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多功能植物源杀菌剂用于防治鸢尾镰孢性基腐病的用途

一种多功能植物源杀菌剂用于防治鸢尾镰孢性基腐病的用途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植物源杀菌剂用于防治鸢尾镰孢性基腐病的用途,所述植物源杀菌剂按重量份数比由0.5~2份瑞香狼毒、3~5份青蒿、0.7~2份黄花蒿、0.3~1份香樟、1~3份烟叶、0.8~1.6份甘草、1~3份盐麸子、3~5份五倍子、0.5~2份苦参、0.2~0.6份增效剂制成。本发明植物源杀菌剂具有无毒、低残留、无污染、无抗药性、抑菌活性较强、高选择性、原料来源广泛的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24772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陈妍;

    申请/专利号CN201410442522.7

  • 发明设计人 陈妍;

    申请日2014-09-02

  • 分类号A01N65/38(20090101);A01P3/00(20060101);A01N63/02(20060101);A01N43/46(20060101);A01N57/1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46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龚燮英

  • 地址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南区鹅岗路一区5栋1单位602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59:1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12-28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01N65/3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902

    著录事项变更

  • 2016-12-28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N65/38 登记生效日:2016120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90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06-29

    授权

    授权

  • 2015-01-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N65/38 申请日:201409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2-3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剂,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植物源杀菌剂用于防治鸢尾 镰孢性基腐病的用途。

背景技术

应用化学合成农药,它有防效好,作用快的特点,目前是病虫害防治的重 要手段之一。但是长期的大量的不合理地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尤其是高毒、高 残留农药的应用,致使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环境和农产品被污染,危害人畜健 康;病虫害产生抗药性、防效降低甚至杀伤天敌严重,引起病虫害再猖獗,破 坏生态平衡。这就是所谓化学农药的“3R”问题。

因化学农药的使用不当或滥用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植物源农药 有低毒、无残留、对天敌比较安全等特点,同时,植物源农药其化学成分复杂, 不易产生抗药性。因此植物源农药是针对解决化学合成农药“3R”问题较理想 的一类无公害农药。鸢尾的镰孢性基腐病这种病最初发生在球根基部,随后向 上侵染至鳞茎。受伤与健康组织区别明显。受病部位组织变软,灰褐色,向内 抽,有时被覆白色织状物。受病种球种植后,不能开花。在温室中如植株早期 受侵染,地上部分变软,杆弱,叶子从叶尖开始变黄。不久植株死亡。若后期 染病,则生长停滞,花芽干枯。当收获时,花色仍显苍白。深入球根内部的花 茎基部长期不发育,表皮皱折。镰孢病侵染途径一个是通过孢子侵染健康种球; 另一个是健康植株接触感病种球。此病可能通过土壤传播。因此,在已消毒的 土壤中种植有病种球十分危险。土温达到16℃时,易发病,高温使病菌传播更 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植物源杀菌剂防治鸢尾镰孢性基腐病的用 途。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法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多功能植物源杀菌剂用于防治 鸢尾镰孢性基腐病的用途,将多功能植物源杀菌剂施用于鸢尾,其中所述的植物 源杀菌剂按重量份数比由0.5~2份瑞香狼毒、3~5份青蒿、0.7~2份黄花蒿、0.3~ 1份香樟、1~3份烟叶、0.8~1.6份甘草、1~3份盐麸子、3~5份五倍子、0.5~ 2份苦参、0.2~0.6份增效剂制成。

所述的植物源杀菌剂按重量份数比0.8~1份瑞香狼毒、3.5~4.5份青蒿、0.9~ 1.3份黄花蒿、0.5~0.7份香樟、1.8~2.2份烟叶、1.2~1.4份甘草、1.6~2.4份盐 麸子、3.8~4.2份五倍子、0.8~1.2份苦参、0.3~0.5份增效剂制成。

