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模拟人工针灸手法的电针灸治疗仪及其捻转针灸夹

一种模拟人工针灸手法的电针灸治疗仪及其捻转针灸夹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人工针灸手法的电针灸治疗仪,包括带有显示屏和按键的控制台,控制台内部设置有控制电路,该治疗仪还包括:针灸针;控制针灸针沿其周向转动并向针灸针通电的捻转针灸夹;控制针灸针沿其轴向运动并向针灸针通电的插提针灸夹;单极电极片、双极电极片;其中捻转针灸夹、插提针灸夹、单极电极片和双极电极片与控制台中的控制电路连接。本治疗仪能模拟传统针灸“捻转补泻”的操作手法,而且在捻转过程中可以同时进行电治疗,这种组合式治疗方式是传统的治疗仪和手工治疗方式无法实现的,为针灸疗法开辟了新思路;本发明实现了传统手工针灸疗法与自动疗法之间的转变,为针灸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27490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410521346.6

  • 发明设计人 王强;高子军;熊利泽;

    申请日2014-09-30

  • 分类号A61N1/372(20060101);A61N1/375(20060101);

  • 代理机构61216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李婷

  • 地址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17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2:09:0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8-24

    授权

    授权

  • 2015-02-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N1/372 申请日:201409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1-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灸治疗器具,具体涉及一种电针灸治疗仪,用机械方式实现传统中医针灸手法中的“捻转补泻”疗法,并配合电疗法实现多种治疗方案。 

背景技术

针灸疗法是一种我国特有的疾病治疗手段,其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手法,进行疾病的治疗。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关键,辨别性质,明确病变属于哪一静脉,哪一脏腑,辨明其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哪一类型,对应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 

传统的针灸疗法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有着广泛的适应性,疗效迅速显著,且医疗费用经济,极少副作用。但是由于每一位针灸师的治疗手法不同,并且这种个体差异无法避免,因此在针灸的研究方面不能提供一个精确的量化指标,便影响了针灸的研究与发展;另外,针灸治疗过程历时久,操作精细,而传统的治疗过程需针灸师不断关注每一根针灸针,对针灸师的经验、操作等具有较高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针灸治疗仪,以机械代替手工,实现传统中医针灸手法中的“捻转补泻”的疗法,并配合电疗法实现多种治疗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捻转针灸夹,包括对称设置并由第一扭矩弹簧连接的第一捻转夹体和第二捻转夹体,两个捻转夹体的前端通过第一扭矩弹簧接触或分开;第二捻转夹体中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扭矩弹簧的轴心线平行,且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橡胶滚轮;在第一捻转夹体靠近第二捻转夹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橡胶滚轮配合的圆凹槽,圆凹槽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极接触片,第一捻转夹体和第二捻转夹体前端接触时,橡胶滚轮伸入圆凹槽中。 

进一步地,在第一捻转夹体的圆凹槽中设置有皮带,皮带的运动方向与圆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皮带安装在设置于第一捻转夹体内部且轴心线与第一扭矩弹簧的轴心线平行的一对导轮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捻转夹体和第二捻转夹体的前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捻转夹体和第二捻转夹体的外部设置均设置有第一壳体,两个第一壳体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方凹槽,当第一捻转夹体和第二捻转夹体的前端接触时,两个方凹槽合成一个用于限制针灸针位置的第一固定槽;在两个第一壳体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一绑带扣。 

一种模拟人工针灸手法的电针灸治疗仪,包括带有显示屏和按键的控制台,控制台内部设置有控制电路,该治疗仪还包括: 

针灸针; 

控制针灸针沿其周向转动并向针灸针通电的捻转针灸夹; 

控制针灸针沿其轴向运动并向针灸针通电的插提针灸夹; 

