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屏蔽罩、半导体封装件及制法暨具有该屏蔽罩的封装结构

屏蔽罩、半导体封装件及制法暨具有该屏蔽罩的封装结构

摘要

一种屏蔽罩、半导体封装件及制法暨具有该屏蔽罩的封装结构,该制法包括:提供一表面定义有至少一承载区与环绕该承载区的切割区的基板,于该承载区上设置至少一电子组件;于该基板的承载区上设置屏蔽罩,该屏蔽罩具有容置该电子组件的凹部与向外延伸至切割区的定位件;以及沿该切割区进行切割工艺,以移除部分该定位件与部分该基板。本发明能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磁屏蔽罩定位失准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11271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矽品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153304.7

  • 发明设计人 钟匡能;钟兴隆;黄添崇;许聪贤;

    申请日2013-04-27

  • 分类号H01L23/16;H01L21/68;H01L23/10;H01L23/31;H01L21/52;

  • 代理机构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程伟

  •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39:3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0-20

    授权

    授权

  • 2014-11-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L23/16 申请日:201304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0-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封装件及其制法,尤指一种具电磁屏蔽罩 的半导体封装件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市面上的电子产品多以轻量、小型、 高速及多功能为诉求,使产品内部的半导体封装件朝高运算速度、高 组件密度、高复杂度发展,更将其它生物、光学、机械、电机与磁性 等多功能的电子组件整合于同一线路板上。

为符合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趋势,使得其上封装件的设置密度增 加,导致封装件间容易产生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 的现象。

为解决封装件间电磁干扰的问题,通常会于封装件封装时,于外 部设置电磁屏蔽罩,以避免封装件间的电磁干扰。

请参阅图1A至图1B,其为目前业界开发的半导体封装件1的示 意图。现有具有电磁屏蔽罩的半导体封装件1如图1B左半边所示,其 制法包括:于基板10上设置电子组件11;以及通过导电接着层122 使一电磁屏蔽罩12与基板10结合形成容置空间110,使该电子组件 11收纳于该容置空间110中。然而,前述制法并不具有定位功能,常 发生如图1B右半边所示的定位失准而造成半导体封装件1’良率低的 缺点。

请参阅图2A至图2B,其为目前业界为改善定位失准的缺失而开 发的具有电磁屏蔽罩的半导体封装件2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经改进 的具有电磁屏蔽罩的半导体封装件2的制法包括:于基板20上设置电 子组件21;以及使该电磁屏蔽罩22与设有定位孔220的基板20结合 形成一容置空间210,使该电子组件21收纳于该容置空间210中。然 而,前述制法的基板20设置有定位孔220,因此会占用掉基板20内原 本可供电路布局的空间,因而需使用较大的基板20,不仅增加成本, 且造成封装件体积加大的缺点。

因此,如何在不增加基板面积的情况下,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磁 屏蔽罩定位失准的问题,实已成目前亟欲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蔽 罩、半导体封装件及其制法暨具有该屏蔽罩的封装结构,能克服现有 技术中的电磁屏蔽罩定位失准的问题。

本发明的屏蔽罩包括:凹部,其具有用于收纳电子组件的容置空 间;以及定位件,其自该凹部的凹缘向外延伸。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半导体封装件的制法,其包括:提供一表面定 义有至少一承载区与环绕该承载区的切割区的基板,于该承载区上设 置至少一电子组件;于该基板的承载区上设置屏蔽罩,该屏蔽罩具有 容置该电子组件的凹部与向外延伸至切割区的定位件;以及沿该切割 区进行切割工艺,以移除部分该定位件与部分该基板。

由前述制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封装结构,其包括:基板,其定义有 至少一承载区与环绕该承载区的切割区;至少一电子组件,其设置于 该承载区上;以及屏蔽罩,其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具有容置该电子组 件的凹部与向外延伸至切割区的定位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半导体封装件,其包括:基板;至少一电子组 件,其设置于该基板上;以及屏蔽罩,其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具有容 置该电子组件的凹部与向外延伸的定位件,该定位件的末端齐平于该 基板的侧表面。

前述的半导体封装件的制法,于设置该屏蔽罩之前,还包括于该 基板上形成包覆该电子组件的封装胶体,且该屏蔽罩的凹部还容置该 封装胶体。

前述的半导体封装件的制法中,该定位件具有第一定位部,且该 切割区具有对应结合该第一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与第 二定位部于切割工艺中被移除。

前述的半导体封装件及其制法中,该基板的承载区还具有环绕该 电子组件的接地垫,且该屏蔽罩电性连接该接地垫。

前述的半导体封装件的制法,于设置该屏蔽罩之前,还包括于该 接地垫上或屏蔽罩上形成有导电接着层,以令该屏蔽罩通过该导电接 着层设置于该基板上。

前述的屏蔽罩、半导体封装件的制法及封装结构中,该第一定位 部为插销。

前述的屏蔽罩、半导体封装件的制法及封装结构中,该第二定位 部为贯穿孔或盲孔。

前述的半导体封装件及其制法中,该导电接着层为导电胶或焊锡。

前述的半导体封装件及其制法暨封装结构中,该屏蔽罩与封装胶 体之间具有间隙。

前述的半导体封装件及其制法暨封装结构中,该电子组件为芯片、 封装件或被动组件。

由上可知,本发明的屏蔽罩、半导体封装件及其制法暨封装结构, 通过于基板的切割区形成第二定位部,以在不增加基板面积的情况下, 改善现有技术中电磁屏蔽罩定位失准的问题,使得本发明的半导体封 装件制法在得以节省基板面积的情况下,提升电磁屏蔽罩的定位准确 度,且还保有电磁屏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B为现有半导体封装件的示意图。

