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治疗免疫抑制后真菌性角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治疗免疫抑制后真菌性角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免疫抑制后真菌性角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该中药组合物由炙黄芪、党参、炒白术、炒苍术、熟地等共23味中草药配伍组方,既针对免疫抑制剂应用后出现的脾肾不足、气阴两虚以及湿热瘀血之本证,以补肾健脾、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活血祛瘀,又针对感染真菌毒邪之标证,重用杀灭真菌的药物进行清热解毒。全方针对复杂病机,标本兼治,用药有以下特点:(1)扶正祛邪同用,使祛邪不伤正;(2)脾肾同补,补后天益先天;(3)寒温并用,使全方温而不燥、清而不寒;(4)活血不忘补血,祛瘀不伤血;(5)用药既符合中医药理论,又有现代药理研究的支持,最终使本方成高效、平和之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32431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张红敏;

    申请/专利号CN201410330371.6

  • 申请日2014-07-11

  • 分类号A61K36/9064;A61P27/02;A61P31/10;

  • 代理机构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牛爱周

  •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48号院1号楼4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2:29: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7-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9064 授权公告日:20170721 终止日期:20190711 申请日:2014071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07-21

    授权

    授权

  • 2017-06-16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61K36/906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711

    著录事项变更

  • 2017-06-16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9064 登记生效日:2017052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71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5-03-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9064 申请日:201407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2-04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免疫抑制后真菌性角膜炎的中药组合物,以及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角膜真菌感染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致盲性、感染性眼病,是由致病真菌感染角膜引起,是我国化脓性角膜炎和角膜移植的主要原因,是角膜盲的首位病因。该病是眼科临床医生经常面对,病情凶险,但治疗非常棘手的疾病。主要是由于针对真菌的治疗本来就比较困难,加之角膜的特殊结构以及眼表屏障,使得抗真菌药物很难渗透进入角膜内部,因此,真菌性角膜炎是临床上治疗非常困难的一种角膜炎。很大一部分病人因病情无法控制,最终需要角膜移植,由于在我国角膜供体奇缺,所以一部分病人为防止病情进展,不得不进行眼球摘除,最终导致失明。因此,真菌性角膜炎已成为我国眼科界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因很多,有植物性外伤、角膜接触镜佩戴、皮质类固醇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使用后免疫抑制状态引起。植物性外伤、角膜接触镜佩戴引起的真菌性角膜炎是正常免疫状态下的真菌感染,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即可。而皮质类固醇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使用后免疫抑制状态引起的角膜真菌感染,机体免疫状态异常为主因,虽临床治疗非常棘手,但免疫状态恢复正常,机会菌感染自然清除。中药复方在全身机能调节以及免疫调节方面非常有优势。但目前尚没有查阅到针对免疫抑制引起的真菌性角膜炎的中药复方的文献、报道或已公开专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免疫抑制后真菌性角膜炎的中药组合物。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免疫抑制后真菌性角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治疗免疫抑制后真菌性角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组成:炙黄芪9~30份、党参9~30份、炒白术6~12份、炒苍术3~9份、熟地9~15份、山药15~30份、枸杞子6~12份、女贞子6~12份、苦杏仁6~9份、白蔻仁3~6份、薏苡仁9~30份、淡竹叶6~12份、厚朴3~9份、金银花6~12份、野菊花9~15份、蒲公英9~15份、白芍6~15份、当归6~12份、川芎3~9份、红花3~9份、防风6~9份、柴胡3~9份、甘草3~9份。

各原料药功效简述如下:

黄芪:为豆科黄芪属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根;含有皂苷类成分如黄芪苷,异黄酮成分如毛蕊异黄酮,脂肪酸类如棕榈酸和亚油酸,多糖类如黄芪多糖、杂多糖等,以及近二十多种微量元素;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能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主治一切气虚血亏之症,如脾虚泄泻,肺虚咳嗽,脱肛,子宫下垂,自汗,盗汗,水肿,血痹,对痈疽难溃或久溃不敛者效果极佳。对黄芪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1)黄芪多糖是黄芪中最重要的天然有效成分,黄芪多糖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细胞生理代谢,提高巨噬细胞活性,它能增强免疫器官重量,促进T和B淋巴细胞转化率。也有报导黄芪多糖刺激鼠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黄芪多糖还可促进浆细胞增生和抗体合成,增强体液免疫,在体内和体外均能明显促进小鼠NK细胞活性,刺激NK细胞增殖,更重要的是黄芪多糖可协同白细胞介素2作用,使NK细胞活性和刺激NK细胞增殖的作用明显提高,对艾滋病等多种免疫缺陷症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2)黄芪还具有抗真菌作用。因此,不论从中医基本理论,还是现代研究,黄芪不仅调节免疫,还有抗真菌作用,是治疗免疫后真菌性角膜炎的非常适合的中药。