其中捻转针灸夹和插提针灸夹与控制台中的控制电路连接,由控制电路驱动捻转针灸夹、插提针灸夹单独工作或协同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的插提针灸夹包括对称设置并由第二扭矩弹簧连接的第一插提夹体和第二插提夹体,两个插提夹体的前端通过第二扭矩弹簧接触或分开;第一插提夹体中沿第二扭矩弹簧的轴心线方向开设有左滑槽,左滑槽靠近第二插提夹体的一侧无侧壁;左滑槽中安装有左滑块,左滑块靠近第二插提夹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极接触片;在第二插提夹体中沿第二扭矩弹簧的轴心线方向开设有右滑槽,右滑槽靠近第一插提夹体的一侧无侧壁,右滑槽中设置有由设置在第二插提夹体内部中的第二电机驱动的右滑块,右滑块靠近第一插提夹体的一侧设置有摩擦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右滑块中设置有矩形腔,矩形腔中设置有偏心轮,偏心轮安装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偏心轮的直径小于矩形腔的宽度,等于矩形腔的高度;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位于矩形腔的长度方向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插提夹体和第二插提夹体的前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二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插提夹体和第二插提夹体的外部设置均设置有第二壳体,两个第二壳体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方凹槽,当第一插提夹体和第二插提夹体的前端接触时,两个方凹槽合成一个用于限制针灸针位置的第二固定槽;在 两个第二壳体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二绑带扣。 

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在单片机上连接有按键电路、显示屏驱动电路和电极驱动电路,电极驱动电路依次通过电极输出电路、放大电路连接输出接口。 

进一步地,该电针灸治疗仪还包括单极电极片、双极电极片和电极夹,单极电极片、双极电极片和电极夹均连接至控制台中的控制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的双极电极片包括保护底层,该双极电极片还包括: 

黏贴层,黏贴层上设置有穿透该黏贴层的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黏贴层下表面上设置有倒扣的绝缘吸盘,正极触点穿过该绝缘吸盘; 

电极层,电极层上设置有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分别连接于黏贴层上的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 

所述的电极层、黏贴层和保护底层由上至下依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针灸针包括针体,针体末端设置有延长弹簧,针体上设置有摩擦层,摩擦层与延长弹簧之间留有间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本治疗仪通过插提针灸夹和捻转针灸夹对针灸针的控制,能模拟传统人工针灸“捻转补泻”的操作手法,而且在捻转和插提过程中可以同时进行电治疗,这种组合式治疗方式是传统的治疗仪和手工治疗方式无法实现的,为针灸疗法开辟了新思路; 

2.本发明利用电控的方式,实现了传统手工针灸疗法到自动疗法之间的转变,为针灸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3.利用本治疗仪,通过针灸夹和电极夹对针灸针的不同控制,配合单极电极片和双极电极片的应用,治疗手段多样化,具有经针电刺激治疗、经皮电刺激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4.将多种治疗功能集于一身,设置多个通道,每个通道单独对应一路针灸针或电极片,对于不同的疾病,可针对性的定制不同的治疗方案,可同时开始,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5.采用自动化的治疗方式,通过控制面板可设置脉冲方式和治疗时间,操作精细且可控性强,减轻了针灸师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控制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捻转针灸夹的外观示意图; 

图4为捻转针灸夹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捻转针灸夹中第一电机的剖面图; 

图6为第一电机和橡胶滚轮部分的剖面图; 

图7为提插针灸夹的外观示意图; 

图8为提插针灸夹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右滑块部分的剖面图; 

图10为右滑块的工作过程的位置示意图; 

图11为控制台的斜俯视图; 

图12为四针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针灸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双极电极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双极电极片去掉电极层后其余部分的示意图; 

图16为双极电极片的纵向剖视图; 

图17为双极电极片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18为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19为单片机部分的电路图; 

图20为按键电路的电路图; 

图21为电极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22为显示屏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23为电极输出电路的电路图; 

图24为放大电路和输出接口的电路图; 

图25为脉冲波的波形图; 

图中标号代表:1—控制台,2—显示屏,3—捻转针灸夹,4—三针插头,5—四针插头,6—单极电极片,7—单极接线扣,8—两针插头,9—双极接线扣,10—双极电极片,11—电极夹,12—输出接口,13—按键,14—第一电机,15 —三针电源接口,17—第二固定槽,18—第二绑带扣,19—插提针灸夹,20—第二扭矩弹簧,21—摩擦片,22—第二电极接触片,23—左滑块,24—第二磁铁,25—右滑块,26—偏心轮,27—第二电机的输出轴,28—第二电机,29—矩形腔;30—电源接口,31—电源开关,32—延长弹簧段,33—导电接触段,34—增强摩擦段,35—针灸治疗段,36—电极层,37—黏贴层,38—保护底层,39—负极接线柱,40—防滑触点,41—操作片,42—正极接线柱,43—定位标识,44—绝缘吸盘,45—负极触点,46—绝缘层,47—正极触点,48—导电胶,49—第一固定槽,50—针灸针,51—第一绑带扣,52—第一扭矩弹簧,53—第一磁铁,54—导轮,55—第一电极接触片,56—皮带,57—橡胶滚轮,58—第一电机的输出轴,59—第一捻转夹体,60—第二捻转夹体,61—第一插提夹体,62—第二插提夹体; 

