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适于姿势矫正和再训练的动态伸展、增强和稳定装置

适于姿势矫正和再训练的动态伸展、增强和稳定装置

摘要

提供用于姿势矫正和再训练的一种动态伸展、增强和稳定的装置。所述装置具有一对闭合的环形阻力管以及中央背带构件,所述中央背带构件大致以数字8的形式定位闭合的环形阻力管。每个环形阻力管的尺寸定制成适应用户的手臂和肩部。所述装置可以稳定模式或伸展/增强模式使用,并容易在这些模式之间转变以便矫正和再训练用户的姿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16896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形体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80005262.0

  • 发明设计人 G·L·伯勒尔;

    申请日2013-02-08

  • 分类号A63B69/00;A61F5/00;A61F5/37;A63B23/02;

  • 代理机构北京市路盛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刘世杰

  • 地址 美国佛罗里达州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2:04: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9-28

    授权

    授权

  • 2016-06-08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3B69/00 登记生效日:2016052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208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5-03-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3B69/00 申请日:201302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1-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一种用于用户姿势矫正和再训练的可穿戴式装置,以 及更具体地涉及动态的且在伸展、增强和稳定模式之间转变的装置。

背景技术

当人们在电脑前、驾车或坐较长的时间段时,人们就会逐步显示出被称 为“肩胛带拖长”或更通常称为“不良姿势”的内旋肩部综合症。

人们已经认识到没有有效防范措施(诸如锻炼或伸展)的不良的肩部和 上身姿势促成肩部的胸前段肌肉群的缩短以及颈部、肩部和上背部肌肉的 拖长和弱化。这些结构异常导致僵硬、疼痛、疲劳和其它疾病。另一方面, 良好的姿势与精力更充沛、情绪缓和以及增强信心相关联。具有良好姿势 的个体也给人以更有权威、形象更佳的感觉。

已经尝试给用户提供用于穿戴以便被动矫正姿势的姿势背带。这种姿势 系统不是最佳的,其原因在于它们不能容易地穿戴上或取下(它们可能涉 及难以扣合,或为了达到正确的定位有难度)和穿戴起来可能不舒服(过 度制约或“移动”、热或出汗)。此外,这种装置会是突兀和不美观的,从 而削弱了用户穿戴它们的热情(或削弱用户频繁地穿戴它们的热情,如为 了获得一致的效果可能所需要的那样)。

这种装置也具有单一尺寸(其原因在于它们不用于除了被动地对抗用 户不良姿势之外的任何目的)。用户不积极地使用该装置,因此只经历了用 于矫正不良姿势的一定程度的被动缓解或支撑拉紧,通常并不能达到独立 保持良好的姿势所需的肌肉的持久伸展或增强。此外,这种装置当未结合 用于再训练关于不良姿势的肌肉的单独锻炼方案时通常提供最差的效果。 这种现有技术的装置对于姿势增强而言也要求或强制穿戴的时间延长。

因此,可以意识到需要一种既可以主动又可以被动地用来矫正和再训 练不良姿势的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对用户进行姿势矫正和再训练的 动态伸展、增强和稳定的装置。该装置具有中央背带构件和一对闭合的环 形阻力管。中央背带构件具有中间片材和两个侧边套管。每个阻力管可在 中央背带构件的侧边套管内滑动。柔性的把手设置于每一环形件上并且可 沿着环形件滑动。用户可抓握住把手并在相反的方向上拉动以便在伸展/增 强模式下主动地接合阻力管。用户也可将每一个环形件定位于用户手臂之 一的上方,使得中央背带构件定位成平贴在用户的背部上,以及在稳定模 式下把手定位成在环形件接合用户的胸前或腋下区域的情况下起到缓冲作 用。环形件的尺寸定制成紧密适配到用户上且在稳定模式下提供防止肩部 向前弯曲的被动阻力。

该装置可进一步包括设置于中央背带构件的中间片材内的刚性防扭转 构件。

中央背带构件优选由耐用织物制成。在某些实施例中,中央背带构件可 具有防滑表面。优选地,中央背带构件的尺寸定制成位于用户的肩胛骨之 间并避免向上移动。

所述环形件优选设置于中央背带构件内,使得它们不与彼此接触或干 扰。

各种尺寸都是可能的。但是,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个把手在长度 上约在3英寸到12英寸之间,以及每个闭合的环形阻力管在周长上约在 12至36英寸之间。对于较大或较小的个体(包括儿童)而言,将应意识 到可提供其它更大或更小的尺寸(并且该装置对于特定的个体而言可以定 制成适配的)。

也可提供适于闭合的环形阻力管的长度(或张力)调节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可包装有用于执行在伸展/加强模式中的伸 展或锻炼运动的指令。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对用户进行姿势矫正和再训练而 使用动态伸展、增强和稳定装置的方法。所述装置如上所述。所述方法包 括用户选择性地:

