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贴敷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中药散剂

一种用于贴敷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中药散剂

摘要

一种用于贴敷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中药散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成分组成的:臭梧桐1.5-3份、吴茱萸1-5份、干姜1.5-8份、川芎0.5-3份、陈皮2.5-8份、益智仁2.5-5份、山楂3-10份、当归2-10份、夏枯草1.5-5份、桂枝2.5-8份、青葙子2-8份、黄芩1.5-3份、钩藤2-5份。该中药散剂的制备过程为:将所述中药成分研为粉末混匀,用食醋和清水混合溶剂调成糊状。本发明通过将中药散剂贴于涌泉穴,对经络穴位产生刺激作用和渗透作用,进而通过“药穴双效”发挥作用,从而有效的治疗疾病;该中药散剂配合降压药物的联合使用来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有效减少了降压药物的剂量,从而减轻了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25833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张泽;

    申请/专利号CN201410498889.0

  • 发明设计人 张泽;

    申请日2014-09-26

  • 分类号A61K36/9068;A61K9/14;A61P9/12;

  • 代理机构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史力伏

  • 地址 110032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33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2:24:1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9-1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9068 授权公告日:20171212 终止日期:20180926 申请日:2014092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12-12

    授权

    授权

  • 2015-02-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9068 申请日:201409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1-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降压作用的贴敷中药散剂。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患者在总患病人群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凸显了老年医学的特殊性。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是心血管领域内重要的课题,也是当今的社会问题。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高血压患病率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上升趋势。我国老年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已超过8000万以上,约每2个老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另有研究显示,部分城市老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大于60%甚至更高,老年高血压的防治问题是当前医学界研究的首要问题之一。

老年高血压有其自身特点,如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高、舒张压水平偏低、脉压增大、波动性大、晨峰高血压现象显著以及合并症多等特点。因此,老年高血压治疗较青年高血压更复杂,也更困难。如何根据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是摆在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近年来,随着医学迅速发展,老年高血压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不断深入,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层出不穷,使老年高血压患者得到了良好的医治,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有所下降。

然而,众所周知,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老年疾病具有多病于一身,临床表现隐匿不典型,发展迅速、猝死率高,药物不良反应多,并发症多等特点,尤其是在治疗过程中受智力、心理、精神因素影响显著,其治疗的依从性较其它人群更差。因此,将高血压病诊断和治疗的普遍性规律应用于老年人身上,势必可能带来诊疗方案的疏漏、治疗达不到预期效果,或出现多种药物反应等情况。

中药外治法着眼于整体调节,改善症状效果明显,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操作具有“简、便、验、廉”等优势,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穴位贴敷治疗是一种常用的中医外治法。在中医经络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穴位和药物的特点将有关的药物置于穴位局部的皮肤,将经络腧穴的功能与药物的药理作用结合起来,它所产生的疗效既是药物药理作用的结果,也是经络和腧穴对人体调节功能体现,从而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并调整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涌泉穴位于足底前三分之一的凹陷处,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又通于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若能研究开发一种针对老年高血压具有降压平稳、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新型制剂,将是广大患者的渴望和福音,也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贴敷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中药散剂,通过将中药散剂调配后贴于涌泉穴,对经络穴位产生刺激作用和渗透作用,通过“药穴双效”发挥降压作用,从而有效治疗疾病。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成分组成的:臭梧桐1.5-3份、吴茱萸1-5份、干姜1.5-8份、川芎0.5-3份、陈皮2.5-8份、益智仁2.5-5份、山楂3-10份、当归2-10份、夏枯草1.5-5份、桂枝2.5-8份、青葙子2-8份、黄芩1.5-3份、钩藤2-5份。

本发明用于贴敷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中药散剂的制备过程:将所述中药成分研为粉末混匀,用食醋和清水等混合溶剂调成糊状,其中食醋、水与中药粉末的用量比例为2:1:1。

本发明用于贴敷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中药散剂的使用方法:①贴穴前充分休息;②患者取仰卧位;③将胶布剪成3cm×3cm小方块,将治疗高血压的贴敷中药散剂贴在胶布中央备用;④用75%酒精棉球消毒涌泉穴位,将贴有中药散剂的胶布对准涌泉穴位贴压;每个疗程为4周。

在本发明的组方中。

臭梧桐,归经:肝经。药味:辛、苦,药性:凉。 取其功效作用:祛风除湿降血压。

吴茱萸,归经:肝经、脾经、胃经,药味:辛、苦,药性:温。取其功效作用:散寒止痛。

干姜,归经:胃经、肺经、脾经,药味:辛,药性:热。取其功效作用:温中散寒,回阳通脉。

川芎,归经:胆经、肝经,药味:辛,药性:温。取其功效作用: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陈皮,归经:肺经、脾经,药味:辛、苦,药性:温。取其功效作用: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益智仁,归经:脾经、肾经,药味:辛,药性:温。取其功效作用:温脾,暖肾。