具体实施方式

传统的电针灸治疗仪,其功能单一,通过对针灸针50施加脉冲电波,以达到刺激穴位的治疗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实现传统针灸中“捻转补泻”手法的仪器,并配合电脉冲、电极片和多种治疗方案,为针灸疗法提供一种新的方向。 

本发明主要结构包括控制台1,如图1、图2,控制台1上设置有观察当前治疗参数的显示屏2和多个用于调整参数的按键13。控制台1为一个矩形箱体结构,显示屏2和按键13设置在其上表面上。控制台1的一个侧面设置有电源接口30、电源开关31,其另一个侧面上设置有多个通道,每个通道通过输出接口12可单独连接捻转针灸夹3、插提针灸夹19、电极片和电极夹11,控制台1内部设置有控制电路,由控制电路驱动捻转针灸夹3、插提针灸夹19、单极电极片6、双极电极片10、电极夹11单独工作或协同工作,即每个单独的输出接口12连接一个部件,每个部件既能单独工作,又能同时进行工作。 

捻转针灸夹 

本方案中,为了模拟“捻转补泻”的手法,设计了捻转针灸夹3。捻转针灸夹3的结构如图3、图4所示,其外形结构类似于一个夹子,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捻转夹体59和第二捻转夹体60,两个第一夹体通过第一扭矩弹簧52连接。在自然情况下,两个第一夹体的前端处于第一闭合状态,而捏合捻转针灸夹3末端时,两个第一夹体前端相互分开,此时可以安装或调整针灸针50。 

在第二捻转夹体60中设置有第一电机14,第一电机的输出轴58与第一扭 矩弹簧52的轴心线平行,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58上安装有橡胶滚轮57。为便于叙述,记第一扭矩弹簧52的轴心线方向为两个第一夹体的宽度方向,与该轴心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为两个第一夹体的长度方向。第一电机14设置在第二捻转夹体60内部,与橡胶滚轮57依次设置在第二捻转夹体60的宽度方向上。橡胶滚轮57的大部分位于第二捻转夹体60中,有小部分伸出第一夹体之外。 

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橡胶滚轮57的轴向截面为凹字形,与第一电机14同轴设置,将第一电机14包裹在其中,能减小第二捻转夹体60的宽度,也可对第一电机14起到散热作用。 

第一捻转夹体59靠近第二捻转夹体60的一侧设置有与橡胶滚轮57配合的圆凹槽,该圆凹槽为小半圆形,当两个第一夹体闭合时,橡胶滚轮57伸出第二捻转夹体60之外的部分伸入到圆凹槽中,并且此时两个第一夹体的前端处于紧密接触状态。圆凹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极接触片55,其作用是接触针灸针50,提供脉冲电波。而在圆凹槽中设置有皮带56,皮带56的运动方向与圆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即皮带56的设置是在第一捻转夹体59的长度方向上。皮带56安装在设置于第一捻转夹体59内部且轴心线与第一扭矩弹簧52的轴心线平行的一对导轮54上,导轮54可以自由转动,即皮带56是以被动的方式运动。整个皮带56大部分位于第一捻转夹体59中,而有小部分横跨过圆凹槽。 

皮带56具有一定的弹性,如采用橡胶皮带56;当两个第一夹体的前端分离时,皮带56绷直,或者处于略微收缩状态,此时皮带56位于圆凹槽的中部位置,或更靠近圆凹槽顶部的位置,不与圆凹槽的底部接触;当两个第一夹体前端接触闭合时,橡胶滚轮57伸入到凹槽中,与横跨过圆凹槽部分的皮带56接触,使皮带56部分形变称为拱形,而拱形的最低点处靠近圆凹槽底部。 

