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智能光分配网智能管理终端与网络管理系统的通信方法

智能光分配网智能管理终端与网络管理系统的通信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光分配网智能管理终端与网络管理系统的通信方法,智能管理终端与网络管理系统间通过特定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交互,它包括以下步骤:网络管理系统鉴权,智能管理终端告警上报,智能管理终端升级,智能管理终端从网络管理系统下载施工工单列表,智能管理终端从网络管理系统下载具体施工工单,智能管理终端从网络管理系统下载设备信息,智能管理终端上传设备信息到网络管理系统,智能管理终端上传施工结果到网络管理系统。本发明解决了智能光分配网智能管理终端与网络管理系统之间的可靠的数据传输问题,便于系统维护人员能更好的对光网络进行管理,提高对网络的管理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20217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404809.0

  • 发明设计人 李俊画;何芯锐;

    申请日2014-08-15

  • 分类号H04L12/24;

  • 代理机构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袁英

  •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晋原镇工业大道19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3:45:1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2-24

    授权

    授权

  • 2015-01-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12/24 申请日:201408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2-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光分配网智能管理终端与网络管理系统的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业务应用的不断出现,例如高清视频、游戏上网等,互联网的使用量在过去的十年发生了巨大的增长。随着互联网用户和业务的快速增长,对接入网带宽需求成倍提高,对于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光传输网络最为电信网络的重要基石,不但拓扑结构日趋复杂,网络规模日益夸大,而且网元的速率、功能都在不断提高,随着通信设备的不断增加,维护人员的人均维护量也大大增加,如何更好的管理光网络是运营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国内所应用的网络管理系统各组成部分间接口和协议大多是专用的、非开放的、存在较多技术壁垒,限制了国内有关网管设备的开发与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可靠的智能光分配网智能管理终端与网络管理系统的通信方法,解决智能光分配网智能管理终端与网络管理系统之间的可靠的数据传输问题,以便系统维护人员能更好的对光网络进行管理,提高对网络的管理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智能光分配网智能管理终端与网络管理系统的通信方法,智能管理终端与网络管理系统间通过特定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交互,它包括以下步骤:

S1.网络管理系统鉴权;

S2. 智能管理终端告警上报,向网络管理系统上传设备告警信息,其接口提供者为网络管理系统,使用者为智能管理终端;

S3.智能管理终端升级,其接口提供者为智能管理终端, 使用者为网络管理系统;

S4.智能管理终端从网络管理系统下载施工工单列表,其接口提供者为网络管理系统,使用者为智能管理终端;

S5.智能管理终端从网络管理系统下载具体施工工单,其接口的提供者是网络管理系统,接口的使用者是智能管理终端;

S6.智能管理终端从网络管理系统下载设备信息,其接口的提供者是网络管理系统,使用者是智能管理终端;

S7.智能管理终端上传设备信息到网络管理系统,其接口的提供者是智能管理终端,使用者是网络管理系统;

S8.智能管理终端上传施工结果到网络管理系统,其接口的提供者是智能管理终端,使用者是网络管理系统。

智能管理终端和网络管理系统之间的接口为I4接口。

所述智能管理终端和网络管理系统之间通信方式为Web Services。

所述鉴权步骤S1中,鉴权参数名称、密码分别依次存放在WSDL文件的header中,其数据类型、长度和鉴权次数均分别字符串、20和0~1。

所述告警上报步骤S2中,告警上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告警列表、厂商标识、告警设备ID、告警框号、告警盘号、告警端口号和告警类型;其中告警列表的次数为1,厂商标识的数据类型为字符串、长度为3、次数为1,告警设备ID的数据类型为字符串、长度为30、次数为1,告警框号、告警盘号、告警端口号和告警类型的数据类型皆为数字、次数都为1;对所述告警上报的响应内容主要包括是否成功、失败理由和注释,其次数为1。

