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清洁单元、具有该清洁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设置在清洁单元上的闸门

清洁单元、具有该清洁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设置在清洁单元上的闸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清洁单元以及具有该清洁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清洁单元具有清洁部件、废调色剂传送体、闸门、闸门移动机构。清洁部件从图像形成面上清除废调色剂。废调色剂传送体向废调色剂容器传送传送通路内的废调色剂。闸门具有使传送通路和废调色剂容器连通而开闭的排出口。闸门与密封部件接触或相离。闸门移动机构使闸门在开口位置和闭口位置间移动。开口位置为,通过使闸门绕轴向一方转动的同时在轴向上移动,以使其外端面与密封部件接触,从而打开排出口时闸门所处的位置。闭口位置为,通过使闸门绕轴向另一方转动的同时在轴向上移动,以使其外端面离开密封部件,从而关闭排出口时闸门所处的位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12277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410160864.X

  • 发明设计人 森下浩树;

    申请日2014-04-21

  • 分类号G03G21/00;G03G15/00;

  • 代理机构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韩登营

  • 地址 日本大阪府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29:3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1-04

    授权

    授权

  • 2014-12-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3G21/00 申请日:201404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0-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复印机和打印机等的清洁单元、具有该清 洁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设置在清洁单元上的闸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具有清洁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该清洁单元 用于从完成图像形成处理后的图像载体的图像形成面上清除废调色 剂。

例如,包括清洁单元的感光鼓单元具有刮擦辊、清洁刮板、螺旋 杆、杯状的闸门(部件),其中,刮擦辊和清洁刮板用于从感光鼓的 图像形成面上清除废调色剂,螺旋杆用于将下落的废调色剂传送到壳 体内,闸门用于使壳体的内部相对于外部开闭。废调色剂由形成于闸 门上的排出口被排出到调色剂传送部,接着,被回收容器回收。另外, 在将感光鼓单元(清洁单元)从装置主体上拆下来时,闸门以其转动 轴线为中心转动,使排出口关闭。

在上述清洁单元中,于排出口和调色剂传送通路的连接部分设置 密封部件,以防止废调色剂的漏出。密封部件与排出口的周缘和闸门 的外端面(外侧面)相紧贴,从而防止废调色剂漏出。

但是,在与闸门的外端面相对于密封部件的紧贴力的作用方向垂 直的方向上进行清洁单元的安装或拆卸动作时,该紧贴力则会变为该 拆装作业的阻力。因而难以对清洁单元进行拆装作业。另外,在闸门 的外端面和密封部件紧贴的状态下,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则会妨碍闸门 的转动。从而会产生排出口不能顺利关闭的问题。只要减弱闸门和密 封部件的紧贴力,便可解决该问题。但是,为了防止废调色剂的漏出, 则不能轻易地减弱该紧贴力。

另外,假如在闸门顺利转动的情况下,随着闸门的逐渐转动,排 出口逐渐地实现关闭,因而在排出口被闸门完全关闭之前,其与密封 部件的紧贴状态即被解除。因此则会出现如下问题:在将清洁单元从 装置主体上拆下来时,废调色剂从排出口漏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单元、具有 该清洁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设置在清洁单元上的闸门,该清洁单 元能够在确保闸门和密封部件的紧贴性的基础上使排出口顺利关闭, 另外,能够防止使闸门离开密封部件时废调色剂的漏出。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洁单元具有清洁部件、废调色 剂传送体、闸门、闸门移动机构。清洁部件从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 载体的图像形成面上清除废调色剂。废调色剂传送体向废调色剂容器 传送支承所述清洁部件的壳体上形成的传送通路内的所述废调色剂。 圆筒状的闸门具有排出口,该排出口能够被开闭从而能够使所述传送 通路和所述废调色剂容器连通。另外,闸门能够与防止所述废调色剂 从所述排出口漏出的密封部件相接触以及相分离。闸门移动机构使所 述闸门在开口位置和闭口位置之间移动。开口位置为,通过使所述闸 门以其自身轴线为中心向一个方向转动的同时在轴向上移动,以使所 述闸门的外端面与所述密封部件相接触,从而打开所述排出口时所述 闸门所处的位置。闭口位置为,通过使所述闸门以其自身轴线为中心 向另一个方向转动的同时在轴向上移动,以使所述闸门的外端面离开 所述密封部件,从而关闭所述排出口时所述闸门所处的位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上述清洁单 元。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闸门设置在清洁单元上。清洁单 元具有清洁部件、废调色剂传送体、闸门移动机构。清洁部件从形成 调色剂图像的图像载体的图像形成面上清除废调色剂。废调色剂传送 体向废调色剂容器传送支承所述清洁部件的壳体上形成的传送通路 内的所述废调色剂。闸门具有排出口,该排出口能够被开闭从而能够 使所述传送通路和所述废调色剂容器连通。另外,闸门形成为圆筒状, 其与防止所述废调色剂从所述排出口漏出的密封部件相接触或者离 开该密封部件。闸门在所述闸门移动机构的作用下在开口位置和闭口 位置之间移动。开口位置为,通过使所述闸门以其自身轴线为中心向 一个方向转动的同时在轴向上移动,以使所述闸门的外端面与所述密 封部件相接触,从而打开所述排出口时所述闸门所处的位置。闭口位 置为,通过使所述闸门以其自身轴线为中心向另一个方向转动的同时 在轴向上移动,以使所述闸门的外端面离开所述密封部件,从而关闭 所述排出口时所述闸门所处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 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的感光鼓 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的感光鼓 单元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洁单元的内部结构 的立体图。

