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输出处理方法及图像接收处理方法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输出处理方法及图像接收处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图像输出处理方法及图像接收处理方法,该图像处理方法依据一图像接收装置的处理能力而适应性地处理一来源图像。该图像处理方法包含:使用一图像输出装置来依据该来源图像产生一缩小图像;使用该图像输出装置来依据该缩小图像产生多个分割图像;使用该图像输出装置来编码该多个分割图像,以产生多个编码图像;令该图像输出装置通过一传输接口将该多个编码图像输出至一图像接收装置;使用该图像接收装置来解码该多个编码图像,以重新获得该多个分割图像;使用该图像接收装置来依据该多个分割图像产生一结合图像;以及使用该图像接收装置来依据该结合图像产生一显示图像,其中该显示图像的尺寸大于该结合图像的尺寸。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68585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471809.3

  • 发明设计人 张政信;

    申请日2012-11-20

  • 分类号H04N5/14(20060101);H04N1/393(20060101);

  • 代理机构72003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赵根喜;冯志云

  •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2:09:0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2-08

    授权

    授权

  • 2014-04-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N5/14 申请日:201211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3-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图像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能够适应性地处理图像 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视及显示器面板的尺寸不断增加,原本高解析度的图像(例如解 析度为2K1K或FHD之图像)已逐渐不敷使用,对于更高解析度的图像(例 如解析度为4K2K或QFHD(Quad Full High Definition)的图像)的需求也 日益增加。然而随着图像的解析度提高,一般的电视或显示器的图像处理芯 片(单芯片或多芯片的组合)的处理能力会变得不足,一般能够处理解析度 为2K1K或FHD的图像的芯片,在遇到解析度为4K2K或QFHD之图像时 会变得无法处理,因此只能以能够处理更高解析度的图像的芯片来取代一般 的图像处理芯片,但此一方案会导致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 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输出处理方法以根据一接收端的运 算能力来适应性地处理一来源图像以输出。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接收处理方法以利用有限的运算能 力来提供高解析度的图像。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用来适应性地处理一来源图像,该图 像处理方法是通过一图像处理系统来实现,该图像处理系统包含一图像输出 装置、一传输接口以及一图像接收装置。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该图像处 理方法包含:使用该图像输出装置来依据该来源图像产生一缩小图像,并使 得该缩小图像的尺寸小于该来源图像的尺寸;使用该图像输出装置来依据该 缩小图像产生多个分割图像,并使得每该分割图像的尺寸小于该缩小图像的 尺寸;使用该图像输出装置来依据该多个分割图像产生多个编码图像;令该 图像输出装置通过该传输接口输出该多个编码图像至该图像接收装置;使用 该图像接收装置来解码该多个编码图像,以重新获得该多个分割图像;使用 该图像接收装置来依据该多个分割图像产生一显示图像,并使得该显示图像 的尺寸大于任一分割图像的尺寸。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图像输出处理方法,用来适应性地处理一来源图像以 输出,该图像输出处理方法通过一图像输出装置来实现。依据本发明的一实 施例,该图像输出处理方法包含:使用该图像输出装置来依据该来源图像产 生一缩小图像,并使得该缩小图像的尺寸小于该来源图像的尺寸;使用该图 像输出装置来依据该缩小图像产生多个分割图像,并使得每该分割图像的尺 寸小于该缩小图像的尺寸;使用该图像输出装置来依据该多个分割图像产生 多个编码图像;以及令该图像输出装置通过一传输接口输出该多个编码图像 至一图像接收装置。

本发明亦提供一种图像接收处理方法,用来接收并处理来自一图像输出 装置的多个编码图像,该多个编码图像源自于一来源图像,该图像接收处理 方法通过一图像接收装置来加以实现。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该图像接收 处理方法包含:使用该图像接收装置来解码该多个编码图像,以获得多个分 割图像;使用该图像接收装置来依据该多个分割图像产生一结合图像或多个 已放大图像;以及使用该图像接收装置来放大该结合图像或结合该多个已放 大图像以产生一显示图像或供产生该显示图像之用。