图2A至图2B为现有经改进的现有半导体封装件的示意图。

图3A至图3C为本发明的半导体封装件的制法的剖面图,其中, 图3A’为图3A的剖视图,图3B’为图3B的剖视图,且图3C’与图3C” 为图3C的其它实施方式。

符号说明

1、1'、2、3          半导体封装件

10、20、30           基板

11、21、31           电子组件

110、210、310        容置空间

12、22               电磁屏蔽罩

122、322             导电接着层

220                  定位孔

300                  第二定位部

301                  接地垫

310’                间隙

32                   屏蔽罩

320                  定位件

320a                 第一定位部

321                  凹部

34                   封装胶体

S                    承载区

C                    切割区

3A’-3A’、3B’-3B’ 剖面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 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及功 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 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了解与阅读,并 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 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 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 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外”、“第 一”、“第二”及“一”等用语,也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 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 容下,当也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图3A至图3C所示者,为本发明的半导体封装件3的制法的剖面 图,其中,图3A’为图3A的剖视图,图3B’为图3B的剖视图,且图 3C’与图3C”为图3C的其它实施方式。

如图3A及图3A’所示,其中,图3A’为沿图3A的剖面线3A’-3A’ 的剖视图,于一定义有至少一承载区S与环绕该承载区S的切割区C 的基板30的该承载区S上设置至少一电子组件31,且于该承载区S 边缘处设置接地垫301,并在定义于该基板30上的切割区C中形成有 第二定位部300。

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定位部300为贯穿孔,以供后续设置的屏 蔽罩定位之用。此外,该电子组件31为芯片、封装件或被动组件。于 本发明的屏蔽罩、半导体封装件及其制法暨封装结构中,对于该第二 定位部300的型态并未有特殊限制,仅需与后续设置的屏蔽罩的第一 定位部对应即可,于其它实施例中该第二定位部300为盲孔。

如图3B及图3B’所示,其中,图3B’为沿图3B的剖面线3B’-3B’ 的剖视图,于该基板30的承载区S上设置屏蔽罩32,且该屏蔽罩32 具有容置该电子组件31的凹部321与向外延伸至切割区C的定位件 320,以使该屏蔽罩32与基板30的承载区S间形成用以收纳该电子组 件31的容置空间310。

于本实施例中,该定位件320具有第一定位部320a,且该第一定 位部320a对应结合于基板30上的第二定位部300,其中,该第一定位 部320a为插销,以插入该第二定位部300(贯穿孔或盲孔)中而达到定位 的效果。此外,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于接地垫301上形成有导电接 着层322,以令该屏蔽罩32通过该导电接着层322固设于该基板30 上,其中,该导电接着层322为导电胶或焊锡。此外,该屏蔽罩32具 有屏障并阻绝电磁干扰的功能,藉以达到电磁屏蔽的效果。

请参阅图3C,其接续图3B的工艺,沿该切割区C进行切割步骤, 以移除部分该定位件320与部分该基板30,即得到本发明的半导体封 装件3。也就是,于切割工艺中移除定位件320的该第一定位部320a、 对应于该第一定位部320a的第二定位部300以及该基板30的部分切 割区C。

如图3C’与图3C”所示,还可于设置该屏蔽罩32之前,形成包覆 该电子组件31的封装胶体34,且该屏蔽罩32包覆于封装胶体34之外, 或该屏蔽罩32与封装胶体34之间具有间隙310’。于本实施例中,有 关封装胶体34的形成方式及材料为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所能 了解,故在此不再赘述。

于本实施例中,对于切割工艺的方式及步骤,为现有者即能适用, 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半导体封装件3包括:基板30;至少一电子组件31,其 设置于该基板30上;以及屏蔽罩32,其设置于该基板30上,且该屏 蔽罩32具有容置该电子组件31的凹部321与向外延伸的定位件320, 该定位件320的末端齐平于该基板30的侧表面。

前述的半导体封装件3中,还可包括封装胶体34,其形成于该基 板30上。该屏蔽罩32包覆于封装胶体34之外,或该屏蔽罩32与封 装胶体34之间具有间隙310’。

于本实施例中,该基板30上还具有环绕该电子组件31的接地垫 301,并通过形成于该接地垫301上的导电接着层322,以令该屏蔽罩 32通过该导电接着层322固设并接地连接至该接地垫301上。此外, 该电子组件31为芯片、封装件或被动组件。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半导体封装件及其制法,通过于基板的切割 区形成第二定位部及于屏蔽罩设置定位件,不仅克服现有半导体封装 件产生电磁干扰的缺点,更在不增加基板面积的情况下,赋予电磁屏 蔽罩的定位精准度,进而提升产品的良率。

上述实施例仅用以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 限制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 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 要求书所列。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