图5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洁单元的闸门,图5 中(a)是从侧方看该闸门时所得到的立体图,图5中(b)是从轴向 看该闸门时所得到的立体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 机中,感光鼓单元和废调色剂传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中,废 调色剂传送装置和废调色剂容器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洁单元的闸门移动 机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洁单元的闸门移动 机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9中(a)表示闸门位于开口位置时的状 态,图9中(b)表示闸门位于闭口位置时的状态。

图10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洁单元的闸门等的剖 视图,图10中(a)表示闸门位于开口位置时的状态,图10中(b) 表示闸门位于闭口位置时的状态。

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洁单元的闸门移 动机构和传送体移动机构的动作的剖视图,图11中(a)表示闸门位 于开口位置时的状态,图11中(b)表示闸门位于闭口位置时的状态。

图12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洁单元的传送体 移动机构的动作的立体图,图12中(a)表示闸门位于开口位置时的 状态,图12中(b)表示闸门位于闭口位置时的状态。

图13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洁单元的传送体 移动机构的动作的剖视图,图13中(a)表示闸门位于开口位置时的 状态,图13中(b)表示闸门位于闭口位置时的状态。

图14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洁单元拆装时的 闸门移动机构的作用的剖视图,图14中(a)表示闸门位于闭口位置 时的状态,图14中(b)表示闸门位于开口位置时的状态。

图15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清洁单元拆装时的 闸门移动机构和传送体移动机构的作用的剖视图,图15中(a)表示 闸门位于闭口位置时的状态,图15中(b)表示闸门位于开口位置时 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有清洁单元 且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彩色打印机进行说明。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 为方便说明,将各图中所示的箭头Fr规定为彩色打印机的正面侧(前 侧)。

首先,参照图1~图3说明彩色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这里,图 1是示意性地表示彩色打印机1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感 光鼓单元21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感光鼓单元21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彩色打印机1具有:装置主体2,其构成主要外部 轮廓;供纸盒3,其设置在装置主体2的下部;手动送纸盘(未图示), 其设置在装置主体2的前表面上;出纸盘5,其设置在装置主体2的 上表面上。

另外,彩色打印机1在装置主体2内具有:供纸部11,其将供纸 盒3内收装的纸张提供给传送通路10;图像形成部13,其将调色剂 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上;二次转印夹持部14,其将一次转 印后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纸张上;定影装置15,其将二次转印后 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纸张上。

中间转印带12水平绕搭在驱动辊12a和张紧辊12b上。由未图 示的驱动电机驱动驱动辊12a转动,使中间转印带12在规定方向(参 照图1中的箭头)上转动。

图像形成部13通过4个调色剂盒20内收装的4种颜色(黄色、 品红、青色、黑色)的补给用的调色剂(显影剂)形成图像。图像形 成部13具有:4个感光鼓单元21,其具有作为图像载体的感光鼓24; 曝光器22,其向各感光鼓24的成为图像形成面的表面照射激光(参 照图1所示的箭头P)。