依据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的另一实施例,该图像处理方法包含:使用 一图像输出装置来依据一来源图像的多个图像区域产生多个分割图像,并使 得每该分割图像相较于该来源图像具有不完全的水平及/或垂直图像线;使用 该图像输出装置来依据该多个分割图像产生多个编码图像;令该图像输出装 置通过一传输接口输出该多个编码图像至一图像接收装置;使用该图像接收 装置来解码该多个编码图像,以重新获得该多个分割图像;以及使用该图像 接收装置来依据该多个分割图像产生一显示图像。

依据本发明的图像输出处理方法的另一实施例,该图像输出处理方法包 含:使用一图像输出装置来依据一来源图像的多个图像区域产生多个分割图 像,并使得每该分割图像相较于该来源图像具有不完全的水平及/或垂直图像 线;使用该图像输出装置来依据该多个分割图像产生多个编码图像;以及令 该图像输出装置通过一传输接口输出该多个编码图像至一图像接收装置。

依据本发明的图像接收处理方法的另一实施例,该图像接收处理方法包 含:使用一图像接收装置来解码该多个编码图像,以获得多个分割图像;使 用该图像接收装置来检测该多个编码图像或该多个分割图像是否包含一辨识 信息,或令该图像接收装置接收来自于一图像输出装置的该辨识信息,该辨 识信息象征一图像输出处理方法;以及当该图像接收装置检测到或接收到该 辨识信息,令该图像接收装置对应该图像输出处理方法来处理该多个分割图 像,以产生一显示图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揭示的图像处理方法、图 像输出处理方法以及图像接收处理方法可利用运算能力有限的装置来处理原 本该装置所无法处理的高解析度图像,除了可使该装置支援更高的图像解析 度,同时也达到了更好的成本效益。

有关本发明的特征、实施与功效,兹配合附图作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 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的缩小一来源图像以产生一缩小图像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b为分割图2a的缩小图像以产生多个分割图像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的缩小一来源图像以产生一缩小图像的另一实施例示意 图。

图3b为分割图3a的缩小图像以产生多个分割图像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的缩小一缩小图像以得到一待分割图像的一实施例示意 图。

图4b为分割图4a的待分割图像以得到多个分割图像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c为本发明的缩小一缩小图像以得到一待分割图像的另一实施例示 意图。

图4d为分割图4c的待分割图像以得到多个分割图像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5a为结合图2b的多个分割图像以产生一结合图像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5b为结合图3b的多个分割图像以产生一结合图像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的裁切多个分割图像以产生多个待结合图像的一实施例 示意图。

图6b为结合图6a的多个待结合图像以产生一结合图像的一实施例示意 图。

图7a为放大图5a的结合图像以产生一显示图像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7b为放大图5b的结合图像以产生一显示图像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8a为于图6b的结合图像中加入多个无图像区域以产生一待放大图像 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8b为放大图8a的待放大图像以产生一显示图像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8c为放大图6b的结合图像以产生一已放大图像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8d为于图8c的已放大图像中加入多个无图像区域以产生一显示图像 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9a为放大图6b的结合图像以产生另一待放大图像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9b为放大图9a的另一待放大图像以产生一显示图像的一实施例示意 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S110  产生一缩小图像

