提供为 常导通型耗尽模式晶体管。

常关断型增强模式晶体管T1与常导通型耗尽模式晶体管T2相 结合。例如第一齐纳二极管Z1的第一电压限制元件与第一场效应晶 体管T1的源极-漏极路径并联连接,而例如第二齐纳二极管Z2的第 二电压限制元件则与第二场效应晶体管T2的源极-漏极路径并联连 接。两个齐纳二极管Z1和Z2指示了相应晶体管T1和T2的电压阻 断特性。根据一个实施例,齐纳二极管Z1和/或Z2分别能够被视为 晶体管T1和/或T2的固有组成部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齐纳二极 管Z1和/或Z2并不作为独立器件存在,而关于其电压限制功能而言, 分别被晶体管T1和/或T2的击穿所替代。

如图1所示,控制单元包括电压限制元件,诸如串联连接在第 一场效应晶体管T1的漏极和源极之间的齐纳二极管D1和电阻器 R1。齐纳二极管D1和电阻器R1的共用连接端子CT连接至第二场 效应晶体管T2的栅极。如果跨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的压降,即第 一场效应晶体管T1的漏极-源极电压超过了预定的高电压水平,则 齐纳二极管D1将控制端子CT处的电位钳位在其齐纳电压(击穿电 压)。该钳位导致连接电阻器R1的一个端子和齐纳二极管D1的阴 极端子的连接端子CT处的电压电位与公用端子CN处的电位相比有 所变化。因此,该连接端子处的电压电位基本上处于二极管D1的齐 纳电压。因此,串联连接至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的第二场效应晶体 管T2的栅极基本上假设为该齐纳电压的电位。

在正常操作或开关模式中,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的源极S连接 至负电位或接地端,其中第二场效应晶体管T2的漏极连接至所要切 换的正电压。由于第二场效应晶体管T2被提供为n型耗尽晶体管, 所以在其栅极端子处所施加的电位关于其源极端子处所施加的电位 为负的情况下执行到其关断状态的转换。

根据一个实施例,高电压半导体开关100能够包括被提供为n 沟道的MOSFET、JFET和HEMT之一的第二场效应晶体管T2。第 一场效应晶体管T1能够从由n沟道MOSFET、IGBT、JFET和HEMT 所组成的群组中进行选择。根据一个实施例,用作第一和/或第二场 效应晶体管T1和/或T2的MOSFET能够被设计为超结晶体管。

在正常操作模式中,仅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利用在其栅极所施 加的开关信号进行切换。正常操作模式继续直至第一场效应晶体管 T1的漏极处的电压水平超过额定或预定电压水平。作为示例,关于 接地端,即关于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的源极电位,额定电压水平为 +390V。因此,由于齐纳二极管D1的电压限制特性,第二场效应晶 体管T2的栅极处的电压水平被钳位在+390V,而晶体管T2的漏极 处可能出现超过额定电压水平的电压水平。因此,半导体开关变换 为保护模式,其中第二场效应晶体管T2被阻断。

高电压401被施加于第二场效应晶体管T2的漏极D和第一场效 应晶体管T1的源极S之间,其中第二场效应晶体管T2的源极和第 一场效应晶体管T1的漏极电连接至共用节点CN。如果跨第一场效 应晶体管T1的漏极-源极电压不再超过额定高电压水平,则第二场 效应晶体管T2的负充电栅极经由电阻器R1进行放电。随后,第二 场效应晶体管T2再次变换为其正常的导通状态并且恢复正常操作 模式。

换句话说,针对过电压保护高电压增强模式开关晶体管T1的方 法可以包括通过将耗尽模式场效应晶体管T2的源极连接至增强模 式场效应晶体管T1的漏极而提供增强模式场效应晶体管T1和耗尽 模式场效应晶体管T2的串联连接,其中高电压401被施加于耗尽模 式场效应晶体管T2的漏极D和增强模式场效应晶体管T1的源极S 之间。

高电压的切换在正常操作模式中通过在增强模式场效应晶体管 T1的栅极G施加开关信号101而提供。如果在增强模式场效应晶体 管T1的漏极即共用节点CN处检测到过电压,则执行从正常操作模 式到保护模式的切换。在保护模式中,耗尽模式场效应晶体管T2被 关断。由此,控制单元CU能够提供从其中所施加的高电压被切换 的正常模式到其中高电压切换操作被阻止的保护模式的变换。基于 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的漏极-源极电压,控制单元CU为第二场效应 晶体管T2的栅极生成控制信号102。