4个调色剂盒20排列在出纸盘5的下侧。4个调色剂盒20分别 以能拆下来的方式安装在装置主体2内。4个感光鼓单元21在前后方 向上并列设置在中间转印带12的下侧。4个感光鼓单元21分别以能 拆下来的方式设置在装置主体2内。由于4个感光鼓单元21分别具 有相同的结构,因而,下面对1个感光鼓单元21进行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感光鼓单元21具有感光鼓24、充电器25、 清洁单元26。在感光鼓24的轴向两端侧设有一对支承框架23,感光 鼓24通过感光鼓轴承部24a支承该一对支承框架23上且能够转动。 充电器25使感光鼓24的表面(图像形成面)均匀带电,且使其处于 规定的电位。清洁单元26清除感光鼓24的表面上残留的废调色剂。 充电器25、显影器27、一次转印辊28、清洁单元26按照一次转印的 处理顺序配置在感光鼓24的周围(参照图1)。

感光鼓24在感光鼓管的外周面上具有非晶硅类的感光层,该感 光层由铝等导电性材料形成。感光鼓24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形成。在 感光鼓24的一端(在图2中为右端)安装有感光鼓驱动齿轮24b。感 光鼓驱动齿轮24b与被未图示的驱动电机驱动而转动的驱动齿轮29 相啮合(参照图12)。

充电器25具有:充电辊25a,其与感光鼓24滑动接触;刮擦辊 25b,其研磨充电辊25a的表面。充电辊25a和刮擦辊25b的轴向上 的两端部支承在一对支承框架23的下部。

接下来,说明由彩色打印机1所进行的图像形成处理。彩色打印 机1接通电源后,对定影装置15的温度设定等各种参数进行初始化。 接着,由与彩色打印机1相连接的个人电脑等输入图像数据,彩色打 印机1得到打印开始的指示后,执行如下图像形成动作。

各曝光器22对通过各充电器25而带电的各感光鼓24的表面进 行对应于图像数据的曝光,从而形成静电潜像。各显影器27通过由 各调色剂盒20提供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使静电潜像变为调色剂图像。

中间转印带12通过施加偏压的各一次转印辊28依次承载被一次 转印后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在中间转印带12上形成全彩色的 调色剂图像。另外,由供纸部11从供纸盒3(或手动送纸盘4)中取 出的纸张经传送通路10被传送到二次转印夹持部14。二次转印夹持 部14通过所施加的偏压将全彩色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纸张上。 该纸张由定影装置15进行定影处理。然后,纸张被排出到出纸盘5 上。另外,各感光鼓24的图像形成面上残留的调色剂(废调色剂) 被清洁单元26清除。

接下来,参照图2~图5说明各感光鼓单元21的清洁单元26。 这里,图4是表示清洁单元26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5表示清洁 单元26的闸门33,图5中(a)是从侧方看闸门33时所得到的立体 图,图5中(b)是从轴向看闸门33时所得到的立体图。另外,由于 4个感光鼓单元21之间具有相同的结构,因而,下面对1个清洁单元 26进行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清洁单元26具有构成其主要外部轮廓的壳 体30、清洁部件(机构)31、第1螺旋杆32、闸门33、闸门移动机 构34、传送体移动机构35。清洁部件31从感光鼓24的图像形成面 上清除废调色剂。作为废调色剂传送体的第1螺旋杆32向废调色剂 容器59传送壳体30上形成的第1传送通路36内的废调色剂。闸门 33以能够开闭第1传送通路36的方式设置。闸门移动机构34用于使 闸门33移动到规定的位置。传送体移动机构35用于使第1螺旋杆32 在轴向上移动。

壳体30用于支承清洁部件31等。壳体30由壳体主体30a、上游 侧外壳部30b以及下游侧外壳部30c一体形成。壳体主体30a大致形 成为沿感光鼓24的轴向延伸且使靠近感光鼓24一侧开口的箱状。上 游侧外壳部30b从壳体主体30a一端(在图2中为右端)向外侧(右 侧)突出而形成。下游侧外壳部30c从壳体主体30a的另一端(图2 中为左端)的下部向外侧(左侧)突出而形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 中,将上述一端称为“上游”,而将上述另一端称为“下游”。

