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轮胎组件及采用轮胎在海洋环境中建造支撑结构的方法

轮胎组件及采用轮胎在海洋环境中建造支撑结构的方法

摘要

一种用于在海洋环境中进行围海造田的轮胎组件。一个锚,至少有一根缆绳与其连接,锚作为轮胎的基础,将轮胎穿过缆绳,形成一个圆柱形的轮胎塔,如有需要,轮胎塔中可填充混凝土或其它填充物。多个轮胎组件可以相邻布置,并出于稳定的目的多个轮胎组件相互连接,为后续结构单元的建设形成一个基础。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09391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道格拉斯·魏;

    申请/专利号CN201380005055.5

  • 发明设计人 道格拉斯·魏;

    申请日2013-01-11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静洁

  • 地址 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史密夫街518-538V6B0A8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2:29: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3-08

    授权

    授权

  • 2014-12-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D27/04 申请日:201301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0-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水体中进行围海造田的一种方法。具体涉及使用废弃轮胎,在水体中建造用于围海造田支撑结构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一种轮胎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用以居住和其它用途的土地需求也日益紧迫。毗邻水域的沿海区域能够满足高需求的土地用量。人们开发了许多围海造田的技术,从而开垦出新的沿海土地用于建设。

随着人类以不断增长的速度持续开垦自然资源,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其中一个环境问题是关于如何处理使用过的轮胎。众所周知,可以利用废弃轮胎防止水土流失,并在海洋环境中进行围海造田,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简单、有效的设计方案能够实现。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采用轮胎在海洋环境中实现围海造田的方法。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将在下文的描述中进一步明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包括一种采用废弃轮胎在海洋环境中进行围海造田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轮胎组件;轮胎组件包括一个插入到水体底部土壤中的锚,至少有一根缆绳连接在锚上,多个废弃轮胎穿过缆绳,从锚一直延伸到水体的表面,形成一个圆柱体。轮胎组件中可填充混凝土、沙子或其它填充物,用于增强重量及结构支撑。

在本方法中,锚首先设置在底部位置,锚的自重及形状使其能下沉到水体底部。至少有一根缆绳连接在锚上,多个废弃轮胎逐一穿过缆绳设置在锚上,直到从水体底部的锚上延伸到水体顶部形成一个垂直柱状体。多个这种轮胎组件相互并列布置,从而形成一个外框结构,围成的范围内可填充混凝土或其它填充物,为建造后续的结构形成一个基础。相邻的轮胎组件通过多个缆绳或其它连接件相互连接,能够在水体中提供一个侧向力的抗力。

上文描述仅仅作为本发明的部分概括性描述。不是作为本发明确定的范围或要求。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将结合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以及权利要求进行表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所有特点将在下文的描述中,结合相关附图进一步明确,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个轮胎组件的立体图;

图1a为图1中所示浮球的俯视图,图中示出太阳能电池板连接在浮球上;

图2为图1中所示用于轮胎组件中的一个轮胎的俯视图;

图2a为图2中所示轮胎一部分的立体图,图中示出与轮胎连接的一根缆绳;

图3a为轮胎组件的立体图,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缆绳连接技术;

图3b为轮胎组件的立体图,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另一种可选的缆绳连接技术;

图4为本发明的俯视图,图中示出了一块采用多个如图1中所示轮胎组件形成的填海区域;

图5为本发明多个轮胎组件的侧视图,包括展示部分轮胎内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轮胎组件10。轮胎组件10包括一个锚2,有多个废弃轮胎12堆叠其上,形成一个延伸至水体表面的柱状体,下文中将进行详细讨论。

锚2的优选形状为椎体或多面体,例如金字塔形,这种结构有一个顶端,能够插入到其所在位置水体的底部表面。出于这种应用目的,水体底部表面可以是海底,也可包括河底、湖底或其它水体底部。锚2优选可采用混凝土或其它合适的材料制成,并且具有足够的尺寸和重量,与安装在其上轮胎的直径匹配,成为可靠的锚基础支撑。锚2设有一个延伸突出的平台部分3。

锚顶部至少有一个连接件4。一根缆绳与该连接件4相连。如该实施例中所示,有一组五个连接件4,其中一个位于锚顶部中央,其余四个对应于堆叠在锚2上废弃轮胎内径形成方形布置设置在锚2上。中央缆绳5,与位于中央的连接件相连,当锚下沉到海底时,可用于支撑锚。必要时,在锚下沉到海底过程中,潜水员或潜水装置可帮助定位锚的位置。一旦锚到位,中央缆绳5可连接到浮球8上,使得缆绳一端保持在水体表面。浮球8也可用作为水面船只指示轮胎组件位置的一个标记。

其它四根缆绳6连接到剩余的连接件4上,形成一个导向单元,用于导向废弃轮胎12移动到锚2上。横向伸出的横向缆绳16可连接到缆绳6上。横向伸出缆绳16也可连接到相邻的轮胎组件上,从而将相邻的结构连接起来,增加横向支撑。