炙黄芪:蜜炙黄芪,黄芪切斜片,蜂蜜放锅中,文火煮熟(熔化的蜜珠滴入凉水中、能形成软性珠球,生熟度依颜色判别),加入少许开水稀释蜂蜜黏稠度,放入黄芪片搅拌均匀,炒至蜂蜜汁透入片心,水分炒干为度。蜜炙黄芪增加了黄芪的补益作用,更长于补气生血。

党参:为桔梗科党参属植物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管花党参、球花党参、灰毛党参的根;含有糖类如果糖、菊糖、多糖和4种杂多糖CP1、CP2、CP3、CP4,苷类如丁香苷、正己基-β-吡喃葡萄糖苷、乙基-α-D-呋喃果糖苷、党参苷,生物碱和含氮成分如胆碱、黑麦草碱等,还含有丁香醛、香草酸、2-呋喃羧酸、苍术内酯Ⅰ、Ⅱ等多种活性成分;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能健脾补肺、益气生津;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肺虚喘咳、气短自汗、气血两亏诸证;现代药理学证明党参具有增强机体应激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抗溃疡、抗肿瘤作用等。有文献报道党参能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白术:为菊科苍术属植物白术的根茎;含有挥发油如苍术酮、α及β-葎草烯、α-姜黄烯、棕榈酸、茅术醇等,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如苍术内酯-Ⅰ、Ⅱ、Ⅲ、Ⅳ等,多炔醇类化合物,还含有东莨菪素,具有免疫活性的甘露聚糖AM-3,以及天冬氨酸、丝氨酸等十余种氨基酸;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治脾气虚弱之乏力、食少腹胀、泄泻、便秘、水饮内停之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寒湿痹、身痛、气虚自汗等;现代药理学证明白术具有抗氧化及延缓衰老、抗肿瘤、降血糖、利尿及抗腹水、保肝、利胆等作用,还能促进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心肌及心血管系统。有文献报道,白术通过激活T、B淋巴细胞功能和增殖其细胞数量,从而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炒白术:将蜜炙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时加入白术片,炒至焦黄色、逸出焦香气,取出,筛去蜜炙麸皮。每100kg白术片,用蜜炙麸皮10kg。炒白术形如白术,表面黄棕色,偶见焦斑,略具焦香气,味微苦。炒白术能缓和燥性,借麸入中,能增强健脾、消肿作用。

苍术:为菊科苍术属植物茅苍术、北苍术、关苍术的根茎;含有挥发油类如β-橄榄烯、花柏烯、丁香烯、榄香烯等,半萜糖苷类、炔烯类等多种活性成分,还含有钴、铬、铜、锰、钼等无机元素;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能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主治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胸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痰饮、湿肿、表证夹湿、头身重痛、痹证湿胜、肢节酸痛重着等;现代药理学证明苍术具有抗缺氧、利尿、抗心律失常、抗菌、抗病毒作用等。有文献报道:由苍术、黄芪组成的苍芪散在可以使体液免疫显著增强,血清抗体效价大大提高,抗体存在时间延长,同时T淋巴细胞转化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此外,苍术具有抗真菌作用,苍术浸出液可导致真菌细胞壁及细胞内部结构破坏。

炒苍术:又名麸炒苍术,炮制方法:取净苍术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微黄色,取出放凉,形如苍术片。本品形如苍术片,表面深黄色,散有多数棕褐色油室。有焦香气。炒苍术药性更温和,加强了苍术的健脾燥湿作用。