壳体主体30a在轴向上的长度稍微比感光鼓24在轴向上的长度 短。在壳体主体30a的两端上部分别形成有与支承框架23相连接的 臂部30d。上游侧外壳部30b和下游侧外壳部30c分别形成为圆筒状。 上游侧外壳部30b的上游端面和下游侧外壳部30c的下游端面分别开 口。

在壳体主体30a的下侧设置有第1传送通路36。第1传送通路 36在轴向上从上游侧外壳部30b延伸到下游侧外壳部30c(参照图4)。 在下游侧外壳部30c的下游侧底面上形成有矩形的第1送出口(排出 口)37,该第1送出口37形成在下游一侧,与第1传送通路36相连 通(参照图11)。第1传送口27通过闸门33与后述废调色剂传送装 置50相连接(参照图6)。

如图4所示,在壳体主体30a和上游侧外壳部30b的连接部分形 成有外壳侧轴承部38,该外壳侧支承部38支承第1螺旋杆32的上游 端部使其能够转动。另外,在上游侧外壳部30b的上游端面(开口面) 上设置有螺旋杆轴承部39。螺旋杆轴承部39支承第1螺旋杆32的上 游端部使其能够转动,该第1螺旋杆32穿过外壳侧轴承部38,进而 向上游一侧延伸。

如图3所示,清洁部件31由与感光鼓24的图像形成面滑动接触 的清洁辊31a和清洁刮板31b构成。

清洁辊31a的轴向上的两端部支承在壳体主体30a的上部且能够 转动。清洁辊31a的周面的一部分从壳体30的开口部分露出,与感 光鼓24的图像形成面之间滑动接触。清洁辊31a在未图示的驱动电 机的驱动作用下沿与感光鼓24的相反方向转动。清洁辊31a研磨一 次转印调色剂图像后的感光鼓24的图像形成面。从而清除附着在感 光鼓24的表面上的废调色剂等。

清洁刮板31b例如为聚氨酯橡胶。清洁刮板31b固定在壳体主体 30a的下部。清洁辊31a的上部为自由端。清洁辊31a的上部在自身 弹力的作用下被感光鼓24推压。清洁刮板31b在与感光鼓24的转动 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位于转动前方”)与该感光鼓24相抵接。由 清洁刮板31b刮除感光鼓24的图像形成面上的废调色剂。另外,可 以设置以规定的压力向感光鼓24推压清洁刮板31b的施力部。

如图3和图4所示,第1螺旋杆32由沿第1传送通路36延伸的 转轴部32a和螺旋状的螺旋杆叶片32b构成。螺旋杆叶片32b由转轴 部32a的周面向径向突出固定。第1螺旋杆32支承在壳体30上且能 够转动,后面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第1螺旋杆32的上游一侧形成有凸缘部40,该凸缘部40形成 在比外壳侧轴承部38靠近内侧(另一端侧)的位置,且在径向上突 出。第1螺旋杆32穿过上游侧外壳部30b,进而向上游一侧延伸。在 第1螺旋杆32的上游端部上安装有从动齿轮41。

如图2和图4所示,闸门33形成为有底圆筒状。闸门33从下游 一侧嵌合安装,以关闭下游侧外壳部30c的开口面。如图5中(a) 所示,在闸门33的周壁33a上开口而形成矩形的排出口42。如图5 中(b)所示,在闸门33的底壁33b的内端面上形成有圆筒状的闸门 侧轴承部43,该闸门侧轴承部43支承第1螺旋杆32的下游端部转动。 闸门侧轴承部43由闸门33的内端面中央向轴向上游一侧突出设置。 第1螺旋杆32的转轴部32a以能拆下来的方式插入闸门侧轴承部43 内。因此使第1螺旋杆32的两端部被闸门轴承部43和外壳侧轴承部 38(参照图4)支承。

这里,在说明清洁单元26的各移动机构34、35之前,参照图6 和图7对各感光鼓单元21的清洁单元26所连接的废调色剂传送装置 50进行说明。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感光鼓单元21和废调色剂传送装 置50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废调色剂传送装置50和废调色剂容器59 的立体图。