抓握住把手并在相反的方向上拉动以便在伸展/增强模式下主动地接 合阻力管;或

将每一个环形件定位于用户手臂之一的上方,使得中央背带构件定位成 平贴在用户的背部上,以及在稳定模式下把手定位成在环形件接合用户的 胸前或腋下区域的情况下起到缓冲作用;环形件的尺寸定制成紧密适配到 用户身上且在稳定模式下提供防止肩部向前弯曲的被动阻力。

为了从稳定模式取下所述装置,用户可进一步抓握住把手,使得把手 从用户的身体向外延伸以使环形件伸展并弹性地扩大,并在环形件被扩大 的情况下将环形件从用户的手臂取下。

为了从稳定模式平稳地转变到伸展/增强模式,用户可进一步抓握住把 手,使得把手从用户的身体向外延伸以便使得环形件伸展以及弹性地扩大, 并在环形件被扩大的情况下将环形件从用户的手臂取下,从而释放所述装 置以允许在用户的前方或后方(或高于用户的头部)的锻炼或伸展。

在伸展/增强模式下各种运动都是可能的。在一个实例中,在装置位 于用户头部上方的阔背肌伸展运动时,用户可以使手臂向外延伸。这也可 包括在手臂向外延伸时倾斜到另一侧上。在另一实例中,在装置位于用户 身体后方的肩部伸展运动时,用户可向外延伸其手臂。在另一实例中,在 装置位于用户身体前方的第一胸部伸展运动时,用户可向外延伸其手臂。 在第二胸部运动中,用户可在装置位于用户头部后方时向外延伸手臂。

附图说明

图1是在稳定模式下的装置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2是在伸展/增强模式下的图1所示所示装置(其中阻力管延伸/扩大) 的前视图。

图3是未在用户身上的装置(示出阻力管收缩)的前视图。

图4A-4B示出在伸展/增强模式下使用装置的胸部伸展运动的实施例。

图5A-5C示出在伸展/增强模式下使用装置的阔背肌伸展运动的实施例。

图6A-6B示出在伸展/增强模式下使用装置的肩部伸展运动的实施例。

图7是中央背带构件3的截面图,示出侧边套管6和具有刚性防扭转构 件4的中间片材5。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一种装置,以促进用户的正确姿势,矫正和再训练不良姿势。该 装置动态地工作-其平稳地(i)在伸展/增强模式以及(ii)稳定(穿戴) 模式之间转变。这些模式协同工作以改善用户的姿势,并建立用户对姿 势的注意意识,同时增强能够保持良好姿势的相关肌肉群。

该装置设计并制造成适于在预先限定程序的伸展和增强锻炼中使用, 所述锻炼通常被规定成用于矫正肩胛带拖长(用于形容不良上身姿势的 术语)的方案;以及适于作为动态的、非限制性的、可穿戴姿势再训练 装置在锻炼后穿戴。当根据方案被穿戴时,装置在穿戴者身上持续地表 现出温和的动力,经由克服生理限制的神经系统增强而有效地将身体训 练成重新定位到生物机械正确的姿势下。这允许穿戴者的正常运动范围, 并且当穿戴者进一步移离其正确的生物机械位置时反馈增加,而当穿戴 者朝向正确的生物机械位置移动时反馈减小。

装置的锻炼方案和神经系统增强方面与使用再训练用户的方法相结 合,在具体针对不良姿势的受损肌肉群内给它们提供活动性、肌肉力量 和提示以便逐渐地自我保持正确姿势位置。

当在穿戴模式下使用时,该装置稳定肩胛带。当装置在伸展/增强模 式下使用时在肩部和胸椎区域内的肌肉伸展和增强。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装置的基本视图。该装置具有一对闭 合的环形阻力管1和一个中央背带构件3。

如图7中所示,中央背带构件3优选具有中间片材5和两个侧边套管 6,中间片材5和两个侧边套管6通过限定侧边套管并将侧边套管从中间 片材(其中如下文所述可包含防扭转构件4)分隔开的缝合线7分隔开。 背带构件3优选由柔软或坚固耐用的材料制成,并且可以设置成任何形 状(例如矩形,三角形,多边形,方形,圆形或其它形状)。背带构件3 的一个作用是用作防止环形件1之间干扰的隔离物。中央背带构件3优 选是舒适的缝合织物套管(如尼龙,帆布,或任何其它耐用织物或混纺 织物),但其它实施例也是可能的。织物背带构件由于其重量轻、并且是 无刺激性的结构而是特别优选的。不像塑料组件,织物背带构件不会在 用户的背部上形成出汗或发粘区域,而是能够透气和/或防潮。在某些实 施例中,背带构件3也可被构造成允许用户打开前部或后部片材(或分 别打开侧边套管的一个或两个),以便允许去除或更换阻力管(例如,以 便插入不同尺寸或阻力的管或多个管)。在这种结构(未示出)下,可通 过钩和环形带、按扣、或本领域内已知的其它紧固装置实现紧固闭合。 背带机构也可设有摩擦性表面处理/纹理/涂层以便防止移动,和/或为了 舒适性可设有额外的衬垫。

