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妊娠母猪自动精准饲喂方法

一种妊娠母猪自动精准饲喂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妊娠母猪自动精准饲喂方法,包括步骤:母猪接近饲喂器采食时,读取母猪个体编码;将读取的母猪编码传送给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获得母猪个体编码,根据该编码获取所述母猪的妊娠阶段并确定下料数量;所述的控制器将确定的下料数量发送给饲喂器,所述饲喂器根据该下料数量为该母猪提供饲喂量。因此,本发明所述的妊娠母猪自动精准饲喂方法能够对母猪个体进行识别,并且按个体实现日粮精确饲喂的自动控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24767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410090671.1

  • 申请日2014-03-12

  • 分类号A01K5/02(20060101);

  • 代理机构11403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翔;李弘

  • 地址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54: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5-10

    授权

    授权

  • 2015-01-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5/02 申请日:201403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2-3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畜饲喂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妊娠母猪自动精准饲喂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养猪业大国,每年出栏的商品猪数量基本在6亿头以上,居世界 第一。而可繁殖母猪的数量基本稳定,大约在4900万头左右,大约占生猪存 栏数量的11%左右,这意味着在我国需要饲养较多的繁殖母猪才能保证出栏 商品猪的数量。具体而言,涉及到繁殖母猪的生产力水平。据Agri-stats2010 年提供的母猪生产力行业基础报告,在国际上母猪繁殖力即生产力较高的欧 洲国家如荷兰、丹麦、爱尔兰、法国等,一头繁殖母猪,年产窝数在2.3~2.5 之间,一年能够提供的断奶活仔数高达24~26头,母猪死亡率,来自大样本 数据(百万头以上)显示为6.8%,断奶日龄提前到18.7天,断奶仔猪重量也 能达到5.6kg。在如此高的母猪生产力水平下,断奶均匀度基本一致的仔猪在 其后的饲养过程中,饲喂管理方便,发育健康,发病率及淘汰率低,保证了 最终的上市的猪只数量及猪肉数量的稳定供给,维护了猪价的稳定。

在我国,目前的母猪繁殖力相比之下,存在巨大的差距。据农业部有关 部门统计,目前母猪年产窝数一般为2.0,一头母猪年产活仔数大约为15~20 头,但能够提供的断奶活仔数仅为14头左右,为欧洲发达水平的56%左右, 最终能提供出栏的商品猪头数大约在12头以上。这就意味着要提供相同数量 的出栏猪只数量,则需要饲养的繁殖母猪的数量大约是高繁殖力国家的1.7 倍以上,不仅需要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饲料资源,而且由此造成的排 放及污染问题更加严重。

提高繁殖母猪的生产力,能否保证提供健康及体重均匀度较好的断奶仔 猪,是保证商品猪饲养的关键,不仅是养殖场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国家 养殖业水平的主要组成部分。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母猪繁殖力表现的巨大差异呢?首先从遗传潜力上 分析,实际上,目前主要饲养的商品猪都是经过遗传改良后的大三元杂交品 种,如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品种杂交而来,在遗传潜力上几乎同质化而 无差异,越来越被行业认可的观点是,引起母猪生产力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 对母猪的精细饲喂与管理甚至护理上。而对规模化母猪场的精细饲养,随着 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也越来越离不开自动智能化设备的采用。为此,在现代 养殖领域,尤其是针对母猪的饲喂技术上,智能化、精确化的饲喂技术已经 成为必然发展的趋势,尤其是随着我国劳动力的结构及成本悄然发生了颠覆 性变化,生猪养殖模式已经从散养、家庭饲养迅速向集约化及规模化、标准 化的模式转变,具有智能化、自动化及精细化的养殖技术成为行业发展的迫 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妊娠母猪自动精准饲喂方法,该 方法能够对母猪个体进行识别,并且日粮精确饲喂的自动控制。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妊娠母猪自动精准饲喂方法,包括步 骤:

母猪接近饲喂器采食时,读取母猪个体编码;

将读取的母猪编码传送给控制器;

所述的控制器获得母猪个体编码,根据该编码获取所述母猪的妊娠阶段 并确定下料数量;

所述的控制器将确定的下料数量发送给饲喂器,所述饲喂器根据该下料 数量为该母猪提供饲喂量。

可选地,所述母猪的个体编码是在标准低频RFID电子耳标中,耳标的 工作频率为134.2±1.5Khz;固定在饲喂器上的天线对耳标的感应距离: 15cm~25cm,响应时间小于0.5ms。

进一步地,所述标准低频RFID电子耳标的编码长度定义为不超过15位 的ASCⅡ码,由数字和/或字母组成。

可选地,所述的控制器获得母猪个体编码时,所述的控制器先对该个体 编码进行校验,符合校验的编码则根据该编码查找数据库中该猪只的信息; 不符合校验的耳标则视为无效,直接抛弃。