S120  产生多个分割图像

S130  产生多个编码图像

S135  于一分割或编码图像中加入一辨识信息

S140  输出多个编码图像至一图像接收装置

S150  解码多个编码图像以获得多个分割图像

S155  检测一辨识信息是否存在

S160  产生一结合图像

S170  依据一结合图像产生一显示图像

200   来源图像    204    缩小图像

208   分割图像    400    预设重叠区域

402    移除重叠区域    404    保留重叠区域

408    待分割图像      500    结合图像

600    结合图像        602    待结合图像

700    显示图像        800    显示图像

802    无图像区域      804    待放大图像

806    已放大图像      808    另一待放大图像

W      来源图像宽度    H      来源图像高度

△W    预设重叠区域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内容的技术用语参照本技术领域的习惯用语,如本说明书对部 分用语有加以说明或定义,该部分用语的解释以本说明书的说明或定义为准。 另外,在实施为可能的前提下,本说明书所描述的物件或事件间的相对关系, 涵义可包含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谓“间接”指物件间尚有中间物或物理空 间的存在,或指事件间尚有中间事件或时间间隔的存在。再者,以下内容关 于图像处理,对于本领域现有的技术或原理,若不涉及本发明的技术特征, 将不予赘述。此外,图示中元件的形状、尺寸、比例以及流程的步骤顺序及 说明等仅为示意,供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 的实施范围加以限制。

另外,以下说明内容的各个实施例分别具有一或多个技术特征,然此并 不意味使用本发明者必需同时实施任一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或仅能分 开实施不同实施例中的一部或全部技术特征。换句话说,只要不影响实施可 能性,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依据本发明的揭示内容,并视自身的需求或 设计理念,选择性地实施任一实施例中部分或全部的技术特征,或者选择性 地实施多个实施例中部分或全部的技术特征的组合,藉此增加本发明实施时 的弹性。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用来配合一图像接收装置的处理能力 来适应性地处理一来源图像,该方法可通过一图像处理系统来实现。该图像 处理系统包括了一图像输出装置(例如一电脑、一多媒体播放器或一行动运 算装置)、一传输接口(例如一USB接口、一HDMI接口或一符合802.11 标准的无线传输接口)以及一图像接收装置(例如一电视或一监视器;或该 电视或监视器所包含的一转换器(Scaler)及其所具有或搭配的一时序控制器 (Timing Controller;T-CON);或仅该转换器本身)。该图像处理方法包含 了一图像输出处理方法以及一图像接收处理方法,该图像输出处理方法可通 过上述图像输出装置来独立实现;而该图像接收处理方法则可通过上述图像 接收装置来独立实现。由于本发明为方法发明,且用来实现本发明的硬件装 置(例如上述的图像处理系统)可为但不限于已公知的装置,因此只要在不 影响本发明的充分揭示及可据以实施的前提下,以下说明对于执行本发明的 硬件装置的细节将予以节略。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 例适合用来处理一动态图像(例如一视频图像或一电影图像),然而亦可用 来处理一静态图像(例如一图片),原则上,任何可为本实施例所处理的图 像种类均涵括于本实施例的实施范围内。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图像处理 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S110:使用一图像输出装置来依据一来源图像(例如一解析度为 4K2K或QFHD的图像)产生一缩小图像(例如一解析度为4K1K的图像), 并使得该缩小图像的尺寸(或说像素)小于该来源图像的尺寸。本实施例中, 该缩小图像的尺寸为该来源图像的二分之一;

步骤S120:使用该图像输出装置来依据该缩小图像产生多个分割图像 (例如多个解析度为2K1K的图像),并使得任一个分割图像的尺寸小于该 缩小图像的尺寸。本实施例中,每个分割图像的尺寸为该缩小图像的二分之 一;

步骤S130:使用该图像输出装置来依据上述多个分割图像产生多个编码 图像。本实施例中,该图像输出装置依据一压缩方法来压缩该多个分割图像 以产生所述多个编码图像,该压缩方法可为已知或未公知的方法,可将所述 多个分割图像压缩成一个文件或一笔数据,亦即该文件或该数据会包含该多 个编码图像。又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该图像输出装置仅将该多个分割 图像加以编码(例如加密或转换成适当的传输格式)而未加以压缩;

步骤S140:令该图像输出装置通过一传输接口输出该多个编码图像至一 图像接收装置。本实施例中,该传输接口是一有线传输接口,例如一USB接 口;

步骤S150:使用该图像接收装置来解码该多个编码图像,以重新获得 (Recover)该多个分割图像。本实施例中,该图像接收装置解压缩该多个编 码图像以重新得到所述多个分割图像。而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该图像 接收装置仅将该多个分割图像加以解码(例如解密或转换成适当的处理格 式);

