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物联网管理方法、物联网客户端及物联网平台

一种物联网管理方法、物联网客户端及物联网平台

摘要

一种物联网管理方法、物联网客户端及物联网平台,所述方法应用于物联网客户端,包括:针对一物联网应用向物联网平台发起注册请求;在收到所述物联网平台返回的注册成功消息后,向所述物联网平台发送终端请求消息;在收到所述物联网平台返回的一个以上的物联网终端的信息后,提供界面供用户从所述一个以上的物联网终端中进行终端选择,并在收到所述用户发出的选择确认命令后,将所述用户选中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通过确认消息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平台。采用本发明后,简化了物联网应用终端管理的复杂性;不同应用能充分共享已有的物联网终端,降低了新应用的建设成本,缩短了新应用的建设周期;此外,本发明还简化了物联网应用的开发和维护。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14418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165530.7

  • 发明设计人 李伟华;

    申请日2013-05-07

  • 分类号H04L29/08;H04L12/24;

  • 代理机构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田红娟

  • 地址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南路中兴通讯大厦法务部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2:14: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3-15

    授权

    授权

  • 2016-06-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29/08 申请日:201305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1-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管理方法、物联网客户端 及物联网平台。

背景技术

“物联网”,即通过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为 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 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 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网络。

物联网体系架构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 层主要包括: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传感器以及M2M(Machine to Machine, 机器对机器)终端、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网关等,主要用于实现感知及识别 物体、采集及捕获信息;网络层首先包括接入层和传输层、由各种通信网络 与互联网形成的融合网络,另外还包括各种共性平台,如物联网能力开放平 台、物联网管理平台以及物联网信息中心、云计算平台、专家系统等对海量 信息进行管理及智能分析处理的设备;应用层是物联网技术与行业专业领域 技术的结合,用于实现广泛智能化应用的解决方案。

目前物联网应用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首先,从物联网体系架构 可以看到,物联网终端种类非常繁多,如何有效的管理这些终端是物联网应 用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因此,需要实现终端标准化以及业务数据与管理 数据的分离化;其次,随着物联网的普及,物联网应用数量将越来越多,但 是每个行业如果针对每个应用都重新部署自己的终端,势必会带来建设成本 高、建设周期长等问题,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终端;第三,物联网某单 个应用将会是包括多种物联网终端的水平共享式应用,而不是某种终端仅对 应某种应用这种烟囱式的应用;最后,目前按终端的位置属性或类型属性对 终端进行分组管理,一个应用可能会涉及一个以上的终端组,这样对应用来 讲开发和维护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管理方法、物联网客户端及物联网平 台,以解决不同应用有效地共享终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管理方法,应用于物联网客 户端,包括:

针对一物联网应用向物联网平台发起注册请求;

在收到所述物联网平台返回的注册成功消息后,向所述物联网平台发送 终端请求消息;

在收到所述物联网平台返回的一个以上的物联网终端的信息后,提供界 面供用户从所述一个以上的物联网终端中进行终端选择,并在收到所述用户 发出的选择确认命令后,将所述用户选中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通过确认 消息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平台。

进一步地,

所述物联网客户端接收到的所述注册成功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物联网平台 为所述物联网应用分配的逻辑组的组号。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物联网客户端提供界面供用户在所述逻辑组内创建子组;还提供界 面供用户将从所述一个以上的物联网终端中选出的终端分配到各个子组中;

在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平台的所述确认消息中还携带有所述用户选出的各 物联网终端与分配到的子组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物联网客户端提供界面供用户设置所述逻辑组的属性信息,并将所 述用户设置好的所述逻辑组的属性信息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平台;

其中,所述逻辑组的属性信息包括:组类别、组采集频率及组优先级中 的任意一项或任意组合。

进一步地,

所述物联网终端为物理终端或是由物理终端中的部分功能抽象出的逻辑 终端,每个逻辑终端对应着一个唯一的物理终端。

进一步地,

所述终端请求消息中携带有请求获取的物联网终端的属性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管理方法,应用于物联网平台,包括:

在接收到物联网终端发来的注册请求后,对所述物联网终端进行注册;

接收物联网客户端发来的针对一物联网应用发起的注册请求,对所述物 联网应用进行注册后,向所述物联网客户端返回注册成功消息;