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制器采用CRC32进行校验。

可选地,控制器向饲喂器发送动作指令,所述指令包括向母猪下料的动 作以及下料量。

进一步地,所述饲喂器母猪的采食情况,在所述控制器的显示屏上直接 显示出来,或者通过计算机客户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所述控制器上查询。

进一步地,所述的计算机客户端对饲喂器的参数进行设置,当计算机客 户端与控制器连接成功后,在控制器预设的不同妊娠期日饲喂量数据的基础 上,进行调整的数据项包括配种日期、体重、系谱,预定下料量及预设结束 日期。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妊娠母猪自动精准饲喂方法, 通过母猪接近饲喂器采食时,读取母猪个体编码;将读取的母猪编码传送给 控制器;控制器获得母猪个体编码,根据该编码获取所述母猪的妊娠阶段并 确定下料数量;控制器将确定的下料数量发送给饲喂器,饲喂器根据该下料 数量为该母猪提供饲喂量。从而,所述的妊娠母猪自动精准饲喂方法提高了 饲养管理水平与饲料采食的效率,实现对妊娠母猪个体的精细饲喂与体况数 据的自动化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妊娠母猪自动精准饲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 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妊娠母猪自动精准饲喂方法的流程 示意图,所述的妊娠母猪自动精准饲喂方法包括:

步骤101,母猪接近饲喂器采食时,读取母猪个体编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母猪需要佩戴标准低频RFID电子耳标,耳 标的工作频率为134.2±1.5Khz,配合适当功率的、固定在饲喂器上的天线系 统,对耳标的感应距离:15cm~25cm,响应时间小于0.5ms。较佳地,一旦母 猪接近饲喂器的食槽进行采食时,读卡器自动获取该猪的身份信息。其中, 耳标的编码长度定义为不超过15位的ASCⅡ码,可以由数字和/或字母组 成。但在同一个繁殖场,在一定的运行时期内,所述的耳标编码应具有惟一 性,可读性及可拓展性。较佳地,编码规则符合RFIDISO11784或者11785 编码规则。

步骤102,将读取的母猪编码传送给控制器。

在实施例中,读卡器获取成功后,读卡器将读取到的母猪编码传输到控 制器中,进行其后的信息处理。优选地,所述的控制器包括主控板、电机及 显示屏。控制器实际上可以是一个下位机,其主控板嵌入的主芯片为高性能 ARM LPC1766,是NXP的非常成熟的32位嵌入式处理器,利用计算机串口 (9针口)可进行编程,并采用WIFI芯片技术(芯片型号为: STM32F215RG)与上位机(计算机客户端)通讯。其中,控制器与耳标读卡器 采用RS-232接口。

控制器的电源采用24V配电柜统一供电,可以满足10台设备同时工 作。24V低压电源,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步骤103,控制器获得母猪个体编码,根据该编码获取所述母猪的妊娠 阶段并确定下料数量。

当母猪初次进行饲喂后,先由读卡器读取到耳标,数据迅速发送给下位 机,下位机对该耳标进行校验,较佳地,采用CRC32进行校验。符合校验的 耳标则根据编码查找数据库中该猪只的信息;不符合校验的耳标则视为无 效,直接抛弃。

需要说明的是,在读取母猪个体编码时,判断是否为第一次编码读取。 若是则控制器会自动产生一条新的猪只信息记录,该记录的“耳标”字段会记 录识别的耳标编码,“日期”字段为当天日期(date()),而针对该母猪的喂料 数据,均事先依据不同的妊娠阶段设定好,并由控制器按照定义好的下料数 量。所述的下位机设置妊娠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的时间,然后下位机 会自动计算猪只处于何种阶段并按照该阶段下料。

步骤104,控制器将确定的下料数量发送给饲喂器,所述饲喂器根据该 下料数量为该母猪提供饲喂量。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控制器向饲喂器发送动作指令,所述指令 包括向母猪下料的动作以及下料量。较佳地,可以通过饲喂器下料电机旋转 的次数,开始定量饲喂。这时,控制器在其的基本信息库中,检索出具有该 猪只的当日记录,记录中记载有该猪只当日的实际饲喂量,预设饲喂量等数 据。由控制器控制饲喂剩料部分,所述的剩料部分是指预定饲喂量减去实际 已饲喂量。一般情况下,定量饲料分两次饲喂,也有多余两次的情形发生。 例如当猪只在第二次饲喂时突然停电或遇到意外的惊吓而提高离开,就会出 现第3次进入采食的情形。需要说明的是,当猪只该天第一次喂食,下料不 超过60%;如果不是第一次喂食,则要计算该猪只剩余的料量。