所述的增效剂为氮酮或增效磷。

所述的植物源杀菌剂的制备方法为:一、按重量份数比称取中药后混合;二、 将步骤一的混合物用乙醇浸提,其中浸提过程中的搅拌速度为210r/min,乙醇体 积浓度为60%,浸提时间为28h,浸提温度为75℃;三、将步骤二得到的产物过 滤;四、在110℃条件下将步骤三的滤液蒸馏;五、在130℃、0.01MPa条件下, 将步骤四的馏分进行湿热灭菌21min;六、加入氮酮,搅拌均匀即得到植物源杀 菌剂。

所述增效剂为氮酮或增效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植物源杀菌剂具有无毒、低残留、无污染、无抗药性、抑菌活性较 强、高选择性、原料来源广泛,能杀灭鸢尾镰孢性基腐病的病菌。本发明的方 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与化学药剂相比,中草药作用位点多,药剂 持续期长,降解速度快,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在用药量及稀释倍数相同的情 况下,化学药剂喷施防治病害喷药次数为5~10次,而本发明植物源杀菌剂施 药次数为3~5次,可大大降低药剂使用量,降低成本,减少化学药剂对环境的 压力,特别是由于含有增效剂,杀菌效果显著增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 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 定。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实施例1:制备时按以下步骤:一、按重量份数比称取0.5份瑞香狼毒、3份 青蒿、0.7份黄花蒿、0.3份香樟、1份烟叶、0.8份甘草、1份盐麸子、3份五倍 子、0.5份苦参后混合;二、将步骤一的混合物用乙醇浸提,其中浸提过程中的搅 拌速度为210r/min,乙醇体积浓度为60%,浸提时间为28h,浸提温度为75℃; 三、将步骤二得到的产物过滤;四、在110℃条件下将步骤三的滤液蒸馏;五、 在130℃、0.01MPa条件下,将步骤四的馏分进行湿热灭菌21min;六、加入氮酮, 搅拌均匀即得到植物源杀菌剂。

实施例2:制备时按以下步骤:一、按重量份数比称取2份瑞香狼毒、5份青 蒿、2份黄花蒿、1份香樟、3份烟叶、1.6份甘草、3份盐麸子、5份五倍子、2 份苦参后混合;二、将步骤一的混合物用乙醇浸提,其中浸提过程中的搅拌速度 为230r/min,乙醇体积浓度为60%,浸提时间为42h,浸提温度为80℃;三、将 步骤二得到的产物过滤;四、在115℃条件下将步骤三的滤液蒸馏;五、在130℃、 0.01MPa条件下,将步骤四的馏分进行湿热灭菌30min;六、加入增效磷,搅拌 均匀即得到植物源杀菌剂。

实施例3:制备时按以下步骤:一、按重量份数比称取1.4份瑞香狼毒、4份 青蒿、1.3份黄花蒿、0.7份香樟、2份烟叶、1.2份甘草、2份盐麸子、4份五倍 子、1.2份苦参后混合;二、将步骤一的混合物用乙醇浸提,其中浸提过程中的搅 拌速度为220r/min,乙醇体积浓度为60%,浸提时间为36h,浸提温度为78℃; 三、将步骤二得到的产物过滤;四、在113℃条件下将步骤三的滤液蒸馏;五、 在130℃、0.01MPa条件下,将步骤四的馏分进行湿热灭菌25min;六、加入增效 磷,搅拌均匀即得到植物源杀菌剂。

利用实施例3所配制的杀菌剂对鸢尾镰孢性基腐病进行防治,在鸢尾栽种 后开始通过灌根施药,每10天灌根一次,共灌根5次,化学药剂50%速克灵、 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和本实施方式植物源杀菌剂分别稀释300、500、1000倍 数后对镰孢性基腐病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在稀释倍数为300倍、1000倍时, 本申请杀菌剂与其它两种杀菌剂相比,防治效果略差。在500倍稀释时,与65% 甲霉灵可湿性粉剂和50%速克灵比较,防治效果相同,其它稀释倍数65%甲霉 灵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略优于本申请杀菌剂防治效果,因此,可采用500倍作 为稀释浓度进行鸢尾镰孢性基腐病防治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 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 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