熟地(熟地黄):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生地黄为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地黄的块根,在生地黄中拌入黄酒,蒸至熟透呈黑色,切片制得熟地)。熟地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能补血养阴、填精益髓。主要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熟地含少量的环烯醚萜类成分,已分离得到益母草甙、桃叶珊瑚甙、地黄甙A、B、C、D等,又含单萜成分,如焦地黄素A、B、C,焦地黄内酯等,还含氨基酸(其组成与干地黄比较,不含赖氨酸,且含量均相应减少),以及糖类(其中单糖的含量比鲜地黄多两倍以上)。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熟地多糖能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吞噬指数,熟地黄粗多糖能增强T淋巴细胞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具有提高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山药: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山药的块茎;块茎含有薯蓣皂苷元、多巴胺、盐酸山药碱、尿囊素、止杈素Ⅱ,还含有胱氨酸、γ-氨基丁酸等氨基酸,以及山药多糖,钡、铍、铈、钴等多种微量元素等,根茎含有甾醇类如胆甾醇、麦角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等,黏液中含有植酸、甘露多糖Ⅰa、Ⅰb和Ⅰc;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能补脾、养肺、固肾、益精;主治脾虚泄泻、食少浮肿、肺虚咳喘、消渴、肾虚尿频等;现代药理学证明山药具有降血糖、降脂、抗氧化等作用,还能促进消化系统及免疫功能。文献报道,山药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活性,能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细胞杀伤力,活化吞噬细胞,诱导免疫因子的表达,增强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系统的功能。

枸杞子:为枸杞子为茄科枸杞属植物宁夏枸杞的果实;含有丙烯胺类、多糖、脑苷脂、熊果酸、生物碱、对香豆酸、胡萝卜甾醇、胡萝卜素、阿托品、天仙子胺、玉蜀黍黄质、酸浆果红素、隐黄质、维生素C等多种活性成分;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能养肝、滋肾、润肺;主治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不清,腰膝酸软,虚劳咳嗽等;现代药理学证明枸杞子具有延缓衰老、抗脂肪肝、调节血脂和血糖、促进造血功能等作用,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和细胞突变等。试验证明,枸杞子通过激活T、B淋巴细胞功能和增殖其细胞数量,提高IgA、IgG含量及增加抗体生成细胞数和抗体效价,从而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女贞子:为木犀科女贞属植物女贞的果实;含有三萜类如齐墩果酸、乙酰齐墩果酸、熊果酸、乙酰熊果酸,酚苷类如对羟基苯乙醇、洋丁香酚苷等,环烯醚萜苷类如女贞子苷、橄榄苦苷、异女贞子苷等,还含有黄酮类如外消旋圣草素、槲皮素等,以及脂肪酸如棕榈酸、油酸等,磷脂类如溶血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等,挥发油类如丙硫酮等多种活性成分;味甘、苦,性凉,归肝、肾经,能补益肝肾、清虚热、明目;主治头昏目眩、腰膝酸软、耳鸣、须发早白、骨蒸潮热等;现代药理学证明女贞子具有抗炎、降血糖、保肝、抗诱变作用等。文献报道,女贞子对非特异性细胞免疫有增强作用,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与白细胞介素-2有协同作用,对正常小鼠的特异性细胞免疫无明显影响,对环磷酰胺和乌拉坦引起的小鼠微核细胞数的升高均能明显抑制,从而对细胞染色体的损伤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女贞子尚具有抗深部真菌的作用。

苦杏仁:为蔷薇科杏属植物杏、野杏、山杏、东北杏的种子;含有苦味氰苷、酚酯类如苦杏仁苷、野樱苷等,脂肪油类如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等,酚酸类如绿原酸、新绿原酸等,蛋白质成分如KR-A、KR-B等,以及与杏仁香味有关的挥发性成分如苯甲醛、芳樟醇等多种有效成分;杏仁味苦、性微温,归肺、大肠经;能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主治外感咳嗽喘满、肠燥便秘等症;现代药理学证明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抗肿瘤、抗炎、镇痛等功效,对消化系统具有调节作用。

白蔻仁(白蔻、白豆蔻):为姜科豆蔻属植物白豆蔻和瓜哇白豆蔻的成熟果实;种子含挥发油,其中成分含量最高的为1,8-桉叶素66.87%,相对较高的有β-蒎烯10.93%,α-蒎烯3.71%,丁香烯3.01%,龙脑乙酸酯2.04%,α-松油醇2.03%,芳樟醇1.39%,此外还含有4-松油烯醇、香橙烯、γ-广藿香烯、α-榄香烯、γ-荜澄茄油烯、水化香桧烯、橙花叔醇、甜没药烯、莰烯及葛缕酮等;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能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主治湿阻气滞、脾胃不和、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胃寒呕吐、食积不消等;现代药理学证明白蔻仁具有抗结核作用,能影响乙醇脱氢酶的活性等。