步骤S160:使用该图像接收装置来依据该多个分割图像产生一结合图 像。本实施例中,该结合图像的尺寸等于或小于前述缩小图像的尺寸;以及

步骤S170:使用该图像接收装置来依据该结合图像产生一显示图像。本 实施例中,由于该结合图像的尺寸等于或小于前述缩小图像的尺寸,因此该 图像接收装置会放大该结合图像以得到该显示图像,并使得该显示图像的尺 寸等于该来源图像的尺寸,然而由于前述步骤S110对该来源图像执行了缩 小处理,故该显示图像所包含的图像细节会少于该来源图像。

上述步骤S160及S170可以用步骤S158来总括,亦即步骤S158包含但 不限于步骤S160及S170所对应的实施范围。步骤S158为:使用该图像接 收装置来依据该多个分割图像产生一显示图像。利用步骤S158来总括步骤 S150及S170是为了将此二步骤的各种变化实施纳入考虑,举例来说,步骤 S158可以使用该图像接收装置来依据所述多个分割图像产生该结合图像或 多个已放大图像;接着再放大该结合图像或结合所述多个已放大图像以直接 产生前述显示图像,或将该放大或结合的图像提供给一后续步骤以产生该显 示图像,该后续步骤可以是对该放大或结合的图像加入黑边或施以其它各种 已知或未公知的图像处理。

请注意,上述步骤的具体说明(例如缩小图像的尺寸、分割图像的尺寸、 传输接口的种类、编解码的方式、结合图像的尺寸以及显示图像的尺寸等) 仅供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的实施加以限制。 换言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基于本实施例来合理地推衍出各种与本 实施例相当的方法及其细节,这些均等变化在本说明书未言明限制的情况下 均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请继续参阅图1。步骤S110可进一步包含:依据一图像缩小规则来缩小 该来源图像的宽度(W)及高度(H)的至少其中之一,藉此产生该缩小图 像。如图2a所示,本实施例中,步骤S110通过缩小该来源图像200的高度 以产生该缩小图像204。该图像缩小规则可包含:选择该来源图像的部分水 平图像线(扫描线)及/或部分垂直图像线来产生该缩小图像,例如选择该来 源图像的奇数或偶数的水平及/或垂直图像线来产生该缩小图像;或者该图像 缩小规则可包含:依据一插补规则,使用部分或全部的水平及/或垂直图像线 来产生该缩小图像,例如使用连续三条水平图像线(例如第一条至第三条水 平图像线)来依权重或等比例混合出一条图像线,再选择连续三条水平图像 线(例如第三条至第五条)来依权重或等比例混合出另一条图像线,并依此 类推来产生更多图像线以组成该缩小图像。该缩小图像的尺寸除可为该来源 图像的一半外,亦可为该来源图像的二的幂次方分之一或其它比例。

承上所述,步骤S110亦可包含:依据前述图像接收装置的一处理能力 信息(例如该图像接收装置所具有的一转换器(Scaler)的转换能力)来决定 该缩小图像的缩小比例。举例来说,当该处理能力信息指出该图像接收装置 的处理能力低于一预设临界值时,步骤S110即可相对应地提高该缩小比例, 藉此产生更小的缩小图像,以确保该图像接收装置能够加以处理。再者,为 确保该来源图像的尺寸符合一常规或预设尺寸,本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可 进一步令该图像输出装置依据该图像接收装置的一显示尺寸信息来裁切或缩 放一原始图像,以产生符合该常规或预设尺寸的该来源图像。