在收到所述物联网客户端发来的终端请求消息后,在已注册的物联网终 端中选择至少部分物联网终端,将被选中的一个以上的物联网终端的信息发 送给所述物联网客户端;

在收到所述物联网客户端返回的确认消息后,保存其中携带的各物联网 终端的标识信息。

进一步地,

所述物联网平台对所述物联网应用进行注册后,为所述物联网应用分配 逻辑组的组号,并将所述逻辑组的组号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客户端;

所述保存其中携带的各物联网终端标识的信息,具体包括:

保存其中携带的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与所述逻辑组的组号之间的对 应关系。

进一步地,

所述保存其中携带的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具体包括:

如接收到的所述确认消息中携带有选出的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与分 配到的子组的对应关系,则相应地保存所述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与分配 到的子组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

对接收到的所述物联网客户端发来的所述用户设置好的所述逻辑组的属 性信息进行保存;其中,所述逻辑组的属性信息包括:组类别、组采集频率 及组优先级中的任意一项或任意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逻辑组对应的各物联网终端分别发送管理操作消息,其中携带所 述逻辑组的属性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物联网平台根据物联网终端返回的确认消息标识所述物联网终端的 状态。

进一步地,

所述物联网平台接收到的物联网终端发来的注册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物联 网终端的标识信息及属性信息;

所述对所述物联网终端进行注册,具体包括:

保存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及属性信息。

进一步地,

接收到的所述终端请求消息中携带有请求获取的物联网终端的属性信 息;

所述在已注册的物联网终端中选择至少部分终端,具体包括:

从已注册的终端中,选择属性信息与所述请求获取的物联网终端的属性 信息相匹配的物联网终端。

进一步地,

所述物联网终端的属性信息至少包括:终端类型和/或终端位置。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客户端,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针对一物联网应用向物联网平台发起注册请求;还用于 在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物联网平台返回的注册成功消息后,向所述物联网平 台发送终端请求消息;还用于在人机交互模块接收到用户发出的选择确认命 令后,将所述用户选中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通过确认消息发送给所述物 联网平台;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物联网平台返回的注册成功消息;还用于 接收所述物联网平台返回的一个以上的物联网终端的信息;

所述人机交互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收到所述物联网平台返回的一 个以上的物联网终端的信息后,提供界面供用户从所述一个以上的物联网终 端中进行终端选择,并接收所述用户发出的选择确认命令。

进一步地,

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注册成功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物联网平台为所 述物联网应用分配的逻辑组的组号。

进一步地,

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还用于提供界面供用户在所述逻辑组内创建子组;还 用于提供界面供用户将从所述一个以上的物联网终端中选出的物联网终端分 配到各个子组中;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平台的所述确认消息中携带所 述用户选出的各物联网终端与分配到的子组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

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还用于提供界面供用户设置所述逻辑组的属性信息; 其中,所述逻辑组的属性信息包括:组类别、组采集频率及组优先级中的任 意一项或任意组合;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用户设置好的所述逻辑组的属性信息发送给 所述物联网平台。

进一步地,

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终端请求消息中携带有请求获取的物联网终端 的属性信息。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平台,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物联网终端发来的注册请求;还用于接收物联网客 户端发来的针对一物联网应用发起的注册请求;还用于接收所述物联网客户 端发来的终端请求消息;还用于接收所述物联网客户端返回的确认消息;

注册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物联网终端发来的注册请求后, 对所述物联网终端进行注册;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物联网客户端发 来的针对一物联网应用发起的注册请求,对所述物联网应用进行注册;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对所述物联网应用进行注册后,向所述 物联网客户端返回注册成功消息;还用于将选择模块选中的一个以上的物联 网终端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客户端;

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物联网客户端发来的终端请 求消息后,在已注册的物联网终端中选择至少部分终端;

存储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后,保存其中携带 的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

进一步地,

所述注册模块还用于对所述物联网应用进行注册后,为所述物联网应用 分配逻辑组的组号;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注册模块分配的所述逻辑组的组号发送给所述 物联网客户端;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保存其中携带的各物联网终端标识的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保存其中携带的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与所述逻辑 组的组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

所述保存其中携带的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具体包括:

如接收到的所述确认消息中携带有选出的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与分 配到的子组的对应关系,则相应地保存所述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与分配 到的子组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