针灸针50就设置在皮带56与橡胶滚轮57之间。当两个第一夹体闭合时,针灸针50夹在橡胶滚轮57与横跨过凹槽部分的皮带56之间,并与第一电极接触片55接触,此时打开第一电机14,设置其为往复转动模式,并向第一电极接触片55通电,则使针灸针50在自转的同时,也可向人体穴位施加电脉冲。为了保证针灸针50与第一电极接触片55的良好接触,第一电极接触片55宜设置为“Y”形,其前端的豁口可以包绕针灸针50,增加与针灸针50的接触面积,保证良好的导电性。 

第一电机14转动时,带动橡胶滚轮57转动,而捻转针灸夹3处于闭合状态,橡胶滚轮57转动时,与对侧皮带56摩擦,引起皮带56转动,此时滚轮为主动轮,皮带56上的两个导轮54为从动轮,而针灸针50被夹在中间,通过摩擦力使针灸针50沿着其周向自转,以实现“捻转补泻”的操作手法。皮带56的设置,使橡胶滚轮57与针灸针50之间的摩擦更加均匀,针灸针50与橡胶滚轮57、皮带56之间均为滚动摩擦,能保持针灸针50在施针过程中的平稳。 

第一电机14和第一电极接触片55的供电由设置在第二捻转夹体60末端的三针电源接口15提供,如图4。本方案中,与捻转针灸夹3连接的为三针插头4,三针插头4与接口连接时,其中两路电用于驱动第一电机14,另外一路通过导线与第一电极接触片55连接,形成一个环路;而每一路电的供给均可以通过控制台1根据显示屏2上的信息进行对应调节,从而实现了捻转的同时可以进行脉冲电治疗这一功能。 

第一捻转夹体59和第二捻转夹体60的前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磁铁53,当两个夹体的前端闭合时,磁铁相互吸引,增加两个夹体的闭合效果。 

第一捻转夹体59和第二捻转夹体60的外部均设置有第一壳体,对两个夹体起到保护作用。在每个第一壳体上相互靠近的一侧都开设有方凹槽,方凹槽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扭矩弹簧52的轴心线方向。当第一捻转夹体59和第二捻转夹体60的前端接触时,两个方凹槽合成一个用于限制针灸针50位置的第一固定槽49;而第一固定槽49的延伸方向经过了第一捻转夹体59中圆凹槽的底部。这样,在使用时先通过捏合两个第一夹体末端的方式,打开两个第一夹体的前端,将针灸针50从两个方凹槽之间插入,经过圆凹槽底部位置,并使针灸针50位于橡胶滚轮57和皮带56之间,然后使两个第一夹体的前端闭合,对针灸针50进行限制,这样由于第一固定槽49的限位作用,能使针灸针50在转动时,即使出现位置偏移,也能限定在有限的范围之内,保证针灸针50捻转过程中不发生较大的横向位移,而避免针灸针50折断的情况。 

另外,两个第一壳体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一绑带扣51,当两个第一夹体闭合后,通过两条字母扣式绑带穿过这些第一绑带扣51,与患者肢体相缠绕,起到固定捻转针灸夹3的作用,保证其不会发生位移,从而避免针灸针50的折断。 两个第一夹体用于和人体皮肤接触的一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层,增加与皮肤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捻转针灸夹3发生位移,配合绑带,共同起到固定作用。 

插提针灸夹 

本方案中用以实现“插提补泻”手法的,为插提针灸夹19。如图7所示,插提针灸夹19与捻转针灸夹3的外形结构相同,包括对称设置并由第二扭矩弹簧20连接的第一插提夹体61和第二插提夹体62,两个第二夹体的前端通过第二扭矩弹簧20接触或分开,如图8所示。 

第一插提夹体61中沿第二扭矩弹簧20的轴心线方向开设有左滑槽,左滑槽靠近第二插提夹体62的一侧无侧壁。左滑槽的延伸方向,即为第一插提夹体61的宽度方向,在这个方向上,需要实现针灸针50的提插。左滑槽只有三面侧壁,靠近第二插提夹体62的一侧无侧壁,用于使其内部的左滑块23与第二插提夹体62配合。在左滑槽中设置有左滑块23,左滑块23靠近第二插提夹体6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极接触片22,左滑块23在左滑槽中运动时,带动第二电极接触片22运动。 