废调色剂传送装置50大致形成为厚板状。废调色剂传送装置50 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横跨并列设置的4个清洁单元26(参照图6)。 在废调色剂传送装置50的一侧的表面上形成有隔开相等间隔的4个 单元连接槽51(参照图7)。4个单元连接槽51分别与清洁单元26 的第1送出口37相连接。另外,由于4个单元连接槽51之间具有相 同的结构,因而,下面对1个单元连接槽51进行说明。

单元连接槽51从上端面向下方切入(凹下)形成。清洁单元26 的闸门33从上端向下方插入单元连接槽51中。在单元连接槽51的 下端部形成有半圆形的单元抵接部52,以与闸门33的形状相对应。 在单元抵接部52的下侧周面上开口而形成矩形的导入口53。在除导 入口53以外的单元抵接部52上设置有由合成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的 密封部件54。正确来讲,周面部分的密封部件54的后端以比单元抵 接部52向上方延伸的方式设置(参照图14)。

另外,当清洁单元26与废调色剂传送装置50连接时,由闸门33 的排出口42使下侧外壳部30c的第1送出口37和单元抵接部52的 导入口53相连通(参照图14中(b))。此时,包含排出口42的周 缘在内的周壁33a的下侧外周面44和底壁33b的下侧外周面45被密 封部件54密封住(参照图15中(b))。

另外,在单元连接槽51的前侧表面上,于单元抵接部52的稍微 靠上方的位置上形成有成为台阶的被抵接部55。单元连接槽51的位 于被抵接部55上侧的部分在前后方向上形成比闸门33的直径足够大 的宽度。单元连接槽51的位于被抵接部55下侧的部分在前后方向上 形成与单元抵接部52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致相同的宽度。

在废调色剂传送装置50的下部,于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有使4 个导入口53(流出的废调色剂)汇合的第2传送通路56。在第2传 送通路56内设置有第2螺旋杆57,该第2螺旋杆57与第1螺旋杆 32一样具有螺旋状的螺旋杆叶片。第2螺旋杆57的轴向上的两端部 支承在第2传送通路56的内壁上且能够转动。第2螺旋杆57被未图 示的驱动电机驱动转动。在第2传送通路56的前端部底面上开口而 形成第2送出口(排出口)58。第2送出口58与废调色剂容器59的 回收口59a相连接。

这里对1个清洁单元26中的废调色剂的传送进行说明。

由清洁单元26从感光鼓24上清除的废调色剂下落到壳体30的 第1传送通路36中。第1传送通路36中汇集的废调色剂在第1螺旋 杆32的转动作用下向第1传送口37和排出口42被传送(参照图6 中的箭头)。废调色剂经通过密封部件54与排出口42连接的导入口 53流入第2传送通路56中(参照图7中的箭头)。在第2传送通路 56中汇集的废调色剂经与第2送出口58连接的回收口59a被回收到 废调色剂容器59内(参照图7中的空心箭头)。

接下来,参照图5、图8~图11对清洁单元26的闸门移动机构 34进行说明。这里,图8是表示闸门移动机构34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闸门移动机构34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10是闸门等的剖 视图。图9中(a)和图10中(a)表示闸门33位于开口位置P1时 的状态,图9中(b)和图10中(b)表示闸门33位于闭口位置P2 时的状态。图11是说明闸门移动机构34和传送提移动机构35的动 作的剖视图,图11中(a)是表示闸门33位于开口位置P1时的状 态,图11中(b)是表示闸门33位于闭口位置P2时的状态。

如图5所示,闸门移动机构34包括斜槽60、突起61、扭转螺旋 弹簧62、操作柄63。斜槽60在闸门33的周壁33a上倾斜形成,以 使闸门33能够在开口位置P1和闭口位置P2之间移动。突起61形成 于壳体30的外周面上,并且与斜槽60相卡合。扭转螺旋弹簧62施 加作用力,以使闸门33移动到闭口位置P2(参照图8)。操作柄63 由闸门33的周面向径向突出,对操作柄63进行操作,以使其克服扭 转螺旋弹簧62的作用力,从而使所述闸门33移动到开口位置P1。