作为示例,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可以具有特定于面积的导通电 阻Ron x A=400mΩx mm2和400V的阻断电压能力,而第二场效应 晶体管T2则可以具有特定于面积的导通电阻Ron x A=260mΩx mm2 和200V的阻断电压能力。此外,根据以上示例的第二场效应晶体管 T2可以占据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的芯片面积的80%。因此,分别 利用两个场效应晶体管T1和T2的串联连接能够实现600V的总阻 断电压能力。与例如具有特定于面积的导通电阻Ron x A=1000mΩx mm2和600V的阻断电压能力的常规功率半导体开关晶体管相比, 根据图1的两个场效应晶体管T1和T2的串联连接能够提供仅相当 于常规功率半导体开关晶体管中所给出的输出电荷的50%的输出电 荷Qoss。

图2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半导体器件200的截面图。 在图2的截面图中,附图标记x表示横向方向,其中附图标记y表 示垂直方向。因此,如该说明书中所使用的x方向描述了基本上平 行于半导体衬底的主表面的方位,而y方向则描述了被布置为基本 上垂直于半导体衬底的主表面的方位。

如图2所示,集成半导体器件200被横向细分为单元区CR、外 缘OR以及边缘终止区RR或边缘区。边缘终止区RR被布置在外缘 OR和单元区CR之间。单元区CR包括漂移区DT,其能够提供交替 的p掺杂列201和n掺杂列202的形式的晶体管的超结结构。因此, 单元区CR包括具有p掺杂列201和n掺杂列202的超结场效应晶体 管的主要部分,以及其中栅极电极G对主体区BR中的反向沟道进 行控制的控制单元。边缘终止区RR提供了漂移区终止DRT。虽然 并未在图2中示出,但是在边缘终止区RR(边缘区)的漂移区终止 DRT中,也能够提供交替的p掺杂列和n掺杂列的结构。图2示出 了具有低掺杂浓度的边缘终止区RR的漂移区终止DRT。图2所示 的半导体器件200包括衬底形式的漏极D以及形成漂移区的多个外 延层n++、n和n-,上述漂移区即分别为垂直结构中的单元区CR中 的漂移区DT以及边缘终止区RR中的漂移区终止DRT。源极电极S 连接至被适配用于外部电路组件连接的源极金属化区SM。栅极端子 G嵌入在例如氧化物层OX的电介质层中。电介质层OX可以包括二 氧化硅(SiO2)、氮化硅(Si3N4)、氮氧化硅(SiOxNy)、二氧化 锆(ZrO2)、氧化钽(Ta2O5)、二氧化钛(TiO2)和二氧化铪(HfO2) 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

在与源极S相邻的漂移区DT中,提供主体区BR。横向的p掺 杂结终止延伸区207从单元区CR的最后一个p列201进行延伸,并 且进一步横向延伸到边缘终止区RR中。根据一个实施例,齐纳二极 管D1单片集成在边缘终止区RR中;根据一个实施例,其单片集成 在集成半导体器件200的边缘终止区RR的漂移区DRT中。换句话 说,齐纳二极管D1能够被视为边缘终止区RR的固有组成部分。如 图2所示,齐纳二极管D1由n-阱区205和p+区204所形成,n-阱 区205和p+区204嵌入在漂移区终止DRT中。齐纳二极管D1的阴 极处的电压电位能够在连接端子金属化区CT进行访问。因此,形成 了pn结。

因此,齐纳二极管D1的p+区204能够探测到该器件的空间电 荷区的电位。通过n-阱区205的适当掺杂水平能够提供空间电荷区 接近于p+区204的电压电位的调节。以下参考图3和4描述以n-阱 区205的掺杂水平为基础而调节空间电荷区接近于p+区204或者与 之相接触的电压电位的示例。在连接端子金属化区CT处,可以被提 供为单独、离散的电路元件的第二场效应晶体管T2的栅极能够被电 连接。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电阻器R1单片集成在集成半导体器件200 的边缘终止区RR中。如图2所示,电阻器R1被形成为两个n+区 206之间的n区208,区206和208分别嵌入在电介质层OX中。由 于电阻器R1关于衬底的电介质隔离,电阻器R1针对扰动而受到保 护。

金属化区结构能够被用作以上关于图1所描述的连接端子CT。 连接端子CT的金属化区结构接触电阻器R1的n+区206之一和齐纳 二极管D1的p+区两者。电阻器R1另外的n+区206连接至在集成 半导体器件200的边缘终止区RR的右侧所提供的漏极金属化区 DM。漏极金属化区DM例如在外缘OR中利用引线连接器203或掺 杂半导体区连接至集成半导体器件200的漏极端子D。

