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将咬合桩应用于永久地下室外墙的桩墙合一施工方法

一种将咬合桩应用于永久地下室外墙的桩墙合一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咬合桩应用于永久地下室外墙的桩墙合一施工方法,首先在基坑边缘根据咬合桩的咬合设计情况,确定旋挖桩与人工挖孔桩的桩位;将制作好的钢筋笼吊装到桩孔内,浇筑混凝土;旋挖桩施工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设备进行下节桩身挖土及护壁浇筑;在旋挖桩桩表面进行植筋,并将植筋与人工挖孔桩钢筋进行可靠连接;浇筑人工挖孔桩混凝土。待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结束后,利用风镐打掉咬合桩桩护壁,用铁钎凿毛桩身混凝土面,并凿除泡沫板,拉出预埋胡须筋;布钢筋网片,与预埋胡须筋用钢丝绑扎连接;用高压喷涂机喷射防水细石混凝土;利用收光抹泥刀进行抹压收光。本发明具有施工技术可靠、咬合效果好、缩短工期、节约造价的特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48092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552785.3

  • 申请日2014-10-17

  • 分类号E02D5/20(20060101);E02D17/04(20060101);E02D5/34(20060101);E02D5/38(20060101);

  • 代理机构34112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方琦

  • 地址 230011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长江东大街与明光路交叉口东方大厦中建四局六公司科技部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3:57:5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3-15

    授权

    授权

  • 2015-04-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D5/20 申请日:201410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4-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将咬合桩应用于永久地下室外墙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核心区域,深基坑工程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大、深度深、周边环境复杂等特点,支护及排水不可靠会影响基坑安全、场地作业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支护形式不当会对周边管线产生不利影响,是深基坑设计与施工的难题。基坑支护桩具有材料及人工投入大,属于临时性结构,如果不利用于地下主体结构,将造成较大资源浪费,将此种临时性支护桩用于永久地下室承重结构,可节省资源、降低造价、绿色施工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城市核心区域狭小场地复杂环境下深基坑的将咬合桩应用于永久地下室外墙的施工方法,可减少土方开挖量、降低人材机投入,同时将临时支护结构用于永久地下室外壁结构,可大幅降低施工工作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将咬合桩应用于永久地下室外墙的桩墙合一施工方法,按照以下施工步骤进行:

a、按照基坑支护咬合桩咬合设计及桩位布置图,利用全站仪进行放线,确定桩位样点,将样点用十交叉线引出,然后开挖土方至粘土淤泥层,进行护筒埋设,护筒周围用粘土块或粘性泥块,填埋夯实,利用旋挖钻机进行旋挖桩桩孔施工,首先钻机就位,钻头应对准桩位,钻杆中心、钻头中心、护筒中心三者在同一铅垂线上;

b、钻进至设计深度后,进行第一次清孔,先将钻头提离孔底80-100mm,输入比重小于1.20的新泥浆进行循环,把孔底沉渣及孔内悬浮碎渣置换出来,在地面拼接导管并做密封性闭水试验,密封试验合格后,垂直密封下放导管,套上胶管,进行第二次清孔;

c、在地面支设钢筋笼支撑架,将支承架按2~3m的间距摆放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直线上,然后将配好定长的主筋平直的摆放在支承架上,箍筋按设计要求套入主筋,且保持与主筋垂直,进行点焊或绑扎,焊接或绑扎钢筋笼保护层垫块,保护层垫块厚度为40-60mm;

d、钢筋笼制作完成后,预埋与内衬墙拉结筋,绑扎或点焊固定;安装橡胶止水带并填实泡沫板,以便后续桩墙合一处理时凿除内衬墙拉结筋拉结筋;

e、钢筋笼的吊装,设2~4个钢筋笼的吊放起吊点,吊放钢筋笼入孔,对准孔位徐徐下放,保证钢筋笼下放过程中不转动,然后灌注混凝土,利用漏斗与储料斗储存初存量混凝土,灌注连续进行,混凝土的灌注速度,控制在每小时10~12m3,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保持导管的合理埋深,在每次提升导管前,探测一次管内外混凝土面高度;