薏苡仁(薏仁):为禾本科薏苡属植物薏苡的种仁;含有薏苡仁酯如三酰甘油、二酰甘油、一酰甘油、甾醇酯、游离脂肪酸等,其中游离脂肪酸包括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顺-8-十八烯酸等,还含有葡萄糖、酸性多糖CA-1、CA-2及薏苡多糖A-C,挥发油如己醛、己酸、辛酸、棕榈酸乙酯、亚油酸甲酯、香草醛及亚油酸乙酯等多种活性成分;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能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主治水肿、脚气、小便淋沥、湿温病、泄泻、带下、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肺痈、肠痈等;现代药理学证明薏苡仁具有抗肿瘤、抑制骨骼肌收缩、镇痛、解热、抗炎、降血糖、增强免疫等作用。从薏苡仁中提取的薏苡仁油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及改善恶病质等功效。

淡竹叶(竹叶):为禾本科毛竹属植物淡竹等的叶;含有生物碱、氨基酸、有机酸、酚类化合物和鞣质、皂苷、还原糖、蛋白质、多糖与苷类、蒽醌、香豆素和萜类内酯化合物、甾体,还含18种元素如铝、钡、锆、钛、铅、锡、镓、锶、铁、锌、镁、钙、锰、镍、铜、银及硼和硅;味甘、淡,性寒,归心、肺、胃经;能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主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小便短赤、口糜舌疮;现代药理学证明竹叶具有抗肿瘤、调节血脂、抗氧化作用等。

厚朴:为木兰科木蓝属植物厚朴和庐山厚朴的树皮、根皮和枝皮;含有木脂素类如厚朴酚、厚朴新酚、厚朴醛B、C等,单萜木脂素类如辣薄荷基厚朴酚、双辣薄荷基厚朴酚、厚朴三酚等,双木脂素类如厚朴木脂体F、G、H及I,生物碱类如木兰箭毒碱、柳叶木兰碱,30多种挥发油如β-桉叶醇、对聚伞花素等,还含有芥子醛、丁香树脂酚等多种活性成分;厚朴味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能行气导滞、燥湿、降逆平喘;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等;现代药理学证明厚朴具有抗溃疡、抗病原维生素、抗炎镇痛、抗肿瘤、抗凝等作用。

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华南忍冬、菰腺忍冬、黄褐毛忍冬的花蕾;含有酚酸类如绿原酸、异绿原酸,甾醇类如β-谷甾醇,挥发油类如芳樟醇、棕榈酸乙酯、亚麻酸乙酯等,黄酮类如木犀草苷、忍冬苷、金丝桃苷等多种有效成分;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胃经;能清热解毒;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发热,中暑,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多种感染性疾病等;现代药理学证明金银花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毒、抗炎、降血脂等作用。另外,金银花多糖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药效和剂量相关。金银花提取物具有抗真菌(白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活性。

野菊花:为菊科菊属植物野菊的花;含野菊花内酯、野菊花醇、野菊花三醇、野菊花酮、菊油环酮、顺-螺烯醇醚、反-螺烯醇醚、当归酰豚草素B、当归酰亚菊素、苏格兰蒿素A、刺槐苷、木犀草素、菊黄质、胡萝卜苷、豚草素A、棕榈酸、熊果酸、亚油酸等,还含蒙花苷;味苦、辛,性凉,归肺、肝经;能清热解毒、疏风平肝;主治疔疮、痈疽、丹毒、湿疹、皮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头痛、眩晕等;现代药理学证明野菊花具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解毒、降压以及增强机体免疫作用等。文献报道,野菊花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免疫功能低下具有保护作用。另外,野菊花还具有抗霉菌活性。

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东北蒲公英、异苞蒲公英、亚洲蒲公英、红梗蒲公英等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含有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果胶、芹菜素、芸香苷等,还含有挥发油如正己醇、樟脑、正辛醇等多种活性成分;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主治乳痈、肺痈、肠痈、痄腮、瘰疬、疔毒疮肿、目赤肿痛、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胃炎、痢疾、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蛇虫咬伤、烧烫伤等;现代药理学证明蒲公英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内毒素、抗肿瘤、抗胃溃疡、利胆、保肝及调节免疫等作用。黄芪、蒲公英等组成的中药复方对免疫细胞有激活作用,可促进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此外,蒲公英对真菌尚有抑制作用。