根据一种可替换形式,电阻器R1能够被提供为嵌入在电介质层 OX中的多晶硅n+/n-/n+结构。由此,多晶硅电阻器R1能够形成于栅 极氧化物和/或场氧化物上。根据另一个实施例,n区208和n+区206 并不被形成为半导体区域而是被形成为具有适当电阻的导体区域。

一种制造集成半导体器件200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具有 表面的半导体衬底;在该半导体衬底的表面上形成可选的第一外延层 n++;在第一外延层n++上形成第二外延层n;并且在第二外延层n+上, 形成单元区CR中的微弱n掺杂漂移区DT和/或边缘终止区RR中的微 弱n掺杂漂移区终止DRT。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第一外延层n++被省略 并且第二外延层直接施加于衬底。在单元区CR中,形成连接至主体区 BR的p掺杂列和n掺杂列。在布置在外缘OR和单元区之间的边缘终 止区RR中形成n-阱区205和p+区204,n-阱区205和p+区204形成齐 纳二极管D1并且被嵌入在漂移区终止DRT中。由此,齐纳二极管D1 单片集成在半导体器件200中。此外,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p掺杂 列上形成主体区BR;在主体区BR中形成源极区S;在漂移区DT和 DRT上形成电介质层OX;在单元区CR中提供与源极区S隔离的栅极 区G;在两个n+区206之间形成n区208,区206和208分别嵌入在电 介质层OX中并且形成多晶硅电阻器R1;将两个n+区206之一电连接 至齐纳二极管D1的p+区204;并且将两个n+区206中的另外一个电连 接至外缘OR处所提供的漏极金属化区DM。由此,电阻器R1单片集 成在半导体器件200中。源极区S能够电连接至源极电极或源极金属化, 其中栅极区能够连接至栅极电极。此外,第一外延层n++能够电连接至 漏极电极D。由此,集成半导体器件200包括具有源极电极、漏极电极 和栅极电极的晶体管T1,以及电阻器R1和齐纳二极管D1的串联连接。 晶体管T1单片形成于单元区CR中,而电阻器R1和齐纳二极管D1形 成于边缘终止区RR中。如图2所示,漏极电极D经由引线连接器203 电连接至形成于边缘终止区RR和外缘OR中的漏极金属化DM。根据 另一个实施例,漏极电极D到漏极金属化DM的连接能够经由半导体 主体中的掺杂区形成,该掺杂区例如处于集成半导体器件200的外缘 OR中。漏极金属化DM进一步连接至电阻器R1和齐纳二极管D1的串 联连接。由此,齐纳二极管D1的n-阱区能够探测到晶体管T1的漏极 电极D和源极S之间的电位差,即晶体管T1处的漏极-源极电压。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电阻器R1和/或齐纳二极管D1能够被设计为 独立于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的芯片区域提供的离散电路元件。第一场 效应晶体管T1、第二场效应晶体管T2、单独的齐纳二极管D1和单独 的电阻器R1因此能够被布置在例如共用的多芯片封装之内。

现在参考图3和4,主要在空间-电荷区域中图示了根据实施例的集 成半导体器件200的横截面中的电压电位分布图300。图3针对n-阱区 205具有大约1012cm-2的整体掺杂水平的情形示出了电压电位分布图 300,而图4针对n-阱区205具有大约5×1011cm-2的整体掺杂水平的情 形示出了电压电位分布图300。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整体掺杂水平” 意在描述n-阱区205中的n掺杂从第一表面开始并且进入到半导体主体 之中直至到达漂移区终止DRT的背景掺杂的垂直方向中的空间整合。 电压电位分布图300表现出了仿真的等位线302,其表示关于第一场效 应晶体管T1的漏极电位DP的恒定电压电位的线。

等位线302被示为叠加到图2所示的集成半导体器件200的横截面 上。漏极电位DP(图3右侧的大面积)对应于跨晶体管T1的漏极-源 极压降402,参见图1。如能够在图3中看到的,对应于这里以上关于 图2所描述的连接端子CT的齐纳二极管D1的二极管场端子CT处于漏 极电位DP。根据当前的样本仿真,如果n-阱区205的掺杂相当于大约 1012cm-2,则电压电位分布图300中的附图标记A所指示的区域接近于 二极管场端子CT。