f、旋挖桩施工结束后,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用全站仪定位桩位中心点,用水准仪定位孔口井圈顶面标高,砌筑人工挖孔桩孔井井圈,人工挖孔桩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周边,每桩孔上口安装一台提升吊架,用卷扬机提升,吊至地面上后,用手推车运送至基坑顶外集中堆放,再用汽车外运到弃土场,孔内地下水采取随挖随用吊桶将泥水一起吊出;

g、浇筑人工挖孔桩桩孔成形护壁混凝土,每挖深一个节高,立即绑扎护壁钢筋,护壁混凝土用手推车运至孔口,再用吊桶垂直运至孔内操作面,用人工从护壁上口浇灌,护壁混凝土施工中,每三节校核一次垂直度,以此类推,直至施工至设计标高;

h、人工挖孔桩钢筋笼安装结束后,进行旋挖桩与人工挖孔桩咬合节点植筋处理,首先利用剁斧、电镐剔除桩面,将混凝土剁成平整的小麻面,剁纹垂直于水平线;在旋挖桩桩表面进行植筋,并将植筋与人工挖孔桩钢筋进行可靠连接,人工挖孔桩混凝土灌注工作;

i、咬合桩完成后进行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待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桩墙合一的处理,利用风镐打掉咬合桩护壁混凝土,露出桩身;用铁钎凿毛桩身混凝土面,并凿除预埋泡沫板,拉出预埋内衬墙拉结筋,布设内衬墙钢筋网,与衬墙预埋筋用钢丝绑扎连接或点焊,用高压喷涂机分段、分层喷射防水细石混凝土,利用收光抹泥刀进行抹压收光。

所述的人工挖孔桩桩孔成形护壁模板采用定制的0.3~0.5米规格的成品钢模,模板间用U形卡连接,上下各设一道型钢圈顶紧,钢圈由两半圆组成,用螺拴连接;人工挖孔桩桩孔成形护壁模板支护前校中桩位后进行立模,采用拆上节、支下节重复周转使用,模板支设后,再次复测桩心及直径,确认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所述护筒所用的材料为5mm钢板卷焊制作,其内径大于桩孔直径100-150mm。

所述内衬墙拉结筋的材料与内衬墙钢筋相同,间距为200mm~400mm;长度根据内衬墙设计厚度,所述内衬墙钢筋网,间距为200mm~300mm;单层或双层布设根据内衬墙设计厚度而定。

所述旋挖桩为旋挖灌注桩,所用材料为钢筋混凝土,所述人工挖孔桩为人工挖孔灌注桩,所用材料为钢筋混凝土,所述咬合桩为排桩旋挖桩与人工挖孔桩间接布置的排桩,所述咬合桩咬合植筋所用材料为钢筋,其间距为200mm~400mm。

本发明可以在城市核心区域,深基坑工程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大、深度深、周边环境复杂等特点,支护及排水不可靠会影响基坑安全、场地作业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支护形式不当会对周边管线产生不利影响,是深基坑设计与施工的难题。基坑支护桩具有材料及人工投入大,属于临时性结构,如果不利用于地下主体结构,将造成较大资源浪费,将此种临时性支护桩用于永久地下室承重结构,可节省资源、降低造价、绿色施工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面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周边土,2-基坑,3-旋挖桩,4-人工挖孔桩,5-人工挖孔桩护壁,6-咬合节点植筋。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将咬合桩应用于永久地下室外墙的桩墙合一施工方法,按照以下施工步骤进行:

a、按照基坑支护咬合桩咬合设计及桩位布置图,利用全站仪进行放线,确定桩位样点,将样点用十交叉线引出,然后开挖土方至粘土淤泥层,进行护筒埋设,护筒周围用粘土块或粘性泥块,填埋夯实,利用旋挖钻机进行旋挖桩桩孔施工,首先钻机就位,钻头应对准桩位,钻杆中心、钻头中心、护筒中心三者在同一铅垂线上;

b、钻进至设计深度后,进行第一次清孔,先将钻头提离孔底80-100mm,输入比重小于1.20的新泥浆进行循环,把孔底沉渣及孔内悬浮碎渣置换出来,在地面拼接导管并做密封性闭水试验,密封试验合格后,垂直密封下放导管,套上胶管,进行第二次清孔;

