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大鲵虹彩病毒病疫苗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大鲵虹彩病毒病疫苗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鲵虹彩病毒病疫苗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大鲵虹彩病毒病疫苗为将大鲵虹彩病毒主衣壳蛋白基因截短优化后翻译的重组蛋白,其序列为SEQIDNO.2所示。将该蛋白对应的核苷酸序列按酵母密码子偏好性进行优化,合成该基因片段,转入酵母表达载体,通过高拷贝克隆的筛选,最终获得了一株高表达的重组蛋白的巴斯德毕赤酵母Km71/GSIV-MCP Pichiapastoris Km71/GSIV-MCP,CCTCC NO:M2014573。利用该酵母发酵生产的蛋白具备活性高,产量大的特点。通过免疫保护实验确定了该抗原蛋白能有效的预防大鲵虹彩病毒病。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40405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410728186.2

  • 发明设计人 周勇;曾令兵;范玉顶;徐进;马杰;

    申请日2014-12-03

  • 分类号C12N15/34;C12N1/19;C12P21/02;A61K39/12;A61P31/20;C12R1/84;

  • 代理机构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王敏锋

  • 地址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大园一路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3:49: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22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N15/34 专利申请号:2014107281862 专利号:ZL2014107281862 合同备案号:X2023980041142 让与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受让人:湖北鲜之润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名称:一种大鲵虹彩病毒病疫苗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日:20141203 申请公布日:20150311 授权公告日:20160907 许可种类:普通许可 备案日期:20230904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23-08-08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N15/34 专利申请号:2014107281862 专利号:ZL2014107281862 合同备案号:X2023420000255 让与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受让人:云南本一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名称:一种大鲵虹彩病毒病疫苗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日:20141203 申请公布日:20150311 授权公告日:20160907 许可种类:普通许可 备案日期:20230720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23-08-04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N15/34 专利申请号:2014107281862 专利号:ZL2014107281862 合同备案号:X2023420000250 让与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受让人:乾隆创新农业发展云南有限公司 发明名称:一种大鲵虹彩病毒病疫苗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日:20141203 申请公布日:20150311 授权公告日:20160907 许可种类:普通许可 备案日期:20230719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23-06-27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N15/34 专利申请号:2014107281862 专利号:ZL2014107281862 合同备案号:X2023980036325 让与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受让人:云南良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名称:一种大鲵虹彩病毒病疫苗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日:20141203 申请公布日:20150311 授权公告日:20160907 许可种类:普通许可 备案日期:20230608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6-09-07

    授权

    授权

  • 2015-04-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N15/34 申请日:201412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3-11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鲵虹彩病毒病疫苗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是现存个体最大的两栖动物,俗名“娃娃鱼”,是我国的 珍贵特产,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近年来在我国的陕西、湖北、湖南、浙江、贵州等省份 的大鲵主养区暴发了大鲵病毒性出血病,该病可感染各种规格的养殖大鲵,死亡率高达90% 以上,给大鲵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大鲵病毒性出血病的病原为大鲵虹彩病毒(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GSIV), 是虹彩病毒科(Iridoviridae),蛙病毒属(Ranavirus)的成员。虹彩病毒(Iridoviruses)是一类病毒 粒子较大,呈二十面体状的双链DNA病毒。虹彩病毒科(Iridoviridae)分为五个属:绿虹彩病 毒属(Chloriridovirus),虹彩病毒属(Iridovirus),淋巴囊肿病毒属(Lymphocystivirus),巨大细 胞病毒属(Megalocytivirus)和蛙病毒属(Ranavirus)。虹彩病毒可感染无脊椎动物(绿虹彩病毒 属,虹彩病毒属)及变温脊椎动物(蛙病毒属,淋巴囊肿病毒属,巨大细胞病毒属),包括 两栖类、爬行类、甲壳类、软体动物、昆虫及鱼类等。脊椎动物虹彩病毒,尤其是蛙病毒属 的一些成员已经成为导致变温动物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  in,MCP)基因为虹彩病毒的一个晚期基因,在虹彩病毒感染的晚期大量表达,编码的主要衣 壳蛋白分子量约为50kD,构成病毒的二十面体衣壳。比较虹彩病毒MCP基因的氨基酸序列 发现,虹彩病毒MCP基因的氨基酸序列是高度保守的,同一属的同源性一般在90%以上,不 同属之间的同源性一般为40%-50%左右。很多发明者针对各自虹彩病毒MCP制备疫苗,但 通过体外重组表达全长MCP作为疫苗,因生产过程中MCP表达量少,导致制备成本增加。 本发明通过对大鲵虹彩病毒MCP蛋白进行分析,选择亲水性和抗原性强的区域表达制备疫 苗。