所述智能管理终端升级的步骤S3中,智能管理终端从网络管理系统获取APP 文件名;对所述智能管理终端升级的响应内容为文件名,其数据类型为字符串,次数为1。

所述下载工单列表的步骤S4中,智能管理终端从网络管理系统下载施工工单列表;对所述下载工单列表的响应内容包括:工单列表、工单ID号、工单类型和施工地址;其次数都为1,其中工单ID号的数据类型为字符串,长度为64;工单类型的数据类型为数字,当其取值为1时为施工工单、2为巡线工单、3为配置工单、4为数据采集工单,长度为36;次数为1;施工地址的数据类型为字符串,长度为256。

所述下载施工工单的步骤S5中,智能管理终端从网络管理系统下载具体施工工单,其命令内容为工单ID,其数据类型为字符串,长度为64,次数为0~1;对所述下载施工工单的响应内容包括:跳接列表、A 端设备名称、A端设备箱体ID、起始设备端口机框号、起始设备端口盘号、起始设备端子号、Z端设备名称、Z端设备箱体ID、终止设备端口机框号、终止设备端口盘号、终止设备端子号和安装类型;其中 A 端设备名称、A端设备箱体ID、起始设备端口机框号、起始设备端口盘号、起始设备端子号、Z端设备名称、Z端设备箱体ID、终止设备端口机框号、终止设备端口盘号和终止设备端子号的数据类型都为字符串,安装类型的数据类型为数字,当安装类型为0时表示新装、为1时表示拆除;A 端设备名称和Z端设备名称的长度都为256,A端设备箱体ID和Z端设备箱体ID的长度为36,起始设备端口机框号、起始设备端口盘号、起始设备端子号和终止设备端口机框号、终止设备端口盘号和终止设备端子号的长度都为16;跳接列表、A 端设备名称、A端设备箱体ID、起始设备端口机框号、起始设备端口盘号、起始设备端子号、终止设备端口机框号、终止设备端口盘号、终止设备端子号和安装类型的次数都为1,Z端设备名称和Z端设备箱体ID次数为0~1。

所述下载设备信息的步骤S6中,智能管理终端从网络管理系统下载设备信息,其命令内容为箱体ID,数据类型为字符串,长度为32,次数为1;对所述下载设备信息的响应内容包括:智能 ODN 网络设备资源根节点、设备分组节点、设备节点、箱体或者设备ID、设备形态类型、光缆分纤箱、设备厂商表示、厂商设备类型、机框分组节点、机框节点、机框编号、盘分组节点、盘节点、盘号、端子分组节点、端子节点、端子号、跳接电子标签信息和连接电子标签信息;其中箱体或者设备ID、光缆分纤箱、设备厂商表示、厂商设备类型、机框编号、盘号、端子号、跳接电子标签信息和连接电子标签信息的数据类型为字符串,设备形态类型的数据类型为数字,当其为0时表示ODF 、为1表示为光交、为2时表示光缆分纤箱、为255时表示其它;箱体或者设备ID的长度为32,设备形态类型长度为1,设备厂商表示、厂商设备类型、机框编号、盘号和端子号的长度为16,跳接电子标签信息和连接电子标签信息的长度为128;设备节点、机框节点、盘节点和端子节点的次数为n,其它次数为1。                            

所述上传设备信息的步骤S7中,智能管理终端上传设备信息到网络管理系统,其命令内容包括:智能 ODN 网络设备资源根节点、设备分组节点、设备节点、箱体或者设备ID、设备形态类型、光缆分纤箱、设备厂商表示、厂商设备类型、机框分组节点、机框节点、机框编号、盘分组节点、盘节点、盘号、端子分组节点、端子节点、端子号、跳接电子标签信息和连接电子标签信息;其中箱体或者设备ID、光缆分纤箱、设备厂商表示、厂商设备类型、机框编号、盘号、端子号、跳接电子标签信息和连接电子标签信息的数据类型为字符串,设备形态类型的数据类型为数字,当其为0时表示ODF 、为1表示为光交、为2时表示光缆分纤箱、为255时表示其它;箱体或者设备ID的长度为32,设备形态类型长度为1,设备厂商表示、厂商设备类型、机框编号、盘号和端子号的长度为16,跳接电子标签信息和连接电子标签信息的长度为128;设备节点、机框节点、盘节点和端子节点的次数为n,其它次数为1; 对所述上传设备信息的响应内容为是否成功、失败理由和注释,其次数为1。