优选地,控制器数据的记录方法:由每台饲喂器的控制器记录的每只猪 只采食记录最多为一个月的数据,即控制器可以记录猪只一个月的数据。例 如:每台饲喂器饲喂的母猪的最大数量为40头(可以依据储料斗的容积及适 宜的群居的猪只数量决定的),如果按一个月30天计算,控制器记录的猪只 采食记录的最大数为1200条。较佳地,超过30天随着饲喂天数的增加,一 旦记录数大于1200条,控制器采用堆栈控制原理,即记录先进先出,保存实 际记录的总数最大值不变。因此,在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妊娠母猪自动精准 饲喂方法还需要通过无线网络与计算机客户端进行数据的交换,该计算机客 户端可以认为是控制器的上位机,在计算机客户端保存已经在控制器内贮存 过的数据。一般来说,可以每隔10天或半个月让控制器与计算机客户端发生 一次数据的交换。控制器采集的数据被计算机客户端的指令提取后,在计算 机客户端中与已经贮存的数据合并时,一旦发现保存有先前的、相同猪只相 同日期的饲喂记录数据,则不会覆盖;而不相同时,则在计算机客户端的数 据库尾部添加未保存的新的数据记录,以保持数据的有效性并消除冗余。还 有,每台饲喂器母猪的采食情况,不仅可以在识别到某猪只的有效耳标后, 在控制器(下位机)的显示屏上直接显示出来,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客户端 (上位机)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下位机上查询。

另外,计算机客户端即上位机,上位机可以对饲喂器的参数进行设置。 当上位机与控制器连接成功后,可在控制器预设的不同妊娠期日饲喂量数据 的基础上,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临时性调整,主要可修改的数据项有:配种日 期、体重、系谱,预定下料量及预设结束日期。其中,直接与精确饲喂有关 的项目为预定下料量和预设结束日期。这样的修改可以对需要特别关照的猪 只基于其自身的体况及健康状态进行一段时间的特备关照。

科学计算或设定母猪个体的采食量实质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母猪 个体的采食量与其遗传特性、体重、怀孕日龄、季节变化,以及日粮中的主 要养分能量浓度等有关,目前很难通过通用的公式表达各种情形下采食量的 变化。但通过大量的观察试验结果总结出有关妊娠母猪的基本采食量规律及 调控规律。一年中不同季节里,妊娠母猪的采食量总体上在2.1~2.6kg/d变 化。对妊娠母猪一般采用阶段饲喂法,即在妊娠前期(≤30天)限量饲喂, 一般限定的采食量在2.0~2.2千克/天;在泌乳中期(31~83天),适量饲喂, 一般限定的采食量在2.4~2.5千克/天;在妊娠后期(84天~分娩),适当增加 饲喂量,一般给定的采食量在2.6~2.8千克/天。妊娠前期限量饲喂,可防止 母猪肥胖,有利于提高胚胎存活率,也有利于防止泌乳期采食量下降。妊娠 后期增加饲料喂量,可保证胎儿快速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针对不同的猪只 个体及具体体况,一般需要在观察其采食特性,并结合事先配制日粮中的消 化能(Mcal/kg)、蛋白质浓度(%)等,对每一母猪个体的每天采食量进行具体设 定,并在观察其采食表现后(通过分析饲喂器控制器系统记录的母猪个体一 段时间的采食量后),再有针对性的调整一些个体的采食量,即不外乎或高出 或调低一般设定的日采食量,尽可能达到自由采食的效果,实现有差异性的 精确饲养。本实例在控制器的ARM饲喂控制模块中,事先设定的、针对妊 娠母猪的阶段饲养的基础饲喂量如下:

妊娠前期(≤30天),日采食量在2000克/天;

妊娠中期(31~83天),日采食量在2400克/天;

妊娠后期(84天~分娩),日采食量2800克/天。

在实施例中,饲喂方式为采用2次下料,第一次下料占总量的60%。例 如,如果总是设定为2000克,则其60%为1200克。第二次下完余下的大约 40%,即2000-1210=790(克)。

由此可以看出,本发明提出的妊娠母猪自动精准饲喂方法,创造性地当 母猪的头伸到饲喂器进行采食时,读卡器获取母猪的身份信息,通过事先科 学计算的下料量,控制器控制饲喂器进行下料,达到智能化和精确饲喂的目 的;尤其,本发明适用于中小规模的母猪繁殖场对自动饲喂设备及技术的需 求,从解决饲料的精确投喂入手,进行技术的集成与开发的;最后,整个所 述的妊娠母猪自动精准饲喂方法准确、简便,易于操作。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