白芍:为芍药科芍药属植物芍药(栽培品)及毛果芍药的根;含有环烯醚萜苷类如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白芍苷等,甾醇类如β-谷甾醇、胡萝卜苷,鞣质如1,2,3,6-四没食子酰基葡萄糖、没食子酸、右旋儿茶素等,还含有挥发油例如苯甲酸、牡丹酚及其他醇类、酚类成分等活性成分;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能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治血虚寒热、脘腹疼痛、胁痛、肢体痉挛疼痛、痛经、月经不调、崩漏、自汗、盗汗、下痢泄泻、头痛眩晕等;现代药理学证明白芍具有抗炎、镇痛、抗病原微生物、抗诱变、抗肿瘤、耐缺氧作用等。文献报道,白芍总苷具有免疫增强作用,还有能抗口腔假丝酵母菌,具有抗真菌临床应用前景。

当归: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当归的根;含有多种挥发油和有机酸,还含有二十多种无机元素和多糖类成分;味甘、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等;现代药理学证明当归能影响血液与造血系统,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抗辐射、抗肿瘤、抗炎镇痛及抗损伤等作用。文献报道,当归多糖能极显著或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NK细胞活性,使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对化学因素如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药物引发的免疫抑制状态均有明显的恢复作用。

川芎: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川芎的根茎;含有川芎嗪、黑麦草碱或川芎哚等,还含有双苯酞类,酚酸类如洋川芎醌、4-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咖啡酸、原儿茶酸等,以及挥发油类如藁本内酯、3-亚丁基苯酞、香桧烯等多种活性成分;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能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癥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等;现代药理学证明川芎对心脑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等具有保护促进作用,能抗血栓,改善血液流变参数。近年来,川芎嗪在机体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方面的作用受到重视,众多研究显示,川芎嗪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在神经免疫、血液系统、自身免疫疾病、抗肿瘤以及对炎症介质等方面均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对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等方面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此外,川芎还具有抗深部真菌作用。

红花:为菊科红花属植物红花的花;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如红花苷、前红花苷、红花黄色素A、B等,多酚类如绿原酸、咖啡酸、儿茶酚等,还含有80余种挥发性成分如桂皮酸甲酯、丁香烯、丁香烯环氧化物等,以及16种氨基酸如赖氨酸,脂肪酸类如棕榈酸、肉豆蔻酸、月桂酸、油酸等,另含有红花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味辛、性温,归心、肝经;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主治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胸痹心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中风偏瘫等;现代药理学证明红花具有抗凝血、抗炎、抗氧化作用等,对白色念珠菌等多种菌种具有抗真菌活性。

防风:为伞形科防风属植物防风的根;含有色酮类成分如防风色酮醇等,香豆素类成分如香柑内酯、补骨脂素、珊瑚菜素等,聚乙炔类成分如人参炔醇等,多糖成分如防风酸性多糖A、C,挥发油如辛醛等,还含有β-谷甾醇、香草酸、汉黄芩素等多种有效成分;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经;能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止痒;主治外感风寒、偏正头痛、风湿痹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小儿惊风、风筝瘙痒、疮疡初起等;现代药理学证明防风具有解热降温、镇痛、镇静、抗惊厥、抗炎、抗菌、抗肿瘤作用等。文献报道,防风多糖含药血清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防风对真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柴胡:为伞形科柴胡属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根;含有挥发油如邻-甲氧基苯酚、丁香油酚、甲苯酚等,皂苷类成分如柴胡皂苷a、b2、b3、c等,黄酮类如芦丁、槲皮素等多种有效成分;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等;现代药理学证明柴胡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菌、抗病毒、解热、镇静、镇痛、镇咳等功效,对肝脏、胃肠道、免疫功能、血脂等具有调节作用。

甘草:为豆科甘草属植物甘草、光皮甘草、胀果甘草的根及根茎;含有三萜皂苷如甘草甜素、乌拉尔甘草皂苷A、B等,黄酮类化合物如甘草苷元、甘草苷等,香豆素类化合物如甘草香豆素、甘草酚等,生物碱类如喹啉类、异喹啉类等,多糖如甘草葡聚糖GBW、甘草多糖UA、UB、UC等,还含有甘草苯丙呋喃、正二十三烷等多种有效成分;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胃、心、肺经;能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倦怠食少、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心悸、脏躁、肺痿咳嗽,生用治咽喉肿痛、痈疮肿毒、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等;现代药理学证明甘草具有抗微生物、抗炎、镇咳、祛痰、抗肿瘤、抗突变、抗氧化等功效,对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及脑、肾功能等具有调节作用。