所述返回施工结果的步骤S8中,智能管理终端上传施工结果到网络管理系统, 其命令内容为:工单列表、工单ID和任务是否完成;其中工单列表和工单ID的鉴权次数为1,任务是否完成的鉴权次数为0~1;工单列表的数据类型为数字,任务是否完成的数据类型为Boolean,true表示完成任务,false表示任务未完成,长度为16;对所述返回施工结果的响应内容为回单确认,其长度为16,数据类型为Boolean,true表示收到,false表示未收到,次数为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解决了智能光分配网智能管理终端与网络管理系统之间的可靠的数据传输问题,便于系统维护人员能更好的对光网络进行管理,提高对网络的管理效率,对于提高我国光网络的整体运营水平、制度开放、透明、兼容的设备管理系统规范将发挥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智能光分配网智能管理终端与网络管理系统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智能光分配网智能管理终端与网络管理系统的通信方法中I4接口在智能ODN中的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智能光分配网智能管理终端与网络管理系统的通信方法,智能管理终端与网络管理系统间通过特定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交互,它包括以下步骤:

S1.网络管理系统鉴权;

S2. 智能管理终端告警上报,向网络管理系统上传设备告警信息,其接口提供者为网络管理系统,使用者为智能管理终端;

S3.智能管理终端升级,其接口提供者为智能管理终端, 使用者为网络管理系统;

S4.智能管理终端从网络管理系统下载施工工单列表,其接口提供者为网络管理系统,使用者为智能管理终端;

S5.智能管理终端从网络管理系统下载具体施工工单,其接口的提供者是网络管理系统,接口的使用者是智能管理终端;

S6.智能管理终端从网络管理系统下载设备信息,其接口的提供者是网络管理系统,使用者是智能管理终端;

S7.智能管理终端上传设备信息到网络管理系统,其接口的提供者是智能管理终端,使用者是网络管理系统;

S8.智能管理终端上传施工结果到网络管理系统,其接口的提供者是智能管理终端,使用者是网络管理系统。

如图2所示,智能管理终端和网络管理系统之间的接口为I4接口,实现的功能包括:下载施工工单、下载设备信息、上传设备信息、返回施工结果等。

所述智能管理终端和网络管理系统之间通信方式为Web Services。

所述鉴权步骤S1中,鉴权参数名称、密码分别依次存放在WSDL文件的header中,其数据类型、长度和鉴权次数均分别字符串、20和0~1,具体结构如表1。

表1

序号属性名称属性编码数据类型长度次数描述1.名称usernameString200..1鉴权名称2.密码passwordString200..1鉴权密码

所述告警上报步骤S2中,告警上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告警列表、厂商标识、告警设备ID、告警框号、告警盘号、告警端口号和告警类型;其中告警列表的次数为1,厂商标识的数据类型为字符串、长度为3、次数为1,告警设备ID的数据类型为字符串、长度为30、次数为1,告警框号、告警盘号、告警端口号和告警类型的数据类型皆为数字、次数都为1;对所述告警上报的响应内容主要包括是否成功、失败理由和注释,其次数为1。

其智能管理终端请求命令格式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quet> 

<alarmList> 

  <alarm> 

     <deviceId></deviceId> 

     <deviceName></deviceName> 

     <deviceIp></deviceIp> 

     <deviceType></deviceType> 

     <devicePosition></devicePosition> 

     <boxNo></boxNo> 

     <diskNo></diskNo> 

     <portNo></portNo> 

     <eid></eid> 

<alarmType></alarmType > 

  <alarm> 

</alarmList> 

</requet>

其智能管理终端响应命令格式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sponse> 

  <result> 

    <isSuccess></isSuccess> 

    <failReason></failReason> 

    <remark></remark> 

  </result> 

</response>

所述智能管理终端升级的步骤S3中,智能管理终端从网络管理系统获取APP 文件名;对所述智能管理终端升级的响应内容为文件名,其数据类型为字符串,次数为1。

其智能管理终端升级请求命令格式如下: 