山楂,归经:胃经、脾经、肝经,药味:酸、甘,药性:温。取其功效作用:消食积,化滞瘀。

当归,归经:肝经、心经、脾经,药味:甘、辛,药性:温。取其功效作用:补血活血,润肠通便。

夏枯草,归经:胆经、肝经,药味:辛、苦,药性:寒。取其功效作用:清肝明目;散结解毒。

黄芩,归经:肺经、胆经、胃经、大肠经,药味:苦,药性:寒。取其功效作用:清热燥湿。

钩藤,归经:肝经、心包经,药味:甘,药性:微寒。取其功效作用:清肝热,平肝阳。

本发明组方配伍释义:臭梧桐、吴茱萸为君药,中医认为,肝属于木,高血压是肝气过于亢盛,吴茱萸为疏肝良药。臭梧桐祛风除湿降血压。同时吴茱萸配伍干姜:吴茱萸温中下气而降逆;干姜温中散寒,二者合用有相须作用。吴茱萸配伍当归:吴茱萸得当归则温散而不伤阴血,当归得吴茱萸则补血而不凝滞。夏枯草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药理研究有降血压作用,现代临床用以治疗高血压病,有助降压。黄芩:清热除湿,泻火解毒,对于肝经实热的高血压病,有消除眩晕、头痛、口苦、心烦的作用。钩藤:平肝熄火清热,可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目赤等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贴敷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中药散剂,组方的十三味中药配伍规律基于中医基本理论,其配方切中老年高血压的中医病因、病机,通过将中药散剂敷贴于涌泉穴,对经络穴位产生刺激作用和渗透作用,进而通过“药穴双效”发挥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中药散剂配合降压药物的联合使用来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有效减少了降压药物的剂量,从而减轻了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贴敷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中药散剂,是由以下中药成分组成的:臭梧桐8克、吴茱萸12克、干姜15克、川芎6克、陈皮25克、益智仁18克、山楂25克、当归12克、夏枯草9克、桂枝15克、青葙子12克、黄芩6克、钩藤10克。即中药原料重量份数为:臭梧桐2份、吴茱萸3份、干姜3.75份、川芎1.5份、陈皮6.25份、益智仁4.5份、山楂6.25份、当归3份、夏枯草2.25份、桂枝3.75份、青葙子3份、黄芩1.5份、钩藤2.5份。

本实施例用于贴敷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中药散剂的制备过程:将所述中药成分研为粉末混匀,用食醋和清水等混合溶剂调成糊状,其中食醋、水与中药粉末的用量比例为2:1: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1例病例均为老年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贴敷组。对照组31例,其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60岁-83岁,平均76.3岁;病程5个月-32年,平均12.5年。贴敷组30例,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61岁-84岁,平均77.1岁;病程6个月-30年,平均13.2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老年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①既往有明确原发性高血压病史;②年龄60-85岁;③未治疗或治疗未达标的1级和2级高血压:非同日测定右上肢坐位收缩压≥140mmHg但<180mmHg,和(或)右上肢坐位舒张压≥90mmHg但<110mmHg;④能够自愿参加并与医师合作。

排除标准:①明确的继发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及其他可能导致心排出量增加和SBP升高的疾病如主动脉关闭不全、主动脉瘘、重度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②重度心肺功能不全;③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以及造血系统疾病;④3级高血压;⑤过敏体质者,治疗过程中对药物不能耐受者。

2.治疗方法。

2.1贴敷组:采用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每日一次,口服;同时采用本实施例的治疗高血压的贴敷中药散剂穴位贴敷涌泉穴,每日一次。

2.2对照组:采用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每日一次,口服。

2.3观察项目:①生活质量:测定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培训后由专人负责给量表赋分;②血压水平:每天上午9点-9点30分,病人休息10分钟后由专人测量肱动脉血压水平,血压计经过校准;③安全性指标: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由检验科同一机器检验并复查。

2.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两组差异性比较用卡方检验。

3.疗效判定标准及治疗结果。

3.1疗效判定标准。

3.1.1.生活质量评价。

以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得分为标准,评价高血压病人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改善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评定标准:改善率≥50%为显效;改善率≥25%为有效;改善率<25%为无效。

3.1.2.降压疗效评价。

随访4周,随访结束时测定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肱动脉血压降低值。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参照1993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或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下降20mmHg或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及10mmHg但达到正常范围;或下降10~19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3.2两组肱动脉血压变化的比较(见表1):贴敷组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7.42%。经统计学处理,贴敷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表1:两组肱动脉血压变化的比较。

 病例人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贴敷组301215390.00对照组311014777.42

注:对照组与贴敷组比较有差异,P<0.05。

由此可见,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贴敷组的肱动脉血压降低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

3.3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比较(见表2):贴敷组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65%。经统计学处理,贴敷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表2: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

 病例人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贴敷组301117293.33对照组31916680.65

注:对照组与贴敷组比较有差异,P<0.05。

由此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后,贴敷组的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

参见表1并结合表2可知,涌泉穴位贴敷本实施例的中药散剂,贴敷组优于对照组。

3.4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未见有意义的临床异常。

结论:涌泉穴位贴敷本实施例的中药散剂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有较好的疗效,不仅可以进一步降低血压,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贴敷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中药散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成分组成的:臭梧桐2.5份、吴茱萸4份、干姜5份、川芎1份、陈皮2.5份、益智仁3份、山楂3份、当归6份、夏枯草3份、桂枝6份、青葙子5份、黄芩2份、钩藤3份。

本实施例用于贴敷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中药散剂的制备过程:将所述中药成分研为粉末混匀,用食醋和清水等混合溶剂调成糊状,其中食醋、水与中药粉末的用量比例为2:1: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贴敷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中药散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成分组成的:臭梧桐3份、吴茱萸5份、干姜6份、川芎2份、陈皮5份、益智仁3.5份、山楂9份、当归8份、夏枯草3.5份、桂枝5份、青葙子4份、黄芩3份、钩藤4份。

本实施例用于贴敷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中药散剂的制备过程:将所述中药成分研为粉末混匀,用食醋和清水等混合溶剂调成糊状,其中食醋、水与中药粉末的用量比例为2:1:1。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