一种用于治疗免疫抑制后真菌性角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采用常规方法制备成口服液、颗粒剂、粉剂、丸剂、片剂、胶囊剂等中药剂型。本发明提供一种口服药液的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治疗免疫抑制后真菌性角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重量份数准确取各原料药,加水煎煮后过滤,滤液即为口服药液。

具体的,用于治疗免疫抑制后真菌性角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克为重量份单位,准确取各原料药,除白蔻仁外,其余原料药加入1.5L水中,浸泡30分钟,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此为第一煎出液;

(2)将步骤(1)中的药渣加入1L水中,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煎制20分钟,加入白蔻仁,继续煎煮25分钟,过滤去渣,此为第二煎出液;合并两次煎出液,即为用于治疗免疫抑制后真菌性角膜炎的口服药液,为一日剂量。

口服液的用法与用量:每日剂量的药液分2~3次服用,饭后1小时服用为佳,连服14日为一疗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免疫抑制剂应用后典型的临床表现有:神疲乏力,头晕眼花,面色萎黄,耳鸣倦怠,心悸气短,腹胀,舌质淡暗,脉细,类似于中医“虚劳”范畴。真菌性角膜炎为现代医学病名,主要临床表现为:或痒或痛,畏光流泪,黑睛生翳,翳久不散,如白色凝脂状,边界清晰或不清晰,表面不平,微隆起,病灶周围可见伪足或卫星灶。据其主要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黑睛翳”范畴。免疫抑制引起的真菌性角膜炎中医病机属于本虚标实,本虚为免疫抑制剂使用引起,标实为角膜真菌感染。本虚属脾肾不足,气阴两虚,标实为湿热毒邪和血瘀。本发明正是以“补肾健脾、益气养阴、清热利湿、解毒活血”为疗法提供的中药复方,疗效确切。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炙黄芪、党参、炒白术、炒苍术、熟地、山药、枸杞子、女贞子、杏仁、白蔻仁等共23味中草药配伍组成:方中黄芪甘、温,归肺、脾经,为补中益气要药,同时又善托毒生肌。党参甘、平,归脾、肺经,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炒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炒苍术辛、苦,温,归脾、胃、肝经,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熟地甘、微温,归肝、肾经,养血滋阴,补精益髓。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益气养阴,补益脾肺,补肾固精。枸杞子甘、平,归肝、肾、肺经,滋补肝肾,明目。女贞子甘、苦、凉,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清热明目。上七味中药针对本病本虚之脾肾不足,气阴两虚,共凑补肾健脾、益气养阴之功。方中杏仁辛、苦、微温,归肝、大肠经,开肺气,使湿邪从上而解;白蔻仁辛、温,归肺、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止呕。生薏仁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取其利水渗湿,清热排脓之功效。三仁合用,能宣上、畅中、渗下而具清利湿热,宣畅三焦气机之功。厚朴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燥湿行气,降逆平喘。竹叶甘淡,寒,入心、肺、胆、胃经,能清热泻火,止泪利尿。方中杏仁、蔻仁、薏苡仁、厚朴和竹叶针对湿热病机,具有清热利湿之功。方中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大肠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野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肝明目。蒲公英甘、苦、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金银花、野菊花和蒲公英针对本病真菌毒邪病因,具有清热杀毒之功。方中白芍苦、酸、微寒,入肝、脾经,补血敛阴。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川芎辛、温,入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活血化瘀,通经。方中熟地、白芍、当归、川芎组成四物汤,是补血养血活血的经典方药,加上红花养血活血,针对本病的瘀血病机。方中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方中防风、柴胡用作引经药,引药上行入目。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经现代药理研究,本方中黄芪、苍术、女贞子、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白芍、川芎、红花、防风有抗真菌作用。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既针对免疫抑制剂应用后出现的脾肾不足、气阴两虚以及湿热瘀血之证,遣方用药以补肾健脾、益气养阴,清热利湿、活血祛瘀,又针对感染真菌毒邪,重用杀灭真菌的药物进行清热解毒。全方针对复杂病机,标本兼治。用药有以下特点:(1)扶正祛邪同用,使祛邪不伤正;(2)脾肾同补,补后天益先天;(3)寒温并用,使全方温而不燥、清而不寒;(4)活血不忘补血,祛瘀不伤血;(5)用药既符合中医药理论,又有现代药理研究的支持,最终使本方成高效、平和之剂。

