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常青藤枯树造景方法

常青藤枯树造景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园林植物造景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常青藤枯树造景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于苗圃内培植常青藤苗备用;(2)于春末夏初,在选定的枯树根部周围移植所述常青藤苗,并将其藤茎牵引攀扎于枯树干上;(3)在所述枯树干上缠绕包扎一圈营养基带,并使常青藤穿过并固定于营养基带中;(4)养植成形:栽植初期不施肥,以免伤根;从栽植后第30~40天开始喷施叶面液肥,每5~7天喷施一次,共计2~3次,每次用量以所有叶面均喷洒一遍为准;栽植后第90~100天向常青藤根部施入复混肥。本发明使常青藤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并使枯树可以恢复利用,快速园林造景,常青藤与大树桩结合具有很好的艺术景观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60447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410785976.4

  • 发明设计人 焦照伟;

    申请日2014-12-18

  • 分类号A01G1/00;A01G9/10;C05G3/00;

  • 代理机构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樊羿

  •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东风南路与创业路交叉口绿地之窗尚峰座5楼502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3:53:3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9-14

    授权

    授权

  • 2015-06-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0 申请日:201412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5-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园林植物造景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常青藤枯树造景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高度发达,经济的蓬勃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灿烂。然而,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破坏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反复无常的“厄尔尼诺”现象,都使人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这就是人与自然发展的矛盾。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这对矛盾,也意识到了只有从中找到平衡,才能使矛盾的双方共生并和谐发展。因此,人们越来越注重追寻自然、崇尚自然,渴望拥有一片绿色的天空。这也进一步影响到了园林思想的发展,“引入自然”、“回归自然”、“保护自然”、“再创造自然”已成为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植物作为造园的一种素材被重视并大力推广。

合理的植物配置、优美的植物造景在创建城市综合性公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植物是表达地域性自然景观的指示性要素,也是反映景观类型的代表性元素之一。利用植物来创造优美的景观,从而改善人类居住的环境,满足人类对生活美、自然美、艺术美的追求,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这就是当今社会植物造景的重要意义。

园林建植过程中或成园后,由于各种原因,不可避免的会有些大树木或老树木枯死,这些枯死的树木如不及时移除则有碍园林观瞻,如进行移除则费时费力,而且对枯树本身来说,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常青藤叶色浓绿,且花叶品种有许多不同的斑纹或斑块,色彩鲜艳清晰;茎上有许多气生根,容易吸附在岩石、墙壁和树干上生长,可作攀附或悬挂栽培,是室内外垂直绿化的理想材料。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有效利用枯树资源、提升园林景观效果的常青藤枯树造景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常青藤枯树造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于苗圃内培植主茎3~5米、2~3个分头的常青藤苗备用;

(2)于春末夏初,在选定的枯树根部周围移植所述常青藤苗,株距15~20cm,并将其藤茎牵引攀扎于枯树干上;

(3)在所述枯树干上每隔0.8~1.2米缠绕包扎一圈厚5~10cm的营养基带并使常青藤穿过并固定于营养基带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营养基带由以下原料混合制成:腐殖土60~75%、粘土10~25%、土壤稳定剂3~6%、植物纤维5~10%、土壤团粒剂0.5~1.0%;由上述原料形成的营养基带具有最优良的土壤结构和阳离子代换性能,能为常青藤的根系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增强根系活力,并可抵抗强降雨的侵蚀和风蚀,能有效地抑制水土流失,避免被冲刷掉,能有效固着常青藤的根系,便于后期养护;

(4)养植成形:常青藤栽植后按常规方法进行根部浇水和叶面喷水;栽植初期不施肥,以免伤根;从栽植后第30~40天开始喷施叶面液肥,每5~7天喷施一次,共计2~3次,每次用量以所有叶面均喷洒一遍为准,促其快速恢复生长,叶泽鲜亮;栽植后第90~100天向常青藤根部施入复混肥0.5~3.0㎏/株,以提高其成活率,并增强根系发育,促进常青藤健壮生长。