</request> 

其智能管理终端升级请求命令格式如下: 

</response>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quest>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sponse> 

   <result> 

    <isSuccess></isSuccess> 

    <failReason></failReason> 

    <remark></remark> 

</result> 

<fileName></fileName>

所述下载工单列表的步骤S4中,智能管理终端从网络管理系统下载施工工单列表;对所述下载工单列表的响应内容包括:工单列表、工单ID号、工单类型和施工地址;其次数都为1,其中工单ID号的数据类型为字符串,长度为64;工单类型的数据类型为数字,当其取值为1时为施工工单、2为巡线工单、3为配置工单、4为数据采集工单,长度为36;次数为1;施工地址的数据类型为字符串,长度为256。

其下载工单列表请求命令格式如下:  

</request> 

其下载工单列表响应命令格式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sponse> 

  < workList> 

    <work> 

      < workId ></ workId > 

      <orderType ></ orderType> 

        <siteName></siteName> 

</ work > 

</workList> 

</response>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quest>

所述下载施工工单的步骤S5中,智能管理终端从网络管理系统下载具体施工工单,其命令内容为工单ID,其数据类型为字符串,长度为64,次数为0~1;对所述下载施工工单的响应内容包括:跳接列表、A 端设备名称、A端设备箱体ID、起始设备端口机框号、起始设备端口盘号、起始设备端子号、Z端设备名称、Z端设备箱体ID、终止设备端口机框号、终止设备端口盘号、终止设备端子号和安装类型;其中 A 端设备名称、A端设备箱体ID、起始设备端口机框号、起始设备端口盘号、起始设备端子号、Z端设备名称、Z端设备箱体ID、终止设备端口机框号、终止设备端口盘号和终止设备端子号的数据类型都为字符串,安装类型的数据类型为数字,当安装类型为0时表示新装、为1时表示拆除;A 端设备名称和Z端设备名称的长度都为256,A端设备箱体ID和Z端设备箱体ID的长度为36,起始设备端口机框号、起始设备端口盘号、起始设备端子号和终止设备端口机框号、终止设备端口盘号和终止设备端子号的长度都为16;跳接列表、A 端设备名称、A端设备箱体ID、起始设备端口机框号、起始设备端口盘号、起始设备端子号、终止设备端口机框号、终止设备端口盘号、终止设备端子号和安装类型的次数都为1,Z端设备名称和Z端设备箱体ID次数为0~1。

其下载施工工单请求命令格式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quest> 

  <workId></workId> 

</request>  

其下载施工工单响应命令格式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sponse> 

  < routeList> 

    < opticalRoute> 

      < aDevName ></ aDevName> 

        <aPhysId></aPhysId>  

        <aShelfNo></aShelfNo>    

<aModuleNo></aModuleNo>   

<aTermNo></aTermNo> 

< zDevName ></ zDevName> 

<zPhysId></zPhysId>     

<zShelfNo></zShelfNo>   

<zModuleNo></zModuleNo>   

<zTermNo></zTermNo>    

<installType></installType>   

< opticalRoute> 

</ routeList> 

</response>   

所述下载设备信息的步骤S6中,智能管理终端从网络管理系统下载设备信息,其命令内容为箱体ID,数据类型为字符串,长度为32,次数为1;对所述下载设备信息的响应内容包括:智能 ODN 网络设备资源根节点、设备分组节点、设备节点、箱体或者设备ID、设备形态类型、光缆分纤箱、设备厂商表示、厂商设备类型、机框分组节点、机框节点、机框编号、盘分组节点、盘节点、盘号、端子分组节点、端子节点、端子号、跳接电子标签信息和连接电子标签信息;其中箱体或者设备ID、光缆分纤箱、设备厂商表示、厂商设备类型、机框编号、盘号、端子号、跳接电子标签信息和连接电子标签信息的数据类型为字符串,设备形态类型的数据类型为数字,当其为0时表示ODF 、为1表示为光交、为2时表示光缆分纤箱、为255时表示其它;箱体或者设备ID的长度为32,设备形态类型长度为1,设备厂商表示、厂商设备类型、机框编号、盘号和端子号的长度为16,跳接电子标签信息和连接电子标签信息的长度为128;设备节点、机框节点、盘节点和端子节点的次数为n,其它次数为1。 