本发明采用纯天然中草药,药源丰富、药价低廉,无毒副作用,制备方法简单,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仅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用于治疗免疫抑制后真菌性角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炙黄芪30份、党参30份、炒白术12份、炒苍术9份、熟地15份、山药30份、枸杞子12份、女贞子12份、苦杏仁9份、白蔻仁6份、薏苡仁30份、淡竹叶12份、厚朴9份、金银花12份、野菊花15份、蒲公英15份、白芍15份、当归12份、川芎9份、红花9份、防风9份、柴胡9份、甘草9份。

本实施例中用于治疗免疫抑制后真菌性角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克为重量份单位,准确取各原料药,除白蔻仁外,其余原料药加入1.5L水中,浸泡30分钟,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此为第一煎出液;

(2)将步骤(1)中的药渣加入1L水中,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煎制20分钟,加入白蔻仁,继续煎煮25分钟,过滤去渣,此为第二煎出液;合并两次煎出液,即为用于治疗免疫抑制后真菌性角膜炎的口服药液,为一日剂量。

口服液的用法与用量:每日剂量的药液分2~3次服用,饭后1小时服用为佳,连服14日为一疗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用于治疗免疫抑制后真菌性角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炙黄芪20份、党参20份、炒白术10份、炒苍术6份、熟地12份、山药20份、枸杞子10份、女贞子10份、苦杏仁6份、白蔻仁6份、薏苡仁20份、淡竹叶10份、厚朴6份、金银花10份、野菊花10份、蒲公英10份、白芍12份、当归10份、川芎6份、红花6份、防风6份、柴胡6份、甘草6份。

本实施例中用于治疗免疫抑制后真菌性角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药物的用法用量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用于治疗免疫抑制后真菌性角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炙黄芪9份、党参9份、炒白术6份、炒苍术3份、熟地9份、山药15份、枸杞子6份、女贞子6份、苦杏仁6份、白蔻仁3份、薏苡仁9份、淡竹叶6份、厚朴3份、金银花6份、野菊花9份、蒲公英9份、白芍6份、当归6份、川芎3份、红花3份、防风6份、柴胡3份、甘草3份。

本实施例中用于治疗免疫抑制后真菌性角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药物的用法用量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用于治疗免疫抑制后真菌性角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炙黄芪15份、党参15份、炒白术9份、炒苍术6份、熟地10份、山药20份、枸杞子9份、女贞子9份、苦杏仁6份、白蔻仁6份、薏苡仁15份、淡竹叶9份、厚朴6份、金银花9份、野菊花12份、蒲公英9份、白芍12份、当归9份、川芎6份、红花6份、防风6份、柴胡6份、甘草6份。

本实施例中用于治疗免疫抑制后真菌性角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药物的用法用量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用于治疗免疫抑制后真菌性角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炙黄芪12份、党参12份、炒白术10份、炒苍术6份、熟地9份、山药15份、枸杞子9份、女贞子6份、苦杏仁6份、白蔻仁6份、薏苡仁12份、淡竹叶6份、厚朴6份、金银花10份、野菊花10份、蒲公英10份、白芍12份、当归10份、川芎6份、红花3份、防风6份、柴胡6份、甘草6份。

本实施例中用于治疗免疫抑制后真菌性角膜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药物的用法用量同实施例1。

临床试验

1、诊断标准

有免疫抑制剂或者糖皮质激素用药史,具有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表现,并且经角膜刮片或角膜活体共焦观察或角膜刮片真菌培养阳性者。

2、病情轻重分级标准

轻度:角膜溃疡面积≤4mm2,溃疡范围表浅,不伴前房积脓;

中度:角膜溃疡直径>4mm2但≤15mm2,溃疡深度达到角膜厚度的50%,伴前房积脓;