在第二插提夹体62中沿第二扭矩弹簧20的轴心线方向开设有右滑槽,右滑槽的开设方向与左滑槽相同,右滑槽也只有三面侧壁,其靠近第一插提夹体61的一侧无侧壁。右滑槽中设置有右滑块25,右滑块25在右滑槽中运动通过第二电机28驱动。 

右滑块25中设置有矩形腔29,如图9所示,矩形腔29中设置有偏心轮26,偏心轮26安装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27上;偏心轮26的直径小于矩形腔29的宽度,等于矩形腔29的高度。在示意图9中,以下面的图示为例,看到的矩形腔29展示出来的是矩形腔29的高度和宽度,上面的图示看到的是矩形腔29的宽度和长度。矩形腔29的宽度应根据实际的偏心轮26的大小具体设置,使在偏心轮26转动一周的过程当中,右滑块25在右滑槽中的上下滑动幅度控制在3±1mm。由于偏心轮26的直径等于矩形腔29的高度,因此在任意时刻,偏心轮26的圆周至少与矩形腔29的两个内表面接触,这样偏心轮26转动时,与矩形腔29的内表面之间为滚动摩擦,使接触更加平滑,不会产生振动情况。因此,偏心轮26与矩形腔29内表面均宜为光滑材料制成;而第二电机的输出轴27,即与偏心轮26连接的部分位于矩形腔29的长度方向上。 

偏心轮26在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右滑块25在右滑槽中往复运动,即沿着第二插提夹体62的宽度方向运动,但由于限制而不能在第二插提夹体62的长度方向运动。图10为偏心轮26转动过程的示意图。以该图片的上下左右作为表述时的参考方向,如图中依次顺序所示,当偏心轮26转到9点位置时偏心轮26到达右滑块25的左边缘;随着顺时针方向运动,偏心轮26的运动带动右滑块25向上滑动到12点的位置时;当偏心轮26转动到3点的位置时,偏心轮26到达右滑块25的右边缘;随着顺时针方向运动到6点的位置时,偏心轮26的运动带动右滑块25向下滑动。该设计实现了右滑块25在右滑槽中往复滑动这一功能,往复滑动的幅度宜控制在3±1mm。同样地,第二电极接触片22的形状宜为“Y”形,前端的豁口可以包绕针灸针50,增加与针灸的接触面,保证良好的导电性。 

当两个第二夹体闭合的时候,偏心轮26转动时带动右滑块25往复运动,通过摩擦片21,带动对侧的左滑块23同步滑动;右滑块25为主动滑动块,左滑块23为被动滑动块, 

右滑块25靠近第一插提夹体61的一侧设置有摩擦片21,使用时针灸针50放在摩擦片21和第二电极接触片22之间。摩擦片21与针灸针50之间的摩擦力,使右滑块25带动摩擦片21运动时,摩擦片21继而带动针灸针50运动,这样就实现了“插提补泻”的针灸手法。由于针灸针50被第二电极片和摩擦片21加持,因此在其运动的过程中,能保持良好的电接触。 

与捻转针灸夹3相同,两个第二夹体外部设置均设置有第二壳体,两个第二壳体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方凹槽,当第一插提夹体61和第二插提夹体62的前端接触时,两个方凹槽合成一个用于限制针灸针50位置的第二固定槽17;在两个第二壳体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二绑带扣18;两个第二夹体用于和人体皮肤接触的一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层,增加与皮肤之间的摩擦力。该部分固定功能的实现过程与捻转针灸夹3相同,不再赘述。第一插提夹体61和第二插提夹体62的前端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二磁铁24。 

第二电机28和第二电极接触片22的供电右设置在第二插提夹体62末端的三针电源接口15提供,与捻转针灸夹3相同,三路电中,两路为第二驱动电机供电,另一路为第二电极接触片22供电,形成环路,该设计实现了捻转的同时可以同时进行脉冲电治疗这一功能。 

控制电路 

本发明中,对于捻转针灸夹3和插提针灸夹19的控制,实际上是对第一电机14和第二电机28的控制。因此控制电路可以采用常规的电机控制电路,通过手动操作,设定电机的转动方式和转动时间,例如设置第一电机输出轴往复转动,实现捻转功能等。对针灸针进行通电,只需要通过电极接触片接入脉冲电路即可。 