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是一种新型真核表达系统,能稳定高效表达外源蛋 白,并能对表达产物进行翻译后加工和修饰,同时,其成熟的高密度发酵技术为目的蛋白的 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保障。自1984年应用毕赤酵母表达外源蛋白以来,已有400多种蛋白在 该系统中成功表达,部分成果已进入商品化生产。

由于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以有1-6个使用频率不同的同义密码子。对于特 定的物种,高表达的基因往往使用部分特定的同义密码子,这些密码子被认为是该物种高表 达基因的优越密码子,这种现象称为密码子偏爱性。密码子的偏爱性使得克隆的外源基因往 往难以在异种生物细胞高效表达。在酵母中获得高效表达的外源基因往往都是酵母偏爱密码 子所编码的基因,通过对酵母基因使用密码子的统计分析证实所有的61个密码子中有25个是 酵母所偏爱的,因此对密码子进行偏爱性改造能大量提高重组蛋白在该系统中的表达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大鲵虹彩病毒病疫苗,该疫苗为大鲵虹彩病毒主衣壳蛋白 截短优化的重组蛋白,其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对应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 所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大鲵虹彩病毒病疫苗的制备方法,申请人提供了一 株巴斯德毕赤酵母Km71/GSIV-MCP Pichia pastoris Km71/GSIV-MCP菌株,该菌株包含有 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将该菌株发酵可制备大鲵虹彩病毒病疫苗。该菌株已于 2014年11月1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CCTCC NO:M2014573,分 类命名:巴斯德毕赤酵母Km71/GSIV-MCP Pichia pastoris Km71/GSIV-MCP,地址:中国 武汉武汉大学。

本发明的最后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大鲵虹彩病毒病疫苗在制备大鲵虹彩病毒疫苗 中的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大鲵虹彩病毒病疫苗的获得:

分析Genbank公布的大鲵虹彩病毒主衣壳蛋白基因(JN615141.1),找到亲水性和抗原 性强的区域,按酵母密码子偏好性进行优化,合成该基因片段,其序列为SEQ ID NO.1所 示,根据优化片段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JDMCP1F和JDMCP1R)进行PCR反应,克隆获 得截短优化的主衣壳蛋白基因,转入酵母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表达载体,然后再将其导入酵 母表达菌种,筛选高拷贝克隆,获得重组毕赤酵母表达菌,该菌株已于2014年11月18日 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CCTCC NO:M2014573,分类命名:巴斯德毕 赤酵母Km71/GSIV-MCP Pichia pastoris Km71/GSIV-MCP,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上述巴斯德毕赤酵母Km71/GSIV-MCP Pichia pastoris Km71/GSIV-MCP CCTCC N  O:M2014573的菌学特征为:该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椭圆形,不运动,营养细胞为 单体,可在含有2mg/mL Zeocin抗生素的YPDS平板上培养,液体培养条件下以单细胞形 式存在,固体培养时。呈菌落存在,菌落表面湿润、光滑、为乳白色。依次通过BMGY和 BMMY培养基培养后,上清液中含有大鲵虹彩病毒主衣壳蛋白部分结构蛋白。

上述巴斯德毕赤酵母Km71/GSIV-MCP Pichia pastoris Km71/GSIV-MCP的构建方法具体 为:

1)合成SEQ ID NO.1所示为截断的M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2)引物设计

JDMCP1F:5’-CGGAATTCCGTATGACAACTTGG-3’(含EcoRⅠ酶切位点)

JDMCP1R:5’-TCCCCGCGGCATTGTGCATAGGG-3’(含SacⅡ酶切位点)。

3)PCR获取截断MCP基因

以JDMCP1F/JDMCP1R为引物,合成的的截断MCP基因为模板进行PCR,回收PCR 产物。

4)将获取的目的基因克隆入pPICZa B表达载体并进行序列测定

PCR产物和pPICZa B均用EcoRⅠ、SacⅡ双酶切,T4DNA连接酶连接,连接产物转 化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从含25μg/mL Zeocin的LB平板上挑取单克隆,小量提取质 粒,用酵母特异引物5'-AOX(5'-GACTGGTTCCAATTGACAAGC-3')和3'-AOX(5'-GCA  AATGGCATTCTGACATCC-3')进行PCR鉴定,同时进行SacⅡ单酶切,EcoRⅠ、SacⅡ双 酶切鉴定。阳性连接产物命名为:pPICZαB-GSIV-MCP。