斜槽60在排出口42的上游一侧,于闸门33的周壁33a上贯穿 形成。如图5中(a)所示,斜槽60向上方朝轴向的上游一侧倾斜, 而且在轴向上的槽宽是恒定不变的。薄壁64比闸门33的周壁33a稍 微薄一些。薄壁64形成与斜槽60大致相同的宽度。在闸门33的开 口面一侧沿薄壁64斜切形成有切口部65。

如图5中(b)所示,在闸门33的底壁33b的内端面上突出设置 有坡状的倾斜部66,该倾斜部66和斜槽60在同一方向上以同一角度 倾斜。倾斜部66和斜槽60在转动方向上错开形成。下游侧外壳部30c 的下游端面的上侧与倾斜部66相抵接。另外,下游侧外壳部30c的 下游端面倾斜形成,以与倾斜部66相对应。

如图5中(a)所示,突起61形成为三角柱状。突起61的1个 棱边从下游侧外壳部30c的外周面向径向突出。突起61以能滑动的 方式与斜槽60相卡合。突起61沿斜槽60相对移动。

如图8所示,扭转螺旋弹簧62卷绕设置在闸门33上,以覆盖斜 槽60。扭转螺旋弹簧26的一侧的臂部62a卡止在下游一侧的支承框 架23上(未图示)。扭转螺旋弹簧的另一侧的臂部62a卡止在操作 柄63上(未图示)。从而使扭转螺旋弹簧62如10所示对闸门33施 加向右转动(右旋)的力。

如图5中(b)所示,操作柄63从侧面看形成为钩状。在操作柄 63上形成有在周向上凹入的卡止部63a。卡止部63a上用于卡止扭转 螺旋弹簧62的另一侧的臂部62a。在操作柄63的相反于卡止部63a 的一侧形成有平坦的抵接部63b。另外,操作柄63的在径向上延伸出 来的顶端部分向轴向下游一侧弯折。

闸门移动机构34使闸门33在开口位置P1(参照图9中(a)~ 图11中(a))和闭口位置P2(参照图9中(b)~图11中(b)) 之间移动。通过使闸门33以其自身轴线为中心向一个方向转动的同 时在轴向上移动,从而能够使该闸门33的外端面45与密封部件54 相接触,从而打开排出口42,此时,闸门33所处的位置为开口位置 P1。通过使闸门33以其自身轴线为中心向另一个方向转动的同时在 轴向上移动,从而能够使该闸门33的外端面45离开密封部件54,从 而关闭排出口42。

当闸门33位于开口位置P1时,闸门33的排出口42克服扭转螺 旋弹簧62的作用力而朝向下方。因此,排出口42与下游侧外壳部30c 的第1送出口37位置一致(对准)(参照图10中(a)和图11中(a))。 即,排出口42(第1送出口37)被打开。

另外,当闸门33位于闭口位置P1时,闸门33在扭转螺旋弹簧 62的作用下沿斜槽60和倾斜部66转动,使排出口42朝向侧方。因 此,此时,排出口42便处于偏离第1送出口37的状态(参照图10 中(b)和图11中(b))。即,排出口42(第1送出口37)被关闭。 另外,此时,下游侧外壳部30c的外侧面与该排出口42相对。另外, 由于闸门33沿着斜槽60转动,因而转动时也向轴向上游一侧滑动(参 照图11中(b))

接下来,参照图11~图13说明清洁单元26的传送体移动机构 35。这里,图12是说明传送体移动机构35的动作的立体图。图13 是说明传送体移动机构35的动作的剖视图。图12中(a)和图13中 (a)表示闸门位于开口位置时的状态,图12中(b)和图13中(b) 表示闸门位于闭口位置时的状态。

传送体移动机构35与由闸门移动机构34使闸门33移动的动作 联动,使第1螺旋杆32在轴向上向和该闸门33在相同的方向移动。

具体来讲,如图12和图13所示,传送体移动机构35包括:驱 动齿轮29,其通过感光鼓驱动齿轮24b使感光鼓24转动;从动齿轮 41,其与驱动齿轮29相啮合,使第1螺旋杆32转动;扭转螺旋弹簧 62。另外,扭转螺旋弹簧62不仅作为闸门移动机构34的构成部分, 还兼作传送体移动机构35的构成部分。