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物联网客户端发来的 所述用户设置好的所述逻辑组的属性信息进行保存;

其中,所述逻辑组的属性信息包括:组类别、组采集频率及组优先级中 的任意一项或任意组合。

进一步地,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逻辑组对应的各物联网终端分别发送管理操 作消息,其中携带所述存储模块保存的所述逻辑组的属性信息。

进一步地,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根据物联网终端返回的确认消息标识所述物联网终 端的状态。

进一步地,

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物联网终端发来的注册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物联网 终端的标识信息及属性信息;

所述注册模块用于对所述物联网终端进行注册,具体包括:

所述注册模块用于保存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及属性信息。

进一步地,

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终端请求消息中携带有请求获取的物联网终 端的属性信息;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已注册的物联网终端中选择至少部分终端,具体包 括: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从已注册的物联网终端中,选择属性信息与所述请求 获取的物联网终端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物联网终端。

进一步地,

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物联网终端的属性信息至少包括:终端类型 和/或终端位置。

采用本发明后,物联网应用重点关注终端业务数据的管理,不再关注终 端属性的管理,这样简化了物联网应用终端管理的复杂性;不同应用能充分 共享已有的物联网终端,降低了新应用的建设成本,缩短了新应用的建设周 期;此外,本发明还简化了物联网应用的开发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物联网管理方法的具体实施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用户共享同一物联网终端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物联网终端只能被特定用户使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逻辑与物理终端的映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 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所述物联网平台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在实际应 用中,物联网平台可以是由一个或多个设备构成,如物联网能力开放平台、 物联网管理平台、物联网信息中心等。物联网终端是指具备计算、存储及通 讯基本功能以及其它扩展功能(如感知)的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物联网管理方法,针对一个物联网应 用,执行下述步骤:

步骤10:物联网客户端向物联网平台发起注册请求,请求对该物联网应 用进行注册;

步骤20:物联网平台对该物联网应用进行注册,并生成对应的逻辑组的 组号后,通过注册成功消息向上述物联网客户端返回该逻辑组的组号;其中, 该组号在该物联网平台域内唯一,一个应用只能对应一个逻辑组,在逻辑组 内可以创建一个以上的子组;

步骤30:用户可以通过物联网客户端提供的界面,根据该物联网应用的 应用需求设置该物联网应用对应的逻辑组的组属性并返回给物联网平台进行 保存;其中,组属性可包括:组类别、组采集频率及组优先级中的任意一项 或任意组合;

步骤40:物联网客户端向物联网平台发送终端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 物联网终端;

步骤50:物联网平台根据接收到的终端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属性信息(如 应用类别、应用范围等),在所有已在本物联网平台上注册的物联网终端范 围内选择属性与上述终端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属性信息相配的物联网终端并将 选中的一个以上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返回给物联网客户端;

其中,各物联网终端在加入物联网系统时,需要向物联网平台发起注册 请求,其中携带该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及属性信息;该属性信息至少包括: 该物联网终端的类型信息和/或位置信息等;物联网平台对接收到的物联网终 端的标识信息及属性信息进行保存;

在具体实施时,物联网终端的属性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用户属性,当物联 网终端的用户属性为公共时,多个用户都可以访问该物联网终端;当物联网 终端的用户属性为私有时,只有某个指定用户才能访问该物联网终端。据此 应用共享终端可进一步划分为:一个应用被一个或多个用户所使用,但用户 可以访问该应用对应的所有物联网终端,如图2所示,用户可以通过应用1 来访问终端3,也可以通过应用2来访问终端3;一个应用被多个用户所使用, 但不同用户只能访问属于自己的物联网终端,如图3所示,虽然都使用应用 1,但用户1只能使用属于自己的终端1和终端2,用户2也只能使用属于自 己的终端3和终端4。

步骤60:物联网客户端提供界面供用户在物联网平台返回的各物联网终 端的标识信息中选择需要的物联网终端,并向物联网平台发出确认消息,其 中携带用户所选择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

如果用户在逻辑组下创建了子组,则在本步骤中,用户可以将选中的各 物联网终端分别分配到各子组中。为便于物联网平台记录,则需要在确认消 息中携带选择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与子组的对应关系;

步骤70:物联网平台将接收到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保存到该物联网 应用对应的逻辑组中;