c、在地面支设钢筋笼支撑架,将支承架按2~3m的间距摆放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直线上,然后将配好定长的主筋平直的摆放在支承架上,箍筋按设计要求套入主筋,且保持与主筋垂直,进行点焊或绑扎,焊接或绑扎钢筋笼保护层垫块,保护层垫块厚度为40-60mm;

d、钢筋笼制作完成后,预埋与内衬墙拉结筋,绑扎或点焊固定;安装橡胶止水带并填实泡沫板,以便后续桩墙合一处理时凿除内衬墙拉结筋拉结筋;

e、钢筋笼的吊装,设2~4个钢筋笼的吊放起吊点,吊放钢筋笼入孔,对准孔位徐徐下放,保证钢筋笼下放过程中不转动,然后灌注混凝土,利用漏斗与储料斗储存初存量混凝土,灌注连续进行,混凝土的灌注速度,控制在每小时10~12m3,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保持导管的合理埋深,在每次提升导管前,探测一次管内外混凝土面高度;

f、旋挖桩施工结束后,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用全站仪定位桩位中心点,用水准仪定位孔口井圈顶面标高,砌筑人工挖孔桩孔井井圈,人工挖孔桩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周边,每桩孔上口安装一台提升吊架,用卷扬机提升,吊至地面上后,用手推车运送至基坑顶外集中堆放,再用汽车外运到弃土场,孔内地下水采取随挖随用吊桶将泥水一起吊出;

g、浇筑人工挖孔桩桩孔成形护壁混凝土,每挖深一个节高,立即绑扎护壁钢筋,护壁混凝土用手推车运至孔口,再用吊桶垂直运至孔内操作面,用人工从护壁上口浇灌,护壁混凝土施工中,每三节校核一次垂直度,以此类推,直至施工至设计标高;

h、人工挖孔桩钢筋笼安装结束后,进行旋挖桩与人工挖孔桩咬合节点植筋处理,首先利用剁斧、电镐剔除桩面,将混凝土剁成平整的小麻面,剁纹垂直于水平线;在旋挖桩桩表面进行植筋,并将植筋与人工挖孔桩钢筋进行可靠连接,人工挖孔桩混凝土灌注工作;

i、咬合桩完成后进行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待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桩墙合一的处理,利用风镐打掉咬合桩护壁混凝土,露出桩身;用铁钎凿毛桩身混凝土面,并凿除预埋泡沫板,拉出预埋内衬墙拉结筋,布设内衬墙钢筋网,与衬墙预埋筋用钢丝绑扎连接或点焊,用高压喷涂机分段、分层喷射防水细石混凝土,利用收光抹泥刀进行抹压收光。

所述的人工挖孔桩桩孔成形护壁模板采用定制的0.3~0.5米规格的成品钢模,模板间用U形卡连接,上下各设一道型钢圈顶紧,钢圈由两半圆组成,用螺拴连接;人工挖孔桩桩孔成形护壁模板支护前校中桩位后进行立模,采用拆上节、支下节重复周转使用,模板支设后,再次复测桩心及直径,确认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护筒所用的材料为5mm钢板卷焊制作,其内径大于桩孔直径100-150mm。

内衬墙拉结筋的材料与内衬墙钢筋相同,间距为200mm~400mm;长度根据内衬墙设计厚度,所述内衬墙钢筋网,间距为200mm~300mm;单层或双层布设根据内衬墙设计厚度而定。旋挖桩为旋挖灌注桩,所用材料为钢筋混凝土,所述人工挖孔桩为人工挖孔灌注桩,所用材料为钢筋混凝土,所述咬合桩为排桩旋挖桩与人工挖孔桩间接布置的排桩,所述咬合桩咬合植筋所用材料为钢筋,其间距为200mm~400mm。

按照上述方法构建的一种将咬合桩用于永久地下室外墙的桩墙合一的结构,包括基坑、周边土体、旋挖桩、人工挖孔桩、人工挖孔桩护壁、咬合节点植筋,旋挖桩与人工挖孔桩直接咬合,咬合桩的排列方式为一个旋挖灌注桩和一个人工挖孔桩间接布置,咬合节点通过咬合植筋焊接或绑扎连接,内衬墙与咬合桩的连接通过内衬墙拉结筋绑扎或焊接连接。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