为了实现自动控制,以使治疗更加方便和高效化,本发明中提出了一种集成控制电路,能方便地进行治疗仪不同功能的设置。 

本发明中的控制电路如图18至图24所示,包括一个用于整体控制的单片机,单片机上连接有按键13电路,对应于控制台1上的不同功能按键13。显示屏2为LCD显示屏,单片机经过显示屏2驱动电路在显示屏2上呈现可视化信息。 

在单片机上还连接有电极驱动电路,电极驱动电路与单片机配合产生电脉冲波和控制电流,分别经过电极驱动电路、放大电路连接至输出接口12,用以控制第一电机14、第二电机28,并为第一电极接触片55、第二电极接触片22提供电脉冲;这些参数均可以通过LCD显示屏2和按键13进行设置和调节。 

在控制电路中采用六通道接口,即的六组输出接口12,每一组接口中有四路电极,与该输出接口12配合的为四针插头5,或两针插头8;如图12所示,为四针插头5的各向视图;采用两针插头8时,只需要接入两路电极,但插头的大小与四针插头5相同,增强其适用性。输出接口12的左端为直线形,右端为弧线形,这样的设计杜绝了将四针插头5或两针插头8插反的可能性,见图12。 

每一个四针插头5通过四路导线与一个三针插头4(用于连接针灸夹)、一个单极接线扣7(用于连接单极电极片6)连接;每一个两针插头8通过两路导线与两个电极夹11(用于和针灸针50连接)或一个双极接线扣9(用于连接双极电极片10)连接,以配合不同的治疗方案,如图1所示。 

其中,三针插头4插装在捻转针灸夹3或插提针灸夹19的三针电源接口15上。 

针灸针 

本发明中采用的针灸针50,如图13所示,与本发明中的捻转针灸夹3、插提针灸夹19配合使用。其包括针体,末端设置有延长弹簧,针体上设置有摩擦层,摩擦层与延长弹簧之间留有间隙。 

该针灸针50材质选用为市面常见针灸针50的材料,按其功能划分,从上到下分为四个节段:延长弹簧段32、导电接触段33、增强摩擦段34、针灸治疗段35。其中: 

延长弹簧段32为传统针灸针50上端的螺旋金属丝结构,该结构与增强摩擦段34,一起构成了手动摩擦段,个别体穴穴位由于位置无法使用针灸夹时,可以进行手动治疗。而且,延长的弹簧段,可以使得该针灸针50刺入皮肤使用针灸夹治疗时,高出其限位槽,可以起到相对固定的作用。 

导电接触段33为摩擦层与延长弹簧之间的间隙部分,用于和第一电极接触片55或第二电极接触片22接触。 

增强摩擦段34,即摩擦层,是为了配合橡胶滚轮57或右滑块25上的摩擦片21。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为块状的突起形,可以增加纵向上下运动的摩擦力,也就是说,通过右滑块25上的摩擦片21带动针灸针50的上下活动,而起到传统针灸治疗手法中的“插提补泻”的治疗作用;同时也可以随着橡胶滚轮57的转动而发生转动,而实现传统中医手法中“捻转补泄”的治疗作用; 

第二种为横纹摩擦段,可以增加针灸针50上下活动的摩擦力; 

第三种为纵纹摩擦段,可以增加针灸针50旋转的摩擦力。 

双极电极片 

在本发明的电针灸治疗仪中,提出了一种单独使用的双极电极片10,双极电极片10与两针插头8连接,继而连接在输出接口12上,可单独实现经皮脉冲治疗的功能;而普通的单极电极片6,可与捻转针灸夹3、插提针灸夹19配合进行治疗。 

本方案中的双极电极片10的结构如图14所示,其为三层相互接触的结构:位于最上层的电极层36,中部的黏贴层37和底部的保护底层38,电极层36和黏贴层37固结,黏贴层37与保护底层38粘结。 