驱动齿轮29和从动齿轮41分别由斜齿轮构成。驱动齿轮29具 有多个左旋斜齿。从动齿轮41具有多个右旋斜齿。

当对驱动电机进行驱动,使驱动齿轮29转动时,与驱动齿轮29 相啮合的从动齿轮41受到朝向下游一侧(在图13中为左侧)的推力 负荷。即,在驱动齿轮29驱动时(转动扭矩作用时),从动齿轮41 使推力负荷作用于第1螺旋杆32,以使闸门33移动到开口位置P1。 从而使第1螺旋杆32向轴向下游一侧移动(参照图11中(a)、图 12中(a)、图13中(a))。

另外,当驱动齿轮29没有受到驱动力作用时,则不会产生推力 负荷,因此,第1螺旋杆32在扭转螺旋弹簧62的作用下处于与闸门 33一起向轴向上游一侧可移动的状态(参照图11中(b)、图12中 (b)、图13中(b))。正确来讲,第1螺旋杆32和闸门33仅能 够在轴向上移动相当于驱动齿轮29和从动齿轮41的齿隙(back lash) 的距离。

接下来,参照图14~图15,说明清洁单元26的闸门移动机构 34和传送体移动机构35的作用。这里,图14和图15是说明清洁单 元26拆装时的闸门移动机构34等的作用的剖视图。图14中(a) 和图15中(a)表示闸门位于闭口位置P2时的状态,图14中(b) 和图15中(b)表示闸门位于开口位置P1时的状态。

首先,说明将1个感光鼓单元21(清洁单元26)安装到装置主 体2上时的情况。另外,安装前的清洁单元26的闸门33在扭转螺 旋弹簧62的作用下位于闭口位置P2(参照图14中(a)和图15中 (a))。

用户按照规定的方法打开装置主体2,使废调色剂传送装置50 露出。接着,用户使清洁单元26的闸门33(下游侧外壳部30c)由 上方向下方进入废调色剂传送装置50的单元连接槽51中。

当闸门33的进入动作逐渐进行时,闸门33的操作柄63上形成 的抵接部63b与单元连接槽51的被抵接部55相抵接。从而限制操 作柄63进入被抵接部55的下方(参照图14中(a))。当闸门33 继续进入时,与被抵接部55抵接的操作柄63克服扭转螺旋弹簧62 的作用力,使闸门33转动。详细来讲,闸门33在与突起61滑动接 触的斜槽60和与下游侧外壳部30c的下游端面滑动接触的倾斜部66 的引导下,进行转动(在图14中为左转)的同时向轴向下游一侧滑 动(参照图15中(b))。

当闸门33到达单元抵接部52(密封部件54)时,闸门33的排 出口42移动到使下游侧外壳部30c的第1送出口37和单元抵接部 52的导入口53连通的位置(参照图14中(b))。此时,闸门33 的下侧外周面44和下侧外端面45与密封部件54相紧贴。从而使排 出口42的周缘部处于被密封部件54密封的状态。即,闸门33处于 移动到开口位置P1的状态。另外,此时,操作柄63的抵接部63b 与被抵接部55的下侧面相抵接。

在这种状态下,当对驱动齿轮29施加转动扭矩时,则会在从动 齿轮41上产生朝向下游一侧的推力负荷。在该推力负荷的作用下, 固定有从动齿轮41的第1螺旋杆32向轴向下游一侧滑动(参照图 15中(b))。从而不仅能够防止废调色剂从排出口42漏出,还能 够向废调色剂容器59排出第1传送通路36内的废调色剂。

接下来,说明将1个感光鼓单元21(清洁单元26)从装置主体 2上拆下来的情况。另外,在将感光鼓单元21(清洁单元26)拆下 来时,驱动齿轮29(驱动电机)停止驱动。

用户按照与安装步骤相反的步骤将与废调色剂传送装置50相连 接的感光鼓单元21(清洁单元26)向上方取出。即,沿单元连接槽 51使闸门33向上方脱离。

当闸门33的脱离动作逐渐进行时,在扭转螺旋弹簧62的作用 下,闸门33向与安装时相反的方向转动。详细来讲,闸门33在斜 槽60和倾斜部66的引导下,进行转动的同时向轴向上游一侧滑动 (参照图15中(a))。此时,因转动扭矩而产生的推力负荷不会 作用于从动齿轮41。因此,扭转螺旋弹簧62的作用力通过闸门侧轴 承部43传递给第1螺旋杆32,使该第1螺旋杆32向轴向上游一侧 滑动(参照图15中(a))。另外,第1螺旋杆32向上游方向的移 动受到设置在第1螺旋杆32的上游一侧的凸缘部40的限制。(参 照图13中(b))。另外,操作柄63也向安装时的相反方向转动, 当闸门33的脱离动作进行时,该操作柄63逐渐脱离抵接部63b。

