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高原鱼类苗种运输和驯养方法

一种高原鱼类苗种运输和驯养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鱼类苗种运输和驯养方法,步骤:A、苗种选择:以高原地区的鱼类生产和科研单位人工孵化获得的高原鱼类苗种或野外捕捞的野生高原鱼类苗种;B、长途运输:运输时间选择在春季或秋季;C、运输后恢复:到达目的地后,将鱼苗袋放入控温的养殖桶中平衡水温,消毒结束后将鱼苗捞起,并转入控温养殖桶中暂养;D、日常驯养:鱼苗暂养于封闭循环水系统中,循环水采用紫外线消毒,光照时间为12L:12D,每天投喂2次,投喂后清理残饵和粪便,保持养殖水质洁净。方法易行,操作简便,鱼苗成活率高且生长稳定,在高原鱼类苗种转向内地运输和驯养过程中,解决了因海拔差和温差大、运输距离长等因素造成鱼苗在内地驯养成活率低的难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64222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510108354.2

  • 发明设计人 朱挺兵;郭威;吴兴兵;杨德国;

    申请日2015-03-12

  • 分类号A01K6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42001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王敏锋

  • 地址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大园一路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4:23:2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11-30

    授权

    授权

  • 2015-06-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1/00 申请日:201503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5-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鱼类运输与驯养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高原鱼类苗种运输和驯养方法。

背景技术

高原鱼类是指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鱼类,在我国主要是指生活于青藏高原地区的鱼类,主要种类有裂腹鱼亚科鱼类,高原鳅和鮡科鱼类。近年来,随着旅游和捕捞等人类活动的加剧,一些高原鱼类出现了生境被破坏、资源下降的趋势。因此,开展高原鱼类的人工驯养和繁殖技术研究以保护和恢复高原鱼类自然种群是有必要的。但是,高原地区往往人烟稀少、环境条件差、科研力量薄弱,无法就地开展高原鱼类的人工驯养和繁殖技术研究,可替代的方法是将高原鱼类运输至科研力量和条件相对有保障的内地来开展相关研究。但是,高原鱼类的生活史特征适应高寒环境,却并不一定能适应内地低海拔温带或亚热带的气候环境,成为高原鱼类转向内地的运输和驯养的主要瓶颈。目前,尚无针对高原鱼类转向内地的运输和驯养方法报道,仅有极少数渔民通过传统活鱼运输车将高原鱼类运往内地,但由于运输时间长、运输条件差,运到后鱼类基本全部死亡,少数存活的个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暂养后也最终死亡,这显然是不能满足科研需要的。为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鱼类苗种运输和驯养方法,以期为高原鱼类人工繁育技术研究提供基础技术支持或参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高原鱼类苗种运输和驯养方法,方法易行,操作简便,鱼苗成活率高且生长稳定,解决了高原鱼类苗种在向内地运输和驯养过程中的海拔差和温差大、运输距离长等不利因素造成高原鱼类苗种在内地驯养成活率低的难题。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高原鱼类苗种运输和驯养方法,其步骤是:

1、苗种选择:以高原地区(海拔大于3000m)的鱼类生产和科研单位人工孵化获得的高原鱼类苗种或野外捕捞的野生高原鱼类苗种为来源,选择健康个体作为运输和驯养对象。苗种选择的标准是:全长4~6cm,体表无明显外伤,运动活泼,摄食正常。

2、长途运输:运输时间选择在春季或秋季,以避免夏季高温和冬季雨雪对运输造成的严重影响。(1)包装袋准备:规格15cm×86cm,厚度0.8mm的塑料袋;运输时将两个塑料袋套在一起组成双层包装袋;(2)鱼苗运输处理:运输前停食2d;(3)鱼苗装包:按水和氧气体积比为1:3的比例在双层包装袋的内层袋中灌装曝气的自来水,将鱼放入装有包装水的内层袋中,鱼苗密度为500~1000尾/袋,将装好鱼的内层包装袋充满氧,再将两个塑料袋的袋口分别扎紧;(4)装箱:将单个捆扎好的包装袋平放于无破损的泡沫箱中(55cm×45cm×40cm),并在泡沫箱内均匀放置1~2kg的冰块来维持低温(10~18℃)条件,用泡沫尽量填充泡沫箱内的缝隙以免鱼苗袋在泡沫箱中滚动或剧烈摇晃,最后将泡沫箱用胶带密封;(5)运输:采用空运的方式,将鱼苗从高原运输至内地。