如果接收到的确认消息中携带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与子组的对应关 系,则保存该对应关系;

步骤80:物联网平台向上述逻辑组中的各物联网终端发送组管理操作消 息,其中携带该逻辑组的组号及组属性信息。物联网终端在收到组管理操作 消息后,将新的组号及组属性信息保存在组操作列表中,并根据组操作列表 中的参数重新设置休眠/唤醒频率等,完成后向物联网平台返回确认消息,其 中携带用于标识自身工作状态的指示信息。物联网平台根据接收到的确认消 息标识相应物联网终端的状态。

在完成步骤70后,用户可以通过物联网客户端提供的界面,对逻辑组内 的物联网终端进行增加/删除操作,还可以对子组及子组内的物联网终端进行 增加、删除操作。在具体实施时,上文所述物联网终端可以是指物理终端, 也可以是指由物理终端中的部分功能抽象出的逻辑终端,每个逻辑终端对应 着一个唯一的物理终端,每个物理终端对应一个以上的逻辑终端,逻辑终端 的属性是对应的物理终端属性的全部或子集。

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物联网客户端,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针对一物联网应用向物联网平台发起注册请求;还用于 在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物联网平台返回的注册成功消息后,向所述物联网平 台发送终端请求消息;还用于在人机交互模块接收到用户发出的选择确认命 令后,将所述用户选中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通过确认消息发送给所述物 联网平台;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物联网平台返回的注册成功消息;还用于 接收所述物联网平台返回的一个以上的物联网终端的信息;

所述人机交互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收到所述物联网平台返回的一 个以上的物联网终端的信息后,提供界面供用户从所述一个以上的物联网终 端中进行终端选择,并接收所述用户发出的选择确认命令。

较佳地,

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注册成功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物联网平台为所 述物联网应用分配的逻辑组的组号。

较佳地,

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还用于提供界面供用户在所述逻辑组内创建子组;还 用于提供界面供用户将从所述一个以上的物联网终端中选出的物联网终端分 配到各个子组中;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平台的所述确认消息中携带所 述用户选出的各物联网终端与分配到的子组的对应关系。

较佳地,

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还用于提供界面供用户设置所述逻辑组的属性信息; 其中,所述逻辑组的属性信息包括:组类别、组采集频率及组优先级中的任 意一项或任意组合;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用户设置好的所述逻辑组的属性信息发送给 所述物联网平台。

较佳地,

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终端请求消息中携带有请求获取的物联网终端 的属性信息。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物联网平台,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物联网终端发来的注册请求;还用于接收物联网客 户端发来的针对一物联网应用发起的注册请求;还用于接收所述物联网客户 端发来的终端请求消息;还用于接收所述物联网客户端返回的确认消息;

注册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物联网终端发来的注册请求后, 对所述物联网终端进行注册;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物联网客户端发 来的针对一物联网应用发起的注册请求,对所述物联网应用进行注册;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对所述物联网应用进行注册后,向所述 物联网客户端返回注册成功消息;还用于将选择模块选中的一个以上的物联 网终端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物联网客户端;

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物联网客户端发来的终端请 求消息后,在已注册的物联网终端中选择至少部分终端;

存储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后,保存其中携带 的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

较佳地,

所述注册模块还用于对所述物联网应用进行注册后,为所述物联网应用 分配逻辑组的组号;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注册模块分配的所述逻辑组的组号发送给所述 物联网客户端;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保存其中携带的各物联网终端标识的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保存其中携带的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与所述逻辑 组的组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较佳地,

所述保存其中携带的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具体包括:

如接收到的所述确认消息中携带有选出的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与分 配到的子组的对应关系,则相应地保存所述各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与分配 到的子组的对应关系。

较佳地,

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对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物联网客户端发来的 所述用户设置好的所述逻辑组的属性信息进行保存;

其中,所述逻辑组的属性信息包括:组类别、组采集频率及组优先级中 的任意一项或任意组合。

较佳地,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逻辑组对应的各物联网终端分别发送管理操 作消息,其中携带所述存储模块保存的所述逻辑组的属性信息。

较佳地,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根据物联网终端返回的确认消息标识所述物联网终 端的状态。

较佳地,

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物联网终端发来的注册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物联网 终端的标识信息及属性信息;

