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南宋官窑米黄釉料变配方及制作工艺

一种南宋官窑米黄釉料变配方及制作工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南宋官窑米黄釉料,由以下质量比的原料制成:瓷石38-46%、白云石10-14%、方解石8-10%、紫金土12-16%、长石12-18%以及龙泉腊石6-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经过本方法烧制成的米黄釉料制作的陶瓷器件具有较强的遮盖性,烧成后的釉面玉质感强,颜色鲜艳正宗,有效的增加了器件的艺术效果;并且制作工艺简便,容易实现,产品质量稳定,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47848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杨孔星;

    申请/专利号CN201410584727.9

  • 发明设计人 杨孔星;

    申请日2014-10-28

  • 分类号C04B41/86(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朝元

  • 地址 323700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龙渊街道陵园路33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3:40:5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0-1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3C8/00 授权公告日:20160427 终止日期:20181028 申请日:2014102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4-27

    授权

    授权

  • 2015-04-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4B41/86 申请日:201410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4-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南宋官窑米黄釉料变配方及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南宋官窑为宋代“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之首,其杰出成就主要表现在工艺、技术、型制、艺术等方面。它继承了越窑的工艺传统,吸收了北方诸名窑的器形设计艺术,融合南技北艺于一身;由于其釉料配制、施釉和烧成技术的不断改进,使产品的釉层加厚,釉色柔和,晶莹滋润,青碧如玉,其中,尤以“粉青”、“月白”、“米黄釉”的釉色最为美丽,其中粉青、月白釉都是在正常还原气氛中产生烧成,唯独米黄釉是同一种粉青、月白釉料在同一窑同一时间内,因局部气氛不同而产生的局部窑位产品发生窑变的结果。

此种窑变米黄釉完全区别于其他陶瓷颜料黄釉,是青瓷釉料在烧成过程中因窑炉气氛不充分所产生的氧化黄,又称窑变米黄釉,因此有其偶然性、不可控性,特别在古代龙窑柴木为燃料的土窑烧制,更是难以掌握其规律,因而古代南宋官窑米黄釉更是难能可贵,完整器皿非常稀少,黄色是古代皇家的本色,因而米黄釉极其珍贵。

针对现有的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南宋官窑米黄釉料变配方及制作工艺,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南宋官窑米黄釉料,由以下质量比的原料制成:瓷石38-46%、白云石10-14%、方解石8-10%、紫金土12-16%、长石12-18%以及龙泉腊石6-8%。

一种南宋官窑米黄釉料的制作工艺,用于所述的米黄釉料的制作,并且,所述米黄釉料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矿,选取制作米黄釉料的基础原料,包括瓷石、白云石、方解石、紫金土、长石以及龙泉腊石;

步骤2:将步骤1中选取的基础原料分别进行初次粉碎处理;

步骤3:将步骤2中粉碎后的基础原料进行素烧处理,素烧温度为1000度左右;

步骤4:将素烧处理后的基础原料按照上述质量比进行混合处理;

步骤5:将按照比例混合处理后的基础原料再次进行水磨处理;

步骤6:将步骤5后经过水磨处理的基础原料利用过筛器件进行过筛处理,细度要求180目;

步骤7:将经过步骤6的基础原料与水分进行充分混合后,待使用,其中,水分与基础原料的混合比例为50-52%;

步骤8:将原有的经素烧后的半成品器皿用浸釉法进行第一次上釉处理,上釉要均匀,并且保证釉料的厚度在1-1.5mm,其中所述釉料为经过步骤7混合后的釉料;

步骤9:将经上釉处理的半成品器皿进行晒干,时间为24小时,以保证器皿的干燥程度;

步骤10:将步骤9后的器皿进行第二次上釉处理,用喷釉法进行上釉,上釉要均匀,并使得釉料的厚度在1.9-2.1mm;