如图2和2a所示,轮胎12包裹在金属丝网14内,缆线20穿绕在金属丝网14中,沿着轮胎的内径将金属丝网14封合。在缆线20上连接了一组四个夹扣22,使得缆绳6能够穿过其中,从而引导轮胎从水体表面下落到底部的锚上。同时也可使用导向元件17,辅助轮胎沿着缆绳6直线排列。也可使用其它的导向连接件,选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将导向连接件与轮胎连接。一旦轮胎12放入海洋环境中,金属丝网可提供一个额外的结构促进海洋生物的生长,轮胎和金属丝网可使用一种用于促进海洋生物生长的材料。金属丝网也为小鱼提供了一个保护结构,能够让小鱼从轮胎内部游进游出。另外,如果要求在轮胎穿到组件上之前,在轮胎内填充一些材料时,金属丝网有助于将填充物固定。轮胎中可填充混凝土、石头、膨胀粘土、鹅卵石、沙子或其它适合的材料。

轮胎12穿到缆绳6上(每个缆绳分别穿过对应夹扣22上的开口),每个轮胎依次下沉到锚上,形成一个纵向延伸出水平面的轮胎柱体。装配过程可能需要使用配有起重机的一条驳船以及一些相关的必要设备。如图1所示,当足够数量的轮胎堆叠起来达到了目标高度时,缆绳6连接到浮球8上,进行保持定位。

如图1、图1a所示,一块太阳能电池板9可连接设置在浮球8顶部,优选方案是采用捆带15将太阳能电池板9固定连接在浮球8上。一对连接线包括一根正极线11以及一根负极线13,从太阳能电池板9上引出,分别连接到上述四根缆绳6的其中两根缆绳上。太阳能电池板9通过缆绳6、夹扣22以及缆线20,为包裹在轮胎上的金属丝网14提供一个小电流。这个小电流能进一步帮助促进海洋生物在金属丝网上的生长。太阳能电池板可配备一块可充电电池以及一盏灯,能够在天黑的时候打开的灯,增加浮球8的可视性。

如图3a所示,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横向缆绳26可包裹在缆绳6周围,从而连接相邻的轮胎组件10。横向缆绳26也可与多个轮胎交错连接设置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强大的相互连接网络。如图3a和3b所示,横向缆绳26和横向缆绳16分别与轮胎交错排列连接——也即,沿着一层横向缆绳上放置一个轮胎,该轮胎上再放置另一组横向缆绳,以此类推。实际的形状是多变的,需要根据轮胎组件的尺寸以及目标安装区域的环境决定——例如,在相邻的两个轮胎组件之间,每堆叠3个轮胎就布置一组横向缆绳,或者其它合适的轮胎堆叠数目布置一组横向缆绳。横向缆绳和锚缆绳6之间可使用其它连接技术。

一旦一个轮胎圆柱体堆叠完成,在其中可以注入合适的填充物,例如混凝土、沙子或其它类似物,需要根据使用目的决定。如果需要一个强度更高的柱体单元,由轮胎12内腔形成的柱体内部可填充混凝土。当轮胎组件中间注满填充物后,与浮球8的连接会断开,任何锚缆绳(5、6)可连接到轮胎组件最顶部的轮胎上。

如图4所示,多个轮胎组件10相互紧邻排列布置,形成一个大型的结构,可用于完成后续建设。为了看起来简单明了,轮胎组件没有显示金属丝网和浮球,仅显示了顶部的轮胎。如图4所示,多个轮胎组件可形成一个外模,其内部30可以根据用途,用适合的材料进行填充。例如,其中可以填充石头、沙砾、沙子、粘土或其它土壤,使得在水平面上提供一块可供生长植物的区域。如果需要一个强度较高的支撑结构,可以沿着形成区域的外边缘排列框架材料32(例如塑料片或木头或者金属板或其它合适的框架材料)在其中填充混凝土或其它填充物。并可以在其中布置钢筋34,从而进一步加强刚度。

如图5所示,多个相邻的轮胎组件10形成了一面墙体。锚2由带有钢筋的混凝土42形成,钢筋终止至连接缆绳5、6的连接件处。多个由金属丝网14包裹的轮胎12穿过缆绳6,并下落到锚2顶上。在局部视图中展示了多个轮胎,首先展示位于金属丝网14后的轮胎12,还有展示在轮胎12内径一侧的锚缆绳5、6。锚缆绳通过快速夹扣36连接在浮球8上。在堆叠轮胎之间的间隙也简单示出,用于展示侧向连接缆绳16。在实际使用中,由于轮胎一一堆叠,而不存在如此可目测的间隙。

最终的组合结构以及轮胎组件柱状体可以用作建造后续结构的支撑,例如房屋、道路、公园,等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已经在一些细节上,描述过其它优选实施例,但某些改装是不能脱离本发明的原理而实现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