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内阻测量准确度校验方法

一种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内阻测量准确度校验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内阻测量准确度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校验方法主要步骤包括:步骤一:蓄电池进行均衡充电后使蓄电池组处于浮充电状态;步骤二:启动蓄电池内阻测量流程,对蓄电池进行大电流放电,产生一个相应的电压,测量电压并计算与放电电流的比值即可得出蓄电池的内阻;步骤三:在蓄电池负极柱上串接标准微电阻串,计算内阻相对误差,所述内阻相对误差要在可信范围内。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2-19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G01R35/00 登记生效日:20171130 变更前: 变更后: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630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6-06

    授权

    授权

  • 2014-10-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R35/00 申请日:201406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9-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内阻测量准确度校验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对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性能评价,往往采用对测试蓄电池内阻值大小的评价,蓄电池内阻体现其内部化学反应程度,但每一次化学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蓄电池内阻本身就是一族频谱曲线,不同频率、不同波形、不同电流的激励信号都可能使测量结果相差很大。此外测量蓄电池内阻的开发厂家根据自己对蓄电池内阻的理解程度,造成不同行业和不同要求而制定了不同的标准,导致了不同厂家对蓄电池内阻测量结果有很大差异。

因此,对蓄电池内阻值测量必须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便于蓄电池性能纵横向双极比较,也便于对蓄电池运行管理。这就需要提供一种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内阻测量准确度校验方法来对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内阻测量进行统一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内阻测量准确度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校验方法主要步骤包括:步骤一:蓄电池进行均衡充电后使蓄电池组处于浮充电状态;步骤二:启动蓄电池内阻测量流程,对蓄电池进行大电流放电,产生一个相应的电压,测量电压并计算与放电电流的比值即可得出蓄电池的内阻;步骤三:在蓄电池负极柱上串接标准微电阻串,计算内阻相对误差,所述内阻相对误差要在可信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阻相对误差=[(蓄电池串标准微电阻测量值 -标准微电阻值)-蓄电池未串标准微电阻测量值]÷蓄电池未串标准微电阻测量值。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在蓄电池负极柱上串接标准微电阻串为四个不同的标准微电阻串;其中所述蓄电池正负极间的电阻测量值为R1,负极和连接点A之间串连一个标准微电阻Ra,正极与连接点A之间的电阻测量值为R2,则第一内阻相对误差=[(R2 -Ra)-R1]÷R1;连接点A和连接点B之间串连一个标准微电阻Rb,正极与连接点B之间的电阻测量值为R3,则第二内阻相对误差=[(R3 -Ra-Rb)-R1]÷R1;连接点B和连接点C之间串连一个标准微电阻Rc,正极与连接点C之间的电阻测量值为R4;则第三内阻相对误差=[(R4 -Ra-Rb-Rc)-R1]÷R1;连接点C和连接点D之间串连一个标准微电阻Rd,正极与连接点D之间的电阻测量值为R5,则第四内阻相对误差=[(R5 -Ra-Rb-Rc-Rd)-R1]÷R1,最终内阻相对误差取第一至第四内阻相对误差的平均值。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所述蓄电池内阻测量值误差可信范围为±5%。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标准微电阻值为μΩ级别。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放电大电流的值等于蓄电池10小时率放电电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测量所述蓄电池内阻时测量仪器要牢固地垂直连接正极柱和负极柱,每次蓄电池内阻测量连接接触位置要统一。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内阻测量准确度校验方法,能够为蓄电池测量的内阻提供一种统一标准,方便蓄电池内阻的比较。本发明的校验方法简单,容易实现,具有极大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蓄电池串接不同微电阻比对试验接线图。

图2为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内阻测量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内阻测量准确度校验方法主要步骤包括:步骤一:蓄电池进行均衡充电后使蓄电池组处于浮充电状态;步骤二:启动蓄电池内阻测量流程,对蓄电池进行一大电流放电,产生一个相应的电压,测量电压并计算与放电电流的比值即可得出蓄电池的内阻;步骤三:在蓄电池负极柱上串接微电阻串,计算内阻相对误差,所述内阻相对误差要在可信范围内。

蓄电池内阻测量之后,在蓄电池内阻测量元件串接标准微电阻串,接线方式参见图1。内阻相对误差=[(蓄电池串标准微电阻测量值 -标准微电阻值)-蓄电池未串标准微电阻测量值]÷蓄电池未串标准微电阻测量值。图1中蓄电池正负极间的电阻测量值为R1,负极和连接点A之间串连一个标准微电阻Ra,正极与连接点A之间的电阻测量值为R2,则第一内阻相对误差=[(R2 -Ra)-R1]÷R1;连接点A和连接点B之间串连一个标准微电阻Rb,正极与连接点B之间的电阻测量值为R3,则第二内阻相对误差=[(R3 -Ra-Rb)-R1]÷R1;连接点B和连接点C之间串连一个标准微电阻Rc,正极与连接点C之间的电阻测量值为R4;则第三内阻相对误差=[(R4 -Ra-Rb-Rc)-R1]÷R1;连接点C和连接点D之间串连一个标准微电阻Rd,正极与连接点D之间的电阻测量值为R5,则第四内阻相对误差=[(R5 -Ra-Rb-Rc-Rd)-R1]÷R1。最终内阻相对误差取第一至第四内阻相对误差的平均值。要求每次蓄电池内阻测量值误差控制一可信范围之内,即可认为保证蓄电池内阻测量准确度和重复性、可信度。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信范围为±5%。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蓄电池的内阻测量采用一大电流放电,优先考虑其值接近蓄电池10小时率放电电流,在蓄电池上产生一个相应的电压,测量电压并计算与放电电流的比值即可得出蓄电池的内阻,具体参见图2。测量单体蓄电池内阻大小时,测量仪器要牢固地垂直连接正极柱和负极柱,每次蓄电池内阻测量连接接触位置要统一。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只要蓄电池内阻测量值误差控制在一范围之内就可以认为保证了蓄电池内阻测量准确度和重复性、可信度。从而为蓄电池内阻测量的比较提供了一个标准,有利于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便于蓄电池性能纵横向双极比较,也方便了对蓄电池运行管理方法。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