每个闭合的环形阻力管1可滑动地容纳在中央背带构件3的侧边套管 6内,其将两个闭合的环形阻力管1大致定位成为数字“8”的形状。闭 合的环形阻力管1可通过将一定长度的橡胶绳附接到自身以便形成环形 件或“O”型。备选地,每个环形件可为绳的连续圆圈。闭合的环形阻 力管1可为天然的或合成的橡胶绳(或能够容易地扩展和收缩同时在材 料伸展时提供递增阻力的任何弹性材料)。虽然环形件在此处描述成 “管”,但应意识到这些也可由坚固材料制成,并可具有任何合适的横 截面形状。

闭合的环形阻力管1可根据所需的尺寸和张力来改变长度。它们可短 至12英寸或长达36英寸。所述装置可进一步包括适于调节带长度和张 力的调节构件。

把手2可安装到每个闭合的环形阻力管1。当装置在稳定模式下使用 时,把手可起到肩部/腋下垫体或衬垫的作用。当装置在伸展/锻炼模式下 使用时,把手可由用户抓握住。把手2可由泡沫、橡胶、或其它舒适性 材料构成并且可从3英寸长变化到12英寸长(其它尺寸也是可能的)。 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可希望提供固定的(非滑动)把手或另外形式的手抓 握件(没有必要为管形或套管形)或缓冲构件/衬垫。

刚性防扭转构件4(图7中示出)可设置于中央背带构件3的中间片 材5内以便在被穿上或穿戴上时给用户的背部提供支撑并抗扭曲/移动。 刚性防扭转构件4可由耐用塑料材料制成为棒形,或由另外的坚固材料 制成,当所述装置被穿戴时,所述坚固的材料阻止中央背带构件扭曲或 折叠,并保持装置定中在使用者的背部上。

图1示出由用户穿戴的装置。可在用户希望的任何时刻穿戴装置以便 具有正确的姿势。用户简单地以每只手抓握住每个把手2,使得闭合的 环形阻力管1伸展,将每个手臂插入到每个管内,使得管在用户的肘部 上方滑动并将把手2舒适地定位到在用户肩部前方和/或腋下的位置内。 把手2提供管1的舒适性适配并防止阻力管沿着用户的衣服或皮肤拖拉 或聚束。一对闭合的环形阻力管1和中央背带构件3相结合起到协助用 户保持其肩部向后以及防止肩部内旋。在其它方面,刚性防扭转构件4 也起到给上部椎骨提供支撑的作用。

应该意识到在稳定模式下的装置具有低的轮廓,并具有低的对用户运 动的干扰程度。例如,其可在做伏案工作的同时在用户的外套下以基本 “不可见”的方式穿戴较长时间段。在稳定模式下,该装置可像马甲那 样被穿戴和穿上。一旦被示范或图示(例如,从包装上的指令),上述作 用对于用户而言便于理解,并且不需要复杂的为了穿上或脱下的接触或 闭合。此外,用户不会经受被限制或束缚的感觉,但是该装置提供对用 户姿势的注意意识和克服肩膀向前歪斜的轻柔阻力。随着逐渐地使用, 这种注意意识对用户进行再训练,即使在不穿戴或不使用该装置的情况 下也令其注意姿势。

图2示出由用户以伸展/增强模式使用的装置。为了用作伸展装置, 在一般情况下,用户抓握住把手并将装置移动到所需的位置内以便伸展 各个肌肉群。伸展程序将通常包括伸展胸肌、肩部、肱二头肌、肱三头 肌或背部。为了用作锻炼装置,用户以每只手抓握住把手并移动把手以 便使得各个肌肉群以锻炼的形式工作。用户将通常执行适于胸部、肱三 头肌、肱二头肌、肩部或背部的锻炼。

该装置有助于通过下述促进良好的姿势和改善不良姿势,即通过对肩 部复合体进行再训练以便注意如何保持中立姿势;拉长过于紧绷的肌肉; 增强过于软弱的肌肉;并给肩部复合体提供支撑和稳定作用。

附图4A-6B中示出可能的伸展/锻炼的一些实例。在图4A-4B中,示 出胸部伸展的两种形式。在图5A中,示出在头部上方的阔背肌伸展。 如图5B,5C中所示,该装置可以延伸形式保持在头部上方,并且用户 可从一侧到另一侧倾斜以便拉长和伸展阔背肌和侧部肌肉。在图6A-6B 中,示出肩部伸展。由于具有强壮和柔性的胸部肌肉、阔背肌和肩部肌 肉对于姿势而言是关键的,因此该装置的伸展/增强模式也用于姿势矫正 /治疗的目的。当疲劳时,可穿戴该装置以便延长伸展/增强的效果并保持 良好的姿势。

在稳定模式下,用户也可进行较小规模的伸展(例如,通过克服阻力 耸肩或使肩部内旋)。因此,也应该意识到这些运动可与其它身体动作相 结合,并且可为较大程序的有氧型、核心增强型、或瑜伽类型活动(仅 举几个实例)的一部分。该装置也可在锻炼的同时穿戴(例如以便在做 重量训练或跑步的同时获得更好的姿势)。

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不应该受到在实例中所提及的优选实施例的限制, 而应被给予整体上与说明书一致的最广泛的目的性结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