5)电转酵母菌及转化子的筛选

重组质粒pPICZαB-GSIV-MCP经SacⅠ酶切线性化后,异丙醇沉淀回收,同时酶切空 载体设为对照。酵母KM7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参考EasySelect Pichia expression kit user ma  nual,Invitrogen。将10μL线性化的重组质粒(约6μg)与80μL酵母感受态细胞混合,转移至预 冷的0.2cm电转杯中,置冰上5min,1.5kV电击6.8毫秒后,立即加入1mL预冷的1m ol/L山梨醇,30℃复苏2h,取菌液200μL涂布在含100μg/mL Zeocin的YPDS平板上,30℃ 培养2~4天,直单克隆出现。

从含有100μg/mL Zeocin的YPDS抗性平板上随机挑取单克隆,按酵母基因组DNA提 取试剂盒(OMEGA)操作说明提取重组酵母DNA进行PCR鉴定,所用引物为酵母通用引物 AOXⅠ。对鉴定后的重组酵母-80℃保存,对鉴定后的重组酵母-80℃保存。

转化子高拷贝筛选:取出冻存的阳性转化子,在无抗性的YPD液体培养中活化。将20 0μL菌液涂布于Zeocin抗生素浓度逐渐升高(0.5mg/mL,1mg/mL和2mg/mL)的YPDS平板 上,30℃培养2~5d,每天观察菌落生长情况。挑取在高浓度平板上生长较快且颗粒饱满的 单克隆在YPD平板上划线纯化,即得重组毕赤酵母表达菌,该菌株已于2014年11月18 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CCTCC NO:M2014573,分类命名:巴斯德 毕赤酵母Km71/GSIV-MCP Pichia pastoris Km71/GSIV-MCP,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6)重组酵母菌的诱导表达及产物鉴定

将毕赤酵母Km71/GSIV-MCP接种到100mL BMGY培养基中,30℃、250r/min振荡培 养至OD600值达6左右,室温1500g离心5min,20mL BMMY培养基重悬菌体,所得菌液 转入100mL的摇瓶,封瓶膜封口,加入100%甲醇至终浓度0.5%,于30℃、250r/min的条 件下诱导培养,每24h补加甲醇,使甲醇浓度维持0.5%。连续诱导3天后,通过离心去除 诱导液中的酵母菌(去除沉淀,留上清),上清经过低温冷冻干燥和his纯化的方式进行浓 缩纯化,即得大鲵虹彩病毒病疫苗重组蛋白JDMCP,蛋白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

一种大鲵虹彩病毒病疫苗在制备大鲵虹彩病毒疫苗中的应用,将该疫苗直接注射于大鲵 体内,可起到抗大鲵虹彩病毒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毕赤酵母曾作为单细胞蛋白广泛应用,本身就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并且酵母培养基 中不含有毒物质和致热源;

2.本发明生产的疫苗抗原是中和性抗原蛋白,而不是灭活或者减毒的大鲵虹彩病毒, 因此该疫苗安全可靠;

3.本发明涉及的疫苗用抗原是蛋白质,与其他新型疫苗(如活载体疫苗、核酸疫苗、 基因缺失疫苗)相比不会发生可能出现的基因重组问题,因此本发明不存在生物安全性问题。

4.本发明以酵母作为目的蛋白的表达载体,培养简单,可以用发酵罐规模化生产,可 以实现质量控制,保证所生产的疫苗安全有效;

5.本发明以酵母作为目的蛋白的表达载体,与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相比,表达量要高, 其活性要远高于包涵体蛋白。酵母表达系统是一种简单的真核表达系统,能稳定高效表达外 源蛋白,并能对表达产物进行翻译后加工和修饰,同时,其成熟的高密度发酵技术为目的蛋 白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保障,因此采用大鲵虹彩病毒主衣壳蛋白为亚单位疫苗可以完全克服 现有技术的不足,其使用较现有技术更为安全;