请再参阅图1。步骤S120可进一步包含:依据该缩小图像的多个图像区 域产生该多个分割图像。举例来说,步骤S120依据该缩小图像的一第一图 像区域产生一或多个第一分割图像;以及依据该缩小图像的一第二图像区域 产生一或多个第二分割图像,其中所述多个分割图像的尺寸总和可等同或不 等同该缩小图像的尺寸,且每个分割图像相较于该缩小图像会具有多条不完 全(局部)的水平及/或垂直图像线。更详细地说,如图2a及图2b所示,当 步骤S110缩小该来源图像200的高度以产生该缩小图像204时(如图2a所 示),步骤S120会相对应地将该缩小图像204分割为左右二半(如图2b所 示),以产生该多个分割图像208,此时每个分割图像208相较于该缩小图 像204会具有多条不完全的水平图像线,更进一步地说,每个分割图像208 相较于该来源图像200会具有多条不完全的水平及垂直图像线;又如图3a 及图3b所示,如果步骤S110缩小该来源图像200的宽度以产生该缩小图像 204时(如图3a所示),步骤S120即相对应地将该缩小图像204分割为上 下二半(如图3b所示),以产生该多个分割图像208,此时每个分割图像208 相较于该缩小图像204会具有多条不完全的垂直图像线,进一步而言,每个 分割图像208相较于该来源图像200会具有多条不完全的垂直及水平图像线。

另外,由于步骤S130、S140及S150的编码、传送及解码过程可能会在 图像的边界形成图像缺陷(Artifact),进而使得步骤S160依据所述多个分 割图像所产生的结合图像可能会于结合边界出现不连续的情形,本发明因此 提供了另一实施例,其可在步骤S120所形成的多个分割图像里,预留了可 于步骤S160中加以去除的重叠区域,藉此移除包含该图像缺陷的部分。请 参阅图4a至图4d,其中图4a与图4b相对应,而图4c与图4d相对应,此 实施例中,步骤S120包含:

步骤S122:依据一预设重叠区域400的尺寸(△W×H。△W:该预设重 叠区域400的宽度;H:该预设重叠区域400及该缩小图像204的高度)来 缩小该缩小图像204,以得到一待分割图像408,该待分割图像408的尺寸 ((W-△W)×H。W:该缩小图像204的宽度)等于该缩小图像204的尺寸减 去该预设重叠区域400的尺寸。举例来说,本步骤于该缩小图像204的两侧 分别裁切掉尺寸为该预设重叠区域400的尺寸的一半(△W×H/2)的图像, 亦即总共裁切掉尺寸为该预设重叠区域400大小的图像,藉此得到该待分割 图像408(如图4a所示);又或者于该缩小图像204的任一侧裁切掉大小为 该预设重叠区域400的尺寸(△W×H)的图像,以得到该待分割图像408(如 图4c所示);再者除了以裁切的方法来得到该待分割图像408,亦可依据一 图像缩小规则来缩小该缩小图像204的宽度从W至(W-△W),藉此得到该待 分割图像;以及

步骤S124:依据该待分割图像408及该预设重叠区域400的位置来产生 多个分割图像208,其中每个分割图像208均包含该预设重叠区域400的一 部或全部。举例来说,如图4b及图4d图所示,本步骤利用该待分割图像408 的右边边界为基准430,于该基准430向左W/2的距离处来裁切该待分割图 像408,以形成一大小为该缩小图像204一半的分割图像208;并利用该待分 割图像的左边边界为基准432,于该基准432向右W/2的距离处来裁切该待 分割图像408,以形成另一个大小为该缩小图像204一半的分割图像208,该 二个分割图像208的尺寸总和等于该缩小图像204,且分别包含该预设重叠 区域400。