采用上面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1,闸门33具有以使 第1传送通路36和废调色剂容器59连通而开闭的排出口42。另外, 闸门33以能够与防止废调色剂从排出口42漏出的密封部件54相接 触或者相离开的方式设置。即,当闸门33位于开口位置P1时,具 有外端面45的闸门33与密封部件54接触(紧贴),排出口42与 废调色剂容器59连通。从而能够在防止漏出的状态下回收废调色剂。 另外,当闸门33位于闭口位置P2时,闸门33和密封部件54的紧 贴状态被解除,排出口42和废调色剂容器59的连通状态被解除。 此时,闸门33的外端面45向轴向上游一侧离开密封部件54。从而 能够容易地在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上下方向)上对具有清洁单元26 的感光鼓单元21进行安装和拆卸。另外,闸门33的外端面45和密 封部件54在轴向上相离。因此,不会有闸门33因与密封部件54的 摩擦而使其转动受到妨碍的情况发生。从而不仅能够使闸门33顺利 地滑动,还能够通过该闸门33使排出口42顺利地关闭。

另外,采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1,例如,当闸门 33从开口位置P1向闭口位置P1逐渐移动时,第1螺旋杆32也随之 移动,并在轴向上离开密封部件54。即,通过使第1螺旋杆32向第 1传送通路36的上游一侧滑动,使滞留在排出口42的上游一侧附近 的废调色剂向第1传送通路36的上游方向聚集。因此,即使在排出 口42完全关闭之前,其与密封部件54的紧贴状态被解除的情况下, 也能够防止滞留在排出口42的上游一侧附近的废调色剂漏出。即, 在闸门移动机构34和传送提移动机构35的相互作用下能够有效地 防止废调色剂从排出口42漏出。

另外,采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1,第1螺旋杆32 的轴向两端部被一对轴承部38、43支承。从而能够确保第1螺旋杆 32在第1传送通路36内稳定地转动。因此能够有效地传送废调色剂。 另外,闸门33除具有关闭排出口42的功能外,还具有第1螺旋杆 32的轴承功能。因此,与另外设置第1螺旋杆32的轴承的情况相比, 能够抑制单元的部件个数增加。即,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还有,采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1,扭转螺旋弹簧 62的作用力始终在关闭排出口42的方向上作用于闸门33。因此能 够适当地维持闸门33的闭口状态。另外,在将清洁单元26安装到 装置主体2(废调色剂传送装置50)上时,使操作柄63与设置在废 调色剂传送装置50一侧的被抵接部55相抵接,从而能够可靠地使 闸门33移动到开口位置P1。还有,通过使驱动力作用于驱动齿轮 29时,从而能够通过从动齿轮41使推力负荷作用于第1螺旋杆32, 并使该闸门33移动到开口位置P1。这样,传送体移动机构35兼具 有使第1螺旋杆32滑动的功能和传递驱动力的功能。从而能够省略 使第1螺旋杆32滑动的专用结构。从而能够简化清洁单元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应于4种颜色的废调色剂设有1个 废调色剂容器59,但是,例如对应于每种颜色的废调色剂均可以设 有废调色剂容器59。另外,调色剂的颜色数量任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螺旋杆32以能插入和拆卸的方式 支承在闸门侧轴承部43上,代替于此,也可以以容许转动而不能在 轴向上插入和拆卸的方式支承第1螺旋杆32。

另外,由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具有清洁 单元26的彩色打印机1的优选实施方式,因而本实施方式在技术上 附加了各种优选的限定,但是,只要没有特别限定本发明的记载, 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便不受这些方式的限定。还有,可以将上述本发 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置换成适当的、现有的构成要素等,而 且,可以进行包括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和其他现有 的构成要素的组合在内的各种变形,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记 载并不是对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发明内容的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