6.质粒pPICZa B表达产物带有his标签,便于蛋白浓缩纯化;

7.毕赤酵母具有高效的蛋白分泌系统。我们采用酵母的α因子信号肽序列将表达的截 断MCP蛋白直接分泌到培养基中。这样将大大简化蛋白的纯化工艺,降低疫苗的生产成本;

8.本发明在不减弱大鲵虹彩病毒主衣壳蛋白免疫原性的情况下,截短大鲵虹彩病毒主 衣壳蛋白基因,并按酵母密码子偏好性,重新编码基因,有利于重组蛋白大量表达;

9.本发明所表达的目的蛋白,可直接用于制备大鲵虹彩病毒主衣壳蛋白单克隆抗体的 抗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使用的材料及试剂如下,如未特别提出的材料,均为市售购得:

本发明所提供的重组毕赤酵母菌株,为巴斯德毕赤酵母Km71/GSIV-MCP Pichia pastori  s Km71/GSIV-MCP菌株,已于2014年11月18日送至中国典型培养物包藏中心保藏,保藏号: CCTCC NO:M2014573,分类命名:巴斯德毕赤酵母Km71/GSIV-MCP Pichia pastoris K  m71/GSIV-MCP,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表达菌:KM71、GS115、X33为目的基因表达的酵母菌,用于质粒转化时须经山梨醇 处理使其具有感受性,成为感受态细胞;大肠杆菌DH5α,两菌株可以从Invitrogen公司购 买得到。

pCR 2.1载体:为克隆载体,购自Invitrogen公司。

pPICZαB载体:为酵母表达载体,购自Invitrogen公司。

限制性内切酶EcoR I、Sac II、Sac I以及DNA连接酶购自Promega公司;Taq DNA 聚合酶、10×PCR Buffer、dNTPs、DNA marker为TaKaRa公司产品;琼脂糖凝胶DNA回 收试剂盒、质粒DNA小量提取试剂盒及酵母DNA提取试剂盒为OMEGA Bio-Tek公司产 品;YNB和ZeocinTM为Invitrogen公司产品;胰蛋白胨(Tryptone)、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  ct)、低熔点琼脂糖购均自Sigma公司;其余试剂为国产或进口分析纯试剂。

主要试剂配制:

(1)10×D(20%D-葡萄糖):200g D-葡萄糖溶于1000mL水中,过滤除菌。

(2)500×B(0.02%生物素):20mg生物素溶于100mL水中,过滤除菌,存于4℃。

(3)10×M(5%甲醇):5mL甲醇与95mL水混匀后,过滤除菌,存于4℃。

(4)10×GY(10%甘油):100mL甘油与900mL水混匀后,高压灭菌20min,室温放置。

(5)1M磷酸钾缓冲液(pH 6.0):132mL 1M K2HPO4,868mL 1M KH2PO4,用磷酸或KO  H调整pH值为6.0±0.1。过滤除菌,室温保存。

(6)10×YNB(13.4%酵母氮源碱):134g YNB溶解于1000mL水中,过滤除菌,加热至Y  NB完全溶解,存于4℃。

(7)LB培养基:10g胰蛋白胨,5g酵母浸出物,10g氯化钠(制备平板时加入20g琼脂粉), 溶于ddH2O,1mol/L NaOH调pH值至7.0-7.5,定容至1000mL,121℃高压下蒸气灭菌2 0min,4℃保存备用。

(8)YPD培养基:酵母粉10g,胰蛋白胨20g溶于900mLddH2O中(制作平板时加入20g 琼脂粉),12l℃高压灭菌20min,冷却至60℃左右加入10×D溶液100mL。

(9)BMGY液体培养基:10g酵母粉,20g蛋白胨溶于700mL水中,高压灭菌20min,冷至 室温后加入100mL 1M磷酸钾缓冲液、100mL 10×YNB、2mL 500×B、100mL 10×GY,4℃ 可保存2个月。

(10)BMMY液体培养基:加入100mL 10×M取代100mL 10×GY,其余同BMGY液体 培养基配置。

实施例1:

截短优化的重组蛋白JDMCP的获得:

1.截短区域筛选

分析大鲵虹彩病毒MCP基因的抗原区、亲水区及表面展示概率,选取多段抗原决定簇 较集中且抗原性较强的亲水序列作为拟定表达基因。

2.密码子优化

根据酵母密码子偏好性,对拟定表达基因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并且使GC含量保持适 中,对优化后的序列进行合成。优化后的MCP序列与原始序列(MCP)相比,序列中的2 0%-30%的碱基被优化且其中的毕赤酵母低频密码子均被高频或次高频密码子所替换。

3.MCP截短优化基因的扩增

3.1MCP截短优化基因的PCR引物设计

根据合成的MCP截短优化基因序列和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B所含的酶切位点,设计特 异扩增引物,分别引入EcoRⅠ、SacⅡ酶切位点。

3.2PCR扩增截短优化MCP基因

PCR反应体系(50μL):截短优化MCP基因合成产物2μL,dNTP 1μL,引物各1μL,T  aq酶1μL,10×Buffer 5μL,补ddH2O至总体积50μL。

PCR反应条件:95℃预变性5min;94℃变性20s,55℃退火20s,72℃延伸30s,30个 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

3.3PCR产物的电泳检测及纯化

1.0%的琼脂糖凝胶检测截短优化MCP基因扩增产物,电泳完毕后置于Bio RAD凝胶 成像系统中,紫外光下拍照记录,产物的回收纯化。

4截短优化MCP基因连接T载体

将回收的截短优化MCP基因分别连接到pCR 2.1载体,反应体系(总体积为10μL):1μ L pCR 2.1载体、2μL回收的核酸片段、5μL ddH2O、1μL 10×Ligase Buffer、1μL T4DN  A Ligase。充分混匀后,16℃低温水浴槽中连接过夜。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后过夜培养, 菌落PCR方法检测目的片段是否连接到载体pCR 2.1上。

5截短优化MCP基因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5.1目的片段和酵母表达载体的双酶切

用质粒DNA小量提取试剂盒提取质粒,然后用EcoRⅠ和SacⅡ双酶切重组质粒和酵母 表达载体pPICZαB,1.0%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酶切结果。采用胶回收试剂盒分别回收目的 DNA片段和载体。

5.2截短优化MCP基因和酵母载体的连接、转化和鉴定

回收的截短优化MCP基因片段与载体pPICZαB按摩尔比3:1的比例用T4DNA连接 酶进行体外连接(体系如下),用连接产物转化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从含25μg/mL Zeo  cin的LB平板上挑取单克隆,小量提取质粒,用酵母特异引物AOXⅠ进行PCR鉴定,同 时进行SacⅡ单酶切,EcoRⅠ、SacⅡ双酶切鉴定。

连接反应体系(10μL):

pPICZαB载体片段 3μL 截短优化MCP基因片段 2μL 10×T4DNA Ligase buffer 1μL T4DNA Ligase 1μL ddH2O 补至10μL

充分混匀后,16℃低温水浴槽中连接过夜。

5.3重组质粒的线性化和回收

将步骤5.2制备的大肠杆菌接种至200mL LB液体培养基中,按质粒大量提取试剂盒说 明抽提质粒。重组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SacⅠ进行酶切线性化,采用100μL反应体系(线性 化体系如下),37℃水浴过夜。异丙醇沉淀回收,加入10μL的ddH2O溶解DNA沉淀,质 粒浓度保持在0.5~1μg/μL,-20℃保存。

线性化反应体系(100μL):

ddH2O 29μL 10×buffer J 10μL 质粒DNA(0.4μg/μL) 50μL SacⅠ 10μL BSA 1μL

5.4电转酵母菌

制备毕赤酵母Km71、GS115、X33感受态细胞,将10μL的线性化质粒分别与80μL的酵 母感受态细胞混匀,移入0.2cm预冷的电转杯中,冰浴10min,1.5kV电击5~8msec。电击 完毕后,迅速加入1mL预冷的山梨醇溶液将菌体混匀,30℃复苏1h。取复苏后的菌液200 μL涂布于含100μg/mL的YPDS抗性平板上,倒置于30℃恒温培养箱培养2~4天,至单克 隆出现。

6转化子的筛选及鉴定

6.1重组毕赤酵母基因组DNA的提取和PCR鉴定

从含有100μg/mL Zeocin的YPDS抗性平板上随机挑取单克隆,按酵母基因组DNA提 取试剂盒(OMEGA)操作说明提取重组酵母DNA进行PCR鉴定,所用引物为酵母通用引物 AOXⅠ。对鉴定后的重组酵母-80℃保存。