优选的,步骤(3)所述土壤稳定剂为磺化油、改性水玻璃、ISS土壤稳定剂、聚氧化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步骤(3)所述土壤团粒剂为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醇、高吸水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步骤(4)所述叶面液肥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尿素0.5~1.0%、磷酸二氢钾0.2~0.3%、壳寡糖0.02~0.06%。

优选的,步骤(4)所述复混肥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磷酸二铵70~80%、硫酸钾20~30%。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在枯树干顶部环向均匀布置雾状喷头,从上到下补充水分。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积极有益效果:

本发明常青藤枯树造景方法使常青藤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并使枯树可以就地恢复利用,快速园林造景,常青藤与大树桩结合具有很好的艺术景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利用本发明方法成型后的景观图之一。

图2为利用本发明方法成型后的景观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郑州市某植物园内实施的常青藤枯树造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于苗圃内培植主茎3~5米、2~3个分头的常青藤苗备用;

(2)于春末夏初,在郑州市某植物园内选定的枯树根部周围载植所述常青藤苗,株距15cm,并将其藤茎牵引攀扎于枯树干上;

(3)在所述枯树干上每隔0.8米缠绕包扎一圈厚5cm的营养基带并使常青藤穿过并固定于该营养基带中;由腐殖土65wt%、粘土20wt%、聚氧化乙烯5wt%、植物纤维9wt%、聚丙烯酰胺1.0wt%混合制成的营养基带具有最优良的土壤结构和阳离子代换性能,为常青藤的根系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增强根系活力,并抵抗强降雨的侵蚀和风蚀,有效地抑制水土流失,避免被冲刷掉(1年后仍保持完整),有效固着常青藤的根系,后期养护方便;

(4)养植成形:常青藤栽植后按常规方法进行根部浇水和叶面喷水;栽植初期不施肥,以免伤根,从栽植后第35天开始喷施叶面液肥(含尿素0.5wt%、磷酸二氢钾0.3wt%、壳寡糖0.04wt%),每5天喷施一次,共计3次,每次用量以所有叶面均喷洒一遍为准,促其快速恢复生长,叶泽鲜亮;栽植后第90天向常青藤根部施入复混肥(含磷酸二铵75wt%、硫酸钾25wt%)2.0㎏/株,以提高其成活率,并增强常青藤根系发育,促进常青藤健壮生长,一年半后基本成型,参见图1。

实施例2:

洛阳市某公园内实施的常青藤枯树造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于苗圃内培植主茎3~5米、2~3个分头的常青藤苗备用;

(2)于春末夏初,在选定的枯树根部周围载植所述常青藤,株距20cm,并将其藤茎牵引攀扎于枯树干上;

(3)在所述枯树干上每隔1.2米缠绕包扎一圈厚10cm的营养基带并使常青藤穿过并固定于营养基带中;由腐殖土75wt%、粘土12wt%、磺化油6wt%、植物纤维6.5wt%、聚乙烯醇0.5wt%混合制成的营养基带具有最优良的土壤结构和阳离子代换性能,为常青藤的根系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增强根系活力,并抵抗强降雨的侵蚀和风蚀,有效地抑制水土流失,避免被冲刷掉(1年后仍保持完整),有效固着常青藤的根系,后期养护方便;

(4)养植成形:常青藤栽植后按常规方法进行根部浇水和叶面喷水;栽植初期不施肥,以免伤根,从栽植后第30天开始喷施叶面液肥(含尿素0.8wt%、磷酸二氢钾0.2wt%、壳寡糖0.06wt%),每7天喷施一次,共计3次,每次用量以所有叶面均喷洒一遍为准,促其快速恢复生长,叶泽鲜亮;栽植后第90天向常青藤根部施入复混肥(含磷酸二铵80wt%、硫酸钾20wt%)2.0㎏/株,以提高其成活率,并增强根系发育,促进常青藤健壮生长,一年后成型,参见图2。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据此做出多种变化,但任何与本发明等同或者类似的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