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跨不同洁净区间隔墙的轨道输瓶装置

一种跨不同洁净区间隔墙的轨道输瓶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不同洁净区间隔墙的轨道输瓶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设于所述隔墙内的输瓶过渡板,所述输瓶过渡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对接,所述输瓶过渡板沿轨道输瓶装置的输瓶方向上开设有至少一条栅槽,每条所述栅槽内对应设置走瓶件和走瓶驱动件,所述走瓶件的上表面与所述输瓶过渡板的输瓶面平齐。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输送效率高且安全无污染的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13997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340880.7

  • 发明设计人 谢铁桩;

    申请日2014-07-17

  • 分类号B65G47/52(20060101);

  • 代理机构43008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赵洪

  • 地址 410600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玉潭镇新康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24: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6-01

    授权

    授权

  • 2014-12-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G47/52 申请日:201407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1-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跨不同洁净区间隔墙的轨道输瓶装置。

背景技术

输瓶装置,尤其是制药设备的输瓶装置常常需要跨越不同级别的洁净区,因此,需要在不同级别的洁净区设置独立的输送带,如在第一洁净区设置第一输送带,在第二洁净区设置第二输送带,第一洁净区和第二洁净区通过洁净区隔板隔开,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通过过渡板进行连接,以使瓶体从第一输送带上传送至第二输送带上。现有技术中,采用的过渡板为金属软板,在输瓶过程中,由于过渡板上无驱动瓶体运动的动力,仅靠输送带的推力使瓶体相互挤压并向前运动,传递过程中由于过渡板与输送瓶体底部之间产生滑动摩擦,阻碍了瓶体传输,从而影响设备的输送效率,而过渡板越长,其滑动摩擦阻力越大;此外,过渡板与输送带之间的交接为平行交接,瓶体在交接位置处突然减速或加速易引起倒瓶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输送效率高且安全无污染的跨不同洁净区间隔墙的轨道输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跨不同洁净区间隔墙的轨道输瓶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设于所述隔墙内的输瓶过渡板,所述输瓶过渡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对接,所述输瓶过渡板沿轨道输瓶装置的输瓶方向上开设有至少一条栅槽,每条所述栅槽内对应设置走瓶件和走瓶驱动件,所述走瓶件的上表面与所述输瓶过渡板的输瓶面平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走瓶驱动件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设置在所述栅槽的两端,所述走瓶件为一根柔性带,所述柔性带绕设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上。

所述输瓶过渡板在与轨道输瓶装置的输瓶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并列开设有多条长度相同的栅槽,多条所述栅槽对应的主动轮均装设在同一主动驱动辊上,多条所述栅槽对应的从动轮均装设在同一从动驱动辊上。

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有支撑轮。

所述走瓶驱动件包括驱动滚轮,所述走瓶件包括滚轮套,所述滚轮套套设在所述驱动滚轮上。

所述输瓶过渡板在垂直于所述轨道输瓶装置的输瓶方向上并列开设有多条长度相同的栅槽,各所述栅槽对应的走瓶驱动件均包括多个所述驱动滚轮,多个所述驱动滚轮沿所述轨道输瓶装置的输瓶方向均匀设置,位于与所述轨道输瓶装置的输瓶方向垂直的同一直线上的所述驱动滚轮装设在同一滚轮驱动辊上。