6.2转化子高拷贝筛选

(1)取出冻存的阳性转化子,在无抗性的YPD液体培养中活化。

(2)将200μL菌液涂布于Zeocin抗生素浓度逐渐升高(0.5mg/mL,1mg/mL和2mg/mL)的Y PDS平板上,30℃培养2~5d,每天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3)挑取在高浓度平板上生长较快且颗粒饱满的单克隆在YPD平板上划线纯化,进行诱导 表达。

7重组酵母的诱导及表达产物的鉴定

7.1重组酵母按下列步骤诱导:

(1)挑取经鉴定的阳性转化子,接种至含50mL BMGY的100mL锥形瓶中,30℃,250r/mi  n振荡培养至OD600至6左右,约16~18小时。

(2)室温,1500g离心5min收集细胞,去除上清,用10mL BMMY重悬细胞。

(3)将步骤二所得的菌液置于100mL锥形瓶中,植物封瓶膜封口,放入摇床继续培养。

(4)每24小时向培养基中添加100%甲醇至终浓度为0.5%以持续诱导。

(5)在0,24h,48h,72h,96h分别取1mL菌液至1.5mL离心管,3000g,离心2~3min, 弃上清,用1mL无菌水漂洗2次,干冰速冻后,于-80℃保存备用。

7.2表达产物收集

通过离心去除诱导液中的酵母菌(去除沉淀,留上清),上清经过低温冷冻干燥和his 纯化的方式进行浓缩纯化。

7.3表达产物的SDS-PAGE电泳检测

经考马斯亮蓝染色,菌株巴斯德毕赤酵母Km71/GSIV-MCP诱导上清浓缩纯化产物在3 6kDa处显示一特异蛋白带,而其他菌株和其他几段拟定表达基因条带不明显或没有。

7.4表达产物的Western blot分析

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重组巴斯德毕赤酵母Km71/GSIV-MCP诱导上清浓缩纯 化产物与鼠抗his多抗特异性结合,在36kD处出现单一杂交条带;而其他菌株和其他几段 拟定表达基因则无杂交条带。

通过上述实验,最终筛选出一株巴斯德毕赤酵母Km71/GSIV-MCP Pichia pastoris Km 71/GSIV-MCP菌株,该菌株已于2014年11月18日送至中国典型培养物包藏中心保藏,保 藏号:CCTCC NO:M2014573,分类命名:巴斯德毕赤酵母Km71/GSIV-MCP Pichia past  oris Km71/GSIV-MCP,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该菌株包含有SEQ ID NO.1所示的 核苷酸序列,表达的蛋白即为截短优化的重组蛋白JDMCP,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 所示。

实施例2:

一种大鲵虹彩病毒病疫苗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挑取巴斯德毕赤酵母Km71/GSIV-MCP菌株,接种到100mL BMGY培养基中,30℃、2 50r/min振荡培养至OD600值达6左右,室温1500g离心5min,20mL BMMY培养基重悬菌 体,所得菌液转入100mL的摇瓶,封瓶膜封口,加入100%甲醇至终浓度0.5%,于30℃、2 50r/min的条件下诱导培养,每24h补加甲醇,使甲醇浓度维持0.5%。连续诱导3天后,通 过离心去除诱导液中的酵母菌(去除沉淀,留上清),利用Bradford蛋白分析方法计算得出 原始诱导上清液中目的蛋白(重组蛋白JDMCP)的含量为每毫升40微克。

上清经过低温冷冻干燥和his纯化的方式进行浓缩纯化,即得大鲵虹彩病毒病疫苗重组 蛋白JDMCP,其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

浓缩纯化的蛋白经SDS-PAGE电泳检测发现,巴斯德毕赤酵母Km71/GSIV-MCP诱导 上清浓缩纯化产物在36kDa处显示一特异蛋白带。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巴斯德毕 赤酵母Km71/GSIV-MCP诱导上清浓缩纯化产物与鼠抗his多抗特异性结合,在36kD处出 现单一杂交条带。

实施例3:

一种大鲵虹彩病毒病疫苗在制备大鲵虹彩病毒疫苗中的应用,其应用过程如下:

将实施例2制备的重组蛋白JDMCP免疫体重基本无差异、精神状况良好、大鲵虹彩病 毒阴性的大鲵(70±5克),同时设阳性对照及生理盐水对照(每尾大鲵肌肉注射100微升, 具体的浓度见表1),15天后以同样剂量加强免疫,经ELISA试剂盒检测产生抗体后,使用 大鲵虹彩病毒株进行攻毒实验,每尾鱼腹腔注射500微升1×106.5TCID50/ml的大鲵虹彩病 毒(CCTCC NO:V201134),以检测所产生的抗体有没有保护力(表2)。

表1 大鲵虹彩病毒病酵母免疫保护实验分组情况表

实验组 接种物 剂量 数量 A组 大鲵虹彩病毒病酵母疫苗(本发明研制) 5微克/100微升 90尾 B组 大鲵虹彩病毒病酵母疫苗(本发明研制) 10微克/100微升 90尾 C组 大鲵虹彩病毒病酵母疫苗(本发明研制) 15微克/100微升 90尾 D组 大鲵虹彩病毒病酵母疫苗(本发明研制) 20微克/100微升 90尾 E组 阳性对照(大鲵虹彩病毒细胞灭活疫苗) 100微升 90尾 F组 生理盐水对照 100微升 90尾

结果:15天后加强免疫,经ELISA试剂盒检测,A组至E组产生抗体(1:320~1:640), 且D组和E组抗体效价很高,均为1:640,而F组并未检测到抗体。攻毒后均在15天内, A组至E组仅有少量死亡(表2)。F组逐渐在背部和腹部皮肤出现白点和出血点等症状, 表现食欲不振、大鲵出现死亡较多大鲵死亡。

试验结果表明,大鲵虹彩病毒病酵母疫苗足以对大鲵虹彩病毒进行保护,甚至强于大鲵 虹彩病毒细胞灭活疫苗(表2)。故由此推断,每尾大鲵肌肉注射15微克至20微克本发明 研制的大鲵虹彩病毒病酵母疫苗可以有效防控大鲵虹彩病毒病的感染。

表2 大鲵虹彩病毒病酵母免疫保护实验分组情况表

实验组 接种物 存活数 A组 大鲵虹彩病毒病酵母疫苗(本发明研制) 68尾 B组 大鲵虹彩病毒病酵母疫苗(本发明研制) 71尾 C组 大鲵虹彩病毒病酵母疫苗(本发明研制) 73尾 D组 大鲵虹彩病毒病酵母疫苗(本发明研制) 85尾 E组 阳性对照(大鲵虹彩病毒细胞灭活疫苗) 82尾 F组 生理盐水对照 18尾

                         SEQUENCE LISTING

 

<11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120>  一种大鲵虹彩病毒病疫苗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130>  一种大鲵虹彩病毒病疫苗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160>  2    

 

<170>  PatentIn version 3.1

 

<210>  1

<211>  28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

tatgacaact tggagagagc tatgtatgga ggatccgatg ctactacata cttcgtcaag     60

 

gaacattatc cagttggttg gtttactaag cttccttctt tggctgccaa aatgtccggt    120

 

aacccagcct tcggacaaca gttttcagtt ggtgtcccta gaagtggaga ttacattttg    180

 

aatgcttggt tggtccttaa gactccagaa gttaaattgc ttgcagctaa ccaattgggt    240

 

gacaatggaa ccattagatg gactaaaaac cctatgcaca at                       282

 

 

<210>  2

<211>  9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400>  2

 

Tyr Asp Asn Leu Glu Arg Ala Met Tyr Gly Gly Ser Asp Ala Thr Thr

1               5                   10                  15     

 

 

Tyr Phe Val Lys Glu His Tyr Pro Val Gly Trp Phe Thr Lys Leu Pro

            20                  25                  30         

 

 

Ser Leu Ala Ala Lys Met Ser Gly Asn Pro Ala Phe Gly Gln Gln Phe

        35                  40                  45             

 

 

Ser Val Gly Val Pro Arg Ser Gly Asp Tyr Ile Leu Asn Ala Trp Leu

    50                  55                  60                 

 

 

Val Leu Lys Thr Pro Glu Val Lys Leu Leu Ala Ala Asn Gln Leu Gly

65                  70                  75                  80 

 

 

Asp Asn Gly Thr Ile Arg Trp Thr Lys Asn Pro Met His Asn

                85                  90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