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

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该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加热装置,包括:圆形铝块;缠绕在所述圆形铝块上的线圈,且当所述线圈中通入电流后在圆形铝块上产生电磁涡流效应为所述圆形铝块加热;置于所述圆形铝块内部的不锈钢钢管;设置在所述不锈钢钢管一端且在加热装置工作时使所述不锈钢钢管另一端吹出热风进行加热的风机。上述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因采用基于电磁涡流效应,使得不锈钢钢管从内部加热,损失的热量较少,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43382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田光亮;

    申请/专利号CN201310438017.0

  • 发明设计人 田光亮;

    申请日2013-09-17

  • 分类号A47J36/24(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711700 陕西省富平县华朱乡怀阳村兴隆组47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3:22:5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9-07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47J36/24 登记生效日:20180817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917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9-26

    授权

    授权

  • 2017-01-11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47J36/24 登记生效日:2016122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917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5-04-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47J36/24 申请日:201309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3-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涡流效应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加热装置是在封闭的空间内利用高温热气烹饪食物的一种厨房用具。电加热装置是以电力作为热源,利用对流热和辐射热烹饪食物的厨房用具。传统的电加热装置包括外壳、加热装置部、加热装置腔体和加热装置门、电热器和对流扇,加热装置部通过封闭空间的热对流对食物进行烹饪;加热装置腔体和加热装置门设置在加热装置部中,形成烹调食物的中空的密闭空间;电热器设置在加热装置部中,产生热量对加热装置腔体内的食物进行加热;对流扇设置在加热装置部中,旋转使得加热装置腔体内的热空气循环流动。

然而,传统的电加热装置的电热器产生的热量大部分流失,并没有被用于对食物进行加热,浪费了电能,降低了电能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电加热装置的电能利用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提高电能利用率的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加热装置。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提高电能利用率的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加热装置的加热方法。

一种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加热装置,包括:

圆形铝块;

缠绕在所述圆形铝块上的线圈,且当所述线圈中通入电流后在圆形铝块上产生电磁涡流效应为所述圆形铝块加热;

置于所述圆形铝块内部的不锈钢钢管;

设置在所述不锈钢钢管一端且在加热装置工作时使所述不锈钢钢管另一端吹出热风进行加热的风机;以及

设置所述加热装置工作参数的控制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不锈钢钢管浇铸于所述圆形铝块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不锈钢钢管为一根或多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不锈钢钢管内部或所述不锈钢钢管的出风口位置用于检测热风温度的温度检测传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置于所述圆形铝块内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检测的温度与预设温度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节所述风机的转速和控制所述线圈导通的PWM方波的占空比。

一种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加热装置的加热方法,包括:

提供一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圆形铝块、缠绕在所述圆形铝块上的线圈、置于所述圆形铝块内部的不锈钢钢管、设置在所述不锈钢钢管一端且在加热装置工作时使所述不锈钢钢管另一端吹出热风进行加热的风机、以及设置所述加热装置工作参数的控制部;

将所述线圈内通入电流,在所述圆形铝块上产生电磁涡流效应为所述圆形铝块加热,所述不锈钢钢管被加热;

所述风机转动使得所述不锈钢钢管的另一端吹出热风进行加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置于所述圆形铝块外的处理器和设置在所述不锈钢钢管内部或所述不锈钢钢管内部出风口位置用于检测热风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所述处理器将检测的温度与预设温度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节风机转速和控制线圈导通的PWM方波的占空比。

上述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工作时在线圈内通过交变电流,在圆形铝块上产生电磁涡流效应对圆形铝块加热,进而加热不锈钢钢管,风机从不锈钢钢管另一端吹出热风为食物加热,因采用基于电磁涡流效应,使得不锈钢钢管从内部加热,损失的热量较少,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及附图对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其更加清楚。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加热装置,包括圆形铝块110、缠绕在圆形铝块110上的线圈120、置于圆形铝块110内部的不锈钢钢管130、设置在不锈钢钢管130一端且在加热装置工作时使不锈钢钢管130另一端吹出热风进行加热的风机140。

当该线圈120中通入电流后在圆形铝块110上产生电磁涡流效应为圆形铝块110加热。

上述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加热装置的工作过程是:将该线圈120内通入交变电流,在该圆形铝块110上产生电磁涡流效应为该圆形铝块110加热,该不锈钢钢管130被加热;风机140转动使得不锈钢钢管130的另一端吹出热风给食物加热。

上述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加热装置,工作时在线圈120内通过交变电流,在圆形铝块110上产生电磁涡流效应对圆形铝块110加热,进而加热不锈钢钢管130,风机140从不锈钢钢管130另一端吹出热风为食物加热,因采用基于电磁涡流效应,使得不锈钢钢管130从内部加热,损失的热量较少,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

线圈120可为任意匝数,根据实际需要选定。

不锈钢钢管130为回形或螺旋形。不锈钢钢管130为一根或多根,可根据需要选定。本实施例中,不锈钢钢管130可为八根,八个不锈钢钢管130的一端接风机140的出风口。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加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不锈钢钢管130内部或不锈钢钢管130的出风口位置用于检测热风温度的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50和置于的处理器(图未示);该处理器用于将检测的温度与预设温度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节风机140的转速和控制线圈120导通的PWM方波的占空比。

具体的,当检测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减少风机140的转速,减少PWM(Pulse Width Modulator,脉宽调制)方波占空比;当检测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增大风机140的转速,增大PWM方波占空比。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加热装置的加热方法,包括:

a,提供一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包括圆形铝块110、缠绕在该圆形铝块110上的线圈120、置于该圆形铝块110内部的不锈钢钢管130、设置在该不锈钢钢管130一端且在加热装置工作时使该不锈钢钢管另一端吹出热风进行加热的风机140、以及设置该加热装置工作参数的控制部;

b,将该线圈120内通入电流,在该圆形铝块110上产生电磁涡流效应为该圆形铝块110加热,该不锈钢钢管130被加热;

c,风机140转动使得不锈钢钢管130的另一端吹出热风进行加热。

进一步的,加热装置还包括置于所述圆形铝块外的处理器和设置在该不锈钢钢管内部或不锈钢钢管的出风口位置用于检测热风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处理器将检测的温度与预设温度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节风机转速和控制线圈导通的PWM方波的占空比。

具体的,当检测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减少风机140的转速,减少PWM方波占空比;当检测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增大风机140的转速,增大PWM方波占空比。

上述基于电磁涡流效应的加热装置的加热方法,工作时在线圈120内通过交变电流,在圆形铝块110上产生电磁涡流效应对圆形铝块110加热,进而加热不锈钢钢管130,风机140从不锈钢钢管130另一端吹出热风为食物加热,因采用基于电磁涡流效应,使得不锈钢钢管130从内部加热,损失的热量较少,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