所述输瓶过渡板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的连接端设置为三角状。

所述栅槽的宽度小于瓶体的瓶底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跨不同洁净区间隔墙的轨道输瓶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设于隔墙内的输瓶过渡板,输瓶过渡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对接,输瓶过渡板沿轨道输瓶装置的输瓶方向上开设有至少一条栅槽,所述栅槽内对应设置走瓶件和走瓶驱动件,走瓶件的上表面与输瓶过渡板的输瓶面平齐,轨道输瓶装置增加了主动输送输瓶过渡板上瓶体的走瓶件和走瓶驱动件,走瓶件可在走瓶驱动件的驱动下带动输瓶过渡板上的瓶体沿轨道输瓶装置的输瓶方向移动,瓶体运动不再靠瓶体间相互挤压的推力而前进,不仅减少了瓶体与输瓶过渡板之间的滑动摩擦,而且加快了输瓶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发明跨不同洁净区间隔墙的轨道输瓶装置,输瓶过渡板与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连接端设置为三角状,有效缓解了因交接处的瓶体突然减速而引起的倒瓶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跨不同洁净区间隔墙的轨道输瓶装置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跨不同洁净区间隔墙的轨道输瓶装置第一种实施例的输瓶过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跨不同洁净区间隔墙的轨道输瓶装置第一种实施例的走瓶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跨不同洁净区间隔墙的轨道输瓶装置第一种实施例的输瓶过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跨不同洁净区间隔墙的轨道输瓶装置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跨不同洁净区间隔墙的轨道输瓶装置第二种实施例的输瓶过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跨不同洁净区间隔墙的轨道输瓶装置第二种实施例的走瓶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跨不同洁净区间隔墙的轨道输瓶装置第二种实施例的输瓶过程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第一输送带;2、第二输送带;3、输瓶过渡板;31、栅槽;32、走瓶件;321、柔性带;322、滚轮套;33、走瓶驱动件;331、主动驱动辊;332、主动轮;333、支撑轮;334、从动轮;335、滚轮驱动辊;336、驱动滚轮;4、隔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4示出了本发明跨不同洁净区间隔墙的轨道输瓶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该跨不同洁净区间隔墙的轨道输瓶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1、第二输送带2和设于隔墙4内的输瓶过渡板3,输瓶过渡板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2对接,输瓶过渡板3上开设有至少一条栅槽31,每条栅槽31内对应设置走瓶件32和走瓶驱动件33,走瓶件32的上表面与输瓶过渡板3的输瓶面平齐,走瓶件32可在走瓶驱动件33的驱动下带动输瓶过渡板3上的瓶体沿轨道输瓶装置的输瓶方向移动,第一输送带1将瓶体输送至输瓶过渡板3上,走瓶件32在走瓶驱动件33的驱动下,带动输瓶过渡板3上的瓶体沿该轨道输瓶装置的输瓶方向移动,直至输送至第二输送带2,与现有技术只采用金属过渡板相比,该轨道输瓶装置增加了主动输送输瓶过渡板3上瓶体的走瓶件32和走瓶驱动件33,瓶体运动不再靠瓶体间相互挤压的推力而前进,不仅减少了瓶体与输瓶过渡板3之间的滑动摩擦,而且加快了输瓶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走瓶驱动件33包括主动轮332和从动轮334,主动轮332和从动轮334分别设置在栅槽31的两端,走瓶件32为一根柔性带321,柔性带321绕设在主动轮332和从动轮334上,每条栅槽31对应设置一个主动轮332、从动轮334和柔性带321,主动轮332带动柔性带321运动,柔性带321的上表面与输瓶过渡板3上的瓶体接触,进而带动瓶体向前运动。

本实施例中,输瓶过渡板3在与轨道输瓶装置的输瓶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并列开设有多条长度相同的栅槽31,多条栅槽31对应的主动轮332均装设在同一主动驱动辊331上,多条栅槽31对应的从动轮334均装设在同一从动驱动辊上,增设输瓶过渡板3上瓶体输送的驱动力,使瓶体输送效率更高,通过主动驱动辊331驱动每个主动轮332实现联动,从动驱动辊驱动每个从动轮334实现联动,保证每个柔性带321运动的同步性。

本实施例中,主动轮332和从动轮334之间设有支撑轮333,用于支撑主动轮332和从动轮334之间的柔性带321,防止柔性带321因松弛下垂而无法与瓶体接触。

本实施例中,输瓶过渡板3与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2的连接端设置为三角状,第一输送带1末端的瓶体逐次进入输瓶过渡板3上,而不是同时进入到输瓶过渡板3上,输瓶过渡板3上的瓶体逐次进入到第二输送带2上,而不是同时进入到第二输送带2上,有效缓解因交接处的瓶体突然减速而引起的倒瓶现象。

本实施例中,栅槽31的宽度小于瓶体的瓶底直径,避免瓶体从栅槽31内掉出。

图5至图8示出了本发明跨不同洁净区间隔墙的轨道输瓶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走瓶驱动件33包括驱动滚轮336,走瓶件32包括滚轮套322,滚轮套322套设在驱动滚轮336上,驱动滚轮336驱动滚轮套322转动,滚轮套322与输瓶过渡板3上的瓶体接触,进而带动瓶体向前运动。

本实施例中,各栅槽31对应的走瓶驱动件33均包括多个驱动滚轮336,多个驱动滚轮336沿轨道输瓶装置的输瓶方向均匀设置,位于与轨道输瓶装置的输瓶方向垂直的同一直线上的驱动滚轮336装设在同一滚轮驱动辊335上,每个滚轮驱动辊335上对应套设一个滚轮套322,滚轮驱动辊335驱动每个驱动滚轮336同时运动,保证每个滚轮套322的同步运动。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