请再参阅图1。步骤S160可包含:对应步骤S120产生该多个分割图像 的方式来产生该结合图像。更详细地说,如图5a至图6b所示,当步骤S120 直接将该缩小图像204分割成左右二半以产生该多个分割图像208时,步骤 S160即以左右结合的方式来直接结合该二分割图像208,以产生该结合图像 500(如图5a所示);当步骤S120直接将该缩小图像204分割成上下二半以 产生该多个分割图像208时,步骤S160即以上下结合的方式来结合该二分 割图像208,藉此产生该结合图像500(如图5b所示);而当该多个分割图 像208包含前述预设重叠区域400时,亦即所述多个分割图像208经由前述 步骤S122及步骤S124所产生时,步骤S160即以去除部分预设重叠区域402 的方式来结合该二分割图像208(如图6a及图6b所示)以产生该结合图像 600,举例来说,步骤S160先分别移除该二分割图像208中包含边界的一半 的预设重叠区域402,以移除当中可能存在的图像缺陷,移除后,左半的待 结合图像602中,留下来的一半的预设重叠区域404的图像会等于右半的分 割图像602中被移除的部分,且由于该留下来的部分并未包含右侧边界,因 此不会有因边界导致的图像缺陷存在,类似地,右半的待结合图像602中, 留下来的一半预设重叠区域404的图像会等于左半的分割图像602中被移除 的部分,且由于该留下来的部分未包含左侧边界,因此不会有因边界导致的 图像缺陷存在。请注意,上述被移除的部分的尺寸总合会等于该预设重叠区 域400的尺寸,因此依该二分割图像208所产生的该结合图像600的尺寸会 等于该缩小图像204的尺寸减去该预设重叠区域400的尺寸。

承上所述,简言之,分割图像的产生方式可能会影响到结合图像的产生 方式。当然,本发明亦可利用一固定方式来产生所述多个分割图像,如此一 来,产生该结合图像的方式就可相对应地固定下来。

请再参阅图1。步骤S170可包含:对应步骤S160产生该结合图像的方 式及/或步骤S110产生该缩小图像的方式来产生该显示图像。更详细地说, 请参阅图3a、图3b、图5a、图5b、图7a及图7b,当步骤S160直接结合所 述多个分割图像208以产生该结合图像500(如图5a所示)且步骤S110以 缩减该来源图像200的高度的方式来产生该缩小图像204时(如图3a所示), 步骤S170即直接放大该结合图像500的高度(例如通过依序利用二相邻水 平图像线来插补出一新的水平图像线的方式来进行放大),以产生该显示图 像700(如图7a所示);或者当步骤S160直接结合所述多个分割图像208 以产生该结合图像500(如图5b所示)且步骤S110以缩减该来源图像200 的宽度的方式来产生该缩小图像204时(如图3b所示),步骤S170即直接 放大该结合图像500的宽度(例如通过依序利用二相邻垂直图像线来插补出 一新的垂直图像线的方式来进行放大),以产生该显示图像700(如图7b所 示)。

另外,请参阅图6a、图6b、图8a、图8b、图9a及图9b,当步骤S160 是以去除部分预设重叠区域400的方式来结合该二分割图像208(如图6a及 图6b所示)且步骤S110以缩减该来源图像的高度的方式来产生该缩小图像 204时,步骤S170会先于该结合图像600的两侧分别补上一无图像区域802 (例如一大小为△W/2×H的黑边),以产生一待放大图像804(如图8a所示), 然后步骤S170再将该待放大图像804的高度予以放大,以产生该显示图像 800(如图8b所示);或者步骤S170先将该结合图像600的高度予以放大, 以产生一已放大图像806(如图8c所示),然后再于该已放大图像的两侧分 别补上一无图像区域802(例如一大小为△W/2×2H黑边),藉此产生该显示 图像800(如图8d所示);又或者步骤S170先放大该结合图像600以产生 另一待放大图像808(如图9a所示),再将该另一待放大图像808的高度予 以放大,以产生该显示图像800(如图9b所示)。

请注意,前述显示图像的尺寸可等于或不等于该来源图像的尺寸,换句 话说,步骤S170可依据也可不依据该缩小图像的缩小比例或方式来放大该 结合图像、该待放大图像或该另一待放大图像,以产生该显示图像,只要前 述图像接收处理装置可以依据该显示图像来进行显示作业即可。另请注意, 上述图6a至图9b的相关说明中,若在前的步骤S110改以缩减该来源图像的 宽度的方式来产生该缩小图像时,步骤S170即应改为放大该待放大图像、 该已放大图像或该另一待放大图像的宽度。