其下载设备信息请求命令格式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quest> 

  <physId></physId> 

</request> 

其下载设备信息响应命令格式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sponse> 

<inODNInventory> 

        <devices> 

            <device id="FFDFFD" type="ODF" vendorId="HUAWEI"  

                   vendorDeviceType="ODF_001"/> 

        </devices> 

        <shelfs> 

            <shelf deviceId="FFDFFD" shelfNo="1"></shelf> 

        </shelfs> 

        <modules> 

            <module deviceId="FFDFFD" shelfNo="1" moduleNo="1"></module> 

        </modules> 

<terms> 

            <term deviceId="FFDFFD" shelfNo="1" moduleNo="1"  

termNo="1" patchElecID="FFFFFFFFFFF" 

linkElecID="FFFFFFFFFFF"></term> 

        </terms> 

</inODNInventory>  

</response>                           

所述上传设备信息的步骤S7中,智能管理终端上传设备信息到网络管理系统,其命令内容包括:智能 ODN 网络设备资源根节点、设备分组节点、设备节点、箱体或者设备ID、设备形态类型、光缆分纤箱、设备厂商表示、厂商设备类型、机框分组节点、机框节点、机框编号、盘分组节点、盘节点、盘号、端子分组节点、端子节点、端子号、跳接电子标签信息和连接电子标签信息;其中箱体或者设备ID、光缆分纤箱、设备厂商表示、厂商设备类型、机框编号、盘号、端子号、跳接电子标签信息和连接电子标签信息的数据类型为字符串,设备形态类型的数据类型为数字,当其为0时表示ODF 、为1表示为光交、为2时表示光缆分纤箱、为255时表示其它;箱体或者设备ID的长度为32,设备形态类型长度为1,设备厂商表示、厂商设备类型、机框编号、盘号和端子号的长度为16,跳接电子标签信息和连接电子标签信息的长度为128;设备节点、机框节点、盘节点和端子节点的次数为n,其它次数为1; 对所述上传设备信息的响应内容为是否成功、失败理由和注释,其次数为1。

其上传设备信息请求命令格式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quest> 

<inODNInventory> 

        <devices> 

            <device id="FFDFFD" type="ODF" vendorId="HUAWEI"  

                   vendorDeviceType="ODF_001"/> 

        </devices> 

        <shelfs> 

            <shelf deviceId="FFDFFD" shelfNo="1"></shelf> 

        </shelfs> 

        <modules> 

            <module deviceId="FFDFFD" shelfNo="1" moduleNo="1"></module> 

        </modules> 

        <terms> 

            <term deviceId="FFDFFD" shelfNo="1" moduleNo="1"  

termNo="1" patchElecID="FFFFFFFFFFF" 

linkElecID="FFFFFFFFFFF"></term> 

        </terms> 

    < alarms> 

        < alarm   alarmId ="0000011"   objectInstance=" deviceId=FFDFFD" addionalInfo 

="EID=00000001111"></ alarm> 

    </ alarms> 

</inODNInventory> 

</request> 

其上传设备信息响应命令格式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response> 

  <result> 

    <isSuccess></isSuccess> 

    <failReason></failReason> 

    <remark></remark> 

  </result> 

</response>

所述返回施工结果的步骤S8中,智能管理终端上传施工结果到网络管理系统, 其命令内容为:工单列表、工单ID和任务是否完成;其中工单列表和工单ID的鉴权次数为1,任务是否完成的鉴权次数为0~1;工单列表的数据类型为数字,任务是否完成的数据类型为Boolean,true表示完成任务,false表示任务未完成,长度为16;对所述返回施工结果的响应内容为回单确认,其长度为16,数据类型为Boolean,true表示收到,false表示未收到,次数为1。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