步骤11:将步骤10的器皿进行再次晒干,待器皿完全干燥后,进行装窑正式烧成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1中装窑的烧制方法为氧化烧成法,烧制过程:先用时6-8小时,以慢火烧到500度,完全除去胚体、釉层杂质及水分后,再用时4-5小时,升温到950度,保温1-2小时,开始升温加氧,温度升高到1150度加氧结束,再升温至1260度左右烧成结束,此时釉面完全熔融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的过筛器件包括冲眼筛、编织筛、手摇筛、振动筛粉机、悬挂式偏重筛粉机、电磁簸动筛粉机。

优选的,所述过筛器件的孔径为180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经过本方法烧制成的米黄釉料制作的陶瓷器件具有较强的遮盖性,烧成后的釉面玉质感强,颜色鲜艳正宗,有效的增加了器件的艺术效果;并且制作工艺简便,产品质量稳定,容易实现,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南宋官窑米黄釉料变配方及制作工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南宋官窑米黄釉料,由以下质量比的原料制成:瓷石38-46%、白云石10-14%、方解石8-10%、紫金土12-16%、长石12-18%以及龙泉腊石6-8%,其中,所述瓷石龙泉古代老矿瓷石,所述紫金土为龙泉古代老矿紫金土。

实施例1

一种南宋官窑米黄釉料,由以下质量比的原料制成:瓷石38%、白云石10%、方解石8%、 紫金土12%、长石12%以及龙泉腊石6%。

实施例2

一种南宋官窑米黄釉料,由以下质量比的原料制成:瓷石42%、白云石12%、方解石9%、紫金土14%、长石16%以及龙泉腊石7%。

实施例3

一种南宋官窑米黄釉料,由以下质量比的原料制成:瓷石46%、白云石14%、方解石10%、紫金土16%、长石18%以及龙泉腊石8%。

一种南宋官窑米黄釉料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矿,选取制作米黄釉料的基础原料,包括瓷石、白云石、方解石、紫金土、长石以及龙泉腊石;

步骤2:将步骤1中选取的基础原料分别进行初次粉碎处理;

步骤3:将步骤2中粉碎后的基础原料进行素烧处理,素烧温度为1000度左右;

步骤4:将素烧处理后的基础原料按照上述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处理;

步骤5:将按照比例混合处理后的基础原料再次进行水磨处理;

步骤6:将步骤5后经过水磨处理的基础原料利用过筛器件进行过筛处理,其中所述过筛器件的孔径为180目;

步骤7:将经过步骤6的基础原料与水分进行充分混合后,待使用,其中,水分与基础原料的混合比例为50-52%;

步骤8:将原有的经素烧后的半成品器皿用浸釉法进行第一次上釉处理,上釉要均匀,并且保证釉料的厚度在1-1.5mm,其中所述釉料为经过步骤7混合后的釉料;

步骤9:将经上釉处理的半成品器皿进行晒干,时间为24小时,以保证器皿的干燥程度;

步骤10:将步骤9后的器皿进行第二次上釉处理,用喷釉法进行上釉,上釉要均匀,并使得釉料的厚度在1.9-2.1mm;

步骤11:将步骤10的器皿进行再次晒干,待器皿完全干燥后,进行装窑正式烧成即可。

所述步骤11中装窑的烧制方法为氧化烧成法,烧制过程:先用时6-8小时,以慢火烧到500度,完全除去胚体、釉层杂质及水分后,在用4-5小时,升温到950度,保温1-2小时,开始升温加氧,温度升高到1150度加氧结束,再升温至1260度左右烧成结束,此时釉面完全熔融即可;所述步骤6中的过筛器件包括冲眼筛、编织筛、手摇筛、振动筛粉机、悬挂式偏重筛粉机或电磁簸动筛粉机。

经过本方法烧制成的米黄釉料制作的陶瓷器件具有较强的遮盖性,烧成后的釉面玉 质感强,颜色鲜艳正宗,有效的增加了器件的艺术效果;并且制作工艺简单,容易实现,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