另请注意,前述步骤S160及步骤S170可由一转换器(Scaler)来执行、 或由该转换器及其所包含一时序控制器来执行、或由该转换器输出给一分开 的时序控制器来执行,其中该转换器及该整合或分开的时序控制器均包含于 该图像接收装置。上述说明意味着步骤S150、步骤S160及步骤S170可由同 一个或不同个元件来执行,例如三个步骤均由该转换器来执行;另外,步骤 S150亦可与步骤S160及步骤S170分开执行,例如步骤S150由该转换器来 执行,而步骤S160及步骤S170由该时序控制器来执行。由于本技术领域的 技术人员能依本发明的揭示来察觉更多相关的实施变化,在不影响本发明的 揭示及可据以实施的要求下,类似的例子及说明将予以节略。

请参阅图10,其为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 施例可避免前述步骤S160因错判图像种类或其它原因而错误地处理所述多 个解码后所得到的分割图像,更详细地说,本实施例通过提供一辨识信息来 确保步骤S160以及执行步骤S160的图像接收处理装置能够正确地处理所述 多个分割图像。如图10所示,相较于图1,本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进一步 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S135:使用该图像输出装置于该多个分割图像的至少其中之一或该 多个编码图像的至少其中之一加入一辨识信息,其中该辨识信息可为一特定 文字或标签(Tag)或其它可供该图像接收装置辨识的样式,用来象征本发明 的图像输出处理方法;以及

步骤S155:使用该图像接收装置来判断该多个编码图像或该多个分割图 像是否包含该辨识信息。若是,再依据该多个分割图像产生该结合图像;若 否,该图像接收装置可依据一预设的处理流程来决定如何处理所接收的图像, 例如当该图像接收装置检测不到该辨识信息时,可能会判断其所接收的图像 属于MVC(Multi-View Coding)格式,再以相对应的方式来加以处理。

除了依照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方式来加入该辨识信息外,本发明的另一实 施例令该图像输出装置直接经由该传输接口提供该辨识信息予该图像接收装 置,藉此达到相同的目的。另外,只要该图像接收装置能够正确地执行本发 明的图像处理方法,即便不加入该辨识信息,亦不图像本发明的实施,举例 而言,该图像接收装置可设计为专门用来执行本发明;或者一律将可能误认 的情形视作本发明;又或者利用该图像输出装置所提供的其它信息或依据所 述多个分割图像的尺寸及/或数量等特征来识别出本发明。

请再参阅图1。如前所述,图1所示的图像处理方法实际上包含了一图 像输出处理方法以及一图像接收处理方法,该图像输出处理方法包含了步骤 S110、S120、S130及S140,并由前述图像输出装置加以执行;而该图像接 收处理方法则包含了步骤S150、S160及S170,并由前述图像接收装置加以 执行,其中步骤S150可与步骤S160及S170分开执行。请参阅图10,类似 地,图10所示的图像处理方法亦包含了一图像输出处理方法以及一图像接收 处理方法,该图像输出处理方法包含了步骤S110、S120、S130、S135及S140, 并由前述图像输出装置加以执行;而该图像接收处理方法则包含了步骤 S150、S155、S160及S170,并由前述图像接收装置加以执行,其中步骤S150 及S155可与步骤S160及S170分开执行。需注意的是,现有说明所提到的 各种实施变化亦可应用于该图像输出处理方法及/或该图像接收处理方法,更 进一步地说,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依本发明的揭示内容来对前述图像输 出方法、图像输出处理方法以及图像接收处理方法施以变化,若该变化可衍 生自本发明或均等于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变化即应属本发明的范畴。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揭示的图像处理方法、图像输出处理方法以及图像 接收处理方法可利用运算能力有限的装置来处理原本该装置所无法处理的高 解析度图像,除了可使该装置支援更高的图像解析度,同时也达到了更好的 成本效益。

虽然本创作的实施例揭示如上所述,然并非用以限定本创作,任何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举凡依本发明杝利要求所 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数量当可做些许的变更,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 围须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