重度:角膜溃疡直径>15mm2,溃疡深度超过角膜厚度75%,伴前房积脓。

3、分组以及治疗方法

纳入病例按照病情轻重进行分层分组,分别被分配在西药组和中药组。西药组给予5%那他霉素滴眼液滴眼,1次/1h;中药组每天口服实施例2的中药煎剂,一天2次。14天为一疗程,用药4个疗程后,判断疗效。

4、病例剔除标准

a、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定疗效者;

b、资料收集不全者;

c、试验期间有急性感染影响结果判断者。

5、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角膜刺激症状消失,溃疡面愈合,角膜荧光染色阴性,前房积脓消失,活体共焦角膜扫描真菌消失;

好转:刺激症状减轻,溃疡面积缩小局限,前房积脓减少或消失;

无效:病灶无变化,各种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溃疡加重或穿孔。

6、结果分析

(1)西药组与中药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西药组与中药组的患者从、性别、年龄、免疫抑制剂以及糖皮质激素使用、病情分级方面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结果具有可比性。一般临床资料情况见表1。

表1西药组与中药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2)西药组与中药组治疗效果比较

表2西药组与中药组治疗效果比较

结论:治疗四个疗程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角膜溃疡面积缩小、前房积脓吸收,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白斑或薄翳。其中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76.6%,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0.4%,中药组的总有效率较西药组明显提高(P<0.05),见表2。

典型病例

病例1:张某,女,35岁,以左眼轻度异物感,伴视力下降约3周就诊。患者眼睛疼痛、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不明显,裂隙灯下见: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溃疡,面积约7mm2,病灶周围角膜水肿、病灶呈灰白色凝脂状,边界清晰,表面微隆起,病灶周围可见伪足。活体共焦检查发现真菌。问诊发现,患者患红斑狼疮已服用强的松3个月,无角膜外伤史。患者明显的柯兴面容,面色晄白,伴有神疲倦怠,脘腹胀满,溲黄便结,口苦口臭,舌淡暗,舌边红,苔黄厚腻,脉细数。证属脾肾两虚,伴有肝胆火炽,热火上炎。治疗以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口服药液,一天2次,嘱1周后复诊;二诊时患者眼部异物感减轻,角膜溃疡面积缩小,活体共焦检查真菌变少,神疲倦怠,脘腹胀满,口苦口臭减轻,舌淡暗,舌边尖红,苔黄腻,脉细数。病情减轻,方药有效,守方不变,嘱2周后再诊。三诊时患者眼部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视力增加,角膜溃疡面积缩小,病灶变平坦,活体共焦找不到真菌,真菌培养阴性,患者自觉力气增加,面色稍有光泽,舌苔厚腻减轻,守方不变,嘱3周后复诊。四诊时患者眼部自觉症状消失,视力恢复,角膜溃疡消失,病灶吸收,荧光素染色阴性,活体共焦找不到真菌,真菌培养阴性,患者面色稍有光泽,舌苔厚腻减轻,守方不变,续用一个疗程。后随访1年,未复发。

病例2:焦某,男,20岁,以右眼角膜溃疡约3周就诊。患者右眼异物感、疼痛、流泪等刺激症状不明显,裂隙灯下见: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溃疡,面积约8mm2,病灶周围角膜水肿、病灶呈灰白色凝脂状,表面微隆起,病灶周围可见伪足。角膜刮片发现真菌,角膜培养为白色念珠菌感染。问诊发现,患者患肾病综合征3年,长期服用激素,无角膜外伤史。患者明显的柯兴面容,面色晄白,伴有神疲倦怠,脘腹胀满,小便黄,口苦口臭,舌淡暗,舌边尖红,苔黄厚腻,脉细数。证属脾肾两虚,伴有肝胆热盛。治疗以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口服药液,一天2次,嘱2周后复诊;二诊时患者眼部异物感减轻,角膜溃疡面积缩小,活体共焦检查未发现真菌,神疲倦怠,脘腹胀满,口苦口臭减轻,舌淡暗,舌尖红,苔黄腻,脉细数。病情减轻,方药有效,守方不变,嘱2周后再诊。三诊时患者眼部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角膜溃疡面积继续缩小,溃疡灶平坦,活体共焦未发现真菌,真菌培养阴性,患者精神好转,舌苔厚腻减轻,守方不变,嘱3周后复诊。四诊时患者眼部自觉症状消失,视力恢复,角膜溃疡消失,病灶吸收,荧光素染色阴性。守方不变,续用一个疗程巩固。后随访2年,未复发。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