所述注册模块用于对所述物联网终端进行注册,具体包括:

所述注册模块用于保存所述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信息及属性信息。

较佳地,

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终端请求消息中携带有请求获取的物联网终 端的属性信息;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在已注册的物联网终端中选择至少部分终端,具体包 括: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从已注册的物联网终端中,选择属性信息与所述请求 获取的物联网终端的属性信息相匹配的物联网终端。

较佳地,

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物联网终端的属性信息至少包括:终端类型 和/或终端位置。

物联网的应用很多,包括各行各业,这里仅以智能家居为实施例进行说 明。在智能家居中,一个应用可以被多个用户所使用,但不同用户只能访问 属于自己的物联网终端。智能家居是一个以住宅为平台,集成利用综合布线 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等的居住 环境,主要包括:家庭控制、家庭安防、家庭娱乐、家庭沟通、家庭监护、 家庭计量及家庭资讯等方面:

家庭安防是指:通过家庭内的各种安全装置和网络,结合小区的管理中 心和公共服务机构,共同完成各种监控及报警,例如:

入侵报警:当发生非法撬门、破窗等非法入侵时,可通过智能家居系统 将报警信息发送给家庭业主、小区物业管理中心;

联动监控:智能家居系统和其它监控设备进行联动,如:当门禁报警发 生时可触发小区内的其它摄像机进行跟踪摄像及录像;

火灾监控及报警:在住宅楼梯间、电梯前室及居室客厅等处设置温度/ 烟感探测器,当火警发生时及时报警;

水/电/气等监控及报警:在房内安装水/电/气等泄漏传感器,当有水/电/ 气泄漏时,触发报警并自动关闭管道阀门,以及联动执行其它操作,如:煤 气泄漏时打开窗户等;

家庭监护是指:提供对用户的家庭成员进行监护的服务,可与远程医疗 等业务结合,实现对家中的老、幼、病人的远程看护,例如:

家庭医疗保健:可将测量的血压、体温、脉搏等参数由诊疗设备通过智 能家居网关提供给医疗保健专家,并可与医疗保健专家在线视频通信;

室内监测:记录和跟踪居家老人或残疾人的日常习惯并记录,在发现异 常后报警。

根据上述智能家居的描述,智能家居系统至少由以下的设备构成:

智能家居应用:这里以家庭安防应用和家庭监护应用为例,用户可以在 智能手机或电脑(相当于物联网客户端)上运行家庭安防应用或家庭监护应 用,获取并展现智能家居终端(相当于物联网终端)所感知的信息。在本发 明中,智能家居应用与智能家居平台(相当于物联网平台)连接,将调用智 能家居平台提供的开放接口。通过家庭安防应用和家庭监护应用,用户设置 家庭安防逻辑组和家庭监护逻辑组的组属性。在这两个逻辑组中,某些智能 家居终端如室内的视频监控终端将共享,因为家庭安防和家庭监护都需要进 行室内的视频监控。

智能家居平台:智能家居平台以家庭为单位(不同物联网应用,可能以 社区为单位,也可能以地区为单位),在家庭单位中,多个应用可以访问同 一个智能家居终端,如家庭安防应用和家庭监护应用都可以访问室内的视频 监控终端。智能家居平台管理家居内的所有物理终端,监控各物理终端的状 态;同时,智能家居平台提供各种开放接口供智能家居应用调用。在本实施 例中,智能家居平台同时连接智能家居客户端和智能家居终端。用户通过运 行在智能家居客户端上的智能家居应用提供的操作界面,定义应用对应的逻 辑组,智能家居平台将以家庭为单位生成和保存逻辑组。

智能家居平台可以根据预定条件在所有智能家居终端中筛选相应的终端 并将终端的标识信息返回给应用,比如家庭安防应用,智能家居平台可以将 室内/室外的视频监控终端、红外探测终端(防入侵)及温度/烟感探测终端 等跟家庭安防相关的终端的标识信息返回给家庭安防应用;再如家庭监护应 用,智能家居平台可以将室外的视频监控终端、心电监护终端、红外探测终 端(防幼儿攀爬)及温度探测终端等跟家庭监护相关的终端返回给家庭监护 应用。定义逻辑组及组内的终端,逻辑组内的每个终端必须跟物理终端一一 对应;再进一步定义逻辑组终端的属性,逻辑组终端的属性是对应物理终端 属性的全部或子集,如上所述,同一个温度探测终端可以同时为家庭安防应 用和家庭监护应用所利用,但应用目的不同,温度探测终端可为家庭安防应 用提供是否失火等安全检测,也可为家庭监护应用提供环境是否舒适等监护 检测,由于应用目的不同,可以被不同应用设置成不同的属性。逻辑终端的 属性可以对应物理终端属性的全部、一个或多个子集。