另一方面,如果提供大约5×1011cm-2的掺杂水平,则如图4所示, 低于电位A的电位B能够接近于二极管场端子CT,其中B<A。因此, 能够通过调适n+阱区205的掺杂水平而对集成半导体器件200的横截 面中的电位分布进行调节。以这种方式,齐纳二极管D1的有效限制或 齐纳电压能够被调节,并且因此,能够对高电压开关100的正常操作模 式和保护模式之间的转换进行控制。根据一个实施例,正常操作模式和 保护模式之间的变换的电压低于晶体管T1的可能阻断电压。

图5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压降图,其示出了高电压半导体开关 100处的压降。图中指示了两条压降曲线V,其中附图标记V以伏特表 示电压,其中附图标记t以任意单位表示时间。

第一曲线图示出时间t内的总体压降进展401。总漏极-源极压降401 跨图1所示的高电压开关100而出现,即在第二场效应晶体管T2的漏 极D和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的源极S之间出现。

另一方面,第二曲线描绘了跨第一晶体管T1的压降402,即第一 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端子或共用节点CN与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的源 极之间的电压。

如能够从压降曲线401和402所分别看到的,控制单元CU将跨第 一晶体管的电压401钳位在额定电压水平,在图5所涉及的示例中,钳 位在大约480V的电压。由此,第一场效应晶体管针对高于大约480V 的过电压而受到保护,该过电压会在图1所示的高电压半导体开关100 的漏极-源极路径D-S处出现。

高电压半导体开关100能够结合超结场效应晶体管使用以便针对过 电压而对这些类型的晶体管进行保护。由此,第二场效应晶体管T2能 够被用于可被设计为超结FET的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

图6图示了根据能够利用本文的其它实施例进行描述的实施例的高 电压半导体开关100的示意性框图。高电压半导体开关100被设计为切 换高电压401并且包括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其具有源极S1、漏极D1 和栅极G1,并且被适配为以额定高电压水平对电压402进行切换。这 里,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被提供更为常关断型增强模式晶体管。此外, 提供了具有源极S2、漏极D2和栅极G2的第二场效应晶体管T2,其中 第二场效应晶体管T2串联连接至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由此,第二场 效应晶体管T2的源极S2连接至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的漏极D1。第二 场效应晶体管T2被提供为常导通型耗尽模式晶体管。控制单元CU分 别连接至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的漏极D1和第二场效应晶体管T2的源 极S2。除此之外,第二场效应晶体管T2的栅极G2和第一场效应晶体 管T1的源极S1连接至控制单元CU。由此,如本文以上参考图1所描 述的,控制单元CU可操作以便在跨第一场效应晶体管T1的漏极-源极 电压402超过额定高电压水平的情况下阻断第二场效应晶体管T2。

诸如“之下”、“低于”、“较低”、“之上”、“较高”等 的空间上相对的术语是为了便于解释而使用以便对一个元件相对于 第二元件的定位进行解释。除了与图中所描绘的那些有所不同的方 位之外,这些术语意在包含器件的不同方位。另外,诸如“第一”、 “第二”等的术语也被用来描述特种元件、区域、分段等并且也并 非意在作为限制。同样的术语贯穿该说明书指代同样的要素。

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具有”、“包含”、“包括”、“含 有”等是开放端点的术语,其指示存在所提到的要素或特征,但是 并不排除另外的要素或特征。除非上下文明确另外指示,否则冠词 “一个”、“一种”和“该”意在包括复数以及单数。

考虑到以上的变化和应用范围,所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 被以上描述所限制,也并不被附图所限制。相反,本发明仅由以下 权利要求及其法律上的等同形式所限制。

以上所撰写的描述使用具体实施例对包括最佳模式的本发明进 行了公开,并且还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并使用本发明。虽 然已经在各个具体实施例的方面对本发明继续拧了描述,但是本领 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的是,本发明能够利用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 围之内的变化进行实践。特别地,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的互相非排 斥的特征能够互相组合。可专利保护的范围由权利要求所限定并且 可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意识到的其它示例。如果这样的其它示 例具有与权利要求的字面语言并无不同的结构要素,或者它们包括 与权利要求的字面语言具有非实质性差异的等同结构要素,则它们 意在处于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除非另外明确指出,否则这里所描述的各个示例实施例的特征 能够互相组合。

虽然这里已经图示并描述了具体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 将会意识到的是,各种可替换和/或等同实施方式能够替换所图示并 描述的具体实施例而并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本申请意在覆盖这里 所讨论的具体实施例的任意调适或裱花。因此,旨在于本发明仅由 权利要求极其等同形式所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