黏贴层37,黏贴层37上设置有穿透该黏贴层37的正极触点47和负极触点45,黏贴层37下表面上设置有倒扣的绝缘吸盘44,正极触点47穿过该绝缘吸盘44;黏贴层37上开设有穿透该黏贴层37的非闭合的环形槽,如图15所示,所述的负极触点45嵌在环形槽中,负极触点45周围环绕设置有用于隔绝负极触 点45与黏贴层37的绝缘层46;负极触点45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导电胶48,导电胶48的下表面与黏贴层37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黏贴层37的高度;正极触点47的纵截面为“T形”结构,如图16所示;绝缘吸盘44未形变时,绝缘吸盘44的边缘所在平面与正极触点47顶端的距离不大于正极触点47的高度;正极触点47下端为钝头圆形,防止戳伤皮肤,又能保证与皮肤有良好的贴合,不会在与皮肤接触时产生刺痛感。绝缘吸盘44未形变时,绝缘吸盘44的边缘所在平面与黏贴层37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黏贴层37的厚度;绝缘吸盘44具有一定厚度,其下端为一个平面,通过负压原理,使正极触点47与人体皮肤有稳定的接触,如图17所示。 

当然,在正极触点47位于绝缘吸盘44顶部之外的部分的周围还可以设置筒状固定板,固定板固结在绝缘吸盘44的顶部,将这部分的正极触点47围绕包裹在固定板中,增强正极触点47的径向耐受力程度,使其即使受到外力的影响,也能使触点进行稳定的工作。 

电极层36,电极层36上设置有正极接线柱42和负极接线柱39,分别连接于黏贴层37上的正极触点47和负极触点45;在使用时,该正极接线柱42和负极接线柱39通过双极接线扣9、两针插头8与仪器连接;电极层36上设置有定位标识43,该定位标识43位于正极触点47的正上方,便于使用时找准正极触点47的位置。 

电极层36、黏贴层37和保护底层38均为圆形结构,三者同轴心线设置,且三者的面积依次增大;在电极层36、黏贴层37和保护底层38的边缘上均连接有操作片41,三个操作片41的面积依次增大;正极接线柱42和负极接线柱39位于电极层36的操作片41上,在保护底层38的操作片41上设置有防滑触点40。 

该双极电极片10使用时,撕掉保护底层38,利用十字形定位标识43,将正极触点47的下端置于需要进行治疗的穴位上,将电极片站结紧,然后在正极接线柱42和负极接线柱39上分别接上治疗仪的导线,即可开始治疗。 

单极电极片和电极夹 

本方案中,为了配合不同的治疗方式,该治疗仪还包括电极电极片6和电极夹11; 

单极电极片6即为传统的电极片,需要用两个电极片配合进行电刺激治疗,但其缺点是单极电极片6体积比较大,对于一些间隔较小的穴位,在进行一个穴位的治疗时,两个电极片可能对附近的穴位造成了覆盖,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对于间隔较小的穴位,宜采用双极电极片10进行治疗,而对于穴位间隔比较大,或比较好粘贴电极片的地方,仍可以采用传统的单集电极片6进行穴位的刺激。 

电极夹11亦为传统的电极夹11,电极夹11中可以设置针灸针,以对应不同的治疗方式;电极夹11也可用作接线,用来连接双极电极片。 

工作方式 

本方案中,设置在控制台1上的按键13有多个,分别为: 

模式按键13:可选择捻转、脉冲捻转、提插、脉冲提插、经针电刺激、经皮电刺激等工作模式,不同的工作模式,单片机控制输出不同的电脉冲; 

定时按键13:可选择治疗时间,如15min、30min、45min、60min等; 

波形按键13:可选择输出波形为连续波、断续波、疏密波; 

正反按键13:可选择第一电机14或第二电机28工作模式为正转、反转或正反转; 

强度按键13:可选择调整用于控制电机或电极片的电波输出强度; 

增大按键13:用于增加时间、增加输出频率、输出强度; 

减小按键13:用于减小时间、减小输出频率、输出强度; 

针/皮按键13:用于选择经“针”或者经“皮”两种脉冲治疗方式,分别通过针灸针50或双极电极片10作用于人体穴位; 

通道按键13:每一路通道按键13均控制该路通道的开关; 