智能家居终端:包括智能家居网关及各种传感器、如温度/烟感探测器、 红外入侵探测器等,视频监控终端等,终端设备连接到智能家居网关,通过 网关再连接物联网平台。根据本实施例方案,智能家居终端或者智能家居网 关生成和保存组操作表。

在智能家居中,物联网管理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初始化过程:

S100智能家居用户在智能家居平台进行用户注册,注册信息必须包括 用户标识、密码等,用户标识(ID)在平台域内唯一,平台域级包括该平台 及所连接的应用、终端,以及平台、终端及网络所构成的网络;

S102智能家居终端(包括智能家居网关)向智能家居平台进行注册,并 上报本终端的信息,本终端的信息必须包括:终端标识,还可以包括:终端 类别(可以分多个类别)、终端位置、终端状态等,智能家居平台以家庭为 单位保存智能家居的终端信息,将该家庭所有终端与该用户注册用户标识关 联。

二、家庭安防应用注册过程:

S200用户通过智能手机或电脑启动家庭安防应用并向智能家居平台进 行注册,注册信息包括:用户标识(跟前面用户注册的用户标识相同)、应 用标识(应用自动提供)等;

S202智能家居平台根据用户标识和安防应用标识生成逻辑组的组号, 该组号在一个平台域内唯一,并返回给上述智能手机或电脑;

S204上述智能手机或电脑获取逻辑组的组号,向智能家居平台查询该 用户所有安防相关的终端。智能家居平台根据安防类别在该用户所有终端中 选择安防相关的终端,如室内/室外的视频监控终端、红外探测终端(防入侵)、 温度/烟感探测终端,并将列表返回给智能手机或电脑;

S206智能手机或电脑展现所有返回的安防终端,用户选择相应安防终 端组成逻辑组或者创建子组,并定义逻辑组组内的终端及属性,逻辑组内的 每个终端必须跟物理终端一一对应,并将确定的逻辑组或子组发送给智能家 居平台;如图4所示,逻辑组1中的逻辑终端1仅与物理终端1对应,逻辑 组1中的逻辑终端2仅与物理终端2对应;

S208智能家居平台保存逻辑组或子组,并通知智能家居网关或终端根 据所属逻辑组的属性设置自身相关参数;

S210逻辑组创建完成后,家庭安防应用可以根据逻辑组或逻辑组的单个 设备进行访问操作。

三、家庭健康应用注册过程:

S300用户通过智能手机或电脑启动家庭监护应用并向智能家居平台进 行注册,注册信息包括:用户标识(跟前面用户注册的用户标识相同)、应 用标识(应用自动提供)等;

S302智能家居平台根据用户标识和监护应用标识生成逻辑组的组号, 该组号在一个平台域内唯一,并返回给上述智能手机或电脑;

S304上述智能手机或电脑获取逻辑组的组号,向智能家居平台查询该 用户所有监护相关的终端。智能家居平台根据监护类别在该用户所有终端中 选择监护相关的终端,如室外的视频监控终端、心电监护终端、红外探测终 端(防幼儿攀爬),这里,室内的视频监控终端可以跟家庭安防应用的终端 共用,并将列表返回给上述智能手机或电脑;

S306上述智能手机或电脑展现所有返回的监护终端,用户选择相应监 护终端组成逻辑组或者创建子组,并定义逻辑组组内的终端及属性,逻辑组 内的每个终端必须跟物理终端一一对应,并将确定的逻辑组或子组发送给智 能家居平台;

S308智能家居平台保存逻辑组或子组,并通知智能家居网关或终端根 据所属逻辑组的属性设置自身相关参数;

S310逻辑组创建完成后,家庭监护应用可以根据逻辑组或逻辑组的单个 设备进行访问操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 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 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 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 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 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根据本发明的发明内容,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 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 改变和变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 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