3、运输后恢复:到达目的地后,将鱼苗袋放入控温(一般为15℃)的养殖桶中平衡水温,待鱼苗袋内水温和养殖桶中的水温温差小于1℃时,将鱼苗从鱼苗袋中倒入盛有养殖水的塑料箱中苏醒。5分钟后将鱼苗转入盛有食盐水(食盐含量为1.5%)的塑料箱中消毒15~20min。整个苏醒和消毒过程均需进行充氧处理,使水体中溶解氧含量高于7mg/L。消毒结束后将鱼苗捞起,并转入控温养殖桶中暂养。

4、日常驯养:鱼苗暂养于封闭循环水系统中,循环水采用紫外线消毒,温度控制在15±0.5℃(平均值±标准差),溶解氧8mg/L以上,光照时间为12L:12D(每天提供12小时光照),每天投喂2次(早上9点和下午4点)商业配合饲料(粒径0.5~1mm),投喂1小时后及时清理残饵和粪便,以保持养殖水质洁净。存活率高,表明驯养取得很好效果。

所述的曝气自来水可用井水、山泉水等替代。

所述的商业配合饲料可选用各个品牌的幼鱼配合饲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改善了高原鱼类苗种的运输环境,缩短了运输在途时间,提高了运输成活率。

2、通过运输后水温平衡和消毒等护理措施,促进了高原鱼类苗种对内地环境的适应能力。

3、通过严格的水质管理和投喂管理等措施,提高了高原鱼类苗种在内地的驯养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高原鱼类运输和驯养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法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拉萨裸裂尻鱼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拉萨裸裂尻鱼苗种从西藏运往武汉驯养试验。

根据图1可知,一种高原鱼类苗种运输和驯养方法,其步骤是:

1、苗种选择。以西藏当地人工孵化拉萨裸裂尻鱼苗种为选择对象,从中挑选体无外伤、行为活泼的个体作为运输试验鱼,共挑选1000尾试验鱼,规格为体长5~7cm。运输前鱼苗暂养于圆形水泥池(直径2.5m)中,采用升索牌S系列鲟鱼配合饲料进行饱食投喂,每天分2次投喂(早上9点和下午4点)。

2、长途运输。运输选择在秋季。

(1)包装袋准备:规格15cm×86cm,厚度0.8mm的塑料袋;运输时将两个塑料袋套在一起组成双层包装袋;

(2)鱼苗运输处理:运输前停食2d;

(3)鱼苗装包:按水和氧气体积比为1:3的比例在双层包装袋的内层袋中灌装曝气的自来水,将鱼放入装有包装水的内层袋中,鱼苗密度为500尾/袋,将装好鱼苗的内层包装袋充满氧,再将两个塑料袋的袋口分别扎紧;

(4)装箱:将单个捆扎好的包装袋平放于无破损的泡沫箱中(55cm×45cm×40cm),并在泡沫箱内均匀放置1~2kg的冰块来维持低温(<18℃)条件,用泡沫尽量填充泡沫箱内的缝隙以免鱼苗袋在泡沫箱中滚动或剧烈摇晃,最后将泡沫箱用胶带密封;

(5)运输:采用空运的方式,将鱼苗从西藏运输至武汉。

3、运输后护理。鱼苗运到后,立即监测鱼苗袋表层温度,然后将鱼苗袋放入水温控制在15℃的养殖桶中平衡水温。半个小时后,鱼苗袋内水温与养殖桶中的水温温差小于0.5℃。此时,将鱼苗从鱼苗袋中倒入盛有养殖水的塑料箱中苏醒。5分钟后将鱼苗转入盛有食盐水(食盐含量为1.5%)的塑料箱中消毒约17min。整个苏醒和消毒过程均需进行充氧处理,使水体中溶解氧含量高于7mg/L。消毒结束后将鱼苗放入养殖桶中暂养,经过计数,整个运输过程死亡鱼苗15尾,整体成活率达98.5%。

4、日常驯养。鱼苗暂养于控温封闭循环水系统中,循环水采用紫外线消毒,温度控制在15℃(偏差小于0.5℃),溶解氧8mg/L以上,光照时间为12L:12D,每天投喂2次(早上9点和下午4点)升索牌S系列鲟鱼配合饲料(粒径0.5~1mm),投喂1小时后及时清理残饵和粪便,以保持养殖水质洁净。为检验驯养效果,挑选200尾鱼苗用于驯养期间的生长与存活监测。结果表明,在3个月内的驯养过程中,拉萨裸裂尻鱼鱼苗生长显著,存活率也较高(请见表1),表明驯养取得很好效果。

表1 拉萨裸裂尻鱼鱼苗在武汉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生长与存活情况

天数全长(cm)体重(g)存活数(尾)存活率(%)05.91.35200100%306.92.3119597.5%637.93.8519597.5%919.15.7619296.0%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