本发明的工作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捻转模式 

根据治疗方案,选择所需通道数,连接好导线与捻转针灸夹3,然后按压导线对应的通道按键13,选择“正反”按键13,LCD显示屏2会依次出现“正转、反转、正反转”,选择所需功能,通过选择“增大/减小”按键13调节捻转的速度,分为10个档位,每一次“正转”和“反转”都为90°,1档完成90°捻转所需的时长为3秒,2档完成90°捻转所需的时长2.7秒,以此类推,每增加一个档,缩短0.3秒,10档完成90°捻转所需的时长为0.3秒。选择1档时,完 成捻转后间歇2秒进行下一次捻转;选择2档时,完成捻转后间歇1.8秒进行下一次捻转,以此类推,每增加一个档,缩短0.2秒,选择10档时,完成捻转后间歇0.2秒进行下一次捻转。选择“定时”按键13,通过“增大、减小”按键13调整治疗时间,LCD屏幕出现“15、30、45、60”min可供选择。3秒后开始治疗,需要停止时,再次按压该通道按键13,长按2秒后,该通道停止治疗。如需要停止所有的治疗方案,可以直接关闭电源按键13,为保护电路,本治疗采用延时关闭供电,首先自动切断6路通道的供电2秒后关机。 

该模式的设置过程可简述为:“通道”---“模式”---“捻转”---“正反”---调速---“定时”。 

2.脉冲捻转模式 

该模式中,捻转操作过程同前的捻转模式;而脉冲治疗,采用脉冲放电治疗。根据治疗方案,选择所需通道数,连接好导线与捻转针灸夹3以及单极电极片6,然后按压导线相对应的通道按键13,之后按压“针/皮”按键13,LCD屏幕显示经“针”或者经“皮”两种脉冲治疗方式,选择经“针”模式。 

捻转治疗的操作过程同上,按压“波形”按键13。“波形”有三种方式:连续波,断续波,疏密波,这三种波形可以在LCD屏幕上显示。选择“连续波”,通过“增大、减少”键,调整频率“2、5、10、20、30、40、50、80、100Hz”;选择“断续波”,通过“增大、减少”键,调整频率“2、5、10、30、50、100Hz”,断续治疗方式默认为脉冲波2秒,间隔2秒;选择“疏密波”,通过“增大、减少”键,调整频率“2/10、2/15、2/30、2/50、2/100、5/10、5/50、5/100、10/50、10/100Hz”,疏密治疗方式默认为疏波1.5秒,密波1.5秒,间歇3秒。通过按压“强度”然后按压“增大、减小”控制输出的强度。仪器默认每一档经“皮”脉冲治疗输出强度都为经“针”的5倍,例如1档经“针”输出为0.1mA,相对应的经“皮”输出为0.5mA,总共有50个档位。脉冲波为双向对称矩形波,波形如图25所示; 

该方案实现方式,如图1所示,通过四针插头5连接捻转针灸夹3和单极电极片6与主机相连。其中四针插头5中三路为捻转针灸夹3中的第一电机14和第一电极接触片55供电,另外一路与一个单极电极片6连接,使单极电极片6与第一电极接触片55共同构成供电环路,可在捻转的同时进行电疗;治疗时长 与结束方式同前。 

简述:“通道”---“模式”---“脉冲捻转”---“正反”---调速---“皮/针”---“波形”---“频率”---“强度”---“定时” 

3.脉冲提插模式 

根据治疗方案,选择所需通道数,连接好导线与插提针灸夹19以及单极电极片6,然后按压“模式”按键13,选择“插提通电”模式,随后调整插提速度,插提的治疗过程同前。随后调整脉冲输出方案,选择“波形”,然后调整“频率”、“强度”以及输出时长。其具体操作同脉冲捻转模式中的脉冲治疗过程。 

简述:“通道”---“模式”---“插提”---调速---“皮/针”---“波形”---“频率”---“强度”---“定时” 

4.经针脉冲模式 

根据治疗方案,选择所需通道数,连接好两针插头8引出的两个电极夹11与已经“得气”的针灸针50,按压对应的通道按键13。然后按压“模式”按键13,选择“经针脉冲”模式。选择“波形”,然后调整“频率”、“强度”以及输出时长。 

简述:“通道”---“模式”---“经针脉冲”---“波形”---“频率”---“强度”---“定时” 

5.经皮脉冲模式 

根据治疗方案,选择所需通道数,连接好两针插头8与已经在穴位上贴好的双极电极片10,按压对应的“通道”按键13。然后按压“模式”按键13,选择“经皮脉冲”模式。选择“波形”,然后调整“频率”、“强度”以及输出时长。 

简述:“通道”---“模式”---“经皮脉冲”---“波形”---“频率”---“强度”---“定时” 。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